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之最》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530
颗粒名称: 社会·其他
分类号: K291.43
页数: 48
页码: 172-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的社会情况及发展,其中包含地震、革命思想传播、共产党员、抗日爱国集会、军事剿匪等。
关键词: 石嘴山市 社会

内容

最大的地震
  清乾隆3年11月24日(1739年1月3日)发生的平罗8级地震,是石嘴山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灾情极为严重。参考震中:平罗、银川(北纬38.9°,东经106.5°),震中烈度:X强,震级:8。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十一月廿四日酉时,宁夏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平罗及郡城尤甚,东南村堡渐减,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北新渠、宝丰二县地多坼裂,宽数尺或盈丈,水涌溢,其气皆热,淹没村堡。三县地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
  据《清代地震档案史料》记载:宁夏地震,惨变异常,……其宁城北面一百六十余里至宝丰县,西面四十里至平羌堡,南面、东面俱二三十里之村庄,其被震之重,与宁夏相类。此外受伤稍轻。查,平罗、新渠、宝丰三县,洪广营、平羌堡,阖城房屋亦倒塌无存。而平罗、新渠、宝丰等处,平地裂缝,涌上黑水更甚,或深三五尺、七八尺不等。民人被压而死者已多,其被溺、被冻而死者亦复不少。城垣亦大半倒塌。
  据《道光平罗记略》记载:新渠、宝丰原系查汉托地方,逼近黄河。……十一月廿四日地忽震裂,河水上泛,灌注两邑,而地中涌泉直立丈余者不计其数,四散溢水,深七八尺以至丈余不等。而地土低陷数尺,城堡房屋倒塌,户民被压溺而死者甚多。新渠县城南门陷下数尺,北城门洞仅如月牙。而县属商贾民房及仓廒亦俱陷入地中,粮石俱在水沙之中,令人刨挖,米粮热如汤泡,味若酸酒,已不堪食用。四面各堡皆成土堆。惠农、昌润两渠俱已坍塌,渠底高于渠堤。自新渠而起二三十里以外,越宝丰而至石嘴子,东连黄河,西连贺兰山,周回一二百里,竟成一片冰海。宝丰县城、仓廒亦半入地中。
  此次地震波及中国北方大部。大震之后,余震延续两年有余尚未宁息。据《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和《故宫档案》中记载的较强余震约30余次。
  革命思想最早在石嘴山传播
  石嘴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宁夏传播革命思想较早的地区之一。1925年8月,冯玉祥将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率国民军“入甘援陕”,策应北伐战争。该部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和钱清泉、宣侠父等中共党员,曾先后在石嘴山、黄渠桥、平罗县城等地驻留,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宣讲苏联十月革命,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钱清泉、宣侠父还深入到石嘴山农村中,调查了解民间情况,在下营子曾同一小商人交谈,从中得知当地民众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只知道“大清皇帝”“武举人”之类的陈旧东西,对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等一无所知。在平罗县街头,看到一些士兵仍穿清朝的服装,钱清泉、宣侠父颇感惊讶,他们赶写宣传材料,到街头散发,向民众讲演:现在是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人民要联合起来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铲除封建主义。通过宣传演讲,对处于封闭落后的市境群众,起到了正面积极引导的作用。国民军总部驻宁夏城(今银川市)期间,政治部的中共党员开办了马列主义讲习班,创办油印小报《中山日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报道北伐战争进展情况。并在银川市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宁夏特别支部,平罗、石嘴山的一些进步学生和青年阎廷栋、叶松龄、雷启霖、刘堂琛等人参加了马列主义讲习班,首次听到中共党员刘伯坚等人关于马列主义的讲课,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早的石嘴山籍共产党员
  民国16年(1927年),在银川“五中八师”(甘肃省立第五中学和省立第八师范合办,设立于宁夏府城)学习的石嘴山籍学生叶松龄,经李临铭(中共宁夏特支书记)、白虹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转正。他是市境最早的本地籍共产党员,也是宁夏当地首批共产党员之一。但当时在市境尚未建立中共地方组织。
  最早的中共基层党支部
  民国27年(1938年)春,中共宁夏工委派杨一木、苏文、何广宽、李平山、李维钧等中共党员干部到宁夏工作。根据当时市境部分学校已被靠近我党的进步人士所掌握的形势,中共宁夏工委确定把工作重点放在学校方面,使这些学校成为党开展地下工作的落脚点。杨一木等到市境后,经王茜、雍生善介绍,安排到黄渠桥北校,以教师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杨一木在黄渠桥二完小工作期间,发展教师郭英教(又名郭育三,宁夏惠农县庙台乡人)、李振声(又名李东甫,山西人)为中共党员,随后郭英教又发展学生常凤翔(宁夏平罗县人)为中共党员。在此基础上,于1938年4月在黄渠桥建立市境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支部负责人杨一木,共有党员5名。是年冬,杨一木因被特务搜捕,离开二完小返回陕北根据地。中共黄渠桥支部处于无人负责状态。1939年春,中共宁夏工委负责人李仰南来市境,重新组建了中共黄渠桥支部,支部负责人为郭英教,党员有郭英教、贺闻韶、常凤翔。
  第一个中共县级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6日,中国共产党惠农县委员会成立,为市境第一个县级党组织,首任县委书记信宁。1949年9月26日,平罗县人民政府成立,为市境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首任县长刘宗泽(兼任)。
  第一次抗日爱国集会
  抗日战争时期,石嘴山人民抗日爱国热情高涨,平罗县先后举行了“抗日救国大会”“庆祝湘北大捷”“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三次抗日爱国集会。1931年11月4日,平罗县在县城中山俱乐部(今鼓楼西)举行了“抗日救国大会”。这是市境举行的第一次抗日集会。是日,县城悬挂国旗,张贴标语、传单,出席大会的有十余个机关团体,还有宁夏一中宣传队、第六区高小宣传队及人民群众共2000人。会上,一中宣传队、第六区高小学校宣传队的代表和县城高小学生代表作了讲演。演讲完毕,遂举行了抗日示威游行,人们手持小旗,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游行队伍返回中山俱乐部后,各校宣传队为民众演出了《朝鲜亡国》《万宝山惨案》《日本占领满洲》等新编剧,观众无不动容,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此起彼伏。
  最大规模的军事剿匪
  1950年剿灭郭拴子股匪的战斗,是石嘴山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剿匪行动。郭拴子本名郭永胜,1908年出生,惠农县燕子墩乡米家村人。1930年,郭永胜与平罗、贺兰、汝箕沟、镇朔堡等地的土匪头目周墩子、童信、张怀忠、谢占奎等人结伙在贺兰山为匪,自称“贺兰王”,网罗匪徒100多人,四处烧、杀、掠、抢。1934年,马鸿逵派军队围剿,未能奏效,遂改变策略将其收编,任命郭永胜为平罗、贺兰、惠农三县“保安司令”,期望达到“以匪治匪”的目的。
  1949年9月27日,慑于解放军的强大威力,郭永胜被迫率部向解放军投诚,被解放军改编为贺兰山保安大队,郭任队长。郭永胜表面服从,暗中却与国民党特务紧密联系,并被委任为“西北反苏讨共救国军宁夏军区司令”。1950年3月5日,郭永胜乘保安大队指导员杨进国和副大队长去银川开会之机,借口到西沙窝开荒种地,与张怀忠、谢占魁股匪汇合,共60余人,携轻机枪2挺、驳壳枪4支、步枪70余支、子弹7200余发,以及棉被衣物等,窜入贺兰山为匪,打出“西北反苏讨共救国军”旗号,至1950年上半年,势力扩充到300余人。郭匪杀人放火,扰乱社会,给新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1950年初,中共宁夏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做出决定:军事清剿盘踞在贺兰山中的郭拴子股匪。10月6日,郭拴子被解放军捕获。11月19日,银川市万余群众集会公审,匪首郭永胜被依法枪决。
  最早的革命烈士
  李双双(1909~1947年)和任天才(1919~1947年)两位,是石嘴山市最早的革命烈士。李双双,汉族,陶乐县五堆子乡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担任陶乐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同年5月宁夏省政府通令陶乐县当局缉拿李双双,6月19日李双双被捕。敌人对李双双进行了残酷的拷打,把他活活吊死在房梁上。李双双英勇献身,年仅37岁。任天才,汉族,惠农县西永固乡李家庄人,1937年被抓到马鸿逵部队当兵。1941年6月逃离马鸿逵部队。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任天才到鄂托克旗大庙一带工作,被暗藏的国民党特务逮捕。同年在惠农县黄渠桥(今平罗县黄渠桥镇)被敌人杀害,时年28岁。1953年2月6日,宁夏省人民政府为任天才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园
  1953年,党和政府拨款898.4万元(旧币),在惠农县(今惠农区)西永固乡吴家庄子西侧建设了石嘴山第一座革命烈士陵园,面积709平方米。将分散埋葬的17位烈士集中安葬。其中16位是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65军194师582团在惠农县执行剿匪任务时牺牲的烈士,1位是民国时期被马鸿逵杀害的任天才烈士。由于西永固烈士墓地势低洼,交通不便,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5月拨款4万元,在大武口区园林场附近新建石嘴山市烈士陵园,面积30750平方米。1984年又投资5万元在园内修建烈士纪念碑、水井、供电、路面等配套设施。同年将西永固烈士陵园17名烈士和分散埋葬的5名烈士移葬于新陵园。
  1979年,市民政局在进行普查登记的基础上换发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1984年,收集、整理编写了《石嘴山市革命烈士英名录》,编入烈士92名,其中:1937年前牺牲的2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18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25名,抗美援朝牺牲的18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牺牲的29名。1985年后,石嘴山市又有因抢救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壮烈牺牲的11名同志。到2000年底,全市共有革命烈士103名。
  最早的乡级回族自治区
  1954年2月,宁夏省人民政府根据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1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批准惠农县(今惠农区)成立宝丰、灵沙两个回族自治区。当时惠农县辖5个区、34个乡,宝丰回族自治区是在惠农县第二区的基础上成立的,自治区下辖宝丰、渠羊、五渠、礼和、永屏、庙台、省嵬7个乡,首任自治区主席马文祥(回族),区党委书记李荫南;灵沙回族自治区是在惠农县第五区的基础上成立的,自治区下辖上甲、下甲、东润、二闸、双渠、惠北6个乡,首任自治区主席马生祥(回族),区党委书记高树桂。1954年10月,宁夏省并入甘肃省后,根据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撤区并乡的通知》,惠农县将石嘴山、黄渠桥、西永固3个区的建制撤销,原隶属于3个区的21个乡合并为11个。宝丰、灵沙两个回族自治区的建制仍予保留。1956年2月7日,惠农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宝丰回族自治区所辖的7个乡合并为3个乡,即:宝丰、渠羊、五渠合并为宝丰乡;庙台、省嵬合并为庙台乡;礼和、永屏合并为礼和乡。灵沙回族自治区6个乡合并为2个乡,即:下甲、上甲、东润合并为灵沙乡;二闸、双渠、惠北合并为惠北乡,撤销北长渠乡,其辖地分别划归高庄和惠北乡。同年8月19日,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惠农县将宝丰、灵沙两个回族自治区的建制撤销,改设宝丰、灵沙、礼和、惠北4个回族自治乡。1958年10月,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及乡级建制的改革,宝丰、灵沙、礼和、惠北4个回族自治乡建制被撤销。至此,石嘴山历史上建立的几个县级以下回族自治政府,在完成了它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后,过渡为人民公社。
  第一任中共石嘴山市委书记
  1963年12月9日~17日,中国共产党石嘴山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石嘴山举行,会议总结了1958年中共石嘴山工作委员会成立、1960年石嘴山市建市以来的工作,确定了1964年的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共石嘴山市第一届委员会。18日,在市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杨正喜当选为首任市委书记。截至2012年年底,先后担任过中共石嘴山市委(含中共石嘴山工委、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银北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书记的还有:董滋全、徐芊、郭文举、王瑞刚、高崇维、薛维堂、李俊杰、杨福亭、郑小明、杨春光、田明、李文章、彭友东。
  第一任石嘴山市人大主任
  1968年3月26日成立的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取代了石嘴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79年2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恢复。1981年11月3日,石嘴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市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选举张贵京为市人大常委会首任主任。截至2012年年底,先后担任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还有:白贵生、何生藻、刘锦、郑小明、杨春光、田明、李文章、彭友东。
