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2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风俗
分类号: K892.43
页数: 15
页码: 1500-1514
摘要: 本章节记述了平罗县风俗包括,民族特征、生产 商贸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等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风俗

内容

第一节 民族特征
  一、汉族民族特征
  民国《朔方道志·风俗》记载:平罗“本杂羌戎之俗,后周迁江左人于此,崇礼好学,习俗相化”。明万历《朔方新志·风俗》记载:“夏俗淳厚驯雅。”明初“尽徙其民于关中,实以齐晋燕赵周楚之民,而吴越居多,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风”。平罗县居民融南北方人民为一体,汉族人民的习俗与北方各省区汉族人民的习俗大同小异。
  平罗人历来刚毅勇锐,习性善良,勤劳淳朴,崇尚礼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邻里相处,睦如亲人,婚丧大事,主动相帮。重情面,互礼让,不排外,好接济。重农牧,轻工商。乡土观念浓厚,不习惯出远门。
  清道光《平罗记略·习尚》记载:“地接边荒,多尚武节”“地广人稀,兵马为务”“笃信神鬼,尚诅祝”“强干尚气,敢战斗”“土人性勇税,尚释重巫”“重耕牧,闲礼仪”“人以技艺趋利,畜牧为资”“昔也,荆榛之地;今也,乐利之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平罗汉族的习俗经数百年之潜移默化,优良的传统习俗继承并发扬光大,旧的不健康的习俗自行淘汰,新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回族民族特征
  回族人民体格强健,勤劳勇敢,能适应艰苦环境。《朔方道志》记载,宁夏回族“有尚武精神”。回族人民质朴、诚实,民族性格比较含蓄。男子刚毅,妇女贤淑。回族人民崇尚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仁义礼貌,周济贫寒,解讼息纷。回族人民富于智慧,善于汲取兄弟民族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重农牧,善经商,勇于改革创新。回族人民禁赌、戒烟酒、讲洁净等习俗是受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 生产 商贸习俗
  一、生产习俗
  平罗县的回、汉族人民,以农业为主兼以畜牧历史悠久。农作物有小麦、水稻、大麦、高粱、玉米、糜子、谷子、荞麦、豆类、胡麻等,其中以小麦、水稻为主。小麦、大麦茬复种糜子、谷子、荞麦、白菜、萝卜、菠菜、香菜、蔓菁等,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小麦茬套种玉米、豆类、甜菜,胡麻茬套种豆类、甜菜等,变单种为两种两收或三种三收。水稻由撒播、插秧、旱条播。大西瓜、大白菜为特产。地膜西瓜套种秋菜、城郊菜农冬棚(火棚)、春棚(日光棚)种菜技术普遍应用。
  回族农民善种辣椒,且套紫皮大蒜,惠北乡被誉为“辣椒之乡”。
  汉族农民善种大白菜与大西瓜。回、汉族人民有种植红黑打瓜的丰富经验。蔬菜、玉米育种已成为农民的重要产业。
  回、汉族人民均饲养牛、马、骡、驴、驼、羊、兔等家畜,以及鸡、鸭、鹅、鸽子等家禽。回族人民善养牛、羊,一般人家养羊3~5只到几十只,新中国成立前,富有者与专业户有扎场群养百只乃至数百只者。汉族普遍养猪,一般人家养1~2头,也有养数十头的专业户。新中国成立后,鼓励人民小群多户养殖,特别是1980年后,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出现养殖专业户。有机专业户养殖千万只,形成规模养殖。
  回、汉族人民善植树造林。各乡镇均有成片的果园。家庭院落多栽种果树,昔以沙果、杏、桃较多,现多栽培苹果、梨、葡萄。房前屋后多栽沙枣、杨树。路、渠、沟旁多栽白蜡、柳树、榆树、槐树等。
  二、商贸习俗
