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电视专题篇《守望家风》文学脚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守望家风》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598
颗粒名称: 附录:电视专题篇《守望家风》文学脚本
分类号: I053.5
页数: 26
页码: 261-2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电视专题篇《守望家风》文学脚本的情况。其中包括第一集家国、第二集俭廉、第三集善仁、第四集孝忠、第五集传承。
关键词: 石嘴山市 电视专题 守望家风

内容

第一集 家国
  家,是一个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家风,是一个家庭及至一个民族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有了家风,记忆可以留存,时空可以跨越,亲情可以守望。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重视家风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同构已成为涵养文化自信的东方智慧。
  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
  每逢初一、十五,年逾花甲的老人郑定汉都会穿过这层层院落,来到家族祠堂前,敲响这口古老的大钟。
  钟声悠扬,余音绕梁。
  沿袭先祖,晨钟暮鼓,郑氏族人一敲就是600年。
  “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这副由明代大儒方孝孺题写、镌刻于郑氏祠堂的楹联,道出了郑氏家族“江南第一家”的历史由来。
  明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
  一向温良敦厚的郑家六兄弟,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争执不休,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当朝丞相胡惟庸谋反一事败露,朱元璋大肆捕杀胡的余党,在南京当差的郑濂也被卷入其中。兄弟几个争相赴死,只为挽回大哥郑濂一条命,为整个家族洗脱罪名。最终,小弟郑湜决绝地走向了莫测之途。
  一纸“斩立决”呈上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案头,可这位开国皇帝手里的朱笔却迟迟不能落下。
  元末明初,朝代更迭。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大治,是朱元璋念兹在兹的一个大问题。想到郑氏一门鼎盛时期,上千口人同吃同住,却秩序井然,并且子孙后代如此义薄云天,竟然争相替死。朱元璋果断地说:像这样的人,是不会从人谋反的,转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杀郑湜,将其封官为左参议!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朱元璋正是想以此举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以家治助推天下大治!
  郭文斌(宁夏作协主席):朱元璋他心时里很清楚,因为中华几千年的逻辑,《孝经》里讲得很清楚了,它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就说,一个人如果他真的有孝心,孝敬自己的父母,他连怠慢别人都不可能,他连厌恶别人都不可能,他怎么还会造反呢?
  让我们循着历史幽深的甬道,寻找“江南第一家”的鼎盛密码。
  浦江郑氏一世祖郑绮生于北宋徽宗重和元年,即1118年。“靖康之难”后,面对国破家亡,为振兴家业,郑〓以《春秋穀梁传》为范,在家族内部提倡“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尊师重教、和为贵、善施与”的美德,力主阖门共居。至洪武年间,郑氏家族遵从祖训,已累世同居共食三百多年。
  郑氏一门谨守“以孝治家,耕读传家”,其欣欣向荣的气象、美名远扬的孝义家风,厚德流光地影响着四邻八乡的人们,在当地积累了很高的名望。
  走进古朴盎然的郑氏宗祠,朱熹等历代名人大师题写的匾额、楹联让人目不暇接。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牌匾以及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手植的苍劲古柏。
  当年,面对前来谢恩的郑氏族人,朱元璋问道:“何以治家?”郑氏族人回答:“谨守祖宗成法,因以家规进。”朱元璋听后喟然长叹:“人家有法守,尚能长久,况国乎……”
  郑氏族人所言的“祖宗成法”,就是《郑氏规范》。这一《规范》是由郑氏五世祖郑德璋,怀着“以法治家”的宗旨倡议编修,之后由明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宋濂补充完善。
  宋濂,一介布衣,51岁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应召入京,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早年就读于郑德璋兴办的私塾“东明精舍”,后又在此执教二十余年。他将自己的儒家思想渗透到了《郑氏规范》中,整理出家规家训168条,并带到南京,对明代典章制度的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家之规影响一国之法,一门家风影响社会风气,这其实就是隐含在中国社会治理结构中最大的文化密码:家国同构,千古一脉。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我们过去讲,在家为孝子,出门为忠臣,没有不是孝子的忠臣,古人历来把“臣子”两个字同构的,在家的儿子和作为担任传统社会国君的臣是一样同构的。所以家和国也是一样的,我们把家放大了就是国,国是由很多家组成的。
  正是在《郑氏规范》的指导下,朱元璋立国初年,郑氏家族已经成为规模宏大、人口众多、世人瞩目的江南名门望族。历经元、明、清三朝迭代,郑氏家族为朝廷输送了县以上至中央官吏共169人,无一人因贪赃枉法而被罢官。
  郭文斌(宁夏作协主席):《郑氏规范》里面第八十八条,它讲到说: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消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谁敢?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们今天人不太理解,说不入祖坟就去公墓好了,但对于古人来讲不得了,因为华夏文明不是鬼神崇拜,是祖先崇拜。古人认为我们的生命从祖先的河流里来,最后一定要回到祖先的河流里去。如果我们不能回到祖先的河流里去,不能进祖坟,那就会成为孤魂野鬼,这是生命最可怕的事情。
  时光不居,斗转星移。今天,用以支撑树干的一个个石柱,已经深深地嵌入古柏的肌理,如同郑氏家族的家规祖训,早已深深地渗入郑家后人的血脉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家国同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合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开封,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在饱览了古城名胜之后,一定会去品尝“开封包子”。
  开封包子有名,传说和宋徽宗时期的一个厨娘有关。
  据宋代文言逸事小说《鹤林玉露》记载:开封城内有个老板,听说太师蔡京府“包子厨房”里的一个厨娘回家了,正在重找东家,马上派人把她请到了家中。没料想,那厨娘竟然说她不会包包子,她只是太师蔡京府上‘包子厨房’里专门切葱丝的!
  蔡京,先后四任宋朝宰相,在任时间长达17年。此人极善政治投机、舞弄权术。擅长书法的蔡京逐步得到了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的宋徽宗的赏识。
  蔡京凡事讲排场,怂恿宋徽宗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同时,作为“六贼之首”的蔡京,在欺上瞒下的前提下,改盐法、茶法,铸当十钱,大兴“花石纲”之役。每一项新法,不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以皇帝喜好为要!至北宋晚期,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蔡京不仅自己官德败坏,还与其家人及门徒狼狈为奸,一起祸害朝廷。《宋史》曾这样记载其家风:“……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这样一个高门大户,以其反面“示范”效应,不仅败坏了整个官场的仕风,而且带坏了社会的民风。国家法度尽毁,一派末世景象。
  “久恶之家,必有余殃”。宋钦宗继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蔡京虽携带大量钱财,但是他的奢靡误国招致沿途百姓反感,虽身怀巨款却买不到东西,最终,饿死于潭州。蔡京的八个儿子,蔡倏早亡,蔡攸、蔡翛被诛,其他儿孙均被流放到边远州县。
  今天我们回看北宋一朝,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整个宋朝的灭亡,灭在政治腐败、结党营私;亡在苟且偷安,及时行乐。然而,无论在政治尚属清明的和平年代,还是在劲敌入侵、国将不国的危难时刻,总有一批仁人志士怀揣济世之心,“先忧后乐”“沙场点兵”,留下泣血誓言,振聋发聩!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弃疾大概在中年被罢官的时候,人生最低谷,长达15年被罢官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破阵子》和《西江月》两首词,前后。《破阵子》就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写得何其豪壮!他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所有的理想都没实现,痛苦吧,大痛苦,大悲痛,可是他放下了吗?他不肯放下。他到临终之前,孩子围在他身边,听他要讲最后生命遗嘱的时候,他突然回光返照,从床上一下子坐起来,指着北方大喊三声:“杀贼!杀贼!杀贼!”然后吐血而亡。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在历史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些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
  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的理解,不仅仅是继承了中华民族关于“家国同构”的观念,同时还在彻底否定了古代皇权政治家天下的基础上,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立国的宗旨。在家风问题上,共产党人不仅深谙“家风连着民风,齐家才能治国”,更深知共产党人的家风如何,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否有效,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就是这种内在的价值彰显、鲜明,成为每个党员的共识,我们身上的担当,我们以天下为己任。
  1967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专门向领导干部推荐《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此文在论及众诸侯没有一个子孙三世保王位的原因时说:“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他要求干部子女要修身养性,自强不息:“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
  卜宪群(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毛主席是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他经常思考如何能够使我们的党和国家防腐拒变,保持人民政权的纯洁性的问题。他早在1944年,为纪念张思德,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核心理念。解放后,毛主席也是非常重视教育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忠诚为群众服务,绝不能做骑在老百姓头上的“新贵”。
  这是一段美国战地记者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战场拍摄到的影像资料,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军队在收复广西北部重镇柳州后,将士们举行入城式的罕见画面。
  1945年6月30日,一个满身战尘的中国将军终于使他的战靴踏上了这座曾被日军蹂躏的城市,他就是中国军队第46军军长韩练成。
  韩练成,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曾在1930年中原大战中,救过蒋介石的命,后被蒋经国称为共产党在“总统身边隐藏时间最长、最隐秘的隐形将军”。
  1946年6月国共内战爆发,韩练成带领国民党第46军从广西调往山东,准备与山东解放军进行决战。1947年1月28日,韩练成赴徐州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返回后迅速将国民党鲁南作战计划传给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据此计划制订了莱芜战役实施方案
  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计划,使国民党在鲁南的攻势顿挫,被国民党战史称为:此次作战,实为双方在主战场胜败之转折点所在。莱芜战役,国民党军在四天内损失七个师、五万余人,开其大兵团被歼之例,为国民党发动内战以来空前之失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莱芜所造成之最大损失,实为国军无上之耻辱。”
  当战争的硝烟散尽,这位由周恩来总理介绍,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隐形将军”,最终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1955年授衔前,周恩来总理曾征求过韩练成的意见,韩练成明确表态:“和平建国,我就该功成身退了,还争什么上将、中将?我干革命本来就不是为着功名利禄。”
  的确,韩练成虽出身贫寒,但他不是由一个贫苦的劳动人民直接参加革命队伍的,更不是因为兵临城下、走投无路而临阵倒戈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韩将军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阵营呢?
