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林业·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之最》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475
颗粒名称: 农业·林业·水利
分类号: F327.43;F326.2;TV211
页数: 14
页码: 120-1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农业、林业、水利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农业 林业 水利

内容

最早的农田开发
  秦、汉以来,朝廷为支撑军屯经济,石嘴山遂出现了早期的引黄灌溉系统,至清初,基本形成了排灌网。可以说,秦汉之际是石嘴山地区最早的经济开发之时。秦代的“徙谪戍”移民实边,将罪犯充军边疆石嘴山戍边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地的农耕技术等。汉武帝对河南地的开发,在今石嘴山境内实现了因地制宜和各有侧重:河东地区(黄河东岸)因设有塞外浑怀障,又有大片平壤沃土,加之黄河岔河(枝津)方便开渠引水,所以采取“斥塞卒”的办法,实行军事屯垦,以农业开发为主;河西地区因为水不到渠未成,则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最早的引黄干渠
  石嘴山地处青铜峡河西灌区下游,农业灌溉主要依靠黄河自流灌溉。市境现有唐徕渠、惠农渠两大干渠和第二农场渠、昌润渠、滂渠、官泗渠4条支干渠。黄河东岸陶乐灌区自成体系。唐徕渠是最早的引黄干渠,始开于汉,复浚于唐,是银川平原引水量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的渠系。市境内长41.2公里。随着灌区不断扩大,经多次对唐徕渠实施疏浚、加培、裁弯取直等改造措施,1972~2009年年均引水量为1.23亿立方米,最大流量为20方米/秒,正常流量16.5立方米/秒,在市境内有干渠支斗口147个,控制灌溉面积11.41万亩。惠农渠又名皇渠、黄渠,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建,市境全长67公里,灌溉面积22万亩。多年来经不断对惠农渠进行加高和培宽,渠身裁弯取顺,合并斗渠口和改建新建渠道等工程整修,使惠农渠的引水能力、渠系建筑质量得到了提高。引水流量达45立方米/秒,平均年引水量4.65亿立方米。
  最早的棉花试种
  民国28年(1939年),宁夏省建设厅在平罗县试种棉花获得成功。这是石嘴山地区首次棉花种植。1949年,全县种植棉花200亩,亩产皮棉25公斤,总产量5000公斤。1956年,试种棉花779亩,亩产皮棉32.7公斤,总产量2.5万公斤。1959年,种植棉花511亩,亩产皮棉40公斤,总产量2.05万公斤。
  最早的农业互助组
  1951年3月初,平罗县一区三乡(今城关镇合作村)戴玉玺互助组成立,有12户农民参加,为宁夏解放后建立的第一个互助组。互助组发挥了互助合作的优越性,解决了组员中缺耕畜、农具、种子、劳力等困难。当年粮食亩产远超往年,附近农户纷纷要求参加,逐步掀起了建立互助组的高潮。当年9月,组长戴玉玺到北京出席全国互助组长模范代表会议和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最早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3年2月,平罗县戴玉玺互助组和莫如信互助组先后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石嘴山也是宁夏全省的第一批初级农业社。初级社入社和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土地仍归农户私有,入社土地参加分红,给社员留少量的菜地。耕畜按质参加分红,大型农具折价入社统一使用,劳力统一支配,实行评工记分。生产统一经营,产品收入归社员共同所有。到1954年3月,平罗新建初级社26个,惠农建社2个,陶乐建社1个。1954年2月下旬到5月中旬,《宁夏日报》在农村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对比大讨论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石嘴山市互助合作运动先进县平罗县及全宁夏全省互助合作旗帜——莫如信农业社的经验。
  最早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4年12月,平罗县率先成立了龚家庄、前进、新民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是石嘴山第一批农业高级社。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社员实行按劳取酬。在管理上,下设生产队,负责农业生产,收入、分配由高级社统一核算。高级社统一经营土地,广开副业门路,初步摸索出一套管理经验。1955年,3个高级社均实现粮食增产、群众增收。前进社当年人均收入粮食670.5公斤,比1952年建立初级社时增收70%。
  最早的人民公社
  195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之后,市境3县的农业高级社在一个月内全部转为人民公社。平罗县成立了前进、姚伏、黄河、大武口4个人民公社;惠农县成立五星(后改为黄渠桥)、红旗(后改为宝丰)、灯塔(后改为尾闸)3个人民公社;陶乐县成立了3个人民公社。1961年4月,为便于管理,3县均进行了大幅度的社队规模调整。平罗县调整为11个公社,惠农县调整为8个公社,陶乐县调整为6个公社。之后,为适应生产管理的需要,社队规模进行了多次小规模调整。到1984年改社为乡前,市境共有27个人民公社、204个生产大队、1441个生产队。其中平罗县15个公社、145个大队、1014个生产队;郊区(现惠农县)7个公社、32个大队、334个生产队;陶乐县4个公社、27个大队、82个生产队。市直辖1个公社、18个生产队。
  规模最大的军垦
  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一师3000多名指战员,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开进石嘴山境内的平罗西大滩,屯垦戍边,开发荒原,创办农场,有力地支援了石嘴山的经济建设。1955年11月,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独立一师5000余名官兵集体转业,留守西大滩,成立了国营宁夏前进农场,继续谱写着西大滩的开发建设创业史。到1958年,全场开垦土地2.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15万公斤;到1959年,全场饲养大家畜存栏479头(匹),生猪4232头,羊3816只,后来又养鸡、养鸭、养兔、养鱼,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先后开垦耕地近20万亩,经逐年改造后,实种7.8万亩,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开挖支渠2条长30公里,斗渠、农渠714条,长686公里;开挖排水斗沟、农沟784条,长701公里;建电排(灌)站12座;建成1000~2000米长的标准化机耕条田671条;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2107亩;培育果园712亩。为石嘴山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拓荒者的先锋模范作用。
