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之最》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306
颗粒名称: 历史·地理·人口
分类号: K291.43;K921.43;C924.2
页数: 27
页码: 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的历史、地理、人口发展情况。
关键词: 历史 地理 人口

内容

最早的人类活动
  考古发现,早在4~1.5万年前,今石嘴山地区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市境平罗县陶乐镇南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平罗暖泉、明水湖,惠农燕子墩,陶乐高仁镇、程家湾、察汗埂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于贺兰山沟谷的早期岩画,均表现了远古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社会风貌和原始宗教的鲜明特征。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牛达生、杜玉冰在《石嘴山地区原始社会文化遗存》(《石嘴山史志》1989年第1期)中指出:“水洞沟发源于灵武县境,经陶乐县(编者按:今平罗县陶乐镇)南境流入黄河。在石嘴山市境内,也曾发现过类似水洞沟类型的石器。所以,只要不拘泥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水洞沟时代的人类,就是石嘴山地区最早活动的人类,就是石嘴山地区最早的文化。”
  最早的市境段黄河
  古地理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前,今石嘴山西界的贺兰山脉进一步急剧抬升,东界鄂尔多斯高原也缓缓隆起,中间陷而成断陷盆地。到了距今三百万年左右,银川盆地成为一个浩瀚的大湖。后来,随着地壳构造运动的变化,分水岭被切开成峡谷,打开了湖水出路,盆地内洪水漫流,遂出现了这里原始的黄河。中更新世时,黄河完成了上下全河的连接,向东流入平原。中、晚更新世时黄河已基本接近现貌。黄河自南而北从陶乐明东长城附近进入石嘴山,在市境内流经全长140多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1亿立方米,洪峰期均值流量为3440立方米/秒,枯水期均值流量为491立方米/秒。由于市境黄河水势平缓,市境内沟渠纵横,池塘、湖泊、滩涂星罗棋布,很多水面与河沟通,为发展养渔业创造了优越场所。
  最古老的岩画
  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对贺兰山等地岩画有过记载:“黄河又东北,砺岩山西,去北五百里,山岩之石自然有文,皆为虎马状,祭然成著,类似图焉。故谓之画石山也。”郦道元还将岩画的内容描述为:“人面形、神灵形,动物人足迹,车辙刀剑、佛像”等等。直到公元20世纪80年代后,贺兰山岩画文化才真正引起世人关注。市境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的黑石峁、树林沟、西峰沟、韭菜沟、归德沟等处,现已发现岩画2000余幅,其中黑石峁、树林沟岩画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贺兰山岩画的凿刻上限,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多数专家分析,贺兰山岩画最早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据古地理研究和考古证明,与贺兰山岩画临近的早于贺兰山岩画发现和研究的桌子山、阴山岩画之凿刻上限,距今1万多年以前。事实上,从贺兰山——桌子山——阴山一代已出土的史前动物化石物种及旧石器、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众多相近性来研究,可知贺兰山——桌子山——阴山一带的河边湖畔、山前阴湿地带,史前人类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生息繁衍,过着狩猎生活。因此,不拘泥于贺兰山岩画本身,用系统的、联系的眼光把贺兰山——桌子山——阴山早期岩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这或许是追溯贺兰山早期岩画上限的依据之一。
  最神秘的岩画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境内的贺兰山黑石峁岩画,被人们称为市境最神秘诡异的岩画。黑石峁是贺兰山小枣沟北侧的一个山头,海拔1432米,山头上大小石块质地坚硬,呈褐黑色,表皮细腻光滑,像涂抹了油彩,遍布山头,故名“黑石峁”,岩画凿刻于黑石上。黑石峁上的黑石头民间一说为天外来客“陨石”散落,一说为“外星人所为”。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报道过黑石峁这方神秘的岩画。黑石峁岩画首次发现于1984年6月23日,共计59幅。最大的是第9幅“群羊图”,长1.23米,宽1.085米;最小的是第23幅,长8厘米,宽7厘米。黑石峁岩画已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个地质成煤期
  地质发育史上,距今24.5亿年~17亿年的早元古代时期,今石嘴山地区为一片大海。后来,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石嘴山几经海陆交替的动荡变化,到了距今3.0亿年~2.8亿年的古生代晚石炭纪至早二叠纪时期,才基本上结束了漫长的海洋环境。石炭纪时期,今市境林木繁盛,石松目、楔叶目、木贼目等发育,为地下成煤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来源,这是市境第一个成煤期,今石嘴山的太原组煤层就是该成煤期的产物。到了早二叠世时期,海水最终退出,浅海、滨海相转变为以河湖相为主的沉积环境,成为市境第二个成煤期,经过沉积及成岩作用,形成早二叠世山西组煤层。侏罗纪时期气候温湿,以真蕨、苏铁、银杏、松柏类为主的森林出现,成为市境第三个成煤期,今市境驰名中外的优质无烟煤“太西煤”,就是侏罗纪早期沉积而后变质所为。古老而又漫长的地质演变历史,最终孕育了今石嘴山这片煤炭资源丰厚的热土,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石嘴山各族儿女。
  埋藏地下最深的古树化石
  1978年10月,石炭井矿务局二矿开掘梯头下山皮带运输巷时,矿地质测量科的贾兴武与王洪林,在距地面202米深的井下发现了一株硅化木化石,由于矿里没有陈列室和化石防腐设备,化石虽被发现,也只好让它继续沉睡地下。这是市境发现的埋藏地下最深的古树化石。1985年2月2日,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贾长安闻讯后,即赴二矿深入井下202米处考察了此化石,并于2月11日在《中国地质报》头版发表了《宁夏石炭井二矿发现一株距今二亿七千万年的硅化木植物化石》消息。此硅化木古树化石长4米,直径0.3~0.4米,呈黑灰色,南北走向平卧于粗矿岩中,化石表面树皮纹路清晰可见。它对研究石炭井地区古地理沉积环境和古河谷的水流方向以及水运能力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地质研究价值。
  1990年5月和1995年8月,人们又在石炭井玻璃海带滩发现古树化石3棵,其中一棵长15米(现存12米)。1995年5月7日,平罗县宝丰镇农民李占柱等人在大武口贺兰山小渠子沟采石场发现一株长8米余,直径1.5~2米左右的古树化石,距今已有2.5亿年。此后,人们又先后在石嘴山矿务局二矿处和火坑沿发现古树化石3棵,在石炭井二矿新建西街发现古树化石遗址1处。现在,贺兰山小渠子沟古生物化石区已被列为石嘴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集中的古动物化石群
