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李氏家族与汝箕沟煤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李氏家族与汝箕沟煤矿
分类号: F427.43
页数: 4
页码: 9-12
摘要: 本节介绍了崇岗李氏家族与汝箕沟煤矿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崇岗乡 李氏家族 汝箕沟煤矿

内容

崇岗李氏家族因有汝箕沟矿山权而闻名银北,闻名宁夏。
  大清嘉庆之前,李家始祖世代久居镇朔堡。李氏后人李发先在取得武举功名之后,于嘉庆中期举家自镇朔堡迁至崇岗堡,李发先是李家在崇岗堡的第一代先祖。
  同期迁来的还有吴家、冯家、哈家等共十三户。他们都是崇岗堡的先民。
  李发先生一子,名叫李沣。李沣生五子,依次叫李嘉薰、李嘉蕡、李嘉蔚、李嘉茂、李嘉荣(见崇岗文昌阁钟)。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全国兴起。清朝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开矿办厂。
  正是三孙李嘉蔚独具惠眼,紧跟形势,抓住机遇,不惜花钱走门子,通过甘肃省要员赵良栋取得了皇封牛皮文书,得到了汝萁沟矿山的开采权。李发先子孙三代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崇岗文昌宫献铸一钟(此钟现挂弥陀寺),钟上铸文显示,李发先爷孙三代的名姓俱全。按此推算,李发先此时不下五十岁,三孙李嘉蔚大概不到十岁。
  道光三十年为公历一八五零年,这一年也是道光末年。李嘉蔚在道光年间因年龄太小,取得牛皮文书已不大可能,牛皮文书的取得,应该是在咸丰年间更合理。
  李嘉蔚生一子,叫李玉和,他是牛皮文书的第二代继承人。李玉和生五子,老大李凤仪,老二李凤武,老三李凤柱。四子五子幼年早逝。
  老大李凤仪生四子,李恒英、李承英、李钟英(三东家)、李资英(四东家)、李恒英早亡,李承英因忙于公务,不经营煤矿。大门一系只有三东家李钟英和四东家李资英继承矿山经营权。他们是李嘉蔚的曾孙。属第四代继承人。
  老二李风武生李秉英,属李氏二门传人。老三李风柱生李官英,是三门传人。他们也都是李嘉蔚的直系曾孙,都有矿山权。都是第四代继承人。
  李钟荚,乳名存绪,是三东家。其人在李氏一门中能力最高,声名最显,成就最大。但命中无寿,三十几就去世,留有一子三女。李钟英的夫人就是三寡妇。
  三寡妇本姓吴,娘家在贺兰县余家营。她年轻守寡,撑持家务,颇有建树,远近闻名,不愧为女中豪杰。除矿山外,在崇岗有百十亩良田,用了十多个长工,还有使女、丫鬟。小水沟的水份额又多,为崇岗第一家。不谨如此,她在省府银川还置办了两院房产,不时在银川小住。和马鸿逵四姨太刘慕侠结拜为干姊妹,两家来往走动频繁,不仅闻名银川,而且闻名宁夏。三寡妇将崇岗李氏家业推向了顶峰。
  无奈财旺人不旺,十几岁的独生儿子又死了。据说是因为在崇富十队场院附近打庄盖房警动鬼神所致。为家业有继,领养四东家(李资英)次子李国钧(小麻子)为继。无奈李国钧年纪太小,不到十岁,又将在镇朔王家庄子的大女婿王万海招进门来,改名李国秉顶门立户。此时,三寡妇的大女儿已经亡故,她又张罗给大女婿绪了弦,成了家。王万海(李国秉)为丈母娘打里打外撑持家务,吃香的喝辣的,八面威风,洋气要尽,至到解放。时运不济,祸不单行,1952年土改时,王万海十七岁的聪明、帅气、英俊的独子王宝庆又死在银川,将尸体拉回崇岗埋葬,雪上又加了霜。
  三寡妇土改后在崇岗的田产全部没收,但银川的房子仍然保留一半(一院),靠房租过了几年日子。晚年一直和大女婿生活在一起,住在银川。一九六三年在崇岗红山子拾过麦子,被大队书记辱骂赶走而大放悲声,因为这些地原本是李家的。她就近又拜祭了李家祖坟,一九六五年去世。
  解放后,王万海去李姓王,继承丈母娘银川的房产,在搬运公司上班拉板车。
  李氏家族在汝萁沟矿权分配如下:
  阴坡——李秉英,子:李国祯;孙:李振民、李振祥、李振荣。
  李秉英还同时是贺兰四十里店店主,四十年代末,死于此店内。死后,用牛车拉回崇岗。由于赶车人不肯扛死尸,儿子李国珍只得亲自扛。行走间,只听咕的一声,大概是死者体内气体从口鼻喷出。自此之后,他总觉得自己鼻子内有股子腐臭味,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走哪带哪。接着是饭量递减,无精打采,日渐消瘦,思谋有病了。他就这样于解放前夕死去。
  西沟——李钟英,妻,三寡妇,女婿王万海(李国秉)。养子李国钧。
  大岭湾、中槽——李资英(四东家),子:李国良、李国钧。
  大石头——李冠英,子:李国才、李国泰。
  解放后,汝箕沟煤矿收归国有。名义上是公私合营,但李家没拿到一点利息,实际是被没收了。
  到解放前为止,李家的煤矿已经到了第六代传人。李东家的汝箕沟矿山开采权自李氏第三代传人李嘉蔚始,到第六代传人李钟英(三寡妇)这一代终,共有四代人经营了煤矿。大约将近100年的时日。
  李东家们自己并不挖煤,而是将煤矿的矿井包给承包商,承包商就是把头。
  把头们雇工挖煤,自己卖煤收钱。
  东家在峡子设櫃记账。专记下山驮炭的驴数和拉炭的车数。并记下往外运的炭是那个把头的。只记驴数和车数,不管重量是多少。年终按车数、驴数向把头们要承包费。
  崇富村的王礼、曹万珍都是有名的把头。
  顺便说一下汝萁沟的山火。
  据平罗县志载:大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波及平罗。为避战乱,人们躲进矿井,并生火取暖。走时未将火熄灭,后矿井冒顶,将火蓄住。火上添炭,山火便由此而起。并非采煤人故意放火。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机构

汝箕沟煤矿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