  最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
  1977年6月25日,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夏收后在庙台公社组织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万人百机大会战”。为此,市委领导机关于8月15日搬迁到庙台公社现场办公。20日,石嘴山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的农田基本建设——“万人百机大会战”正式打响。全市参加人员共10040人,出动推土机、拖拉机、大卡车(载重汽车)等各种机动车辆200多台,人力、畜力小胶车800多辆,推平旧渠、旧坝、旧庄台,开沟挖渠,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开荒造田。截至当月30日仅10天时间,就完成包括平田整地、开挖沟渠、修建道路等土石方工程80余万立方米,首战告捷。“万人百机大会战”不仅在当时对农业发展起了作用,而且农业受益长远,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配套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最早的农村联产计酬责任制
  1979年春,石嘴山市在农村实行了第一次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当时,全市有3个生产队实行了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平罗县二闸公社老户大队第七生产队实行“四定一奖”生产责任制,在全大队其他生产队夏粮减产的情况下,该队夏粮增产27.5%,平均亩增30公斤。1979年冬到1980年春,各公社利用农闲时间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据1980年4月统计:全市有842个生产队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作业责任制,占生产队总数的63.4%;有360个生产队实行分组作业、包产到组的产量责任制,占生产队总数的27%;有10个生产队实行田间管理联系责任制,责任落实到劳到户,联系产量计算报酬;建立林业、牧业、工副业、经济作物等专项生产的专业组459个,定收入、定费用、超奖欠赔;有27个生产队实行口粮田承包办法,把较好的田分给社员作为口粮田,其余田集体经营;黄渠桥公社庆丰五队等3个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推行后,社员出勤率和劳动工效提高,责任心加强,农业成本降低。“出工敲破钟,干部乱‘点兵’,干活‘一窝蜂’,大家混工分”的情况见不到了。1981年4月,平罗县包产、包干到户的生产队352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26.6%。是年8月,石嘴山市委批转市委农村工作部《农业生产大包干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试行办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82年底,市境社队基本上都实行了农业生产大包干责任制。
  第一个售粮大户
  1993年,惠农县礼和乡礼和村马学良,被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售粮大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9~1995年,先后3次当选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这是石嘴山市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农民。马学良回族,1949年出生。1980年,他抓住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利时期,承包了无人问津的荒滩开挖鱼池400多亩,并从外地请来养鱼能手,购回上等鱼苗开始养殖,当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他又利用当地滩多草好的自然条件,先后养牛120头,养羊150只,饲养各类家禽300多只,形成了一条龙式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资产总值达到500多万元,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1992年,他又承包了本村已开和待开的500亩土地,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平整开发,奋战2个月,使高低不平的荒地变成了沟渠、道路、各类水利设施配套的良田,当年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就获利7万多元,成为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马学良致富不忘国家,几年间共向国家交售余粮300万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千元
  1995年2月9日,《石嘴山报》报道:石嘴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140.5元,比上年增加了291元。到2011年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90元,比上年增长12%。是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5.97万亩,比上年增加2.1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40.68万吨,比上年增长5%,其中:夏粮7.68万吨,秋粮33万吨;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9万亩,比上年增加3.4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93万亩,脱水蔬菜17.1万亩。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2.6亿元,增加8%,提供劳动者报酬8800万元。