  第一任石嘴山市市长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第93次全体会议决定设立石嘴山市,撤销惠农县。17日,国务院议字10号文件通知:“设立石嘴山市,撤销惠农县,将原惠农县的石嘴山等十个乡(镇),为石嘴山市的行政区域,其余地区划归平罗县。”3月26~29日,石嘴山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石嘴山镇(今惠农区)举行,会议期间宣布了国务院关于设立石嘴山市的决定,选举产生了市人民委员会,李波当选为首任市长。截至2012年年底,先后担任过市人民政府(含市人民委员会及筹备委员会、市革命委员会及筹备小组、银北地区革命委员会及筹备小组)市长的还有:马铁轮、于学进、董滋全、徐芊、郭文举、王瑞刚、张学儒、白贵生、李俊杰、任启兴、马文亮、王贵增、马瑞文、马金虎、田明、王儒贵、张作理、王永耀。
  第一任石嘴山市政协主席
  1960年3月25~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嘴山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33人,代表16个界别出席。会议由中共石嘴山市工委书记杨正喜主持。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石嘴山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杨正喜当选为市政协首任主席(兼)。会后建立了市政协组织机构,与工商联合署办公,负责日常事务。截至2012年年底,先后担任过市政协委员会主席的还有:王杰、张贵京、梁鸿岳、何国成、刘昆、王中。
  波及全宁夏的石嘴山“双反”运动
  20世纪60年代初,宁夏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坏人坏事”的“双反”运动。运动发端于石嘴山钢铁厂,同时在石嘴山市及宁夏各地全面推开。在运动刚开始的头两天里,仅石嘴山市就突击抓捕了1776名所谓“坏人”,其中逮捕643人,劳动教养254人,集中劳动879人。运动中宁夏全区总计抓人27000余名,其中被判刑的有3263人,数以千计的人死亡或失踪。
  运动的起因: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对贺兰山煤炭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当时“大跃进”运动的影响,石嘴山掀起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高潮,全市厂矿企业职工队伍迅速扩大。这些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一部分属外地自流(时称“盲流”)人员,因此职工队伍存在着人员情况复杂、底子不清等问题。当时中共石嘴山工委书记处决定结合“肃反”(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运动,决定对全市职工队伍进行一次清查摸底工作。
  在此期间的1958年8月,根据冶金工业部文件,确定在石嘴山快速建设年产20万吨至30万吨钢规模的石嘴山钢铁厂。次年12月31日,随着第一座55立方米高炉的投产,石嘴山钢铁厂开始了仓促生产。由于建厂初期战线拉得过长,摊子铺得过大,工程质量较差,致使设备简陋、不配套,工艺技术不过关,以及矿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日益显露;加之当时职工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生产管理落后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生产事故频发,生产难以正常进行。石嘴山钢铁厂的这些问题,引起了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1960年7月,自治区党委派出工作组进驻石嘴山钢铁厂调查了解问题所在。随后,自治区党委一位领导到钢厂视察,在听取工作组汇报后提出:“宁夏的民主革命不彻底,暗藏的坏分子很多。石钢是全区最坏的一个企业。过去都说是技术问题,现在要转过来,一切从政治破坏出发,要捕办坏人。”根据这个讲话精神,自治区工作组把在“大跃进”中仓促上马的石钢存在的工艺技术问题、生产管理问题以及发生的生产事故等,都归结为企业“领导干部思想右倾,职工队伍严重不纯,敌人破坏,坏人当道”,为此要求钢厂集中力量“打击坏人,纯洁队伍”。并对全厂职工进行政治调查排队,得出了在拥有4000名职工的石钢中,“14%的干部、13%的职工有政治历史问题”的结论。同年8月22日,工作组以《关于石嘴山钢铁厂当前的问题和我们的意见》为题,向自治区党委作了报告。8月30日,自治区党委根据这个材料整理形成上报中共中央并向全自治区各地、市、县转发的《宁夏党委报送汪锋〈关于石嘴山钢铁厂当前问题的检查报告〉》中指出:“在我们宁夏地区,像石钢这样的领导干部严重右倾、官僚主义,职工队伍严重不纯,内部十分混乱,以致生产长时间没有起色的厂矿企业是很多的。”为此,必须“在全区的所有厂矿企业中(包括社办的)都要来一次彻底清查”。于是,一场“反对坏人坏事”的政治运动在石嘴山发端,同时在宁夏各地、市、县全面推开。
  不仅如此,9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向全国批转自治区党委报送的汪锋《关于石嘴山钢铁厂当前问题的检查报告》。中共中央指出,“报告中所反映的这些严重情况和问题,在各地的落后企业单位中,特别是大量吸收‘盲流’的企业中也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在一个企业里,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严重不纯,怎么能把生产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做好呢?中央希望你们按照中央于八月十七日批转中央工业工作部关于改造落后企业问题的报告中所提的意见,参考宁夏的办法,注意抓一下这方面问题。”运动开始后,自治区对各市、县层层下达捕人指标,简化法律手续,把批准捕人权下放。县及公社“先捕后报”,采取快捕快判、快送劳改的办法,甚至“边审讯、边查证、边判决”,放手大搞。不少企业公开宣布“调皮捣蛋的、吊儿郎当的、能说会道的、经常旷工的都要搞起来”。
  “双反”运动刚开始时,尚能依法办事,按照审批手续抓人,但随着迅猛发展的大揭发、大批判的势头,很快出现了“快捕、快办”等乱抓人的情况,形成了“群众斗、群众捕、群众押、群众管”的群众运动。一些单位为了“凑数”完成“双反”任务“指标”,就把“看着像坏人”的人先抓起来,然后再整材料上报,最终演变成“抓人越多,成果越大”的局面,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967年,中共中央下达了〔1967〕67号、〔1967〕407号文件,其中指出:“双反”是一次政治陷害案件,应根据毛主席提出的“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指示,彻底进行复查平反。自治区党委召开会议,认为:“1960年9月在全区开展‘双反’运动,由于当时对阶级斗争形势和职工队伍的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抛开了正常的法律程序,采取了大捕、大抓的错误做法,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造成一大错案”,决定由各级党组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双反”进行全面复查平反。宁夏全区共计有26801人得以平反纠正。
  最早的插队落户知青
  1969年1月30日,根据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全市首批370多名初中、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到农村安家落户。至1979年,石嘴山市(不包括平罗、陶乐县)共组织知识青年13337人下乡、场(农场)参加农业生产。截至上世纪80年代,全市插队落户的“知青”,基本都通过招工、考学等方式,陆续返城回到了城市。
  第一位舍己救人的雷锋式好民兵
  1979年8月5日下午,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石炭井矿务局总机修厂组织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时,女民兵白梅英因过度紧张,将拉了环的冒着白烟“嗤嗤”作响的手榴弹脱手,落在离自己不到5米的地方。危机关头,民兵班长宋宝光飞身上前,抓起冒烟的手榴弹欲投向远处。但此时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宋宝光壮烈牺牲,时年25岁。自治区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自治区政府、宁夏军区授予他“雷锋式的好民兵”荣誉称号。宋宝光是石嘴山市第一位获得自治区授予“雷锋式的好民兵”称号的烈士。
  宋宝光祖籍河北省景县,1954年4月出生,后随父母举家来到宁夏石嘴山。少时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70年10月的一天,宁煤基建公司汽车队的油库起火,16岁的宋宝光奔向火场加入抢险救灾的行列。他发现一位老工人昏倒在油库门口,衣服已被大火烧着,立即冲上去扑打老工人衣服上的火苗,并背着老工人离开油库区安全脱险。1971年6月,宋宝光被招工到西北轴承厂当了工人。1974年1月宋宝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多次受到嘉奖。1976年4月,部队的一位老领导因车祸受重伤在医院抢救,需要输血施行手术。宋宝光得知后主动报名献血500毫升。1977年3月,宋宝光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石炭井矿务局总机修厂。在厂里凡重活、累活、危险的活他都抢着干。1978年,车间一名工人开机床作业时,油糟突然起火,宋宝光冲上前去关闭开关,手被烧伤,避免了一场事故。他在担任厂民兵班长期间,被评为“投弹能手”。1978年6月19日,厂里民兵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女民兵魏兰英投弹时由于紧张,将手榴弹投在离自己不到6米的地方。当时没反应过来的魏兰英站在原地发愣,宋宝光立即冲向前去,一把将魏兰英推入掩体,避免了一场严重事故。1979年8月5日下午,在组织民兵手榴弹实弹投掷时,女民兵白梅英过度紧张,将手榴弹脱手,落在了离自己不到5米远地方,此时旁边站有15名民兵,情况万分危急。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瞬间,宋宝光冲上前去抓起冒烟的手榴弹正待投向远处,手榴弹在他手中爆炸了,宋宝光壮烈牺牲,时年25岁。在场的人都安然无恙。宋宝光被石嘴山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自治区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自治区政府、宁夏军区授予他“雷锋式的好民兵”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并做出向宋宝光学习的决定,在全区组织了宋宝光英雄事迹报告会和展览,引起强烈反响。
  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
  1982年6月2日~30日,兰州军区在大武口贺兰山地区组织了代号为“826”的实兵演习。陕、甘、宁、青省军区和自治区领导及群众3万余人观摩。参加这次演习的有5310部队所属各部队和直属分队,还有兰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和运输大队。此次演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石嘴山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
  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1985年9月16日~18日,石嘴山市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大武口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66人,列席代表14人,有关部门负责人11人,共91人。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审议并通过了朱华忠作的题为《认真做好侨务工作,为振兴石嘴山市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和《石嘴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章程》。正式成立石嘴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选举慕容光为市侨联主席,牟善福为副主席,李维金为秘书长,以及2名常委、19名委员。
  第一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人
  曾在平罗县定居的曹立明,是石嘴山市唯一一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人。曹立明生于1892年,河北省交河县双庙村人。民国初年与其三弟来到今石嘴山市平罗县定居,在汝箕沟私人煤窑挖煤度日,后到天津一家纱厂做工。前苏联在中国招华工时,曹立明应招去了苏联西伯利亚,后参加苏联红军,加入了了苏联共产党。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曹立明参加过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曹立明由部队专业至乌克兰铁路部门工作,并在乌克兰取妻结婚。1959年10月,曹立明从前苏联乌克兰回到中国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前进公社前进大队探亲,受到平罗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县武装部领导接见。在平罗期间,曹立明应当地学校邀请,为师生作报告,讲述了他在苏联几十年的战斗、工作、生活经历。曹立明在平罗探亲居住了40天后返回前苏联。1961年在乌克兰去世,享年69岁。
  第一位舍己救人的小学生
  1987年5月25日,平罗县崇岗小学五年级14岁的小学生李芳(女),因抢救落水同学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是石嘴山市第一位舍己救人的小学生。是日下午放学后李芳和同学们回家,走到第二农场渠葫芦桥附近,女同学刘芳下渠游泳,被突涨的渠冲倒卷走。李芳见状立即扑向落水同学,抓住刘芳用力往渠边上推,但因渠水不断上涨,水大流急,多次把两人冲倒。这样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俩人被渠水冲出30多米远。李芳的体力已渐不支,但她始终抓住刘芳不松手,几次把刘芳推出水面,为抢救刘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后崇岗水管所工人赶来,工人赵云发下水救起刘芳时,李芳因筋疲力尽而沉入渠底。花季少年李芳为抢救同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表彰李芳舍身救人的崇高精神,中共平罗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李芳“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共青团平罗县委员会追认李芳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并号召全县人民开展年向李芳学习的活动。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芳为革命烈士。
  石嘴山市树市花市歌
  1988年2月29日,经石嘴山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市人民政府颁布决定:国槐为石嘴山市市树,月季、丁香花为石嘴山市市花。2004年5月13日,石嘴山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杨春光作词,高建堂、张驰作曲的《石嘴山人》确定为石嘴山市市歌。
