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文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228
颗粒名称: 第十八章 文体
分类号: G127.43;G812.743
页数: 10
页码: 68-7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崇岗乡文体事业,内容包括了文艺、体育、广播电视、说书人吴清、文化遗存。
关键词: 崇岗乡 文化 体育

内容

第一节 文艺
  解放前,崇岗基本没唱过大戏,但皮影戏经常演出。唱腔,道白,操纵皮影全由一人完成。来崇岗演皮影戏的人叫张小从,外号张灯影子,贺兰县张亮堡人,皮影世家,属秦腔剧种。
  皮影用牛皮做成,头身分离,可随意搭配。一句谐语“张灯影子头,活的”,崇岗人都会说,这句话今天已不专指皮影了。
  皮影的最大特点是道情。演出结束,并不散场,皮影戏中主要人物站立不动,演员用道情把主要情节复述一遍,使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记忆进一步加深。道情曲是陇剧唱腔,曲调婉转动听,很受民间欢迎。
  著名民间艺人六六红(姓名不详)携一养女,父女相依为命,走乡串户以卖唱为生,活动于民国末年。父抱三弦,女着戏装,父弹女唱。主人点什么唱什么,曲牌繁多,歌声动人,围观听唱者多。歌罢,挣些钱米。解放初期还在崇岗一带活动。
  另一民间艺人瞎花花(女)也经常到崇岗演唱。她双目失明,但嗓音洪亮好听,所记曲目甚多。荤素皆有,价目不同。由一男子用棍牵引,走村串户,比六六红稍晚,影响也稍小,合作化初期还在崇岗活动。
  这些人活跃了崇岗的文艺舞台,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是建国后少有的地方文艺繁荣时期,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群众文艺活动迎来第一个高潮。
  此时,五区四乡(崇岗村)的戏班子尤其出名。演出《柜中缘》、《小姑贤》、和《花厅会》等秦腔小戏。田秀珍扮徐翠莲,张学义饰艾泽斌。刘菊花唱老旦,石金玉唱青衣。还有丑角董治玉,导演兼板鼓闫登奎,板胡戴文盛等。那时田秀珍,张学义正值豆蔻年华,风流俊逸,扮相靓丽倜傥,酷似佳人才子,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最大特点是业余演员们争相上场,不要报酬。
  戏台在弥陀寺大门外的大路边上,台口正对庙门。每天早饭之后,演出开始。村民们放下碗筷,拉着孩子,成群结队,喜笑颜开,到庙门看戏。
  这是一段建国之初,令崇岗老百姓难忘而短暂的黄金随月。好景不长,这种局面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农业合作化和无修止的政治运动冲击的无影无踪。
  乡村社火由来己久,民国时已很盛行。社火形式简单,以高跷为主,参与人数众多,容易组织,社会影响大。
  镇朔五队人王建川,外号傻根结。踩高跷扮傻小子,上桌子,翻斤斗无所不能,民国年间就很有名,十里八乡无人不晓。
  一九五八年——一九六八年十年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急剧变化。当时主要两件事,一是搞饭吃,二是搞斗争,白天干活,晚上开会,文艺走入低谷,农村基本无群众文艺活动。
  七十年代,以宣传农业学大寨的名义,各大队各公社组织文艺宣传队,编制在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名下,秋冬时节到各大队巡回演出,活跃了文艺生活。
  每年春节前,县里组织文艺汇演,节目繁多,大多以农业学大寨和抵制资本主义道路为内容。