  第一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001年,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立项的平罗县也是石嘴山市第一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千亩无公害枸杞生产园区在平罗县惠北乡建成。
  率先在宁夏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2010年12月13日,石嘴山市惠农区率先在宁夏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每年利用40天左右的时间,组织机关干部、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道德、科学技能、法律知识等宣传教育和培训。同时,干部通过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调查梳理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集中加以解决,最终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启动1个月,惠农区已以乡镇为单位共举办培训42场次,受训农民3500人次;以村组为单位共举办培训267场次,培训覆盖面以户为单位以达到92%,以人为单位达到40.7%。累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2万份,发放征求意见表2000份,共梳理各类问题171个,已解决65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2场次,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
  第一届乡镇干部大专班
  2003年8月8日,石嘴山市首届乡镇干部大专班在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学。来自全市近200名乡镇干部进行为期3个月的农业预科班学习后,通过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大专学籍考试,获取为期3年的农业产业化大专学历教育资格。这是石嘴山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批“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
  2005年,石嘴山市实施全市第一批“塞上农民新居”工程,以“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示范点为突破口,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加快农民新居建设。同时,以村庄绿化美化、生产生活区分离、通信、广电、户用沼气等设施配套,人畜饮水卫生达标为目标,建设“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2007年7月27日,自治区政府考察团一行对石嘴山市“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平罗县姚伏镇小店子村11队、通伏乡马场千户农庄,惠农区燕子墩乡外西河村、庙台乡省嵬一队,大武口区隆湖一站村、长胜街道办事处龙泉村等地进行考察,对全市“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制度上确保“塞上农村新居”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9亿元,共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58个6299户,整治村庄326个29384户,危房改造2918户,受益农民达12万人,占全市29万农民的41%。石嘴山市“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以规模大、标准高、质量好、推进快等特点走在宁夏前列。
  第一家12315涉农维权联络站
  2006年3月15日,石嘴山市第一家12315涉农维权联络站,在大武口区长胜街道办事处潮湖村正式成立。联络站将及时有效地处理农村消费者在农资、食品等消费方面的质量投诉,查处侵害农村消费者权益的违章、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效维护农村消费者群体的利益。同时,联络站还将积极培养、发展农村义务监督员,负责监督辖区经营户经营商品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家股份制农村经济合作社
  2006年6月,石嘴山市第一家股份制农村经济合作社——燕子墩乡西永固村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挂牌成立。该合作社由该村党支部领办,采取村集体和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共筹集资金22万元。其中,村民入股7万元,村集体入股15万元,购买了多功能大型拖拉机和深松犁等农机具,主要为村民提供耙耱、播种、收割、深松等机械化服务。该合作社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化。
  第一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2010年,根据《石嘴山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精神,惠农区燕子墩乡立足该乡行政区域广、交通不便的实际,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成立乡服务大厅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便民为民服务措施,率先在石嘴山市成立了西永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零距离”为村民服务。便民服务中心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工作制度、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预约服务制、监督检查制等,为村民提供信访处置、民事调解、政策及法律咨询、党员帮扶救助、计划生育、低保救助、残疾证办理、民政临时救助、劳务经济、家电及汽车下乡服务、粮食补贴申请变更等12项服务项目。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的改革目标。