  1985年11月发掘的惠农县(今惠农区)尾闸乡西河桥村古动物化石群,是迄今市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古动物化石群落。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的发掘研究,在600平方米的3个密集点上,距地面3~6米的红黄色砂质黏土层中,发现以犀牛化石为主的哺乳动物化石群,初步断定还有鹿、羊、马、鸵鸟等化石,属一次性就地埋藏,年代约在1.5万年前第四纪晚更新世。这是在银川平原北端、贺兰山东麓凹陷带的湖相沉积上的首次发现。化石群分布集中,保存完好,埋藏丰富,在国内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1999年,自治区文物局会同惠农县政府就西河桥古生动物化石作了抢救性挖掘,在96平方米的范围内挖掘出古生动物化石52具。其中有犀牛、大象、野猪、大角鹿、盘羊、猎狗、虎、狼等20多个宗属的化石,既有大型剑齿食草动物,也有中小型食肉类动物。经专家初步鉴定,距今3万年至15万年,这里就有人类生存。这起古动物化石与贺兰山黑山子岩画中的两幅“犀牛图”相吻合,与陶乐县南界水洞沟文化属同一时期。
  最古老的植物活化石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石嘴山市惠农区麻黄沟以及落石滩一带,生长着1.5万亩高约30~50厘米的强旱生蒺藜科落叶小灌木“四合木”。这种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四合木,被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四合木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世界范围内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中国仅见于石嘴山麻黄沟及落石滩一带,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石嘴山市政府已对四合木生长区进行了保护和开发,使之成为石嘴山地区颇具潜力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区之一。
  最早纳入中原王朝的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为了加强统治,废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今石嘴山市黄河东岸的平罗县陶乐镇属秦北地郡。这标志着今石嘴山部分地区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最早的农业开发
  秦汉时期,是今石嘴山地区最早的农业经济开发时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南地”(今黄河河套西北部,包括市境)后,在今平罗县陶乐镇南部修筑边防城池塞外浑怀障驻军守备。第二年即公元前214年,实行了两项移民河南地的政策:一是“徙谪戍”,把犯有轻罪的囚徒,流放到新建的亭、障、城戍守。这些人到艰苦边塞充军,脱离了囚牢之苦,也得到一点慰藉。这样,塞外浑怀障就迎来了第一批城民。二是移民“实之初县”,就是往新设置的县迁移内地汉民。今石嘴山地区时属富平新县,也有移民安置。
  到西汉卫青、霍去病驱走匈奴后,边境安定,河套以南成为安宁之乡。尤其是宁夏平原,不但土地肥沃,而且有黄河自流灌溉之利。因此,西汉朝廷开始向北地郡的富平县、灵州县、廉县大规模移民。元狩3年(前120年),山东因河水泛滥遭特大水灾,上百万灾民流离失所,朝廷将其中的70余万口安置到新秦中,其中包括今天的石嘴山地区;元鼎6年(前111年),汉武帝又下令往河南地调拨士兵60万,安排到各城、障,平时戍守、屯田,一旦有警,召之能战。今石嘴山市的河东地区,因属塞外浑怀障防区,是军屯的重点之一。汉武帝在浑怀障设浑怀都尉一职。西汉河套地区设“障”10多个,宁夏近400公里黄河,只有两个。各障设都尉管理的亦不多。西汉在各郡设都尉,职责是负责全郡军事,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后来又设专职、专地的都尉。因此,西汉在塞外浑怀障屯田的士兵,至少过万人。
  最早的军事城障
  公元前215年,秦王朝为固防北部边疆,派遣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把匈奴逐回其大漠故地,并在修筑万里长城的同时,沿黄河建筑军事城障34座(一说44),屯兵戍守。其中,在今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修筑了军事城池塞外“浑怀障”,这是石嘴山市境内迄今已知的最早的军事城池。但仅过几年,蒙恬被秦二世与赵高逼迫自杀后,守御浑怀障的士卒溃散,虚不设防,匈奴部落又趁机南侵包括今石嘴山全境在内的水草丰美的河南地。
  驻军最多的古城池
  石嘴山地区山河交锁,西有贺兰山之固,东有黄河天堑之险,是宁夏的北大门,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在石嘴山筑有定远城,驻有定远军,最多时驻扎2万多兵马,是石嘴山地区驻军人数最多的古城池。
  唐早期分全国为十道,后增为十五道,今石嘴山地区多数时期属于关内道的灵州管辖。天宝年间以前,整个关内道数十州,一共才设了9个军府,石嘴山就占了两个,一个是新昌军,一个是定远军。天宝年间撤销新昌军,其兵马并入定远军,从此定远军兵力更加强盛。
  修筑定远军城的决策者是武则天时代四位名相中的两位,即张仁愿和郭元振。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又都从宰相任上调任朔方行军大总管,对石嘴山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清楚。故张仁愿先于景龙元年(707年)在今平罗县姚伏镇东筑定远城,6年后郭元振又在原地拓展重筑。又过约20年后,兵马倍增,原来的城池不敷使用,信安王李玮在城西另筑一城,取名羊马城,又称定远西城,作为安置军马专用。后来新设定远县,又将羊马城重新修缮作为县治。从此,今石嘴山市平罗县姚伏镇就有了“一地两城”。
  定远军刚设置时,只有健勇(步兵)5500人。开元9年(721年),朔方节度使在灵州成立,其兵力主要部署在黄河外侧的六座军城,统称“河外六城”,定远军城是其中之一,新增了骑兵,编制军士7000人,战马3000匹。到天宝年间,兵员已近2万。定远军的战将和士兵中,有很多是在各羁縻州、“六胡州”招募的北方游牧民族后裔,即“六蕃子弟”,性格刚勇,能征惯战,在保卫家乡、平定安史之乱、收复关中和京都长安的战事中战功卓著。唐元和12年(818年)10月,吐蕃首领率兵2万余入侵定远城,被定远军将士击败,一次斩首2000级,获牛马甚众,定远军威远扬。唐代诗人王维诗句中的“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卢汝弼“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的诗句,都形象地再现了定远军在贺兰山这兵家必争之地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最早的关隘
  镇远关是石嘴山市境内最早的关隘。据《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国初……开镇置镇远关,去平虏城北八十里,是宁夏北境极边之地。”由此可知,镇远关的修筑时间,大致于洪武9年(1376年),耿忠为指挥创立宁夏卫的时期,地址在今惠农区西北约5公里地方之正义关沟口老关疙瘩处。《嘉靖宁夏新志》在“关隘”中也记载:“镇远关:在平虏城北八十里,实为宁夏北境极边之要地。关南五里,有黑山营,仓场皆备。弘治前,拨官军更番哨守,为平虏之遮。正德初,因各处征调轮拨不敷,遂弃之,致虏出没无忌,甚或旬月驻牧,滋平虏之患日深。镇远关自不能守,柳门等墩自不能嘹,平虏之势遂至孤立。”在“北路平虏城”也中记载:“宁夏迤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诚振古之见也。关之南五里,旧有黑山营,设有官军备御。黑山营之南七十里,设平虏城。关之西,沿贺兰山四十里,有打硙口,乃贼出入要地,有险可守。先年守筑三关,设立墩台防哨。东西联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贼亦难入。至弘治以前多因极边地方,供饷不便,军多逃散,兵力寡弱,遂行废弃。黑山止有空营;镇远虽称有墩有军,相距平虏城百里之远,孤危难守,有名无实而已。”
