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1899
颗粒名称: 第一篇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23
页码: 82-104
摘要: 平罗县地处宁夏黄河灌区北境,巍巍贺兰山屹立县境之西,滔滔黄河穿越县境奔腾北下。贺兰山与黄河之间及黄河之东,土地广阔,平坦肥沃。县域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来的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形成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属大陆性气候。
关键词: 平罗县 自然环境

内容

平罗县地处宁夏黄河灌区北境,巍巍贺兰山屹立县境之西,滔滔黄河穿越县境奔腾北下。贺兰山与黄河之间及黄河之东,土地广阔,平坦肥沃。县域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来的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形成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属大陆性气候。
  平罗县有贺兰山山地3.2万公顷,山之腹地有天然次森林覆盖,黄河冲积平原15.9万公顷,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贺兰山东麓与腹地,沟壑坡地,黄河两岸滩地,鄂尔多斯台地,草原丰富,古有“牛羊塞道”之称,畜牧业发达。县境有自然与人工湖泊数十处,水面约2000公顷,发展渔业与旅游业的自然条件丰富。县域之沙湖,建成5A级的国家级王牌景点,金水湖、明月湖等景点建设初具规模。贺兰山矿藏主要品种有砂砾岩、石英岩、太西煤(无烟煤)等,太西煤探明储量23702.9万吨,煤质素以“三低六高”著称。动植物资源丰富,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数十种;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葵籽、油沙豆等。蔬菜有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葱、蒜等。树木有柳、松、榆、桃、杏、梨等。牧草有苜蓿、红豆草、冰草、沙打旺等。药材有枸杞、甘草、锁阳、麻黄等。花卉有月季、玫瑰、菊花、郁金香、芍药等。食用菌有平菇、凤尾菇、香菇、金针菇等。动物资源,畜类有牛、羊、马、骡、驴、驼、鹿、青羊、麝羊等,禽类有鸡、鸭、鹅、鹌鹑、马兰鸡、沙燕、马鸡等,鱼类有鲤鱼、鲢鱼、草鱼等。
  第一章地质、地貌第一节地质一、山地地质贺兰山位于县境内西部地带,形成于侏罗纪末和三叠系,燕山运动褶绉带。中生界三叠系时期,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银川地堑开始形成,贺兰山区相对隆升,构成贺兰山岩性山体。成为海拔1.35~3.5千米的中山,山体厚度在2.46千米左右。其中:中统纸坊群厚920米,岩性主要为长石石砂、砂砾岩、砾岩,多呈灰绿色、紫灰色,属湖泊相为主的沉积物;上统延长群厚1.54千米,岩性为砾岩、砂砾岩,纸片黑色页岩、粉砂岩。
  中生界侏罗纪时期,形成白芨沟和汝箕沟第三成煤期的煤系地层。是著名的太西煤储藏区,地层厚度大于1.22千米。其中,下统厚度233米,属潮湿气候下的内陆湖泊、沼泽沉积物。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煤层夹于岩层之间。中统厚316.4米,下部岩性为黑色砂质页岩、黄绿色石英砂岩,上部砂岩增多,属潮湿气候下的内陆湖泊、河流相沉积。上统厚度大于667米,分上下两个岩段,下岩段厚451米,为紫红色泥岩、砂岩,属干旱气候下的河湖相沉积。上岩段厚度大于216.2米,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粉砂质微晶灰岩、紫红色砂质泥灰岩等,属干旱气候下的湖泊相沉积。
  二、平原地质新生界第四系时期,全新统系近代黄河反复冲积淤积的沉积物,其中贺兰山各山水沟冲积物主要是砂、砾,形成山麓东侧倾斜平原区。冲洪积层构成黄河冲积平原区,岩性为黏质壤土、砂土、粉砂、细砂等。风积层零星分布于明长城以北第三排水沟两侧,姚伏高荣、鄂尔多斯台地两侧等,岩性为松散的灰黄色细砂、粉砂常构成草丛砂丘、新月形砂丘、砂丘链等。洪积、沼泽层分布于县城至姚伏一带,多为黄河古道淤积或平原凹地积水而成的大、小湖泊的沉积物,岩性为灰、灰黑色的淤泥、砂质土、黏质土等,一般厚度10米左右。
  三、台地地质鄂尔多斯台地是白垩纪晚期降升后一直相对平稳,形成高平原台地。第四纪以来,气候趋冷、趋旱,植被稀疏,台地处于风化剥蚀状态,伴随毛乌素、腾格里沙漠的形成,台地发育成风蚀地形及风积沙丘。地层属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覆着。第三系渐新统,厚度大于371.3米岩性为酱红色泥岩、沙质泥岩,夹灰绿、灰黑、棕红色沙岩等,固接程度较差,泥岩中常夹数量不等石膏。
