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诗文赏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34
颗粒名称:
诗文赏读
分类号:
I206
页数:
14
页码:
234-2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各地的诗文赏读情况。
关键词:
石嘴山市
诗文赏读
内容
风光谁亚小江南
“长堤一带柳毵毵,永字题桥闸有三。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清代雍正年间,在今平罗地方修昌润渠。工竣渠成之时,诸多官员吟诗记事。此诗是其中之一,作者是法海。
法海的这首诗与其他主诗大有不同。它不但是当时诸多诗作中唯一的七言绝句,而且不似其它诗作那样讴歌皇恩,颂扬朝廷,只是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昌润渠的长堤绿柳,渠桥水闸,赞美塞上良田的江南风光。
法海曾任兵部尚书。在皇室的权力争斗中,被视为“阿附允禵,极力钻营”而获罪。雍正五年,诸五大臣又参奏他“擅自回京,行为狂妄,应按法律拟斩。”后雍正帝下旨将其“从宽免死”,“发经查汉托辉(即今平罗县黄河西岸的滩地)交与通智、单畴书管辖,在水利处效力行走。”这样,他便以获罪之身,被发配来宁夏参与渠工。雍正帝在圣旨中还特别强调不许他干预任何事宜,“如仍不实心效力,狂妄虚诈,著通智、单畴书即行参奏。”获罪官员的诗作自然与仕途通达者有异。但也正因为如此,法海的这首诗免去了陈词滥调,以简练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昌润渠成之后,平罗地方的美好风光。
切忌讳灾须直陈
清代吏治腐败,官吏们贪污花样甚多。虚报灾情贪污救灾钱粮是常有的事。乾隆皇帝曾下旨查办过甘肃省管理的这类贪污行为。但此后又出现了官吏们怕涉嫌贪污,有灾不报的情况。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降旨“加赈甘肃四县被灾贫民”时,曾赋诗一首,以志其事。诗曰:“向来甘肃每加赈,墨吏侵之弗逮民。墨吏抵罪民何罪?因噎废食谕谆谆。去岁报灾者四县,前弊尽去兹应真。轻者借种重加赈,惠兹地瘠与民贫。申谕大吏体予意,切忌讳灾须直陈。
所谓甘肃四县系指平罗、宁朔、宁夏、陇西。其中有三县均在今宁夏境内。这四县在前一年因“河水泛滥,秋水被灾”已“照例给赈”。次年春“青黄不接”时,乾隆皇帝又下旨再予赈济。诗的大意是:朝廷历来对甘肃加以赈济,但贪官污吏从中侵吞,使平民百姓未得到实惠。贪官污吏犯罪应予查办,但百姓无罪。不能因噎废食,怕有贪污嫌疑而不赈济百姓。先前虚报灾情的弊病消除后,次年所报四县灾情应当是真实的。受灾轻的要借给籽种,受灾重的要加以救济,是穷困地区的贫民得到实惠。封疆大吏应当理解我的旨意,切不可讳言灾情而应当据实陈报。
从艺术的角度看,乾隆皇帝此诗是无艺术性可言的。但诗中关于惩治贪官污吏,救济受灾贫民,特别是要求官员据实际报灾情的主张,应当承认是正确的。然而,封建社会的官吏们绝不会因为皇帝的旨意而变得清廉起来,他们还会变着法贪污。大清王朝最终未能逃脱覆亡,自然也与腐败密切相关。
水云乡里听渔歌
石嘴山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市境内黄河水流平缓,可通船运,事故石嘴山曾以水旱码头著称。旧时此地水运可上至兰州下至包头。每年春回大地,黄河解冻之时,舟船扬帆行于河上,其情其景,颇具江南韵味。