  根据上述记载,镇远关实为明代宁夏北部边境之门户。既是明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要冲,也是游牧民族入犯中原的必经之路。镇远关一旦失守,则宁夏门户大开,可见其军事地位之重要,显然也是明代西北地区农牧业文明撞击和交融的节点。因其重要地位,所以附属的各类军事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在现石嘴山区形成互相扶助的军事系统,而镇远关则是整个军事系统中的重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军事作用。明代北路平虏城(今石嘴山市平罗县)分守的贺兰山隘口有:滚钟、黄峡、水吉、镇北、白寺、宿嵬、贺兰、新开、塔峡、西番、大水、小水、汝箕、小风、大风、归德、打硙口共17个。每个隘口中间或口门都筑有关墙,屯兵把守。清代平罗营分管的贺兰山隘口有:石嘴子口、镇远关口、红果子口、王泉口、打硙口、枣儿口、镇北关口、韭菜口、归德口共9个。
  最早的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亦称墩台、烟台、烽堠、墩堠、烽燧、狼烟台等。市境内最早的烽燧为明代洪武14年(1381年)所筑。明朝北路平虏营(今石嘴山市平罗县)管辖的烽火台有:镇宁、瓦窑、敌门、曹纪口、双谷墩、长胜、黑滩、靖夷、武定、柳门儿(迤东接黄河堰)、新七、下六、大乾围、小乾围、平羌、虎尾渠、明沙儿、下五、上六、白沙岗、定远(以上21墩属前卫周澄堡段)。旧七、哨池儿、打磑口外,武定、平虏、望远、头铺楼、独树儿、宁朔、永兴、威镇、新高山(以上12墩属前卫威镇段)。乾州、窟驼渠、四十里店、保安(以上4墩属前卫张亮堡段)。德胜(属前卫谢保堡段)。仇家步口、上五、中五(属右卫姚福堡段)。四棵树、方纯庄、上四、下四、新四、闸渠梢、余家庙(以上7墩属前卫李纲堡段)、出水渠、榆树步口、下三、刘遇春、王八当步口(以上5墩属右卫王澄堡段)。潘昶桥、上二、郭家步口、保宽滩、杨家步口、龙王、双庙儿、沿河二、曹家步口、皮家步口、沙嘴(以上11墩属宁夏卫金贵堡段)。石荣、下头、上头。曹湖滩、显圣庙(以上5墩属中屯卫镇河堡段)。新渠、减水闸、空塔儿、杨顺桥(以上4墩属左卫张政堡段)。王奉闸渠、双渠、古城、大路、新界牌、瓦子岗、小盐池湾、小新渠埂、大庙(以上9墩为万历40年新增)。
  明朝北路洪广营管辖的烽火台有:滚钟里口、黄峡里口、水吉口、白寺口、宿嵬黑口、贺兰口、新开口、小塔峡口、大塔峡口、西番口、大水口、小水口、汝箕口、宁靖、安定、桃柴口、小风口、大风口、归德口、韭菜口、威远、镇北口、小枣儿、打磑里口、长沙窝、高渠梢、李家渠、马蔺井、归德外口、归德中口、大风外口、宁靖外口、汝箕外口、小水外口、大水外口、大水中口、怀安、观音湖、窟湾、芦沟子、暖泉儿、擒胡(汝箕外口以下属右卫镇朔堡段)。沙井、柳沟儿、罗哥渠、平湖、尖塔儿、雷家岗、新兴(以上7墩属右卫洪广营段)。石沟、白滩(属中屯卫虞祥堡段)。杨信、高家闸、甜水井、北沙城、芦花桥、三岔渠、马鞍桥、新立(属右卫杨信堡段)。黄峡外口、黄峡敌台、宿嵬口、庙儿、石关儿、宿嵬敌台、振武(属前卫丁义堡段)。驼峰岭、双塔湖、靖夷湖、岔渠、宁远、黑埂、麻黄埂(以上7墩万历44年新增)。
  清平罗营管理的烽火台(当时称内地塘讯)有:虎尾渠、双渠、定远、王奉闸、白沙岗(以上5墩属平罗营)。田州、界牌、卞家岗、振武、乌谷、四十里店、小新、瓦子岗、保安、德胜(以上10墩属李纲堡)。清洪广营管辖的烽火台(当时称内地塘汛)有:黑埂、宁远、罗哥、尖塔、雷家岗、中埂、新兴(以上7墩属洪广营)。周胡疃、王千户桥、靖罗、归常沙窝、新常沙窝(以上5墩属镇朔堡段)。高家闸、甜水井、北沙城、平湖堡、夏家堡、马鞍桥、盐池湾(以上7墩属镇北堡)。
  烽火台的使用规定,历代各不相同。明成化2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烽火台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寇敌者,准其功,违者处以军法”。“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清初规定,若有敌情,白天举烟,并鸣一炮,沿边传到城镇,敌若不退,每隔一时,照前举行一次;敌若出境,白天举空烟,夜间举空火,不鸣炮。后又改为:在墩台上竖一高杆,若犯敌在三五十人至百人左右,白天悬黄旗一,夜间悬灯笼二;五七百人至千人以上,白天悬青号带一,并炬烽,夜间悬灯笼器。
  最早的长城
  明洪武14年(1381年),明王朝修筑山海关等处长城。在今石嘴山境内先后修建的有旧北长城(自红果子沟口至惠农尾闸乡下庄子村)、河东长堤(从旧北长城终点越过黄河,在陶乐境内沿黄河南下,到灵武横城)、西长城(自中卫沿贺兰山东麓北上接旧北长城),以及镇远关、黑山营、贺兰山各大山口(如打磑口、红果子口等)内的关墙、墩台。永乐初年,筑平虏城(今平罗县城关镇)。由于蒙古部落逐渐强盛,边墙等设施年久失修,明王朝于成化15年(1480年)命筑宁夏沿河边墙(包括由石嘴山沿黄河西岸至银川市东的镇河堡一段)。正德初年(1506年)前后放弃北部的镇远关、黑山营等据点。嘉靖10年(1531年)筑北长城(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东至黄河西岸的沙湖),退守北长城,北长城以北地区成为蒙古部落的牧地。嘉靖15年(1536年),总制陕西侍郎刘天和于平虏城北五十余里的旧北长城遗址(已毁)复筑边墙一道,即今惠农区境内的红果子旧北长城。
  最新的地壳运动奇观
  位于市境惠农区红果子的明代旧北长城“错断”遗迹,轰动中外地震、地质界,引起游客极大兴趣,成为人们直接能感受到的最新的地壳运动奇观。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地震考察队首先发现在这段长城中有两处断层错动,并量得西断点水平位移1.45米,垂直位移0.9米,东断点垂直断距1.5米。1967年,中国科学院测量队与地球物力研究所又用地面立体摄影测得西断点水平位移为1.9米。多年来,区内外和国内外地震学者、地质工作者先后到石嘴山对红果子长城错动进行了多次考察。1980年9月,全国8级大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宁夏召开,近百名专家、学者参观考察旧北长城错断奇观。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首席地质学家华莱士认为,红果子旧北长城错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迹,对活动断裂带的定量研究和地震重复率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规模最大的汉墓群
  20世纪90年代已经查明,石嘴山市陶乐县(今平罗县陶乐镇)境内的兵沟汉墓群,是石嘴山市迄今发现的最集中、数量最多的汉代墓群。所谓“兵沟”,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天然大峡谷,因秦汉时期为屯兵戍边之地,故名“兵沟”。这里有自西汉武帝元鼎2年(前115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40年)150年间的汉墓100多座。兵沟汉墓有单葬墓、合葬墓,从内部结构看有砖墓室、木墓室、石墓室、土墓室,墓室内呈拱形,用子母青砖箍建,墓室宽敞。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和旅游价值。
  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
  公元前114年,在今石嘴山市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设置的廉县,是石嘴山地区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政权。西汉元鼎3年(前114年),因北地郡户口增多,朝廷将其西南部分出另置安定郡,并在新的北地郡之下增设廉县,管理今石嘴山市的黄河西岸地区。黄河东岸地区则修复、拓展了塞外浑怀障,调士卒屯田戍边,并专设浑怀都尉进行管理。《汉书·地理志》载:口“廉,卑移山(今贺兰山)在西北”,为西汉北地郡19县之一。王莽的“新朝”曾将廉县改名为“西河亭”。东汉恢复原名,为北地郡6城之一。廉县距今已有2100余年,当时辖境包括今宁夏永宁县以北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地区,为汉廷管理屯田移民的行政中心,也是贺兰山东麓的边防要塞。《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载:“光和中”(178~184年)□,鲜卑王“檀石槐死”,“子和连代立”,“后出攻北地,廉人善弩者射中和连,即死。”东汉初期,廉县因战乱民众被迫南迁,途中丧亡过半。永建4年(129年)9月,因对羌族作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朝廷派大臣郭璜督促百姓“各归旧县”,廉县的建置得以恢复。永和6年(141年)10月,因羌族再度爆发起义,朝廷又下令将北地郡南徙冯翊(今陕西高陵),廉县随之废弃,此后再未恢复。