  第二节地貌一、贺兰山山地贺兰山山地在县境西部,南由插旗沟起,北至汝箕沟,贺兰山中岭以东至山脚,土地面积3.21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5.39%。山体呈北东走向,有大小山沟23道,其中,大水沟长21.8千米,小水沟长20千米,汝箕沟长22.2千米。贺兰山基岩为古生代、中生代的石英岩、页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基岩多褶曲、破碎,构造复杂,形成不少的断层、逆断层和逆掩断层,切割强烈。山高、谷狭、坡陡,短小的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山势巍峨耸立。最高山峰海拔3.48千米,一般山峰海拔在1.25~2.8千米,相对高度差0.5~1.5千米。汝箕沟、大水沟、小水沟三沟在海拔1.4千米以上山地有天然次生林,林区面积5453.3公顷,1.4千米以下主要生长稀疏草本植被。贺兰山不仅是林草茂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域,也是抵御来自西北风沙、寒流的天然屏障。山沟由上而下落差大,不蓄水,遇暴雨易发山洪,土壤覆盖薄、沙性大、结构差,植被稀疏,蓄水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二、黄河冲积平原黄河近代冲积(洪积)平原土地面积15.9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6.21%。该区地势平缓,由西南向东北微倾,一般地面海拔在1.09~1.23千米。可分为山前洪积扇地和冲积平原区。
  山前洪积扇地在贺兰山东麓以下(1.25千米等高线)至第二农场渠,南起暖泉村,北至汝西公路,面积6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9%。洪积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山角南端大水沟沟口海拔1.13~1.2千米,地面比降1/118左右。山角北端汝箕沟海拔1.1~1.111千米,地面比降1/100左右。第二农场渠西侧海拔1.104~1.1千米,地面比降1/4500左右。洪积扇的沉积物主要为天然砂、砾石和少量的土结合,植被稀疏,呈荒漠状。洪积扇下缘第二农场渠西侧有连片沙丘。
  冲积平原区位于县境中部。西起第二农场渠,东接河东二阶台地。南邻贺兰县,北连惠农区,面积1345.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4.5%。该区地势平缓,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比降平均为1/5700米左右。通伏、姚伏地区海拔1103米左右,县城周围地区海拔1096~1098米,黄渠桥、宝丰地区的海拔1093~1103米,陶乐渠口沿黄地区海拔1097~1098米。本地区土壤以灌淤土为主,质地良好,适宜种植,是本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瓜果等主产区。黄河由南向北流经该地区,惠农、唐徕等干渠及三、四、五排水干沟通畅,灌溉排水有保障。包兰铁路,石中高速公路,109、110国道,203省道,滨河大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方便,是平罗县粮食主产区。
  三、鄂尔多斯台地鄂尔多斯台地位于县境东部,西接冲积平原,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后)旗接壤,土地面积17513.3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台地东西宽4~5千米,南北长约55千米。包括低山丘陵、缓坡丘陵、风成沙丘、湖泊洼地和侵蚀梁状丘陵。北部地区分布有小桌子山、红渣子山、馒头山等丘陵,山丘海拔1118~1211米,平均海拔高度为1175米左右,相对高度差多在75~120米,大部分地区坡度10°~150。流动沙丘为该地区最大地貌类型,面积达15986.67公顷,主要分布于红崖子乡三棵柳村至麻石头山、贼湖、酸枣坡等地。沙丘呈新月形链状,高度多在4~10米,一般迎风坡较缓,坡长约在40米,坡度10°~15°,背风坡较陡,坡度在300~40°,坡长约8米。
  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面积占鄂尔多斯台地面积的91.3%。沙丘、沙地由于土体表层干燥疏松,植被稀少,土壤风化流失严重。
  第二章气候第一节气候特征平罗县地处内陆,远距海洋,东南季风影响不大,多受西北来的冷空气控制,属大陆性气候。属温带干旱荒漠地区。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来的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形成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第二节气候要素一、气温县境贺兰山高寒、多雨。山前洪积扇及其扇间盆地,由于受地形和太阳辐射的影响,春暖早,温度高,农作物播种、生长、成熟期早于其他地区。以小麦为例,其收获期早于第二农场渠以东农业区8~10天;第二农场渠以东各地区的气候差别较小。
  平罗自1961年建气象站至2013年,根据气象统计资料得到,昼夜气温相差11℃~16℃。年平均气温为8.9℃。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3℃,极端最低气温为-28.2℃,出现在1971年1月29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7℃,极端最高气温为38.9℃,出现在1999年7月28日。2010年,年平均气温9.2℃。2013年,年平均气温9.8℃。
  二、降水降水,是指雨、雪、雨夹雪、冰雹等降水现象,其中以雨、雪为主。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平罗县自1961~2013年,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得到历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180.1毫米,各月降水量:1月1.0毫米,2月1.4毫米,3月5.1毫米,4月8.0毫米,5月15.4毫米,6月22.1毫米,7月45.2毫米,8月45.4毫米,9月23.6毫米,10月9.9毫米,11月2.8毫米,12月0.6毫米。降水量最大年份是1973年和1977年,分别为301.4毫米和308.4毫米。降水量最小年份是1974年,为68.6毫米。一日降水量最大是1970年8月18日,为113.2毫米。2010年,年降水量173.2毫米。2013年,年降雨量为173.3毫米。