  带着这一疑问,韩练成的儿子韩兢穷其半生,在寻访父亲历史的过程中探求答案。
  韩兢(韩练成之子):(19)84年的时候我父亲去世,我就琢磨,我说大家都不清楚这咋回事,我说我就(想)搞清楚到底他是怎么回事。我以为三年肯定弄完,没想到一辈子。
  沿着父亲的足迹,韩兢考察遗址、寻访当事者,不放过任何一个历史细节,最终他将聚焦点固定在了1942年……
  那是抗战的相持阶段。作为职业军人的韩练成,正是在这一段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救国的方向。他认为,军人的天职是为国作战,他要跟那个坚决抗战的政党走。
  韩兢(韩练成之子):这是他当年的认识,就这个方式是救中国的方式,那么他又见着了周恩来,所以他走向革命,这个东西是从脑子里头来的,而不是那个因为我穷了,或者因为我受到排挤了,或者因为我受了气,然后我不跟你国民党干了,我找共产党去,不是这样。
  “受信仰所使然”。这句周恩来总理当年给予韩练成将军的评价,让将门之子豁然开朗:是信仰的力量,让父辈那一代人谱写了历史的慷慨壮歌,续写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精魂,让无数后来者呼吸到了家国情怀的英雄气息。
  水打山崖,风过林海。家国情怀在奋斗中淬炼,在自律中升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一个国家为强大而探索的精神史,也构成了一个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心灵史。
  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河南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祭奠的人流不绝如缕。
  张继焦(焦裕禄纪念馆馆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来到焦裕禄烈士墓前,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业绩。
  这位组织主持祭奠活动的人,叫张继焦,他就是这张曾经令无数人为之动容的照片中的小男孩。
  张继焦,原名张徐州。1963年冬季,在基层走访调查的焦裕禄发现他因病生命垂危,迅速送他到了县医院。张徐州被救出院后,不知该如何感谢焦书记救命之恩的张徐州父母,为他改名张继焦。
  张继焦(焦裕禄纪念馆馆长):我父亲把我扛到村外准备扔掉的时候,碰到了查风口、探流沙访贫问苦的焦书记他老人家,是他老人家给了我一条命,是他老人家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1962年冬,来到兰考的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种植泡桐,整治“三害”,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了良田。1964年,身患肝癌依然关心兰考人民冷暖的焦裕禄病逝于郑州。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穆青等人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播发这篇报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失声痛哭,造成中断播音10分钟的事故,此为业内闻所未闻之事。
  两袖清风来去,就是这样一位对百姓对人民一往情深、“父老生死系”的县委书记,对家风的要求在普通人眼里近乎严苛。
  “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2014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重访兰考时,会见了焦裕禄的5个子女,对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说:“你看了一场‘白戏’,你父亲还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看白戏’的故事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至今,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仍然记得小时候看“白戏”,被父亲勒令补票的事儿。
  焦国庆(焦裕禄之子):当时通信员说:你们看戏不看戏,当时我们刚搬去,也不太熟悉情况,看戏就看看戏呗,通信员打开门,领着就进去了,进去以后就在那个第三排那儿座位上坐下了,完了以后,到了十一点多钟的时候,戏快演完的时候,通信员就过来了,把我们又给领回去了。当时正好我父亲没有休息,他晚上开会,开很长时间会,他一看我回去了,问你们干啥去了,我说看戏去了。他说谁给你的票?我说没有票,是通信员叔叔给我们领进去的。他说那可不行啊,演员也是劳动啊,以后可不能去了,给你两分钱,你明天给人家送去。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焦裕禄身后,焦家人个个生活简朴,为人清正,让人敬佩。这不仅源于焦裕禄在世时的言传身教,还在于焦裕禄的遗训:“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作为家规,焦裕禄妻子徐俊雅几十年一直坚守,反复叮咛孩子们。这样的坚守和叮咛,在风雨沧桑中暖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风范,让焦门家风初心盎然。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焦裕禄以其清白为人、一尘不染的家风,诠释着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家国情怀,镌刻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
  萨苏(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谈家风的传承,又有一种凤凰涅槃的感觉,原因是革命者的家风,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家国情怀的范围,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革命者的家风它实际上是把“国”字放在了“家”字的前面。这样就超越了“退而独善其身”这样的窠臼,从而有了一种“众人解放我解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到20天,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立规矩开始,由作风建设切入,从最高领导层做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再塑党的作风的“第一行动”。
  作风连着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王新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所以我觉得总书记这“三注重”说得就很明确了,怎么搞好家风建设,首先得重视家庭。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
  大江流日夜,慷慨梦未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动力。
  【学生朗读《郑氏家规》】: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第二集俭廉
  俭,约也;廉,清也。唯俭可助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把“奢”上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
  “居官之所以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
  廉不廉,看官员。“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面对公与私、廉与贪、俭与奢的纠结与对撞,该如何重拾初心,再塑我们的俭廉观呢。
  一个家族的历史,其准确、详细的史料记载就是家谱了。家谱记录着族群的生命年轮,连接着族群的生命情感,谱写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长歌。
  范荣明,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第二十九代世孙。他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组织族人修订了30万字的《范氏族谱》,填补、续写了范仲淹第二十代孙范养源“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辗转到达四川罗江县后,在御营镇响石村落户的族人繁衍生息的详细情况。
  【范卓嫣背诵《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荣明的孙女、范仲淹第三十一代孙、罗江县御营小学三年级学生范卓嫣,自小受爷爷和族人的影响和熏陶,四岁便能完整地背诵《岳阳楼记》。
  范卓嫣充满童稚但却酣畅淋漓的朗诵声,带着我们一层层掀开历史的帷幔,范仲淹发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影响长远,流传至今。这是一个政治家对治国实践和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也是一个政治家超越时空的浩然正气,光烁古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范卓嫣背诵《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少年范仲淹来到山东淄州的醴泉寺求学。他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过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为了节省粮食,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上凝结后,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没有菜,就切碎腌菜下饭。“断齑画粥”生活,他坚持了整整三年。范仲淹本人也曾在《齑赋》中如此描述当时的艰苦生活:“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范仲淹一直到20岁之后,行了成人礼之后,他是非常上进的一个人,有次他在指责他的堂弟游手好闲,奢侈浪费的时候,他的堂弟愤愤然回了他一句说:我自用我朱家钱,又没用你范家钱。范仲淹就从这个蛛丝马迹最后知道了,原来自己是范氏子孙。
  艰难困厄,玉汝于成。
  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26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终于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这也是此后近40年间,他出将入相,坐镇一方,纵横捭阖,激扬天下的起点。
  宦海几度沉浮,但秉承“以国为家,心系天下”理念的范仲淹,始终持俭忍穷、清廉守正,一直把“廉”字作为为政从官之道。
  “出则廉,入则俭”。做了“大官”的范仲淹却从未理直气壮地要给自己、给家人什么补偿,而是把“俭”作为持家修德之首。家中的生活始终是“无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范国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范仲淹的一生,其实应该确实是古代知识分子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奋斗这么一生,但是呢,范仲淹十分地倡导,要做一个好官,首先要廉洁。他讲得非常明白:“廉(公)生明,廉生威”。一个官员只有自己廉洁了,那你的政治措施,你的要求,老百姓才能去做,下面的官员才能去执行。
  范仲淹不仅对妻子如此要求,而且把节俭作为“第一家风”传承子女。史料记载,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的夫人,是大户人家王质之女。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就锦衣玉食。范仲淹听说,王氏在娘家用罗绮做帷幔,便忧心忡忡,担心嫁入范家后,会带坏节俭的家风。于是,他找到亲家王质,毫不留情地对他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当火于庭!”丑话既然说在了前面,王氏也就明白了范家的规矩,于是一改奢侈的旧习,过起了清贫节俭的生活,渐成丈夫的贤内助。后来范纯仁官至宰相,一生清廉。《宋史》评价:“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的这种家风家训里头,特别讲强调物质和精神之间的选择,讲廉讲俭,讲家国天下的志向,其实道理都在这里,要保证精神世界的塑造不能停步,不能止息。只有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无比丰富的时候,他才能对抗外在世界的风雨,这一点非常关键。
  景行行止,垂范后世。这所名为“景范中学”的学校,就是在范仲淹兴建的义庄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
