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技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39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科技工作
分类号: G322.7
页数: 17
页码: 855-8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科技工作、科技项目实施、科技创新等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科技 工作

内容

第一节 科技项目实施一、农业科技项目实施1980~1985年,平罗县实施农业现代化基地县项目,从排水治盐、改土培肥、科学实施、推广优良品种、化学除草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将全县4846条排水沟道、91座电排站和1288眼机井改造配套,形成排水体系,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盐碱化状况。1984年,布点测试,平均地下水位下降到1.8米,矿化度下降到每升1.33克,分别比1978年降低0.74米和5.47克。提倡种植绿肥,作物秸秆还田,改基肥春施为秋施,追肥撒施为旱播,实行小麦带肥播种,解决小麦大面积座苗和黄苗问题。根据小麦产量对化肥依赖程度,在高产田为35.4%、中产田为41.8%、低产田为43.5%试验结果,指导农民减少高产田施肥量,培肥中、低产田。针对全县小麦品种多、杂、乱,达30多个,品种纯度90%以上的种植面积仅占三分之一的状况,自1980年开始,注重品种的更新和良种的提纯复壮,建立良种基地500多公顷;精选推广永良四号和斗地一号小麦为当家品种。示范推广化学除草,采用燕麦灵、二四滴丁酯等30多种化学药剂,有效防治燕麦、双子叶等繁殖快、危害大的杂草,保障作物秧苗的壮育成长。通过项目实施,全县夏粮产量连续5年丰收。1984年,全县夏粮平均亩产344.5公斤,总产量8482万公斤,分别比1979年增加158公斤和3893.5万公斤,5年平均增长16.91%和16.97%,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0世纪90年代,推广节能日光温室、水稻旱育稀植、两粮一油、麦后套复种及优化配方施肥、盐荒地开发种稻、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模式栽培、小麦覆膜穴播、吨粮田、地膜玉米、地膜甜菜、牛冷配、饲草青贮氨化及微贮、肉仔鸡育肥、暖棚养育、果树高接、双季鱼养殖等农、林、牧、渔实用新技术,提高种、养效益。如实施的“肉牛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对全县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建设和畜牧业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实施的“降解膜在玉米、辣椒、西瓜、花生等作物上的应用试验”项目,既克服使用普通地膜造成土壤污染和对接茬作物影响,又解决普通地膜对环境的污染和清除废膜造成的大量人力浪费;实施的“银北水稻种植调整试验”项目,打破银北种植水稻的禁区,结束平罗县不能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历史;实施“红富士系列品种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使十年生果树连续三年平均亩产1600公斤;实施暖棚养殖技术项目,使牛羊在冬季日增重提高15%~40%,禽产蛋率提高46%左右,养猪经济效益比普通圈舍高2~3倍;双季鱼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一年养鱼两茬,亩产量比常规养殖方法增加200~300公斤。
  2000年后,农业科技工作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园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000~2007年,实施国家、区、市、县农业科技发展项目200多项,涉及农业综合开发、立体栽培技术、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动物疾病防治、种植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2005年,争取到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投入达到800多万元,为全县历史上年份投入之最。在园区建设中,制定《县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标准》,从规模、投入、技术、管理、效益等方面加强指导,采取聚集科技资源,重点建设方法,帮助园区引进龙头加工企业,解决卖难问题;把一些攻关项目、技术推广项目安排到园区,解决制约园区建设的技术瓶颈问题,达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目的。截至2007年底,全县经过认定的园区有28个,其中,自治区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2个、县级园区25个。2008年,实施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5项。承担的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形成以金福来羊产业集团公司为龙头、宝丰肉羊改良园区为核心区、全县20个养羊园区为辐射、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产的农业格局;承担市级科技攻关项目“优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示范技术”,建设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基地3333.33公顷,亩均节本增效100元以上;实施的县级科技攻关项目“四水产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发渔地面积400公顷。
  2009~2010年,围绕蔬菜、清真牛羊肉、制种、生态水产、枸杞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推进农业科技进步。2009年,实施“宁夏平罗县优质肉羊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和“肉羊杂交改良及配套技术集成示范”等8项配套技术,提升优质肉羊生产能力,形成“龙头带动、园区示范、繁育分离、分户饲养、集中育肥、产业服务”的现代羊产业发展模式。围绕“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宝丰肉羊产业科技示范”两个市级示范园区建设,以肉羊、蔬菜、种子、生态水产、枸杞产业为板块,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建设各类种植科技园区128个、养殖园区255个,辐射带动全县设施蔬菜发展到666.67公顷,发展制种7733.33公顷;发展枸杞2066.67公顷;羊只饲养量达到171万只;新开发水产面积1013.33公顷,达到5466.67公顷。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26项,引进新品种40个。2010年,以项目助推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通过绩效考核,后续项目“优质羔羊生产综合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科技部批复扶持资金170万元(全区仅有3个县区);项目配套实施7项新技术,全面提升金福来羊产业公司、宝丰肉羊示范园区、头闸万只羊场等一批企业优质肉羊生产能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从羊骨提取骨素、骨多糖及骨肽技术研究,批复资金90万元,项目实施延长了肉羊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申报的城关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农作物制种标准化生产、适水产业综合示范、农产品加工示范、肉羊产加销一体化综合示范等6个基地被审定为自治区级科技示范基地。申报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出口型蔬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获批项目资金15万元,扶持特种产业发展。通过杂交手段成功繁育南瓜、番茄、花卉等3个系列8个品种。采取派入科技特派员、帮助贷款、贷款贴息、项目扶持等手段,帮助石嘴山市华强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占地146.67公顷的核心园区,建设新型无后屋温室72公顷、种植有机鲜食红地球葡萄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特色林果业。