  回族人民有擅长经商的特点。历史上有开糖、油、粉、豆腐坊的,有做凉粉、粽糕、油香、馓子、水煎包子、羊杂碎、手抓羊肉等饮食生意者,有宰羊、牛、驼卖肉和贩卖牲畜、贩卖皮毛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解放生产力,加之市场的开放,拓宽经商路子,回族人民擅长经商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汉族人民也纷纷走向市场,从事商贸的路子,经营行业有商业、饮食、旅店、运输、修理、理发、镶牙、浴池等。经营品种有日杂、百货、五金、布匹、服装、鞋帽、烟酒糖茶、文化用品、报纸杂志、中西药品、粮油肉蛋、瓜菜水果、家禽家畜、家具、建材、农业生产资料等,应有尽有。经营方式有开设店铺、摆摊设点、流动赶集、走乡串村、长途贩运等,有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转手倒卖等。实行市场经济,买卖自由、商品自选、价格面议。
  第三节 生活习俗
  一、服饰
  清代和民国年间,县官吏与富裕者穿官服、礼服、长袍、马褂等服装。用绸缎等细软、质高的面料制作。
  汉族百姓一般穿粗布衣服。平时穿旧衣服,补丁摞补丁,俗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纳纳又三年”之谚。过年过节办喜庆之事,媳妇走娘家,才穿新衣服。男子穿对襟袄、衫,老年男子多穿大襟袄、衫,老少皆穿大裆裤。女子老少皆穿大襟袄、衫与大裆裤。冬季棉衣装填羊、驼毛。还有毡袄、毡裤、白板羊皮袄、皮裤。鞋多为妇女手工做的圆口、方口、单脸、双脸、骆驼峰式的布鞋。鞋底用麻绳遍纳,鞋帮用棉线遍纳或纳成“云”“转”等图案。少年布鞋头用碎布条栽上“包头”,还有毛线编织的鞋。布鞋穿破后用牛皮在鞋帮上锥前后包头,底子上锥前后掌,冬季还穿毡鞋(也叫毡窝窝)。女子穿绣花布鞋。袜子有手工做的白、蓝、青棉布袜子,有毛线织的袜子。男子夏天一般戴瓜壳帽、草帽,春秋箍布“包巾”或箍毛巾,冬季戴毡帽、“火车头”式的棉帽或皮帽。老年妇女头搭手帕或搭粗布头巾。年轻妇女只是在夏天劳动时戴草帽。
  清代,男子留辫子,民国初年革除,老百姓剃光头,官吏、知识界有留分头的。未婚女子留独辫子或双辫子;已婚女子将发拢在脑后绾成髻,戴丝线络络子或用簪子别住。有条件的妇女喜头上冠花,扎红绸带,坠耳环、戴手镯、戴戒指,搽粉抹胭脂,佩戴绣花荷包或绣花针线包。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服饰逐渐减少,手工制作变为机制。20世纪50年代,干部、工人、学生及城乡青年普遍穿中山服、列宁服、学生服。城乡男青年时兴灯笼裤,城镇女子喜穿长、短裙。“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青年时兴绿色军装,曰“不爱红装爱武装”。改革开放后,男女青年时兴喇叭裤、牛仔裤、西装、夹克衫、滑雪衫、风衣、羽绒服,各式长、短皮大衣、呢子大衣,各式机制、针织的衬衫和外套,美观大方。女子夏季喜穿轻质薄衣,以穿长筒袜、各式长、短裙、短裤为主。男女青年冬季很少穿棉衣,以衬衣、毛衣、线衣外套和毛呢子大衣或皮大衣御寒。衣料除少数棉布外,多数为国产或进口的化纤、毛呢等中高档料子。鞋有单、棉机制布鞋。有各种样式的运动鞋、旅游鞋,有单、棉、凉皮鞋,有塑料凉鞋和各式拖鞋。女子多穿高跟鞋。总之,服饰颜色鲜艳,款式新颖,走向西装革履化、品牌化。帽子,夏季有各种样式与各种颜色的凉帽;春秋有前遮檐帽、鸭舌帽、礼帽等;冬季除老年人或野外劳动者戴棉帽外,青年男女一般围毛围巾或戴毛线织的轻质帽子御寒。青年男女都讲究方式,男子留平头、背头、分头、燕尾头、长发等。女子梳单双辫、扎马尾松、留披肩发、绾各式发髻,烫各种发型,上发油,打摩丝,扎各色绸带,别发卡、插头花。青年女子还喜化妆、描眉、涂口红。男女有戴项链、戒指的。女子喜戴手镯、耳环,首饰由金、银、翡翠、玛瑙、玉石、塑料、铜、铝等材料制成。
  回族人民衣着追求经久耐用、美观大方、朴素、整洁。新中国成立前,回族成年男女多着中式青、蓝布衣裤,与汉族大同小异。特点是成年男人戴白帽,外出或参加宗教活动时,穿长袍、长衫;妇女戴盖头或头巾。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穿着与汉族更趋一致。盖头只有少数老年人戴,青年妇女从结婚起,有的戴白色帽,有的农村妇女还加戴各色彩巾。男子多穿各色衬衫、坎肩,有的戴白帽。城镇青年妇女也留新发式,结婚后戴首饰、化妆,穿各式长短裙、短裤,基本与汉族妇女相同。
  二、饮食
