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农村生态沼气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141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农村生态沼气建设
分类号: S216.4
页数: 3
页码: 391-393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农村生态沼气建设、发展简况、建池效益等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生态沼气 建设

内容

一、发展简况
  2001年,全县利用国债沼气建设项目,在姚伏镇曙光二队建12座“四位一体”生态温室。2002年,在通伏乡金堂村、周城乡北营子村、前进乡小兴墩村、渠口乡六中村建成沼气池1100座,其中“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19座。2003年,在全县8个乡镇16个项目村建沼气池2500座、太阳房680平方米、秸秆气化站一座。2004年,户用沼气1350户,2006年,沼气项目3240户,2007年,沼气项目2459户,2008年,两批沼气项目4760户。到2008年累计完成8立方米小型户用沼气池8190户。推广复合材料保温式沼气罐100户。2010年,完成农村沼气建设2140户。全县13个乡镇共建立农村沼气服务网点68个,发放抽渣车68辆、潜污破碎抽查泵43台(套)。全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安装、维修服务等工作由平罗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
  二、建池效益
  建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需投入1700元,使用寿命15~20年,全年产气380~450立方米,可供4~6口人的家庭全年炊事用气。每年可提供优质高效有机肥10吨;沼液可用做微肥,也能防治作物病虫害。
  三、沼气池建造
  以建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为标准,需水泥1吨(用425号水泥)、沙子2.5立方米、卵石或碎石2立方米,石子直径0.5~2厘米,不超过2厘米,含杂量不应大于2%。红砖或青砖1300块,6号圆钢或8号铁丝15公斤。选择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靠近畜舍、厕所,有利于沼气池进料和越冬的地方。把沼气池、圈舍、厕所的位置连在一起。位置选好后,开始打桩划线,进行开挖。挖地深度一般1.9~2米。按要求留好发酵间、水压间、储气进料管、出料管口通道、导气管等部位。
  四、沼气池启动
  生产沼气的原料有干鲜人粪尿,猪、牛、羊粪及禽粪。这些原料入池前,采用池外堆沤,将原料加水拌匀,加水量以料堆底部不出水为宜,料堆上加盖薄膜。气温在15℃~20℃堆沤5~7天,气温在25℃以上堆沤3~5天。在装料前,用老沼气池里的沼渣、沼液或粪坑的底层黑渣、污泥污水等做接种物。接种物要达到发酵原料的10%~30%,把接种物和发酵原料均匀混合一同加入池内。第一次投料应为池总容积的80%,最大不能超过85%,留下一点容积,待运行后继续进行加料。每池加6.4~6.8立方米原料。沼气池中发酵液的pH值以6.8~7.5为宜。装料2~3天,就可放气启动,先打开输气开关,再打开灶头开关,排放空气,然后点火启动。
  五、沼气池日常管理
  沼气启动20天后,每天加料一次,出料一次。每次加料量20公斤左右。经常搅动沼气池内的发酵料液,防止结壳。发酵浓度应控制在6%~10%,夏季保持在6%~8%,冬春季保持在8%~10%。经常检查酸碱度,保持pH值在6.8~7.5。越冬前彻底换料一次,用塑料薄膜、土或柴草覆盖池面保温,防止池内结冰。切勿向池内投入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合物,含有毒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盐类,各种剧毒农药,特别是有机杀菌剂、抗生素、驱虫剂、刚消过毒的畜禽粪便、喷洒农药的作物茎叶、葱、蒜、辣椒、电石、洗衣粉、洗衣水。如发现中毒,将池内发酵料液取出一半,再投入一半新料就能正常产气。沼气池的进出料口要加盖,以防人畜掉入造成伤亡。每口沼气池都要安装压力表。严禁在出料口或导气管口点火,经常检查输气管道、开关、接头是否漏气。在输气管道的最低点安装积水瓶,防止冷凝水聚集冻冰,堵塞输气管道。维修人员入池前先要进行通风,再利用小动物试验,在池内不准用明火。
  六、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沼气发酵是由众多微生物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几乎所有沼气发酵原料都被消化,一部分物质被转化成沼气、微生物菌体和代谢物,一部分物质被作为残渣而沉淀下来。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沼渣浸出物叶面喷施既可补充养分,又能杀虫防病,沼渣施入土壤既能补充养分,又能改良土壤。