石嘴山为宁蒙交界处,黄河由石嘴山流入内蒙古。于是清代诗人有诗云:“华夷两地共长川,来往遥通宾客船。河水悠悠流不尽,未知辛苦到何年?”内蒙古是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的居住地。王昭君死后葬于今呼和浩特附近,据说塞外草色皆白唯昭君墓草绿,故称青冢。诗人们便由沿河而下的行船想到王昭君,写下了怀古之句:“曾闻青冢在津头,过客杨帆触旧愁。魂逐桃花三月浪,朝东犹望汉宫流。”然而,更多的诗人则由黄河春帆触发思乡之情,想起自己的故乡。郭鸿熙是安徽人,他见黄河春帆而思家乡之赭湖,为诗曰:“春生磴口绿波多,为挂轻帆一夜过。回忆赭湖风景好,水云乡里听渔歌。”磴口今属内蒙古,清代为平罗县的地方。塞上风光能令诗人忆及江南水乡,足见黄河春帆颇具江南风景之诗意。“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河南人张梯面对宁夏黄河之利,想到的是黄河在河南造成的灾害,其诗云:“塞门波浪涌苍烟,远送征帆近灌田。流到豫州休汛滥,万家今已叹滔天。”在宁夏可供灌田可以水运的黄河,给河南带来的是水患。
在写黄河水运的诗作中,蒋廷禄的诗写得最为形象生动。其诗云:“叶叶风帆塞上行,黄河渡口认归程。分明春水江南岸,天际咿呀一橹声。”舟船扬帆,橹声咿呀,竟使塞上黄河给人以春水江南之感。
黄河水运已随包兰铁路的通车而终止,“叶叶风帆塞上行”的景致已不复见,但从这些诗篇中仍可领略当年黄河风帆之景色,黄河水运之发达。
天然隧洞此中开
在距石嘴山区约二十里处的贺兰山山腰上,有个巨大的洞穴,名为白虎洞。每当雨过天晴之时,浮云便向洞口飞去,清人称之为“虎洞归云”,并以此为题写过一些诗篇。
白虎洞位于山腰,且远离城镇,即使是当今,涉足其地者也未必多,更何况交通不便的古代!所以当时诗人之作,大抵是遥望山洞,观看流云,在“虎”与“云”上生发出来的,亦即是借洞名生义再与山间白云相联写成的。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玉诏曾颁白帝宫,为霖来奏雨师功。功成又召嘘风虎,吹送残云入洞中。”诗中说雨师奉西方之神白帝之命行雨,为人间降下甘霖。功成之后又召嘘风虎将残云吹回洞中。全诗句句皆神话,并无实际内容。
还有的诗着意于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感情。“天然隧洞此中开,云锦谁家幅幅裁。我已无心空山岫,何年彭泽赋归来。”隧者,深也。隧洞即深洞。诗人望着山上那天然深洞,看着一朵朵如锦帛的白云,有出仕后无所作为之感,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彭泽令陶渊明自况,欲归隐田园。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消极情绪。同是借景抒情,同是以云出岫为喻,张梯写的诗则高明得多。其诗云:“山川一代放新晴,润物功能顷刻成。愧我不同云出岫,遍施霖雨慰苍生。”诗人看到白云出岫为雨,顷刻成就润物之功,自愧不如出岫之云,未能遍施霖雨,抚慰百姓。这种心系苍生,兼济天下的思想情怀是积极可取的。张梯的这首诗当时清代诗人关于白虎洞的诗作中出色的一首。
其实,白虎洞乃是石嘴山市境内的冰雹发源处之一。夏秋之际,源起于此的冰雹,经简泉农场,再至平罗县城方向,移动所经地域内,往往形成雹灾。是故地方百姓大抵视白虎洞为凶险之处,不祥之地。也许清代诗人还未认识这一点,在他们的诗中对此全无表现。
黄河别派六羊通
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通智奉旨来宁修建水利工程,历时两年建成了惠农渠和昌润渠,初步解决了今平罗、惠农两县大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昌润渠是改黄河支流六羊河为渠,长一百一十余里,渠上建正闸一座、退水闸两座、通水闸三座,各闸之上均有桥。昌润渠连成后,通智、当时的官员及参与工程的有关人员赋诗纪事,以示庆贺。