  最早的移民记载
  北魏政权在平定“三齐”后,于太和元年(477年)将山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百姓迁至今平罗县陶乐镇一带。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卷三:“塞外浑怀障……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这是对市境中原大规模移民的最早记载。郦道元虽然没有记载移民人数,但据专家推算,历城在内地属大县,一县之民都迁来,人数应在万人以上。
  最大的黄河洪灾
  清光绪30年(1904年),平罗县之河岸石嘴山、上下营子各处,均自六月初一日(7月13日)起,阴雨连旬,河水增涨,民房、地亩、渠堤及夏秋麦、豆、罂粟等项多被淹没,平罗县属民房倒塌尤多。据水利部门调查推算,洪峰流量达7450立方米/秒,为市境近百年来最大的黄河洪水。
  最早的古道
  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通往市境的大车道有二:一条是从灵州~今平罗姚伏镇东“田州古塔”附近的“定远军城”180里;另一条是由“定远军城”~“西受降城”(在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700里。石嘴山背山面河,东面隔河而止,唯贺兰山的大武口沟、归德沟、大峰沟、汝箕沟和镇远关沟等通往山后,是越山往来的主要通道。明代市境为边防要塞,建堡寨、筑长城,经常运送辎重等,故开辟了从打磑口(今大武口沟),向东南~镇朔堡、周城堡、姚伏堡、洪广营、立岗堡到宁夏城(今银川市)的便道;向东向北开辟了至威镇堡、平虏城(平罗城)、哨马营、石口堡(石嘴山)、黑山营、镇远关等地的便道。清代开惠农、昌润二渠移民屯垦,新建宝丰、新渠二县后,为发展农业经济,构成了以平罗城为中心,向市境内辐射的古道,至此市境内有古道25条,总长517.5公里。
  最早的回族
  回族在石嘴山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清康熙初年,今石嘴山境内平罗县宝丰一带已有回民定居,多由陕西、甘肃等地迁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惠农渠、昌润渠开通以后,朝廷“招民垦种”,今宁夏固原、吴忠等地回族部分迁至石嘴山,逐渐形成回族村落。据编纂于1940年的《宁夏纪要》记载,当时石嘴山人口“回民占三分之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人口多在平罗县、惠农县的“三边”(河边、滩边、湖边)“两稍”(渠稍、沟稍)地带居住,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在咸丰年间西北回族反清斗争中,石嘴山地区回族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宁夏回族反清斗争的重要地区之一。
  天主教最早传入时间
  清光绪5年(1879年),比利时教会派传教士闵玉清、桑桂仁,由绥蒙地区进入今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河东岸的陶乐镇五堆子、红崖子一带开展传教活动,这是天主教传入宁夏地区之始。天主教在石嘴山地区下营子购买土地1000余亩,建教堂和住宅,从老教区迁来大批教徒,并发展新教徒100余人,下营子教堂便成了天主教在宁夏的第一个据点。后发生的下营子教案,在平罗县城和整个宁夏府乃至清廷都引起巨大轰动。它是宁夏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最大的教案
  清光绪27年11月13日(1901年12月23日)夜,平罗县爆发了震惊朝野的“下营子教案”。光绪26年(1900年),山东、北京发生义和团运动。据《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五》载:义和团遣一教师至宁夏,住在石嘴山洋行,传播反帝反洋教思想。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参加过义和团的龙占海从山东来到宁夏平罗。1901年12月,龙占海与王兰亭、姚大奇、马跃川结为兄弟,共议对洋教势力的反抗。12月23日夜,龙占海等12人冲进下营子教堂,杀死洋教士梅布桂、彭寿年等。下营子教案震惊朝野,清政府屈从帝国主义的压力,将平罗县卸任知县王树槐、在任知县李含寿和平罗营参将易庆安等一并革职,勒令其戴罪缉拿凶犯归案。不久龙占海被抓,1902年3月在平罗县城被杀。清廷还赔偿下营子教堂白银4.2万两。因当时宁夏已无款可筹,遂改以数百顷土地作为抵偿。
  最早的清真寺
  明天启3年(1623年),市境宝丰建有清真大寺,当时是宁夏最早、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清代石嘴山地区著名的清真寺有石嘴山清真寺、灵沙清真寺、通伏清真大寺等。在清代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中,多数清真寺被焚掠一空,后又逐渐恢复。截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市境内有大小清真寺189座。平罗县城清真寺是银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县城北大街,民国19年(1930年)由马鸿宾驻平罗部队马吉安、马文庆发起,在全县24坊穆斯林群众积极赞助下修建竣工。清真寺为中式平顶,大殿15间,左右厢房9间,下对亭4间,沐浴房5间,井房和炭房各1间。附设另院,建房20间,共计57间。清真寺建成后由马仲选(灵沙人)、王孟德(高庄人)、杨文秀(二闸乡老户人)、王维智(高庄人)相继任开学阿訇。1949年时又由杨文秀、王振兴阿訇开学。石嘴山清真大寺位于今惠农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最早系石嘴山20余户回民集资兴建。有上殿15间、厢房10间。同治8年(1869年)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清真寺遭到破坏。光绪14年(1888年),在迁居石嘴山的回民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又经回民群众集资于今惠农区中街重建一座15间的清真寺,1926年又续建6间。民国时期冯玉祥、白崇禧等军政要人曾为石嘴山清真大寺题字留念。据资料记载,原建筑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装饰以精美的砖、木雕见长,建筑风格独特。石嘴山清真大寺在一些有关中国清真寺建筑的专著中均有记载。“文化大革命”时期,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由石嘴山市政府拨款重建,外形为阿拉伯式,山门两侧建有两层“邦克”楼,大殿卷脊,顶部横列3个穹庐,上殿面积800平方米。
  最早的佛塔
  今平罗县姚伏镇的田州塔,为现存市境最早的佛教建筑。唐元和5年(810年)初建(一说始建于西夏时期),为现存市境最早的佛教建筑。塔呈平面六角形,八层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顶呈六边覆斗状,塔底直径7.5米,南北各有一门,门墙上都有对联,对联书法隽秀有力,对仗工整。南门上联为“一柱撑天东带黄河明献瑞”,下联为“孤标拔地西屏兰岳争春辉”。清乾隆3年平罗地震,田州塔被毁。今塔门楣石匾上刻有“田州古塔”4个大字。有“乾隆四十八年六月维秀和尚募款重修”的字样,说明古塔是震毁后又于1783年重修的。1975年6月,田州古塔被定为平罗县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3.8万元进行了维修。1985年田州塔再次被定为平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北最大的佛像
