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节 成吉思汗灭夏战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29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成吉思汗灭夏战争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7
页码:
213-2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成吉思汗灭夏战争的蒙古的扩张方略,克夷门之战,西夏国土的沦丧的内容.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
克夷门之战
内容
蒙古的扩张方略
蒙古地区统一以后,成吉思汗的雄心也在不断增强,开始了对周边邻国的军事进攻,金、西夏和西辽便成为蒙古大军攻打的目标。要攻金,必先灭西夏以安后方。因而攻打西夏,首当其冲,揭开了蒙古军队旷日持久的扩张战争的序幕。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军事进攻先后有6次,时间跨度20余年,其中4次就是由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攻的,今宁夏石嘴山市地区曾是战争的主要战区之一。蒙古国崛起之后的对外扩张,除了其自身社会的因素外,还与当时毗邻地区,如金、西夏、西辽、南宋、花剌子模等政权的衰微有很大的关系。蒙古国对邻境所发动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除对金国的战争具有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性质外,其余大多数是蒙古贵族为了满足其“各分土地,共享富贵”的贪欲,依恃其强大的骑兵和武力,以种种口实所采取的掠夺战争。
克夷门之战
说到西夏的灭亡,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战马嘶鸣、杀声连天的古战场。巍巍贺兰山,耸立在西夏国都中兴府的西北,是保卫西夏都城的天险。在贺兰山的东北段有个山隘,叫做克夷门,克夷门是今宁夏石嘴山东北贺兰山上的一处隘口,是西夏都城中兴府的门户,即是通往中兴府的一条捷径,也是宁夏平原北出塞外的战略要隘。高耸的两山对峙,中间通一条小径,悬绝不可登攀,易守难攻。当年,李元昊就看中了这里地理位置的险要,在此设右厢朝顺监军司,布兵5万守之。夏应天四年(1209年)三月,克夷门的驻军骤增,局势十分紧张,原来是蒙古成吉思汗第三次率军攻西夏。他于1205年和1207年曾两次对西夏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成吉思汗在灭乃蛮及蔑儿乞部后率军第一次入侵西夏,破力吉里寨,又攻乞邻古撒城,经落思城,破城后大肆洗劫,甚至南下深入到河西走廊地区,纵兵抢掠瓜、沙等州。这是蒙古对西夏的一次掳掠性的战争,也带有一定的军事试探性,为蒙古以后的南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夏应天二年(1207年)秋,成吉思汗以西夏不纳贡称臣和李安全废主自立为由,率大军第二次入侵西夏。这次进军以迫使夏金解除盟约,使西夏臣服蒙古为主要目的。进攻目标为西夏北部的斡罗孩城(也称兀剌海城)。经过激战,蒙古军占领斡罗孩城,四处侵略,西夏国主安全在贺兰山北部地区调集右厢朝顺军司等路军队进行抗击,使蒙古军队难以更进一步深入西夏。于是,蒙古军队携带大量的战利品凯旋。因此,这一时期,定州一带是作为蒙古军与西夏军对峙战争的前沿存在的,其军事地理位置的作用十分明显和重要。就在两国交锋之际,宋与金境内出现大面积的干旱灾荒,只有西夏境内的兴、灵、定州一带稻麦丰收。这为西夏的战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证。
蒙古军队与西夏军队经过数次的交战后,逐渐了解了西夏的军事实力和作战特点,在此基础上,成吉思汗把这次战争的目标定为向西夏的腹地发动军事进攻,于是就有了克夷门之战。夏应天四年(1209年)三月,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兵锋直抵西夏的军事重镇黑水城和斡罗孩城。西夏襄宗派太子承祯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率大军5万迎击蒙古军队,结果西夏军败,高逸被擒,不屈而死。紧接着,蒙古军围斡罗孩城,西夏太傅西璧氏率兵与蒙古军展开激战,但终因力量悬殊战败被俘。四月,斡罗孩城被蒙古军攻陷。占领了斡罗孩城后,蒙古军乘胜直驱贺兰山要冲克夷门。俗语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克夷门原来就驻军5万人,这次李安全闻蒙古兵深入,又派西夏著名老将嵬名令公率兵5万前往克夷门增援,试图凭借贺兰山天然的险关来抵御蒙古军的进攻。嵬名令公乃西夏皇族,他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善于谋略,蒙古军一举攻克了西夏斡罗孩城,以为西夏军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勇猛,想长驱直入中兴府。蒙古兵到达贺兰山的克夷门时,只见这里地势险要,易守不易攻,但他们还是没把西夏的守军放在眼里,一阵冲杀后夏军败退。蒙古军大胆进入贺兰山口,正当行军至山隘中央时,早已在山上等待多时的西夏老将嵬名令公率军自山上飞驰而下,把蒙古军断成几截,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蒙古军队措手不及,将士慌乱不能应战。