通智的《昌润渠工峻恭纪七律》是这样写的:“黄河别派六羊通,石闸巍然跨彩虹。激起众流增浪力,引开曲水灌天功。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从此遐荒欢鼓腹,群歌大有慰宸衷。”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昌润渠工程设施。诗的后四句描述了昌润渠建成后的效益。全诗大意是,疏通黄河支流六羊河,改河为渠,连闸设桥,引水灌田。人民将荒野开垦为农田,聚众而居,形成千村万落,得到灌溉的田野,极目所见,一片青绿。从此这边远荒僻之地的百姓可以获得丰收,衣食无虑。
通智赋诗后,唱和之作甚多。这些诗作,是官场文人雅集的产物。内容大抵与通智制作雷同,艺术上也大抵无甚新奇。唯有法海的一首,写的清新明快,较有诗意。其诗云:“长堤一带柳毵毵,永字题桥闸有三。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渠堤上柳树成行,柳枝如丝随风摆动。渠上的三座逼水闸桥,分别以永字冠名,名为永慧桥、永润桥、永屏桥。田园风光无限美好,不亚于江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比喻,高度概括了农田水利工程完工后,灌区犹如江南般富饶美丽。从这些诗作中,是可以窥见当年平罗、惠农一代的乡野风光的。
边城画阁最称雄
平罗是“古朔方用兵之地”,民风尚武轻文。“以文字登科目者鲜,而武林较盛。”古代为数不多的土生土长的平罗地方文人,有作品存留者甚少。岳钟仙是仅有的一位。
岳钟仙是清代平罗贡生,未出仕。为人正直,性情高傲。其生平事迹无从考查,留存的作品有诗一首赋两篇,均见于《平罗纪略·艺文志》。《平罗纪略》的编修者徐保字认为岳钟仙的“诗赋摩唐格而典瞻未足”,但代表了当时平罗文人的文字水平,所以选取了他的这三篇作品,录入县志“以见斯邑文风”。
以今之眼光来看,岳钟仙题为《河津雁字赋》和《春耕赋》的两篇赋,内容空泛,似不足取。他题为《登文昌阁》的诗,虽难称佳妙,但还可读。其诗云:“边城画阁最称雄,渠向西流客向东。乍扫松花开酒瓮,还翻麦浪索诗筒。檐牙鸟度双生曲,殿角铃敲四面风。乘兴归来情不尽,一鞍斜趁夕阳红。”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址在平罗城东南,早已不存。但当年此阁是平罗的重要建筑,曾被冠以“杰阁层阴”之名列入“平罗八景”。岳钟仙等临高阁,望渠水行人,绿树麦浪;听檐牙鸟鸣,殿角铃响,饮酒吟诗,流连终日,日暮归去,兴犹未尽。从诗中既可以看出清代平落文人的生活情趣,亦可看出文昌阁的景致,最主要的是,这首诗显示着当时平罗文人的文学创作水平。一部县志在《艺文》中仅有当地一名作者三篇作品入录且并非佳作,可见当时平罗文化之落后,文学创作之冷清。
名孝廉出宰秦中
徐保字,字阮邻,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他以“名孝廉出宰秦中”,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八年(1828年)两次出任平罗县知事。他在任时多有善政,并编纂了石嘴山市境内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平罗纪略》。徐保字善诗文,“诗尤长于七律”。他在平罗任职时多有歌吟,写了许多诗篇。他将自己在平罗的诗作选录了八题十一首,收入《平罗纪略·艺文志》中。可以说徐保字是我国古代亲临平罗吟诗留存诗歌最多的诗人。