  回族人民,惯用清真饮食。清真的含义是:除用水和食品制作过程合乎回族洁净要求外,最重要的是禁忌猪和一切非反刍类的畜、兽,食肉类的禽鸟,动物血;凡宰杀的动物,须由阿訇或专业人员诵经杀之;禁烟酒。新中国成立前,主食以黄米为主,谚曰“要饱吃糜子,要暖穿皮子”。其次,还有大米、面粉、荞麦、高粱、玉米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20世纪70年代后,主食演变为大米、白面,杂粮次之,黄米很少食用。回族吃肉以牛、羊、鸡、鸭、鱼为主,蔬菜以当地产的白菜、菠菜、莲花白、香菜(芫荽)、茄子、辣椒、黄瓜、南瓜、萝卜、西红柿、梅豆、茭瓜等为主。一般每日三餐,农民在忙时每日进餐四次,农闲时穷人一日二餐。面食有馒头、花卷、烙饼、油饼、麻花、馓子、糖糕、羊盘肠、糖麻丫(凉粉)、水煎包子、饺子、蒸包子、摊馍、锅盔、凉皮子、擀面条、揪面片、拉面、刀削面。面条和面片又分汤面、干捞面、臊子面、烩面、炒面,还有拌汤、拨鱼子、搅团等。米食主要有黏饭(也称稠粥)、米汤(也叫稀粥)、干饭(也叫米饭)等。还有调和饭(米、面、菜一锅煮),有肉叫肉调和,无肉叫素调和。副食由肉菜一锅熬演变成肉菜另炒且多样。黄渠桥的羊羔肉、老豆腐、糖麻丫(凉粉)声名远扬。平时下饭的小菜有自己腌制的酸、咸菜,酸苦苦菜、香油拌鲜苦苦菜为一美味。羊杂碎、手抓羊肉为回族人民的佳肴。成年男女多嗜茶。老年人一般饮茶讲究佐料,如黑、白糖,干鲜果片,红枣,柿饼等,富裕人家还有芝麻、冰糖、龙眼。回族家庭的盖碗茶最为普遍,且经久不衰。
  汉族人民的饮食结构,饭菜的烹调方法及花样与回族人民大同小异。汉族吃的肉类主要是猪肉,也吃牛、羊、骆驼、马、驴和鸡、鸭、鱼等肉,还有吃狗肉者。新中国成立前,汉族人民不喜欢吃鱼,尤其不喜欢吃小鱼,有“吃鱼四两剐膘半斤”之说。20世纪80年代后,各类大小鱼均吃,且宴席必有鱼,形成“无鱼不成席”的习惯。当地产的黄河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能烹饪成红烧、黄焖、糖醋、清炖、清蒸、干炸等多道佳肴。海参、鱿鱼、海蜇、螃蟹、带鱼、墨鱼、黄鱼等海味也走进一般家庭的饭桌。20世纪60年代前,汉族人民一般喜欢吃红烧肉、卤猪肉、大块坛子肉,尤喜吃肥猪肉,大块炖猪肉最能解馋。80年代后,喜欢吃瘦猪肉,更喜欢吃牛、羊、鸡、鱼肉,主要以炒菜为主,兼有烩、蒸、煮、凉拌等做法。80年代后,兴起火锅、麻辣烫等。汉族人民动烟酒。烟有水烟、旱烟、卷烟、雪茄。80年代后,主要吸卷烟、雪茄。烟的档次由低向中、高发展。酒有烈性白酒,低、中、高档次的白酒,品种繁多,还有啤酒、葡萄酒等。待客必上酒,形成“无酒不成宴”的习俗。平时在家庭进餐,下饭馆进餐也多上酒。汉族人民在历史上饮茶的习惯不浓,过去只是较富裕者冬季熬喝砖茶,夏天喝花茶。80年代后,男女老少普遍喝茶,也有如回族用盖碗子且加佐料饮茶的,城镇人还喝饮料解渴。
  三、宅居
  明代,军屯士兵和军余集中居住于城、堡、屯内。城堡墙用土筑成,墙上有女墙、垛口等军事设施。城堡内有街道、巷子,设公署、仓廪、商号、作坊、住宅等。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较大的城堡有平虏城、洪广营堡、镇北堡、李纲堡、镇朔堡、高荣堡、姚福堡、崇口堡、五香堡、金贵堡、威镇堡、徐合堡、桂文堡、张亮堡、丁义堡等24座。还有屯子若干座。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新增筑部分营子、寨子、庄子,如哨马营、万家营子、北营子、田家营子,集中大寨子、罗家寨子、何家寨子、梁家寨子,王家大庄子、团庄、大武口庄子、李家大庄子等。还出现无高墙的居民院落。民国年间,除少数有钱人打庄子外,穷人均迁出堡寨居住明宅。回、汉族人民的宅居喜向阳近路,垫高台基。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宁,“土围子”逐渐被拆除。农民的住房多数为明房,也有少数院落。
  20世纪50~60年代,住房均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屋。贫穷人家多为土坯墙,柳木、杨木做梁、檩、椽,上铺苇柴、麦草,上覆一层10~20厘米的泥。房顶平坦,能晒辣椒、粮食,能堆柴草。房门多为双扇,窗户一般为长方形,木框木棂方格或长条格,糊白纸。房屋一般为明两大间套一间做伙房。富裕人家建筑堂屋、厢房、耳房相对称的纯松木的土木结构住宅,门双扇且有门头窗。
  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将分散的居民房屋规划,逐步形成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居民点。窗户格子有多种图形,糊白纸或装玻璃。
  80年代后,住所变化较大。开始由土木结构向砖木结构过渡。房顶多数仍平坦,部分用松木搭顶,部分用水泥板搭顶。住房内墙搪白灰的较为普遍,还有少数刷涂料或贴壁纸的,也有少数贴上瓷砖。地为砖铺或水泥地,还有水磨石的。窗户均大方格式,全装玻璃,有些窗穿有钢筋。一般住宅都有小院子,安木制或铁制街门,有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家,建起砖混结构的小楼。城镇大多住进了居民单元楼。2000年后,农村青年到城里做工、做买卖,到城里买楼房,农村结婚大多在城里买楼房。