  宁夏最大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2007年2月2日,全区最大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平罗县崇岗镇崇岗村投入使用,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去年8月5日开工建设,当年11月份筹建完毕。为新建红墙蓝瓦两层小楼,主要采取市委组织部帮扶与该村自筹资金的形式,投入资金7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4平方米的集党员活动室、办公、文体、娱乐于一体的供暖、上下水设备配套完善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多功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这是全区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最大的一个。为2006年,中央和自治区拿出专项资金,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自治区给石嘴山市安排下达了4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要求用两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石嘴山市已顺利完成了2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在揭牌仪式上,市委组织部向崇岗村捐赠6万元资金,平罗县组织部向崇岗村捐赠1万元资金。
  第一家农村义务消防队
  2007年5月16日,石嘴山市首家农村义务消防队在惠农区燕子墩乡挂牌成立。石嘴山市农村火灾发生较多,燕子墩乡是惠农区最边远的一个乡,距辖区消防中队约20公里,且路况较差,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官兵最快出需要近20分钟才能到达,常常失去了最佳扑救时机,给村民们的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失,在此建立消防队十分必要。
  第一个农业科技服务110
  2007年6月25日,石嘴山市农业科技服务“110”正式启动,农民朋友遇到技术难题可拨打服务电话96123,这标志着石嘴山市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科技110启动试运行1个月时间,接到农民咨询电话20多个,实现了就近接入、快速反应、有求必应、无偿服务的目标,服务范围涉及种养等各个领域,服务层次从共性服务拓展到个性化服务。同时还开展了96123专线咨询、制作网站、安装农业智能专家系统、筛选服务站点、完善工作制度、争取项目经费、补充咨询专家等网络建设工作。
  第一个种植业标准规范文本
  石嘴山市农牧局农技中心从2003年至2009年历经7年,经过大量反复试验示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编写了《无公害脱水甜椒宁椒1号生产技术规程》,这是石嘴山市种植业制定的第一个农业地方标准规范文本。该项技术规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规定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环境质量要求、栽培技术措施、采收、间作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产档案等方面对无公害脱水甜椒宁椒1号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
  首创宁夏农村房屋流转制度
  2010年,石嘴山市惠农区在自治区首创农村房屋流转制度,将闲置资源变资金,唤醒了农村2000多万“沉睡资产”,流转出了一条解决农村特困群众住房问题新渠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惠农区一部分有能力的村民进城居住,使原有的农村安全砖房闲置下来;一部分村民有进城务工、购买住房的意愿,但由于原有安全砖房没有出售,缺乏进城动力;还有一部分老弱病残困难群体由于条件差,无能力建房或购房,仍然居住在土坯危房里。2009年以来,该区实施农村安全房屋流转制度,对各乡镇危房户购买流转房质量进行逐户核查认定,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对购买流转房的农户采取政府补助一部分,个人自筹一部分的办法解决购买资金问题。该区现已完成农村安全房流转近800户。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日前批示:这是一条好路子,可以在城郊推广。
  第一次孵化环道育苗
  2010年,石嘴山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水产育苗中心新建成的孵化环道首次育苗成功,第一批60组花白鲢亲鱼一次性产卵成功,孵化出水花鱼苗5000多万尾。长期以来,石嘴山市水产育苗一直停留在只能孵化鲤鱼、鲫鱼等粘性卵鱼类水平,生产所需要的花白鲢、草鱼苗全部从南方外调。随着星海湖、瀚泉海、惠泽湖等10多个生态型湖泊的建设,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16万亩,其中,大水面生态湖泊12万亩,占总面积的75%,全市渔业已成为典型的湖泊型渔业。为了维持湖泊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湖泊水域资源的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增殖放流、轮捕轮放,针对湖泊型渔业的生产特点,还要投放花白鲢、草鱼良种。孵化环道首次育苗成功,使石嘴山市水产技术部门弥补了花白鲢、草鱼等浮性卵孵化技术的空白,突破了苗种自繁自给不足对渔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为石嘴山市大力发展生态湖泊型渔业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2010年9月26日,石嘴山市第一个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石嘴山市春源蔬菜产销联合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组建联合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和增收致富本领。