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票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2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票证
分类号: F724.7
页数: 1
页码: 60
摘要: 本节介绍了崇岗乡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商业流行的票、证等历史。
关键词: 崇岗乡 票证 商业

内容

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三十年间,社会上流行了一种叫票、证的东西,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见到了。
  由于人民公社和计划经济的缘故,生产能力极低。市场消亡,物质极度匮乏,根本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老百姓没有钱,偶尔有两个钱,又买不到东西,为了调和供需矛盾,票证便应运而生。
  用票、证买的东西,全是奇缺的东西。缺粮,便有了粮票、粮证,缺布便有了布票,缺棉花便有了棉花票。后来什么都缺,便什么都有了票。油票、肉票、豆腐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肥皂票、……。甚至缝衣服的线也有了票。据统计,全国各种票样一百五十六种。
  票证是两种东西,票是一次性使用,证是小本子,随买随填,指标买完了,就等下月或者下年的指标了。
  票证分两类,一类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另一类是由地方机关,社队和商业单位自制的。粮、油、布、棉四种票便属前者,其余票证属后者。
  要买东西先搞票,钱、票齐备双挂号才能买东西,有些票几年都搞不到一张。有钱没票不行,有票没钱更不行。老百姓太难了。
  在所有票证中,最有含金量的是粮证,粮票。这种东西只有少数非农业户口、吃商品粮的人才有,而且数量很有限。凭粮证每人每月可买到一定数量的粮食,公社社员是没有份的。那时候非农业户口吃香的很,因为它意味着可进城当工人,不知多少人想‘农转非’吃供应粮而不可能。非农业户口控制的特别严格,困难时期,国家拿不出更多的商品粮。
  票证是无价证券,不顶钱用,国家严禁买卖,但黑市上可以买到,票、证实际上也就有了价。倒卖票证是违法行为,但屡禁不止。
  九十年代初,随着最后一个票证——粮票、粮证的作废,票证成为历史,成为文物了。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