  三、日照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就是从日出至日落太阳可以照射到地面上的时间,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单位为小时。可照时数是指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根据1979年有完整日照气象资料,平罗县晴天多,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68.1小时,月日照时数均在211小时以上,最多日照时数月份出现在6月,为301.3小时,最少日照时数月份出现在12月,为211.0小时。5~6月日照时数在300小时以上。2010年,年日照3008.6小时。2013年,日照时数2888.4小时。
  四、风向风速平罗县全年多风,多为四五级,八级大风次之。夏季多南风和西南风,其他季节东北风多,北风、西北风次之。从1961年开始统计资料分析得出,年平均最多风向频率为东北风和南西南风。各年代之间的最多风向频率有明显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盛行最多风为东北风,次多风为西南风;20世纪80年代最多风为西北风,次多风为南风;20世90年代盛行最多风为南风,次多风为东北和东风;21世纪盛行最多风为东北风。各风向平均风速气候值:最大风速为4.2米/秒,风向为北东北风,次大风速为3.6米/秒,风向为西北风,东风和东南风风速最大为1.9米/秒。八级以上大风多为西北风和北风,风速在17.2米/秒以上,天数年平均为13.8天,多出现在3、4、5月,4月最多。沙尘暴年平均天数为4.9天,多出现在4月。2010年,年平均风速2.4米/秒。2013年,年平均风速2.2米/秒。
  五、冻土平罗县属于季节性的冻土区。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89厘米,出现在2月份,月最大冻土深度为1月85厘米,2月89厘米,3月88厘米,4月82厘米,10月11厘米,11月26厘米,12月59厘米。冻土一般从10月开始,次年4月结冻。10月的冻土一般是夜冻昼化,4月初第一冻土层化完,有时可出现第二冻土层。
  六、蒸发1971~2005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709.0毫米,蒸发最多月份是5月,最多时段是4~8月,均在200毫米以上,最少月份是12月至次年1月。由于气候干燥、蒸发量受季节影响较大,蒸发量随气温升高呈明显递增趋势。蒸发量是降水量9.8倍。2010年,年蒸发量1904毫米。2013年,年蒸发量为1651毫米。
  七、湿度1971~2013年,平均年相对湿度为55%,全年各月分布不均,以2~5月为最小时段,8~9月为最大时段。本地相对湿度变化主要受降水和大风沙尘天气影响。1971~2013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1月55%,2月48%,3月46%,4月40%,5月45%,6月53%,7月60%,8月65%,9月63%,10月59%,11月63%,12月61%。2013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9%。
  八、地温1971~2013年,平均年地面(0厘米)温度为11.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70.5℃,出现在1971年7月29日。5厘米地温历年平均温度为11.0℃,10厘米地温历年平均为10.9℃,20厘米地温年平均为11.0℃,浅层地温变化趋势随着深度加深而减少。地表温度变化大,以1月为最低,7月为最高。
  九、霜期历年平均霜期为194.6天,无霜期171天,初(秋)霜期最早开始日期为9月15日,最晚开始日期为10月16日;终(春)霜期最早结束日期为3月13日,最晚结束日期为5月17日。2010年,无霜期198天。2013年,无霜期为172天。
  第三节物候一、植物候旱柳,发芽最早为3月18日,全落叶期为10月28日;加拿大杨,发芽最早为3月18日,全落叶期为11月2日;苹果,开花最早时间为4月10日,落叶末期为11月14日;枣树,开花最早时间为6月1日,全落叶时期为10月28日;马莲,开花最早时间为4月24日,全枯期为11月20日;芦苇,开花最早时间为7月28日,全枯期为11月5日。
  一、动物候家燕,最早见于4月,最晚见于10月;大雁,最早见于3月6日,最晚见于10月22日。
  三、气象谚语(一)看云识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雨年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东风不过晌,过晌嗡嗡响。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南北多雾露,北风多寒霜。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三)看天象识天气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朝霞不出门,晚霞千里行。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第四节灾害性天气一、“二月雨”、暴雨、连阴雨“二月雨”:农历二月春风前10天和后10天左右,如遇连续雨雪天气,对小麦播种、发芽、出苗、幼苗生长极为不利。早雨雪引发春潮大,不能适时播种,播种后不易发芽或种子发霉不出芽,地面干后即板结,麦苗难以出土;加大蒸发量,造成严重盐渍化,致使小麦黄苗、坐苗,甚至烧死。故有“二月雨卖儿女”之说。平罗县自1953~2013年,曾发生“二月雨”5次。2007年2月18日~3月4日,出现连阴雨降温天气,过程降水量10.3毫米,降雨后,出现连续低温天气,造成明显的“二月雨”危害,使得播种期延长,有20%的小麦无法下种,延期播种;造成雨前播种的小麦地土壤湿度过大,部分形成积水,导致烂种,改种面积200公顷。“二月雨”还造成出苗低,亩收获穗减少,亩产量下降约20%。
