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品种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14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品种改良
分类号: S339.4
页数: 4
页码: 409-4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品种改良、黄牛改良、马、驴改良、滩羊选育等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品种改良 情况

内容

一、黄牛改良
  本地黄牛系蒙古种,体格健壮,耐粗饲,但近亲繁殖,逐渐退化,体小、繁殖力低。1953年,县人民政府发放种畜贷款26700元,从陕西引进秦川公牛4头,设配种站,试验杂交效果良好。1957年,引进秦川公牛20头,年内与当地黄牛配种192头。1958年,抽调干部226人,深入基层培训配种员和饲养员1051人,开展改良畜种工作。全县适龄母牛2829头,杂交改良2247头,受胎率达79.43%。1959年,贯彻纯种选育和杂交育种并举的方法,改良黄牛92头。1965年,将8头良种牛选往前进、二闸、黄渠桥、周城、宝丰、崇岗等公社和生产大队配种站管理。当年杂交改良牛2088头。1975年,从内蒙古和辽宁巴林右旗引进短角牛12头,进行杂交,改良当地黄牛。1980年,引进推广人工冷配技术,自治区种公牛站供给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在灵沙、通伏公社及崇岗潮湖大队和县农牧场,采用冷冻人工授精配种黄牛343头,受胎率达50%左右。1981~1984年,在通伏公社、通平桥配种站和县农牧场免费推广黑白花牛冷冻精液,改良黄牛224头。1985年,改良黄牛283头。1986年,改良黄牛286头。1996年10月,以平吉堡奶牛场黑白花奶牛做供体,选用3头秦川黄牛做受体,在头闸镇牛场进行胚胎移植试验,秦川黄牛成功产下1头黑白花奶牛。1996年,黄牛人工授精改良点发展到14处,冷配牛3081头。到1999年冷配改良点减少到5个。2000年6月,选派4名热心人工授精冷配工作的年轻人到自治区家畜繁育中心进行为期40天的培训学习。从8月开始,增设新的冷配改良点,到年底配种头数达1550头。到2005年底,冷配牛8606头。2003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奶牛300余头,引进国外优质奶牛冻精1000余只。肉牛的良种补贴冻精从1.9万只增加到2.4万只,奶牛的良种冻精从200只增加到9500只。2008年,全县牛的人工授精点28个。2010年,引进优质牛冻精2.9万只,其中奶牛0.9万只,黄牛2万只,全县冷配奶牛3120头、黄牛1.02万头,受胎率达87.5%。2012年,引进优秀冻精1万只,其中水牛0.9万只,黄牛2万只,全县冷配奶牛2120头、黄牛1.2万头,受胎率达90%以上。
  二、马、驴改良
  本地马系蒙古马种,历代耕田役用,适应性强,耐粗饲,但体格小。20世纪50年代,引用苏联高血马、顿河马、卡拉巴依马进行杂交改良。
  1952年,引进关中公驴4头,为农产母畜配种。1953年,配种165头(匹),受胎率为72.1%。1954年,县人民政府发放种畜贷款10万元,扶助10户开展马、驴配种改良工作。1956后,引用关中公驴配当地马73匹,配土驴1074头,受胎947头,受胎率为82.56%。1958年,全县建立驴、骡繁殖点42处,交配2349头(匹),受胎率为88.78%。1964年,杂交改良马584匹,占当年适龄母马74.1%;选配母驴2424头,占年适龄母驴69.1%。1982年,引进米脂公驴18头。1983年,购进陶乐县种公马17匹、陕西关中公驴7头,无偿投放给畜牧专业户繁殖改良畜种。2000年后不再有驴、马改良。
  三、滩羊选育
