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241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章 军事
分类号: E289.433
页数: 5
页码: 120-124
摘要: 本章介绍了崇岗乡军事,内容包括贺兰山军事地位、驻军情况、军事设施、战事纪略、民兵。
关键词: 崇岗乡 军事史

内容

第一节 贺兰山军事地位
  贺兰山是银川平原的西部屏障,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历史上也就成为中央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必争之地。
  贺兰山在崇岗境内有九个山口与山后相通,历史上匈奴、突厥、鞑靼、瓦喇入侵银川平原、甘、陇大地都必须从这里通过,这些山口就成为防守重点,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节 驻军
  平罗县志载:西夏时代,大水沟设右厢朝顺军司,驻兵七万。
  小水沟口南侧有一平台,名击鼓台,上面长满酸枣树,就是这一时期的演兵击鼓之台。
  明万历三十三年(1585年),洪广营驻军436名,镇朔堡(属洪广营管辖)驻军109名。
  清道光三年(1823年),镇朔堡驻军97名。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马鸿逵部辎重团驴队有两个连驻崇岗堡雷家东、西两院。其任务是赶驴驮炭,积攒成堆后,用汽车拉走为军队供应燃料。驴队虽然属军队建制但不装备武器。
  1970年,中苏关系极度紧张。阿拉善左旗当时属宁夏管辖,成为于外蒙古交界的边防前线。贺兰山成为重要关隘和战略防卫重点。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骑兵第二师改编为步兵第二十师,编号为5310部队,该部队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移驻宁夏,进入贺兰山一带作战备防御,防备苏联军队进攻。师部驻在大武口沟八号泉。主要工作和任务是在武当寺北侧的韭菜沟内开挖战备藏兵洞,以备战时使用。与此同时,大武口设银北军分区,后改为石嘴山军分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苏联解体。历经多年的中苏敌对关系不复存在,贺兰山失去战备防卫作用。驻扎多年的5310部队(二十师),1988年,在百万大裁军中番号取消,被整体裁撤。
  第三 节军事设施
  明王朝时,贺兰山成为明朝与鞑靼军事分界线,贺兰山东麓成为明王朝的重点防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代军事设施几乎都是明朝所建。其中包括旧北长城(红果子长城),北长城(大武口长城),平罗城,镇朔堡,洪广营,西长城及到处可见的烽火台等等。大武口长城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西起枣儿沟,东止黄河沿。长城旁边建有威镇堡和石城子两座兵营,用以屯兵防守,为平虏(罗)城北部屏障。
  西长城自甘肃靖远入宁夏中卫。这道长城自三关以北利用贺兰山陡峭的山脊做屏障。只是在各山口的险要狭窄处筑一座土关。土关实际是西长城的一部分。
  长城是军事屏障,在冷兵器时代,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烽火墩是战事通讯工具,每五里一个。遇有战事,在墩上放烟火,上应下答,下一个墩正好可以看得见,其通讯速度比今天的电话慢不了太多。崇岗境内的烽火墩快没有了,小水沟口的石墩由于地势高不易破坏而完好无损。山沟内的土长城(土关)还保存很多。
  贺兰山在通往山那边的各大沟中都有土关,其中汝萁沟两座,大武口沟三座。大武口沟为防卫重点,在修筑北长城的同时,还在长城西端靠山处筑有临山堡和石城子两座兵营。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由解放军修筑的大规模贺兰山百里隧洞,实际上是地下长城,和古代地上长城一样,都是防御工事。只不过没经过战争的考验,倒成了独特风格的旅游景点,它同时向人们述说着国际风云变幻
  第四节 战事纪略
  东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鲜卑大人赫连率兵攻廉县,败,赫连中箭身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河间王杨弘率兵在贺兰山斩突厥兵千余人。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洪州总管宇文歆率兵在汝萁沟口打败突厥兵。
  宋皇佑元年(1049年),辽兴宗派都统耶律敌鲁古于贺兰山击败西夏兵,俘李元昊妻没哆氏及其臣属数十人。
