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货物运输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09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货物运输工具
分类号: U126
页数: 3
页码: 312-3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货物运输工具,其中主要运输工具为畜力运输、非机动车运输、机动车运输、船舶运输和铁路运输。
关键词: 平罗县 货物运输 运输工具

内容

一、畜力运输
  20世纪70年代前,货运主要依靠畜力驮运和畜力车拉运、自行车运输。畜力驮运以骆驼为主,也有驴、马、骡、牛等。畜力车有木轮车、马车、牛车,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有大胶车、小胶车。
  二、非机动车运输
  县境内主要有自行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始于民国21年(1931),商人郑万福(当时被冯玉祥聘为西北军司令部参议)让当时平罗县城名医杨玉昌给其看病时,为往返方便,曾赠给杨玉昌一辆僧帽牌自行车。20世纪40年代,县城有些小商贩,用自行车从西安和平凉一带贩运布匹。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逐渐增加,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在20世纪80年代前不多见,进入90年代,逐年增多,城乡居民(尤以城郊菜农)普遍使用。
  三、机动车运输
  1959年,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给平罗县石炭井铁厂调拨汽车6辆(平罗有汽车之始)。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人民公社开始使用拖拉机,70年代,各公社都购置农用汽车。拖拉机的使用逐渐普及到生产大队,有的生产队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购置自用汽车。1978年以后,农民自购汽车、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进行农业生产和客货营运。20世纪末,各种大中小型客车、货车、装载机、挖掘机逐年增多,家庭私用轿车得到较快发展。
  四、船舶运输
  民国年间,平罗沿黄河两岸的农民,兼营船运,使用的船是五站船(也叫五舱船,因船有5块板之高故名),船身长11~12米,口宽5米多,底宽3米,下水载重15吨左右,日行60千米。上水船载重在下水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需凭人力拉纤前进,日行20千米左右。新中国成立前,平罗拥有五站船近30艘。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鼓励群众振兴河运,平罗沿河一带群众造七站船124艘,下水载重30吨左右。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发展,黄河水运逐渐衰落、消失。2013年,除沙湖旅游公司有旅游客船3艘、小摩托艇17艘、自划船101艘外,全县有渡船3艘,往返于通伏、五堆子和红崖子渡口。
  五、铁路运输
  (一)包兰铁路
  1958年5月8日,包兰铁路接轨,8月1日正式通车,在平罗县境内由K455起,到K491至,长36千米。包兰铁路从西大滩中部南北穿过,与全国各大铁路干线相通。在平罗境内,此段内设两个火车站,即平罗火车站和西大滩火车站。西大滩火车站是汝箕沟优质无烟煤(太西煤)的转运基地,平罗火车站是平罗工商企业等进出物资的转运站。以平罗火车站为中心向南至银川61千米,至兰州529千米,向北至包头450千米,至呼和浩特615千米,至北京1282千米。
  (二)包兰铁路平汝支线
  平汝支线是包兰铁路建成后修建的一条支线。是由潮石支线和汝箕沟支线合二为一的一条铁路支线,全长82千米。此线工程分为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是1959~1962年,修建平罗火车站经大武口、大磴沟至石炭井段,该段长34.7千米。第二期工程是1964~1969年,修建由大磴沟延伸经呼鲁斯太、宗别里、白芨沟、大峰矿至汝箕沟段,该段长47.5千米。主要任务是转运石炭井、大峰沟、汝箕沟的煤炭,并入包兰铁路运往全国各地和外贸港口。
  (三)西北煤机总厂专用线
  1973年修建,此线由大武口火车站起至九泉村止,全长18.21千米,正线长12.5千米。主要任务是转运西北煤机总厂和一、二、三厂进出物资。
  (四)平罗石油销售公司专用线
  1978年修建,修建专用线1条,长1600米,其中复线120米。由平罗火车站南接包兰铁路至石油销售公司,主要任务是由平罗火车站转运石油产品到平罗石油销售公司。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