  2011年,组织申报区、市农业科技计划项目32项,申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受理县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63项;获批自治区科技攻关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城关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农作物制种标准化生产、适水产业综合示范、农产品加工示范、肉羊产加销一体化综合示范等6个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实施9项新技术,引进20多种种植新品种。在移民新村实施沙地野生菜种植加工项目、设施瓜菜产销一体化等项目,推广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
  2012年,围绕“一优五特”产业,实施区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4项,投入经费122万元;实施市级农业科技3项,投入经费12万元;实施县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1项,扶持经费30万元。
  2013年,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实施科技部、财政部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建成6个自治区科技示范基地、2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优质水稻、清真羊肉、瓜菜、制种、生态水产等特色农业,集成示范推广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建立肉羊养殖、制种、设施瓜菜、优质水稻、新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园区11个,科技特派员创办家庭农场7个。抓示范基地建设,在头闸、红崖子乡新村建立10公顷枸杞辣椒新技术种植示范园区,在红瑞、红翔移民新村建立1080座的新甜瓜新品种示范基地,在姚伏镇小店子村建立20公顷的水稻保墒旱直播轻简栽培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基地。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推广枸杞辣椒、沙漠西甜瓜、优质水稻、优质杜泊羊、无公害猪等40多个优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温室栽培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果品保鲜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枸杞辣椒嫁接技术等30多项先进技术。在3个移民新村建立科技工作服务站,开展移民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依托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在移民新村开展新技术示范、新品种引进,为移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种植西甜瓜53.3公顷2400座,进行新品种试验13.3公顷,制种10公顷。
  二、工业科技项目实施20世纪80~90年代,通过自治区科技部门申报立项,县新型建材厂组织实施生产葵花秆填充板;县碳素厂开发TDK电炉碳块项目,县塑料厂开发生产矿用抗静电塑料软管项目;引进国家“九五星火计划”项目;开发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引进德国全套生产线,开发生产碳化硅微粉;自主开发焦炉煤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姣妮保健卫生巾新产品等。按照自治区统一标准,培育一批科技型民营企业,全县主要工业企业建立科技投入机制和技术咨询网络,进行科学管理。
  2000年后,围绕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实施工业科技攻关项目40多项。2006年,实施的“全密闭自动尾气废渣综合利用大型电石制备工艺研究”和“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电石炉群尾气、废渣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被自治区定为“十一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年,实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大地冶金公司的“40千伏安密闭电石炉—100兆瓦热点联产自备电厂—60万吨煤化工—6万吨合成氨”整体循环经济链条式发展,解决电石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年可回收尾气量12.2×107Nm3(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气体体积),年可生产合成氨6万吨,年节约标准煤6.1万吨。在宁夏三喜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非四氯化碳噻嗪酮工艺技术研究”,解决利用光气代替四氯化碳问题,减少四氯化碳排放,提高回收率10%以上,溶剂消耗下降50%以上,每吨产品降低成本7000元。实施的宁夏绿源恒活性炭有限公司“活性炭节能减排降耗增效(TW4E)技术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余热的回收利用,热能效率提高10%,节能15%,降耗15%,减少污染排放90%,减少排渣70%,减少排尘75%。全县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发展到5家,发展信息化示范企业1个,组建由50名专家、博士、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信息库,9家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较稳定的业务关系。2005~2008年,全县4个工业园区引进项目500多个,总投资50多亿元。园区建设为平罗县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全县经济发展由资源开发型逐步转入科技推动型。
  2009~2010年,对工业企业七大产业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关于科技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2年申报工业科技攻关项目45项,争取到国家、区、市攻关项目16项,其中获科技部批准项目7项,共争取项目资金690万元,实施技术攻关项目,解决工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共性技术问题。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与深度,从单一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某项关键技术,向全面提升企业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和提升地区优势产业整体水平转变,全县有18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3份,研究开发项目19项,大地、兴平、贝利特3家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所。