  暴雨:2006年7月2日,陶乐镇范围内出现暴雨,过程降水量72.8毫米,为历史极值,城镇110户居民、农村25户村民住房进水,积水深度达34~40厘米,受害人口330人,受害农作物513.4公顷,损坏大棚2座,淋坏砖坯30万块,经济损失320.9万元。2006年7月14~15日,平罗县出现暴雨,平罗县城雨量84.6毫米,陶乐县城104.7毫米,红崖子109.5毫米,汝箕沟103.1毫米,下庙67毫米,造成全县农作物、经济作物等受灾面积达21588.4公顷,经济损失达7700.1万元。
  连阴雨:2007年6月15~28日,出现连阴雨,持续阴雨天数达历史较高值,造成全县3881.9公顷农作物受灾。
  二、霜冻灾害平罗县寒潮多发生在秋初春末,以4月最多见,平均一年有两次寒潮降潮降温天气。寒潮多伴有霜冻出现。初霜冻发生在秋季,危害糜谷、豆类及玉米等大秋作物;终霜冻出现在春季,以4月最为严重,主要危害麦类、胡麻、瓜菜、果树及其他春播作物幼苗。民间有“四月八(农历)黑霜杀”的农谚。平罗县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霜冻灾害。如1991年5月1日,最低气温下降到-1.3℃,地面最低气温下降到-6.9℃,农作物大面积受害,瓜果类作物60%被冻死。2004年5月3日,县城观测站最低气温下降到2.5℃,地面最低气温下降到-1.1℃,陶乐观测站最低气温下降到-1.2℃,地面最低气温下降到-7.2℃,农作物大面积发生冻害,全县播种面积76460公顷,其中受冻害面积41113.33公顷,经济损失达3285.1万元。
  2006年4月11日,夜间出现大风寒潮天气,造成2053座大棚蔬菜受冻,其中受害率在80%以上达868座,受害率在40%~80%达506座,受害率在40%以下达679座。
  三、冰雹灾害平罗县几乎每年都有冰雹天气,有的年份还多次出现。冰雹多发源于贺兰山地,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冰雹多出现在秋季,次为夏季。冰雹对农作物与人畜均有灾害。如1959年9月5日夜间,全县风雨交加,频降冰雹,大如鸡蛋,林栖鸟类被打死,迎风面树皮被打坏,小树枝被打落,农作物受害面积8556公顷。1965年6月23日11时,宝丰、黄渠桥降雹,持续30分钟,冰雹直径1.5厘米,地面积雹厚度5~6厘米,小麦受害面积达300公顷。其中黄渠桥124.6公顷,宝丰166.6公顷,减产10%~30%。1977年6月22日下午,崇岗沿山一带遭冰雹袭击,冰雹有核桃大,小麦受害面积110公顷,其他作物受灾79.1公顷,打伤5人,打死羊6只,洪水冲垮建筑物3座,冲坏农田79.1公顷。2005年5月26日,宝丰、黄渠桥镇遭冰雹袭击,冰雹直径2厘米,冰雹堆积厚度2~5厘米,农作物受灾面积1200余公顷。
  四、洪涝灾害平罗县内洪涝灾害分河洪和山洪两种。河洪即黄河泛滥,县内黄河河道大部为游荡型河床,河身宽浅,到石嘴山区附近突然收缩,泄洪不畅。上游大范围暴雨会给县内黄河两岸造成严重威胁,左右塌岸,造成大片农田、村舍被淹。受河洪危害较频繁的地区有平罗县通伏、五香、六中、渠口、头闸,陶乐镇六顷地村、马太沟村、红崖子乡五堆子村。山洪多与贺兰山地区暴雨相关,由于植被覆盖极差,蓄洪能力微弱,而山地降雨又以夏季短时阵雨为主,一遇暴雨常发生山洪。主要山沟为大水沟、汝箕沟。山洪威胁山区煤矿、交通设施、沿山地带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安全。
  历史上平罗县境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近百次,其中,清乾隆元年(1336)黄河暴涨,夹大风大雨,水冲平罗、宝丰、新渠三县灌渠及村庄。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初一(7月13日)起,阴雨连日,河水增长,洪峰流量达7450立方米/秒,为近百年来最大黄河洪水,民房、农田、渠堤及夏秋农作物多被淹没,房屋倒塌尤多。民国24年(1935),通伏、五香、六中、沿河、交济、东永固、庙台、渠中等乡水灾奇重,淹没田禾成灾。1954年7月,连日暴雨,引发黄河河水暴涨,山洪暴发,平罗县境黄河西岸崩塌,惠农渠倒决,淹没农田数万亩,死亡5人。1958年7~8月,黄河猛涨及两次山洪,淹没原陶乐县及惠农县耕地666.67公顷,死亡4人。1998年5月20~21日,全县普降中雨,沿贺兰山一带降中到大雨,引发山洪,冲走小面包车1辆,遇难妇女1人、儿童1人,受淹农作物1550公顷,房屋倒塌150余间,冲走羊只2180只,冲坏鱼塘82公顷。冲走崇岗煤炭市场原煤价值100万元,冲走个体户砖厂300万块砖,潮湖万亩灌溉工程被推平,直接经济损失840万元。2002年6月7日15时至8日11时,全县出现暴雨,降水量为72.1毫米,引发山洪,造成小麦倒伏3600余公顷,绝产620余公顷;淹没水稻340余公顷,淹没经济作物420余公顷。倒塌房屋2170间。死亡畜禽2437只。冲毁大量防洪、水利、电力设施,造成经济损失1300万元。
