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下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25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下庙
分类号: K291.43
页数: 3
页码: 149-151
摘要: 本节介绍了崇岗乡下庙村名由来、生产活动、人文精神等概况。
关键词: 崇岗乡 自然村 下庙

内容

下庙自然村包括今天下庙、长青两个行政村。下庙共三座庙,沟里一座,沟口一座,村子一座(原址在下庙小学)。沟里一座人称上庙,村子里的庙叫下庙。庙名当了地名。
  下庙庙名叫普泉寺。除龙王殿不知建于何年外,大佛殿、倒坐观音殿均建于民国25年(1936年)。
  人民公社成立时,将下庙分为两个大队,基本以农场渠为界,渠上叫上庙大队,渠下叫下庙大队。
  一九六五年四清时,将上庙大队改为长青大队,下庙大队改成向阳大队,以示破旧立新。一九八三年,去社建乡,下庙公社改成下庙乡,向阳大队又恢复称下庙村,长青村名字未改。
  下庙的先民自镇朔堡迁来。大水沟有水的48户中,下庙人居多。大水沟的泉水大,可浇灌大片耕地,成为崇岗镇最古老的水浇地农业区。这片农业区的历史不少于四百年,但是下庙建屋住人的历史却没有这么长。原因是:古代的下庙人,只能是住家在镇朔堡子,种地在下庙,早出晚归。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堡子能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单独住在离堡子很远的下庙,那是极其危险的,孩子都能叫狼吃了,强盗更是大问题。这一点,也为下庙人的祖先在堡子周围留下的大片墓群所证实,据知情者描述,这片墓群的规模没有四、五百年的积累是不可能形成的。按此计算,明朝就有人在这块土地上拓荒开发。由于水力上的优势,这里是崇岗山八堡最早开发的农业区。
  离开堡子到下庙安家落户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首先要打一个和堡子差不多的大寨子,人少了是不行的。李家大寨子和李家小寨子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这时起,下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居民。从堡子迁到下庙的主要有李氏、顾氏、张氏、姚氏、徐氏等。其中徐氏先祖名徐棵柳,军官,职务是把总。
  下庙人的主要生产活动一是种地,二是驮炭。在二道渠还没有引黄灌溉的很早以前,下庙早已有了当时最大的水浇地农业区。
  驮炭是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赶驴驮炭,两天一趟,补充了农业的不足。
  除此之外,下庙还有不可忽视的三个产业:一是打猎,二是背柴,三是做香。
  下庙人有打猎的传统,猎人叫枪手。枪手们出入深山老林,风餐露宿,与野兽拼生死,以饥寒为伙伴,这造就了下庙人的勇猛,大胆和团结一心。许多人终生为猎,甚至世代相传,为其他村所不及。猎物主要是青羊,獐子(麝香)和少量马鹿。
  贺兰山为下庙人提供了丰富的榆柴,榆柴是下庙的重要燃料,比炭来的便捷、便宜。下庙人有极好的吃苦精神,上山伐木砍柴者居多,故有“下庙的砍山受苦”一说。
  下庙有得天独厚的大水沟水利资源,为下庙的香产业提供了丰厚的动力。下庙的香远近闻名,为下庙人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从清朝中期开始,下庙就有了香产业,连轴转的十八盘水磨向人们展示了香产量的可观。
  下庙人有可贵的人文精神,一个自然村有三座庙的,也只有下庙村一个。这几座庙中,上庙的历史最久。上庙初建年代不祥,明万历十一年重修时,刻石记载。庙为梯状结构,共四层,可拾级而上至到庙顶。泉水从神像脚下流出,甘甜清冽,很是神奇。
  上庙毁于文革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重建,本世纪初,工程基本结束。
  下庙人生性乐观,不管穷富,爱耍红火,每逢农闲节日,高跷、秧歌、车、船、锣鼓喧天热闹一凡。灯影,大戏常在庙内演出,牵动周边四邻。有一句流传至今的顺口溜“咕咕噔噔,下庙红火”,向人们述说着这里的风土人情。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在建设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上,下庙会更红火。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下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