  2011年,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6项,获批5项,争取资金290万元;争取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争取资金40万元。申报区级科技攻关项目5项,初审通过两项,扶持资金100万元,其中:重点项目1项,扶持资金80万元;陕宁合作项目1项,扶持资金20万元。申报市级工业科技攻关项目5项,初审通过两项,扶持资金35万元。成立平罗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注册成立宁夏大地化学研究院、宁夏兴平氰胺研究院、宁夏滨河碳化硅研究院3家行业科研院所。鼓励企业申报专利技术28项。推动产学研合作,18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3份,共同研究开发项目19项。
  2012年,出台《平罗县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进步的意见》,明确科技发展方向,提出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增加科技投入。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9项,获批8项,争取资金490万元;实施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1项,扶持资金20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扶持资金40万元。
  2013年,引导、鼓励、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引进技术人才,建立创新团队,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程,建立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企业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组织3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厅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申报创新团队2家,兴平化工获得自治区创新型试点企业。将银晨太阳能、兴平化工、天润新能源、丽珠药业、德信恒通等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对象,银晨科技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平罗县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组织开展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专项调查,推进企业与区内外科研院所(校)开展技术合作,与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煤炭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等28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设立研究生工作站1个、科学科研基地1个,进行36个项目的技术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器基地,将石嘴山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以石嘴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为主导,集聚技术、人才的战略高地。第二节科技创新20世纪90年代后,科技工作方式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宏观管理、微观协调、强化服务职能方面转化;工作领域由单一的农业科技向工业、农业和社会科技方面转变;工作重点由以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注重高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改变生产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化方面转变。县委、政府印发《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平罗经济的决定》《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平罗县科技兴农工作安排意见》《平罗县加快工业科技工作的实施意见》《平罗县循环经济科技发展规划》和《平罗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聘请全区各行业专家教授,成立平罗县工业科技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推动全县科技事业更快发展。
  一、工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2000年,平罗县被列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县。试点企业宁夏兴平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焦煤—焦炭、焦油—焦油深加工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将产业链发展为电石—石灰氮—双氰胺—电子级双氰氨。宁夏宝马化工有限公司产业链延伸为电石一石灰氮—双氰氨。宁夏沙湖纸业产业链延伸为电石—石灰氮—电炉炉气—6000千瓦矸石发电—造纸。与中国矿业大学、日本电石株式会社、西安科技大学造纸学院、沈阳煤炭研究院、宁夏大学化工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开展“变压吸附活性炭制备技术的研究”“电子级双氰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幼树制浆造纸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效节能技术生产大截面炭电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等项目的技术合作,解决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规划、精选和申报一批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科技项目、精细化工项目、清洁生产项目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立项支持,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科技水平。2005年年末,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比“九五”末平均增长12.3%,科技进步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38%,增长近10个百分点。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40.7亿元,比2005年增长307%。
