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建电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30
颗粒名称: 黄河岸边建电厂
分类号: TM62
页数: 2
页码: 220-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河岸边建电厂有力地支援了宁夏电力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宁夏 电厂 石嘴山

内容

我原籍河北省邯郸地区。1945年初参军,参加了8个月的抗日战争,后随部队南下解放重庆市。重庆解放后,我所在的部队集体转业到重庆市公安系统。在公安系统工作了几年,感到自己不太适应坐办公室,便找到西南工业部段君毅主任,我对他说:“我不想干公安工作了。”他说:“你想干啥?”我说:“我想当工人去。”随后我便被安排到重庆市电管局的一个安装队工作。先在重庆参与安装了几台发电机组,后又随队到昆明工作了几年。后来这个安装队在重庆市成立了一个十一公司,十一公司与十二公司联合成立了西北电力管理局,我便由重庆市来到了西安市西北电力管理局工作。
  1958年8月,我与另外两位同志受西北电力管理局的委派,为配合宁夏煤炭开发建设,从西安到宁夏石嘴山选址建电厂。当时,宁夏境内唯一的发电设备,是清朝慈禧太后送给宁夏的一台功率很小的锅拖机,而且还在银川发电厂。我们到宁夏后,银川电力处便安排我们来到了石嘴山(现惠农区)。这里当时没有什么工厂,正准备开煤矿,急需用电。我们到了以后,马上便开始了选址、钻探、设计、规划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考虑到建电厂用水量大,厂址最后选定在黄河边。厂址确定后,西安设计院的专家来此现场设计。设计完成后,大约在1959年2-3月份七局八公司的一个处,大约有500多人,来到这里开始搞基本建设,当年年底开始发电。
  刚建厂时,先安装了两台6000千瓦的发电机组,从全国各地招来了300多工人。初期发电只是简易发电,工人们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都想着早日发电,多为国家作贡献。那时条件差,设备不配套,用皮带给锅炉送煤有时跟不上需要,厂里一动员,工人们就积极主动地用背篓往30多米高的锅炉上背煤,工作很辛苦。电厂投产后,我们同来的3个人,那两个同志嫌这里条件差、生活艰苦,先后都回了西安。而我却认为,既然组织安排自己到这里工作,那我就服从组织安排,安心在石嘴山电厂工作。后来我一直在厂里从事保卫工作,直到1988年离休。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石嘴山电厂先后又上了两组1.2万千瓦、两组2.5万千瓦、两组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最终形成了装机18.6万千瓦的生产规模,职工也增加到了2000多人。石嘴山电厂建成发电后,宁夏境内相继建成了中宁电厂、大武口电厂、大坝电厂。石嘴山电厂先后为这些电厂输送了大批技术工人,有力地支援了宁夏电力事业的发展,可以说石嘴山电厂是宁夏发电企业的摇篮。
  在宁夏工作的30年中,使我与石嘴山电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黄河岸边扎根落户后,从没有对我当年放弃重庆、昆明、西安等城市的良好环境,而选择宁夏后悔过。离休后,为发挥自己的余热,有时按照厂里的安排,到厂办学校、车间给学生、工人作报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不计报酬地担任工厂福利区卫生保洁工作,既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也为下一代作出榜样,身体力行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