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2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5
页码: 1502-150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生活习俗、服饰、饮食、宅居、用器、卫生等发展历史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生活习俗

内容

一、服饰
  清代和民国年间,县官吏与富裕者穿官服、礼服、长袍、马褂等服装。用绸缎等细软、质高的面料制作。
  汉族百姓一般穿粗布衣服。平时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俗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之谚。过年过节办喜庆之事,媳妇走娘家,才穿新衣服。男子穿对襟袄、衫,老年男子多穿大襟袄、衫,老少皆穿大裆裤。女子老少皆穿大襟袄、衫与大裆裤。冬季棉衣装填羊、驼毛。还有毡袄、毡裤、白板羊皮袄、皮裤。鞋多为妇女手工做的圆口、方口、单脸、双脸、骆驼峰式的布鞋。鞋底用麻绳遍纳,鞋帮用棉线遍纳或纳成“云”“转”等图案。少年布鞋头用碎布条栽上“包头”,还有毛线编织的鞋。布鞋穿破后用牛皮在鞋帮上锥前后包头,底子上锥前后掌,冬季还穿毡鞋(也叫毡窝窝)。女子穿绣花布鞋。袜子有手工做的白、蓝、青棉布袜子,有毛线织的袜子。男子夏天一般戴瓜壳帽、草帽,春秋箍布“包巾”或箍毛巾,冬季戴毡帽、“火车头”式的棉帽或皮帽。老年妇女头搭手帕或搭粗布头巾。年轻妇女只是在夏天劳动时戴草帽。
  清代,男子留辫子,民国初年革除,老百姓剃光头,官吏、知识界有留分头的。未婚女子留独辫子或双辫子;已婚女子将发拢在脑后绾成髻,戴丝线络络子或用簪子别住。有条件的妇女喜头上冠花,扎红绸带,坠耳环、戴手镯、戴戒指,搽粉抹胭脂,佩戴绣花荷包或绣花针线包。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服饰逐渐减少,手工制作变为机制。20世纪50年代,干部、工人、学生及城乡青年普遍穿中山服、列宁服、学生服。城乡男青年时兴灯笼裤,城镇女子喜穿长、短裙。“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青年时兴绿色军装,曰“不爱红装爱武装”。改革开放后,男女青年时兴喇叭裤、牛仔裤、西装、夹克衫、滑雪衫、风衣、羽绒服,各式长、短皮大衣、呢子大衣,各式机制、针织的衬衫和外套,美观大方。女子夏季喜穿轻质薄衣,以穿长筒袜、各式长、短裙、短裤为主。男女青年冬季很少穿棉衣,以衬衣、毛衣、线衣外套和毛呢子大衣或皮大衣御寒。衣料除少数棉布外,多数为国产或进口的化纤、毛呢等中高档料子。鞋有单、棉机制布鞋。有各种样式的运动鞋、旅游鞋,有单、棉、凉皮鞋,有塑料凉鞋和各式拖鞋。女子多穿高跟鞋。总之,服饰颜色鲜艳,款式新颖,走向西装革履化、品牌化。帽子,夏季有各种样式与各种颜色的凉帽;春秋有前遮檐帽、鸭舌帽、礼帽等;冬季除老年人或野外劳动者戴棉帽外,青年男女一般围毛围巾或戴毛线织的轻质帽子御寒。青年男女都讲究方式,男子留平头、背头、分头、燕尾头、长发等。女子梳单双辫、扎马尾松、留披肩发、绾各式发髻,烫各种发型,上发油,打摩丝,扎各色绸带,别发卡、插头花。青年女子还喜化妆、描眉、涂口红。男女有戴项链、戒指的。女子喜戴手镯、耳环,首饰由金、银、翡翠、玛瑙、玉石、塑料、铜、铝等材料制成。
  回族人民衣着追求经久耐用、美观大方、朴素、整洁。新中国成立前,回族成年男女多着中式青、蓝布衣裤,与汉族大同小异。特点是成年男人戴白帽,外出或参加宗教活动时,穿长袍、长衫;妇女戴盖头或头巾。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穿着与汉族更趋一致。盖头只有少数老年人戴,青年妇女从结婚起,有的戴白色帽,有的农村妇女还加戴各色彩巾。男子多穿各色衬衫、坎肩,有的戴白帽。城镇青年妇女也留新发式,结婚后戴首饰、化妆,穿各式长短裙、短裤,基本与汉族妇女相同。