  到农家去做客,他们非常热情地拿出自己的丰盛的食物来招待客人。
  公元1050年,一生节俭的范仲淹,却倾其所有,在故乡苏州出资购买了一块地皮,准备自己盖房子。当地风水先生看后说:在这块地皮上盖了房子的人家,今后世代都会出大官。范仲淹当即把这块地皮捐出来,用于赡养同族的贫穷成员和兴办义学,因而取名“义庄”。
  范国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义学就是古代的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族人的子女可以在里面学习,所以范仲淹的义庄、义学,体现了我们古代的那种圣人的一种志向、一种理念。
  就这样,对自己清白俭廉,对百姓乐善好施,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起,构成了范仲淹的完美品质与人格,也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范氏家风。
  在《范氏家训》中,范仲淹叮嘱后人要志存高远、勤俭节约,遵守规矩、和气做人,清白为官。如今的范氏故里,范氏后人遵从祖训,默默地将廉俭的操守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感到有一种力量在召唤,让他们常回来看一看,回来喝一口家乡的水,记住范氏血脉的源远流长。
  斜阳挂树,荒草萋萋。
  这里是距离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园,如果不是这座牌楼的提醒,大概没人会把它和一千多年前、西晋时王公贵族的奢靡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棵古树可能是那个时代最直接的见证了。
  《晋书》中记载了“石崇斗富”的奇观。石崇纵情放逸,在洛阳依邙山、临谷水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花园。园内楼台亭阁、池沼碧波,茂树郁郁、修竹亭亭,百花竞艳,犹如天宫琼宇,故取名“金谷园”。
  在金谷园,石崇整日过着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生活。他呼朋唤友,时常园内设宴豪饮。据记载,石崇在劝来客饮酒时,如果客人干杯不见底,石崇便让侍卫将劝酒的侍女当场杀掉。
  多行不义必自毙。由于石崇在朝廷的靠山,西晋贾皇后被诛杀,有人借机推波助澜,告石崇谋反,石崇因此被满门抄斩,家产充公。自此,金谷园一天天破败凋敝,终成废墟。而西晋王朝也在统一中国仅仅30多年后,伴随着“永嘉之乱”,演绎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士庶避乱南迁的历史巨变。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古往今来,多少强盛一时的王朝,沉溺于懒散闲适,放纵了奢靡之风,冲垮了制度与道德的堤坝,最终走向了衰败。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活物质基础是需要的,但是只追寻物质丰富的生活,它会挤压精神的空间,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贫瘠,这就是《尚书·大禹谟》里说的,尧舜传下来的大智慧,叫“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为什么会人心惟危呢,“危”这个字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的意思。当你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其实精神越来越贫瘠,你这种状态反而站在人生的危崖之上。
  2017年,电视剧《于成龙》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再次印证了人们对好官廉吏的内心呼唤。
  巍巍吕梁山,东与太行山并驾,西携黄河奔流。吕梁山中段的方山县境内,这座雄奇秀丽的山峰,被称为“北武当”,这个叫来堡村的地方,便是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故里。
  明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23岁的于成龙考取了“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补任为广西罗城知县,步入仕途。自此,留下了一连串清廉节俭的足迹。
  三百多年前,于成龙离家赴任时,曾在这棵树下发下了“此行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地良心”的誓言……
  为官一任,安治一方。仕途第一站广西罗城县,于成龙插蒿棘为门,以土砾为几案,日食二餐甚至一餐。百姓可怜他清苦,有时凑少许银钱,让他买点盐米,但均被他婉言谢绝,百姓戏称他为“半鸭县令”。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在罗城,号称“于半鸭”,孩子来了,他就一只鸭子,然后弄了一半鸭子,让孩子带在路上吃,“半鸭县令”。
  甘愿清苦,只为民生。此后,在他改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冈黄州府同知、黄州知府的多年中,于成龙益励清介,革除弊政,深得民心。离任前往福建时,仅携带被褥一束、朝衣一袭;福建任上,常有外藩敬献礼品,他一概拒绝。
  任直隶巡抚时,于成龙常与仆人共食屑糠杂米粥,并写下一篇《严禁馈赠檄》高悬堂上,明令所属官员不得趁年节收送礼金,当地百姓称他为“悬檄督抚”。
  当他官至两江总督,依然自奉简陋,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仅佐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百姓因此称他“于青菜”。
  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68岁的于成龙病逝于南京督署中。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书记载,他病死在南京的时候,他的同事来给他送终,发现他的遗物只有替袍一袭、靴带两条,也是身无余财。这让我想到海瑞,也是病死在南京,最后病死在南京的时候,同事到他家里头给他送终,看他住的只有用葛布,最差的布做的蚊帐,然后用竹子编了个笼子。最后一个月发的银子工资,然后他还让仆人还给户部,为什么呢?说发的冬天取暖费,朝廷多发给他七钱银子。
  政声人去后,清名在人间。于成龙去世之日,整个南京城为之哭泣,远近闻之,如丧其亲!康熙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
  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起观看了《廉吏于成龙》等演出剧目,喜迎新年……
  穿越了300多年的历史烟尘,于成龙的故事仍发人深省。见多了思想上信马由缰、欲望上恶性膨胀、言行上恣意妄为的贪官、坏官劣绩,于成龙刚正直傲、清廉俭朴的作风就如一缕清风,为人们吹开了阴霾,带来了信心。
  这是我于成龙一生箴承,不负朝廷,不亏黎民,对得起天地良心啊。
  卜宪群(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对俭和廉的坚守与弘扬,源于我国历史上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样一个理念,把道德情操看得比物质财富更加重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比自身利益更重要。家的盛衰在其中,国的兴亡也在其中。这一理念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可以说是生生不息、长久不衰,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宁夏平罗,因地处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地带,历史上,时而游牧,时而耕种,常常处在“拉锯式”的战乱中。直至明代初年,随着大批内地移民及戍边将士的迁入,方趋于稳定。一代名臣俞德渊,就出生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上。
  至清代,俞氏家族诗书传家、清白俭廉的家风,已深深地濡染着俞氏后人
  吴忠礼(宁夏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他母亲给他(俞德渊)八个字: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你要按这八个字去做人去,去做官去,他记了一辈子。
  清嘉庆二十二年、即公元1817年,俞德渊金榜题名,后升任为“两淮盐运使”。
  两淮盐运使之职,虽富得流油,但风险极高。此前在该任上,因贪墨身败名裂的官员不乏其人。俞德渊到任后,整治了私贩食盐的流弊,健全了官吏稽查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盐规、盐法,促进了盐运事务,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礼部尚书黄钺之子黄中民,时为属下盐场大使,想借其父权势,通过俞德渊得到升迁,被俞德渊驳回,并告知黄中民:“美职以待有功,中民无功不可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清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当得知平罗知县徐保字准备兴建“又新书院”时,身在江南徐保字家乡任职的俞德渊,即刻慷慨解囊、反哺家乡,捐银300两资助办学。
  清清白白上任,干干净净离任。然而就在他即将被重用之时,却突然患病不幸辞世,终年57岁。常州及江宁地区的百姓听到噩耗,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请求为他修建祠堂,以示永志纪念。两广总督林则徐称颂俞德渊:“体用兼赅,表里如一”,并在他过世后,亲自撰写了《两淮都转陶泉俞公墓志铭》。
  终身清正廉洁的俞德渊,在灵柩归故途中,竟断了盘缠。最终,在挚友林则徐的资助下,方得以魂归故里,安葬于故乡昌润渠畔。
  俞德渊不仅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还特别重视家教。他撰写的《警世家训》,对俞氏家族和平罗当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俞德渊故里、宁夏平罗县依然是远近闻名、人才辈出的文化县。
  萨苏(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俭和廉,可以被称作时代的试金石。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这中,这“廉洁”二字简直就是一个神圣的感觉。中国自古以来,对于从政者的要求,能力、智慧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廉洁这几乎就是一个硬指标。一个人如果贪腐,哪怕是三头六臂,也会受到人民的唾弃。这一点几乎渗透了中国的民族性,千古不变。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时代号召,让我们看到了时空的精神传承,感受到了共产党人深植内心的俭廉基因。
  赣水滔滔,淘沙沥金,它挽住一代代风流,滋养一辈辈风骨。
  江西南昌,赣江旁一座普通的家属楼浸染着此去经年的沧桑。
  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叫方梅,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女儿。
  1986年,退休后的方梅决定全身心投入父亲传记的写作中,因为从未谋面的父亲,在她心中留下太多的谜。
  方梅(方志敏烈士之女):这就是我的介绍信。
  凭着这封介绍信,方梅走遍了江西所有涉及方志敏事迹的纪念馆,走遍了父亲生前到过的许多地方,走访了曾经跟随父亲战斗、依然健在的老战友,在他们身上方梅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方梅(方志敏烈士之女):我就跟他们一起吃饭,就聊,真好啊,那些人,那些残疾人,叫儿子背着来,一进门,就哭。他说我今天终于还盼到方志敏烈士还有后代,我要来见一下,不见到你我死不瞑目啊。
  就在这间朴素的屋子里,就在这盏灯下,就是这双骨关节已经严重变形的手,方梅写出了《方志敏的人生》《方志敏全传》《方志敏和他的孩子们》。
  方志敏,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红十军和红十军团领导人。作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一直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
  方志敏被捕后,敌人搜身,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竟然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在狱中,方志敏写道:“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
  方志敏心目中憧憬的中国,是美丽而富饶的。“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和其他革命者一起,选择了清贫,甚至牺牲。他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俭廉观!惊天地,泣鬼神,动寰宇!
