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5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分类号:
K308
页数:
7
页码:
077-0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匈奴南侵掳掠、卫青与霍去病、汉匈之战的军事要冲的内容。
关键词:
卫青
霍去病
汉匈之战
内容
匈奴南侵掳掠
西汉王朝自建立到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与匈奴的关系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状态。楚汉相争时,匈奴待机南下进入河南地,还不断到内地掳掠。数万、十多万骑的掳掠,50年间就有13次,小规模的掳掠不可计数。匈奴除畜牧业外,农业、手工业都没有,生活物资奇缺,所以,掳掠的对象是金银财宝、粮食、布帛丝绸、生活器具、牛马家畜,以及青壮劳力和年轻女子。史籍记载,掳掠人口过2000人的就有数十次。汉高祖刘邦曾亲率步骑32万击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被40万匈奴骑兵围困7昼夜。后用陈平之计贿赂单于阏氏,刘邦才得以脱逃。此后,汉朝廷退而采取和亲政策,于高帝九年(前198年)以“家人子”(民家女)冒充公主,送予匈奴单于为阏氏(读作焉支,系单于正妻,相当于皇后),并订立和亲盟约,主要内容为:汉、匈约为兄弟;汉每年奉送匈奴数量巨大的丝绸酒米等物资;双方以长城为界互不袭扰;汉朝开放关市,允许双方边民交易。这次和亲属首创,但效果不佳,匈奴的掳掠有增无减,而且规模更大。汉文帝14年(前166年),匈奴14万骑入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的萧关(今泾源县大湾乡境内),杀北地都尉孙卬,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其前锋到了汉朝皇帝经常居住的甘泉宫。汉朝廷采取移民实边、加强边防、输米入边、外交谈判等各种对策,终不能制止匈奴南侵。
匈奴南下虏掠的线路有多条,其中尤以从今石嘴山市境的黄河东岸向南,再经固原过秦长城、入萧关为多。因为沿河而走,既有道路,又不致迷失方向。抢掠的骑兵甚至夷平了塞外浑怀障,到卫青收复后才修复。
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复苏,国力增强。汉武帝雄才大略,在登基7年后开始大规模对匈奴用兵,40多年间对匈奴作战18次,最大的战役有三次:一是卫青收复河南地之战,二为霍去病祁连山麓之战,三是卫青、霍去病等漠北之战。战事结束,“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卫青与霍去病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为汉朝开拓北部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
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武帝决定改变西汉初期和匈奴的和亲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多次领兵打击匈奴,创造七战七捷的战绩,立下了显赫战功。
卫青出身贫寒,其母为平阳府家奴。卫青系私生子,幼年受尽虐待,长大后随其母、姊,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负责饲养马匹。有次,卫青作为随从来到甘泉宫,一个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惊讶道:你现在穷困,将来定为贵人,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只求免遭笞骂,哪里谈得上封侯?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卫青也被召到建章监养马。这是卫青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后来卫子夫得宠并生下皇子,失宠的陈皇后、其母馆陶长公主为泄其愤,谋害卫青。正在危难关头,卫青的好友公孙敖把他从死亡的边缘夺了回来。汉武帝得知后,大为震怒,于是任命卫青为建章监总管兼侍中。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派兵出击匈奴,兵分四路,各领万骑;拜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其余三路皆败,公孙贺无寸功可言,公孙敖损兵7000骑,号称“飞将军”的名将李广甚至当了俘虏,后待机孤身逃回。唯有卫青大胜,一直追到匈奴的王庭龙城,斩首数百而归。首战告捷,卫青被封为关内侯。
此后,卫青作为汉军统帅,多次率兵与匈奴恶战。其中与石嘴山地区有关系的是收复河南地的河南之战。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3万骑进入鄂尔多斯草原,与长期盘踞在河南地的白羊王、楼烦王激战。二王西退,卫青也向西追袭,然后西渡黄河,北上高阙,再沿黄河西岸向南,转战3000里至陇西,俘敌数千,获马、牛、羊百余万。汉武帝先赏赐卫青食邑3800户,封为长平侯,然后又在朝会讲了一大段夸奖卫青的话,并宣布增赏食邑3000户。这次战役,是汉朝与匈奴军事对峙的转折点,卫青不但派部属修复了秦蒙恬所筑县城、亭障,沿黄河西起今银川市、东北至榆林构建了军事防御体系,还在今杭锦后旗筑朔方城,建朔方郡,史书称之为“筑卫朔方”。河南之战后,整个石嘴山地区回归汉朝版图,从此安定了200多年。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16700户,《汉书》为20200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卫青从不结党营私,对士卒十分体恤,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其裨将及校尉封侯者9人,封为将军者15人,其中李广、张骞、公孙贺、公孙敖、李息、李蔡、曹襄、韩说、苏建都在《史记》《汉书》中立有传。卫青病死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战功,陪葬于茂陵之侧。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善于长途奔袭。他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母亲卫少儿是卫青的姐姐,在平阳公主府当女奴时,与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霍去病。