联合社注册资金600万元,成员61名,蔬菜种植基地达25万亩。联合社主要为社员提供八项服务:一是引进、推广蔬菜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组织社员规模种植;二是统一组织采购和供应种子、种苗、农用物资等农业投入品;三是统一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活动;四是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开展基地认证、产品认证和生产过程认证,组织成员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五是统一注册商标、产品包装和市场营销;六是统一开展成员需要的法律维权、资金融通等服务;七是统一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对接和联系;八是在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通过以上服务措施,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基层社的积极性,对联合社进行共同的资金投入,建立起全体基层社与联合社内在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降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扩大合作社的业务范围,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家农资专业合作社
  2010年12月24日,宁夏第一家农资专业合作社——平罗县双丰农资专业合作社成立,这标志着平罗县农资经营商与消费者拥有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为了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平罗县农资市场,全面提高农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现代经营理念,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好农资经营运行轨道,平罗县瑞欣农资有限公司、平罗县绿茵种业有限公司、平罗县兴农种苗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成立平罗县县级农资专业合作社。全县现有农资经营单位185个,分布于全县13个乡镇和部分村,农资经营单位营业收入为3.3亿元。合作社的成立,可以使农民得到系列化的服务,使企业得到稳定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使技术部门通过技术服务实现优化种植结构的目的,使当地的设施农业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宁夏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
  2011年10月,宁夏第一个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胜街道龙泉村挂牌成立。实践基地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开辟“种植专区”,为他们提供温棚作为实践锻炼和创业平台。基地现有高标准大棚24座,占地面积54亩,注册资金45万元。2012年,石嘴山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在干事创业中成长成才的实施意见》,从优惠政策、配套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干事创业。截至是年,全市有大学生村官54名,其中:16名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19名担任村书记助理、19名任村委会主任助理,3人被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第一个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改革试验区
  2011年12月,石嘴山市平罗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试验区。平罗县以土地规模流转为基础,探索建立股份合作、家庭农场、村企合作、土地托管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截至2012年10月,全县共落实土地规模经营试验项目62个,流转土地7.6万多亩。过去农民贷款发展经济需提供担保人和抵押物,农村土地不允许抵押贷款,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试验区后,农民可以用流转土地经营权证等抵押贷款,破除了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贷款的瓶颈,既拓宽了农村生产的融资渠道,又极大地发挥了土地资源的效益。
  宁夏第一个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
  2011年12月5日,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正式批准18个市(县、区)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是宁夏唯一跻身其中的试验区。几年来,平罗县创造性地开展了以集体土地和资产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代种土地和发展二、三产业为经营形式的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试点,搭建了县、乡、村级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这种“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流转有序”的土地流转新机制,成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姚伏镇小店子村是平罗县最先开展土地流转的村之一,该村成立的土地信用合作社采用“土地银行”运作机制流转农民土地2800亩,形成了公司+土地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户的特有模式,300多名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轻松务工,挣两份收入。全县已经形成了股份制农场、土地银行等5种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其中挂牌成立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62个,累计流转土地28.4万亩,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84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845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896万元。