  方志敏牺牲后,他所主张的清贫的家风,一直被他的亲人传承。方志敏的夫人缪敏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江西上饶地委组织部部长、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务。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清廉朴素的作风。1973年,她将自己积攒的两万元稿费捐献给了家乡,用于修建学校校舍。
  历经苦难,终臻辉煌。方志敏烈士心目中可爱的中国,已经变成了现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苦干出来的,也是共产党领导人民传承节省每一个铜板的勤俭作风,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让人民感受到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决心和信心,让人民感受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勇气和责任担当。唯有以俭立德、廉洁从政,让俭与廉变成为官从政的自觉;以忠诚、干净、担当的风范书写崇高人生。
  【方梅朗读《可爱的中国》】:“亲爱的同志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自觉地艰苦地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
  第三集 善仁
  上善若水,善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仁者爱人,仁者,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善者必仁,仁者必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
  2017年清明,位于太行山腹地的皇城相府,上党梆子《陈廷敬》正在雨中上演。
  回京路上八十老父留下叮嘱(什么叮嘱),为人臣不违国法,为人子莫忘家规,陈家不留银票宿,贿银岂能伴我眠。
  同一时间,近在咫尺的皇城小学师生聚集在陈廷敬的墓前,祭奠这位先贤。
  陈廷敬,《康熙字典》的总纂,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的一代名臣。
  公元1638年,陈廷敬出生在这座深宅大院里。此时,陈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正值鼎盛时期。
  走进皇城相府“壹品泽州铁器展厅”内,便走进了陈氏家族靠冶铁起家的历史。
  从明至清初,陈氏先祖,曾创造出一年卖出70万片犁镜的历史纪录。
  被称为阳城铁器“活化石”的阳城犁镜,具有利土、耐磨、省力三大特点,被当地农民誉为“翻地虎”“金不换”,是那个历史时期铁器铸造业中的名牌。
  靠着这一品牌成为富户巨族的陈氏家族,在数百年间始终谨守祖训:“交几个胜己友相近相亲,觅几文本分钱休悭休侈,说几句谠直言无诡无随。”
  张明霞(山西皇城相府集团公司艺术总监):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交朋友要交比自己能力强的朋友,把关系要处理得相近相亲;那么赚钱一定赚的是本分之财,还不能显得太吝啬,或者说太奢侈浪费;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正直的话语,不要就说那些奸诈之语;还有一个就是不要没有自己的主见,随意跟风。
  公元1632年,陈氏家族做了一件被载入史册的大善事。
  明末,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陈家人为防战火来袭,未雨绸缪,建起了河山楼和藏兵洞。河山楼高百尺,楼内有楼道相通,底层深入地下,挖有水井,备有碾、磨等生活设施,并有暗道通往城外。一次可容纳千余人避难。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河山楼建好不久,果然遭乱兵围攻,皇城村里的八百多村民和陈氏族人避难于此,安然度过危机。
  陈家积德行善,乐此不疲;世代兴旺,人才辈出。到了陈廷敬这一代,更是让家族名望达到巅峰。
  清康熙二十七年,即公元1688年,山西闹灾荒,流民遍野,道满饿殍。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果断打开族内粮仓,把储藏的数十万石粮食全部用于救济灾民。同时,他还把乡人历年粮钱债券全部当众烧毁。
  父亲在家行善事,儿子在朝行仁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即公元1501年至公元1760年的二百多年间,陈氏家族代代出英才,特别是康熙年间,涌现出了父翰林、子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康熙字典》的盛况。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们为什么要讲善,《说文解字》说:善者,吉也祥也,善就是吉祥,其实造字的原意是通过你的言行举止,对待他人的行为态度获得一种吉祥。古人对这种行为是非常重视的,我们现在讲慈善,我们中国(人)古代是讲究慈善的,而且这种善行会回报他的子孙。
  一代一代耕读传家,一代一代耳濡目染。陈廷敬进入仕途后,得到父母耳提面命的教育。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陈廷敬回家探亲,父亲陈昌期询问了他为官的情况后说:你能保持廉洁正派的品格,对我来讲是最难得的回报。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陈廷敬回京赴任,母亲张氏叮嘱他:慎毋爱官家一钱。
  到了晚年,陈廷敬检点自己的一生,清廉自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于是写诗道:“不负当年过庭语,先公曾许是清官”。
  斗转星移,春秋轮回。家族遗风,一脉相随。
  陈廷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还十分注重教育家人后辈保持清廉之风。
  张明霞(山西皇城相府集团公司艺术总监):他(陈廷敬)教导小儿子陈壮履:“更得一言牢记取,养心寡欲是良规。”他的二子陈豫朋在陕西、甘肃一带为官长达六、七年之久,在回京述职的时候,他写诗勉励儿子说:“敝裘羸马霜天路,赖汝清名到处传。”也就是说儿子穿着破旧的皮袄,骑着瘦马,从甘肃回北京的过程中,路途艰难曲折,但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不讲排场,不讲官名,更重要的是(给)百姓留下了一世清名。
  今天,皇城村的村民大都是陈廷敬家族的后代,仍保持着陈氏一脉做人和行事的遗风——清勤、节俭、善学、友爱。五百年风雨沧桑,世事变迁,陈氏家训却一直流传下来,教育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陈氏后人。
  祖德斯文在,家传正始音。行走在雕栏玉砌的皇城相府,品读着亭台楼阁中活着的历史,那幽深的仁和善的文化气息便会扑面而至、沁人心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位清癯矍铄的老人叫张松林,是浙江嘉善县陶庄镇文化站原站长。2017年退休后,便在镇上的养老机构为居家养老、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务送餐。
  陶庄镇“了凡善文化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是张松林的另外一个身份。宣讲袁了凡,已经成为老张退休后的一种生活方式。
  张松林(浙江嘉善县陶庄镇文化站原站长):这里主要是介绍袁了凡生平的一个检索,就是他的出生、他的工作。
  嘉善出了个袁了凡,也就有了中国历史上这本善书——《了凡四训》,可谓善出有门。
  这是一部自明清以来有影响的家书。曾国藩曾将这本书列为晚辈必读的“人生智慧书”,当代更有人将《了凡四训》称为“改造命运的宝典”,影响远及新加坡、日本及韩国。
  《了凡四训》是一部以个人经历,现身说法训示子孙的家训,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个部分组成,是袁了凡的宦海沉浮和功德智慧的结晶。《了凡四训》认为,人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而做法就是要时常反省,把自己做得对的,记下来加以强化;做得错的,经过自己的反省改掉。
  袁了凡生活俭朴,乐善好施。他常教导家人要安贫读书,助人为乐。
  明万历十六年,即公元1588年,袁了凡在宝坻任知县的时候,他预备了一本唤作《治心篇》的小册子,里面有许多空格,专门用来记录自己的言行,名“功过格”。每天早晨,坐堂审案前,袁了凡都要叫当差的人,把《治心篇》交给门役,放在案桌上。一天做的善事或者错事,一事不漏地记录在“功过格”上。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这是一种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自律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袁了凡自律自省、规范行为,从而达到修养自我、完善人生的目的。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言一行,勤政为民,所以后来被称为800年来,宝坻建县以来最好的宝坻县令。所以,这个为官也好、为人也好、为政也好,怀揣着一颗仁善之心。
  袁了凡自幼博览群书,但凡星象、数术、法律、算术、佛学、医学、农业、水利等学问,无不精通。他带领百姓修水利、治沟渠、垦荒地、劝农桑、施教化,一心为百姓谋福利,并留下了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的《劝农书》和《宝坻政书》。
  今天,通过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宝坻政书》《劝农书》,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将知与行、善与仁化为一身的典范。
  尤为《了凡四训》,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观、价值观融入其中,为净化人生、敦化世风提供了可贵的精神资源。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善就是要让你这个人更像人,让你的人性有更多的养成、发挥和保持,善跟人直接相关的,你如果愿意做人,你就不能不为善,这在中国传统就是这么一个观念,你要学为人,你生而为人,要学而为人,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最好你能成为一个完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两人成“仁”字,仁善离我们不远,就在一举手一投足,一杯羹一碗饭里。
  这位瘫痪在床已整整四个年头的女子叫李春玲。当年为了改变家庭窘况,她只身去广州打工。为了多挣点钱,李春玲经年累月地趴在缝纫机上,最终导致脊柱严重弯曲、变形而瘫痪。从她病倒的那一天起,曾经被她悉心照顾多年、已年近九旬的婆婆黄天妞,便日夜不停地在床前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不离须臾(读:xū yú)。
  我说我早点走了,你们不也不受这样的罪了。
  上天不要咱们,咱慢慢活。