  第十二节 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20世纪50~70年代,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主要是引进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胡麻等优良品种,替换淘汰当地品种;推广使用农家肥、高温堆肥、作物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和化肥;推广小麦套种玉米与麦带复种糜子的“三种三收”技术;推广水稻卷秧、小苗带土栽培和增施绿肥、秸秆还田、苗期间合理追施尿素等技术;推广化学除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20世纪80~90年代,引进宁春4号、5号及陇春7号等小麦品种,亩产375~400公斤,比之前当家品种斗地1号增产15%。引进掖单13号、19号玉米品种,平均亩产586.9公斤,比之前当家品种中单2号亩增产71.7公斤。引进宁粳3号,表现直立、分蘖力强,早熟,亩产417公斤;引进星火粘稻,米粒大,味道好,亩产387~400公斤;引进宁粳6号、8号,具有抗病、抗倒伏、丰产性好等特点,分别在不同肥力的田块种植。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穴播水稻、旱播、幼苗播长等技术,引进水稻条播机、旱播机、点播机,实现水稻机播化。大面积推广“窄带套种”小麦套种玉米技术。1988年,小麦套种玉米面积达到1.06万公顷,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6.6%,占玉米播种面积的98.2%。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小麦套种玉米、甜菜、瓜、蔬菜等农作物,农作物成熟早,产量高。先后引进推广塑料春棚、冬棚和节能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蔬菜,增加农民收入。县综合试验站,畜牧兽医站和县农牧场采用机电孵化,引进星杂288、来亨鸡等优良鸡品种,全县共建17个养鸡基地村,至1990年,全县共饲养鸡56.84万只。引进推广人工冷配技术,采用冷冻人工授精配种黄牛。1996年,结合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的实施,黄牛人工授精改良点发展到14处,冷配牛3081头(其中肉牛2568头,奶牛513头)。引进小尾寒羊进行适应性饲养试验,加快羊只繁殖速度。建立4个小尾寒羊基地乡和绒山羊种羊场,为全县提供优良种羊。
  2000年后,引进宁粳12、23、24、27、28五个品种,以宁粳12、86-11种植面积最大。2005年,引进富源4号(96D10)、吉粳105,成为当家品种。引进登海3号、沈单16号、农大60、临奥1号、屯玉1号玉米种,登海3号以抗病、抗倒、高产,成为主栽品种。饲用玉米有中原单32号、农大647。2006年以后,引进永玉3号,正大12号,宁单7、10号,中玉9号等玉米种。大面积推广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移动式大棚、塑料地爬大棚、塑料小弓棚等。2010年,全县有日光节能温室1750多公顷、移动式大棚400多公顷、塑料地爬大棚100多公顷。引进荷斯坦、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短角、安格斯等牛冻精,配种改良奶牛、肉牛。2005年,共冷配牛8606头(其中引用荷斯坦牛冻精配种4905头,用肉牛冻精配种3701头)。通过改良的奶牛,产奶量比原来提高20%~30%,乳脂率和乳蛋白也相应有所提高。改良肉牛日增重提高10%~20%,增重效果明显,胴体瘦肉率增加,产肉量提高20%以上。引进肉用品种萨福克、陶赛特、德国美利奴、特克萨尔、夏洛莱、杜泊等国外优质肉用种公羊和小尾寒羊基础母羊,开展羊的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加速肉羊杂交改良步伐。帮助农户从区内外调进种猪,改良猪的品种。2005年,平罗县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县。按项目要求当年秋季组织完成全县4000个土样的取样测试任务。掌握全县土壤的pH、土壤盐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调查建立监测户350户。2008年,共制作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4万份,销售专用配方肥5400吨。项目实施三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1.67万公顷,示范面积3.33万公顷,建立标志性示范面积5433.33公顷,专用配方肥核心攻关区473.33公顷。
  2011~2012年,水稻旱育稀植、“三元”高效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养畜等技术全面推广。以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和水稻保墒旱直播栽培技术为突破口,建设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示范园区和水稻保墒旱直播示范园区41个,完成水稻旱播幼苗旱长栽培技术试验5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33万公顷,制作发放施肥建议卡6万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12个,采集土样及植株测试样359个。在高仁乡六顷地村实施蔬菜杂交制种示范6.67公顷;在通伏、灵沙等乡镇推广稻田养蟹133.33公顷;蔬菜育苗中心开展基质、沙培等栽培新套设施标准化建造、工厂化育苗和嫁接技术、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张挂反光幕、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十项技术;在全区率先实施动物产品卫生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通过兽用生物制品GSP认证;滴灌、喷灌、节水控灌等现代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开展冬小麦复种西瓜、芹菜、大葱、甘蓝、黄瓜、梅豆、酱用番茄等试验示范。2013年,新引进水稻、玉米、蔬菜制种等优良品种22个,示范推广工厂化育秧、穴盘育苗、喷灌滴灌、杂交制种、稻田养蟹等种养技术18项,开展试验示范项目20多项,高标准抓好6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