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节 任得敬镇压定州哆讹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82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任得敬镇压定州哆讹起义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5
页码:
208-2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任得敬镇压定州哆讹起义的相关的内容。
关键词:
任得敬
定州
哆讹起义
内容
百姓的起义源于统治者的剥削压榨,西夏的皇族、官府和寺庙任意占地,还不断强征民夫服劳役,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哆讹是党项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他原住在兴州北部靠近定州的一个部落里。夏大庆三年(1142年),兴、灵一带大旱,粮食歉收,境内米价暴涨,百姓食不果腹。祸不单行,第二年,西夏国都兴庆府和夏州境内发生了强烈的地震。由于地震持续时间长、震级高,所以兴庆府和夏州两地:“地裂,涌出黑沙,阜高数丈,广若长堤,林木皆没,陷民居数千。”灾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和牲畜死亡。夏仁宗李仁孝虽采取了轻徭薄赋、修复民舍的措施,但是仍然不能改变老百姓衣不蔽体、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物价上涨和严重的饥荒袭卷了整个西夏。哆讹家在大难中,全家人只有他一人逃过劫难,但是大灾过后,他无依无靠,只能靠挖野菜充饥度日,好不容易盼到了麦子成熟的时节。不料他的土地却被朝廷赐给了寺庙。哆讹十分恼怒,于是,他就悄悄地到田里收割属于自己的庄稼,结果被官府发现,把哆讹抓去毒打了一顿。哆讹遍体鳞伤地回到家中,他发誓不再忍受这种屈辱,就对部落中的人说:“被羞辱的没有两个脸面,已死亡的没有两个生命;与其忍辱偷生,不如揭竿而起。”哆讹的话唤起了部族中人们的反抗之心,与此同时,定州一带的篪浪、富儿两个部落中的许多人也跟随哆讹起义。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劫富济贫,攻取城郭,一时声威大震,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在哆讹起义军的影响之下,威州(今同心韦州)的大斌、静州(今宁夏永宁境内)的埋庆等部落也相继起义。各路起义军攻打州城,抢夺财物,取得了多次胜利,影响越来越大,给西夏的统治者带来了深深的不安。各州郡的守将诚惶诚恐,纷纷向朝廷发出告急文书。此时西夏的当政皇帝仁孝找群臣商量对策,大臣们多数主张发兵征讨,枢密承旨苏执礼则认为这些人本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只因饥饿而起事,并不是反贼,朝廷应使之有田可耕、有家能养,则他们自会散去。仁孝认为两者都有理,于是他双管齐下,一方面命各州减免地震灾区的租税,赈恤灾民;另一方面派任得敬率军镇压起义军队。
要说任得敬,他也是激起民变的因素之一。他是个汉人,原本是宋朝西安州通判,西夏攻打西安州时,任得敬出城投降。任得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为了自己的仕途,他将自己年满17岁的女儿献给夏崇宗乾顺为妃,自己成为国丈。为了使自己的女儿得宠,任得敬又设法贿赂朝臣及皇室子弟,让他们在乾顺面前赞扬其女。最终,任得敬如愿以偿,乾顺立任得敬的女儿为皇后,授予任得敬为静州都统军。夏大德五年(1139年),乾顺卒,其子仁孝即位,年16岁。李仁孝立任氏、曹氏同为两宫太后。任敬德的势力也随着其女任太后地位的变升而壮大。李仁孝继位后不久,夏州统军萧合达反叛,叛军包围了灵州。正在李仁孝一筹莫展的时候,任得敬为仁孝献上平叛策。