  二、饮食
  回族人民,惯用清真饮食。清真的含义是:除用水和食品制作过程合乎回族洁净要求外,最重要的是禁忌猪和一切非反刍类的畜、兽,食肉类的禽鸟,动物血;凡宰杀的动物,须由阿訇或专业人员诵经杀之;禁烟酒。新中国成立前,主食以黄米为主,谚曰“要饱吃糜子,要暖穿皮子”。其次,还有大米、面粉、荞麦、高粱、玉米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20世纪70年代后,主食演变为大米、白面,杂粮次之,黄米很少食用。回族吃肉以牛、羊、鸡、鸭、鱼为主,蔬菜以当地产的白菜、菠菜、莲花白、香菜(芫荽)、茄子、辣椒、黄瓜、南瓜、萝卜、西红柿、梅豆、茭瓜等为主。一般每日三餐,农民在忙时每日进餐四次,农闲时穷人一日二餐。面食有馒头、花卷、烙饼、油饼、麻花、馓子、糖糕、羊盘肠、糖麻丫(凉粉)、水煎包子、饺子、蒸包子、摊馍、锅盔、凉皮子、擀面条、揪面片、拉面、刀削面。面条和面片又分汤面、干捞面、臊子面、烩面、炒面,还有拌汤、拨鱼子、搅团等。米食主要有黏饭(也称稠粥)、米汤(也叫稀粥)、干饭(也叫米饭)等。还有调和饭(米、面、菜一锅煮),有肉叫肉调和,无肉叫素调和。副食由肉菜一锅熬演变成肉菜另炒且多样。黄渠桥的羊羔肉、老豆腐、糖麻丫(凉粉)声名远扬。平时下饭的小菜有自己腌制的酸、咸菜,酸苦苦菜、香油拌鲜苦苦菜为一美味。羊杂碎、手抓羊肉为回族人民的佳肴。成年男女多嗜茶。老年人一般饮茶讲究佐料,如黑、白糖,干鲜果片,红枣,柿饼等,富裕人家还有芝麻、冰糖、龙眼。回族家庭的盖碗茶最为普遍,且经久不衰。
  汉族人民的饮食结构,饭菜的烹调方法及花样与回族人民大同小异。汉族吃的肉类主要是猪肉,也吃牛、羊、骆驼、马、驴和鸡、鸭、鱼等肉,还有吃狗肉者。新中国成立前,汉族人民不喜欢吃鱼,尤其不喜欢吃小鱼,有“吃鱼四两剐膘半斤”之说。20世纪80年代后,各类大小鱼均吃,且宴席必有鱼,形成“无鱼不成席”的习惯。当地产的黄河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能烹饪成红烧、黄焖、糖醋、清炖、清蒸、干炸等多道佳肴。海参、鱿鱼、海蜇、螃蟹、带鱼、墨鱼、黄鱼等海味也走进一般家庭的饭桌。20世纪60年代前,汉族人民一般喜欢吃红烧肉、卤猪肉、大块坛子肉,尤喜吃肥猪肉,大块炖猪肉最能解馋。80年代后,喜欢吃瘦猪肉,更喜欢吃牛、羊、鸡、鱼肉,主要以炒菜为主,兼有烩、蒸、煮、凉拌等做法。80年代后,兴起火锅、麻辣烫等。汉族人民动烟酒。烟有水烟、旱烟、卷烟、雪茄。80年代后,主要吸卷烟、雪茄。烟的档次由低向中、高发展。酒有烈性白酒,低、中、高档次的白酒,品种繁多,还有啤酒、葡萄酒等。待客必上酒,形成“无酒不成宴”的习俗。平时在家庭进餐,下饭馆进餐也多上酒。汉族人民在历史上饮茶的习惯不浓,过去只是较富裕者冬季熬喝砖茶,夏天喝花茶。80年代后,男女老少普遍喝茶,也有如回族用盖碗子且加佐料饮茶的,城镇人还喝饮料解渴。
  三、宅居
  明代,军屯士兵和军余集中居住于城、堡、屯内。城堡墙用土筑成,墙上有女墙、垛口等军事设施。城堡内有街道、巷子,设公署、仓廪、商号、作坊、住宅等。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较大的城堡有平虏城、洪广营堡、镇北堡、李纲堡、镇朔堡、高荣堡、姚福堡、崇口堡、五香堡、金贵堡、威镇堡、徐合堡、桂文堡、张亮堡、丁义堡等24座。还有屯子若干座。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新增筑部分营子、寨子、庄子,如哨马营、万家营子、北营子、田家营子,集中大寨子、罗家寨子、何家寨子、梁家寨子,王家大庄子、团庄、大武口庄子、李家大庄子等。还出现无高墙的居民院落。民国年间,除少数有钱人打庄子外,穷人均迁出堡寨居住明宅。回、汉族人民的宅居喜向阳近路,垫高台基。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宁,“土围子”逐渐被拆除。农民的住房多数为明房,也有少数院落。