  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贺兰山东麓大水沟内的贺兰山大佛寺,建有一尊48米高的释迦牟尼如来佛像,这是迄今西北地区最高的一尊佛像。整个佛像用石嘴山特产“太西煤”塑造而成,堪称中外一绝。“送子观音殿”内的汉白玉送子观音九龙造像,其材质和造型,在全国也是唯一的。贺兰山大佛寺前身为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的一座禅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此扩建为皇家寺院,后因战乱被毁;明万历11年(1583年)一位钦差大臣和将心方丈重建为龙泉寺,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2005年,信佛弟子、石嘴山企业家王爱卿立志恢复大水沟历史文化景观,倾其所有,重建贺兰山大佛寺,至2012年,个人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完成了一期项目工程。新建的全佛殿结构新颖,气势恢宏。站在佛堂楼台,综观佛殿对面的贺兰山,古老的地壳运动痕迹清晰可见,仿佛使人穿越时空,目击了沧海桑田的山脉动荡和人事变迁。除了大佛寺的神奇看点外,这里还有“六址五景一泉”的历史文化看点:六址是西夏离宫、行宫、上庙、兵营、西长城、古岩画;五景指罗汉山、佛爷山、仙人山、二郎石犬、怪石滩;一泉乃大水沟的天然地下“不老神泉”。当下,长笑大师王爱卿又筹划在贺兰山大佛寺建设一座立足宁夏、辐射全国的反映人文社会发展历程的博物馆。
  第一个民军起义政权
  民国期间石嘴山爆发了平罗民军起义,建立了市境第一个民军政权——顺南政府。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军发动辛亥革命首义成功。西安于10月22日,率先在全国响应武昌,一举光复西安,成立革命政府,并以鸡毛传帖促使宁夏会党响应。宁夏帮会作出了立即起义的决定。石嘴山地区的起义领导人:平罗为王之滨、吴大炳,宝丰为哈明、王全贞,黄渠桥为杨生茂,头闸为董茂奎。提出了“顺南方,迎南军,杀赃官,除恶霸”的口号,约定11月1日在平罗发动起义,旗号“顺南”,起义标志“头包青头巾”,约定各处同时行动,以抢官僚、恶霸的当铺为开端。平罗哥老会首领王之滨、蒲春山、吴大炳,马跃川等人,率领县城和四乡的起义军,手持刀、枪、矛等兵器的马军、步兵2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拥进平罗县城。平罗清军参将谭华亭、守备金某、千总周尚敏等人逃匿民间,平罗全境光复。宁夏革命军政府决定成立平罗顺南政府,委任王之滨为知县,蒲春山为民军首领,马跃川为参将,吴大炳为师爷,孙柏岩为文案,哈明、周祥、董茂奎等为守备。11月21日早上,起义军在县城关帝庙内举行了平罗顺南政府成立与就职仪式大会,正式成立“顺南”政权。当时,宁夏全境民军为推翻清政府的地方统治政权的斗争,已成燎原之势。平罗民军首领哈明、周祥率马步兵2000余人,会同宁夏民军攻打满营。满营立急派人向上求援,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允即从进攻陕西的西军(马安良部)抽调帮统循化营参将马麟,分统马政、兼游击马占奎等马步兵7营来宁夏镇压革命。马麒率领一部分西军北上进攻平罗,追击北撤的民军。据不完全统计,平罗民众被西军屠杀300余人,烧毁民房400多间。12月27日,马麒在血洗平罗后,又率西军继续向黄渠桥、石嘴山(今惠农区)一带追击起义民军。平罗民军响应辛亥武昌起义成功,虽然新政权仅存29天就被西军扼杀,但他们的英勇壮举永载史册。
  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
  民国期间,石嘴山地区战火不断,最大规模的战乱当数苏(苏雨生)马(马仲英)大战和孙(孙殿英)马(马鸿逵)混战。马仲英竖起旗帜反抗国民军,于民国18年(1929年)4月10日弃民勤向东越阿拉善沙漠直指宁夏。为长期占据宁夏,决定向南布防大坝,北夺平罗城。4月29日,马仲英派安姓旅长率1000余人,连同当地随从共有3000余人,包围了平罗城。平罗驻军国民军苏雨生师的马福元(马大牛)团据城坚守。后吉鸿昌率部击败马仲英于宁夏省城,安旅长与马仲英败走,平罗城军民幸免于难。
  孙马混战是孙殿英与马鸿逵为首的马家军之间为巩固各自的军阀统治而发生的一场军阀混战,从1934年1月上旬至3月下旬,长达两个多月,最终以马家军胜利而告终,从而巩固了宁青二马的军阀统治。这场战事给宁夏和石嘴山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难,无辜百姓死伤者达三四千人。战争期间,向居民征要提灯、布匹、棉花、抬伤兵等杂款。由于烽火遍地,城门久闭,交通断绝,居民饥寒交迫,冻饿致死者为数甚多。战后,庐舍田园,半为废墟,形成严重的兵灾区。根据当时的有关记载:“夏、朔、平、磴四县,被灾七万五千余户,灾民45.8万余人,炮火打伤的及冻饿而死者,5384人。此外,牲畜、农具、米粮、财物、房屋等项的损失,总计达两千多万元;无子种、耕畜,耽误农业生产的土地,计有九十七万余亩。”
  最大规模的贺兰山保卫战
  西夏时期石嘴山是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兴庆区)的最后一道防线。成吉思汗曾先后6次攻打西夏,其中第三次就是发生在石嘴山段的贺兰山克夷门之战。这是发生在市境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贺兰山保卫战。
  克夷门是贺兰山一个隘口要冲,凭借天险,易守难攻。夏应天4年(1209年)3月,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兵锋直抵西夏的军事重镇黑水城和斡罗孩城。西夏襄宗派太子承祯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元帅,率大军5万迎击蒙古军队,结果西夏军败,高逸被擒,不屈而死。紧接着,蒙古军围斡罗孩城,西夏太傅西璧氏率兵与蒙古军展开激战,但终因力量悬殊战败被俘。4月,斡罗孩城被蒙古军攻陷。蒙古军占领了斡罗孩城后,乘胜直驱贺兰山要冲克夷门。
  克夷门原有守军逾万,这次夏主李安全闻蒙古兵深入,又派西夏著名老将嵬名令公率兵5万驰援克夷门。嵬名令公乃西夏皇族,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克夷门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蒙古军根本没把西夏守军放在眼里,一场激战过后,蒙古军死伤无数,西夏军队取得了初战胜利。这是成吉思汗攻夏以来的首次败仗,也是西夏与成吉思汗大军交战的首次胜绩。蒙古军退出贺兰山口后,在山后驻扎下来,双方军队进入了相持阶段。成吉思汗的军队劳师远征,粮草日渐消耗,士气低落。面对这种情况,成吉思汗迅速改变了以前的强攻战术,采取游骑袭扰,引诱西夏军出城的策略。
  西夏的守军也在两军对峙中斗志逐渐松懈,嵬名令公以为蒙古军已不堪一击,率军出关偷袭敌营,结果中了蒙古军埋伏,嵬名令公被俘,将士死伤无数,蒙古军乘胜攻占克夷门。攻占克夷门后,蒙古军一路连克定州、兴州各堡寨,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中兴府自李德明迁都兴州又经历代西夏国主不断加固,城池固若金汤,再加上西夏国主李安全亲自督战,使蒙古军久攻不下。就在成吉思汗为此发愁之际,天突降大雨,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立即派将士挖渠筑防,引黄河水倒灌中兴府。中兴府城中居民溺死无数,城墙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西夏被迫向金国求援,被金国拒绝。正当西夏无助之时,蒙古军修筑的河堤决裂,河水反淹蒙古军队,成吉思汗被迫撤军停战。西夏借机向蒙古称臣纳贡,蒙古放还了嵬名令公。
  克夷门之战完成了成吉思汗的第一个战略目的:一方面,通过战争,获得了大量粮草和战利品,取得了经济上的补给;另一方面,迫使夏金两国解除了盟约,从而使蒙古军完成了对金的战略包围,彻底解除了蒙古灭金的后顾之忧,成为成吉思汗扩张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蒙古灭夏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最早的平罗城保卫战
