关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36
颗粒名称: 关隘
分类号: K248
页数: 6
页码: 235-2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代西北军事要塞的关隘的明代宁夏地处边陲,是九边重镇之一,而石嘴山则是宁夏镇北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关隘重重,长城环卫,烽燧密布,且西有贺兰山屏障,东有黄河天堑,构成西北一处军事巨防。镇远关,打硙口三关,北关门的内容.
关键词: 关隘 镇远关 打硙口三关 北关门

内容

明代宁夏地处边陲,是九边重镇之一,而石嘴山则是宁夏镇北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关隘重重,长城环卫,烽燧密布,且西有贺兰山屏障,东有黄河天堑,构成西北一处军事巨防。
  镇远关 根据《万历朔方新志》的记载:“国初……开镇置镇远关,去平虏城北八十里,是宁夏北境极边之地。”由此可知,镇远关的修筑时间,大致于洪武九年(1376年),耿忠为指挥创立宁夏卫的时期,地址在今惠农区西北约五公里地方之正义关沟口老关疙瘩处。《嘉靖宁夏新志》在“关隘”中也记载:“镇远关:在平虏城北八十里,实为宁夏北境极边之要地。关南五里,有黑山营,仓场皆备。弘治前,拨官军更番哨守,为平虏之遮。正德初,因各处征调轮拨不敷,遂弃之,致虏出没无忌,甚或旬月驻牧,滋平虏之患日深。镇远关自不能守,柳门等墩自不能嘹,平虏之势遂至孤立。”在“北路平虏城”也中记载:“宁夏迤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诚振古之见也。关之南五里,旧有黑山营,设有官军备御。黑山营之南七十里,设平虏城。关之西,沿贺兰山四十里,有打磑口,乃贼出入要地,有险可守。先年守筑三关,设立墩台防哨。东西联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贼亦难入。至弘治以前多因极边地方,供饷不便,军多逃散,兵力寡弱,遂行废弃。黑山止有空营;镇远虽称有墩有军,相距平虏城百里之远,孤危难守,有名无实而已。”
  根据上述记载,镇远关实为明代宁夏北部边境之门户。既是明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要冲,也是游牧民族入犯中原的必经之路。镇远关一旦失守,则宁夏门户大开,可见其军事地位之重要,显然也是明代西北地区农牧业文明撞击和交融的节点。因其重要地位,所以附属的各类军事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在现石嘴山区形成互相扶助的军事系统,而镇远关则是整个军事系统中的重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军事作用。
  打硙口三关 《嘉靖宁夏新志》卷一“打硙口”条记载:“在平虏城西北。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惟打硙,南则惟赤木,旷衍无碍。打磴旧有三关,自正德五年(1510年)以来,渐至颓圮。”嘉靖十年(1531年),弃之不守。打硙口三关关墙遗址经勘察认定:头道关在平汝铁路线一号桥处;二道关在二号桥处。这两道关墙已不复存在。三道关在清水沟与大武口沟交汇处,紧靠田刺窝窝片头的山根。关墙在海拔1325米的小山头上,是扼守大武口沟和清水沟的咽喉要道。关墙遗址尚存,关墙南北长120米,东西宽30米,城门向东。
  北关门 明嘉靖十年(1531年),由齐之鸾管理修筑的“边防北关门墙”,即大武口长城上筑有两道关门。齐之鸾在《朔方天堑北关门记》中写道:“为关门二,东曰‘平虏’,中曰‘镇北’。其上皆为堂,若干楹。其下各增城三面,为二堡,周遭里百二十余步,徙旧威镇并镇北堡军实之。”经实地勘察和走访,确定东暗门(平虏)在铁路东。中暗门(镇北)在潮湖农场西水管所处。
  贺兰山隘口 贺兰山是宁夏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多为华夷的界山,明代也是蒙汉控制区的分界线。400余里的山脉,有许多天然的山谷贯通前后山,成为贺兰山的军事口隘,其中可通车马的大口有30余处。明代北路平虏城分守的贺兰山隘口有:滚钟、黄峡、水吉、镇北、白寺、宿嵬、贺兰、新开、塔峡、西番、大水、小水、汝箕、小风、大风、归德、打硙口共17个。每个隘口中间或口门都筑有关墙,屯兵把守。清代平罗营分管的贺兰山隘口有:石嘴子口、镇远关口、红果子口、王泉口、打硙口、枣儿口、镇北关口、韭菜口、归德口共9个。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