  回族居宅与汉族不同之处主要是,面向南的屋子里炕打在西边、套间在东边,在炕上礼拜时不受来人的干扰,来人可进套间。屋门后修水窖子,屋顶挂一吊罐,用于淋浴(即大净)。
  四、用器
  回、汉人民的家庭用器,一般有高桌、躺柜、木椅、木凳、炕桌、木箱子、木柜等。20世纪70年代,室内摆设改为大立柜、高低柜、一头沉、写字台、木制靠背椅等。1990年后,茶几、沙发、席梦思床、组合家具等摆设也进入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前,炊具多使用生铁锅、砂锅,粗瓷黑白碗碟。现在多用铝锅、钢精锅、细瓷碗碟。居室取暖打通间炕一盘,分为两种,一种为炭火做热源叫扯炕,一种为柴火做热源叫烧炕。伙房内砌泥土火炉一个,烧煤炭,用以做饭烧水热炕,炉壁镶有陶罐一个,热水以供洗涮。80年代后,做饭开始用电器、煤气、天然气。一般不烧炕,睡炕的很少,砖房墙壁夹有火墙,有些家庭还安装土暖器。睡床者铺电热毯。泥土火炉被铸铁炉、铁皮炉代替,前配有白铁皮烟筒。夏天用扇子扇凉,现在部分家庭有电风扇、空调。新中国成立前,富人行路坐轿车、大马车,骑骡马。穷人行路骑毛驴,多数人步行。长途运输靠骆驼负重翻山越岭穿沙漠。新中国成立后,行路发展为骑自行车,坐大卡车、大轿子车、小面包车、摩托车。90年代后,普遍骑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开始进入家庭,骑牲口已不复见。照明由香油、煤油灯演变为电灯。
  五、卫生
  回、汉族人民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回族人民更重清洁卫生,饮食起居样样求洁净。对水的卫生颇多讲究,不得丝毫“染龌”。水井必须远离厕所、畜圈,砌沿加盖。打水者须洗手,水桶涮净,扁担桶钩不能放在地上,打水桶更不能着地,用毕高悬于小孩够不着的地方或吊在井内。20世纪80年代后,大都用上小机井自来水,但洗手、涮桶的习惯照旧。炊餐具及时洗涮,洗毕,须以清水冲涮三遍方为净。室内庭院常打扫,每家里间门后砌有淋浴用的水窖子,有管道排脏水于外,上悬吊罐供淋浴用,有的用自来水淋浴,成人逢“主麻”聚礼、婚丧节日、房事后都要大净(洗澡)。
  汤瓶是回族讲卫生的标志,每日洗脸、洗菜,以及饭前便后洗手,小净淋洗。回族人民有衣服勤换、保持干净的习惯。
  第四节 人生礼仪
  一、婚嫁
  新中国成立前,汉族男女婚姻无自由,全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联姻大体经过议婚、订婚、嫁娶等过程。议婚,也叫提亲。男龄16~17岁,女龄15~16岁,父母开始考虑子女的婚事。男方家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方家长同意,即开庚帖(生辰八字)送至男方家。请阴阳“合八字”,如两人的庚辰有冲犯,婚事便作罢,如两人庚辰无冲犯算“合婚”,便确定联姻。订婚,双方择定吉日,男方家请媒人与陪伴人,将事先说好的彩礼和衣料装进红盒子,包在红包袱里拿到女方家,女方家设酒宴招待来客。结婚之前,选定吉日“抬礼”,即送未拿完的彩礼或衣料。结婚的良辰吉日由双方择定,一般为农历“三、六、九”日为佳。结婚的前一天,女方家设宴待客,曰“待添箱”。是晚,女子住在亲友家,曰“躲灰”。女子出嫁时,除穿着打扮化妆外还用线将脸上的汗毛勒净,曰“开脸”。把发辫绾髻盘在脑后,曰“冠戴”或“上头”。别簪戴花后,头脸蒙红巾,曰“盖头”。女方陪的嫁妆有衣服、化妆品、箱、柜等,必陪之瓷盆,曰“子孙盆”,实则为尿盆。娶亲时新郎不到女方家,只去一男,曰“催妆人”,一女曰“娶亲人”。女方送亲者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称之为喜客。娶亲时,男方必带之物有20个白馍馍,曰“离娘莲花馍馍”,红包袱内裹内衣和棉裤,棉裤有“金银满库”之意,猪、羊肉各1方(每方约两公斤),酒2瓶,妆奁等。有钱人家娶亲用轿子抬或乘轿车,一般人家坐马、牛、驴车,车厢搭成棚子,上面用红色毯子遮起来。穷人骑马、驴,只在马、驴头上挂红彩子。新娘起程时,由同辈哥抱上车或马。如有娶亲相遇,双方新娘交换红裤带。新娘到来之时,男方亲朋与新郎上前迎接,并放鞭炮。男方家的水井、碾、磨、大石头、大树上均贴红纸条,以免冲喜,新娘下车忌脚沾土,由铺在地上的红毡步入洞房。洗尘、吃下马饭后拜天地,即行婚礼。婚礼场所设在庭院,八仙桌上摆一装满粮食用红纸封口的斗,曰“宝斗”,设一烧香炉。新郎与新娘在司仪主持下行跪拜礼,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入洞房时用五色粮食撒新娘并撒向四方。进洞房后新娘坐帐,即炕上撒满核桃、枣子,上面苫被子,新娘默坐一会儿,新郎挑去新娘的盖头,男女始见面容。挑去盖头后,夫妻行合卺礼,即一杯酒各喝一半。新娘婚后前3天少吃喝,不出门。有钱人设酒宴待客3天,一般人家待客1天,穷人家只用便宴招待喜客。贺喜亲朋好友赴宴时均送礼,其钱数不等,重礼尚往来。送亲的喜客第二天摆早饭,将带来的油果子、糖茶摆上桌子以示答谢。第三天新娘认大小,跪拜长辈。第四天新娘回门,新郎同行,新郎烧香跪拜岳丈祖先灵位、跪拜长辈,也叫认大小。当天返回,有一月不空房之风俗。