  宁夏第一个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机构
  2012年,石嘴山市国土资源局依照《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成立了石嘴山市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启用了专用印章,制定了《非法占用耕地造成种植条件严重损坏认定办法》(试行)。这是宁夏成立的首个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机构。是年7月2日,平罗县国土资源局向石嘴山市国土资源局提出了对王某某等5起非法占用耕地134亩造成耕地毁坏认定的申请。10月15日,石嘴山市国土资源局政策法规科、土地科、地籍站、执法支队等部门的负责人会同市法制办、农牧、林业、环保等单位的专家,查阅相关案件材料、踏勘非法占用耕地现场、对现场土样与周边耕地土样比对、逐宗进行耕地质量损毁实地勘察鉴定,后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形成了宁夏首个《耕地质量损毁鉴定报告》。此项工作的开展,为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维护土地管理秩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一个农业科技大棚光伏发电项目
  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国土厅、水利厅,宁夏电力公司对石嘴山市第一个农业科技大棚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尚德石嘴山农业科技大棚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审查,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石嘴山市年日照总时数达3080小时,仅次于青藏高原,具有发展光伏发电的优质太阳能资源。全市已建成并网发电的太阳能光伏电站80兆瓦,正在建设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有70兆瓦。中节能尚德石嘴山农业科技大棚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将在惠农区建设和改建1000亩农业大棚,利用大棚屋顶建设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力争打造成为集太阳能光伏发电、蔬菜大棚为一体的综合性优质项目。
  最早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
  清雍正4年(1726)3月,雍正皇帝根据其舅父隆科多等视察宁夏水利工程后的奏折,派川陕总督岳钟琪、大理寺卿通智来宁夏考察在查汉托护开渠建闸事宜。6月,决定“自河西寨(今永宁县境内)至石嘴子筑堤二百里,开渠一道(即惠农渠),建拦水闸八座”;在查汉托护适中之地建城一座,县名定为“新渠县”(今平罗县姚伏镇);石嘴子(今惠农区)由守备一员率兵200名驻扎。由通智、单畴书负责具体实施。为筑惠农渠拨银16万两,于当年8月开工,1729年7月完工,长200里,灌田2万顷;还从今永宁县王太堡至石嘴山筑黄河堤320里、疏通西河旧淤350里、改六羊河为渠(后定名为昌润渠)110余里,初步解决了今平罗、惠农两县大部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同时拨银15万两,作为招徕移民垦荒的资金。自此奠定了今银川市以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基础。这是市境最早的农田水利工程记载。
  最早的绿化造林活动
  石嘴山市境内有文字记载的造林绿化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清代。清雍正7年(1729年)惠农渠竣工时,“渠堤两岸俱夹植垂柳十万余本,其盘根可以固拜,其取材亦可以供岁修”(通智《惠农渠碑记》)。《昌润渠碑记》亦载:“渠两旁俱插柳秧,资其根力以固岸”。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两干渠岸仍有古老柳树遗存。民国31年(1942年),国民党军队31师栽植包兰公路市境段行道树。民国33年(1944年),惠农县国民政府发动机关民众植树千余株,建苗圃30亩、育苗10亩。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后,市政府在重点营造市境防风固沙林带、黄河护岸林带、农田防护林网和经济林的同时,不断强化城镇绿化工作。自1955年起,每年都组织工人、农民、学生、机关工作人员、解放军战士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由于光肩星天牛虫害严重,一度使全市园林绿化工作陷于被动局面。市政府提出在防治天牛虫害的同时,实行更换树种的战略,先后从外地引进国槐、刺槐、白蜡、油松等,同时虫害树木全部挖除,采取了新栽林带多树种混交,乔木、灌木立体化配植,栽花种草同步进行的科学化绿化措施。为此,市政府和大武口区政府于1985年、1986年先后被评为全国义务植树绿化先进单位。截至2010年,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207.1万亩,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36%,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达14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十五”期间,全市适龄公民年平均参加义务植树42万人次,义务植树1680万株,保存率达90%,成活率达到88%。

知识出处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为了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历史遗迹、自然地理、文化积淀、重大事件、风土人情。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