  西夏襄宗天顺四年(1209年),蒙古军攻陷在大水沟所设的西夏右厢朝顺军司所在地克夷门。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鞑靼王子率兵入大武口,总兵任杰率兵将其击退。
  明隆庆三年(1568年),总督王崇古率兵迎战鞑靼兵于归德沟,斩36人。
  明天启七年(1627年),鞑靼进攻镇朔堡,总兵吴尽忠率兵将其击退。
  一九五零年三月,郭栓子叛乱。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五师五八四团奉命剿匪,主战场在崇岗贺兰山一带。同年十月六日,郭栓子在下庙西番口皇城子被解放军捕获。
  第五节 民兵
  一九三六年,国民兵训练开始,国民兵实际上就是民兵,是国民党领导的民兵。
  一九四九年九月,五区(崇岗)民兵队成立,民兵二十三人,这是平罗县第一支民兵队。他们站岗、放哨、搜集情报,清查外来人口,在剿灭郭栓子的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九五八年,全国大办民兵师,大武口公社亦即后来的崇岗公社成立民兵团。
  自此之后,每个大队都成立了民兵营,小队有了民兵排。
  公社成立武装部,部长是公社干部,也是民兵团团长。武装部负责领导民兵训练和征兵动员工作。
  附:马鸿逵抓兵
  一九三三年二月(民国二十二年),马鸿逵因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卖主求荣,背叛了主人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又奉蒋介石之命,带队攻下了山东省军事重镇泰安城,立下了大功。受蒋介石册封,从河南省移军宁夏。身份是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宁夏省主席,主政宁夏,开始了对宁夏长达十六年的独裁统治。
  马鸿逵为扩大军事实力,抗衡中央,不断扩大兵员编制。
  按规定,十五路军只有两师人马的编制,马鸿逵以建立保安大队为名,将兵员扩大到四个师的建制还有余。
  宁夏人口稀少,名义上属宁夏省管辖的阿拉善盟,在行政上直属中央蒙藏委员会,由蒙古西王爷达里扎亚统治,马鸿逵不得染指阿拉善财政、征兵等项事宜,宁夏兵源几近枯竭。
  马鸿逵不顾实际情况,不管民间疾苦,只管抓兵,兵役政策一变再变。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以抗战为名,大量扩大兵员,将服兵役年龄从十八岁至四十五岁扩大到十六岁至五十岁。
  先是三丁抽一(丁为男性公民),后变为两丁抽一,再变为父子合格。不管儿子有多小,只要有了儿子,父亲就得去当兵。
  宁夏省总共八十万人口,养了八万兵,负担沉重可想而知。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壮丁被抽走。只见抓兵,不见复原,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当兵成了灾难,人们千方百计逃避当兵,不惜以自残为手段。
  中卫县下河沿乡刘寡妇,为能做到儿子不当兵,竟将儿子的一只眼睛用手指戳瞎。
  崇岗八队李冠一家两个儿子,大儿子李天珍,老二李天庆。先是三丁抽一,大儿子李天珍被抓兵。第二年政策有变,叫父子合格,小儿子李天庆又该出兵。为躲兵役,李天庆手持菜刀将右手食指剁断,疼痛难忍。但这一下却免了当兵。
  崇岗十一队徐增祥婚后三天便被抓了兵,其妻忧愤成疾而死。民谣“养女不嫁当兵男”。很多女子故意嫁给残疾男人以避兵役。
  当了兵就更惨了。其一是吃不饱。每月定量45斤,不算少,由于层层克扣,吃到嘴里的也就只有30来斤,油水更少,士兵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其二是穿不暖。破衣烂鞋,像乞丐一样,经常捎信向家里要穿的。每人一身新军装,只供集合检阅穿,散队之后,立即脱掉上交。
  因为两师军费要养四师人马,士兵不可能有很好的衣服穿。据亲历者说,按规定每人一双牛皮鞋,但马鸿逵把军队扩大了好几倍,皮鞋只够发给军官。
  其三是营房内的恶性传染病的蔓延,病死者多。崇岗八队吴家大院只有六户人家,死在军营的就有三人;吴浴只生了两个儿子,双双当兵,又都死在军营,他们一个叫吴根柱,一个叫吴拴柱。还有一个侄子叫吴天寿,也死在军营里。都是得了伤寒病。
  其四是一经入伍,老死军营。少时习兵练武,中年挑水做饭,老年种菜喂马。崇岗还没听说哪一个被抓了兵退役回家的。
  也有有钱人出钱买别人顶兵了差的,但按政策规定,这种人必须年年买兵,没完没了,没有人能负担得起,最后还得自己当兵才算了事。
  穷苦人儿子多的家专门卖兵。长大一个卖一个,即完了自己兵役又得了银钱,一举两得,比抓了兵好,反正得当兵。
  崇岗当时两大祸患,一是匪患,二是当兵。后者更胜于前者。因为土匪不抢穷人,而抓丁却无人幸免。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