  明朝万历年间,宁夏发生了哱拜、刘东旸叛乱。在叛军进攻平虏城(今石嘴山市平罗县)时,明朝守城大将萧如薰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坚守平罗城,打响了平罗历史上最早的古城保卫战,遂使“铁打的平罗城”美名远扬。
  明万历20年(1592)3月,原宁夏副总兵拜伙同军锋刘东旸背叛朝廷,杀死巡抚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等人。放囚犯,联合套军,控制了宁夏镇城(今银川),攻占宁夏河西47堡。命养子千总官哱云、游击土文秀领兵攻打平虏城。守城大将萧如薰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其妻杨氏献出金银首饰,备酒肉犒赏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助夫誓死守城。全城军民一致响应萧如薰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号召,奋力守城。萧如薰利用叛军求胜心切的心理,在南关布下埋伏,杀敌主将哱云,乘胜追击,直逼著力兔兵营,叛军死伤惨重,平罗城解围。朝廷于当年5月(1592年6月)赐赏银两于萧如薰,并将其提升为宁夏副总兵,其妻杨氏也受到旌表。同年6月,又提升萧为署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并统帅延绥、甘肃、固原诸军。是年秋,再次晋升萧为都督同知,荫锦衣世指挥佥事。崇祯初年,萧如薰病故。皇帝朱由检亲题“抗逆孤忠”四字,入“名宦祠”。在平虏城建牌楼一座,牌楼上端镶嵌着“抗逆孤忠”匾额,匾背面镌刻着萧如薰镇守平虏城的事迹。
  “石嘴山”地名之始
  “石嘴山”最早见诸于1461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为山名:在“卫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据石嘴山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考察,在今惠农区黄河大桥以北几公里处,黄河西岸的贺兰山余脉在河水长期冲刷下,形成山石重叠、犬牙交错的河岸高地,“突出如嘴”悬于河边,是为“石嘴山”。清雍正初(1726年左右),随着惠农渠的开凿和民族贸易“市口”的设置,石嘴山一带开始形成聚落,山名便被借用为地名。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咀山市撤销惠农县的决定》,“石咀山”(石嘴山)遂被确定为市名沿用至今。
  需要说明的是,1959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而给国务院的报告中,由于错误地使用了“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故1960年被国务院的设市决定沿用“石咀山”为市名。所以过去曾一度在报刊、文件等中有“石咀山”“石嘴山”并用现象。其实,明、清两代史籍中石嘴山均作“嘴”字,《民国朔方道志》中始见“嘴”“咀”并用。解放后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汉字简化方案也未将“嘴”字简化。因此,1981年石嘴山市地名委员会根据市名形成的历史渊源,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同意,将“石嘴山”正式确定为市名的规范化写法。
  “平罗”地名之始
  明永乐初平罗被称为“平虏”。时汉族一般称“敌”为“虏”,故名“平虏”。嘉靖30年(1551年)设“平虏守御千户所”,驻军抵御河套地区的蒙古部族。清代,因明王朝亦称满族为“东虏”,故将有“虏”之地名全部更改,所以清顺治元年(1644年),“平虏所”便以其谐音改称“平罗所”。这是“平罗”地名的最早出现。雍正2年(1724年),雍正帝准川陕总督年羹尧奏,改宁夏卫为宁夏府、升平罗所为平罗县。民国承袭旧制,仍设平罗县。1949年9月平罗县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平罗县人民政府。平罗县是石嘴山地区现存最早的县级建置,距今已有288年历史。
  “惠农”地名之始
  “惠农”因清代开凿的“惠农渠”而因渠得名,故于民国29年(1940年)建县时定名“惠农县”。1949年9月惠农县解放后成立了惠农县人民政府。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撤销惠农县的决定》。同年3月26日,惠农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与石嘴山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合并举行,宣布国务院关于设立石嘴山市和撤销惠农县的决定。原县境内各公社长期由市直接领导。1976年12月1日,成立石嘴山市郊区,属县级市辖区。1987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建制,县级机关驻马家湾。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区和惠农县,合并设立惠农区。
  “陶乐”地名之始
  明清时期,陶乐(今平罗县陶乐镇)长期为蒙古鄂尔多斯部牧地。蒙语将县境和黄河两岸的滩地统称为“察汉托辉(护)”,意为“白色的湾子”。此后,人们将“察汉托辉(护)”又称为“托护(勒)滩”。再后来,又音转为“陶乐湖滩”。民国30年(1941年)建县时又简化为“陶乐”作县名。1949年9月陶乐县解放,建立人民政权陶乐县人民政府。2003年撤销陶乐县(国函[2003]139号),原陶乐县月牙湖以南部分划归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以北部分划归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地区现为平罗县陶乐镇。
  “大武口”地名之始
  “大武口”古代被称为“打硙口”,原为沟谷名,即今大武口沟,意为“打凿石磨的山口”。“打硙口”最早见于明弘治《宁夏新志》。到清同治年间,还出现“打碨口”“达武口”等名称。民国32年(1943年),宁夏建设厅厅长李翰园赴贺兰山清水沟光华陶瓷厂视察,途经今大武口乡为该地“打硙口学堂”题写校名时,改书为“大武口学堂”,并解释说:“大武口”就是武士们曾经在这里打仗的意思。1960年7月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决定在石炭井设置“大武口矿区”和“大武口镇”,大武口镇由大武口矿区领导,统归平罗县辖。1968年在今大武口区成立“大武口镇革命委员会”,取代原设在石炭井的“大武口镇”。1973年6月,大武口镇升格为区,属县级市辖区。
  “石炭井”地名之始
  “石炭井”明末被称为“上迭里口”(蒙语)。清代至民国时期,前来挖煤的人渐多,遂将此地称作“石炭沟”。“石炭”者,“煤炭”也。1941年宁夏建设厅厅长李翰园视察此沟时,改“沟”为“井”,故名“石炭井”。1968年在今大武口区成立“大武口镇革命委员会”,取代原设在石炭井的“大武口镇”,镇下设石炭井办事处,作为镇的派出机构管理今石炭井地区。1970年10月23日,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决定撤销大武口镇石炭井办事处,成立“石炭区”,石炭井地区从大武口镇划出,成为当时市辖二区之一。1973年6月,“石炭区”改称“石炭井区”。2002年10月25日,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整石嘴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96号)精神,通知撤销石炭井区,将原石炭井区的行政区域划归大武口区管辖。石炭井地区现为大武口区石炭井办事处。
  市境山河之最