  2011~2013年,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扶大关小、上新延长”的措施,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支持大地化工、金海永和泰、福华冶金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宁夏兴平精细化工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化工专家合作,拉长电石重化工下游产品产业链,研发氰胺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工业附加值。宁夏宝马化工公司、宁夏晟晏实业集团、福华冶金公司等企业利用余热尾气发电,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宁夏大地化工公司开发以大型密闭电石炉为中心的电石化工的整体循环经济产业链,将电石炉尾气回收利用作为循环经济中的重点,同时实现电石产品就地消化及尾气综合利用,发展下游产品,使原料—产品—原料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已形成煤矸石、电煤送热电厂发电—电送电石厂冶炼电石—电厂的蒸汽送合成氨厂、聚实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后,高品质双氰胺生产现场乙烯醇厂作为化工工艺用汽—电石炉产生的尾气通过除尘净化后送合成氨联醇生产线生产液氨、化肥、甲醇—电石,甲醇送聚乙烯醇分公司生产聚乙烯醇,1.4丁二醇-聚乙烯醇送下游工厂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聚乙烯醇高强高模工程纤维、聚乙烯醇缩丁醛等。聚乙烯醇、1.4丁二醇产生的电石渣及电厂锅炉渣、粉煤灰送水泥厂生产水泥。污水通过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中水回用。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实施,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品从源头(原料)至几十元每吨的石灰石,加工成每吨几百元的活性石灰,再冶炼成每吨几千元的电石,然后加工成每吨上万元的聚乙烯醇,再深加工成每吨几万元的高强高模工程纤维、1.4丁二醇等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解决废气、废渣、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宁夏大地化工公司成为生产电力—冶金—能源化工—精细化工—建筑材料的综合性的、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兴现代企业,被自治区确定为循环经济重点发展企业。2010年,被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命名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2011年,入选自治区100强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2012年,进入宁夏大型企业行列。
  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2005年,平罗县被科技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试点县,试点工作期限为2005年10月~2007年10月,专项行动项目和任务有:(一)肉羊杂交改良在全县重点养羊园区引进国外肉用公种羊40只。在肉羊繁殖中心,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开展优质肉用种公羊引进及杂交改良技术示范;引进鲜精稀释液配方和保存国家富民强县项目培育的肉羊新品种液配方,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种羊利用率。开展快速生产种羊示范,引进优质肉羊母羊做供体,选择本地滩寒杂种母羊做受体,快速生产纯种肉羊。移植鲜胚胎2000枚,生产肉用种羊1200只,培育种公羊600只,向社会提供胚胎种羊600只。
  (二)优质羔羊育肥引进羔羊育肥颗粒饲料配方和生产技术,培植饲料加工企业生产羔羊育肥颗粒饲料。在20个重点养羊园区,示范母羊分户饲养、集中育肥技术,在100个养羊园区示范推广,断乳羔羊经3~5个月育肥,体重达到28~40公斤出栏,生产胴体16~18公斤优质肥羔。育肥优质羔羊70万只,只均增收60~70元。
  (三)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进饲用玉米及牧草新品种3个。2006年和2007年分别建设人工牧草基地6666.67公顷和8000公顷,在宝丰肉羊繁育中心带穗青贮3000吨,在县农业科技园区青贮、酶贮、微贮、氨化的“三贮一化”饲料调制7000吨,全县“三贮一化”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四)清真羊肉加工引进先进的清真羊肉加工屠宰技术,建成符合GMP和HACCP国际认证标准的清真优质肥羔屠宰分割加工生产线及国外先进的外耳标芯片识别系统及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胴体自动化计量轨道衡和电子评级显示系统。引进、应用羊肉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品综合利用率。按照国际卫生食品标准GMP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加工清真羊肉5000吨,生产碗装羊杂碎休闲食品7万公斤。
  (五)科技培训采取“企业+科研院所+协会”的模式,两年为龙头企业培训、培养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100名,其中学科带头人18名,管理人员20名,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8名,饲草配料配制技术人员18名,化验员4名,防疫人员12名,培训熟练技术工人300人次。在全县养羊园区,采取“企业+园区+协会+科技特派员”的模式,培训肉羊科技养殖户2.5万人次。
  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实施,建成两个核心园区,辐射带动18个重点园区,形成“龙头带动、园区示范、繁育分离、集中育肥、分户饲养、技术集成、产业服务”的现代羊产业发展模式。宁夏农科院与平罗县科技局对6个乡镇18个自然村60个养殖户进行调查,户均养羊收益632.90元,养殖户人均养羊收益211元。
  三、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2002年9月,平罗县委、政府做出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决定,印发《平罗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方案》,从乡镇、农业部门有关单位、部分企业及县外科技人员中选聘科技特派员,由县委、政府颁发聘任书,指派或自愿到各类生产基地、示范园区、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业,聘任周期为两年,到期后根据三方意见决定续、解聘。2002年,首批聘任科技特派员35名,至2008年底,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340名。2010年,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后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263名。