  五、风沙灾害平罗县是宁夏大风较多地区之一,也是风沙灾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县境内大于或等于17米/秒的大风天气,年平均日数12.3天,最多达30天。一年四季均有大风出现,多出现在3~5月,以4月最多,其中仅4月大风日数占全县15%左右,大风以偏北和西北风常见,常伴沙暴。全县年均沙暴日数4.8天,最多年份达20天。大风可以淹没农田,造成作物的机械损伤,还可以造成降温、冻害,毁坏东西。据历史相关记载和气象资料调查,大风灾害主要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二月甲子(3月20日),宁夏平虏所(今平罗)大风,顷之,参将厅兽吻生火,经时方息”。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县境内大风连续多日,流沙压地660.87公顷。
  民国24年(1935),平罗县潮湖、打磑口(今大武口)夏季作物遭风之害,庄稼难收。
  1983年4月27~28日,平罗县境从西北向东南刮起7~8级大风,并伴有沙暴,28日白天又下小雪,气温降到-2.1℃,过程降温11.7℃,29日最低温度降到~4.2℃,低温几乎将苹果花全部冻死。大风将园林场、二闸公社北各两棵直径10~20厘米的树刮断,将迎风面的树叶冻死。平罗糖厂的建筑物刮倒。县城附近的塑料大棚刮坏,仅和平村八队和合作村二队蔬菜大棚就损失3万余元,将95%以上的小麦叶片冻干,已经出苗的胡麻一半冻死。
  1993年5月5日晚20时左右,县境内出现大风沙暴天气过程,大风夹带着黑沙暴袭击全县,瞬间风速达到28.5米/秒,能见度为零,伸手不见五指,全县约有50座大棚被大风刮破,损失经济作物93公顷,有40公顷小麦被沙埋,个别农户房顶被掀,全县约有两千米长的农渠被沙埋。
  1995年5月16日,出现黑沙暴天气过程,瞬间风速达到28.8米/秒,能见度为零。两次黑沙暴天气过程均为历史罕见。
  2001年4月8日,出现持续时间长达18个小时的大风天气过程,并伴有强沙尘暴,瞬间风速达到20.6米/秒,风力强劲,造成258座移动式大棚、37座日光温室破裂,333公顷小麦根系裸露被冻死,直接经济损失25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2002年3月19日午后至20日夜间,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瞬间风速达到23.8米/秒,阵风达9级,能见度为0.2千米,此次大风沙尘暴使全县93公顷小麦受灾,98座温棚受损,24公顷经济作物受灾。
  2004年3月17日,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瞬间极大风速为20.8米/秒,十分钟最大风速13.1米/秒,造成城关镇68座春棚、27座冬棚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4万元。
  2007年3月27日,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瞬间极大风速29米/秒,十分钟最大风速13.2米/秒,造成供电部门停电,变压器烧坏;贸易公司墙壁玻璃吹碎,围墙倒塌,牲畜圈棚倒塌,温棚损坏;县城阳光市场遮雨棚倒塌等,总计经济损失达126万元。
  2010年3月19日,出现大风天气,使供电部门在太沙工业园区的设备遭受危害,损失较大,4月下旬,出现大风天气,大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大,造成日光移动式大棚受损,经济损失达28.3万元。
  六、青干和干热风青干和干热风是平罗春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灾害之一。发生青干年份一般减产5%~10%。
  青干:指小麦乳熟中后期到腊熟(6月下旬到7月上旬),雨后猛晴升温而引起的小麦早衰,当地群众称青干为“腾死”。据气象资料记载,平罗在1959~1978年出现青干:6月下旬3次,7月上旬7次,平均两年一遇。
  干热风:指小麦扬花期,乳熟中后期(6月下旬到7月上旬),由于高温低湿引起小麦早熟,日最高气温≥32℃,14时空气相对湿度≤30%,影响籽粒饱满,粒重下降,结实率降低,平均两年一遇。
  七、雷电灾害平罗在历史上曾发生过雷电击伤人畜及建筑物的灾害,如:1991年6月10日16时,头闸镇外红岗小学出现球形雷电,三年级某班有9人被击倒,3男6女,两个12岁的女孩当场死亡。2003年7月9日出现雷电天气,造成崇岗镇正在农田干活的一对夫妇一死一伤。
  第五节气象服务一、天气预报根据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展各种专项分析和专题服务,在决策服务工作中,重点做好关键性、转折性、突发性和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服务,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能够做到预报、服务、灾情收集的全程跟踪。遇有大风、寒潮、降温、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时,为领导决策和人民群众安排生产生活提供准确及时气象预报。遇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为避免和减少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造成损失,服务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和各种传播媒体扩大服务辐射面,为提高气象服务工作质量,为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辐射面,专门购买一台计算机安装相应的软件,按照决策服务、防汛防灾、乡村信息员分三类根据服务需求及时将各类气象服务信息发送到各级领导和乡村信息员手中,提高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为全县人民及时解掌握气象信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发挥良好的作用。