  在相互的眼里,在彼此的手中,她们用守望相连,用真情相牵。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温暖,更是一个古老文明沉淀下来的美好德行,在现代社会中散发出的灿烂光华。
  萨苏(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的子孙,我们有必要了解文明真正的含义,和文化不同,文明是这样的,就是只有当你一个民族,为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哲学的进步,做出贡献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被称作一种文明,那么中国的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它不仅仅是在看得见的四大发明,而且也在我们那些锻造人类心灵的那些古老传承的哲学,中国古老哲学之中,最重要的观念,大概不得算是仁与善,仁和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里面最柔软的部分,或者说呢仁与善是希望我们能够传诸于子孙,让他们自诩为中国人的一个标记。我们把仁和善放进家风建设之中,就是希望它能够打上我们的民族胎记。
  这棵生长在村头巷道口的大树名为黄连木,村民们称此树为“救命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次突发的山洪,村民吴忠良因为爬上了这棵树,才捡回了一条命。此后面对砍伐者,不管是谁,斧头到哪儿,吴忠良的身体就挡到哪儿,硬是用血肉之躯保下了这棵黄连木。
  追本溯源,吴垭村村民知恩图报的品性,与这所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私塾有关,与距此六千米外的河南内乡县衙文化积淀有关。
  吴登鳌,清光绪年间内乡县衙主管事务的胥吏,正是今天吴垭村的先祖。吴登鳌在任期间,适逢这座县衙修缮。他清正廉洁,挡住了各种歪门邪道,杜绝了各种偷工减料的行为。让这座历经风雨沧桑、闻名全国的古建筑,至今仍巍然屹立。这块石材上“吴登鳌验讫”的刻文,便是当年的历史佐证。
  而吴登鳌仅仅是行走在这座“天下第一衙”里的一个小小的胥吏。
  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的河南内乡县衙,是中国古代的官署衙门,也是中国古代官衙建筑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是以北京故宫为蓝本,汲取长江南北的建筑风格设计而成的一座县级官衙,占地面积47000多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8进,房舍260余间,一直享有“北京看龙头,内乡看龙尾”之美誉。
  在内乡县衙内陈列的史料中,从唐宋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有名可考的县官达240位之多。很多人留下了政绩,也留下了揭示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辩证关系的大量匾额和楹联,堪称“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王晓杰(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这个县衙里边,我们官德文化的代表之作就是这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上联。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就两句话,但是辞藻并不华丽,通俗易懂,谁都能看明白。
  这些楹联,可视为官员“至善之性”的缩影,也是古代官吏中那些以百姓为天、关心民瘼、清廉勤政优秀廉政文化的最好注脚。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归宗炎黄、溯源华夏,善心光明,居仁由义,如同我们头顶的苍穹,日升月落,亘古如斯。
  复兴征途路漫漫,如今铿锵启程。接续谱写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将善仁内涵发扬光大,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泛践行。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我们不是以它来指导,而是要在今天把其中的优秀的内涵、精神、概念、价值观,转化、创新运用于今天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甘祖昌”故居。
  甘迪(甘祖昌曾孙女):我叫甘迪,是甘祖昌将军的曾孙女,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房子,就是老爷爷的故居。
  这个叫甘迪的姑娘,每天如数家珍般地向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参观者,讲述着甘祖昌将军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农民成为将军的人有许多,从将军返乡当农民的只此一人——甘祖昌。这栋如同部队营房的建筑,便是甘祖昌回乡后居住的地方。
  故居内悬挂着的一幅幅照片,都是甘祖昌和乡亲们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场景,他的脖子上系着一条白毛巾,和普通的农民没有两样。
  开国将军甘祖昌返乡当农民,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解甲归田、颐养天年,而是用了29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修建了三座水库、25千米长的渠道、四座水电站、三条公路、十二座桥梁。尤为可贵的是,为了家乡的建设,他将工资收入的80%都用在了这些工程上。
  甘祖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干革命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推翻一个剥削阶级,再培植一个新的特权阶层。”
  面对丈夫甘祖昌无悔的人生选择,妻子龚全珍毫不犹豫地夫唱妇随。从没有干过农活的她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拜乡亲为师,从零做起,开始了她的别样人生。
  龚全珍(甘祖昌夫人):我这个老头子厉害就厉害在哪了?他什么话也不说,回来了一头就回到农村,回到老家去,把军装一脱,穿上老百姓的衣服,就去开荒去了。
  1986年,甘祖昌走了,但是他无私爱民的精神却永远扎根在了妻儿心底,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龚全珍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甘祖昌的理想,长期资助贫困孩子和孤寡老人,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着甘祖昌未尽的事业。
  无论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作为一名战士;无论是将军的妻子,还是农民的妻子;无论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退休职工,龚全珍都从未忘记自己担负的使命。
  这本《龚全珍日记选》记录的便是她随甘祖昌回到家乡后的点点滴滴。“党和政府有此好政策关爱我们这些遗孀,这笔钱,我将用于发展老人享有幸福晚年的事业……”“我没有什么遗产,如有余,留给后代读大专院校的补助,或捐献给县关工委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我又一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要继续努力,争取做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2月10日,革命老人龚全珍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颁奖词中这样说道:“跨越万水千山,脚步总是坚定,而爱越发宽广。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仁者爱人,大爱无疆。这正是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追求!
  在中国西部的宁夏,也有着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红军老战士,以一生的坚守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始终不渝的爱民之心。
  1933年9月,17岁的赖清林参加了红军,第二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她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称谓的内涵,走到哪里就把光和热带到哪里。
  新中国成立后,赖清林和同是红军老战士的丈夫李凯国,来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下的固原军分区任职,后调宁夏军区。赖清林常说: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穿上灰布军装时的样子,多少年来,那颗八角帽上的红星一直激励着自己。
  在宁夏军区大院生活的几十年里,赖清林对自己的“抠”是出了名的。
  李方军(赖清林之子):你看她穿的一件衣服,她穿的一件外套,上面补了50多个补丁。
  对自己和家人,赖清林是抠了又抠,但对有困难的群众,她却毫不吝啬。
  退休后的赖清林,一双黄胶鞋、一身没有领章帽徽的旧军装、一辆破旧架子车,是她的标志。一年从春到冬,她拉着车,把院子里别人废弃的杂物一点点收集起来,而后换成钱,再加上自己从工资里省出来的那部分,哪里有灾情就往哪里捐,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寄。
  李方军(赖清林之子):她确实是把一辈子的积蓄,可以说是全部交给社会。
  张北地震寄5000元、云南地震寄3000元、湖北水灾寄5000元、新疆雪灾寄10000元;看到报纸上有雇主虐待保姆致残,气愤的赖清林找到了受害人送去5000元慰问金。寄得最多的,还是六盘山区的孩子们。
  近40年时间里,难以计数的孩子靠着她的爱心,从放羊娃变成大学生,最终走出大山开始了新的人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改变他们命运的赖清林老奶奶捐出来的钱,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一分一分抠出来的。
  朱建英(赖清林儿媳):什么事情都想着别人,从来不想自己。她总觉得她就应该去帮助别人,她就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岁月流转,赖清林从黑发捐到白头,从行动敏捷到举步维艰……不变的,是她那身没有帽徽、领章的老军装和她那种始终不渝的拳拳之心。
  晚年的赖清林拖着渐老的身子骨,依然拉着那辆架子车,依然不时出现在军区大院内。近50年来,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官兵。直到2011年秋天,大院里突然不见了她的身影。
  她终于要歇歇了,她太累了!