  石嘴山地形由南向北递降,两边高而中间低(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中间洼),东西宽88.8公里,南北长119.5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在贺兰山,3475.9米,海拔最低点位于惠农区黄河大桥附近,1090米。最大相差高度2389.5米,地形较为平坦,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市境段贺兰山是宁夏与内蒙古的界山,也是市境内最大的山脉,属贺兰山北段及中段东坡,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起西伏沟,北至麻黄沟,亘近200公里,面积1347平方公里,市境海拔最高峰3475.9米,黄河流经石嘴山,自南而北从平罗县陶乐镇明东长城附近入境,经陶乐、平罗、惠农出境,在市境内流经全长146.9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1亿立方米,洪峰期均值流量为3440立方米/秒,枯水期均值流量为491立方米/秒,是市境内最大的河流。
  市境气候之最
  石嘴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边缘,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而多风,秋凉早而晴爽,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降雨少且集中于夏季,空气干燥,温差较大。全市年平均气温在5.8~9.4℃之间,极端最高温39.1℃,极端最低温-30.3℃,其中大武口地区年平均气温居宁夏全区高温之冠,1963年5月26日在大武口测得最高地表温度为77.9℃,史称“宁夏高温之最”;市境气温日变化较其他地区剧烈,气温日差在宁夏为最大。绝对无霜期125~165天,年平均降雨量170~447.9毫米。年日照总时数3060~3217.4小时,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仅次于青藏高原,为宁夏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太阳总辐射值6027~6203兆焦耳/平方米,是宁夏太阳总辐射值最高的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39~56%,年降水量在不同地区、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年平均蒸发量为1799~250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6~10倍,亦为宁夏之冠。全年多偏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2.0~3.0米/秒。
  市境资源之最
  石嘴山市土地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人均拥有土地资源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耕地1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05亩,居宁夏灌区首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112万亩,人均3.94亩,农业开发潜力甚大。
  煤炭资源是石嘴山市传统的优势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为21.9亿吨,保有储量17.03亿吨,有11个煤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保有储量6.5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金属矿产市境发现有铁、铜、铝、金、钛、锆等6种。市境硅石资源包括石英、石英岩两种,已知工业储量1754.6万吨,预测远景地质储量42.7亿吨。市境黏土资源丰富,利用当地优势黏土资源发展起来的陶瓷、水泥工业已成为石嘴山市重要工业门类之一。除硅石与黏土之外,市境还发现云母、白云石、石灰石、辉绿岩等非金属矿产。
  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207.1万亩,其中重点区域有林地面积达到8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36%,绿地率33%,人均公共绿地14平方米。市境天然乔木林主要树种有青海杉、油松、杜松、灰榆、山杨等,系水源涵养林。天然灌木林主要树种有白茨、蒙古扁桃、红柳、山榆、酸枣、柠条,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重大生态意义。市境有草场面积259113.3公顷。有野生植物665种,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四合木4种植物被列为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另有3种属贺兰山特有种或准特有种植物。
  市境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30目84科216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153种、两栖爬行类11种、鱼类32种。主要经济动物有5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斑嘴鹈鹕、黑鹳两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大鵟、雕、蓝马鸡、灰鹤、大鸨、小鸨、石貂、蓑羽鹤、纵纹腹小鴞、鸢、马鹿、盘羊15种。其中盘羊、马鹿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区。
  市境水资源总量为10.805亿立方米/年,当地产水量仅1.585亿立方米/年,黄河引入量为9.22亿立方米/年(除去泥沙含量)。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766亿立方米/年(含黄河引入量)。各地貌区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贺兰山区集水面积134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5~32.6毫米,年均降水量26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439亿立方米/年。洪积倾斜平原区集水面积4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0毫米,年降水量219.6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8亿立方米/年。冲积平原集水面积2199.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1毫米,年降水量179.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6亿立方米/年。台地集水面积423.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0毫米,年降水量189.2毫米,地表水资量0.013亿立方米/年。当地自产的地表水资源仅0.546亿立方米/年。市境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5.678亿立方米/年。其中接受山前侧向补给量为0.12亿立方米/年,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量为0.919亿立方米/年,河道渗漏和引黄渠系渗漏补给量为2.446亿立方米/年,田间入渗补给量为2.123亿立方米/年,井灌回归补给量0.007亿立方米/年。
  市区人口最早记载
  清宣统元年(1909)《平罗县地理调查表》载,石嘴山镇(今惠农区)有居民449户,1353人,在当时全县66个堡镇中人口数居第9位;打磑口堡(今大武口区)有居民96户、385人。市区合计555户、1738人。这是今石嘴山市区范围人口的最早记录。民国时期石嘴山人口史籍中仅有片断记载。1918年12月,林竞的过境日记记载,石嘴子(今惠农区)有“居民700余家”(《西北丛编》72~75页)。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石嘴子仅1486人。
  当代首批农业移民