  第一家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
  2000年4月26日,石嘴山市工商局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启动,与此同时,全市工商系统第一家“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也全面开通,标志着石嘴山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12315”投诉举报网络按三级设置:第一级为市工商局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第二级为各县区、各分局工商局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第三级为工商系统的26个投诉举报站,即26个工商管理所。
  第一次为公安干警授衔
  1992年9月,石嘴山市首次为908名公安干警进行授衔,其中被授予一级警督28人、二级警督158人、三级警督123人、一级警司120人、二级警司294人、三级警司78人、一级警员85人、二级警员22人。
  第一起公园棕熊咬死人事件
  2004年7月21日7时55分许,石嘴山市大武口青山公园动物馆一只棕熊脱逃出笼,在公园横冲直撞,并将晨练人员咬伤。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大武口区分局、市局防暴巡警支队、交警支队80余民警赶赴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对逃脱的棕熊进行围堵、捕捉。8时20分,棕熊被重新关进笼子。此次棕熊伤人事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当日20时,大武口青山公园管理处将两只棕熊送往银川动物园。
  第一次协议出让城市空地
  1993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全市首次将位于大武口区白银南路西侧、大武口砖厂北侧的5000平方米国有城市空地协议出让给石嘴山市中洲贸易公司,出让期10年,出让金额10万元人民币,拉开了国有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序幕。
  第一次建立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
  1996年1月1日,石嘴山市建立职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实现了养老保险社会化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目标。到2011年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1.0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5.46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8.69万人、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6.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4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0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参保11.36万人。
  第一次启动特困家庭子女助学基金
  1999年,石嘴山市特困家庭子女助学基金正式启动。32名特困家庭子女领取了首批助学金。2001年5月,市总工会帮助指导基层工会建立特困职工子女就学档案,全市共有23个基层工会建立特困职工子女档案,入档的特困生223人。7月19日,组织召开“全市救助特困职工子女就学经验交流会”。2001年,共为考入大中专院校和在中小学就读的1406名特困生发放助学金26.05万元,无息贷款13.85万元。2009年,全市为299名困难职工子女送去69.87万元助学金。2010年共救助197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63.2万元。
  率先在宁夏推广农民养老保险
  2009年,石嘴山市率先在宁夏全面推广农民养老保险:凡户籍关系在石嘴山市,年满18周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且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均可由本人或代理人持户口簿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地乡镇劳动保障所办理。全市已有3306名农民参保。2008年石嘴山市出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试行)》,将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者也列入了保障范围,高龄补贴保障金全部由政府支出。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当月参保,次月就能够享受到养老待遇。石嘴山市所有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终其一生,均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全市还建立了养老金待遇调增机制,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可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率先在全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截至2011年年底,石嘴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1986年石嘴山市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9年实施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7月1日将新农保与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合并实施。至2011年,全市参保范围已覆盖到各类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失业农民、农场工、家属工等群体,参保人数由2005年度的5.73万人增加到2011年11月底的17.51万人,增加11.58万人,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51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外商独资企业第一次在石嘴山设立奖学金
  2001年,埃肯碳素(中国)有限公司为支持石嘴山教育事业,从当年起对石嘴山市应届高考生发放“埃肯奖学金”,这是外商独资企业首次在石嘴山市设立奖学金。埃肯公司每年提供4份共1.6万元人民币奖学金,每份每人每学年不超过4000元,资助鼓励石嘴山市教育和人才培养。
  第一批获得石嘴山荣誉市民称号的部队官兵
  2004年7月28日,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兰州军区某部冯甲辰等39名官兵“石嘴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在2003年12月15日~2004年3月10日,兰州军区某部400多名工程兵指战员携带百余辆(台)工程机械车辆支援石嘴山星海湖湿地整治工程,部队官兵在3个多月内冒风雪,战严寒,高效优质完成疏浚土方任务近40万立方米,有力地加快了星海湖建设速度,谱写了一曲军民共建的时代凯歌。
  第一次提出的石嘴山精神
  2002年,市委七届五次全委会提出了“五湖四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开创新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扬文化、激流勇进”32字的石嘴山精神,对于激励和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石嘴山,具有重大意义。石嘴山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这一精神作出了客观的诠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进海等同志,在一系列有关石嘴山精神的论述中,也对石嘴山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五湖四海、群策群力”是石嘴山精神的渊源。石嘴山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地区。特别是1949年解放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万人先后放弃在内地、在故乡优越的条件和亲情、乡情,从五湖四海汇集到石嘴山安家落户,与当地人一起,群策群力,立足创业,为石嘴山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已经成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石嘴山的精神动力和财富。
  ——“艰苦奋斗、开创新业”是石嘴山精神的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高尚情操。这一高尚情操也在石嘴山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石嘴山人在茫茫戈壁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断战胜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艰难险阻,不仅将传统农牧业改造成为现代的大农业,而且拓荒建城,矗立起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山水园林化工业城市。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是石嘴山精神的动力。也是石嘴山人挑战自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石嘴山的真实写照。石嘴山人不仅在荒漠上建起了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等新兴的工业城市区,而且改造提升了平罗、惠农、陶乐等传统农业县区,使今天的石嘴山市已经成为了产业齐全、结构日趋合理的新型城市。在这里,坐落有宁夏最大的国有企业“太西集团”、最大的民营企业“大荣化工”、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埃肯碳素”、全国规模最大的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和位居世界3强的国家著名高科技企业“东方钽业”等一批骨干工矿企业,不断谱写着一篇又一篇让石嘴山人为之骄傲的历史新篇章。
  ——“激扬文化、激流勇进”是石嘴山精神的积淀。这既是对石嘴山地区业已存在的多元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新时期凝聚先进文化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宣传科学真理,不断激励石嘴山人奋发图强,激流勇进的原动力。石嘴山解放40多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矿工郝珍,“舍己救人”的劭河、宋宝光、李芳、韩进朝和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领导干部高节等英雄模范人物;谱写出了《煤城风采》《古今石嘴山》《风物石嘴山》《高扬精神的旗帜》《风情石嘴山》《激情石嘴山》《深情石嘴山》《真情石嘴山》等一大批激扬文化、鼓舞人们激流勇进的塞上华章……
  32字的石嘴山精神,不仅是石嘴山人艰苦创业的写照,也是石嘴山人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在历史的长河中,石嘴山精神正在与时俱进地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化,不断充实、融会着新的内涵,丰富和拓展着新的外延。
  第一届十大女杰
  2003年3月7日,石嘴山市召开首届“十大女杰”命名表彰大会,命名表彰的“十大女杰”(以姓氏笔画为序)为:一心为民办事的女支书——王翠花;心系教坛执著一生的女教师——付淑华;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孙丽华;金融行业与时俱进的领头雁——李登芳;爱岗敬业的城市美容师——杨甫玉;星日电子的学科带头人——罗春桃;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女院长——郑新凤;医术精湛的白衣天使——秦凤英;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的女强人——蔡雪英;通信领域的开拓者——霍丽明。
  第一批安置的4050人员
  2003年8月30日,石嘴山市在全区率先启动购买公益性岗位扶持“4050”人员(即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首批安置了463名“4050”人员再就业,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92.6%。
  第一位入选上海吉尼斯纪录的石嘴山奇人
  2003年10月27日,《新消息报》报道,石嘴山青年葛强创作的图文并茂的介绍“飞檐走壁”技能的武术教学专著——《中华武术轻功——飞檐走壁》,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爱好体育的葛强开始练习武术轻功——飞檐走壁。1999年9月,葛强成为中国入选上海吉尼斯《中国奇人》第一人。《美国侨报》《欧洲时报》《中国青年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了葛强“飞檐走壁”的神奇技能。
  第一批市级安静居住小区
  2003年12月10日,石嘴山市环保局、市土地房管局、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命名首批市级“安静居住小区”。宁煤太西集团物业公司文静小区、宁煤太西集团物业公司前嘉小区、石嘴山市恒馨物业公司恒源小区、石嘴山市兴利物业公司宁夏石嘴山发电厂福利小区、宁夏太西洗煤厂生活小区被命名为首批市级“安静居住小区”。
  第一批杰出青年卫士和优秀青年卫士
  2004年4月29日,石嘴山市团委等15个执法部门表彰顾志宁、王宏伟、张学刚、王利宁、刘占旗、孔祥卓、刘红玲、孔翔立、袁大斌、沈红江为石嘴山首批十大“杰出青年卫士”,郭生林、张国新、樊新军、赵虎才、张鸿奇、李天军、刘东伟、何清、徐大伟、张煊为首批十大“优秀青年卫士”。
  第一次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2004年9月9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感染艾滋病毒的故意杀人犯胡国华和同案故意杀人犯范淑娥,用注射的方式执行了死刑。这是全区法院首次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首次对感染艾滋病毒罪犯执行死刑,首次由法院司法警察执行死刑。考虑到胡国华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范淑娥与胡国华有过性行为,为了防止艾滋病毒传染和扩散,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请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后,决定采用注射的方式对这两名罪犯执行死刑。用注射方式执行了死刑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两名罪犯尸体送到银川市火葬场火化。
