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暖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25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暖泉
分类号: K291.43
页数: 3
页码: 154-15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崇岗乡暖泉地理位置、村名由来、生产活动、人文精神、沿革历史等概况。
关键词: 崇岗乡 自然村 暖泉

内容

暖泉在崇岗镇挨山的几个自然村中,处在最南端,再往南就是贺兰县插旗口了。北面与长青村相隔五里。
  暖泉因泉而得名,泉在二农场渠以上的宝泉寺附近,距山二、三里,贺兰山地下经流在这里涌出地面。
  泉水温热,比井水温度高得多。冬季泉口雾气腾腾,成一大景观,遂成“暖泉”。
  暖泉历史悠久,西汉时设廉县,县城就在暖泉附近,己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当时的贺兰山雨水丰沛,山林翠绿,动植物繁多,绝非今日景观可比。两千多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干,大多时间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
  贺兰山自暖泉老湾以南,突然向西退去,甩出一个纵深三十里的坡地,且越往南越宽。人们把这个坡地叫南梁,暖泉就在南梁的北缘。暖泉村地处农场渠和西干渠之间,又处在沿山公路和贺兰公路之间,两渠两路夹一村。后又有暖泉车站,暖泉农场,但无论有几个“暖泉”,暖泉村都是爷爷辈。
  暖泉有两条山沟,南面桃柴沟,北面西番沟,都是半截沟。西番沟是贺兰山气候的重要分界线。自西番沟开始向南,山上、山下林草明显比大水沟以北茂盛的多。因为西番沟以南降雨量多,较多的降雨量必然表现在地下径流上。此地山坡坡度极大,泉水并没有从沟口流出地面,而是在深厚的山坡地下继续往下流。老湾以下,地势突然变洼,形成西、北、南三面高,只有东面低的一块小盆地,径流便自地下而出。径流在这里并没有集中成一股泉水,而表现成一二里宽的一条湿地。湿地水位极高,呼之欲出。星星点点的水坑随处都是,甚至跺跺脚都出水。这条湿地自老湾一致延伸至西大湖,成西大湖一大水源。暖泉的泉眼也就在这条湿地边上,很是合理。
  暖泉村是崇岗镇最小的村,七百多人口,且无外来人口。主要有崔、刘、吴三大姓组成。
  暖泉距大水沟比较远,但由于地势低,大水沟泉水可以利用。解放前人们常看见崇岗堡四东家李资英骑着大黑骡子到暖泉卖水。李家有大水沟部分水权。
  天旱少雨时,暖泉人便失去生计,四十年代初,三年大旱,四出逃荒,暖泉只剩下三户人,崔、刘、吴各一户,只起留守作用。
  农业不可靠,副业便重要了。
  暖泉人的副业是畜牧、驮炭、背柴三件事。
  这里山上草多,南梁又大的很,给畜牧业造成一定有利的条件,以养羊为主。但由于农业不能给牧业以太大的支持,山坡上又无泉水流出,无建圈条件,终未形成牧业大户。
  驮炭是崇岗一大产业,暖泉也不例外,两天一趟,给暖泉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背柴是暖泉的一大特点,去桃柴沟,西番沟,这里山榆树比别处多,路近,一天背几趟。背柴是一项可靠的经济收入。
  暖泉的泉水不能用来浇地,历史上耕地主要在昊王渠内,靠天吃饭。渠内崔姓地块最多。
  二农场渠修成后,暖泉人在渠下开成大片水浇地,农业面貌和生存环境大有改观,人口也多了起来。
  西干渠通水后,暖泉农业又上了一个台阶,山坡地也有水了,于是人们渐渐把住地向山坡迁去,原来在泉子附近的老庄台都废弃了。在多年经营中,村庄已是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果园连片,再加上公路纵横,出门就坐车,成为最有利于人口居住的地方。
  不如人意的是,自二十一世纪始,由于西干渠用水紧张,暖泉又是最下游,已无西干渠水利,人们靠打井浇地。
  人民公社时,暖泉为生产大队,有三个生产队。
  1983年,下庙乡成立,暖泉属下庙乡。
  2003年,撤下庙乡,立崇岗镇,暖泉村重属崇岗镇。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暖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