  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集成开发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如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将优质奶牛、羊的受精卵移置于黄牛、本地羊受体内,借腹怀胎,生产与优质奶牛、羊基因完全一致的奶牛、羊,加快优质奶牛和良种羊的繁育速度。县马铃薯协会采用“农民+协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由协会统一供销优良品种,指导种植、管理,由运销公司和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产品收购订单,按照统一商品标准和价格,全部收购外销和生产加工,使全县每年约5333.33公顷土豆种得成,卖得出;采用“种、养基地+协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推进全县脱水菜产业和羊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水稻种植新品种大面积置换和产量、收入大幅度增加。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农村科技推广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县种植业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9%,农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科学技术对全县农业增加值贡献率上升到48%;与科技特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农户,年人均收入比其他农户平均高40%以上。
  2008年,在头闸镇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整乡推进”示范工作,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推广良种良法,辐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0%。在高仁乡、姚伏镇开展“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形成设施蔬菜、制种玉米、土豆、水稻、奶牛养殖等园区,收到较好效益。
  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2003年,平罗县科技局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典范,于2003年10月代表宁夏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做交流发言。2004年4月,在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平罗县科技局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平罗县有6人被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同年9月,第二次全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经验交流大会在宁夏召开,平罗县设分会场,全体与会人员观摩平罗县重点创业项目。10月,平罗县科技局被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受到人事部、科技部的表彰奖励。2005年,平罗县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2009年,平罗县第五次通过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被中央各大媒体、网络宣传报道50余次,全国有15个省市区前来考察学习。产业建站、金融助推、政策引导等领域走在全区前列,成为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的亮点和样板。
  2009~2010年,制定完善《平罗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平罗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办法》《平罗县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从选聘程序、运行机制、扶持政策、组织领导、监督管理与金融支持等方面予以规范。通过采取“完善三项制度,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扩大选聘领域,拓展服务范围”“立足项目带动,突出科技创业”“强化金融推动,加大创业投入”“推行产业建站,彰显创业活动”等6项措施,创业队伍更加稳固,经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后全县科技特派员为263人,其中67人建立利益共同体,24人成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模式更加多样,由原单一的技术服务型发展为市场带动型、技术推动型、实体创业型、领办园区型、技物结合型、技术服务型、土地流转型、订单销售型、流动发展型9种创业模式;项目扶持力度加大,两年组织申报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81个;建立平罗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担保基金130万元,受理贷款78笔,发放贷款64笔,发放总额664万元,协调金融部门为科技特派员贷款2260万元,申请贷款贴息项目36个,申请贴息扶助资金94万元。2010年,科技特派员引进种养新品种72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9项,参与土地流转面积860公顷,辐射农户4.3万户,一批新技术、新品种在全县迅速普及推广。
  2011~2013年,采取“完善三项制度、加强创业培训、拓展服务范围、突出科技创业、强化金融推动、推行产业建站”等六项措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健康发展。选聘第六批50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342名,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覆盖全县13个乡镇和三大工业园区。制订《平罗县农业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建实施方案》,围绕特色菜、设施瓜菜、优质水稻、清真牛羊肉、制种、枸杞辣椒等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建设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契约方式把创新团队和生产团队联系进来,实现技术研究、试验示范、科技成果与生产的无缝对接,6个产业链上已经汇集科技特派员56名。科技特派员共创办企业52家、经济合作组织25家,实施创业项目81个,项目总投资1.3亿元;建立利益共同体71家,引进种养新技术31项、种养新品种73个;参与土地流转科技特派员人数达到23人,流转面积4026.7公顷,辐射带动农户5.93万户,安置劳动力4100多人。组织召开平罗县第二届科技特派员观摩会,对20多个重点项目进行观摩评比,对创业效果突出的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建立平罗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担保基金175万元,共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担保贷款1600多万元,协调其他银行贷款5000多万元。科技特派员引进种养新品种72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9项。
  第三节 科学技术会议一、第一次科技大会1986年,第一次全县科技大会召开,会议总结和高度评价“六五”期间全县农业科技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1987年全县科技工作。
  二、第二次科技大会1989年,第二次全县科技大会召开,平罗县委、政府印发《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平罗经济的决定》,有35个项目获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成果奖,6个项目分别获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进步成果奖。
  三、第三次科技大会1993年,第三次全县科技大会召开,表彰奖励38项县级科技进步成果、2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8户农村科技致富户;启动农业科技承包工作,根据发包的各项指标,采用定量指标考核,按得分和工作成效情况,兑现科技承包奖。