  第一次将公共绿地管护工作移交社团经营
  2005年3月8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林业局正式将渌园1年的经营管理权以9.8万元的超低价拍给了宁夏石嘴山双诚实业有限公司。这是石嘴山市首次将公共绿地的管护和卫生保洁工作移交社会事业团体经营。
  第一家花园式骨灰公墓
  2005年6月8日,石嘴山市第一家花园式骨灰公墓——青山陵园暨青山殡仪馆建成开业,填补了石嘴山市殡葬业的一个空白。青山陵园占地220亩,可安放骨灰公墓6万个。
  第一家劳务有限公司
  2005年4月1日,石嘴山市第一家劳务有限公司——石嘴山市信实劳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该公司是以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劳务派遣公司。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招录所需要劳动力,将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合同、与务工人员本人订立劳务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负责对建立劳动关系的务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务工人员的工资,由劳务公司与用人单位进行核算并由劳务公司发放给务工人员。市信实劳务有限公司的成立和正式运行,对规范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维护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标志着石嘴山市劳动用工形式又有了新的突破。
  率先在宁夏启动城市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
  2005年6月,平罗县率先在自治区启动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制度规定,选择参加人员1年缴费1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元,最高支付额为4000元;1年缴费2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60元,最高支付额为6000元;住院看病超过300元,按住院费用多少给予不同比例补偿。转往县外医疗机构住院的,其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按以上补偿标准降低5%计算予以补偿。
  首次推行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2007年5月7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首次出台《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将被征用集体土地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管理范围:因征地后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农民,每人每月享受150元低保待遇;人均达不到0.5亩耕地的,每人每月享受120元低保待遇;人均达不到0.8亩耕地的,每人每月享受100元低保待遇,享受期为一年。失地农民在一年内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口的,继续按原标准享受4年低保待遇;失地农民征地超过1亩的农户,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仍然超过0.8亩的,每户可确定一人按每月100元的标准享受低保5年。失地农民农业户口转为城镇非农业户后,享受城市人口子女入托、入学政策。同时还在星海镇创办了“失地农民创业街”,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开展商业经营活动。
  首次启动农村干部养老保险
  2008年3月,平罗县率先对全县13个乡镇437名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同年9月25日,市政府出台并全面启动《石嘴山市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凡年满18周岁以上,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享受任职职务补贴的现任村干部,均纳入村干部养老保险范围。村干部养老保险个人缴纳16%,村集体补助4%(村集体无经济收入的,由所在县区财政负担),县区财政补贴14%,自治区财政补贴6%。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累计满15年以上者可按月享受村干部养老保险待遇。
  第一张行政区划图
  2005年7月1日,《石嘴山市行政区划图》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石嘴山市自1960年建市以来一直没有行政区划图的空白,成为继银川市后宁夏第二个正式出版发行行政区划图的地级市。此次正式出版的《石嘴山市行政区划图》涵盖了石嘴山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位置、2区1县的界线走向,大武口区平面图及省、市、县三级道路,10镇、9乡、16个办事处、195个行政村及旅游景点等。
  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的企业家
  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在北京举行,宁夏石嘴山市民营企业家陈逢干荣登“中国十大慈善家”排行榜,这是他连续第5次获此殊荣,也是自中国慈善排行榜活动开展以来,唯一一位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的人。陈逢干1958年出生,石嘴山市大榆树沟煤炭产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他来到宁夏创业,累计向社会捐赠善款达6900多万元,善款遍布助学、扶贫、公共建设等多个领域。陈逢干把社会慈善活动当作事业来做,2007~2009年连续3年获得中华慈善奖;2009年荣获国际慈善名人奖、国际和平周“和平使者”称号。作为慈善事业的有心人,2005年,陈逢干成立了宁夏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基金会“宁夏陈逢干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每年捐助300万资助贫困大学生5。2007年8月,陈逢干捐赠1500万元资助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首家福利敬老院开办。2009年,陈逢干与宁夏教育厅联手,投资5000万元分别在大武口和青铜峡两地,兴建年产100万套校服的福利工厂,以工厂创造的利润来保障基金会的运作。2009年9月,他做出了又一个捐款慈善事业的决定——向中国肝病防治基金会捐款300万元,用于全国的肝病防治。陈逢干说:“在我投资所干的所有事情里,回报率最高的就是慈善事业。因此,慈善是我毕生的追求。”
  第一个政务大厅
  2006年7月20日,石嘴山市政务大厅正式揭牌启用。市政务大厅位于大武口区朝阳西街市城市信用社新建综合办公楼,主要设立受理窗口、接待座谈、行政事业性代理收费、咨询导引、投诉受理、公证和财产保险等区域。25个职能部门的194项行政审批、收费、服务项目的办事条件及办事程序等,都通过公示屏、触摸屏和政务公开网站向群众公示,电子大屏幕播放各类有关民生、经济的信息,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可查阅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可向社会公开的有关文件等。
  最大的公益性团体市慈善会
  2006年8月16日,石嘴山市最大的公益性团体石嘴山市慈善会成立。成立之初,慈善会收到社会各界的慈善基金568.9万元。石嘴山市慈善会决定将拿出300万,在市社会福利院建设一所4000平方米的残疾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康复养护救助中心;在惠农区、平罗县、大武口区新建敬老院。同时,重点解决特困灾民的生活、住房问题,再拿出一笔钱资助当年高考录取的贫困大学生。同时在城乡低保户、农村低保户、农村救助户中,启动实施医疗救助项目。2012年7月15日,石嘴山市召开“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募捐大会,同时,石嘴山银行“共赢”企业家俱乐部、石嘴山银行“爱心”基金会正式揭牌成立。募捐大会上,来自宁夏全区的300余家企业募集善款5000余万元,成立了石嘴山银行“爱心”基金会,用于宁夏全区移民、扶贫助学、养老等慈善事业。宁夏石嘴山银行“爱心”基金会当场向石嘴山市惠农区、平罗县及银川市西夏区移民新村捐资300万元,用于建设小学、幼儿园,并将持续捐助以上教育机构,为广大移民新区少年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场所。同时,资助500名宁夏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向石嘴山银行残疾人文化园启动项目捐款100万元。
  政府采购首次突破亿元
  2006年,石嘴山市政府采购突破亿元大关。市政府采购中心为市直机关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共采购223批次,实现采购合同金额10530.2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通过政府采购,节约资金1194.15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0.19%。
  第一位骑自行车进藏的人
  2007年2月4日,石嘴山市招商局24岁的青年志愿者杨秦伟独身骑自行车从大武口区出发,沿国道109京藏公路前往拉萨,历时32天,历尽千辛万苦,行走了3000多公里,于3月8日抵达终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杨秦伟是一位来自福建宁德蕉城的大学生志愿者,也是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2006年初,杨秦伟曾骑自行车从福建到过北京。
  第一次反恐演练
  2007年6月11日,石嘴山市第一次开展反恐工作拉动演练。是日16时20分,市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自治区反恐拉动演练指令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并通过110指挥中心,向各反恐应急分队下达指令,要求迅速集结到大武口区南环路。16时29分,大武口区公安分局反恐应急处置分队第一个赶到演练现场;16时30分,交警支队反恐应急处置分队也到达了现场;随后,市星瀚市政产业集团组建的天然气抢修分队、供水抢修分队,市卫生局组建的卫生救护分队,市供电局组建的电力抢修分队,市消防支队组建的危险品处置分队赶到现场;16时40分,最后一支应急分队——通信抢修分队也到达了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大武口区公安分局反恐应急处置分队迅速设置警戒线,疏散现场群众;交警支队反恐应急处置分队立即对演练现场的道路进行封控;其他分队在现场待命。16时50分,反恐演练结束。
  宁夏第一家女子骑警队
  2007年6月13日,石嘴山市在石嘴山沟口文化影视基地隆重举行了石嘴山市春雷女子骑警队成立揭牌仪式。这是宁夏首家女子骑警队。2007年4月,市文化产业集团与国内著名的大连风雷骑士(连锁)俱乐部合作,分别从新疆、大连等地购进高头大马20匹,并建设了600米的标准跑马道及300平方米的标准化马厩,组建了全区首家骑士俱乐部——石嘴山市春雷骑士俱乐部。依托骑士俱乐部,经市公安局批准,石嘴山市又着手组建了西北地区首支女子“骑警”(并非警察)队。成立后的女子骑警队只作为石嘴山市举行较大活动的礼仪队伍使用。
  宁夏第一个开通网上信访的单位
  2007年7月19日,被列为全国“网上信访”100家试点单位之一的石嘴山市信访局(也是自治区唯一一家被列为全国首批开通“网上信访”的单位),正式开通了宁夏第一个开通“网上信访”的单位。市民可在网上进行信访投诉,既方便群众投诉和反映问题,降低信访人的成本,又可以使信访效益最大化。“网上信访”接到群众意见、建议和投诉,有关责任部门将按《信访条例》的要求,对信访人的诉求及时作出答复处理。
  宁夏涉黑第一案
  2007年7月12日,宁夏高级法院法官在石嘴山市第一看守所提审室,分别向27名被告人宣读判决,从死刑到有期徒刑不等。判决书厚达130页。至此,宁夏有史以来的涉黑第一案的审判画上句号。2003年以来,该组织成员主要成员相互纠集在石嘴山、银川等地,实施故意杀人1起,故意伤害4起,寻衅滋事1起,聚众斗殴3起,非法买卖枪支2支,并长期聚众赌博,窝藏组织成员。致1人死亡、3人重伤、2人严重残疾、2人轻伤。挑断脚筋1人、手筋1人。致其组织成员1人残废,1人重伤。
  第一次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
  2008年,石嘴山市首次在平罗县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将有100名农民获得职称资格。参加职称评定的农民从参加百万农民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专业村中选出,共计140人,包括在种植、养殖、流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农民,以及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中心推荐的种植、养殖大户等,经培训择优选定100名给予职称资格认定。参评农民可获得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等职称资格;根据个人所长及专业特点,职称前可加注农学、畜牧等专业分类。获得职称资格的农民可优先接受县、乡聘请,承担试验、示范、推广等项目;优先参加各种培训班、学术会议;优先获得有关业务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扶持。
  宁夏第一家110报警服务台
  1996年11月8日,自治区公安系统110报警服务台建设现场会在石嘴山市召开。石嘴山110报警服务台作为自治区第一家开通的具有实战指挥调度功能的110接、处警系统,自1995年10月1日开通以来,坚持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接警处警原则,共接到群众报警和求助电话1592次,协助外省区处置重大警情46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密切了警民关系,为全自治区树立了典范。自治区副主席马文学到会讲话。
  第一家私营司法鉴定所
  2009年6月18日,经自治区司法厅批准,石嘴山市第一家私营司法鉴定所——宁夏泰和司法鉴定中心在惠农区挂牌执业。此中心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产物,主要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和法医病理鉴定。根据司法部有关规定,该中心将运用法医临床学和法理临床学的理论技术,对人身损害程度、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死亡时间等方面进行推断鉴定。
  宁夏第一个劳动力就业基地
