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蒙恬逐匈奴置塞外浑怀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蒙恬逐匈奴置塞外浑怀障
分类号:
K308
页数:
5
页码:
072-0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 蒙恬逐匈奴置塞外浑怀障的蒙恬与太子扶苏、蒙恬北逐匈奴、石嘴山的第一座城池——塞外浑怀障的内容。
关键词:
蒙恬
匈奴
太子扶苏
内容
蒙恬与太子扶苏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祖籍齐国(山东)人,是西北最早的开发者。蒙恬出身于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蒙武均为秦国名将,为秦国的强盛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因攻破齐国大获全胜,被拜为内史(管理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官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信任,蒙恬管理外事,蒙毅为其内谋,当时号称“二忠信”,其他大臣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统一六国后,为消除北部匈奴侵扰之患,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派蒙恬统兵30万北击匈奴。经过数次大战,终于将匈奴驱逐到阴山以北的漠北地区。秦朝的北部边境从此安定下来。
扶苏(?~前210年),是秦始皇的长子,被立为太子。有政治见识,却无政治经验。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派到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在蒙恬的大军中担任监军。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冬,秦始皇巡游途中在沙丘病死。中车府令赵高与公子胡亥暗中谋划宫廷政变,伪造遗诏,捏造罪名,派使者下诏赐公子扶苏、蒙恬死,由胡亥篡夺皇位,称秦二世。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
蒙恬北逐匈奴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年,秦始皇巡视北边,走到上郡(陕西榆林西南),出海求长生不老之药的卢生归来,上奏说:《讖书》上写了,“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胡”就是胡人匈奴,于是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的黄河以南各地,“得肥饶之地七百里”,也包括宁夏平原及石嘴山地区。匈奴白羊王、楼烦王退至漠北。蒙恬“暴师于外十余年”,“威振匈奴”。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内地民众不再受其抢掠、烧杀之苦。石嘴山地区也在此时成为中原王朝版图。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蒙恬除在河套地区筑塞据守、建立军事防御体系外,还干了两件彪炳史册的大事:一是修筑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世人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二是修建南起云阳(陕西淳化南)、北至九原(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今人誉之为最早的“高速公路”。
石嘴山的第一座城池——塞外浑怀障
蒙恬收复河南地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着手建立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一是“城河上以为塞”,从榆中至河东沿黄河修建34(一作44)座县城临河,宁夏平原历史上第一座县城富平县亦在其中。二是沿黄河内侧“筑亭障以御戎人”。宁夏境内395公里黄河,只有两个障,一个叫神泉障,位置在今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以西;另一个就是塞外浑怀障,在今石嘴山市辖境内。塞外浑怀障的防线近200公里,其驻军人数当在数千人之上。按行政区划,塞外浑怀障在富平县境内。秦朝的富平县(治今吴忠利通区境内)辖区很广,包含了今天宁夏的整个黄河自流灌溉区,其南境至中卫市,北境至石嘴山市河东陶乐灌区。
秦汉之际的“障”,就是在边境险要之处所筑的城池。因此,塞外浑怀障是石嘴山历史上的第一座城池,已有2210多年历史。对其具体位置,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有准确方位:“河水又北迳廉县故城东。河水又东北与枝津合。河水又东北迳浑怀障西。”汉代的廉县遗址尚存,在今平罗县下庙乡暖泉三队。由此向东北的黄河东岸,就是塞外浑怀障,约在今平罗县陶乐镇西南。为什么取名“塞外浑怀障”?“塞外”二字好理解,就是长城以北;“浑怀”又是什么意思?对此,史学界尚无定论。西汉又将这个要塞加以修缮、扩大,并成为“浑怀都尉”的驻地。我国的古籍名著,有很多都记载了这座城池。如《汉书·地理志》载:“北部都尉治神泉障,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又如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其城本蒙恬所筑,古谓之浑怀障,即浑怀所理道。”从这两部权威著作看,在西汉时,“浑怀”可能是一个军事长官的官衔。而“都尉”一职,级别与郡守同。现今在原陶乐县境内发现两处汉墓群,其中兵沟汉墓在今平罗县陶乐镇南50公里,因地处黄河东岸,很多墓穴已被黄河冲毁,现存墓穴数十座。这些墓葬,规格比较高,都有砖砌的墓道、墓穴,所葬之人,不是官员就是富人。一个朝代、一个地方,能有如此多的官员和富户,从侧面印证了秦汉时期塞外浑怀障的存在和地位。当时的黄河东岸,可耕的土地不少。两千多年来,河道东移,冲毁城池,所以再也找不到塞外浑怀障的遗址。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