  赖清林出殡那天,银川市许多认识她的和不认识她的人,与她熟悉的和心存感念的群众,纷纷从四面八方簇拥到殡仪馆,为这位三过草地、两次被推举为“感动宁夏人物”、时年95岁的红军老战士送行。
  201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去世七年的赖清林获得“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荣誉称号。
  江河行地,日月经天。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砥砺前行。
  【童声朗诵《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第四集 孝忠
  百善孝为先。孝,善事父母,子爱利亲谓之孝;忠厚传家久,忠,尽心竭力也。
  孝是修身齐家的底线,忠是治国理政的前提。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科学把握忠孝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颐养性情,浸润心灵,提升品位,而且能进一步提高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
  2016年9月24日下午6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我有传家宝》节目中,浙江慈溪“千年孙家境”孙氏后人孙慧君持宝亮相,在一片惊叹声中,传家宝获得了在场鉴宝专家的肯定。四位专家一致认定:这套乾隆年间的《孙氏宗谱》,从编辑到雕版,到纸张、油墨、印刷,均属上乘,堪称极品。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乾时期,修谱之盛是明清以来最典型的,当时的规制,包括用料都达到一种极致,这个体例特别标准。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它这个谱里收什么人?第一个就是忠臣孝子的事迹,是必定写进去的。它是真正有传家的价值的,也是今天我们把这个谱作为一个传家宝最重要的依据。
  如果说这套乾隆版的《孙氏宗谱》能够完整流传至今是一个奇迹,那么隐匿在家谱背后的孙氏家族则是一个传奇。
  孙家境,浙江慈溪南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自杭州迁居于此的孙氏家族而得名。“一个孙家境,半部明代史”。孙氏家族曾为明代望族,以学问人品、忠孝节义名扬神州,并成为“江浙文化”的重要代表。
  历史上,孙氏家族人才辈出,仅志书可查,有两位大学士、六位尚书、一位武状元、两位榜眼。当地有“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之说。
  孙家境孙氏家族的成员或仕、或隐、或文、或武,都始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忠孝”二字始终相通,深深植根于家族血脉之中,真正形成了“入为孝子,出为忠臣”的家风。
  张践(人民大学教授):移孝作忠,也就是忠臣出自孝子之门,你在家里头是孝子,出了家(门)就会变成了国家的忠臣,这个就叫所谓的叫“移孝作忠”,忠孝两个概念就联系在一起了。“未出这家门而知忠臣也”什么人是忠臣?孝子将来就是国家的忠臣,出了家门以后那就很容易地把家和国连在一起,所以儒家整个的社会治理的思路,它都是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到国家、到天下。
  孙燧,明弘治六年,即公元1493年中进士。那一年,与他同中进士的还有曾任兵部尚书的胡世宁。
  孙燧历任刑部主事、河南布政使、江西右副都御史等职。在巡抚江西期间,恰逢宁王宸濠图谋作乱。面对宁王的诱惑、排挤、威胁等一系列的软硬兼施,孙燧坚辞不苟,并且与胡世宁一道冒死先后七次上疏弹劾宁王。最终,孙燧被宁王设计谋害,死于南昌。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宁王要叛乱,要对国家天下造成大动荡的局势,孙燧最早看出来,而且他明确向好友王阳明表示,他要以身赴难。他去任江西巡抚这个任职,他就知道要去以身赴难了,所以他没有带家眷,就带了两个童仆,然后留下一句话,叫“死生已知”。我这不是去赴任,我这是去赴难。所以当宁王叛乱的时候,他舍生取义第一个站出来。
  虽然孙燧惨遭迫害,但他与王阳明、胡世宁志同道合、同气连枝,挽国家于危难之际,救百姓于战火之中,最终成就了一段广为流传的忠臣佳话。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当时江南官场上都不说宁王叛乱了,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最后结果怎么样?要明哲保身,只有王阳明,他的学生当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反身回来。他手上没兵,临时组织起来一帮义军,就平了宁王之乱。他怎么说,前有孙燧,后有王阳明,这就叫担当。为什么在行动上具有这种大无畏的担当、勇气和智慧?就是因为在内心成长的阶段里有礼义廉耻,有四维八德,有这种仁孝节义,有这种忠孝核心的价值支撑在心中。
  这座位于浙江余姚龙泉山上的忠烈祠,便是“宸濠之叛”平定后,在王阳明的奏请下,为纪念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忠烈的孙燧而修建的。
  忠烈祠旁边还有一座三孝祠,就是为旌表孙燧的三个儿子孙堪、孙墀、孙陞而建。当年孙燧在南昌被害的消息传到余姚,孙堪即刻赶赴江西复仇,孙墀、孙陞也随后前往。孙堪见到父亲的遗体时,悲恸欲绝,竟然哭聋了双耳。后在王阳明的主持下,兄弟三人扶孙燧灵柩还乡,择地安葬于姚江边的龙山南麓,并为父守孝。王阳明在悼唁孙燧的文中说:“公为忠烈,公之令子为孝子。”
  孙燧及其三个儿子的道德、事功,尤其是忠孝品格,对孙氏家族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更是在漫漫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孙氏后代最引以为豪的精神圭臬。它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影响着族人的观念、规范着族人的行为,使之常常在有意无意之间比照和践行。
  “孝,德之本也。”上下五千年,孝道渐次积淀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在孝风濡染下,代代老人生活在大家庭中,几世同堂,子孝孙贤,共享天伦,成为广泛称颂的东方文明。
  通过自我修养,而“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最终由此及彼地扩展到国家和民族层面,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前提。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说文解字》说:孝者,善事父母也。它原来的字形是一个老人,所以孝、考、老,都是同“考”字头,一个年轻人搀扶着一个老人,善事父母。你请注意《说文解字》说善事父母,善事没有简单地说善顺父母,所以真正的孝不是简单地顺,而是侍奉父母,而是让他因为你的孝,对人生感到有价值、有意义,所以你看中国的孝文化其实是非常深刻的。
  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陕西关中地区发生毁灭性大地震,陕西西安碑林中碑石被损毁,被称为“迎客第一碑”和西安碑林镇馆之宝的《石台孝经碑》,却巍然耸立。
  《石台孝经碑》镌刻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四载、即公元745年。碑身为正方柱体,共用了三十五块不同形状的石头组成,意为顶天立地,由此可见,李唐王朝以孝治天下的决心。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为什么那么讲孝,就是因为我们都是从祖先的河流那里来的,我们要从祖先那里获得文明精神的力量,因为中国人文化就是祖先崇拜。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都是脆弱的,每个人的智慧都是有限的。王阳明讲致良知,就是要从祖先和人类文明积淀那里,获得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更重要的是,在传统中国人那里,移孝作忠,自古家国同伦。而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必先尽忠。忠孝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一条血脉,也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毕生追求。有了这条血脉,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才有了“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才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才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才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在家为孝子出门为忠臣,忠孝两全这是中国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忠孝两全。忠孝不能两全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无奈,碰到各种艰难的选择,选什么?选忠。中国传统的这些伟大的人物,当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都是选择忠的。
  孙氏宗祠,雕梁画栋。燕翼堂上,抗金英雄岳飞赫然在列。
  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大举入侵中原。在面临忠还是孝的两难选择前,在岳母姚太夫人的支持下,岳飞毅然选择了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若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在紧张激烈的军务间隙,岳飞不忘尽孝,一定要亲自给母亲喂药。但岳母由于病情严重,还是于绍兴六年,即公元1136年不幸去世。岳飞十分悲痛,曾三天三夜粒米未进。
  按传统孝道,母亲去世,儿子应该丁忧三年。但前方战事正急,战机间不容隙。时年34岁的岳飞再次把忠置于孝之上,并给朝廷写了一个《乞终制札子》。重申了忠而忘家的信念:“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誓期尽瘁,不知有家。”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岳飞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最重要的是岳飞其实体现出,在家国危难之际,不是为一个王朝,虽然他的《满江红》说最后:待(重头),收拾旧河山,朝天厥。但其实他不是为了一个朝廷,一个祖上,他是为了一个族群,他尽忠报的是国家,不是天子。为什么高宗赵构最后一定要杀他,秦桧只是高宗的一个工具而已。真正的主要矛盾是,岳飞的这种为家国天下之志,和赵构作为一个封建君王的一己之利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迎还徽、钦二宗,他还要收复神州,所以在这个地方是和赵构发生了本质性的矛盾。
  清明将至,梨花风起,来岳飞庙祭拜的人已接踵而至了。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萨苏(文化学者):我们会惊讶古人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家风家训之中,把忠和孝都几乎作为最重要的主题,我们相信这是历代的中国人,在其中蕴含良苦的用心。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最初忠的含义并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职责,也就是说恪尽职守,而孝则是讲对祖先的“无违”,也就是对于祖先的传承。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其实前者就为后代子孙建立了一种做人的原则,而后者则把祖先传承的智慧的积淀传承下去。这不是封建糟粕,一横一纵,简单地建立了一个十字坐标系,就为我们后世的子孙指明了,在中国社会中最适合的做人方向。
  九曲黄河,一路奔涌,进入宁夏后甩出了一条条优美的弧线,留下了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南长滩,一个神秘的村落,四面傍山,一河环流,一片月牙形的绿洲,镶嵌在高天黄水之间。
  河边村头这一棵棵根深叶茂的果树,是一代代拓姓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恒久记忆。数百年间,上千棵古树完好无损,规则的布局也从没有任何改变,树干上苍老的纹路仿佛就是镌刻着祖先的谆谆教诲。
  南长滩人能够一代代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繁衍生息,有规矩和守孝道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香火。
  今年已经63岁的拓万义,自小就替父亲担起了10口之家的重担。让他至今都不能忘怀的是,1978年那个漆黑的夜晚,母亲胡永兰流着泪告诉他:给生产队放羊的父亲,为了寻找丢失的羊只,从门前的山崖上掉进了黄河……
  黄河从门前流过,责任是不变的承诺。
  随着大哥和五弟相继亡故,拓万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赡养老母,还要照顾大哥、五弟留下的子女。
  而对胡永兰老人而言,嫁到拓家的媳妇就是拓家的贵人,要以礼相待。她从不袒护儿子,也从不指责媳妇。老人的大度,让拓家兄弟、妯娌间从来都是相互谦让,互帮互敬。
  母慈子孝。2003年12月的一个夜晚,胡永兰老人突然身感不适。刚过门不久的小儿媳张旭兰抱起婆婆爬上羊皮筏子,摸黑渡过黄河,连夜把婆婆送往卫生院。
  家人一心,黄土变金。在二哥拓万义的带动下,拓家一个帮一个,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家里就有14名子弟考进大学。周边整个拓氏家族出了216名大学生。今天,他们中有劳动模范,有三八红旗手,有优秀共产党员,还有肩扛将星的将军。
  拓成祥(武警北京总队原副司令员):因为我们的家庭,兴教育才,诗书传家这样一个家风,我觉得有直接的关系。就是在这种家风的影响和带动下,我们的下一代,包括下两代(人),出现了一大批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服务。我觉得这个呢,正是因为家风的影响所带来的。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这一株株历尽沧桑的梨树和枣树依旧是硕果累累、风骨峥嵘。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这是青年毛泽东,在1919年10月写下的《祭母文》,将一代伟人的孝行和忠诚昭告天下。