  二、生态环境监测增加观测项目及内容,开展生态环境监测项目有大气沉降、酸雨、湿地植被多样性、湖泊结冰、水温、水位、黄河凌汛等项目,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三、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从建成初期单纯的增雨抗旱,发展到冬季增雪保墒、春夏季抗旱增雨、防雹减灾,重大活动消雨,使人影响天气作用得到全面发挥。2009年从冬季增雪到2010年底共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5次,发射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26枚;2013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6次,发射火箭弹32枚,作业12点次,防雹增雨效果明显。
  四、气象宣传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渠道扩大气象服务辐射面,做好跟踪宣传服务。2013年,编发各种气象服务材料317期,其中《重要天气报告》1期、《气象信息专报》60期、《天气预警》36期、《农业气象月报》33期、《农业气象专题》48期、《黄河凌风预报》3期、《农业天气预报》89期。同时,通过公文传输系统、平罗政府信息网、平罗肖农网、传真、短信平台等方式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气象信息员、种养大户发送。
  第三章土壤、植被第一节土壤一、土壤类型平罗县境内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淡灰钙土、浅色草甸土、灌淤土、盐土、白僵土(碱性龟裂土)、山地灰褐土、山地灰钙土、风沙土,此外还有鸡粪土、湖土、新积土、沙丘沙地土、山地粗骨土等。
  二、土壤分布(一)淡灰钙土主要分布在崇岗镇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地区。淡灰钙土分为淡灰土性土、草甸淡灰钙土性土、耕种洪灰钙土性土、耕种草甸淡灰钙土性土和盐化耕种草甸淡灰钙土性土,前两类是荒地,后三种是耕地。
  (二)浅色草甸土分为普通浅色草甸土、耕种草甸土、沼泽草甸土和灌淤草甸土等普通浅色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通伏、渠口、头闸、灵沙、陶乐、高仁、红崖子等乡镇河滩地及崇岗镇下庙泄洪区一带,为未开垦地。耕种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渠口、陶乐、高仁、红崖子乡镇河滩边缘,土壤熟纯程度较差,表层有机质含量只有0.8%。沼泽草甸土,分布在贺兰山洪积扇边缘的洼地。灌淤草甸土,主要分布在通伏、渠口、头闸、高仁等地河滩和崇岗下庙洼地,灵沙、城关、宝丰、黄渠桥、陶乐、红崖子、园艺场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三)灌淤土分为草甸灌淤土、盐化草甸灌淤土、潴育灌淤土、盐化潴育灌淤土和潜淤土。是主要的耕地土壤,占耕地面积80%。该土壤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四)盐土分布较广,面积较大,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5.83%,占未利用土地面积53.62%,主要插花分布在惠农渠灌区及西大滩地区。大多数盐土经过灌溉冲洗改良可利用。
  (五)湖土分布在洼地中,在平罗面积不大,主要有青土、缁泥土。
  (六)白僵土又名龟裂土,主要分布在西大滩、园艺场、宝丰、灵沙、崇岗、姚伏的周城、城关的二闸和前进、通伏乡五香村,黄渠桥镇惠北村只有零星分布。改造利用较困难。
  (七)鸡粪土零星分布在黄渠桥的惠北、城关的二闸等地湖泊边缘,质地黏重,结构似鸡粪,“湿时一包脓,平时硬丁丁”,耕性很差。
  (八)新积土是改造低洼地、利用渠水淤澄的土。在崇岗地区有洪积零星分布,洪积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九)山地灰褐土分布在贺兰山海拔2000~3100米的阴坡地。一般坡度30度。生长云杉、山杨、油松次生林,地面有(1厘米左右)枯枝落叶层,表面有机质厚10~25厘米,质地沙壤或轻壤,结构良好,为粒状。
  (十)山地灰钙土分布在贺兰山海拔2000米以下,上楼山地灰褐土。生长植被以针草为主,还生长小白蒿、阿尔泰紫莞、锦鸡儿、猫头刺、蒙古扁桃等。
  (十一)沙丘沙地分布在洪积扇下部及陶乐、红崖子、高仁、灵沙、姚伏等乡镇,分固定、半固定、流动沙丘入浮沙地。浮沙地多已开垦,部分沙丘已种草、植树,成为绿地。
  (十二)山地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100米以上。
  (十三)山地粗骨土多在贺兰山阳坡与山地灰钙土交错分布,为岩石碎屑。
  第二节植被一、植被水平分布规律(一)荒漠草原植被带分布在黄河以西贺兰山东麓的广阔地带。植物群落由旱生短花针茅、戈壁针茅、沙生针茅、隐子草等多年丛生小禾草及旱生、超旱生的猫头刺、刺旋花、红砂、珍珠等小灌木、小半灌木建群种或优势植物组成。还有受沙化影响,派生出的大面积的油蒿、苦豆子、甘草、蒙古冰草、白草等沙生植物组成的沙生植物群落,属退化群落。
  (二)荒漠植被带分布在黄河以东地区的鄂尔多斯台地。
  植物群落主要由红砂、珍珠、合头草等旱生建群种组成。在上述水平植被带内,还形成一些局部的非地带性植物群落,如中生草甸群落、盐生草甸群落和盐生灌木为主的盐生群落等。
  二、植被垂直分布规律随着海拔高度,贺兰山东坡植被呈垂直带状分布。下部有山地草原和灌木草原,向上转为森林草原带,由青海云杉和高山草甸组成。
