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6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3
页码: 1408-14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历史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

平罗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回汉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民歌民谣、器乐、剪纸、雕刻、曲艺、社火、皮影、技艺、宗教音乐、民族体育、民族婚姻、民族医学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2007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徐建业,北武当庙(寿佛寺)留存的佛教音乐原有工尺谱800多首,“渣渣子”谱300多首,“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只有僧人师徒口传心授的佛教音乐“渣渣子”。“渣渣子”之所以能够在平罗流传至今,和曾经在寿佛寺参禅修行的历代高僧极有渊源,因为他们都是佛教音乐“渣渣子”的念唱、演奏高僧。今平罗佛教协会会长徐建业已成为传承“渣渣子”念唱演奏技艺的极少数人之一。“渣渣子”与工尺记谱法的结合,与现在的简谱或五线谱非常接近,既有音阶,又有音符,虽然与简谱、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比较起来略显笨拙,但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构成完整的音乐曲谱,具有重要价值。
  (二)回族乐器泥哇呜
  2009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杨达吾德,泥哇呜由土制乐器演变而来,因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泥哇呜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回族聚居区的儿童都喜欢用泥做泥哇呜。他们在河边、渠里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泥球,然后做成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牛头形等形状,待晾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芨芨秆,钻几个小孔。有一个吹口,有手按的4个小口。还有用油把这种泥哇呜的外形擦得光滑发亮,有的还放到砖窑里去烧,烧出来后结实、耐用、好看。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泥哇呜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
  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2007年被自治区列入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徐建业。
  (二)平罗县民间绘画
  2007年被自治区列入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王洪喜、杨晓梅、张封喜。平罗县民间绘画起源于清代,经历漫长发展和成熟期,当时民间画匠(家)多为庙宇、祠堂作画,民国年间,平罗县较有名画匠为县城居民鲁福元、周登科等,他们在箱柜上画风景、花卉、飞禽、走兽、花瓶等。民间画匠以画为生,将技艺一代代流传下来。平罗县的民间绘画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巧妙,饱满充实而少有空隙,用色活泼大胆、鲜艳明快,画面生动活泼,充满情趣。平罗县民间绘画是农耕文化的缩影,对于研究我国农村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平罗县民间绘画作品多次获得县、市、区及全国民间绘画展览奖项。
  (三)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制作技艺
  2007年被自治区列入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马忠民。据《平罗食品志》记载,民国时期,黄渠桥的忠兴饭馆、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黄渠桥羊羔肉味道鲜美,驰名于外。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的选材、用料十分讲究,做法独特,主要是在“爆”的基础上,兼用“焖”和“烩”的方法。大火爆炒,让香味进入肉中,使菜肴鲜嫩可口,香味四溢,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堪称一绝,声名远播。
  (四)平罗县民间故事
  平罗民间故事是平罗县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平罗民间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流传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当中的口头文学作品。它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曲折感人。有的作品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使人受益匪浅;有的作品故事内容独特生动,方言土语浓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平罗民间故事有《铁打的平罗城》《田州塔的传说》《沙湖的传说》《汝箕沟的传说》《玉皇阁》《康熙湖》《昊王坟的传说》《武当庙》《抗逆孤忠》《四渠总龙王》《俞翰林》等,反映民族团结、文化交流、风俗习惯的故事有《茶壶的标志》《汤瓶的来历》《阿丹与好娃》《油香的传说》等,表现回族热情好客、勤劳善良、清洁卫生的有《金口弦》《尤苏媳妇》,故事语言特色突出,采用了回族方言土语,表现了回族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聪敏的智慧。平罗民间故事艺人有回族故事家丁连珍(已故)、孙守林(已故)、戎富生(已故)、刘凤英(已故)、丁一波(已故)。现在平罗县民间故事传承人仅有张跃政、郎奠祖、高尚忠等人。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北武当庙寺庙音乐、平罗县民间绘画、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制作技艺、平罗县民间故事、玉皇阁道教太极剑、平罗民间剪纸。
  平罗民间剪纸。据《平罗县志》记载:“逢年过节,城乡妇女剪贴窗花习俗由来已久,一般喜欢剪贴花卉、飞禽、走兽、人物。”从事剪纸活动的多为农村家庭妇女,她们在生产劳动之余,拿起家庭手工常用的工具——剪刀,把身边的所见、所想展现在一张张红纸上。抒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他们的技艺一代代流传下来,较有名的杨晓梅、赵玉梅、张立学、陈志秀、刘志莲等民间剪纸艺人便是这一技艺的传承人。主要作品:杨晓梅:《邦布达归来》《斋月》《丰收》《喜悦》《十二生肖》《金陵十二钗》《水浒人物》等;赵玉梅:《老鼠嫁女》《十二生肖》《西瓜丰收》《宁夏红》等;张立学:《九牛图》《十二生肖》《和谐家庭》《生命树》《扬鞭催马送粮忙》等;陈志秀:《花卉》《喜鹊图》《十二生肖》等。平罗民间剪纸艺人多次参加全国、区、市、县的美术作品展、剪纸展,并获奖。
  四、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武当庙寺庙音乐、平罗县民间绘画、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制作技艺、平罗县民间故事、平罗民间剪纸、玉皇阁道教太极剑、李氏接骨丹、城隍出府。
  2008年,平罗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项目中,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美术有绘画等;民间音乐有民歌、器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等;民间舞蹈有单鼓、社火等;戏曲有秦腔、谐虐;民间手工艺有剪纸、刺绣、食品加工、榨油等;人生礼俗有回汉族婚礼、葬礼等;岁时节令有正月二十三“燎骚干”等;民间信仰有庙会;传统医药有中医疗法、药物;传统体育有游艺;竞技有道教太极剑等。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