仁孝认为可行,就命任得敬出师平叛。任得敬率兵直奔萧合达的巢穴,萧合达急忙率军返回夏州,在返回的途中,被任得敬的军队在盐州堵截,萧军大败,萧合达本人也被部下所杀,叛乱平息。仁孝加封任得敬为翔庆军都统军,封西平公。任得敬自恃功高,在灵州霸占民田,强征民夫修建府第,当地蕃汉人民备受压榨,有些人不堪忍受就向北投奔定州一带的哆讹起义军去了。现在仁孝派任得敬去镇压起义军,只能是增加民怨,但是任得敬是一个善于用计谋的人,他知道各路起义军没有统一的领导和严密的组织,更没有斗争目标,他们只是为了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因此,任得敬对他们采取了镇压和招抚两种手段,果然,多数起义军先后瓦解。只有哆讹领导的起义军在兴州以北的定州地区,据险坚守,英勇斗争。在与官军相持了两个多月后,在任得敬的离间计、招抚引诱政策的攻击下,起义军内部出现矛盾。任得敬乘机夜间偷袭起义军据守的堡寨,堡寨被攻破,哆讹惨遭杀害,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
西夏渡过了这一难关,后来,任得敬也因镇压饥民起义成功而居功自傲,政治野心越来越大。他不满足于只做朝外的官,曾上书朝廷,请求入朝为官。但遭到朝中的御使大夫热辣公济和濮王仁忠等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夏人庆五年(1148年)十一月,中书令,濮王嵬名仁忠卒。任得敬见有机可乘,便行贿于晋王嵬名察哥,察哥向仁宗提出请召任德敬入朝,仁宗答应,并任命任得敬为尚书令。凭着与晋王的关系,任德敬在仁宗面前日渐得宠。夏天盛二年(1150年),任德敬升为中书令,天盛八年(1156年),晋王嵬名哥卒,任得敬便被任命为西夏国相,从此,西夏的国政大权逐渐落入任得敬手中。
任得敬采用一系列阴谋手段,入朝窃取大权之后,并没有满足,反而更加贪婪。天盛九年(1157年)六月,任得敬命其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直接控制了皇宫与都城的行政大权,其他大臣们对此都是敢怒不敢言。大权在握之后,任得敬开始在各方面显示自己的权高位重,出入俨然帝王的排场。他在朝中排除异己、广结私党;在治国方略方面,公然与仁宗李仁孝唱反调。由于仁宗兴办学校、科举取士选拔的措施妨碍了任得敬网罗亲信、独霸朝政,他对此十分反感,曾上书于仁宗,要求废除学校和科举取士。李仁孝主张以儒治国,而任得敬代表的则是西夏国内崇尚武力的旧贵族的势力,他的治国理念与以仁宗为首的夏国新兴地主阶级以儒治国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主动发动了对夏金边境上的庄浪族的战争,以此来表明他欲以武力征服天下的理念。与此同时,他自己开始迫不及待地进行篡权分国的准备工作,公开征发民夫10万人营建灵州城,并在他所驻的翔庆军监军司修建宫殿,梦想着能与李仁孝平分天下。
这时的李仁孝对任得敬的政治野心已有所觉察,为了扼制任得敬的私党势力,仁宗在设学校、实行科举的基础上又设立了翰林院,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廉洁正直的学子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仁宗还将梁元辅、王佥等一大批蕃汉治国人才安置在西夏朝廷的重要官职上。然而,任得敬依仗自己是太后的父亲,又身居要职,手握重兵,没有把仁宗放在眼里。他最终还是向仁宗提出分国的无理要求:自己分据灵、夏一带,李仁孝去瓜、沙一带为王。面对任得敬的公然挑衅,仁宗求助于金国,他派人赴金国以为任得敬请封为名,向金国通报任得敬的篡权分国阴谋。金世宗听了此事说:“有国之主,岂肯无故分国于人,此必权臣逼夺,非夏主本意。”任得敬得知金国拒绝册封,便有了惧怕之心,于夏乾祐六年(1170年)八月,与他的弟弟任得仁、任得聪等密谋宫廷政变。但出乎他的意料的是政变被仁宗觉察,仁宗在金兵的帮助下,采取果断措施,将任得敬及其同党一网打尽。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