  半荒漠植被分布在海拔逐渐抬升的贺兰山麓洪积倾斜平原及低丘陵上,由猫头刺、锦鸡儿、刺旋花等强旱生灌木和戈壁针茅、多根葱等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三、主要植被类型(一)森林主要分布在贺兰山高山阴坡。原始森林已不复存在,现只有近几十年封育起来的天然次生林。主要有青海云杉、山杨林、油松、灰榆树林。
  (二)灌丛分布在贺兰山中浅山区及前平原沙地或低地盐碱地带,主要为旱生落叶型。主要有酸枣灌丛、蒙古扁桃灌丛、薄皮木灌丛、白刺灌丛、细枝柽柳灌丛、盐爪爪灌丛。
  (三)草甸主要分布于黄河河漫滩及平原地区低洼地带。主要有苇拂子茅草甸、芨芨草草甸、角果碱蓬草甸、异穗苔草甸。
  (四)草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区和黄河东地区南部。主要有短花针茅、刺旋花、猫头刺、锦鸡儿、珍珠、红砂、沙冬青等。
  (五)沙生植被分布于黄河东地区南部沙区和引黄灌区局部浮沙地段。植物以半灌木、小半灌木、旱生杂类草等生活型类群种为主,以禾本科、豆科、种菊科植物居多。主要有油蒿群落、白沙蒿群落、沙地芦苇群落。
  (六)荒漠植被分布于红崖子及南部沙区,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以木本植物为主,有一定数量草原成分参与并组成层片,具有草原化荒漠特征。红砂荒漠分布于黄河东地区和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及丘间低地上,红砂与多种杂草如多根葱、细叶葱、异穗苔,一年生草类如冠芒草、白茎盐生草、刺蓬等组成群落。合头草荒漠,仅分布于鄂尔多斯台地的剥蚀残丘上。植物主要有银灰旋花、戈壁天冬、蒙古沙葱、折沙蒿、草霸王、冠芒草等。柠条荒漠,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台地半固定沙丘上。柠条为强旱生的沙生落叶灌木,是优良的固沙植物。沙冬青荒漠,仅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石质浅山地区和山前荒漠平原上。沙冬青荒漠是阿拉善荒漠特有的常绿灌木,是草原化荒漠地区的特有植物,是古老的荒漠残遗种。骆驼蒿荒漠,分布于黄河以东地区。由60余种植物组成,以多年生草本为主。
  (七)芦苇沼泽主要分布在西大湖、沙湖的湖沼地区。芦苇群落生长在水深1米左右,生长茂盛,高1~5米不等,群落中伴生植物有狭叶香薄、水葱、金戴戴等。
  (八)以春小麦为主,含糜子、玉米、胡麻、蔬菜作物组合该类型分布于县辖区的大部分地区。
  (九)以水稻为主,含春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一年一熟水旱轮作物组分布在灌区县境南部部分地区。
  (十)果园、经济林主要分布在洪积倾斜平原下部。品种有苹果、李子、梨、葡萄、桃、杏、枸杞等。
  (十一)防护林分布于广大平原地区。经多年种植管理,已基本形成由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区、黄河护岸林区和鄂尔多斯台地防风固沙林区组成的防护林体系。
  (十二)城镇绿地主要有杨树、柳树、松树、侧柏、刺槐、国槐、榆树、臭椿、河北杨、白蜡等。城区街巷公共绿化和单位庭院绿化相结合,绿化覆盖面积和公共绿地面积达704公顷。
  第四章自然资源第一节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20.6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1.17万公顷(耕地5.91万公顷,园地0.08万公顷,林地2.25万公顷,牧草地2.9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3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36万公顷,其他土地4.13万公顷。
  第二节水资源一、地表水黄河从县境流过,境内长47.5千米,过境流量一般年份平均为89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5800立方米/秒,年平均过境水量315亿立方米,黄河水灌溉全县耕地面积达52177.88公顷。
  都思兔河,位于县境北端与内蒙古鄂托克旗交界处,系黄河一级支流,县境内长9.5千米,年径流量1408万立方米,在红崖子乡入黄河。
  二、灌溉系统县境黄河以西地区有干、支渠7条,其中干渠有唐徕渠,县境内长51.8千米;惠农渠县境内长46.1千米;西干渠,县境内长3.5千米。支干渠,有昌润渠,县境长40.4千米;滂渠,县境内长15.5千米;第二农场渠,县境内长34.5千米;官泗渠,县境内长10.5千米。干渠、支干渠年引水量为5.8亿立方米(仅为平罗实际用水量,不含给下游交水量),灌溉农田52177.88公顷。
  县境黄河以东地区,自1959年建扬水站起至2008年,建成高仁、六顷地、东沙、马太沟、五堆子、红崖子等扬黄灌溉区。扬水高程最高8米,最低5米,承担灌溉面积6934.53公顷。
  三、山沟泉水贺兰山自然形成东麓27条山洪沟,其中有山泉出露6条沟,在平罗县境有3条沟,即汝箕沟、小水沟、大水沟。其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但水量很小(流量0.3立方米/秒~0.5立方米/秒以下,年水量0.1立方米/秒~0.15立方米/秒),仅供崇岗镇部分地区人畜饮水,灌耕地200公顷。贺兰山坡地与鄂尔多斯台地边缘形成地表径流(长流水),如崇岗镇暖泉泉眼、高仁乡水泉子、陶乐镇庙庙湖、沙苇湖台地边缘沙漠地表径流。
  四、地下水平罗县黄河以西地区地下水年补给总量约4.66亿立方米,其中引黄灌溉水补给3.71亿立方米,占总补给量79%;降雨、山洪和贺兰山地下径流补给占总补给量20.4%。
  第三节矿产资源一、煤炭县境内贺兰山区储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太西”煤(无烟煤)产地汝箕沟矿区总面积26.6平方千米。煤炭资源基础储量40194.3万吨,探明储量23702.9万吨。其中大岭井田区基础储量12583.8万吨,探明储量7801.9万吨。