  崇岗公社文艺队小有名气,为全县各公社文艺队之首。尤其是民乐队,阵容较大,有小西轴之称。韩国庆的笛子独奏《牧民新歌》,余福的板胡独奏《公社春来早》等深受群众欢迎。
  1973年,崇岗中学教师王兆福将原湖南花鼓戏剧本《园丁之歌》谱曲改编为小歌剧,在县内巡回演出,受到好评,成为教育战线一件大事。
  还有一个值得追忆的现象:各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大都有一个能说会唱的人。这个人大都年老体弱,而且带有各不相同的政治问题。他们基本不干活,也干不动活,给他打的工大家都自愿带干了。晚饭之后,大家围拢坐定,听他说大鼓书。说者神采飞扬,活龙活现;听者聚精会神,如临其境,拍手称快,乏意顿消。著名秦腔丑角演员吴天恩被打倒后,就曾在崇岗六队给他所在的专业队说过大书,听众围的水泄不通。这些人活跃了人民公社时期的文艺生活。
  一九四八年,崇岗人首次看电影,无声,记录片,内容主要介绍苏联。为了让观众看得懂,有一人在旁边作解说。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宣传讲卫生的,画面中一男士在水缸里舀了一碗水喝下肚,立即生病倒地。
  解放初,县电影队常来崇岗放映电影,买票,电影有声,放映《刘巧儿》,《白毛女》,《两家春》,苏联影片《夏伯阳》等。
  文革十年,几乎封杀了所有的文艺作品,八亿人看八个戏,电影只有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七十年代中期,8.75mm电影机几乎每大队一台,看电影方便了,但影片太少,机子闲置。后又引进部分国外电影,谐语:“香港电影说说笑笑,朝鲜电影哭哭闹闹,南斯拉夫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反映了当时文艺生活极度单调匮乏。
  国外影片有:朝鲜“卖花姑娘”,日本“望乡”,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
  文革结束后,所有被封杀的老电影全部解放,老百姓看了几年好电影。
  改革开放之后,群众文艺生活并不乐观。
  一、公映电影观众了了,观众爱看的电影太少。
  二、电视的普及调高了人们的欣赏口味,乡镇宣传队水平相形见拙,很不好搞。
  三、宣传队员挣工分的日子己成过去,现在请人要用票子,组织文艺队成本提高。
  进入二十一世纪,崇岗群众文艺活动社火还算活跃。
  附:诗人陈秉志
  陈秉志,镇朔六队陈家庄子人,后移居银川。生于1945年,大学本科学历,
  高级工程师。喜好诗作,造诣颇深。作品选录于下:
  咏志
  生当效鸿鹄,万里长空游。
  区区堂上燕,温饱又如何!
  甲午感怀
  海疆鏖战全军覆,山河破碎任飘摇.
  割地赔款犹未尽,虎视狼吞敌焰嚣。
  屈辱往事剜心痛,今日繁荣党领导。
  发奋共圆中国梦,华夏光芒万丈高。
  示孙
  初遇挫折非坏事,痛苦折磨是我师。
  知耻发奋树志气,红日东升正当时。
  黄河颂
  西出昆仑入东海,日月悠悠流不息。
  千山叠嶂穿啸过,九曲百折滚滚来。
  炎黄子孙赖哺育,中华精气滋根脉。
  万古兴衰涛声尽,合清全仗圣贤才。
  夜耕
  夜半耕地天未明,困卧蚊声伴鼾声。
  自古农民多辛劳,粒粒粮食汗浸成。
  六十岁生日感怀
  忆昔满怀报国志,愧今碌碌六十秋。
  星转物移叹往事,岁月砥砺识前途。
  天不薄我身康健,壮心难移永追求。
  易道玄幽足探索,子牙八十犹相周。
  望台湾
  一线海峡两地分,流水难割血脉情。
  百年浮沉每叹息,今日喜见共春风。
  复兴中华言在耳,携手团结建大同。
  螳臂挡车足堪笑,落得千古一骂名。
  桃花
  桃花树树含笑开,娇似西子立亭台。
  非经三冬酷寒练,安得阳春斗光彩。