  四、第四次科技大会1996年,第四次全县科技大会召开,提出科技工作必须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按照“抓服务,促推广;抓典型,促全面;抓培训,提素质;抓开发,促后进”的工作思路,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和综合实力。会议表彰奖励科技工作先进集体10个、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名、科技进步成果32项和农业科技研讨会优秀论文26篇。平罗县委、政府印发《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五、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研讨会1996年11月,全县农业科技发展研讨会召开,参加交流的论文中,农业种植业25篇、林业10篇、畜牧业10篇、水利3篇、农业服务3篇、种子系列3篇、科普系列3篇。通过交流评选出26篇优秀论文,在全县科技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第四节科技宣传一、科普宣传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收集整理宣传生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配合有关单位举办职工和中小学教师科普讲座,向群众散发科普书籍、画册、放幻灯片、广播、办展览、出墙报,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20世纪70~80年代,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向农民介绍科学饲养方法和果树修剪、农药施用、农机修理等知识;会同乡镇农经、农技、林业等站所,向农民传授高温堆肥、煤化肥配制、5406菌肥施用、小麦全蚀病防治等技术知识。采用创办《平罗科技》《适用信息》、赠送科技书刊等形式,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普宣传工作得到加强。1990年,启动第一届科普之冬活动,每届活动时间为3个月;1992年春季,组织开展全县农民“兴农杯”科普知识竞赛活动;1993年,拍摄制作长度为22分钟的电视专题片《绿色的希望》;1995年,启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2001年5月,启动平罗县科技活动周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下乡、驻村、进社区、入企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坚持每年冬春季节开展“三下乡”活动。截至2010年,县、乡两级共组织开展20届100多场次科技“三下乡”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挂图、播放录像、展示展报、咨询答疑、赠售科技书刊,受到群众欢迎。
  坚持在每年5月的第三周开展科技活动周。截至2010年,开展10届30多场次科技活动周和其他形式的130多场次科普活动。活动期间,县人民政府主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召开科技人员座谈会,申请调动区、市科普宣传大篷车到重点集镇,利用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展示天文地理、声、像、电、生物、物理、化学等奇特现象,让群众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领悟自然科学的奥妙。2008年科技活动周中,举办各类培训班14场次,组织各类科技人员3500人次,开展科技咨询、义诊活动,发放各类科普书籍600余册、宣传材料3.5万份。
  利用每年的土地日、无烟日、三八妇女节、环保纪念日以及区、市科协的安排,定期不定期到社区、农村,利用展板、图片、录像、发放资料等形式,开展反邪教、除陋习、学科学、树新风,提倡文明进步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
  利用创办的《科技信息》,每年以120多期的发送量发往部门、乡镇、园区、种养大户和重点科技特派员服务点。2007年,在平罗县电视台开辟《科技新视窗》栏目,已播出40多期。
  2011~2013年,开展全县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科普进社区等科普精品活动。利用大型科普活动展出各类科普展板、宣传资料,邀请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在七一广场、平中、四中展示科教展品,向群众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养,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
  二、科技培训1959年,县科委成立后,经常举办各级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向农民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传授农业科技知识。
  1982年,开展冬季农民技术培训,讲授农林牧渔及机修等10多项科学知识,使1.2万农民学到多项或单项农技知识。1983年冬,大规模进行农民技术培训,培训农民2.58万人次。截至1990年,全县举办各级农业技术培训班1543期,累计培训农民12.5万人次。
  1990年后,随着农业种养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群众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农业科技培训更加重视。1994年,中国农民函授大学平罗分校成立,用农函大非学历正规化培训形式,对全县农村中青年党员,基层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每年招收学员100~150人。1995年,将科技培训列入政府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组织科技、农业、农技、畜牧、水产、水务、林业、农机、农经等部门和单位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分赴各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2003年开始,由科技特派员因事、因时不定期对农村生产经营重点项目的农民,进行实地操作性专业培训。2004年开始,启动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农、林、牧、渔、水、经济管理、加工、种子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2005年,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传播科学知识,建立科技入户档案,使户用沼气、肉羊改良等一批实用技术在农村得到普及。2008年,开展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552场次,培训农民7.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万份(册)。
  2009~2010年,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形式集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训770场次,培训农民9.4万人次;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开展实地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播先进技术,举办各类培训班806期,培训农民3.4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6万份。
