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喜在石嘴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13
颗粒名称: 杨正喜在石嘴山
分类号: K82
页数: 4
页码: 193-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正喜在石嘴山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石嘴山市 杨正喜

内容

杨正喜,于1910年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樊学乡赵塔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给地主打短工、扛长工,流浪陇东、陕北,受尽了压迫、奴役,尝够了人间的辛酸苦辣。青少年时期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4月担任定边县七区二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正式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功劳卓著,受到嘉奖。在这个时期,先后担任定边县七区区委组织科长、区委书记,定边县县委组织部长,在大生产运动中担任运盐大队长,1945年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定边县县委副书记、书记。全国解放后担任宁夏中卫县首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剿匪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52年起先后任宁夏省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省委组织处处长,宁夏省人事厅副厅长,银川地委副书记、银川专署副专员,被群众誉为“分管农业的好书记”。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杨正喜先后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银北协作区主任、石嘴山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任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并被选为自治区党委委员。1984年向党组织递交了离休申请,经组织批准离职休养。1995年2月20日下午4时45分在银川病逝,享年85岁。
  党和人民对杨正喜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杨正喜逝世后,自治区党委、区政协为他写的悼词中说:“杨正喜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宏伟壮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参加革命60年来,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贯彻执行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中央的统战理论和政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他一生坚持党的理想,讲顾全大局,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树立了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革命陛、组织性和高尚的品德。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由一个长工逐步成长起来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杨正喜同志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作风民主,平易近人,遵守纪律,团结同志;身体力行,深入实际,关心群众生活,埋头苦干,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1958年9月,杨正喜受组织派遣到石嘴山担任银北协作区主任兼工委书记。1959年1月担任石嘴山工委第一书记,: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之前,他一直担任石嘴山市委书记。在石嘴山市第一把手的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八年。
  1958年9月,杨正喜带领银北协作区和石嘴山工委的全体人员来到了石嘴山镇,要完成组建宁夏最大的工业区的任务。
  石嘴山镇是个只有七、八个干部,几百口居民,东沿黄河西靠贺兰山的小镇。这里条件极差,守着黄河没水喝,全镇只有一眼甜水井,用毛驴车到黄河拉水,再加白矾沉淀后方可食用;守着煤矿烧不上煤,没有架子车,没有口袋;风沙大如豆,刮的人眼睛都睁不开,满脸都是灰尘,特别是夜间,刮起风来像猛虎在呼啸,颇有阴森恐怖之感。协作区和工委的同志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当时没有房子住,住在车马店,阴暗潮湿,屋里蚊子苍蝇特多。杨正喜不搞特殊,也住在这里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床,睡在土坑上。吃的饭菜没有鱼肉,只有面条和调和饭,由于卫生条件差,饭里常常有苍蝇,一些人吃不下去,把饭往黄河里倒。杨老将(干部群众对杨正喜的美称)对大家苦口婆心讲起了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的艰苦生活,讲起了创业难的道理。别人不吃的饭,他倒在自己碗里吃。并从各方面关心大家,硬是说服大家留了下来。更为难处理的是经常有外国专家来考察工作,工委开会有的同志提出向上边要钱,解决办公和住宿难问题。他说不要向上级伸手,要自已干。后来工委调来的人越来越多,他率领大家打土坯建窑洞,自己盖起了房子,并用土坯建了礼堂,还用几块木板搭起了主席台。区党委知道这件事后拨款70万元,他们只花了5万元,剩余65万元交了公。
  杨老将知人善用。他对工委班子成员、中层骨干的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原来所学专业、所在岗位、担任的工作、实际工作能力分配在适当的领导工作岗位上。对农场、企业的代表人物都安排进人市委领导班子,使领导集体知识能力齐全,思路开阔,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个团结协调、稳定坚强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他率领这一班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王进喜、焦裕禄为榜样,走遍了石嘴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搞调查、抓计划,定规划、查落实,安排水、电、路、沟等城市建设,安排工农业生产,为石嘴山市的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硬是把仅有一个小煤窑和一个瓷厂的石嘴山建成宁夏的工业基地,六十年代石嘴山的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对知识分子(包括定为右派和阶级异己分子的知识分子)都能大胆使用。他告诉组织人事部门,要用其一技之长,对犯错误的知识分子不能歧视,要团结、教育、改造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知识分子中表现好的,既便是民主人士,也委以重任,如3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民主人士刘堂琛,安排他到石嘴山一中任校长,并安排为市政协副主席。回族知识分子马赞宏,安排他担任副市长。由于市上当时只有一辆小车,杨正喜经常背着行李,用自行车捎着行李下乡,他却反复给市委办公室安顿,马市长、刘主席有事用车,一定要保证派车。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张光仁,他建议安排到教育局任科长。有些知识分子,因为一些小毛病,下面定为坏分子,当时,担任组织部长的白贵生不签字,有人告到杨正喜那儿,杨说:“不签字是对的。有错误,有毛病可以教育,为什么非要给人家定个坏分子?”三年困难时期,许多人饿得患了浮肿病,杨正喜也患了浮肿病,但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他责成有关部门对高级知识分子和年龄大的知识分子,每人每月增供3斤黄豆、一斤白糖。对下放农村、厂矿劳动锻炼的干部每人每月发给3斤炒面、3斤羊肉。由于知人善用,关心爱护知识分子,石嘴山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确实是人才济济,全国各地支宁的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团结战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这块热土,使石嘴山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展现了勃勃生机。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正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