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7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人文
分类号: C913
页数: 8
页码: 14-21
摘要: 本章介绍了崇岗乡人口与生育、民族、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宗教习俗、人民生活等人文。
关键词: 崇岗乡 人文 生活

内容

第一节 人口与生育
  一、人口
  崇岗地区自古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受水源制约。在只能靠山泉水灌溉的解放前,八个自然村人口总数在四千左右。
  第二农场渠开通之后,水浇地面积大增,人口大量增加有了可能。
  一九五八年,从河南夏邑县迁来移民,主要安排在潮湖,兰丰、崇岗几个大队,成为常住人口,方姓、金姓、冉姓居多。
  崇岗人口的增长和全国人口的增长相联系,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
  一、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死亡率降低,新生儿成活率大幅提高。
  二、大规模建设全凭人海战术,人多好办事。这促成了政策性增长。
  三、反右运动中,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被打倒批判,理论上肯定了人口无序增长的正确性。
  四、人民公社分配制度,这是最主要原因。
  农民是最现实的,粮食按人头分配,不管年龄大小,最后改为人七劳三。
  其结果可想而知,一家三个壮劳力春天最早断粮,有六、七个孩子的人家却不慌不忙。傻瓜都知道多生孩子好。
  这种分配制度延续了二十年,二十年中无序了多少人?
  目前为止,崇岗镇户籍人口二万一千多。流动人口两千多。如果加上长胜以北各自然村,崇岗地区人口当在三万以上不成问题。(注:户籍人口中居委会人口一万,主要是汝箕沟矿区人口)目前为止,全镇下辖九个行政村,六十一个村民小组,一个办事处(下辖三个居委会),一个工业园区(下辖一个居委会)。农业人口10012人,非农业人口11000人。
  崇岗地区能容纳如此众多的人口,一是归功于农业的发展和稳定。二是煤炭市场的繁荣。
  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并定为基本国策。规定城镇人口一对夫妇只生一胎,农村可生育两胎。
  此规定执行以后,城镇人口基本无超生。农村人口超生者较多,最多有超生三胎者。政府对超生者施行罚款和说服教育。免费送药,强制堕胎、上环等措施,很有效果。
  进入九十年代,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改变,农村也有不少只生一个的家庭,超生者极少,人口膨胀得到有效遏制。
  各乡镇普遍设计生站,对计划生育起到了管理、监督和服务作用。
  第二节 民族
  崇岗地区自古以来民族单一,纯汉族,无回民。有几十个满人,分布在崇岗村和兰丰村,都不是崇岗原住居民,民国之后才迁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煤炭市场吸纳的外来人口很多,其中有很多回民,当数以千计,汝箕沟办事处下辖居委会中,回族的比例很大。
  第三节 婚姻、家庭
  1953年颁布婚姻法。之前,婚姻基本没有自由,婚嫁之事由父母作主。结婚年龄普遍小,以崇岗八队雷氏为例,雷光发15岁娶妻,雷常礼之妻徐凤英15岁当了妈妈。
  在低标准及其之后的20世纪60年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会上出现了数量不少的“换门亲”。即妹妹出嫁的目的和附加条件是为换回婆家的女子给哥哥作老婆。这是万般无奈的做法,即不合理也不合法,但又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男方家庭。一是家里特穷,没人愿意下嫁。二是成分太高,没人愿给地主当媳妇。三是男方由于各种原因把年龄放大了。换门亲大多结果都不好,崇胜八队换了两对。李生祥的换门媳妇王玉梅跑法院离了三年婚,最终给别人当了老婆;王学山两口子倒还可以,但没过几年男方暴病身亡,下场都不好。
  婚姻法颁布之前,当地流行一种恶性习俗…叼寡妇。即女人死了丈夫之后,如果宣布外嫁,别人可以出手叨了去当老婆。先下手为强。这种事大多是男女双方事先通气点了头的。
  解放前,家庭规模普遍大。主要原因是生产力低下,人们独立生存能力差。以吴家大院吴清一家人为例:
  吴清,中农,有三儿三孙。家有一牛一马。合起来可以进行正常农业生产,分家后便等于什么也没有了。只能十几口人生活在一个家里。
  甬道式的房子:大家都进一个门,老爷子最外头,依次是儿媳,孙媳。孙媳妇起夜,公公,爷爷的炕边是必经之路。
  锅是相当大的,专有一人做饭还忙的不亦乐乎,吵架拌嘴者多。
  这样的家庭不是个别,当时很普遍。