  汝箕沟矿区内煤层产生于侏罗纪统延安组(J1-2y)中、下部,煤系厚度,大峰沟为270米,白芨沟为230米,汝箕沟为200米。煤层总厚度,大峰沟为36.1米,白芨沟为33.65米,汝箕沟为38.52米。
  太西煤(无烟煤)煤质素以“三低六高”著称。“三低”:灰分低,精煤灰分只有1.79%~3.06%;硫低,精煤含硫只有0.19%~0.37%;磷低,原煤含磷在0.0026%~0.053%。“六高”:发热量高,原煤发热量达7920千卡/千克~7960千卡/千克,精煤发热量高达8680千卡/千克~8720千卡/千克;电阻率高,电阻率为10.9欧姆/平方厘米,比一般无烟煤高出1000~10000倍;机械强度高,经转鼓实验,大于20毫米的块煤率一般在74%~86%;精煤回收率高,达88%,精煤灰分小于5%;块煤率高,为70.68%;化学活性高,在1100℃,二氧化碳分解率为51.8%~78.4%,与冶金焦无烟煤相差无几。
  二、砂、石、黏土县境内大、小水沟,汝箕沟及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地区储有大量的天然建筑用砂。它是由坚硬的岩石风化和破碎而形成的松散颗粒混合物。估计储量在2250万立方米。砂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是制作建筑砂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和混凝土的理想原料,容易开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设中。
  贺兰山蕴藏大量的天然矿石。其中分布在大、小水沟内的辉绿岩详查储量达720万吨,远景储量为6500万吨。辉绿岩是一种浅成的基性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和基性长石。主要做岩棉及铸石配料。岩棉制品具有良好绝缘性能(隔热、隔冷、隔音),化学性能稳定,耐热,重量轻等,被广泛用于石油、电力、建筑、交通等行业。
  贺兰山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有砂砾岩、石英岩、炭质页岩、砂质页岩、泥浆岩等。岩石比重在2.6克/立方厘米~2.9克/立方厘米,容重量在2500千克/立方厘米~2800千克/立方厘米,抗压强度在1200公斤/平方厘米~2500公斤/平方厘米。这些天然石的特点是储量大,理化性能稳定,抗压强度高,有很好的耐火性,脆性大、硬度高。容易开采,很适应砌筑各类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构筑物。
  平罗县砖用黏土主要分布在西大滩地区和河东台地地区,崇岗、高庄、灵沙、宝丰等地有储量。一般厚度在2米左右。其特点是黏性好,土层坚硬,结构紧密。容重量在1.42克/立方厘米~1.74克/立方厘米。可用于制作砖瓦。烧制成砖瓦后的比重在2.5克/立方厘米~2.8克/立方厘米,容重量在1500千克/立方厘米~1800千克/立方厘米,砖的抗压强度可达到75千克/平方厘米~150千克/平方厘米。能够满足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需求。到2010年,该区域再不准烧制黏土砖瓦,列为禁止开采区。
  第四节生物资源一、植物资源(一)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高粱、糜子、谷子、蚕豆、豌豆、扁豆、黄豆、绿豆、黑豆、青豆、青稞、荞麦等。
  (二)经济作物油料类有胡麻、油葵、葵花籽、花生、油菜子、芝麻、蓖麻、麻子、油沙豆。蔬菜类有茄子、辣椒、番茄、黄瓜、架豆、马铃薯、葱、姜、蒜、茭瓜、南瓜、韭菜、韭葱、白菜、芹菜、香菜、菠菜、生菜、油菜、莲花菜、花椰菜、芥菜、茼蒿、苤蓝、青萝卜、白萝卜、胡萝卜、花萝卜、蔓菁、菜瓜、沙芥、沙葱、蕹菜、油麦菜、黄花菜、芋头、山药、各类芽苗菜等。瓜类有西瓜、甜瓜、苦瓜、丝瓜。其他作物有红黑打瓜、甜菜、烟叶、色素菊、草莓等。
  (三)树木主要树种有柳(垂柳、沙柳、红柳、黑皮柳)、松(樟子松、黄山松、五针松、油松、白松、落叶松)、柏(桧柏、侧柏)、杉(云杉、冷杉)、槐(国槐、刺槐、江南槐)、杨(小叶杨、新疆杨、箭杆杨、河北杨、北京杨、速生杨、山杨)、榆、桃、李、杏、苹果、梨、葡萄、枣、沙果、沙枣、海棠、桑、白蜡、臭椿、香椿、樱桃、花椒、梓树、槭、五叶枫、珍珠梅等。
  (四)牧草主要有苜蓿、草木墀、湖南稷子、红豆草、酸膜菠菜(鲁梅克斯)、聚合草、黑麦草(冬牧70)、苏丹草、草燕麦、毛苕子、箭舌豌豆、狭叶野豌豆、拉特肋脉野豌豆、无笀雀麦、披碱草、老芒麦、苇状羊茅、扁穗冰草、沙生冰草、杂交冰草、西伯利亚冰草、蒙古冰草、麦秧子、新麦草、小冠花、杂交狼尾草(皇竹草)、沙打旺、柠条、锦鸡儿等。
  (五)药材有甘草、枸杞、锁阳、菟丝子、车前、柴胡、银柴胡、茴香、板蓝根、白芍、金银花、黄芪、红花、麻黄、丁香、草苁蓉、肉苁蓉、月见草、薄荷、牛蒡子、半夏、扁蓄、葶苈、透骨草、茵陈、益母草、秦艽、党参、苦参、地肤子、蒲公英、大麻等。
  (六)花卉有月季、玫瑰、凤仙、鸡冠、牵牛、菊花、芍药、一串红、郁金香、蔷薇、毛毡草、雏菊等。
  二、动物资源(一)兽类有牛、马、羊、驴、骡、骆驼、狗、猪、兔、猫、鹿、狐、鼠、刺猬、豺、狼、黄羊、青羊、獾、麝羊(俗称獐子)等。
  (二)禽类有鸡、鸭、鹅、鸽子、鹰、鸠、燕子、沙燕、喜鹊、乌鸦、鹞子、鸽抓、猫头鹰、麻雀、鹌鹑、山鸡、蓝马鸡、大天鹅、小天鹅、灰鹤及各种野鸭等。
  (三)鱼类有鲤鱼、鲢鱼、青鱼、元鱼、鲫鱼、草鱼、鲶鱼、团头鲂、镜鱼、甲鱼、红鱼等。
  三、食用菌资源平菇、凤尾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木耳、银耳等。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