徐保字的诗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多有佳句。他在诗中时时表达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他的诗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当年平罗县境内山河风光、乡村景色的剪影,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他在《通润桥散步》中写道:“公暇揽幽胜,渠水跨土梁。水田飞白鸟,野庙矗青杨。小市人声散,空街夜色凉。萧然尘外意,一曲在沧浪。”通润桥即黄渠桥,从诗中可以看到当年黄渠桥的风貌。他在《昌润渠梢晚行》中写道:“戍鼓已沉沉,沙堤向晚临,溪声流暗洞,灯影出遥林。讵有均田法,难忘济物心。独行风露里,不觉此宵深。”昌润渠梢在今惠农县礼和乡。诗中不仅描绘了这一带的景色,且表达了诗人的救世济物情怀。他在《夜宿枯蒿梁》一诗中更是生动传神的描述了贺兰山下的一个小村庄的夜色。诗是这样写的:“一片贺兰雪,照人冻裂肤。边云寒欲落,塞月淡疑无。曲突薪稀焰,荒村酒罢沽。山窗不成寐,时有夜禽呼。”至于他的《由灵沙至庙台堡》和《初冬石嘴子作》两诗,更是近年来人们时常引用的诗作,前诗描写了今惠农县庙台乡因“苦旱”而“极目断炊烟”的情景,后诗因“碱滩双落晴沙白,煤洞云开野火红”一联而成为古代的“煤炭诗歌”。人们引用前诗以说明当年这一带地方的荒凉贫困与民生艰难,引用后诗来说明当年石嘴山已有采煤业且存在煤炭自然现象。
徐保字的诗连同他编修的志书《平罗纪略》,是他留给他任职的这片土地的一份文化财富。他的名字后世不会忘记,他的诗作值得今人一读。
荆关图卷今何在
在今惠农县下营子乡五渠村附近原有一座古代兵营,称为哨马营。当年站在哨马营向北望去,贺兰山上树木葱郁,景色甚美,成为清代平罗地方的一大景观,名为“马营远树”。当时诗人留下了一些描绘此景的诗作。
蒋廷录的诗是全景描述。其诗云:“深林掩映北山崖,一面河流一面沙。绝好荆关图卷在,绿云天外白云家。”北山崖树木茂盛,崖下一面是大河流水一面是沙滩,绿树犹如绿色的云,绿云深处飘着白云,是一幅绝妙的景观图卷。春秋时称楚国为荆,楚国地处江南,荆关图卷意即江南画卷。
王以晋的诗则侧重写哨马营。其诗云:“难辨唐家与宋家,旧时壁垒为黄沙。不知多少英雄血,散入长林化晚霞。”旧时营垒已倒塌在黄沙中,分不清是何朝何代的了。为保卫这片土地而征战的英雄的鲜血,已化作了北山林带上空的晚霞。诗中废垒黄沙,长林如带,晚霞似血。整首诗写景抒情,悲壮沉郁,颇具艺术价值。
郭鸿熙的诗却着重写北山之树。其诗云:“北山坡下树轮困,寂寞空山几度春。不似玉门关外柳,但添离愁送行人。”北山林木在寂寞空山中度过了多少春秋,长得高大粗壮犹如圆形的谷仓,不像玉门关外的柳树只能给行人增添离愁别绪。诗中极言北山树木之茂盛粗大。
然而,“绝好荆关图卷”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光秃秃的山。原因何在?张梯的诗透露了信息。张梯曾写过两首诗,其一是:“春蒐秋狝出边城,较猎先开柳外营。旗拥辕门铙鼓动,连天草木尽如兵。”其二是:“参将英声旧数黄,番戎不敢越边墙。而今部伍人无事,牧马长林看夕阳。”前一首写北山涉猎。春秋两季出城打猎,旗帜招展,鼓乐喧天,草木皆兵。后一首写军事放牧。当年驻守平罗的黄参将英武善战,令敌人不敢越过边墙。而今驻军闲来无事,来林间放马观望夕阳。应当说战争、射猎、放牧严重破坏了贺兰山的生态环境,使茂盛的林木近乎消失殆尽。
荆关图卷今何在?就在今人手中。只要我们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植树造林种草,定能使贺兰山重披绿装,再现秀美。
碑刻零落文犹存
历经沧桑,武当庙诸多碑刻已不复见。但仍有部分碑文存世。现在可见的有碑文4篇,木牌文和募捐序文各1篇。除两篇分别建于宁夏与平罗方志外,其余均系抄件。