  联姻讲门当户对,富人一般不与穷人结亲。家穷的男子无钱娶妻而打光棍。穷人家无力抚养的小女孩,送给有养活能力的家庭当童养媳。有两家互换女儿给儿子做媳妇的,有女无儿招男子为婿的。有妇女丧夫守寡不再改嫁的习俗,即便再嫁,也不正大光明的操办,而是偷娶或夜间刁抢。还有一夫多妻的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婚姻法》颁布,旧的婚姻制度与习俗逐步革除。男女婚姻自主,婚礼习俗日渐走向简化和健康。到20世纪80年代后,男女自由恋爱成熟后,经介绍人牵线,男方到女方家相亲,女方到男方家看家,举行订婚等礼仪。结婚日期一般是阴历的“三、六、九”日,逢年过节或双休日的时候也可结婚,还有旅行结婚的习俗。婚事花费超前,衣料要中、高档,摆设要组合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录音机、电视机;生活条件较好的还有金项链、金戒指、录像机、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摩托车等。2000年后,农民进城渐成趋势,娶媳妇须在城里买楼房,甚至还有购买小轿车的。娶亲工具也经历牛马车—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大卡车—大轿子车—面包车—小轿车—高级小轿车。待客宴席的规格越来越高,由10大碗变为12齐、“八大八小”(凉盘、热菜各八),更有20道菜者,由素菜、猪羊肉为主的宴席,变为猪、羊、牛肉加双鸡、双鱼,城镇待客席必上海参、鱿鱼等。烟酒一般为中档。亲朋贺喜送礼无定数,一般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不等,嫡亲、挚友有送数百元至千元以上者,有“人情不是债,提起锅来卖”的情分观念。到2010年,礼金在100~200元。
  回族婚事,须经提亲、相亲、看家、订婚、登记、娶亲、送亲、闹洞房等过程,与汉族婚俗大同小异,其不同在于:订婚,谓之“提盒子”,是日男家款客,或结合过“乜贴“请阿訇和长辈同媒人携彩礼、衣物、首饰、包裹、茶糖、肉方等一应物品至女家,称“送盒子”。女家亦于同日借过“乜贴”请阿訇和长辈迎候,称“接盒子”。仪式是先由送盒子的阿訇简要讲述订婚意义,当众宣布肯定婚姻关系,祝愿双方恪守婚约,率先向女家道“色俩目”,表示祝贺。接盒子的阿訇或长者,以大致相同的内容“回话”,并表示热烈欢迎,最后互道“色俩目”,礼成,入席。
  结婚前一日,男女都要洗大净。新娘洗浴称“离娘水”,同时请能手为之“开脸”,即用线绞去面部、颈部的汗毛,使之眉清目秀。
  念“尼卡哈”(证婚词)是回族婚礼的主要特点,在《婚姻法》实施前,只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成合法夫妻。现在是阿訇首先验看或宣读结婚证,无证者不予证婚。看证后,分别向男女双方讯问是否自愿,得到肯定答复后,令新人念“清真言”一遍,如不会,可教念。然后提出要求与祝愿:常洗“乌苏里”(大净)保持身心洁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互敬,搞好工作,注重礼节,努力上进等。最后念“尼卡哈”。主要仪式告成。
  新婚次日,晨起沐浴,新娘认大小。新郎新娘回门,到岳父家拜见女方叔伯长辈,各家招待,并赠以少量钱物,谓之“封头”。一般两个“主麻”(半月)新娘归宁,一周返回,谓之“转对月”。回族婚礼,不贴对联,不放炮,不吹奏鼓乐。婚宴不动烟酒。个别必需烟酒者,另席招待。亲朋贺喜送礼,礼金与汉族相同。
  二、丧葬
  汉族旧的丧葬礼仪,也叫“白事”。亡人在咽气前,都要给洗手、脸、脚,男的剃头,女的梳头,穿未沾过身的新衣服。忌穿皮衣和装毛的棉衣。咽气时嘴里含一枚硬币,曰“口含钱”。咽气后整形,让口眼闭合,然后头向门停在铺谷草的高床上,脸蒙白纸身盖白纸。头前设一小桌,摆一碗米饭,上插一双筷子,曰“倒头饭”。摆馍馍、水果、菜等供品,摆5个小面饼,曰“打鬼饼”。还设烧纸圈、烧香炉、点长命水灯等。孝子守灵,即尸体边铺麦草,孝子昼夜爬跪之上,一则陪尸体,二则向吊唁者叩头。亡人抬下地后派人到亲戚家报丧,并请阴阳或和尚批秧,即讣告类的文书,张贴在门外,孝男孝女披麻戴孝。未出五服的晚辈人都戴孝。一般停尸3~5天入殓。还扎寿纸、童男童女、驴、车、花、鹤等纸货。请阴阳、和尚或居士设坛做道场,诵经超度。出殡前,女婿、外甥致祭,亲戚点纸,宣读祭文,览挽联、挽幛、花圈、纸货。起灵时放鞭炮,鼓乐奏哀曲前行,纸货随之,由8人抬灵柩,孝子扛引魂幡扯纤,手持丧棒而行。一路撒纸钱,过桥、穿马路、歇缓时烧纸钱。以家族立茔地,由阴阳划墓穴,结发夫妻合葬,坟墓成圆锥形。送葬这天设素席待客。头七内天天烧纸,之后每七天烧一次纸,至“七七”止。春夏秋冬入季前18天不葬埋亡人,曰“土旺”,先在地面厝起来,土满后择吉日葬埋。