  父母心
  养儿方知父母心,点点滴滴挂心中,
  不图儿女金钱报,只愿儿女正道行。
  树立理想有志气,学习工作上水平。
  困难挫折全不怕,斗志昂扬向前进。
  祖国建设添砖瓦,家庭团结沐春风。
  父母无忧无挂碍,便是世间真孝顺。
  第二节 体育
  解放前崇岗连一付篮球板都没有,更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活动。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篮球运动,茶余饭后五球三胜,篮球比赛时有进行,篮球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者多。田径比赛活动学校才有。
  七十年代,崇岗中学体育教学颇有成效。崇岗人有耐力,善长跑。中学生在县级运动会上长跑多次夺冠,其中崇富村李建平、常青村刘洪祥被选进区专业长跑运动队。
  与此同时,自行车运动在比赛中屡屡夺冠。两名女车手选入区自行车队,其中兰丰大队顾兰香多次出赛欧洲,为国争了光。
  崇岗中学评为体育教学先进单位,雷光显老师获得先进体育教学奖。
  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忙于搞经济活动,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很少顾及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失去了群众基础,连篮球也很少有人打了。
  第三节 广播电视
  一九五八年,崇岗公社各大队通广播。广播、电话一根铁丝线,从县城拉到公社。
  一九七0年设广播专用线,与电话线分离。
  七十年代初崇岗电视机最先始自煤机三厂,九寸黑白电视机,屏幕前放一大块坡璃起放大作用,长胜村民到工人家里看到电视,十分稀奇。
  一九七六年公社有一台六盘山黑白电视机,每晚在崇岗大商店窗台上公演,观众很多。
  八十年代初有了彩色电视机。
  九十年代电视普及,本世纪初,普遍购买29寸、34寸、51寸电视机
  第四节 说书人吴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农村精神生活贫乏,没有电,天黑就吹灯睡觉。唯说书这种简单而多见的表演形式充实了人们晚间的业余生活。吴清就是说书人中的一个。
  吴清,崇富八队吴家大院人,生于光绪十一年,解放初约六十余岁。小时读过几年私塾,记忆甚好,童子学的所有课业攻读完毕,成绩不错。无奈后来一心埋头于古小说中,睡在被窝里偷着看。他青年时任过几年堡长,还当过学东,借书门路多。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古典章回小说几乎尽数翻遍,记住了一肚子古书,成为一个功底深厚的说书人。却因此误了科举,连秀才也没考中。人们出于尊敬,称他为吴老先生(先生是对秀才的尊称)。实际他只是个老童生。
  每天晚饭后,大通间炕上以吴老先生为中心便坐满了人,还有在地上站的。老先生抖擞精神,神气活现地便说开了。西游、岳飞、三国、水浒、三侠、七侠、封神、说唐,点哪说哪,无一不精,说到要紧之处,变坐为蹲,其情为亲眼所见之状,听者鸦雀无声,静若无人。
  吴清不是职业说书人,听书不要钱,不以说书为生。但要叫他开口说书也不太容易。
  叫他说书一般有两个办法。吴老先生视烟如命,听书人若能带点水烟来,将烟丝装入羊棒子(用羊腿骨做成的烟枪)递上去。最好能带一包三毛钱一大包六十支装的耕牛牌香烟,今晚的书算是听定了。
  但当时很少有三毛钱,便想出另一个办法来。两个稍懂点书道的人,故意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书来,而且要说的牛头不对马嘴。老先生越听越坐不住,起来更正了来者的胡说八道之后,今晚的说书又开始了,而且一说就是大半夜。