在现存的碑文中,《新建北武当庙碑》碑文撰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作者是赐进士出身的孙天法,其时任宁夏镇标左营军守备。《创建北武当碑》碑文撰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作者是宁夏贡生许元。《武当山建立狮子碑记》刊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作者是海宝塔寺僧人妙依。《灵官殿前廊木牌》牌文撰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作者是宁夏秀才花炳。《武当山配殿落成碑》碑文作者是樊琪,撰写于清道光年间,作者身份及撰写具体年月不详。《重修宁夏武当山寿佛寺募序》由宁夏人李清和撰写于民国初年,作者身份及具体写作年月不详。上述文字除后两篇分别见于《平罗纪略·艺文志》和《朔方道志·艺文志》外,其他均系原碑刊刻文字的抄件。
这些碑文是关于武当庙的珍贵史料,从中至少可以获知四方面情况。一是武当庙创建时间及庙内主要建筑的建造时间。例如,从《新建北武当庙碑》和《创建北武当碑》可知武当庙大兴土木,正式建庙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此前不过是简陋的木棚草屋供奉石像而已。从《重修宁夏武当山寿佛寺募序》中可知庙内的多宝塔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二是武当庙在不同时期的修建扩建情况及建筑规模。这方面内容在各文中均有描述;三是武当庙会的盛况。在各文中皆有蒙汉各族善男信女朝山拜佛的记述,有的记述甚详;四是关于武当庙的一些神话传说。为现实武当庙之神灵,各文在叙述建庙之缘起时都记述了一些传说。这些传说虽有迷信色彩,但也可视为民间故事。
武当庙为石嘴山市境最古老的寺庙,是当地重要景观。时下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当发掘该庙之史料,为开发旅游业服务。是故上述碑文有其独特价值。
李益曾从此地过
李益是唐代著名诗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生于陇上,身历边患频仍年代,多年投身幕府,从军塞上,熟悉边塞风情,深知征人之苦,故而涉笔最多、成就最高的是边塞诗。其诗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思绪深沉。壮烈的底色中透露着悲凉的色彩,高昂的旋律中流露淡淡的愁绪。
李益的《五城道中》一诗,足可证明他曾涉足今石嘴山市市境。其诗云:“金铙随玉节,落日河北边路。
沙鸣后骑来,雁起前军度。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
天寒白登道,塞浊阴山雾。
仍闻旧老兵,尚在乌兰戎。
笳箫汉思繁,旌旗边色故。
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
来远赏不行,锋交勋乃茂。
未知朔方道,何年罢兵赋。”
全诗之意大略是:铜铙声传达着持有玉节的军府长官的号令,军队依令行进在落日映照下的河边路上。前军过处惊起群雁,后骑疾驰黄沙鸣响。五城的侦察哨兵呐喊喝道,他们是从三秦地区新招募来的士卒。边地天寒,白登道上景色凄清。阴山雾重,关塞一片朦胧。听说旧日的老兵还在戍守乌兰。他们久役思归,笳箫声中充满思乡之情,军旗也久染边塞风霜日渐陈旧。风餐露宿,操练演习,行军打仗,人人都已疲惫不堪。招抚边远地方得不到赏赐,只有征战交锋才能建立功勋。不知朔方道哪年才能免去兵赋?