  回族人亡称“无常”或“口唤”“归真”,忌说死,称人死断气为“咽气”。尸体谓之“埋体”。咽气后,由亲人或阿訇替亡人轻轻整形,使其肢体平躺,手指伸展,口眼闭合,然后停于地上或木板上,头朝北,面向西,由亲人或阿訇守护。凡出幼(男12岁,女9岁为“出幼”)埋体一律隆重对待;未出幼者,葬礼较简。实行土葬,不用棺木,如在外,宜就地安葬,不披麻戴孝。禁号啕痛哭。主张速葬,最好当日入土,情况特殊者,也不得超过三天。回族视送埋体为“行好”,乐为任何亡人义务建坟或提供有关劳务,谓之“散苦”。通过探望埋体,嗟叹人生之短促,死亡对每个人并非遥远,要及早检讨过失,端正品行,多行善事。一般埋体,自动前来送葬者不下几十人,专请阿訇、亲属数人至数十人。
  送埋体,众亲友动手造坟,先挖南北向长坑,用土坷垃或炕面子围砌内壁,上为拱券顶,内空以人体能躺下跪起为度,外抹以泥巴,暂留南门洞备用。
  坟备好后,亲友、阿訇到齐,即行“着水”(洗埋体)、“穿卡凡”(裹尸),男埋体请阿訇及至亲3~4人着水,女埋体则由年长而清廉的妇女为之。不论生前贫富贵贱,一律以白布裹尸。
  站“者那则”(行安葬礼),在场院、寺院或坟地,先以《古兰经》或钱为亡者赎罪,叫“转费达”,继之置埋体于前,头北面西,送葬者脱鞋排班立于其后,由教长在前率领,为亡者做简短祈祷。
  阿訇将埋体头向北放入坟坑,面向西露出卡凡,叫“下埋体”,最后速封坟门,同时诵经。丧主根据自愿和量力原则散乜贴。
  着水、站“者那则”、下埋体的人选如亡人有遗嘱,则必遵行。
  送过埋体,根据各家所遵从的不同教派和家境穷富以及亡者的身份等,进行略有差异的纪念活动。宵夜,送葬当日晚间的悼念,念“早亥提”,次日晨念《古兰经》有关部分,这两项都简单。走坟,直系亲属(或偕同阿訇),每日早晚在坟前和家里念经,至四十日止。五日、十日、头七、二七、三七,月头、四十日、百日、年头,均有纪念活动,唯三七较隆重。一为记念亡者,宰牛羊为牲,诵经款客(舍散),二为慰问生者,亲友齐集“做七”吃席,兼有转悲为喜之意。百日后,视情况逢月头、年头,常过“乜贴”,以示“纪念”。
  三、喜庆
  回、汉族妇女生孩子,称“坐月子”。产房门上挂红布条,一月内忌外人进入。生育第三天亲邻送汤,满月时请亲邻吃长面,谓之做满月。贺喜者送衣服、鞋、帽、玩具之类礼品。有吃长面或设酒宴待人之风。
  汉族老人年满60岁,子女给老人祝寿。老人穿新衣坐寿堂,接受子女、宾客的祝寿,设酒宴待客。祝寿的朋友送寿桃、寿幛、现金等以示祝贺。
  建房与乔迁,盖房动工择吉日,梁上挂红布,上房泥亲朋帮忙后吃油饼,竣工设酒席宴亲朋,谓之“洗泥”。进入新居择吉日,在居屋内外放鞭炮,设宴招待前来祝贺乔迁的亲朋。回族只有在乔迁时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的习俗。
  四、人际交往
  回、汉族人民崇尚礼仪,相同之处甚多。儿女独立生活后常探望老人,同堂生活者每日首次见老人必问安。老人出门或归来,儿女必迎。儿女出门或办重要事必和老人商量。行路时长辈在前晚辈在后。路遇亲友或熟人,骑马、坐车者必下来,互相握手问好。回族男女老少见阿訇与老者均道“色俩目”。见亲戚按辈分称谓称呼;与老者交往,即使互不相识,也按性别年龄称老大爷、老奶奶、老姨妈、老姨爹、老叔、大哥、大姐、老师傅、同志、先生等。与人言谈不直呼其名,不打断别人谈话(即不接下句)。对孤独、老幼、残疾病患者,常带礼物看望。客人到,笑迎入室。汉族人民敬茶点烟,进餐时客人或长辈坐首席,客人先动筷子,从上到下依次敬酒。回族人民将客人迎进屋,客人入座,主人相陪,设盖碗茶、油捞饼、油香或馓子招待。客人离家时,举家送出门,目送远去。回族人民善与兄弟民族共事,交往甚密,世代团结。各族人民共同礼貌语言有“请,您好,多谢,对不起,别多心,麻烦你了,请慢走,请家里来”等。
  五、称谓
  平罗县回、汉族人民的称谓基本相同。本宗祖前四辈人,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称祖太爷爷、太爷爷、爷爷、爹;高祖母、曾祖母、祖母、母亲,称祖太奶奶、太奶奶、奶奶、妈。
  父辈同胞兄弟的称谓,按序称大爹(也称亲爹)、二爹(也称小爹)、三爹、四爹,如五爹是最末一个,也称“老爹”,回族称“老爸爸”。
