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馆(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6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馆(站)
分类号: G242.43
页数: 3
页码: 1333-13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文化馆民国24年(1935)十一月至2013年的发展历史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文化馆

内容

一、文化馆
  民国24年(1935)十一月,平罗民众教育馆成立,因经费拮据,于民国26年(1937)三月停办。群众文化活动多由商会等民间组织发起。
  1949年10月,在县城鼓楼西南侧利用两间平房建立军民阅览室,图书不上千册,供民众和驻军阅览。1950年8月,军民阅览室更名为平罗县人民文化教育馆,馆内有图书1264本,有乒乓球桌等娱乐设备,工作人员1名。1952年,正式更名为平罗县文化馆,配备工作人员3名,由鼓楼西街搬到南街的5间平房内。1958年,文化馆搬到鼓楼北街的16间平房内,工作人员增加到6人。
  1979年,县人民政府给文化馆拨款8.1万元,修建有画廊平房27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工作人员增加到11人。文化馆经常举办业余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等学习班,为寒暑假期间的中小学及高考落榜生提供学习平台,受到社会公众的好评和县领导重视。1983年,拨款24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400平方米3层文化馆大楼,内设展览厅、舞厅、电视厅、电子游艺室、棋牌室、练功室、摄影、暗房等。翌年春,平罗县政府投资2.26万元,建成面积400平方米的旱冰场。
  20世纪90年代,“以文补文”解决文化馆活动经费不足问题。1993年8月,县文化馆荣获全国以文补文先进单位,文化部颁发“金马奖杯”和两万元奖金。1995年,文化馆馆长靳宗伟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9年12月,文化馆二楼录像厅承包后营业不慎发生火灾,损失2.53万元。2002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将文化馆原址划拨建设县中医院。是年9月,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委,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和县人民政府投资480万元,在县体育公园建起5层3400平方米框架结构大楼,建立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由县文化馆管理使用。
  2004年,陶乐县撤销,县文化馆并入平罗县文化馆。从2005年起,县文化馆承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经深入调查论证,上报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中北武当庙佛教音乐“渣渣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罗民间绘画、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制作工艺等3个项目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文化馆内少儿艺术团(1997年成立)正式挂牌,少儿艺术团除原办的舞蹈班外,增加声乐、美术、器乐(含二胡、笛子、巴乌、钢琴、电子琴、萨克斯、架子鼓、葫芦丝等)24个艺术培训班,聘请专职老师26人,参加学员600余人。是年,文化馆举办各种大型文艺演出20余场次、广场文艺演出50多场次。
  2010年,县文化馆主办、承办、协办各类文化活动80场次,其中基层文化活动29场次,送戏下乡15场次。在全县各乡镇、部门、企业演出新编现代眉户剧《笑看夕阳红》赢得广泛好评。“两节”期间开展社火展演、元宵节焰火晚会等活动。专业人员下基层辅导,协助民间艺术团体及社区举办演出活动260场次,开展广场演出活动36场次。
  2013年,坚持“三下乡”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啤酒节、平罗好声音、政府购买公益性演出等各类文艺演出活动近300场次;举办百姓健康舞推广培训班,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市中老年健身体育大会;参加“欢乐宁夏”全区农民书画展,4幅作品获奖;举办平罗县关心下一代首届师生书画展暨法律进校园书画展,展出作品495件;筹办银川展览馆平罗新八景书画作品展;举办“幸福平罗”社火展演、“富裕平罗”元宵焰火晚会、“文明平罗”元宵花灯展、“和谐平罗”文艺志愿者活动和灯谜竞猜会等“两节”系统文化惠民活动与“关爱老人、关注幸福、多彩夕阳、健康生活”九九重阳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节日文化需求。开展平罗文化精品奖、特色文化(体育)之乡、特色文化社区、民间艺术团评星定级等评定工作,评选平罗精品文化作品24个,评定特色文化乡镇、社区,星级民间艺术团12个。2013年,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二级文化馆。
  二、文化站
  1955年,莫如信、戴玉玺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建合作社俱乐部,备有图书、锣鼓、胡琴等乐器,供社员阅览及搞文化娱乐活动。翌年,全县实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建立20个俱乐部,是全县农民文化娱乐的场所。1958年公社化后,以生产大队成立文化室。
  1975年,建起头闸和黄渠桥2个文化站,建筑面积均为145平方米;1976年,姚伏文化站建成,面积200平方米;1981~1984年,建起通伏、高庄、渠口、宝丰、周城、灵沙、五香、六中、下庙等9个文化站,建筑面积100~150平方米。至此,全县建农村文化站12个,各文化站均配备1~2名专职人员管理。各文化站均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电视放映室,配备文化娱乐器材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器材,成为农民文化活动中心。1985年,县上将各文化站移交给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经费也由乡镇财政支出。县文化馆仅在业务上予以指导和帮助。
  1990年,全县12乡、9镇建文化站21个。县煤矿、铁合金厂、化肥厂、造纸厂、亚麻厂、水泥厂等11个企业单位办起文化室,备有图书及文化娱乐、体育器材等。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乡镇行政建制调整,农村文化站减少到10个。
  2004年,陶乐县撤并后,该县3个乡镇文化站划归平罗。至此,全县文化站设置为13个。各文化站增加篮球场、羽毛球场及社火道具和卡拉OK音响等设备。到2010年底,各站其他文化娱乐器材相应更新,活动场地均扩大到300平方米以上。
  2011~2013年,争取区、市文化站建设项目资金,实施黄渠桥、崇岗镇、陶乐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民文化示范户、优秀民间艺术团、移民点等28个单位配送图书、服装、乐器、音响、电脑、桌椅等设施设备,价值200余万元。在全县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队有文化大户”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黄渠桥镇文化站被自治区命名为红色教育基地。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