诗题是《五城道中》,此诗显然是诗人在五城途中之作。诗中“五城鸣斥堠”之句,是对五城之描写。五城何在?所谓五城,就是唐朔方节度使所辖的中、东、西三受降城及丰安军、定远城五座城。考其故址,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南,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丰安军与定远城皆在今宁夏境。前者在中宁,后者在平罗姚伏。五城均建于黄河沿岸。其中定远城建成最晚,该城是唐先天二年,郭元振为加强三受降城与丰安军之间的战略联系而建,位于三受降城与丰安军之间。故此,所谓五城道中,即是东受降城至丰安军之道,亦即今内蒙古托克托至宁夏中宁间的道路。李益既然随军出征,奔波于五城道中,则不可能不涉足今石嘴山市境,亦不可能未到过今平罗姚伏。此诗足以说明李益确曾到过今石嘴山市境,但通读李益诗,尚未见有市境内的专题之作。
一尊清话故人同
徐保字是《平罗纪略》的编纂者。他也因此被载入了《石嘴山市志·人物》。但是,关于徐保字的生平事迹,至今一直没有探讨清楚。《石嘴山市志·人物》中关于徐保字的记述,是根据《平罗纪略》的有关资料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平罗任县知事的政绩,其他则皆未涉及。我曾读清人陆以湉所著《冷庐杂识》一书。该书是陆以湉根据自己读书所得即个人见闻随笔结集而成。书中有关徐保字的共有三条。
其一是徐保字题甘肃盐茶同知署联。其联曰:“回民汉民,皆是子民,我最爱民无异视;礼法刑法,无非国法,尔须畏法莫重来。”甘肃盐茶厅在今海原县。徐保字为设在该处的盐茶厅同知衙门题写的此联表现了它的民族平等及法治思想。陆以湉记录此联,主要是称赞此联“以复字见长”,即上联重复使用“民”字,下联重复使用“法”字。
其二是徐保字“诗尤长于七言律句”。“徐阮邻师以名孝廉出宰秦中,大吏皆刮目相视、擢阶州牧,解组归林下,优游诗酒,著有《抱碧堂集》行世,诗尤长于七言律句”,“阮邻”是徐保字的字。“秦中”指今陕甘(包括今宁夏)一带。意谓徐保字以名孝廉的身份出任甘肃的地方官,大吏都对其另眼相看。后来升任阶州牧,解职归家后,著有《抱碧堂集》。在称赞其“诗尤长于七言律句”后,作者还列举了徐保字的一些七言律句。内中有《初冬石嘴山旅夜》的“十月苦塞边地早,一樽清话故人同”一联。
其三是徐保字画《图作佛图》。徐保字能绘画,回归故里后,曾将自己生平所历之境,绘图二十四幅,各以四字标题,首页曰《图作佛图》,并且题赞:“忽梦忽觉,独来独往。海阔天空,水流花放。万里行脚,十年折腰。青山鹤怨,白发虫雕。梯仙无技,搏鬼无力。视此牟尼,即心即佛。”这《图作佛图》当是徐保字暮年回忆当年环海生涯的感慨之作。
《冷庐杂识》的作者陆以湉,是浙江桐乡人,生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10年),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进士。既是徐保字浙江同乡,又与徐保字同在一个时代,其书中所记,当为可信!
