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化遗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23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文化遗存
分类号: K295.43
页数: 4
页码: 74-77
摘要: 本节介绍了崇岗乡文化遗存,内容包括昊王渠、岩画题记、崇岗一带的打场号子、西夏离宫遗址。
关键词: 崇岗乡 文化 遗存

内容

一、昊王渠
  昊王渠,又名李王渠,因西夏王李元昊敕命修建而得名。是西夏王朝留在崇岗的重要文物。其遗迹随处可见,长胜以南的遗迹更多。崇岗人无人不晓。
  昊王渠最初开凿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因渠床地势高,名叫高渠。
  八十年代,宁夏考古学家在暖泉村南发现西汉廉县县城遗址,高渠应在廉县境内。
  高渠全长一百二十里,自青铜峡开口。按此计算,渠稍不会超过大水沟,并没有今天知道的这么长。
  汉朝灭亡后,羌族等游牧民族部落占据宁夏,高渠对游牧民族失去了意义,随之废弃。
  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在波骨律镇(镇是一级地方行政兼军事组织,波骨律为拓拔语)镇将刁维主持下,在高渠的基础上重开水渠,名为挨山渠。后又因北方战乱而废弃。
  李昊王在位时,对废弃的挨山渠大加整修,并延伸至石嘴山入黄河。渠长三百里,是西夏国最重要的水利干渠设施,至今在兰丰、跃进、前进农场还存有多处支渠遗迹。昊王渠因西夏灭亡再度废弃。
  明弘治(朱祐堂)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又对昊王渠大规模整修疏浚。工程由巡抚王殉主持。王殉当时在诗中写到:“滚滚河流势险哉,平分一派傍山来;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裁。”从诗中可以看出,修渠一是防胡(鞑靼),二是为了军屯,屯垦的主要目的是供应军粮。同时,渠又是巨大的防胡战壕,所以命名为靖虏渠。但此次整修终因“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巡抚王殉奏章)而耗财费力,徒劳无功,仍为废渠。
  此次整修,主要是解决渠口不上水的问题。由于河水多年冲刷,河底不断下沉,渠口相对变高而不上水。在当时条件下,要想渠口上水,只有降低渠床,也就是深挖渠,别无它法。但挖渠又因“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工程只好停止。此时的靖虏渠完全变成了战壕。
  这是昊王渠的最后一次整修。
  昊王渠的废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贺兰山的洪水经常给昊王渠带来灭顶之灾。一场山洪过后,大渠被夷为平地。重新整修,工程可想而知。这种大山洪一年就可能要来上几次。
  昊王渠究竟通没通过水?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水。此渠曾经使用过很长时间。一是开挖两千多年来,除了明王朝以后的时间,也有五百年以上,从没有使用过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以渠内黄土为证。昊王渠自南向北,渠内都有一米五以上的黄土层。再往下挖,全是石头,沙子。渠堤外,也全是石头砂子。只有渠内才有黄土,且黄土厚度基本相同,这样的地质结构不可能是天然的。山坡哪来的这么多黄土,而且都在渠里。崇岗多沙缺土,老百姓盖房打炕全在昊王渠内取土,尽人皆知,命名为黄土坑。
  三是以昊王渠的四道支渠为证:昊王渠在兰丰、镇朔地面上有自西向东四道支渠,二道渠的地名就是四道支渠中的第二道支渠。渠堤遗迹即高又宽,全由黄土组成,一看就是由多年清淤的渠内黄土堆积而成。昊王渠没有通水使用过,这些支渠有何用?黄土从那里来?