  2003年9月6日,自冶区劳动保障厅副厅长武平为宁夏城乡劳动力就业惠农基地授牌。这是宁夏建立的第一个劳动力就业基地,标志着宁夏解决城乡就业又创出了一条新路,对推动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并从根本上解除惠农脱水蔬菜加工、枸杞采摘、高载能企业用工的“瓶颈”,对促进惠农县经济快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宁夏第一个全民创业沙龙
  2009年3月,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率先在宁夏成立全民创业“沙龙”。大武口区副区长魏卓介绍,政府组织举办“创业沙龙”,与创业老板联欢、沟通,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的特殊场所,还创造了一个互动互助互励的精神家园。首届创业“沙龙”活动是在创业人员隋昱安开办的苏荷电影主题冰淇淋店进行的,创业老板们畅所欲言。魏卓说:“全民创业工作组将为各创业老板建立台账,希望大家多提问题、多出点子,我们将对大家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反馈。”
  第一次摘掉全国重点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2004年7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2003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情况,石嘴山市名列倒数第四,戴上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帽子,令全市人民非常震惊。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创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力度,下大力气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还民于蓝天碧水。2007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宁夏石嘴山市摘掉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的帽子,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石嘴山人一举甩掉了全国重点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率先在宁夏启动环保世纪行
  2007年5月16日,宁夏环保世纪行组织网络延伸工作正式启动,石嘴山市在全区5市首开先河,开展市一级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环保世纪行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为活动主题,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重点检查全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农村环境整治、拟建重大建设项目对环境及“三同时”的落实情况。首批关停了污染严重、长期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平罗县化肥厂和水泥厂。
  率先在宁夏启动城市合作医疗制度
  2005年6月,平罗县率先在自治区启动城市合作医疗制度。这一制度规定,选择参加人员1年缴费1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元,最高支付额为4000元;1年缴费2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60元,最高支付额为6000元;住院看病超过300元,按住院费用多少给予不同比例补偿。转往县外医疗机构住院的,其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按以上补偿标准降低5%计算予以补偿。
  宁夏第一家廉政教育基地
  2009年11月6日,宁夏首家廉政教育基地——石嘴山市廉政教育基地正式落成,由石嘴山市纪委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依托市委党校建立。廉政教育基地由七个展室、三个长廊、一墙、一厅、一馆、一园组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内容涵盖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的宗旨、理想、执政理念教育等,奉献社会、谱写人生之歌的正面典型教育,意志薄弱者留下千古遗恨的反面警示教育,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教育及石嘴山市本地重要案例教育。基地以县处级领导培训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为主要教育对象,将廉政教育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干部培训,丰富了廉政教育培训形式,使石嘴山市廉政教育关口再次前移。
  宁夏儿童福利院走出的第一个石嘴山籍大学生
  2009年8月31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19岁的姜涛是从宁夏儿童福利院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2001年,姜涛家庭突遭变故,父母亲先后病逝,孤苦无依的姜涛被送到了宁夏儿童福利院代养。福利院与永宁县杨和乡惠丰村村民张惠琴签订了家庭寄养协议,由张惠琴照料其生活,福利院每月发放450元的生活费,并负担医疗、免疫、服装、上学等费用。在福利院和张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姜涛顺利地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2009年高考成绩达到了三本录取分数线,被宁夏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成为宁夏儿童福利院自成立以来培养出来的首名大学生。在欢送会上,自治区民政厅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民政局分别向姜涛颁发助学金1000元,一位手机经销商还赠送他一部手机和300元话费,福利院为他准备了上学的生活用品。除此,民政部门还为姜涛办理了全额低保,姜涛父亲生前所在单位、神华宁煤集团白笈沟煤矿也承诺,将负担姜涛大学期间的所有学杂费,并发放每月275元的职工遗属补助直到他大学毕业,将来的就业问题也由神华宁煤集团负责解决(注:因宁夏儿童福利院要求,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姜涛”为化名)。
  宁夏第一个青少年安全教育流动服务站
  2011年11月9日,宁夏第一个青少年安全教育流动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平罗县第四小学举行,自治区团委为服务站揭牌,活动由自治区团委、宁夏消防总队主办,石嘴山消防支队、石嘴山市团委等单位协办。活动中分别进行了疏散演练、组织学生观看了安全教育警示片、组织广大师生“零距离”体验消防等活动,以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师生更加深入的认识消防、关注消防、学习消防。
  西北最大的现代化监狱
  2009年10月20日,我国西北最大的现代化监狱——宁夏石嘴山监狱正式起用。这是一所在原惠农监狱、平罗监狱、太西监狱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的监狱。2006年8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批准,总占地面积560.6亩,概算总投资21782万元,建筑总面积85655平方米的石嘴山监狱正式开工建设。新监狱规划押犯规模为3900人,整个工程分三期完成。一、二期工程竣工已投入使用,结束了宁夏银北地区长期以来点多、线长、在押犯关押分散的局面。三期工程2010年开工建设,主要有监狱指挥中心、监舍楼、教学楼、干警体能训练中心、劳动改造用房等。宁夏石嘴山监狱规划和建设的起点较高,硬件设施和监管条件较为先进,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司法部规定的监狱建设标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监狱医院、会见中心、配餐中心、供热中心,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方圆600平方米的操场,为罪犯提供了开展文体活动的宽阔场地。石嘴山监狱有重点地进行了技防设施建设,配置了监控、报警、门禁、安检等系统,实现了监狱周界报警全覆盖。监狱大门、监区、分监区均配置了安检门和手持探测仪。监狱大门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设置了阻车器、汽车减速带等装置。在全狱范围内安装摄像头800多个,形成了监狱总控、监区分控、楼层子控三级监控防范体系,具备了监视、监听、对讲、广播、报警五大主要功能。同时,通过监管硬件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警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严格执行各项监管制度的自觉性。
  第一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07年,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石嘴山市首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被告人徐祖兴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万元。经查,该被告人于2006年4月用本人照片和捡来的身份证“化名”办理了“李晓沪”为假名的假身份证,在石嘴山市注册成立了一空壳企业,以挣取手续费为目的,先后为宁夏境内9户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0份,金额为651万元,税款107万元,并从天津、辽宁等地企业(均已成为走逃企业)非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70份,金额为697.8万元,抵扣进项税额118.6万元,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宁夏第一家流动消防宣传放映站
  2007年11月8日,自治区第一家流动消防宣传放映站在石嘴山市成立。石嘴山市消防支队总结推广平罗县消防大队电影下乡的经验,和辖区电影放映公司达成协议,利用电影下乡的时机,播放消防知识宣传光盘,从而达到“电影放到哪里,消防知识就宣传到哪里”的效果。石嘴山市消防支队还向全市3个流动消防宣传放映站颁发了“119流动消防宣传”牌匾。
  第一份火灾公众责任险投保单
  2009年4月,石嘴山市平罗县一公众聚集场所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石嘴山市第一份公众责任险投保单,保单投保金额1033元,最高赔偿金额250000元。公众责任险保单包含被保险人基本情况、保险地点、保险期限、保险费用、特别约定、理赔流程、司法管辖等内容。第一份保单的签订,标志着石嘴山市“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防灾减损”的公共消防安全领域保险机制初显成效。
  第一次科级干部跨部门交流任职
  2010年1月21日,市委组织部召开市直机关科级干部跨部门交流宣布任职大会。开展科级干部跨部门交流任职,在石嘴山市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交流任职的24个单位的30名科级领导干部中,正科级27名,占市直机关正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12%,占试点单位正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20%,副科级领导干部3名;平均年龄41岁,在现单位平均工作14年,最长的25年。
  第一家交警大队人民调解委员会
  2010年1月26日,宁夏首家交警大队人民调解委员会——石嘴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惠农分所挂牌成立。惠农区司法局把法律援助工作和“三调联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化解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有效地提高了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成功率和调解协议履行率。惠农区交警大队法律援助工作站将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宣传法律援助知识,负责法律援助案件的初审,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
  第一次表彰的感动石嘴山50年50人
  2010年,在庆祝石嘴山市成立50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首次评选表彰了“感动石嘴山50年50人”9月15日,石嘴山市在市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了“感动石嘴山50年50人”颁奖盛典。“感动石嘴山50年50人”是:丁玉成、丁丽萍、马少青、马绍国、马树成、王彦玲、王献祖、冯嘉惠、叶庆春、龙锡富、刘玉玺、孙丽华、安凤珍、安红军、朴凤歌、汤维军、那守范、何季麟、吴国兴、吴振荣、宋宝光、张学诗、张婉玲、李竹蓉、李自成、李登芳、杨正喜、杨甫玉、纳翠花、肖宝贵、陈莉、陈逢干、周丰禾、周枫山、周满仓、林贤明、罗涛、赵新华、钟仁寿、侯光春、夏森、秦雪、莫如信、郭忠、高节、章顺龙、黄万彪、彭发荣、彭宁平、曾文结。
  第一批十大共产党员标兵
  201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中共石嘴山市委评选表彰了全市十大共产党员标兵。这是石嘴山市评选表彰的首批十大共产党员标兵。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十大党员标兵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贡献力量。十大共产党员标兵是:大武口区绿化队党支部书记、队长赵艳军,大武口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陈美荣(女,回),惠农区敬老服务中心服务员刘学花(女),惠农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马绍国(回),平罗县中心敬老院职工丁丽萍(女,回),平罗县绿野种子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会长刘建宁,石嘴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副所长赵志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教师周学军,石嘴山市公路管理段简泉公路站站长孟海玉,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结构件分厂电焊工、技师于旭庆(回)。市委还同时表彰了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30个、优秀共产党员4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0名,并命名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64个。