  20世纪50~60年代,住房均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屋。贫穷人家多为土坯墙,柳木、杨木做梁、檩、椽,上铺苇柴、麦草,上覆一层10~20厘米的泥。房顶平坦,能晒辣椒、粮食,能堆柴草。房门多为双扇,窗户一般为长方形,木框木棂方格或长条格,糊白纸。房屋一般为明两大间套一间做伙房。富裕人家建筑堂屋、厢房、耳房相对称的纯松木的土木结构住宅,门双扇且有门头窗。
  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将分散的居民房屋规划,逐步形成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居民点。窗户格子有多种图形,糊白纸或装玻璃。
  80年代后,住所变化较大。开始由土木结构向砖木结构过渡。房顶多数仍平坦,部分用松木搭顶,部分用水泥板搭顶。住房内墙搪白灰的较为普遍,还有少数刷涂料或贴壁纸的,也有少数贴上瓷砖。地为砖铺或水泥地,还有水磨石的。窗户均大方格式,全装玻璃,有些窗穿有钢筋。一般住宅都有小院子,安木制或铁制街门,有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家,建起砖混结构的小楼。城镇大多住进了居民单元楼。2000年后,农村青年到城里做工、做买卖,到城里买楼房,农村结婚大多在城里买楼房。
  回族居宅与汉族不同之处主要是,面向南的屋子里炕打在西边、套间在东边,在炕上礼拜时不受来人的干扰,来人可进套间。屋门后修水窖子,屋顶挂一吊罐,用于淋浴(即大净)。
  四、用器
  回、汉人民的家庭用器,一般有高桌、躺柜、木椅、木凳、炕桌、木箱子、木柜等。20世纪70年代,室内摆设改为大立柜、高低柜、一头沉、写字台、木制靠背椅等。1990年后,茶几、沙发、席梦思床、组合家具等摆设也进入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前,炊具多使用生铁锅、砂锅,粗瓷黑白碗碟。现在多用铝锅、钢精锅、细瓷碗碟。居室取暖打通间炕一盘,分为两种,一种为炭火做热源叫扯炕,一种为柴火做热源叫烧炕。伙房内砌泥土火炉一个,烧煤炭,用以做饭烧水热炕,炉壁镶有陶罐一个,热水以供洗涮。80年代后,做饭开始用电器、煤气、天然气。一般不烧炕,睡炕的很少,砖房墙壁夹有火墙,有些家庭还安装土暖器。睡床者铺电热毯。泥土火炉被铸铁炉、铁皮炉代替,前配有白铁皮烟筒。夏天用扇子扇凉,现在部分家庭有电风扇、空调。新中国成立前,富人行路坐轿车、大马车,骑骡马。穷人行路骑毛驴,多数人步行。长途运输靠骆驼负重翻山越岭穿沙漠。新中国成立后,行路发展为骑自行车,坐大卡车、大轿子车、小面包车、摩托车。90年代后,普遍骑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开始进入家庭,骑牲口已不复见。照明由香油、煤油灯演变为电灯。
  五、卫生
  回、汉族人民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回族人民更重清洁卫生,饮食起居样样求洁净。对水的卫生颇多讲究,不得丝毫“染龌”。水井必须远离厕所、畜圈,砌沿加盖。打水者须洗手,水桶涮净,扁担桶钩不能放在地上,打水桶更不能着地,用毕高悬于小孩够不着的地方或吊在井内。20世纪80年代后,大都用上小机井自来水,但洗手、涮桶的习惯照旧。炊餐具及时洗涮,洗毕,须以清水冲涮三遍方为净。室内庭院常打扫,每家里间门后砌有淋浴用的水窖子,有管道排脏水于外,上悬吊罐供淋浴用,有的用自来水淋浴,成人逢“主麻”聚礼、婚丧节日、房事后都要大净(洗澡)。
  汤瓶是回族讲卫生的标志,每日洗脸、洗菜,以及饭前便后洗手,小净淋洗。回族人民有衣服勤换、保持干净的习惯。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