  而今,昊王渠已成为佐证西夏王朝留给我们的重要文物。
  二、岩画题记
  贺兰山岩画颇多,崇岗境内各大山沟均有分布,其中西番沟和归德沟岩画数量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岩画是古代先民刻在岩石上,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实景图画。大都刻在行人不可触及的半山腰峭壁之上,一律为阴刻。
  西番沟岩画多达70余幅。以人头像、牛、马、羊、鹿、狗为多。其中公牛图、奔鹿图、小马哺乳图为最佳。
  归德沟岩画发现有61幅。有马、骆驼、羊、鹿、狗、狼等。尤以放牧图为最佳。画中一放牧者手持牧鞭,身跨骏马,牧狗紧随其后,真实而生动。
  这些岩画经文物部门鉴定,大多因有了铁制工具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作。
  花石洞有岩刻佛像图一幅,成画较晚。此画大耳厚唇,双手扶膝,坐于莲花中,一副慈善模样,为岩刻精品。
  大水沟上庙背后的石壁上有题记四方。其中一方上说,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修上庙,次年三月工成开光。另一方题记上说,万历癸酉年(1573年)五月,钦差巡抚朱笈、宁夏总兵张杰带兵巡边到此,刻石以记。
  长胜墩背后干沟内也有题记一方。题记内容为工程竣工后的刻石文字记录。峻工工程为二处。一处是靖外关口一道(应为土关),另一处为烽火墩一座(应为长胜墩)。题记文字繁多,大多为官员名字,本文没有录记。众多官员名字中有镇朔堡把总宋揖。题记日期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十月。
  三、崇岗一带的打场号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打场用石磙子。每人赶一具牲口,在摊着麦子的场地上排成一个串队转圈。以碾压掉麦穗上的麦粒为目的,叫做打场。
  此时正值中午,气温高极,烈日当头,太阳很毒。转上几圈以后,便人困马乏,打起盹来,不知是人牵着牲口转,还是牲口牵着人转?为调节气氛,一般是领头的驭手就呵起了打场歌。此歌无调式无歌词,偶尔也有人乱编些乱弹套用,大多是用哎、呀、嗨之类吼呵着,现录于下,以鉴后世勿忘于斯。
  四、西夏离宫遗址
  西夏离宫遗址坐落在大水沟沟口两侧,南北长约四公里。这是大夏国在崇岗地面上给我们留下的昔日辉煌。虽经近千年的时空剥蚀,到目前为止,建筑台基尚可辨识,砖块瓦砾还能“附拾皆是”。遗址上有建筑台地数十座。沟口南侧,有建筑台地十余座。沟口北侧有三组建筑台地。攀上遗址背后的山头,眺望这处离宫遗址,三组建筑遗址历历在目。据《平罗县志》记载:“第一组建筑台基为上下两层,下层南北长100米,高出地面30米;第二组建筑台地位于第一组台地之北,修筑在沿山长200米的山坡上,自下而上共分四层。最上层高出地100米左右,每层台面宽60余米;第三组建筑台地位于第二组东北,在沿山坡500多米的地方,修筑建筑台地三处。”这充分说明这里当年是一座多么恢宏巍峨,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秦始皇阿房宫也能一比高下。
  据林旅芝所著《西夏史》所载:公元1032年,李元昊继承父业之后,东征西讨,开疆裂土,“东取河套之地,西攻回纥,拓地万里”。“东尽河西,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延袤万余里,“州郡凡二十有二”。元昊之世,为西夏全盛时期,“卓然独立,与宋、辽三分”。他1038年称帝于兴庆,败宋师,破契丹,借黄河之利,丈灌溉之便,农业发展,贸易活跃,经济繁荣。于继位第九年即公元1047年“秋七月筑离宫于贺兰山”,“大役丁夫数万于山之东,营离宫数十里,台阁高十余丈”。规模之大难以想象。
  李元昊为何将离宫建在大水沟?一是因为大水沟景色宜人,风景如画,坐山望河,气候凉爽,为避暑胜地;又于都城兴庆相距不远,调度方便。二是大水沟当时是军事要地,防务重心,驻兵数万,皇上宫殿在此,既安全又便于节制。
  山上是西夏离宫遗址,山下是李王渠遗址。前者述说着大夏帝国昔日的强盛辉煌,李元昊本人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醉生梦死,腐朽败落。后者则表明贺兰山东麓曾经是渠道纵横,良田万顷,农夫劳作,稼禾遍地,一派丰收景象,它支撑了大夏帝国百多年的兴旺历史。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