  第一位落户京城的非京籍退役大学生士兵
  2011年北京市出台的兵役新政策规定,非京籍在校大学生从本市入伍,退役复学完成学业后被本市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进京落户手续。2012年,是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非京籍退役大学生士兵、宁夏石嘴山人张勇,被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录用,并办理了北京市落户手续,成为北京市首个落户京城的非京籍退役大学生士兵。张勇是宁夏石嘴山人,大学二年级时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2009年12月退役复学,当兵期间表现优异。2012年大学毕业参加北京市举办的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时,有6家单位争相录用,他最终选择了事业单位性质、适合专业特长的城市河湖管理处。工作后,张勇向单位递交申请进京落户手续,通过北京市相关部门审批,将户口落在单位所在地海淀区。
  第一次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
  2010年3月,惠农区在宁夏率先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帮助困难党员“拔穷根”。试点乡镇庙台乡和燕子墩乡已筹集基金224万元,已结对帮扶困难党员39名。燕子墩乡通过政府自筹、企业及个体老板捐助、社会募集等方式筹资3万元,启动了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为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返贫的困难党员提供生活救济补助、重病重灾救助、培训和生产补贴、子女上学费用资助。为确保基金正常运行,该乡还设立了专门账户,并定期对基金运行、支出情况进行核查,做好基金筹集、支出情况公示。
  第一次公务卡改革
  2010年4月1日,石嘴山第一次“公务卡”改革在大武口全正式启动。公务卡的使用可概括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动态监控”。如某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公务或购买办公用品时,不再预借现金,而是持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后,在规定的还款期内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通过公务卡支付管理系统,查询该工作人员公务消费的时间、金额、商户名称等信息并与发票、刷卡凭证核对无误后,将报销款项直接划入该工作人员的公务卡账户;对经审核不予报销的部分,由个人自行偿还。
  第一家服刑人员出监教育监区
  2010年4月8日,宁夏监狱系统首个服刑人员出监教育监区在石嘴山监狱正式成立。数百名余刑在1年以下的服刑人员被安全押运到该监区。他们将通过接受法律法规教育、社会形势教育、生活技能以及实用职业技术教育等,做好回归社会的准备。出监教育是监狱专门针对处于刑满释放前最后改造阶段服刑人员进行的一项总结性、补课性和如何适应社会的专门教育。
  首创宁夏机动法庭
  石嘴山市中级法院于2009年率先尝试从办公室、后勤、政治处等岗位抽调具有审判资格的行政人员和退居二线的老法官,组成两个“机动法庭”,主要审理由立案庭分配的证据充分、事实清楚、不需外调的民事案件,并把这项制度作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坚持执行,既缓解了石嘴山市中级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局,提升了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使退居二线的老法官发挥了余热。“机动法庭”运行3年来,已审案件113件,结案率为93%,调撤率为24%,所审结案件全部达到一类案件。此举在我区属首创,在全国也少见。2011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带领南京市、扬州市、盐城市中级法院骨干审判人员,到石嘴山市中级法院对宁夏首创“机动法庭”审案等工作进行考察交流。
  最早的地震监测台
  1965年10月建立了石嘴山、陶乐临时地震台,这是石嘴山市最早的地震监测台。石嘴山临时台设在石嘴山矿务局化工厂家属院。1970年在临时台东200米处正式建成石嘴山综合地震台。1991年又搬迁到石嘴山区(今惠农区)安乐桥南。陶乐临时台在陶乐县城马太沟公社移民四站,1969年4月撤。为了补充宁夏北部地震监测能力的不足。1978年宁夏地震局在石炭井矿务局地震台(企业台)架设了微震仪,1987年在陶乐红崖子乡建立了遥测台。
  第一次出台实行有奖防震预测文件
  2010年6月26日,《宁夏日报》报道:为提高地震预测能力,石嘴山近日正式出台文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防震预测。根据文件规定,对地震发生前10日内、且震级在5级以上的准确信息报告人,一次奖励1万元;对连续谎报宏观异常,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将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文件列出了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各类宏观异常现象供群众参考,例如鱼类昏迷痴呆、打转;家畜焦躁不安;家禽往高处跑;蚂蚁出现大批搬家;地下水大起大落;地面鼓包、塌陷等。群众发现这些异常现象后,可在第一时间以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告当地的地震部门,市、县地震部门将在1小时内组织人员调查核实。经市防震减灾指挥部调查分析,个人上报的宏观异常现象信息与实际发生的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相吻合,即认定为个人预测成果。
  宁夏第一个团信通服务平台
  2010年6月28日,共青团石嘴山市委举行团信通平台开通暨流动团员青年覆盖模式创新启动仪式,标志着宁夏首个团信通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团信通是一种基于MAS(MobileAgentSerevrs的缩写,意为移动代理服务器)的移动信息化项目,集互联网技术与手机终端服务于一体,主要通过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等形式,及时向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发布团内通知公告、团务知识、涉青惠民政策、青年志愿者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信息以及青少年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应急动员等各类信息,兼有OA网络办公自动化功能。团信通还可将全市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创业青年、青年人才、青联和青企协成员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团信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网上信息数据库,实现各类组织的网络全覆盖,解决了纸质档案管理资料占用空间大、信息查阅不便等问题,同时可为基层组织和团员青年提供及时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与信息服务。
  第一位参加南极科考的人
  2010年11月11日,石嘴山市惠农区气象局李向军从上海出发,搭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赴南极中山站进行为期一年的科考任务,12月15日抵达南极中山站。这是继第23次中国南极考察队后,从宁夏进入南极考察队的第二位气象科技工作者,也是石嘴山市参加中国南极科考队第一人。38岁的李向军是惠农区气象局大气探测工程师,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已有15年,因爱岗敬业、业务成绩突出,连续多次受到国家和自治区气象部门的表彰奖励。李向军介绍,和他同赴南极考察的队员共有190余人。其中,他与另外16名队员作为越冬队员,在南极考察的时间最长。在南极科考期间,李向军主要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和大气化学观测。地面气象观测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气压等,大气化学观测内容包括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变化。通过这些科学观测数据,可研究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等。一年多来,他和队友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气象方面的所有科考任务。2011年12月10日,与第28次南极科考队完成工作交接后,于2012年3月8日搭乘“雪龙号”从中山站返回,于4月8日抵达上海,10日返回石嘴山。
  第一个社会主义学院
  2010年12月6日,石嘴山市第一个社会主义学院揭牌仪式在市委党校举行。石嘴山市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学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办学宗旨,按照市委提出的“一个主题、三个转变、五个加快”的总体思路,以服务党外干部、党外人士和少数民族干部为中心,准确把握干部培训规律,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努力把石嘴山市社会主义学院办成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以及统战工作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的基地;办成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阵地;办成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和政策的阵地,为石嘴山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宁夏第一个社会工作部
  2011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率先成立了宁夏第一个社会工作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列区委工作部门序列,与区信访督办局合署办公,形成了区委政府、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矛盾化解调处网络,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启动“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在畅通信访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架起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同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率先在宁夏试行核发农村房屋所有权证
  2011年6月14日,在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政府四楼会议室举行的农村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确权登记发证仪式上,来自红果子镇马家湾村的94户农民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房屋所有权证》,这是石嘴山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以来,率先在宁夏试行核发农村住宅《房屋所有权证》。石嘴山市试行核发农村住宅《房屋所有权证》,这在全自治区尚属首例。
  宁夏第一次发放社会保障卡
  2011年9月27日,石嘴山市在宁夏率先举行社会保障卡首发仪式,首批发放了5万张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不仅有在社保定点网点查询、领取、支付、结算等功能,而且还具有在金融网点存取款的功能。11月11日,宁夏百万张社会保障卡发放仪式在石嘴山市隆重举行,覆盖全区80%以上的人群,并逐步拓展到就业服务、劳动关系、人才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实现社会保障卡业务应用“一卡通读”,医院就诊“一卡通用”,养老保险缴费、领取待遇和医疗保险结算“一卡通行”。
  福利彩票单人单期中奖额最高记录
  2011年11月8日,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第2011131期开奖,平罗县一彩民喜中当期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注,奖金共计1018万元,创宁夏彩市单人单期中奖奖金的最高记录金额之最。
  宁夏第一个网上公安局
  2010年9月,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公安分局在宁夏率先建立并开通运行集网上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大武口网上公安局”,24小时网上接警。同时,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在宁夏出入境管理部门内也率先推出了网络服务便民利民新举措。至年底,全市公安机关受理的信访总量下降了22.8%,共排查化解了7967件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起数下降了14.3%。网上公安局开通一年共发布各类警务信息500余条,接受社会各界信访、信件、建议540余件,在线答复咨询600余件,收到社会各界表扬信10封。网上公安点击率已突破120万人次。仅2011年1至3月,全市公安机关接受群众现场及网上咨询10万余人次,开办网络微博、QQ群等40余个,吸引网民10万余人,征求意见建议662条,解决512条,推出便民措施18条,排查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408起,化解区、市信访积案28件,整治治安隐患和乱点25个,侦破刑事案件600多起。
  宁夏第一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2011年12月9日,宁夏第一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石嘴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该中心将分散在石嘴山市各有关部门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药品集中采购、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矿业权交易等全部纳入公开交易和管理,对应进未进项目的交易结果将不予认可。近年来,石嘴山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公共资源交易量逐年增加,但一些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石嘴山市以政府采购中心为依托,整合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区率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政府、企业、学校等提供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一站式”服务。各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进场,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个场所办结的目标,交易全过程实施电子监察。当天,中共石嘴山市委组织部作为该中心第一个“客户”,在购置办公自动化设备中面向13家企业公开招标,预算资金22.5万元,宁夏电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21.8万元中标。
