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汉代的廉县与北地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62
颗粒名称:
汉代的廉县与北地郡
分类号:
K308
页数:
2
页码:
083-0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代的廉县与北地郡的廉县的辖境包括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的河西地区及贺兰县的西北部.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因羌族起义爆发,朝廷下令将北地郡南徙冯翊(今陕西高陵),廉县随之撤销,以后再未恢复,共存在255年的内容.
关键词:
廉县
北地郡
内容
石嘴山市境内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县级建置是廉县,始置于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遣卫青击退匈奴后,数次大规模移民到河南地畜牧、屯垦,北地郡人口倍增,原有行政建置已不适应,朝廷决定将其一分为二:划出西南部增设安定郡;新的北地郡下面增设6个县,廉县是其中之一。县城在今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三队,遗址尚存。廉县的辖境包括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的河西地区及贺兰县的西北部。黄河以东的陶乐镇则属富平县地。因县城位于黄河西岸,西汉后期王莽篡立,新莽政权将廉县更名为西河亭,但时间很短,各种史籍极少使用。东汉恢复廉县之名。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因羌族起义爆发,朝廷下令将北地郡南徙冯翊(今陕西高陵),廉县随之撤销,以后再未恢复,共存在255年。
今下庙乡暖泉村的廉县遗址,由于农耕破坏,南北仅剩200余米,东西只有100多米,但地表仍有大量灰陶、黑陶及夹砂红陶残片,还有少量卷云纹瓦当和残砖,均具汉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当地群众在遗址挖出过两只绳纹陶罐,一件当时即被打碎,另一件完好无损,罐高47厘米,口径22厘米,外壁有汉代的绳纹特征。20纪80年代末,文物工作者到现场察看,就在地表拾到一枚西汉时期的五铢钱。在暖泉村,还有规模较大的汉墓遗址,现存汉墓数十座。这些文物和遗址,都是汉代廉县城址的物证。
廉县上隶北地郡。西汉早期的北地郡范围相当大,包括今天宁夏的全部,甘肃的庆阳地区、平凉地区和靖远县、会宁县,郡城设在今甘肃的宁县。元鼎三年(前114年)析置安定郡(治今固原)后,新的北地郡城向北迁移到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共辖19县,廉县位于全郡的北端。东汉时,北地郡的郡城再次向北迁移到富平城,即今吴忠市利通区关马湖附近。东汉后期因羌族起义,郡城曾两度内迁关中。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