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湖村里的葫芦才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夏潮湖陶渊明后裔文化资料汇编》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566
颗粒名称: 潮湖村里的葫芦才女
分类号: K825.7
页数: 4
页码: 46-49
摘要: 本文是刊载于《网易石嘴山》的一篇文章,文章记述了石嘴山市潮湖村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烙画传承人陶瑞珍的事迹。
关键词: 葫芦 桃园 先生 陶瑞珍

内容

立夏之后的石嘴山绿意丛生,槐花飘香。九泉公路自北向南从大武口区潮湖村横穿而过,沿着公路向南行驶,经过村中几条小巷后,在仁和巷的深处,居住着石嘴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烙画传承人陶瑞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五柳先生的一支后裔就生活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村四队。算一算,到今天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近日,我们一行人便和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第十九世孙(指一个家族)陶瑞珍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到达陶瑞珍家门口时,一位穿着朴素,面带淡淡微笑的农村女人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她,就是陶瑞珍。
  进入陶瑞珍家中,简单的农村小院被打扫的干净整洁,琳琅满目的精致剪纸,梅兰竹菊四君子刺绣为这个农村家庭增添了更多的幸福感。
  最吸引人的还是一桌摆放整齐的葫芦,这些葫芦并非普通葫芦,而是体型各异、全身烙印了精美的图画葫芦。
  每到夏日,在陶瑞珍的家里,庭前藤蔓依依,青色的小葫芦就像是阳光雨露里的精灵,一排排风干葫芦上雕刻着世间繁华。
  白天,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拎起锄头就在田地里干活;夜晚,她又是手工艺者,为一个个葫芦赋予新的生命和色彩。
  三阳开泰、马上封侯、八骏图、簪花仕女、十二生肖、年画娃娃……每个葫芦都讲述着各自的传奇故事。
  “每个葫芦的形状都不一样,要根据它的外形想象它适合雕刻什么图案,然后再去造意。有那么一瞬间,猛然就能想到成型的模样,就像你们刚才看到的用油锤葫芦制作成的节节高。”陶瑞珍看着书柜里即将完成的成鸟哺幼作品说。
  按形造意,正因如此,常人看似异状的葫芦在她手里反而变成了稀世宝贝。形似如意、疙瘩、罗汉、寿星、大象、蝈蝈等的葫芦,配上她精巧的手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变成了一件件“福禄藏品”。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精致的葫芦制品,除了与生俱来的天分和一股钻研的勤奋劲儿之外,时间也成为了完成一件作品的催化剂。
  陶瑞珍的家中挂着这样一副对联“琴棋书画能抒情,梅兰竹菊可养性”。
  如今,陶瑞珍依然秉持初心,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和自己的这些宝贝“交流”。
  行走在初夏的潮湖村,能“呼吸”到一种古朴厚重的文化之美和恬淡宁静的生态之美。
  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掌握着一般人不具备的特殊技艺。他们的技艺或由父辈传授或由师傅传授,在他们的坚守、传承下,为整个城市留下了如贺兰山一般绵延不断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54岁的陶瑞珍爱上葫芦烙画已有40多年了,在她的记忆里,祖父是生产队里的果园护园工,儿时的她经常跟在祖父身边,看着祖父在葫芦上烙画,这一看就看了十多年。
  陶瑞珍说,是陶氏家族的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才让她有了这么多的想象力。
  在陶瑞珍的作品里,有一个葫芦作品是用一个名为“疙瘩”的品种制作而成,作品里注入了百子图形象,意为记载人在童年时的欢乐时光,这和她的童年不谋而合。
  小时候,在父辈母辈的熏陶下,陶瑞珍学会了剪纸、刺绣、绘画和书法,掌握了画、刻、雕、烙等技艺,如今她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已全部注入到了葫芦烙画中。
  浮雕、骏马、万不断祥云、芭蕉叶、莲花等传统文化元素成为葫芦烫画中的点睛之笔,连书法都能够雕刻在鸡蛋大小的葫芦上把玩。
  艺术无国界,文化也是相通的。陶瑞珍说,所有的文化都是相通的,艺高人胆大,就看你敢不敢尝试。从她的作品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也看到了民间艺术的质朴和率真。
  葫芦制作并非一朝一夕,但贵在坚持和钻研,普通手捻葫芦烙画(微型亚腰葫芦)一般需要2天左右时间,大一些的如大型亚腰葫芦、新疆特大亚葫等葫芦烙画就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有时遇到琐事繁多的情况,制作时间就会更长。
  在她众多作品中,一对“如意葫芦”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形状的葫芦是在生长期时采用三合板和毛线固形的方法而成,一般勒十几个才能成功一个,每一个作品的成功,都代表了此类工艺的更进一步精进。”陶瑞珍介绍到。
  从陶瑞珍的作品里,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空灵和雅致,也能看到民间艺术的朴素和率真。