  1951~1952年,石嘴山安置北京移民203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为新中国成立后石嘴山地区首批农业移民。1956年,从陕西、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移民共12135人,其中:惠农县1636人、平罗县1825人、陶乐县8674人,占当时宁夏安置的陕西、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移民总数的40.54%。1958年,石嘴山接受河南省上蔡、禹城、夏邑、遂县、睢县移民6253人,其中:惠农县1090人、平罗县3081人、陶乐县2082人,占当年宁夏安置总数的36.79%。1958~1959年,浙江省温州、临海、乐清、永嘉、平阳、青田、瑞安、仙居、玉环等县市移民12157人,其中:迁入惠农县8135人、迁入平罗县4022人。1972年平罗县接受中宁县移民1167人。
  当代首批外来流动人口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境惠农、平罗、陶乐3县的流动人口(也称暂住人口)甚少。1952年3月和1957年6月,惠农县两次对石嘴山(今惠农区)、黄渠桥镇的暂住人口进行清查登记,分别为17人和254人,主要为临时经商和探亲人员。1959年3月8日,由于石嘴山新建煤炭企业劳力不足,中共石嘴山工作委员会号召全市职工动员内地(除西北5省区)亲属支援石嘴山建设,规定“凡有选民证或公社、大队以上介绍信者,即可登记为暂住人口,解决吃、住、工作等问题”,并成立“外流人员接待办公室”。据同年5月28日统计,进入石嘴山市内的外流人员达20128人(男17503人、女2625人),来自宁夏各县、市和19个省区,仅河北、河南、山东、江苏4省就有15139人,占流动人口的75.3%。这是解放后市境首批外来流动人口。
  当代首批调入干部
  1949年9月底石嘴山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抽调一批干部接管市境惠农、平罗、陶乐3县旧政权,这是首批外地调入石嘴山的行政管理干部。同时,还先后从革命老解放区抽调一批干部、学生前来石嘴山参加工作。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一师3000余名官兵,开进市境平罗西大滩,屯垦戍边,开发荒原,创办农场,支援石嘴山经济建设。1955年11月,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独立一师5000余名官兵集体转业,留守西大滩,成立了国营宁夏前进农场,继续谱写着西大滩的开发建设创业史。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国家从中央机关和各省、市成批抽调干部、教师、科技人员来宁夏支援建设。
  首批成建制调入职工
  1956~1971年,市境接受成建制调入的外省职工22000余人(不包括随迁家属和分散前来的职工及亲属)。如:1969年11月,天津市947名医务人员及家属迁入市境(有医务人员248人)。其中天津市第四医院整体迁入大武口,建立原石炭井矿务局大武口煤炭职工医院,时称“天津医院”,随迁职工及家属906人,占当时天津支宁人员总数的44.99%。成建制调入市境的外省区职工中,来自外省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工厂的现象突出。如原石炭井矿务局一矿老职工主要来自本溪;二、三矿主要来自鹤岗、双鸭山;白芨沟矿主要来自甘肃山丹;大峰矿主要来自抚顺;乌兰矿主要来自阜新。由于矿区布局分散,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一些在方言、生活习惯方面明显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外省人文小区”,形成石嘴山市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成建制调入的外省区职工。
  首批成建制调出单位
  部分迁入市境的单位后来又奉命成建制迁出市境,支援外地建设,如:1970年2月,市境煤炭部第21工程处奉命调往青海,共有2700多人迁出市境;1978年8月,宁夏煤炭基建公司抽调1015人,组成区化建公司迁往银川;1979年9月,宁夏煤炭基建公司117人奉调入江苏徐州参加中国矿业学院校址建设。在1990年前的10余年间,仅煤炭基建部门成建制地调出市境的施工队伍就有5批4600余人。1982年,大武口煤炭职工医院内迁人员及家属1000余人随医院迁回天津。这些都是首批成建制调出石嘴山的单位。
  第一个移交属地管理的移民吊庄
  198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扶贫开发战略,采取移民吊庄的形式,动员南部山区部分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贫困群众,迁移到引黄灌区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创建新的家园。1986年陶乐县(今平罗县陶乐镇)月牙湖、三棵柳地区安置海原县农业移民;1999年12月,月牙湖吊庄由海原县移交陶乐县管理,人口1250户8062人,这是宁夏第一个移交属地管理的县外移民吊庄。
  1987年,平罗县隆湖吊庄安置隆德县农业移民5050人。截至2007年,石嘴山市仅安置定居在市区大武口隆湖经济开发区的宁夏南部山区隆德县移民就近3万人,开发配套耕地2.96万亩,开发区建设面积108平方公里。开发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形成以冶金、建材、机械、煤化工为主体,多品种、多门类的工业结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2011年,石嘴山市新一轮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工程全面展开。仅大武口隆湖经济开发区,就计划2011年至2013年,分3年时间建设移民周转房2514套13.5756万平方米(户均54平方米)。至2012年6月底,大武口区共安置迁入定居移民608户2455人。“十二五”期间,石嘴山市计划安置搬迁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10126户4.63万人。
  第一个移民社区党委
  2012年11月,石嘴山市第一个移民社区党委——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党委正式挂牌成立。根据自治区“十二五”移民安置任务,大武口区新建新民社区作为劳务移民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2514户10400人,已分期分批搬迁537户2202人,其中党员133人。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大武口区立足新起点,统筹谋划,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召开了社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区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党委委员5名,党委书记由星海镇副镇长、大学生村官李晓珅担任。社区党委下设社区服务、劳务服务和社会保障3个党支部,并按照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楼栋为单位设立了4个网格功能党小组。
  最早的基层普选和人口普查
  1953年,市境陶乐县、惠农县、平罗县进行了首次基层普选工作,在此基础上于1954年3~4月3县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首次基层普选的同时,市境开展了首次人口普查工作。是年,石嘴山全境总人口为158770人,其中:陶乐县总人口5402人,惠农县总人口7148人,平罗县总人口81883人。这是石嘴山最早的基层普选和人口普查。

知识出处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为了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历史遗迹、自然地理、文化积淀、重大事件、风土人情。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