  人数最多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2011年12月,石嘴山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注册志愿者4.3万名,成为石嘴山人数最多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以社区为主阵地,以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万名志愿者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第一批自治区星级敬老院
  2012年,石嘴山市有5家敬老院获得自治区“星级”敬老院称号,其中:惠农区中心敬老院、平罗县第一敬老院被评为五星级敬老院;大武口区中心敬老院、平罗县第二敬老院被评为四星级敬老院;石嘴山市中心敬老院被评为三星级敬老院。全市现有五保供养人员1407人,五保供养机构13个,集中供养907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良好局面。
  第一次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2012年3月1日,石嘴山市决定即日起每天为全市1760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石嘴山市委、政府将改善一线环卫工人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不断深入推进,先后在健康体检、重大疾病救助、优先提供廉租房、提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中,市委、政府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经调研,决定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供餐方式采取定点就餐,由各县区负责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就餐餐厅;就餐标准为每人每餐5元,每月150元;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免费早餐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此项工程每年将需资金300余万元。
  宁夏第一家住房公积金短信服务平台
  2012年3月6日,石嘴山市开通宁夏第一家住房公积金短信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了解个人账户余额或贷款情况。住房公积金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能随时将最新调整的政策信息及时传达到老百姓当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通的“短信政策宣传”服务,随时发布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情况以及贷款利率的变动情况等,让缴存职工能够足不出户了解更多的公积金政策及业务流程。
  第一次办理婚礼仪式现场承诺公证
  2012年3月18日,石嘴山市公证处首次办理婚礼仪式现场承诺公证。公证处对新人在结婚仪式上的承诺进行公证后,将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即如果有一方违背承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宁夏第一个安置帮教基地
  2012年3月22日,石嘴山市安置帮教基地成立。这是宁夏第一个安置帮教基地,优先接纳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处就业的刑满释放人员,接受心理疏导和就业安置等“一站式”服务。安置帮教基地位于大武口区沟口办事处附近,由30亩厂区、10亩生活区及办公区域组成,计划投资500万元用于修葺厂房购置机器,2012年吸纳120名刑满释放人员在这里生活就业。
  第一次开展干部档案三龄一历审定工作
  2012年3月27日,石嘴山网报道:石嘴山市针对市管干部人事档案年龄、工龄、党龄、学历近期将开展“三龄一历”审定工作。干部档案“三龄一历”记载一致的,直接审定,通知本人签字;干部档案中出生年月有涂改或前后记载不一致的,根据中组部相关文件规定,即以户籍档案或本人档案的最早记载为依据审定,并通知本人签字;干部档案中出生年月涂改严重,无法依据本人档案确认,通过调查户籍档案等程序,仍无法确认出生年月的,由审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意见,提交部务会研究决定。将“三龄一历”审定工作列入干部任免、调动工作程序中。凡提拔副处级干部前必须做“三龄一历”审定;因工作调动调入市直部门干部的档案,必须做“三龄一历”审定后,档案管理人员方可接收干部档案。
  第一家民营企业关工委
  2012年3月28日,石嘴山市首家民营企业关工委——石嘴山市佰德隆商贸有限公司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这对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做好全市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开了个好头。随着石嘴山市百德隆商贸有限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年销售额达到在1亿元以上,为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安置就业、服务市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决定成立关工委组织。
  宁夏第一届公民道德论坛
  2012年4月11日,第一届宁夏公民道德论坛在石嘴山市举行。论坛发布了以《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推进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为题的“首届宁夏公民道德论坛宣言”,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企业、社区、学校等道德建设基地。全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全国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单位负责人参加论坛,并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首届宁夏公民道德论坛对推动全区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深入发展、不断丰富雷锋精神时代内涵,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次启用电子普通护照
  2012年5月15日,石嘴山市首次正式启用电子普通护照。电子普通护照内置高性能加密智能芯片,个人申请办理时需采集指纹及签名等信息,而且采用了大量新型防伪技术,为持照人带来更多便利。截至5月18日3天内,已有130余名市民申请办理。
  规模最大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公选
  2012年,石嘴山市一次性拿出22个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范围之大,人数之多,是全市历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在宁夏全区也很少有。此次公选不拘一格,打破资历、位阶等条条框框,所有职位的资格条件都放宽到副科级4年以上,允许越级报考。全市共有578名干部同台竞争,平均每一个职位有近30人角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瑞莉说:“这次竞争性选拔,笔试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面试中引入‘专家考官+群众评委’的大评委制,在组织考察中注重‘德’性考察,在资历量化中突出基层工作经历和获奖的实绩考核。”最终脱颖而出的胜出者,平均年龄37.5岁,研究生学历8名,普遍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岗能力强的特点。一位落选干部说:“竞争程序完全公开透明,实力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落选了,但这种经历非常宝贵,让我看到了差距,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次公选的意义更在于对选人用人机制的大胆创新和它所带来的激励效应和导向作用,那些想干事者看到了努力方向,能干事者看到了进步机会,干成事者看到了发展前景,树立了凭德才使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风向标。
  第一次建立组织工作开放日制度
  2012年7月10日,石嘴山市委组织部建立首次组织工作开放日制度。来自全市各领域的首批组织工作观察员、县区“两代表一委员”等20余人走进市委组织部,参加了首次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
  第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2012年8月16日,石嘴山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揭牌成立,这是石嘴山市第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挂靠在市委老干部局,由5人组成,设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副处级)1名;委员3名,分别由市委老干部局党员负责同志和所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兼任。隶属关系:市直部门、单位所属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由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代管,原隶属关系不变。主要职责: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各项政策;负责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指导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和组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一例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
  2012年7月28日,《石嘴山日报》报道:近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全市首例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原告石嘴山市某建材厂诉称,2011年6月28日,原告厂区被大武口区某镇村镇管理中心强拆,石嘴山市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向原告出具了大武口区某镇村镇管理中心制作的《违法建设停止施工处理通知书》及《强行拆除违章建筑通知书》的复印件,2012年4月19日,原告请求被告大武口区某镇人民政府、石嘴山市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大武口区某镇环境与村镇管理中心公开全部执法信息,三被告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15日内予以公开,也未说明原因,故诉至大武口区人民法院,请求三被告公开下列信息:强拆原告厂内生产库房前的《报案材料》《执法检查登记》《立案登记审批表》;《限期整改通知书》及《送达回执》;作出决定的《会议记录》《决定书》及相关的事实材料和《送达回执》;两个《通知》的原件。因存档不能提供原件的,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复制后加盖印章提供,应当送达原件的,提供原件由原告签收。大武口区法院经审理,以原告没有提交要求相关部门公开信息的申请以及相关部门收到申请的回执和大武口区某镇村镇管理中心已经作出答复等为由,作出不予受理裁定。原告不服一审裁定,遂上诉至市中级法院,请求撤销原裁定,依法公开上列信息。市中级法院审查后认为,上诉人要求公开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故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第一例为社区矫正人员立功减刑
  2012年9月7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在洪水中舍己救人的社区矫正人员李风爱、任占明2人减去1年2个月10天余刑,缩短缓刑考验期1年2个月25天,成为石嘴山市首例为社区矫正人员立功减刑。
  宁夏首家县级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
  2011年1月20日,宁夏首家县(区)级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在市社会福利院建立。该基地将公共社会福利事业做为一种教育资源,为广大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一个接受社会教育改造的良好平台。同时通过与石嘴山市福利院的合作,搭建一座矫正对象与福利院之间的爱心之桥,使社区矫正对象更深入了解福利院的工作环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助老、抚幼的传统美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回报社会,避免重新犯罪。
  第一次举行执业律师集体宣誓
  2012年10月12日,石嘴山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共同举行了全市首次执业律师集体宣誓仪式,74名执业律师面对国旗庄严宣誓。这是宁夏执业律师首次举行宣誓仪式。宣誓后,宣誓律师都在誓词后写下自己的姓名。这些誓词将存入其诚信档案中。
  第一次奖励火灾隐患举报人
  2012年2月,石嘴山市消防支队首次开通“96119”火灾隐患投诉举报热线,按照《石嘴山市火灾隐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规定,对火灾隐患投诉举报人给予一定奖励。截至10月,共受理并核查“96119”热线举报253起,对其中核查属实的136名举报人进行了奖励,奖励金额总计5020元。这是石嘴山市首次奖励火灾隐患举报人。
  赢得荣誉最多的女公务员