  父辈同胞姐妹的称谓,未出嫁者按序称娘娘,出嫁者按序称“姑妈”,城镇有称姑或姑姑。
  父辈的堂叔兄弟,按年龄排行,按序称爹,唯有大爹称老大爹,最小的称老爹,且前面加名字。回族称“老爸爸”。
  外祖父、外祖母,称外爷爷、外奶奶,城镇也称外公、外婆或姥姥。
  父母的姑父母、姨父母、舅父母,称姑爷爷、姑奶奶,姨爷爷、姨奶奶,舅爷爷、舅奶奶。
  舅父、舅母,称舅舅、舅妈;姨父、姨母,称姨爹、姨妈(未出嫁称娘娘,城镇有称姨姨的)。
  岳父、岳母,当面称爹、妈,不当面称外父、外母(也称岳父、岳母)。
  父亲的表兄弟、姨兄弟,称表叔、姨叔;表姐妹、姨姐妹均称姑妈。
  母亲的表兄弟、姨兄弟,匀称舅舅;表姐妹,姨姐妹,均称姨妈。
  哥哥、嫂嫂仍之,弟弟直呼其名或比照子女叫“他几爹”。
  夫妻之间,旧时当面以子女之名代替,也呼之为“他妈”“他爹”。不当面时,称妻子为老婆、婆姨、屋里的,称丈夫为汉子、男人、掌柜的、当家的。80年代后,除沿用旧称谓外,年轻夫妇互相直呼其名或称爱人。也有越来越多的小媳妇称丈夫为“老公”。
  对妻子的亲戚皆随妻子称呼。妻子的哥哥称大舅子,弟弟称小舅子。妻子的姐妹的丈夫称挑担。回族称“姨老”。
  兄和弟的妻子合称妯娌。妯娌之间相互称嫂或“他婶婶”“他几妈”。
  邻里称谓,按辈分年龄称爷爷、奶奶,老姨爹、老姨妈,老大叔、老叔,大哥、大嫂、老弟、老大姐、老妹子等。
  教师称老师,医生称先生或大夫,工匠前冠姓后称师傅。20世纪50年代后,工人、干部、农民相互称同志,到80年代相互多称师傅。
  公职人员称为干部,称领导干部姓后冠以职衔。称领袖人物,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称谓,一种是姓后冠以职衔,一种是姓名冠以职衔。
  六、禁忌
  汉族,起名字避长辈名讳,忌晚辈直呼长辈名字。
  忌姑妈的女儿嫁舅舅的儿子,姑表、姨表亲禁忌联姻。
  禁亡夫之妻在百日内改嫁,亡妻之夫在百日内再娶。祖先去世百日内子孙不穿红戴花,不取乐。亡人家庭一年内不办喜事,三年内不贴红对联。忌人亡在外尸体进住宅。
  忌一年内为两次喜事。妇女坐月子门上挂红布条,忌外人进入。忌出嫁女子在娘家过年和生育。洞房忌孕妇进入。
  过年期间,忌讨账、吵闹生气及说不吉庆的话。忌农历初五、十四、二十三出远门。青年人已无此忌讳。
  忌客人未走扫地,忌对人泼水。
  回族,起名、联姻等禁忌与汉族相同。回族禁猪,包括饲养、贩卖、食用。自然死的家禽,严禁食用、出卖或易物。忌食非清真食品。禁拿离婚当戏言。禁揭人短。禁诽谤、损人名誉。忌“行亏”,反对占便宜。
  第五节 岁时节日
  一、汉族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老年”。是日凌晨,在诸神龛与祖先灵牌前上香叩头。祭祀完毕,按照先家中、再本族、后邻里的顺序拜年,对长者行跪拜礼,同辈互相问候。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各家都备烟、酒、糖、果等招待。是日,吃饺子。从初二开始携带礼物去岳父、姑妈、舅舅、姨母家拜年。邻里亲朋互相宴请。初三夜里放鞭炮“送神”。初五为“五穷日”,天不亮将清扫的尘土倒在十字路口,谓“送穷土”。早上吃饺子,谓“填穷坑”。初七为“人七日”,吃长面拉魂回身。新中国成立后,祭祀与跪拜习俗自然消失。送神、送穷土等习俗也逐渐消失。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平罗县历来有吃元宵、挂彩灯、燃花炮、耍社火、火烧秦桧、打铁花等习俗。20世纪80年代后,元宵节增添彩灯笼、灯谜会、放焰火等新的内容。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清明节前扫墓,即到祖先坟前摆供品,烧纸上香祭祀,给坟墓添新土,还有郊游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青年给烈士扫墓,以示祭奠。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传说是为祭祀屈原。这天吃粽子或粳糕。门上插柳条、艾叶、沙枣花,喝雄黄酒。20世纪80年代后,端午节除不插柳、艾叶等外,仍有吃糕、饮酒之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一天家家烙大“月饼”,即直径约40厘米、厚10厘米的大锅盔。晚上在庭院摆月饼、西瓜、水果等供品,谓“献月”。新中国成立后,献月习俗已消失。现时过中秋节只是自做或买月饼、瓜果,甚至设酒宴团圆受用。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是佛教节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日。是日吃用米、豆子等杂粮煮成的腊八粥,还给猫、狗、牛、驴等吃点,碾、磨、水井上也贴一点。20世纪80年代后,吃腊八饭仍之。但喂猪、牛,在磨、碾贴的习俗基本消失。
