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林木资源种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17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林木资源种类
分类号: F307.2
页数: 2
页码: 446-44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林木资源种类、天然林、人工林等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资源特征 情况

内容

平罗县境内贺兰山中岭以东,东至东麓,南起插旗口,北至韭菜沟,有天然林621平方千米。有大小山沟27道,其中大水、小水和西峰三沟有天然次生林,林区面积6200公顷,其中,乔木林4467公顷,灌木林1733公顷。在海拔2500~2900米区域主要是青海云杉纯林带,占林区面积50%以上。海拔1900~2500米区域,主要为山杨、油松、云杉混林带,其局部地区有山杨或油松纯林。海拔1400~1900米区域,有灰榆、扁桃、杜松等灌木丛生或散生。此三沟的低山地带和汝箕沟以北山地,植被稀疏,有灰榆、扁桃、杜松、山杏、酸枣、胡荆条、紫丁香等灌木。
  民国年间,宁夏省政府设贺兰山林管所管护,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管理不善,大量林木被乱砍滥伐。宁夏省人民政府林业厅于1950年设贺兰山林区管护所大水沟管理区,县人民政府予以配合,实行封山育林,杜绝乱砍滥伐,进行有计划的抚育间伐。1982年,设贺兰山公安派出所,遵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天然林区保护暂行办法》,对放牧、打柴、采药、狩猎等进行严格管理。到1990年,森林面貌逐渐恢复,林木得到保护发展。
  二、人工林
  民国年间,宁夏水利部门继承历代在干渠栽植护堤林的传统,组织民夫于唐徕、惠农、昌润、滂渠等支干渠两边栽植柳树护堤林带;修包兰公路时在公路两侧修树池,植柳树林带。民国后期,县建设科组织民夫,在古台寺、小兴墩、东通平、头闸、六羊、渠口、沈渠梢、二道渠等地建小型林场,各植柳树0.7公顷左右。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县的人工林只有5.3公顷。全县一些村庄附近有小型经果林散布,但乡村树木较为稀疏,分布很不均匀。从1952年起县人民政府年年组织群众植树造林。至1985年,全县“主体”防护林建设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进行一期工程规划,并付诸实施,将全县林业生产发展推向高潮。以农田林网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全县各种防护林体系建设,使全县造林面积、农田林网、四旁树明显增加,全县以杨、柳为主的人工林地面积达4373公顷,覆盖率达4.5%。1978年,光肩星天牛传入县境内,虫害逐年蔓延,全县林木遭遇灭顶之灾。至1989年,全县杨树、柳树几乎全部被毁。1990年后,县委、政府抓住“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和宁夏黄河灌区第二期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有利契机,全民动员大搞第二代防护林建设。到2005年,全县造林23360公顷,县域内林木覆盖率达到11.2%,防护林面积超过1990年前水平。至2010年,全县造林36556.6公顷,是年,新增造林面积316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832公顷,防护林面积275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1.5%。2013年,全县营造林面积798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520公顷,封山育林1333.3公顷,飞播造林4133.3公顷;栽植各类苗木1229万株,撒播种子4万斤;新育苗248.8公顷。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