张梯修史今有名
石嘴山市境内的第一部县志《平罗纪略》是清道光四年(1824年)任平罗县知事的徐保字编修的。该志于道光九年(1829年)刊印。此后十余年,又有张梯续修。续修的县志名为《续增平罗纪略》。
张梯是河南鹿邑县人。他“以中州名孝廉”于道光二十一年(1845年)出任平罗县知事。“在位三年,从容措理,政成后,与二三同仁广为考订”,编辑了《续增平罗纪略》。该志分为5卷,对《平罗纪略》成书后十余年间,平罗地方建置、赋役、职官、选举、人物、艺文等方面的资料做了增补。虽然内容十分简略,但仍有一定的存史价值。
《续增平罗纪略》有张梯自序和他的继任者郭鸿熙的序文。张梯的序文写于道光二十四年(1848年)三月。其时,他已任期届满,郭鸿熙已到职。显然,这部志书是在张梯离任之际完成的。该志中“职官”与“艺文”卷中,分别载入了郭鸿熙任平罗县知事之事和他的诗作8首,更说明该志是前后任县知事交接时完成的。
郭鸿熙是安徽全椒县人。他于道光二十四年(1848年)三月从兰州调任平罗。他在为《续增平罗纪略》所写的序文中委婉含蓄的透露了该志编修之缘起。其大略经过是,他在任平罗县知事的前数年,曾与徐保字会晤于兰州。徐保字曾向他谈及先前苦心修平罗县志之事,并希望后来者能续修其志。郭鸿熙到任时很可能与张梯谈及此事。而徐保字此时已官至刺史。张梯便不能不有所考虑,于是在离任之际匆匆完成了《续增平罗纪略》。也只因为如此,后任县知事任职情况及诗作便出现与前任县知事续修的县志中。
上述史实,再次说明了徐保字其人对方志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修志之事与官员重视与否紧密相关。套用句现代语言就是“关键在领导”。其实,又岂止修志,诸事概莫不如此。
煤洞云开野火红
石嘴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据传早在明代就已开采煤炭。但有文献记载的开采时间,始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成书的《平罗纪略》载,其时石嘴山产“石炭”、“干炭”、“蓝炭”等。煤炭产于“北山、打磴、王圮等口”,石炭产于“北山石嘴、打磴两口”,干炭产于“西山汝箕口”,蓝炭产于“石嘴子”,蓝炭是“石炭烧炼”成的,当属焦炭。然而,其实的采煤,大抵为当地居民农闲时开采以为家用。民间时采时停,官方亦因争讼,时加禁止。《平罗纪略》称“就近日而证,西山杏树等沟产煤最盛,居民争讼,封闭者多”,即是明证。
石嘴山的煤炭开采,零零星星,时断时续,直至民国。煤窑规模大抵很小。窑多者十几人,少者两三人。全部都是手工开采,工人一镐一镐地刨,一步一步地拖,产量极低。民国时期,石炭井只有姓张的一家小煤窑,四个工人,年产四百吨。汝箕沟从清代同治年间即有人采煤。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有三四个煤窑,每窑十来个人,月产也不过十来万斤。1941年,石炭井沟、河拐子、王全沟等三十个小煤窑,年产煤仅三十一万吨。当时采煤艰险,运输也很困难,全靠毛驴驮运,人赶毛驴走几十里乃至上百里路,只驮煤二百斤左右。煤炭工人的生活当然更是苦不堪言。他们“住所为碎石累积,昼无衣衫,夜无被褥,破烂羊皮以蔽体,焚烧煤火以御寒,食以黄米,饮以沟水,困难生活,目睹难堪。”至于安全更是毫无保障。清代道光年间任平罗县知事的徐保字在《石嘴山旅夜》一诗中有句云“碱滩霜落晴沙白,煤洞云开野火红”。其“煤洞野火”句,可做两种理解。说野火是煤炭自燃之火亦可,那是停产或废弃的煤窑,煤炭正在自燃。说野火是采煤工人点燃之火,当然亦可。因为边地早寒,他们需要点火取暖。徐保字之诗当是描写石嘴山煤窑的最早诗作,也是古代“煤炭诗歌”的佳句之一。
石嘴山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始于1958年。至1960年石嘴山因煤而兴,因煤立市,成为有名的“塞上煤城”,一座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已具雏形。
只对斜阳作景看
石嘴山市境内的长城皆是明代所建,称明长城,俗称边墙。现在所能看到的长城遗迹,当然是明长城遗迹。