  合作化以后,生产资料公有,干活只靠一双手,按工分分红,家庭成员只能是父子妻儿,大家庭解体了。
  实行计划生育,四口之家居多。娶了媳妇就分家,老俩口单另过。
  第四节 风俗习惯
  初四出行。
  正月初四这一天早上,人们从糊糊涂涂的连续三天的年关中醒来。赶出牲口,放响鞭炮,把闲了六七天的骡、马、驴、牛惊的在旷野里撒欢奔跑。表示新一年的生机开始了。
  正月初五,吃完饺子,把积攒了五天的过年垃圾从屋中清出倒掉。
  正月初七,吃长面,表示要把人的魂拴住。
  正月十五挂红灯,挂上红灯,灯在风中摇晃,表示春天刮风的日子开始了。这一天是春节社火收尾的一天,也是社火声势最大的一天。
  正月二十三,把麦草放在场院上,点起大火,人们争相从火堆上跳过,意即燎掉身上的秽气,迎来喜气,叫做燎骚干。人们扬着火籽花,叫喊着各种粮食作物的名字,盼望着各种粮食都能丰收。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是龙入蛰一冬后抬头醒来的一天。男人们在这一天要剃头理发,图个吉利。
  三月初三。这一天要摘掉棉帽,穿上白布衫,表示夏天就要到了。俗语:“三月三,摘掉帽子单布衫”。
  五月初五。端阳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这一天吃粽子,但崇岗无棕叶,只能用锅煮棕糕。
  五月十三,是关王爷的忌日,老百姓祈求老天爷下雨,供关王爷磨刀。
  六月初六,把毛、皮制品摊在院子里晒,防止起虫。
  七月初七,喜鹊搭天桥,牛郎配织女。此时,有几日突然不见喜鹊,这是它们上天搭天桥去了。这一天过后,大家都见喜鹊背上掉了很多毛,据说是被牛郎织女过桥时踩掉的。
  七月十五,鬼节。这一天人们要烧纸、磕头,对先人死鬼祭奠、恭奉。
  八月十五,中秋节。三天前就烙好大月饼(锅盔),孩子们盼月亮快点升高,这时,献过月亮,才能吃上西瓜、月饼。
  九月初九,重阳节,牲口打野的日子。俗语:“九月九,放牲口娃娃撒了手”。这时如果地里还有庄稼,吃了活该。
  十月初一,鬼节,和七月十五相同,给先人们烧纸钱、吃饺子。
  腊月初八。五谷杂粮全都入库,为表示丰收要吃腊八粥。腊八饭实际上是调和饭,特点是“杂”。饭里有豆子、白面、黄米、豆腐、粉条等凡是能往锅里放的东西,吃腊八饭时要开门开窗通风透气,明年扬场时有风。
  冬至,烧纸,意为死去的先祖送冬衣。
  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小年,在随后的几天里要做好过年的一切准备,灶火忙得很,在锅台附近供有灶神,供上糖瓜瓜(灶糖),表示把灶神送上天。糖瓜瓜极黏,把灶神的嘴粘住,不要在天上胡说八道,要“上天言好事”。
  年三十,一切吃食都准备完备,吃过晚饭,烧香磕头把灶神请回家,叫他“回宫降吉祥”,彻夜鞭炮,表示过年开始了。
  自此时起,垃圾不能往外倒,要在屋里堆上六天。
  第五节 宗教
  崇岗人信三种教:佛、道、天主教。信奉佛教者最多。
  虽信佛但不住寺,住在家里。颂佛经,手捻佛珠,谓之居士。居士不杀生,不食荤腥。
  信奉道教者谓之道士(又叫阴阳),专门为人置办法事、丧事、看风水,和尚不做此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崇岗有荷兰人传教。高鼻蓝眼黄头发,还带着小孩。拉手风琴听留声机唱耶稣歌,老少围观很是新奇,也有随了教的。教堂帐棚设在庙外西北角。解放后离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信奉基督(耶稣)者渐多,且建有天主教堂,似有蔓延之势。该教要求教徒不吃药、不求医,为害很大。
  第六节 人民生活
  衣
  解放前,贫穷的崇岗人大多穿土老布(手工织布)。白色,买后用草灰染成灰黑色。洋布昂贵,一口袋麦子(150斤)换一件白布衫,一般人结婚才穿洋布。丝绸很少,但很多人用丝绸做老衣。由于穷,大姑娘没衣穿出不了门有的是。老羊皮袄是最常见的冬衣,此时男女皆穿大裆裤,裤裆大的能放下个娃娃。褲腰打折子,系红裤带。上衣:男穿对襟,女穿搭襟。崇岗人有铺毡的习惯,毡下是蓆子,蓆下是土炕。
  五十年代中期,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穿着发生根本变化,新衣亮衫,告别土老布。这是一段非常值得怀念的日子,可惜的是这种美好的日子太短暂。
  一九五八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统购统销,计划经济,每人每年计划三尺布,个别年份还发过二尺。农民被隔离出市场,土老布也没处买。身上没补丁的人极少,干部也不例外。
  七十年代有化纤产品,不要布票,但不好买。化纤产品主要是的确凉、的卡、尼龙袜。的确凉作夏衣,涤卡作男正装。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急剧提高,穿衣发生根本变化。农村人和城里人没啥两样。赶潮流赶时髦,一人十几套衣服并不希罕,新衣服还没穿过就作了废。身上虱子也不见了,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
  今昔对比,天地之差!