  “那是一个深秋,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葫芦烙画。看着爷爷从柴房里把晒干的葫芦取出来,用点燃的线香在葫芦上烫着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幅幅时代记忆复刻在了葫芦上,虽然有些粗糙,但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和灵动的图案,左看右看感觉就像活了一样。”陶瑞珍回忆着,看着这些充满民俗气息的葫芦烙画,她第一次动了心。
  于是,陶瑞珍开始接触葫芦烙画这门手工艺术。那一年,她只有十岁。
  宝剑锋从磨砺出。初次接触葫芦烙画是“一见钟情”,随后除了家中的农活,陶瑞珍便一门心思扑在了她的葫芦事业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这门手工艺术的确很有趣,但要做好,并非易事。
  好手法自然要搭配好原料。于是,陶瑞珍开始了葫芦种植之路,陆续引进了16个品种,为的就是“按形造意”。葫芦烙画在选料上极其讲究,要想在葫芦上妙笔生花,就要选个“高颜值”葫芦,此类葫芦表皮质地坚硬,木质饱满,更利于保存,作画的效果也更佳,外形周正、曲面圆滑的葫芦才是上上之选,往往一个葫芦经过层层选拔后才有资格进入烙画工序。
  新摘下来的葫芦也不是立即就能进行创作的,还要经过去表皮、脱水、阴晒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进入最终的烙画创作。
  烙画时,先用铅笔在葫芦上勾勒草稿,再用工具沿着勾画的线条进行烙刻,绘画完成后再往整个图案上涂抹一层核桃仁油,待完全干后,一个葫芦作品才算完成。陶瑞珍手中的葫芦烙画作品“传情而不写形、写意而不写实”。
  多年过去了,陶瑞珍的手上还留着斑驳的烫伤印,这些印记见证了一位葫芦烙画艺术家的艰辛过往和艺术磨砺。
  学习之初,她使用线香作画,只因温度和技艺不够精湛,手部多处被香烫得伤痕累累。
  后来,开始用细铁丝烧红后在葫芦上作画,铁丝的温度不好掌握,手部也经常留下烙伤的痕迹,烙出的作品也并非心中所想。
  如今,已经升级成了用电烙铁创作,虽然技术进步了,但图案勾勒的深浅浓淡全靠烙铁上的温度高低表现,如此一来,自己就又成了下烙前的小白鼠。
  “每次下笔前,我都将手中的烙铁靠近手部感知一下温度,有时候一不注意就会被烫伤。”陶瑞珍笑着说到。
  尽管如此,每完成一个葫芦烙画,陶瑞珍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手中的葫芦烙画逐渐步入正轨。葫芦烙画工艺将传统绘画艺术和民俗艺术相结合,成为了传承着传统文化的一支队伍。
  陶瑞珍家前院有一个她自己设计装修的小型展厅,里面陈设着她的葫芦烙画宝贝们,镂空的葫芦烙画灯罩、小型的烙画动物、生动的十二生肖……每一个作品都将她内心深处的丝丝情愫融入其中。
  “千金焉能一字贵,万孝如同祖传情”在这个小型展厅里,融入了陶瑞珍父亲、女儿和自己的祖孙三代的价值观念,父亲用篆体书写了老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女儿亲手裁剪了梅兰竹菊剪纸,还有陶瑞珍自己翻译手抄的父亲遗作。三代三世,同一个梦想,同一个陶氏情怀。
  在中国,有个几千年都不曾更改的习俗。“家谱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但是在陶瑞珍这里却发生的小小的变化。
  “几十年来,我通过不断的研究发展葫芦烙画,在艺术方面有了些许造诣,有幸接手了这本记载到陶氏家族十九世的家谱,这本家谱是陶渊明十八世孙陶常民牵头整理,经过11年搜集历史文献,实地走访后编纂的,如今已经记载到了十九世,同时我也获得了‘陶氏才女’这个名号”陶瑞珍翻着这本白底蓝字的陶氏家谱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葫芦谐音“福禄”,也有长寿、多子、聚财等美好寓意。人们常说:宝葫芦要啥是啥,想啥有啥。
  葫芦烙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潮湖村的葫芦烙画事业也在蒸蒸日上。2012年,陶瑞珍以石嘴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身份带着剪纸和葫芦烙画参加了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的展览。期间,北方民族大学两位退休老师相中了展示作品中的“三阳开泰”葫芦烙画,在看了两趟之后,以600元的价格买了下来。随后,由她创作的葫芦烙画在参展后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短短几天,200多个葫芦烙画就销售一空,为她带来了2万元的巨大收益,这是让陶瑞珍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后便因葫芦烙画而走上了致富路。看到一个小小的葫芦烙画竟能带来如此大的经济效益,她创作葫芦烙画的兴趣就更浓了,并下决心要把葫芦烙画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在此之前,好多早期创作的葫芦烙画也都送给了朋友。”陶瑞珍如是说。
  不出家门,没有复杂的设备,葫芦就变成了钱。2013年6月,石嘴山潮湖瑞宝工艺葫芦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几十年后,陶瑞珍开始了崭新的事业,将这份家传手艺传给了乡亲们,并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带着大家种葫芦、刻葫芦、卖葫芦,走上了葫芦创业的康庄大道。
  “我现在有20多个徒弟了,希望他(她)们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陶瑞珍难掩内心的自豪。下一步,怎样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葫芦烙画创作中来,怎样让葫芦烙画满足不同群体游客的审美需求,怎样不断提高葫芦的附加值,这些将纳入陶瑞珍的发展新方向。未来,陶瑞珍将开办更多更好的葫芦种植、葫芦烙画制作培训班,让更多人加入到葫芦烙画队伍中来。现在,陶瑞珍正沿着她为自己规划的道路,向着未来前行。
  (刊载于《网易石嘴山》)

知识出处

宁夏潮湖陶渊明后裔文化资料汇编

《宁夏潮湖陶渊明后裔文化资料汇编》

本书宁夏潮湖陶渊明后裔文化资料汇编,收录陶氏家谱资料,调研建议文稿,相关活动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陶瑞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