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崇岗乡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6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气候
分类号: K291.43
页数: 4
页码: 2-5
摘要: 本章介绍了崇岗乡气候特征、灾害性气候等概况。
关键词: 崇岗乡 气候 概况

内容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崇岗远距海洋,东南季风影响不大,多受西北冷空气控制。春季多大风,且都是西北风,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
  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9.5℃,高于其它乡镇2-3度。历史上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8℃,小水沟冰沟门七月可见冰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出苗早,生长快,成熟早。以小麦为例,七月一日开廉收割,比其它乡镇早十天。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80mm,集中于七月。冬季少雪。最高降雨量出现在1976年,达308mm,小麦普遍长芽发霉,食者无不叫苦,至今难忘。
  夏季多小雷雨,午后发生。雷雨云在山上形成,顺沟而下,从不翻山串门。谚语有“这沟下雨那沟晴,翻过山梁晒死人”,山头戴帽要下雨,雨后大雾必天晴。雨中若山头无云,云在半山腰,天就要放晴了。
  第二节 灾害性气候
  1、旱灾
  旱灾是崇岗第一大灾,自古无时不困扰着崇岗人。谚语有“五月天高不下雨,六月连阴吃饱饭”,还有“夏旱不算旱,秋旱连根断”,下雨与生命息息相关。
  民国十八年(1929年)连续三年大旱,泉水枯竭,三年没开场门,逃荒者十有八九,人口锐减。旱灾自第二农场渠开通后逐渐缓解,自有扬水灌溉以来已没有太大威胁。
  2、洪灾
  贺兰山多雷雨,洪水几乎年年都有,严重者催屋毁房,冲坏庄稼。
  一九五五年洪水覆盖面最大,羊和骆驼冲出沟外。但当时人口尚少,没有对人居环境造成太大威胁。
  一九七零年一场洪水,第二农场渠决口,洪水渠水结伴而行,西大湖决堤,农场、下庙、镇朔一片泽国汪洋,损失惨重。
  灾后为减轻抗洪压力,将下庙一、二、四队部分居民迁至崇岗、暖泉、九泉等地,成为当地常住人口。
  山洪也有好处,山洪过后第二年庄稼好。
  3、风灾
  宁夏多大风,崇岗尤甚,风力明显超过其他乡镇,十级大风并不少见。
  大风飞沙走石摧屋毁瓦,刮散羊群,拔起大树。
  八十年代中期,大风将崇岗中学房皮掀起,沥青毡如飞碟状刮到几百米之外。
  围墙刮倒是常见现象,西墙刮倒最多。此地不宜盖瓦房,泥土房皮能抗大风。
  农作物中,夏粮受大风危害极大,每年都有因风受灾的现象,其中小麦受害最大。有被大风吹走土壤根系暴露而死的,有被风沙埋没的,绝产无收经常发生。
  大风对温棚地膜的损坏程度也超过其他乡镇。每年三月开始刮大风,四月为高峰期,五月渐少,秋、冬季少大风。暴热之后必刮大风,大风过后必降温。风云为桔红色时风特大。大风一般从天亮或傍晚开始,到次日天亮或傍晚停下。若傍晚还不停,则又刮一夜。谚语“早上刮风晚上住,晚上不住刮倒树”。
  4、冰雹与雷击
  冰雹危害庄稼,对旷野中的人畜构成威胁。
  雹云形成于山上,顺沟而下。冰雹初始很小,越滚越大,故山中无大雹。
  雹云自山顺沟而出,雹粒逐渐澎大,山脚下亦无大雹。当雹云离山十里以上时才有大雹落下,造成灾害。
  崇岗雹灾主要来自大水沟雹云,以镇朔受灾为最多。
  一九六三年,镇朔雹灾,西瓜打烂,庄稼全毁,湖中野鸭打死不少。
  七十年代有打雹云的炮,很有效,至今延用。
  雹云黑且厚,一律从山中出,冰雹都是白天午后发生。谚语有“黑云黄边雹大如蛋”。
  冰雹和雷雨同时发生,有时雷电接地发生雷击现象。五十年代到处可见被雷电烧焦的大树,在大树下避雨很危险。
  旷野中的行人有时也遭雷击,2002年,镇朔三队青年农民张吉恩拉麦子时被雷击死在四轮车驾驶座上。
  5、霜冻
  霜有白霜和黑霜两种。
  白霜:空气湿度大,气温0℃以下,在杂草上结成一层霜,色白,叫白霜。白霜危害小。
  黑霜:又叫无霜冻死。空气干燥,气温0℃以下,农作物叶片直接冻黑。黑霜危害比白霜大得多。
  一九九九年九月霜冻,水稻全部未熟先死,损失惨重。
  霜冻都发生在大风之后。风后,天无一丝云,地无一丝风的天亮前后,是霜冻最易发生的时间。
  霜冻又分春霜冻和秋霜冻。春霜冻以五月份危害最大,秋霜冻以九月份危害最大,十月庄稼已成熟。总体来讲,秋霜冻危害大,春霜冻危害小。春霜冻可以补救,秋霜冻则不能。小面积防霜冻可在天亮前后放烟幕。崇岗相对无霜期自五月一日始,绝对无霜期过五月十日。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

相关地名

崇岗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