  毛泽东在《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中指出:“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忠、最大的孝。”从而破解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的历史困境,同时赋予了共产党人全新的忠孝观。
  毛泽东不仅深刻地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忠孝观,而且也是这一忠孝观的伟大实践者。
  毛岸英,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有一个艰辛的童年,年仅8岁就与母亲杨开慧被国民党湖南军阀何键逮捕入狱,后与两个弟弟流落上海街头。他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由中共上海地下党安排赴苏联学习。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来了岸英、岸青兄弟的照片。毛泽东喜出望外,赶紧书写了一封信,托人捎去。此后,毛泽东与毛岸英这对父子之间书信不断。伴随着毛泽东的书信和谆谆教诲,几年间,毛岸英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杰出青年。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毛岸英主动要求参战,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在毛岸英回国前夕,斯大林接见了他,送给他一支手枪,作为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奖赏。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遵照父亲“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来到延安枣园锻炼学习,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还在解放区参加土改。每到一地,他都给父亲写信,汇报思想。而毛泽东也经常回信给他,指导他做人做事。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已经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总支书记、新婚不久的毛岸英毅然报名参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十分感动,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毛岸英做到了”“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人”。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毛岸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的牺牲,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崇高献身精神,表现出领袖与人民休戚与共的可贵品质,也反映出共产党人忠孝观的伟大风范。
  毛岸英的牺牲,让毛泽东感到悲痛。他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当有人提议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国时,毛泽东摇摇头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安葬在朝鲜吗?岸英应该和他们在一起。”
  1951年3月,毛泽东与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周世钊的谈话中讲道:“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家的儿子去呢?”这就是人民领袖的家教、家风,这就是毛岸英壮烈牺牲留给后人的启迪。
  然而,多年后,当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香山到中南海,几次搬家,但这些衣物谁都没有发现过,毛泽东把对毛岸英的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孟祥青(国防大学教授):毛泽东一生多次经历过失去子女的打击和痛苦。所以从这样一段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这样一个家国情怀,他的对子女的大爱是体现在对国家对民族的这样一个大爱上,体现在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上。那么反过来讲,毛岸英这一辈子当中,他的童年、少年经历了苦难,经历了战争这样一个洗礼。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而且他和他的妻子刚结婚不久,毅然决然决定,主动提出要奔赴朝鲜战场,而且牺牲在朝鲜战场,所以毛岸英用他这样一个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孝,诠释了这种大孝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上,我认为这才是毛泽东的大爱和毛岸英的大孝完美之结合,完美之诠释。
  移孝作忠,自古家国一体,忠孝思想是中国人修身齐家的信条和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我们党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共产党人眼中,背叛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不仅是大不忠,同时也一定是对父母的大不孝!
  张践(人民大学教授):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说你在处理个人家庭或者说孝亲与社会关系的时候,还应该有一个比孝更高的原则,就是“礼”的概念。中国古代的这个礼,它是一个伦理、政治、法律、道德的一个综合概念。你说我为了孝亲,我去贪点捞点,那就违反了社会的礼的规范。所以孔子强调,孝子是不能以损害国家,损害他人作为前提的。
  忠是党风建设的“压舱石”,孝悌是家庭的人伦底色。革命年代,忠意味着“断头流血以从之”;和平时期,忠表现为“再苦再累也值得。”人格因忠而巍峨,事业因忠而壮丽。只有将忠铸入灵魂,站稳人民立场,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固本强基,行稳致远。
  忠孝成为一种信仰,爱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情怀。
  【童声朗诵《增广贤文》】: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
  第五集 传承
  一缕炊烟,万家灯火。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青蘋之末,静水深流。
  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无形力量,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力量,是融化在血液中的美好气质,是植入骨髓里的优良品格,是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更是接续中华文明、涵养中华气象的不熄薪火。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伴随着一声惊雷,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了整个世界。
  也是在这一天,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迎来了自己的51岁生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几乎在一夜之间,钱三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学界最瞩目的明星。
  实际上,近现代以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科学界的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等。至今,海内外各国科学院院士中,钱氏后人数以百计。
  人们不禁好奇地发问,钱氏家族兴旺发达,根系在哪里?其家族人才辈出,源头在哪里?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其间,临安人钱镠建立了吴越国,其版图包括了今天的浙江、上海、江苏东南以及福建东北一隅。吴越立国七十余年间,秉承“保境安民,善事中国”和“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的宗旨。钱镠起于草莽,深知“民惟邦本”的道理。为此,对外,他智慧斡旋,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内,他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劝民农桑、开拓贸易,使境内出现了五谷丰登、百业鼎盛的景象。江南一带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美丽富饶的“苏杭天堂”由此奠定基础,声名鹊起。
  钱镠深谙“创业容易守成难”的道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特意制定了八条家规,要子孙后代持躬谨严、洁身自好,严禁骄奢淫逸。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钱氏家训》里边说娶媳妇不要计较对方的嫁妆,换句话说不要太在乎对方是不是官宦世家,是不是富豪世家,而最重什么呢?素儒之女,家训里明确规定,所以你娶儿媳妇进来,最好娶那些读书人家的女孩。
  公元932年,81岁高龄的钱镠辞世,留下10条遗训,作为对八条家规的补充。后来,钱镠的孙子钱弘俶对家规家训做了整理和补充,编写了《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翔实。《钱氏家训》区别于一般家训的最大特点是,将家国情怀始终贯穿其中。“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这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如果你看到这个利益是对普天下有好处的,你一定要去实现它。如果这个利只不过是对你一个人有好处的,不必在意。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吴越国第五代王钱弘俶依照“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的祖训,纳土归宋。钱氏家族因而受到了北宋王朝极高的礼遇,这为家族后世的繁衍和生息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要想真正探寻钱氏家庭鼎盛千年的强大基因,则必须走进世代钱家人念兹在兹的《钱氏家训》。
  这份被精心书写装裱,陈列于钱氏家庙列祖列宗像前的《钱氏家训》,奠定了这个家族历代多出国之栋梁的文化密码。
  一部流传千年的《钱氏家训》,影响了一代代钱氏后人,也塑造了一批钱氏杰出人才。“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这是《钱氏家训·家庭篇》开篇所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岁月如何变迁,有些道理经过时光的洗礼,仍旧闪耀出理性的光芒。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种家规这种家训内在的思想,它内在的精神,其实是为每一代的新生儿,每一代崭新的生命注入最强大的生命力,就是精神的力量、价值的力量。
  家训是家风传承的主要载体,在中国源远流长。新发现的清华简中有周文王遗命武王的《保训》,应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家训。孔子在庭院中告诫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被后世称为“庭训”,并看作是古代家训的源头。
  此后,影响较大的还有三国时诸葛亮的《诫子书》、晋代嵇康的《家诫》、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这些家训、家规和家书构筑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系,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孙。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家风家训讲究的是传承,所以这种传承其实是什么,是文明本质的传承,是一种生命的传承。所以“承”这个字,原来是接生的意思,是去捧一个新的生命,我们的文明为什么薪火相传?文明传承的力量特别强?为什么我说我们的文明极具时间的张力?是因为我们的家风家训看上去只是一些要求,一些精神的价值的塑造,但是它其实是给每一代生命注入精神的活力。
  清静幽雅,翰墨流香,南京颜鲁公祠。
  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祭拜颜真卿的祠庙遗迹,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初名“放生庵”,系当地百姓为纪念颜真卿首倡放生池一事所兴建。因颜真卿曾被封为“鲁郡公”,祠堂后被命名为“颜鲁公祠”,历经宋、元、明、清诸朝,几经修葺,保存至今。
  颜真卿,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他独创的“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为世代书法家所推崇。
  胡阿祥(南京大学教授):颜氏书法就像颜真卿的为人一样,宽大、正气、厚实。你一方面写着这种字,一方面想着你的祖先,应该起到一种像风像雨一样的影响,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的,风靡后世的影响。
  颜真卿一生为官五十载,对国家忠心耿耿、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是颜真卿刚直不阿的人格写照。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就在唐玄宗束手无策,感叹忠臣何在之时,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挺身而出,发出讨贼檄文。