一场激战过后,蒙古军死伤无数,残部退出山口,西夏军队取得了初战胜利。蒙古军退出贺兰山口后,在山西侧驻扎下来,双方军队进入了相持阶段。嵬名令公想通过消耗战取得最终的胜利,他对部下说,只要我们不出克夷门,坚守城池,蒙古军队就不敢轻易进攻。两个月过去了,成吉思汗的军队远来作战,粮草日渐消耗,士气低落。面对这种情况,成吉思汗迅速改变了以前的强攻战术,而采取游骑袭扰,引诱西夏军出城的策略。西夏的守军也在两军对峙中斗志逐渐松懈,嵬名令公以为蒙古军已不堪一击,率军出关偷袭敌营,结果中了蒙古军早已设好的埋伏,嵬名令公被俘,将士死伤无数,蒙古军乘胜攻占克夷门。西夏都城的外围被攻破,蒙古军一路连克定州、兴州各堡寨,烧杀掳掠,中兴府危在旦夕,已无险可守。成吉思汗进而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中兴府自李德明迁都兴州之后,又经历代西夏国主不断加固,城池固若金汤,再加上西夏国主李安全亲自督战,使蒙古军久攻不下。就在成吉思汗为此发愁之际,天突降大雨,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立即派将士挖渠筑防,引黄河水灌中兴府。这是一个残酷的战略方针,中兴府城中的居民被溺死的人无以计数,城墙也有坍塌的危险。西夏被迫向金求援,不料金拒绝援助。正当西夏无助时,蒙古军修的筑堤决裂,河水反淹蒙古军队,成吉思汗被迫撤军停战。西夏借机向蒙古称臣纳贡,蒙古放还嵬名令公。
克夷门之战完成了成吉思汗的第一个战略目的。一方面,通过战争,他获得了大量粮草和战利品,取得了经济上的补给;另一方面,战争使夏金解除了盟约,从而使蒙古完成了对金的战略包围,彻底解除了蒙古灭金的后顾之忧,成为成吉思汗扩张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西夏衰败的转折点。
西夏国土的沦丧
克夷门之战是蒙夏战争的转折点,西夏御敌的贺兰山天险和定州一带的北方门户基本失去御敌功能,蒙古军随时可以攻入兴州北部。但是成吉思汗完全占有这片土地,是通过后续的几次战争完成的。
夏光定七年(1217年),成吉思汗在攻金的同时,派遣木华黎率军队四侵西夏。在西夏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包围中兴府。神宗李遵顼惧怕战争,命太子留城领兵防守,自己逃往西凉府避战,西夏无力抵抗,只得再遣使求降于蒙古。
夏乾定二年(1224年)秋九月,蒙古大将孛鲁统兵攻破西夏的银州(今陕西米脂境内),杀西夏军队,掳掠西夏牲畜,夺据西夏边地要隘,对西夏进行第五次进攻。西夏献宗德旺遣使向蒙古请降。
夏乾定四年(1226年),成吉思汗以西夏叛离蒙古,密与金朝议和,不服从征调,不遣质子等为由,亲统大军10万,第六次征伐西夏。是年十一月,蒙古军进攻灵州,围西夏首都中兴府。成吉思汗的军队南下,大军席卷吞灭了西夏。其实,成吉思汗攻灭西夏也不是轻易就得手的。只是到了后期,西夏的确是山穷水尽了。当时,蒙古军队沿黄河直接攻取灵州。灵州是西夏的南大门,因此,当蒙古军队围攻灵州城之际,夏主李派嵬名令公率10万大军前往救援,关系到西夏国命运的一场恶战就在黄河平原上展开。西夏军伤亡惨重,西夏国民纷纷逃进山里,“穿凿土石避之,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西夏军队的主力消耗殆尽,从此无力抗击蒙古军队的进攻。宝义二年(1227年)正月,蒙古大军围困中兴府。中兴府被围后,成为一座孤城,外援断绝。四月,成吉思汗率大军南渡黄河,挥师进入今宁夏南部固原。闰五月,天已大热,成吉思汗驻跸于六盘山,派察罕为特使去中兴府劝降,夏主李拒绝。此时,蒙古军队包围西夏都城中兴府已达半年,祸不单行,1227年六月,强烈的地震使中兴府房屋倒塌、粮尽援绝、疾病流行,偌大的中兴府城已经抗御不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打击。西夏末主李在无奈中遣使向成吉思汗乞降。此时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已病入膏肓,不久死在六盘山。成吉思汗留下遗诏:“死后秘不发丧。夏主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全部杀掉。”七月,西夏南平王李睍无奈率大臣,带着贡物、男女、驼马赴蒙古军大营献城投降。但西夏末主的乞降并未换得自己的性命与城中百姓的安居。蒙古将帅遵成吉思汗遗命将西夏的都城——中兴府付之一炬,以摧毁中兴府中的“王气”,就连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山上的避暑行宫都未能幸免。昔日宏伟的建筑,成为瓦砾一片,一派亡国的景象,城内的百姓被杀者十之八九。至此,立国190年的西夏走到了它的尽头,一个曾经拥有今宁夏大部、甘肃大部分、青海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方圆二万里”的西夏国从此灭亡。风雨西夏,党项悲歌,这个曾经繁荣的国度及其璀璨的文明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神秘地消失了。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兴府为宁夏府,改中兴路为宁夏路。从此,“宁夏”一名一直沿用至今。“宁夏”一名也使我们不联想到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后,要使原来的“中兴府”成为“安宁的夏国故地”的良好愿望。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