  食
  大清,民国年间,除个别年份外,吃饭基本不成问题,长工也吃大白馍。
  肉食少见,过年杀猪才有得吃。
  早晚吃黄米粥,咸菜。中午面条,调和是崇岗人最常见的饭食。干捞面属改善生活,每早稀饭泡馍便是地主的生活了。
  解放后的五六年里,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肉食多了。
  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主要是人民公社分配制度上的蔽端,农民对土地失去感情,粮食问题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每到春天,缺粮人多,大家都瞪队上那点储备粮。队长都不得安生,一度还饿死过人。
  一九八二年,分田到户,当年粮食便吃不完,困扰二十多年的粮食问题,似乎一夜之间便解决了。
  以后的二十几年里,一年一变样,吃什么有什么。肉都吃烦了,下馆子成了负担。
  附:崇岗美食----羊肉臊子面
  羊肉臊子面是北方常见食品,之所以成为崇岗美食,是因为它的两个主要原料:羊肉和面都以崇岗为最好,其品质为其它乡镇所不及。
  先说羊肉:贺兰山牧草稀疏,羊以山榆树叶、酸枣刺、羊胡子等极度干旱的植物为食,不食水草。还有,贺兰山年平均气温较山外低得多,冬天尤寒。据观察,越是气温高、水草丰美的地方羊肉越膻气。贺兰山羊肉无一点膻味,得天独厚的贺兰山羊肉品质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干旱、寒冷的地理环境。
  再说面:崇岗地沙,地温上升快,又有贺兰山反射阳光的作用,夏季气温较其它乡镇高两度,昼夜温差大,能量储存多,浇水相对少,这些自然条件造就小麦质量高,面粉筋骨大。崇岗小麦表皮稍泛红色,面粉并不太白,筋骨大得很。和面用水多,擀一寸缩五分,不费点力气是擀不开的。崇岗的羊肉臊子面肉香、面筋、耐煮、细而不断。羊肉臊子大多与长面相伴,正月初七和十月初一及喜庆日子才有得吃。喷香可口,香味四溢,食中佳品。长面一头已下肚里,另一头还在碗里,特有风趣。
  住
  自古以来,崇岗人都住土坯房、睡土炕,房顶也是土的,不上瓦。石灰搪墙砖漫地,三寡妇才有。同宗一脉的好多家住一个大寨子,最上是堂屋,老大住上耳房,以此类推。
  八十年代盖砖包城(拐角是砖的)。
  九十年代砖房普遍。
  二十一世纪初,私人盖起了小洋楼。土坯房己很少见,老人住的多。二00五年后国家补贴,村民集资盖“新农村”排房,尖屋顶,独门独院,水、电、路三通。
  行
  解放前,极少有自行车。远近都靠两条腿。
  娶亲用牛车,住娘家骑毛驴。
  五十年代有了自行车,六十年代自行车普及。
  一九五八年后,崇岗有人坐火车。
  八十年代有了班车,到平罗1元2角。
  九十年代摩托普及。
  二十一世纪,私人小轿车满地跑。
  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点灯用香油。个别穷困户点松明子。把油松劈成片,插在墙缝里。此物烟极大,屋子里像口锅,人也熏黑了。地主也要早点吹灯睡觉,不能熬油。
  五十年代点煤油灯,比香油灯亮。
  六十年代末有了电灯,告别了石碾、石磨。
  五十年代有了缝纫机。
  六十年代有了收音机、手表。但数量很少,干部才戴手表。
  八十年代,洗衣机、电视机多起来。有了皮皮机(一种相互联系的信号机,体积很小,听到信号后,到电话亭给对方打电话)。
  九十年代电话普及了,有了大哥大(一种腰挂式的步话机,体积很大)。崇岗人做饭用上了煤气。
  二十世纪手机家家有,甚至人人有。
  丧葬
  成人棺葬,夫妻合葬,婴幼儿天葬。一院坟自高祖以下分左右两列,各七座,满十五座坟之后,当另立新坟。
  2004年,哈学忠在小水沟口二道台子建崇岗公墓,每穴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百姓负担沉重。
  第七节社保养老
  历史上养老全由子女承担,由于各自情况不同,老年人的晚年景况十分复杂。上世纪九十年代,各乡镇普遍设养老院,收养孤寡老人。自2010年以来,政府推行了多项惠民养老政策。
  一、 社保
  村民每年缴纳100-500元不等的五个档次的社保基金,60岁以后可享受不同档次的养老待遇。自2011年始,村民可购买社保养老基金,每人交2-3万元钱,到规定养老年龄后每月可领500多元养老金,按企业退休人员对待,很是合算。此相举措2011年底刹车。
  二、 养老
  60岁以上村民每月可领55元养老金。80岁以上再加高龄补贴。孤寡老人可免费进入养老院。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