  1954年,平罗县被定为滩羊选育区。根据当地农牧民的选种配种经验,大都选留青脸羊、黄眼窝羊做种羊。凡成年羊体质结实,身躯匀称,皮毛细软,腹毛良好,花穗美观,毛无杂斑者选为种公羊。1956年,县畜牧站选育滩羊8376只,配种受胎率达84.4%。1973年,确定在汝箕沟、白芨沟建立保种基地,建立3个核心群进行选育。为提高滩羊裘皮质量,1983年,政府无偿投资从暖泉、盐池购回种公羊100只,支持畜牧专业户。1987年,有良种母羊65039只,当年产羔51871只。1985年1月,从山东梁山地区引进小尾寒羊34只。第二年引进114只,在灵沙、渠口等乡镇进行示范饲养。小尾寒羊具有耐粗饲,易管理,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率高,产肉多,肉用性能好,适应性强的特点,到1990年,小尾寒羊发展到8394只。全县建立4个小尾寒羊基地乡和绒山羊种羊场,为全县提供优良种羊。1992年,从内蒙古引进阿尔巴斯绒山羊,进行绵羊、绒山羊的杂交改良工作。1994年,在崇岗潮湖村建立白绒山羊种羊场,通过选育留种,使全县绒山羊种羊达1198只,其中种公羊218只,基础母羊900只。1999年后,引进肉用品种萨福克、陶赛特、德国美利奴、特克萨尔、夏洛莱、杜泊等国外优质肉用种公羊。2001年,调入7294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开展羊的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加速肉羊杂交改良步伐。2008年,一次性引进杜泊种公羊250只,建设种羊场。2010年,依托规模养殖户、养殖园区建成良种繁育站226个;引进杜泊、萨福克、特克萨尔等国外良种肉用种公羊863只,配种当地能繁母羊10.6万只,累计生产二元和三元杂交羔羊13.5万只,自繁自育种公羊379只;新增肉羊改良站点106个,全年生产肉杂羔羊4.6万只。2013年,改良本地滩、寒肉羊16.1万只。
  四、猪种改良
  新中国建立前,猪种体格小,发育慢,喂养一年,产肉50公斤左右。1964年,引进苏白、长白等良种猪,在县城东郊和二闸养猪场,各喂养2~3只,与当地母猪杂交改良,每窝产仔12~13头,喂养一年每头产肉80~90公斤。
  1971年,引进灵农、内江、金华、宁黑、巴克侠等良种猪,大力繁殖推广。1978年,县良种繁殖场、农牧场大量繁育各种良种猪。1983年,从灵武农场购进宁黑优良种猪100头,发放给养猪专业户。1985年,引进瘦肉型杜洛克良种猪,在五香、姚伏、周城设3个常温人工供精站,供各地选配瘦肉型猪的接种。1986年,在通平桥养殖场、大兴墩、黄渠桥设置3个猪常温人工供精点,设置12个输精点开展猪常温人工授精工作,全年人工授精配猪1468头。1987年,在周城乡、姚伏镇、五香乡、六中乡、头闸镇5个养猪基地乡,进行猪常温人工授精2186头。截至1990年,平罗县猪种全部良种化。1992年,引进优良种公猪23头,投放到全县养猪大户进行杂交改良。1994年,调进长白种公猪3头、大约克夏种公猪2头进行杂交改良。1997年,调进长白、大白种公猪16头,长白宁黑种母猪12头,并协助养猪大户从四川调运良种荣昌仔猪1500余头进行杂交改良工作。1998年后,停止猪常温人工授精工作,开始大量外调种公猪。1998年3月,从甘肃张掖地区良种猪培育中心调运长白、大白、京花、杜洛克等种公猪45头、种母猪18头。2001年7月,从天津种猪场和灵武农场种猪场调进原种种猪70余头。直到2013年,县畜牧中心每年都帮助农户从区内外调进种猪,改良猪的品种。
  五、家禽品种改良
  民国时期,平罗县群众一般都饲养当地土种鸡,这种鸡年产蛋少,易抱窝。1963年,引进来亨鸡,一只母鸡年产蛋160~170个,无抱窝性,民间用当地母鸡孵蛋出雏率80%~90%。1981年,采用机电孵化星杂288、来亨鸡,在全县逐渐推广。1984年,从北京引进生长快、肉质美嫩的星波罗、白洛克等肉鸡,还引进卵肉兼用的芦花鸡和澳洲黑鸡等。1995~2005年,引进京白904、依沙褐、海兰、海赛克斯、尼拉等,肉鸡品种有AA、艾维因等,还养殖有火鸡、珍珠鸡等。1995年,建起年孵化雏鸡50万只的平罗县种禽场,建设缓解平罗县鸡品种混杂、品质低劣和外源性疾病传播问题。
  平罗县原有白鸭、麻鸭,体小肉少。1984年,县畜禽改良站引进北京鸭和康贝尔鸭两个品种,肉质美嫩,年产肉量比本地鸭多1公斤以上,年产蛋量亦较本地鸭多。2005~2010年,引进赤麻鸭、番嘴鸭、白嘴潜鸭、红嘴潜鸭等。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