  听书者大都是大老爷们,小孩也有,妇女一般不听书。雷光发、雷光柱、张学仁、吴天福、吴天明、雷义都是听书的常客。
  吴老先生说书是出了名的,在崇岗的说书人中,水平最高,影响也最大,至今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吴清逝世于低标准的一九六一年,因饥饿而亡,终年七十五岁。
  第五节 文化遗存
  一、昊王渠
  昊王渠,又名李王渠,因西夏王李元昊敕命修建而得名。是西夏王朝留在崇岗的重要文物。其遗迹随处可见,长胜以南的遗迹更多。崇岗人无人不晓。
  昊王渠最初开凿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因渠床地势高,名叫高渠。
  八十年代,宁夏考古学家在暖泉村南发现西汉廉县县城遗址,高渠应在廉县境内。
  高渠全长一百二十里,自青铜峡开口。按此计算,渠稍不会超过大水沟,并没有今天知道的这么长。
  汉朝灭亡后,羌族等游牧民族部落占据宁夏,高渠对游牧民族失去了意义,随之废弃。
  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在波骨律镇(镇是一级地方行政兼军事组织,波骨律为拓拔语)镇将刁维主持下,在高渠的基础上重开水渠,名为挨山渠。后又因北方战乱而废弃。
  李昊王在位时,对废弃的挨山渠大加整修,并延伸至石嘴山入黄河。渠长三百里,是西夏国最重要的水利干渠设施,至今在兰丰、跃进、前进农场还存有多处支渠遗迹。昊王渠因西夏灭亡再度废弃。
  明弘治(朱祐堂)年间(公元1500年左右)又对昊王渠大规模整修疏浚。工程由巡抚王殉主持。王殉当时在诗中写到:“滚滚河流势险哉,平分一派傍山来;经营本为防胡计,屯守兼因裕国裁。”从诗中可以看出,修渠一是防胡(鞑靼),二是为了军屯,屯垦的主要目的是供应军粮。同时,渠又是巨大的防胡战壕,所以命名为靖虏渠。但此次整修终因“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巡抚王殉奏章)而耗财费力,徒劳无功,仍为废渠。
  此次整修,主要是解决渠口不上水的问题。由于河水多年冲刷,河底不断下沉,渠口相对变高而不上水。在当时条件下,要想渠口上水,只有降低渠床,也就是深挖渠,别无它法。但挖渠又因“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工程只好停止。此时的靖虏渠完全变成了战壕。
  这是昊王渠的最后一次整修。
  昊王渠的废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贺兰山的洪水经常给昊王渠带来灭顶之灾。一场山洪过后,大渠被夷为平地。重新整修,工程可想而知。这种大山洪一年就可能要来上几次。
  昊王渠究竟通没通过水?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水。此渠曾经使用过很长时间。一是开挖两千多年来,除了明王朝以后的时间,也有五百年以上,从没有使用过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以渠内黄土为证。昊王渠自南向北,渠内都有一米五以上的黄土层。再往下挖,全是石头,沙子。渠堤外,也全是石头砂子。只有渠内才有黄土,且黄土厚度基本相同,这样的地质结构不可能是天然的。山坡哪来的这么多黄土,而且都在渠里。崇岗多沙缺土,老百姓盖房打炕全在昊王渠内取土,尽人皆知,命名为黄土坑。
  三是以昊王渠的四道支渠为证:昊王渠在兰丰、镇朔地面上有自西向东四道支渠,二道渠的地名就是四道支渠中的第二道支渠。渠堤遗迹即高又宽,全由黄土组成,一看就是由多年清淤的渠内黄土堆积而成。昊王渠没有通水使用过,这些支渠有何用?黄土从那里来?
