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5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长城
分类号: TU241.5
页数: 2
页码: 1165-11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时,在今平罗北部修筑了旧北长城、西长城、北长城,为防鞑靼南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平罗县 长城 情况

内容

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时,在今平罗北部修筑了旧北长城、西长城、北长城,为防鞑靼南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旧北长城
  旧北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明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修筑,西起贺兰山扁沟,东抵黄河西岸,全长15千米余。《九边考》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墙一道。嘉靖十年(1531)于内复修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田地荒芜。”指的就是旧北长城。这段长城自扁沟至石嘴山市第四中学处。
  二、西长城
  西长城,古称“边防西关门墙”,明弘治元年(1488)前修筑。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芦沟界入宁夏中卫县境,逾黄河向东北,沿贺兰山东麓北上,直到扁沟与旧北长城相接。三关口至大武口段,则利用贺兰山自然陡峭山脊,崖壁略加修筑为屏障,大武口至扁沟段,均用沙土石夯筑。韭菜沟以北今有6段遗迹尚存。
  三、北长城
  北长城,明朝称“边防北关门墙”,俗称大武口长城。在明正德初,宁夏佥事齐之鸾上疏朝廷修筑新墙。嘉靖十年(1531)春,新任巡抚右佥事都御史胡东臬、总兵官西征将军周尚文协助齐之鸾率兵6500人修筑。东起沙湖,西至贺兰山枣儿沟,全长17.5千米,墙高、厚各6.67米,北长城今虽已倒塌,但遗址尚存,有些地段保存完好。
  四、长堤
  明嘉靖十五年(1536),在陶乐修筑长堤一道,俗称“陶乐长堤”,自旧北长城的终点(黄河西岸)越过黄河,北起红崖子,南至盐池的横城,堤上有烽火台。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