  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传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是日敬灶神、供麦芽糖,有甜嘴、粘嘴之意。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平罗县居民是日扫尘,进行卫生大扫除。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称“除夕”。是日打扫卫生,穿新衣、剃头;家家贴对联、门神、“福”字、年画;吃团圆饭。晚上烧纸祭祖先,放鞭炮接神敬神,通宵点灯熬夜守岁。现在除夕不接神敬神。腊月三十日夜零点,为辞旧迎新之时,城乡花炮齐鸣,夜空五彩缤纷,营造喜庆气氛。
  平罗县除上述传统节日外,还有一些传统的纪行:正月二十三“燎骚干”。二月二,为龙抬头的日子,汉族有剃头、炒豆子、吃猪头肉拌凉菜的习俗。清明节出城隍,东岳庙、玉皇阁过庙会,即将城隍抬出供在玉皇阁让人烧香膜拜,唱戏6天。三月十八,东岳庙烧香、唱戏敬阎王。四月初八,娘娘庙过会,烧香敬神。七月十五,寿佛寺过会,群众普遍烧纸祭祖先。九月九为重阳节,有少数人登高的习惯。是日,武当寿佛寺过盛大庙会,有蒙、藏人骑马、骆驼来朝山者。十月初一,包小扁食,烧纸祭祖先。冬至烧纸祭祖先。
  二、回族传统节日
  开斋节 也叫“小尔德”。回族大多数在伊斯兰历九月内斋戒(俗称封斋)满一月后,见新月结束,次日即为开斋节。按照教法规定,男子12岁以上均沐浴,着节日盛装,上寺举行会礼(做尔德),听阿訇宣讲教义。回族穆斯林响应阿訇的劝谏,爱教爱国,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会礼前,散“菲图尔”乜贴,以全家人口每人一天的生活费、3.5市斤小麦的折价,散给寺上或穷人。会礼结束,即游坟诵经。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表示庆祝,走亲访友,探望长辈。
  古尔邦节 也叫“大尔德”。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开斋后第70天)举行,比“小尔德”更为隆重,沐浴盛装,12岁以上男子上寺会礼:听阿訇讲“卧尔兹”,主要为节日意义,劝人行好,止人干歹等内容。自愿给清真寺或穷人散乜贴,下寺游坟诵经,各家设宴待客,有条件者须宰杀牛羊,相互走亲访友。
  三、各民族共有节日
  元旦(1月1日) 各机关、学校、厂矿挂彩旗,贴横幅、对联庆贺,放假1天,县领导慰问当地驻军、军烈属和离休老干部等。还组织文娱晚会、体育竞赛。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 全县妇女放假半天,县、乡召开座谈会表彰先进妇女。
  植树节(3月12日) 全县工人、干部、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清明节(4月5日) 全县干部职工、学生放假1天。扫墓祭祖。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机关、厂矿、学校放假1天,张灯结彩,开座谈会,表彰先进,举办晚会、体育竞赛。
  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全县干部职工、学生放假1天。
  中国青年节(5月4日) 共青团组织庆祝活动。
  国际儿童节(6月1日) 共青团、妇联、学校组织少年儿童开庆祝会,少先队组织吸收少先队员。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7月1日) 全县各级党组织召开庆祝会、表彰模范党员和先进党支部、新党员宣誓等活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 地方政府对驻军、复转退伍军人进行慰问。县人武部与民政部组织军民联欢。
  教师节(9月10日) 表彰模范教师,开展尊师重教活动。
  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干部职工、学生放假1天。
  国庆节(10月1日) 机关、学校放假3天,各机关、学校升国旗、贴标语、张灯结彩,出国庆专刊,组织体育竞赛和晚会等庆祝活动。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