但这位小吏却不敢承认,使他成为“无父之子”,看似永无出头之日。在舅舅卫青的影响下,他自幼刻苦练习骑射,养成吃苦耐劳、坚毅果敢的性格。善于选拔人才的汉武帝发现了这位少年奇才,破格任命为天子侍中。元朔六年(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征讨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轻骑800深入敌后数百里,斩首2028人,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俘虏单于的国相及叔叔。汉武帝赞叹他的勇冠三军,封其为“冠军侯”。两年后,又封为骠骑将军,率兵出北地、过居延,奔袭退到河西走廊的匈奴主力,斩首3万余,俘获更多,包括5个王及其王母,单于的59名妻子和王子,63名相国、将军、都尉。同年秋,霍去病奉命接应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叛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叛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数万余众(号称10万)归汉。从此,汉朝控制河西走廊,设立了河西四郡,也打通了去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深入漠北进击匈奴。霍去病率军大败左贤王部,乘胜追击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一带,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最后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共歼敌7万余人。这一战役后,霍去病威震匈奴,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尤擅长于用骑兵长途奔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汉武帝择地专为其盖府第,让霍去病到现场察看,霍去病婉言谢绝,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下令将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夺取河西的奇功。
汉匈之战的军事要冲
卫青与霍去病数次击匈奴,各有一次经过了今石嘴山市境内。
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南地的河南之战,最权威的记载当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战前汉武帝的部署是,命令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但战事的实际进程却是“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为什么会如此变化呢?要“出云中”,必然经云阳(今陕西淳化南),然后沿秦始皇修建的直道向正北方向穿过鄂尔多斯草原,最后渡过北河才能到云中(今包头东北)。但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当时河套以南有匈奴的白羊王、楼烦王两部。卫青沿直道进入河南地后,只好先与两部大战。两部战败向西撤退,于是就出现了战事结束后汉武帝描述的一段话:“今车骑将军青渡西河至高阙,绝梓岭,梁北河……”西河在哪里?就是今石嘴山市至内蒙古五原一段黄河。对此,《水经注》有明确记载:“河水又东北迳廉县故城东,王莽之西河亭。”西汉廉县在今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三队,王莽时因为其城之东有西河流过,所以改名西河亭。从地图上也可以解释清楚:河套地区的黄河呈“几”字形,西面的叫西河;从内蒙古托克托县到山西壶口一段在东面,故名东河;包头到托克托一段因在最北,故称北河。数万大军要渡西河,必得架桥梁,所以要“梁北河”。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梁北河在灵州界。”但唐灵州北境一度管到内蒙古五原。而《水经注》把“梁北河”记在西汉的窳浑县下,即今内蒙古临河市北。两相比较,《水经注》的说法应可信。梓岭这座小山,应是今天内蒙古卓资县的卓资山。把以上地名搞清后,卫青这次长途奔袭的线路就清楚了:从长安向北经陕西淳化、靖边进入鄂尔多斯,然后向西北追击至石嘴山市河东地区,又沿黄河东岸追击至五原县,架浮桥(按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所架之桥应是浮桥)西渡黄河,向北追至高阙。汉武帝最初部署的“出云中”,实际并未到达。追到高阙后,因匈奴主力沿黄河西岸向南逃窜,卫青又折向南,经贺兰山东麓追至陇西,其间又经过今石嘴山的河西地区。从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规律看,也应如此。古道乃至近代的公路、铁路,一般都沿江河两岸或山脉两侧而走,在山岭丘陵地带,则循沟谷而行。当代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材料先进,才有可能逢山建隧、遇水筑桥。
元狩二年(前121年)夏,霍去病长途奔袭匈奴主力的祁连山之战,也经过了石嘴山地区。这次战役,汉武帝的部署是兵分四路,寻找匈奴主力并与之决战。东边为李广、张骞两路,俱出右北平;西面为霍去病、公孙敖两路,俱出北地郡(今甘肃庆阳马岭);如一路发现匈奴主力,邻近一路迅速合围夹击。西面两路出北地郡后即“异道”分开:公孙敖沿黄河东岸北上,到今内蒙古的临河一带逗留观望;霍去病则渡黄河向西,越过贺兰山深入匈奴腹地,得知休屠王已率主力经“龙城道”西遁。“龙城道”是匈奴王庭连接河西走廊、乃至天山北路的交通要道。此时,公孙敖的东路大军已失去联系,霍去病只好孤军作战,追过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侧),再沿黑河追至祁连山下,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结果大获全胜。休屠王全军覆没,被斩首的达3万多人,被俘的更多,包括王公大臣、妻妾王子,数万精骑尽皆逃散。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元气大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说匈奴“师减什三”,即“控弦之士”被消灭了三成。霍去病及其部将4人皆因功封侯,而合骑侯公孙敖逗留不前本当斩决,但念前功废为庶人。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