元朝灭亡后,一部分蒙古人居留中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入漠北,与原居住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起,继续与明朝廷对抗。当时,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旗位于东北的鄂尔多斯草原,是蒙古骑兵入侵宁夏平原的基地。为防御蒙古部落的侵扰,明王朝沿贺兰山东麓构筑长城,驻军守卫。“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乃是明代贺兰山下长城沿线军事状况的写照。
清代,随着民族关系的缓和,“不见烽烟起贺兰”。长城也随着其防御功能的消失而日渐破败,成为地方的一道景观。清代诗人借景抒情,留下了一些关于我市境内明长城的诗篇。“一带颓垣柳陌沙,长城饮马此中过。挥鞭小驻斜阳里,贪看边山红叶多”。柳陌河亦称流穆河,在今平罗二闸威镇。其时,烽烟已息,战事不再。故诗人过柳陌河,饮马古长城下,可以观赏斜阳下的边山红叶,显得从容不迫,意态悠闲。而此时雄伟壮观的明长城已成为“一带颓垣”。诗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赞美及对边塞风光的热爱。更多的诗人则是借景抒情,表达对暴政的谴责。“秦劳民力竭民财,万里空留赤土堆。一带斜阳回照处,翻疑紫气自西来”。诗人借斜阳回照的长城,发出了对秦始皇劳民伤财修筑长城的指责。诸如此类的诗还有“竭尽民膏万里蟠,塞垣一带障楼兰。而今西夏无边患,只对斜阳作景看。”诗中说秦始皇竭尽民脂民膏修筑的万里长城,在无边患的和平年代,只不过是斜阳下的一道风景,其意与前诗雷同。这些诗人并不是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明长城,之所以要把明长城与秦长城混为一谈,硬是与秦始皇连在一起,不过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已。
在写明长城的诗中,郭鸿熙的《边墙晚照》算是较为深刻且富有诗意的一首。其诗云:“锋镝销镕战垒空,断砖零落野花红。村农倦依苔垣坐,闲话桑麻夕照中”。边墙的断砖残垣上,生出鲜红的野花,长满绿色的苔藓。在兵器销镕、战垒废弃的和平岁月,村农在耕作之后正坐在边墙旁闲话农事。诗通俗如话,形象生动。
不见飞来峰落地
寿佛寺俗称武当庙,位于大武口西北,是石嘴山市著名景点,有“山林古刹,西夏名兰”之称。关于寿佛寺的古诗,现存5首,皆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作品。
“风回溪涧响冷冷,闲倚僧寮洗耳听。不见飞来峰落地,置身恍在冷泉亭”。作者蒋延禄,其生平不详。他在诗中着意写置身僧舍听风声泉声的感受,突出山寺的幽静。飞来峰与冷泉亭均在杭州,诗人有置身冷泉亭之感,可见寿佛寺环境之优雅。
“爽气西腾佛座前,慈云宝日近诸天。暗叹杨柳枝头露,滴作山僧煮茗泉”。“井满山城不可尝,此中清冽有余香,挈瓶余欲连朝取,调水符应问梵王”。这两首诗是张梯写的。其人在道光二十一年任平罗县知事,著有《续增平罗纪略》。他在诗中重点写了寿佛寺泉水的清冽香甜,将山泉比为神仙弹落的柳枝头露。
“近山便有白云迎,入寺凝神听磬声。妙有甘泉供客饮,尘心涤尽到心清”。诗的作者王以晋,道光二十一年曾任平罗训导。他从远观近听两个角度写了寿佛寺的庄严肃穆之后,仍着意于泉水之甘甜。白云相迎,当有如入仙境之感;凝神听磬,岂无脱俗之情。在佛门境地品尝甘泉,自然心静神清。
“古寺三间老树阴,萧然风趣在山林。我来先掬清泉饮,为证冰壶一片心。”这首诗是郭鸿熙写的。他在道光二十四年任平罗县知事。从“古寺三间老树阴”句可以看出寿佛寺当年规模并不大,较之今日差之远矣。诗人来此,兴趣在于山林,在于山泉。他自认为“一片冰心在玉壶”,其心犹如泉水般清亮。
关于寿佛寺的古诗,既是地方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亦是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这些诗作可增加寿佛寺的文化底蕴,为寿佛寺这一景点增色。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