  2011~2013年,组织科技服务人员,深入各乡镇、移民新村及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发放各类技术资料、开展现场技术咨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办班授课,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发放书籍资料,赠送音像光盘等科普活动,利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惠民服务工程,开展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业科技网站,以行政村、合作社、特派员创业基地等形式创建79个农业科技“110”服务站,使农民坐在家里听专家讲新技术,分析最新市场信息,有关专家及时将技术和信息发布给农民,实现互动,解决实际问题。召开创新型企业发展研讨会6场,培训320人次,上门为32家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等服务工作。
  三、科技服务和农村信息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90年代末开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以实施科技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国家肉羊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重点建设标准化肉羊良种繁育、智能化育苗和林木育苗三大中心,促进新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先进农业实用技术,2007~2008年,推广适用新技术30项。2007年,在全县13个乡镇14个行政村建立14个农业科技110服务站,依托政府信息网,实现网上查询信息;在网上发布供求及技术信息;开通枸杞栽培管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区域施肥等5个专家诊断系统;组建由25名专家、66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服务团;向农民发布信息1700多条,接到农民热线电话216起,专家及技术人员出诊93次。2008年,加强科技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在全县114个行政村建立农业科技110服务点,发布农业科技及供求信息4400余条,网站访问量7.6万人次。
  2009~2010年,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全县建设新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141个,聘用专职信息科技特派员120人,从事信息化服务人员达1302人。在全县开通“12396”农业科技“110”服务热线,2009年,接到群众咨询电话165次,专家出诊服务52次,电话解答113次,接待来访群众26次,解决群众困难159次,挽回经济损失11.5万元。启动联通农业新时空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开通平罗县农副产品网上直销店,实现网上洽谈,网下交易,网站年访问量达到9万多人次,发布信息3000余条。2010年,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黄灌区信息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争取国家扶持资金30万元,整合信息资源,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2011~2013年,借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沿黄灌区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平罗实施,依托平罗县政府网站,建设新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148个,聘用专职信息科技特派员120名,从事信息化服务的工作人员达1302人。整合信息资源,规范软硬件建设,巩固发展阵地。加强骨干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信息员进行培训。2012年,有12个站点实现“以创业养站点、以站点促创业”目标;县农业科技服务“110”接听各类服务咨询电话82次,县、乡农业技术专家解答66次,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网上发布信息3138条,手机发送短信214条,实现网上交易1463万元。
  四、青少年科技活动青少年科技活动最早在平罗中学和城关一小开展。学校组成体育、文艺、绘画、小制作等各种兴趣小组,学生自愿参加,利用周末开展活动。1984年后,县科协将青少年科技工作列入主要工作任务,逐步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除在学校增加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等小组外,拓展青少年活动领域,由校内走向校外,由注重学习书本知识向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感性认识方面转变。
  1990年5月,平罗县科协被中国科协确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在1992年世界环境保护10周年纪念日,组织全县中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活动,参加全区竞赛获第一名,参加全国竞赛获第二名。1995~1997年,组织平中、二中、回中和城关一小优秀中小学生到北京开展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2004年,组织中学学生参加宁夏青少年计算机作品主题竞赛活动,平罗中学和姚伏中学两名学生分别获全区网页类作品二等奖和平面绘画类作品三等奖。同年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平罗二中和姚伏中学的3名学生分别获得科学幻想绘画类作品三等奖。
  2008~2009年,开展平罗县首届和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天文科普知识进校园、“珍爱生命、关爱家庭、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科普知识进校园巡回宣讲警示教育活动。开展区级科普示范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县回民高级中学被命名为自治区科普示范学校。
  2011~2013年,举办平罗县第四届、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县42所中小学4000多名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征集筛选参赛作品569件。评出优秀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作品98个、优秀科技创新成果24个、优秀科技实践活动16个、优秀科普DV类作品1个、优秀科技辅导员10名、优秀组织奖8个。
  在平罗中学举办“2011年宁夏‘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厚英教授为平罗中学1100多名师生作题为《月球探测设想》的专题科普报告。邀请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张轶炳教授和中科院院士为平罗回民初级中学、回民高级中学、四中3100多名师生作题为《如何学好物理》专题科普报告,为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搭建互动平台。争取“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全国巡展在平罗县免费展出1个月,两万多名中小学生参观体验。在红崖子乡红瑞燕宝移民小学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通过一系列青少年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