  而今,昊王渠已成为佐证西夏王朝留给我们的重要文物。
  二、 岩画题记
  贺兰山岩画颇多,崇岗境内各大山沟均有分布,其中西番沟和归德沟岩画数量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岩画是古代先民刻在岩石上,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实景图画。大都刻在行人不可触及的半山腰峭壁之上,一律为阴刻。
  西番沟岩画多达70余幅。以人头像、牛、马、羊、鹿、狗为多。其中公牛图、奔鹿图、小马哺乳图为最佳。
  归德沟岩画发现有61幅。有马、骆驼、羊、鹿、狗、狼等。尤以放牧图为最佳。画中一放牧者手持牧鞭,身跨骏马,牧狗紧随其后,真实而生动。
  这些岩画经文物部门鉴定,大多因有了铁制工具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作。
  花石洞有岩刻佛像图一幅,成画较晚。此画大耳厚唇,双手扶膝,坐于莲花中,一副慈善模样,为岩刻精品。
  大水沟上庙背后的石壁上有题记四方。其中一方上说,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修上庙,次年三月工成开光。另一方题记上说,万历癸酉年(1573年)五月,钦差巡抚朱笈、宁夏总兵张杰带兵巡边到此,刻石以记。
  长胜墩背后干沟内也有题记一方。题记内容为工程竣工后的刻石文字记录。峻工工程为二处。一处是靖外关口一道(应为土关),另一处为烽火墩一座(应为长胜墩)。题记文字繁多,大多为官员名字,本文没有录记。众多官员名字中有镇朔堡把总宋揖。题记日期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十月。
  三、崇岗一带的打场号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打场用石磙子。每人赶一具牲口,在摊着麦子的场地上排成一个串队转圈。以碾压掉麦穗上的麦粒为目的,叫做打场。
  此时正值中午,气温高极,烈日当头,太阳很毒。转上几圈以后,便人困马乏,打起盹来,不知是人牵着牲口转,还是牲口牵着人转?为调节气氛,一般是领头的驭手就呵起了打场歌。此歌无调式无歌词,偶尔也有人乱编些乱弹套用,大多是用哎、呀、嗨之类吼呵着,现录于下,以鉴后世勿忘于斯。
  四、西夏离宫遗址
  西夏离宫遗址坐落在大水沟沟口两侧,南北长约四公里。这是大夏国在崇岗地面上给我们留下的昔日辉煌。虽经近千年的时空剥蚀,到目前为止,建筑台基尚可辨识,砖块瓦砾还能“附拾皆是”。遗址上有建筑台地数十座。沟口南侧,有建筑台地十余座。沟口北侧有三组建筑台地。攀上遗址背后的山头,眺望这处离宫遗址,三组建筑遗址历历在目。据《平罗县志》记载:“第一组建筑台基为上下两层,下层南北长100米,高出地面30米;第二组建筑台地位于第一组台地之北,修筑在沿山长200米的山坡上,自下而上共分四层。最上层高出地面100米左右,每层台面宽60余米;第三组建筑台地位于第二组东北,在沿山坡500多米的地方,修筑建筑台地三处。”这充分说明这里当年是一座多么恢宏巍峨,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秦始皇阿房宫也能一比高下。
  据林旅芝所著《西夏史》所载:公元1032年,李元昊继承父业之后,东征西讨,开疆裂土,“东取河套之地,西攻回纥,拓地万里”。“东尽河西,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延袤万余里,“州郡凡二十有二”。元昊之世,为西夏全盛时期,“卓然独立,与宋、辽三分”。他1038年称帝于兴庆,败宋师,破契丹,借黄河之利,丈灌溉之便,农业发展,贸易活跃,经济繁荣。于继位第九年即公元1047年“秋七月筑离宫于贺兰山”,“大役丁夫数万于山之东,营离宫数十里,台阁高十余丈”。规模之大难以想象。
  李元昊为何将离宫建在大水沟?一是因为大水沟景色宜人,风景如画,坐山望河,气候凉爽,为避暑胜地;又于都城兴庆相距不远,调度方便。二是大水沟当时是军事要地,防务重心,驻兵数万,皇上宫殿在此,既安全又便于节制。
  山上是西夏离宫遗址,山下是李王渠遗址。前者述说着大夏帝国昔日的强盛辉煌,李元昊本人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醉生梦死,腐朽败落。后者则表明贺兰山东麓曾经是渠道纵横,良田万顷,农夫劳作,稼禾遍地,一派丰收景象,它支撑了大夏帝国百多年的兴旺历史。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