  檄文一出,远在常山的从兄颜杲卿首先响应,并带着儿子颜季明投入讨贼的战斗中。正是这次讨贼之战,灭绝人性的安禄山凶残地屠杀了颜杲卿一家30口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悲愤中的颜真卿以生命为线条,用灵魂作墨迹,写出了千古名贴《祭侄文稿》。
  郭文斌(宁夏作协主席):著名的书法评论经典,叫《宣和书谱》里面它讲:《祭侄稿》怎么讲呢?它说:“鲁公平生大气凛然,惟其忠贯日月,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这真是讲到家了,他的文章,他的那些线条,他的那些笔触已经不是普通的纸和墨了,他是忠臣烈士,道德君子气节的折射。
  颜真卿卓越的一生,与他的五世祖、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留给后世的《颜氏家训》密不可分。
  颜之推是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出身于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
  西晋末年,战乱频仍。司马睿在北方大族的协助下,团结江东豪强建立了东晋政权,把都城由洛阳南迁到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史称“衣冠南渡”。颜之推的九世祖、著名儒家学者颜含也随大批中原缙绅、士族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颜之推从小就在颜氏家族儒家文化熏染下长大的,博览群书,以文著世,并且很早就进入仕途,但后期经历坎坷,他一生经历了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个王朝,三次被俘,“三为亡国之人”,多次险遭杀身之祸。他在《观我生赋》中说:“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胡阿祥(南京大学教授):颜之推他一辈子就是在家和国的矛盾当中,在忠和孝的彷徨当中,在祖先的辉煌和对后世子孙的焦虑当中。
  正由于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对南北风俗流变、政治得失、学风兴衰才有了透彻的了解。命运的多舛非但没有磨灭颜之推的意志,反而让他对历史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在他的晚年,便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修身、治家、处世经验和思索,写下了《颜氏家训》一书。《颜氏家训》涵盖了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世、求仕致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人借鉴的至理名言。如《慕贤篇》中讲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说的是交游的道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着黑。在《名实篇》中讲到:“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这段名言告诫人们,名实相符。在《颜氏家训》的滋养下,颜氏后人崇德重教、修身慎行,隋唐以来,名臣辈出。
  胡阿祥(南京大学教授):所以《颜氏家训》如果我们再说它的特点,可以说是平凡中见真理,真正的真理、真正的道理是孕育在平凡当中的。我们读《颜氏家训》,就好像跟一个充满智慧的老者,人生坎坷的老者在交流一样的。
  有了家训,意味着古风可以留存,时空可以超越,信念可以传递。头顶同一片星空,脚踩同一片土地,总有一些记忆可以共同拥有,总有一份嘱托让彼此牵肠挂肚。
  胡阿祥(南京大学教授):什么叫传承,这就叫传承。什么叫无法改变,这就叫无法改变。
  这座泌水河谷北侧的村落名为党家村,是国内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村寨之一,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民居瑰宝”。
  走进古老淳朴的石砌街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庄严肃穆的宗庙祠堂、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无不让人产生探知这个村落历史过往的冲动。
  在党家村这个宽大的四合院里,至今居住着党氏第二十代后人党鉴泉。退休后的党鉴泉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整理、解读、收藏每一个与党家村历史文化有关的文字上,对每座院落门楣上的匾额他都了然于胸。
  党鉴泉(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村民):它的门额是孝弟慈三个字,这三个字出自《论语》,它规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耕读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期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间,一些读书人,一些文化人,他把半耕半读,亦耕亦读,忙耕闲读,作为对生活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或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取向。
  这些镌刻于门楣、门庭、照壁、门柱上的家训,共有26条,几乎囊括了修身、处世、耕读、诚信等方方面面。
  这些被具象化的家训,语言通俗易懂,稍通文墨的妇孺老少一看便知,为人处世的哲理,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他们的生活之中。
  “行胜于言”“身正为范”。为了传承良好家风,中国士人不只是以言立训,还特别强调自己身体力行,以模范行动影响后人。
  华阴老腔《送杨燕之东鲁》: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间。
  五月槐花飘香的季节,我们循着有着中国摇滚之称的华阴老腔的声音,来到了秦岭脚下的杨震故里、陕西潼关县安乐镇水峪口杨坡村。
  杨震,字伯起,汉代著名学者,早年热衷教育事业,20岁以后一心一意自费开设学堂教授学生,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教学有方,名气大、学生多,被人们称为“关西孔子”。教了30年书的他,对做官没有丝毫兴趣。直到五十岁那年,十分钦慕和敬重他的大将军邓骘,慕名请他出山,到将军幕府中任职,自此杨震才走上仕途,此后屡经升迁,先后担任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最后官至太尉,掌管国家军事大权。
  杨震在他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秉持清廉作风。他不修豪华宅府,常以素菜为食,衣无锦绣,徒步往来。有人劝杨震,为子孙后辈着想,置办一些产业。杨震断然拒绝。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家业。杨震一生留下了许多清正廉洁的佳话。而“暮夜却金”的故事最为历代朝野所推崇。
  在调任东莱太守的途中,他的学生、昌邑县令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是夜,王密怀揣10斤黄金馈赠给杨震,杨震当即判断出王密已经是一个贪官,瞬间悲从中来。
  被拒绝收礼的王密不甘心地劝说老师:“暮夜无人知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痛彻心扉的杨震发出了那一声振聋发聩、穿越两千多年历史的、令清廉者激奋、贪墨者战栗的怒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严格自律的君子之风,让王密惭愧而退。“四知拒金”的故事也得以闻名古今,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至今,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杨氏祠堂中,以杨震的“四知拒金”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风堂”随处可见。
  江西婺源,朱子故里。
  汪口村是明清时期徽州与饶州之间重要的水运枢纽,商贾云集、船运如梭。
  古村落诸多构成要素,都深深打上了商埠的烙印。自宋大观年间,宋代朝议大夫俞杲迁居汪口村后,经过几百年的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16世纪俞氏后人跻身徽商的行列。
  “树养人丁水养财”。三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走出汪口,闯荡通都大邑,从事茶、木、粮、棉、布等行业。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富裕后的汪口村人,置办田宅、建祠续谱、兴办书院。
  赵杰(江西婺源县电视台记者):在这个村子里,经常看得到,像这样的这些墙角,墙角这里都削下去一块,就是邻里之间啊不要棱角相对,要礼让三分。
  对于那个年代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汪口先民来说,天气的好坏可能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了。夜观天象,至今留存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俞保森的记忆里。
  这块小黑板在汪口村的街口已经悬挂了整整40年,天气预报的信息每天都在更新。
  俞保森(江西婺源县汪口村村民):我是想为大家做点事,在家里,退休了以后能够发一点余光吧。
  40年前,40出头的俞保森开始收听收看江西、安徽、浙江三地的天气预报,结合气象观测后,将信息写在小黑板上,以方便村民们安排生产生活。
  迄今为止,俞保森累计用坏了收音机六台、电视机三台、小黑板七块。准确率极高的讯息几乎从未间断过。在资讯如此发达的当下,这块小黑板前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驻足了,然而它一如既往地立在那儿,成为一道不变的风景。
  守望相助,古今相通,公序良俗,绵延至今。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是弥漫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我们一张嘴一闭嘴都能呼吸到传统文化。
  家风传承的是一个家族繁衍的精神史,同时也承担着宏大的国家叙事功能。
  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老一辈革命家,不仅在血火淬炼中涵养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家风,并且通过“知行合一”,使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杨军成(武警同心县中队指导员):我中队是一支流淌着红军血脉的英雄连队,1936年10月成立的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游击大队是中队的前身,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首任主席马和福,兼任回民游击大队大队长。回民游击大队成立以后,有一大批的游击队员参加了回民游击大队的革命斗争。1937年3月,经三边特委指示,豫旺县并入到环县,回民游击大队随之并入环县游击大队,在时任县委书记习仲勋的领导下,坚持开展革命斗争。
  这支流淌着红军血脉的连队,从建立那天起,就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
  它的建立始于红军西征。1936年6月,西征红军向军阀马鸿逵占据的豫旺堡发起了总攻,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出逃,而一名叫马和福的回族群众,却停下了脚步,原因是他看到红军对群众秋毫无犯,而且尊重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视当地群众为兄弟,被感动的马和福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农民赤卫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马和福革命道路的一个起点。此后,他当选新成立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主席,并兼任回民游击队大队长。也就是今天武警同心县中队的前身。
  1937年2月,马和福在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被捕,为了捍卫真理,英勇就义,年仅44岁。
  马和福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留在了这支英雄连队中。
  武警同心县中队战士点名:现在开始点名,马和福!“到”。
  在马和福的故乡,同心县豫旺镇秋家渠村,这位脸色黝黑庄稼汉,就是马和福的孙子马永红。他却扎根在了这片浸染着先辈鲜血、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你爷爷是没地种才参加革命的,如今我们有了地,就要种好它,绝不能辜负你爷爷的遗愿。”正是父亲去世前的这段话,让马永红最终放弃了走出大山的机会。
  马永红(马和福之孙):有时候自己考虑,说是没有遗憾,那都是骗人的,遗憾肯定有,但是反过来再想,我过得并不比别人差,还可以,我自己的生活自己能赶上,何必想那么多呢,如果老前辈要是能想那么多的话,也不会参加革命的。
  江河有源,大树有根。知道从哪里来,才会知道往哪里去。千百年来,家风已成为中国人性情中最特殊的文化记忆。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开拓和挖掘其中最优秀的内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确立自己的“国家哲学”,为新时代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以光明之心开风气之先。
  守望家风,守望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知识出处

守望家风

《守望家风》

本文记述了家,是一个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家风,是一个家庭及至一个民族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其中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典籍。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