  2012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石嘴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女法医陈莉的先进事迹被介绍给全国观众。陈莉从事法医工作17年来,参与解剖检验尸体1200多例,检验活体伤痕4500多例,为多起杀人案提供破案线索和证据,没有发生过一例错案。她先后获得石嘴山市“巾帼建功”标兵、全区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纲要先进个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区十大法治人物、全区五十年政法英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2003年她被评为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并被录入公安部全国青年人才库。成为石嘴山市赢得荣誉最多的女公务员。
  警方侦破第一例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2012年5月24日,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郭某被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警方刑拘。这是石嘴山市警方查处的第一例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案。5月18日,大武口区人保局报案称:一家公司负责人郭某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警方侦查发现,2011年初,内蒙古长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负责人郭某,承建大武口区半岛观邸工程,郭某先后与石某、华某等人签订劳务合同。同年11月开始,双方因农民工工资问题多次发生劳务纠纷,后经大武口区人保局多次调解,郭某同意支付石某等人的工资。可直到2012年4月,郭某仍未支付。大武口区人社局对郭下发了关于《履行行政决定催告书》,限其于5月7日之前将所欠农民工工资全部结清,但郭某仍未支付。警方调查发现,郭某公司账户有大量资金,其有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不支付的,构成犯罪”。郭某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刑事拘留。
  首位因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被处罚的人
  2012年,石嘴山市愈某因利用手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误导网民,扰乱社会秩序,7月27日被公安部门拘留,成为该市首例因发微博惹祸而被处罚的人。7月21日,愈某在商场听到他人议论:近期下大雨,大武口发山洪淹死了人。听到这个小道消息后,愈某未加证实,便于7月22日用手机在腾讯微博发布不实消息:“大武口的泄洪渠冲翻了几辆车,还死了5个人。”此消息在互联网上传播后,引起了大武口区广大群众和领导的关注,经过公安机关查证落实,此消息属于虚假信息。随后,发布虚假信息的愈某被传到公安机关,她承认7月22日在互联网腾讯微博上的虚假信息是她发布的。根据愈某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治安处罚。警方提醒,网上一些信息造假者和谣言传播者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虚假信息,有很强的传播力。虚假信息泛滥给社会稳定带来了破坏,对网络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也造成了巨大伤害。因此,杜绝虚假信息的产生、传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安机关也会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违法行为。
  宁夏首例盗窃树苗案
  2012年5月,宁夏首例盗窃树苗案在石嘴山市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破获盗窃树苗案件15起,涉案价值15万余元。此案在宁夏盗窃树苗参与人数之多、涉案价值之大,在宁夏属首例。经侦查,犯罪嫌疑人苍某某系宁夏宁蓝林绿化公司法人,其在大武口区二厂建立了一个苗木基地,专门从事种植出售树苗。该苗木基地因资金紧张无钱购买幼苗,苍某某便组团盗窃市区各绿化带新植树苗,将盗窃所得的树苗运到苗木基地再转卖给他人从中牟取暴利。经审讯核实,该团伙仅是年春季以来就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作案15余起,此外还在平罗县、惠农区、银川市也相继以同样的手段盗窃树苗。
  第一家门户网站
  “石嘴山在线”(http:∥www.so1.net.cn/)是市境内第一家也是最大的唯一一家综合性网站,2001年1月2日由石嘴山市昊跃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建成并开通。提供石嘴山新闻、企业供求信息、百姓衣食住行、吃喝游购玩等日常实用信息。以宣传石嘴山为己任,以服务百姓生活和企业发展为宗旨,倡导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和市场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本地化、专业化服务。2001年建站以来,访问量历史累计最高达到40502084次,最高日访问量达11163人次。
  石嘴山网访问量首次突破百万次
  2012年,石嘴山市整合石嘴山新闻网、石嘴山人民议政网、石嘴山市政府公众网、石嘴山奇石网等政府网站,建设集党政信息发布、宣传推介城市、群众参政议政、电子党务政务、社会服务管理、引导网络舆论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政门户网站石嘴山网(http:∥www.nxszs.gov.cn/),并于5月1日正式试运行。截至11月,石嘴山网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访问量突破百万次,在宁夏区内访问量达到65.08%,区外各地访问量达34.92%。
  宁夏第一个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
  2012年,国家预防腐败局在全国设立了30个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石嘴山市不仅是13个地市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之一,而且还是宁夏唯一一个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在国家预防腐败局下发《关于设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后,石嘴山市及时研究确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督查指导,强化调研活动,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勇于探索实践,积极打造精品工程,突出工作亮点和特色,让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真正起到预防和警示作用,把廉政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巩固和扩大廉政防控成果,深入推进全市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
  宁夏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2012年11月22日,约旦籍人塔里克在石嘴山市领取到中国永久居留证,成了在宁夏取得中国“绿卡”第一人。1996年,约旦人塔里克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语言学院和浙江大学学习汉语和专业机械制造。2000年,他在浙江义乌创办了阿莱米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并任首席代表。期间,塔里克与同在义乌工作的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族妇女马玉花相识,并于2001年登记结婚。因计划在中国长期工作和生活,2011年,塔里克正式向石嘴山市公安机关提交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的申请,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绿卡”),这是宁夏受理的首笔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申请业务。经石嘴山市公安机关初审后报自治区公安厅审核,最终公安部批准其申请,2012年11月22日为其签发了有效期长达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宁夏第一家宪法主题公园
  2012年9月,宁夏第一个全方位体现宪法主题的公园在石嘴山市落成,成为石嘴山市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宪法主题公园是依托青山公园融入宪法元素提升改造而成。占地面积120亩,日游园人数达1万余人,主要由宪法碑、普法教育电子屏+宣传栏、正义亭、法治书画展厅、传统文化长廊、盛世和谐石刻、“二十四”孝墙、宪法地图等10部分组成,整个工程分3年建成,总投资200余万元。宪法主题公园的表现形式采取图文并茂的方法,涉及法治理念、法治格言、宪法演变历史及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内容,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得到法治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
  第一次将行政事业单位社保五险纳入TIPS系统
  2012年,石嘴山市将行政事业单位社保五险直接通过TIPS(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缴入国库,此举在宁夏尚属首创。TIPS系统是指财政、税务、国库、商业银行之间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收入征缴入库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市财政局多次与中国人民银行、地税、石嘴山银行沟通协调,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方式进行。此项工作不仅改变了石嘴山市各行政事业单位缴纳社保资金的方式,由单户托收改由银行直接代扣至国库,同时使以往社保资金入库中存在的入库时间较长、入库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极大地方便了各单位缴纳社保资金,规范了财政资金支付程序,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次面向退伍士兵招录特警
  2012年,石嘴山市公安局在政法机关公务员专项招考工作中,结合公安民警队伍实际,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第一次面向宁夏籍退伍士兵招录特警。招考公告发布后,有138人报名,经资格审查、笔试、警务技能测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经层层筛选最后确定10名招录对象。招录的10名特警,在部队分别从事过特战、侦察、工化、狙击、排爆、散打等专业,有较强的军事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城市宣传广告
  2012年,石嘴山市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投入200万元,与自治区旅游局联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投放城市旅游宣传广告,全力打造“沙湖映贺兰,活力石嘴山”旅游城市和新型工业城市形象。全年累计投入399万元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国际频道进行了全方位的城市形象宣传。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了解石嘴山,石嘴山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入选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2012年12月7日,“中国幸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在北京发布,来自全国19个城市的24个最佳实践案例,集中展现了各地为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探索。石嘴山市“突出‘以人为本’,夯实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榜上有名。本次评选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在历时近一年的时间里,组委会对我国市、县两级产生于2010年至2012年10月期间、实际应用超过半年以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明显示范意义的千余份社会管理解决方案、创新工程等进行了调查。在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调查后,共产生了200个入选方案。最终,24个案例脱颖而出,获得本次调查活动的最佳实践案例奖。获奖案例涉及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公共安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网络管理,思想道德建设等8个方面。
  石嘴山打响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攻坚战
  2012年7月19日,中共石嘴山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把石嘴山建设成和谐富裕美丽新型工业城市,在全区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石嘴山市小康总体实现程度目前达到7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在全面小康指标体系6大类23项指标中,全市城镇人口比重、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等13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其中有7项已达到100%。为在全区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石嘴山市将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推进环星海湖综合开发、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同城对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着力实施工业升级、三产扩张、民生幸福、环境质量、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六项攻坚工程”。

知识出处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为了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历史遗迹、自然地理、文化积淀、重大事件、风土人情。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