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家刘堂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107
颗粒名称: 教育传家刘堂琛
分类号: K82
页数: 4
页码: 171-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教育传家刘堂琛的生平事迹。
关键词: 教育 传家 刘堂琛

内容

石嘴山市政协一至四届副主席刘堂琛系平罗宝丰乡人,生于1909年。193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糸。青年时代就投身于教育事业。
  1937年初执教于宁夏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兼级任导师。后来,因为传阅进步书刊,向学生宣传抗日,被国民党军政当局列为不稳定分子。后经幼年同学、同乡、宁夏驻军(81军)团长马赞良的劝告(马已知消息),借故离开学校。
  1938年农历五月,以“编外参谋”身份,随同马赞良团开赴内蒙五原抗日前线。马部在共产党游击队的配合下,曾在内蒙乌拉尔河西山嘴一带与日寇遭遇,激战一小时,日寇以孤军无援仓皇撤离。嗣后,因团长马赞良以裙带关系改任军部参谋处处长,又因本人逐步看清了旧军队消极抗日,苛扣士兵军饷的军阀腐败作风,愤然去职返宁。
  1949年8月,宁夏解放前,李冲和、刘堂琛接受共产党员王振纲(即王茜)的指示(王从内蒙三段地写信给李冲和刘堂琛),通过沈正泰、沈正华、刘世英等关系动员当时惠农县黄渠桥驻军贺兰山保安司令郭永胜(即郭拴子)起义。8月下旬刘堂琛同惠农县参议长张德治借要求驻军维持社会治安之名,一同登门拜访了郭永胜,说服郭看清形势,弃暗投明,向解放军投诚。郭永胜在革命形势的冲击下,打消了疑虑,答应投靠共产党解放军。9月2l日,李冲和刘堂琛陪同郭乘车赴宁夏省城银川市,22日中午在解放军宁夏军管会驻地见到了解放军首长。解放军对郭永胜起义投诚,表示欢迎,通过谈判决定郭永胜继续担任平、惠、贺保安司令,发给一营给养,并决定派党代表,按解放军编制改编。由于郭永胜起义,社会治安得到维持,宁北地区得以在安宁平静的气氛巾迎接解放,在当时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9月23日,李冲和刘堂琛在银川参加了解放宁夏首府银川的庆祝活动后,立即同郭永胜一起,星夜赶回黄渠桥,积极动员群众,迎接解放军。
  从1939——1982年,刘堂琛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了四十多年。1939年——1949年,历任平罗县宝丰完全小学校长、国立绥宁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省立惠农初级中学校长、省立宁夏中学校长。1949年——1982年,历任惠农中学校长、石嘴山市第一中学校长、顾问。他把毕生精力无私地贡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
  1946年,在惠农初级中学经费拮据,师资奇缺,校舍倒塌,学生流动(在校学生只有四十多人),学校面临关闭、停办的情况下,刘堂琛应当时惠农县地方士绅的要求,辞去国立绥宁师范教务主任,毅然接任了薪金低、经费困难的省立惠农初级中学校长。接任伊始,就以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不辞辛劳,发动地方士绅,捐资建校。1946年秋,惠农初级中学从原来断垣残壁的旧校址(破庙里)搬到新校址,当年就增加了班级,扩大了招生名额,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1947年,刘堂琛因为兴办教育事业,在当地群众中扩大了影响。宁夏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为笼络知识分子,授意民政厅长海涛(外号海聋子)、教育厅长杨作荣,先后两次通过宁北专员姚启圣(字化民)动员刘堂琛出任县长,条件是平罗、惠农任意挑选。刘堂琛前则婉言谢绝,后则告病回避。他许身孺子,甘心情愿两袖清风,一生办教育。宁肯过清贫的生活,也坚持不与政客为伍,不与民贼同流合污。刘堂琛青年时代就阅读过进步书刊,因而开阔了视野。1936年在宁夏师范学校任教时,又结识了共产党人侯亦人、张方山。既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也从执政当局的所作所为,逐步看清了蒋介石、马鸿逵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和腐败。因而,在特务、便衣横行的白色恐怖下,毅然置个人安危和身家性命于不顾,营救共产党人。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血腥屠杀搜捕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共产党员马永坤在宁夏国民党“清党”活动中,身份暴露,被限期驱逐出境。但身无分文,生活极其困难。刘堂琛出于对共产党人的同情和对马永坤的钦佩,通过同学关系,先介绍马永坤到宝丰小学任教,并写信告诉其父,多方予以关照、资助。马永坤在宝丰期间,一直吃住在刘堂琛家里。一年后,为安全起见,刘堂琛又介绍马永坤到石嘴山完小校长叶松龄处。马永坤在石嘴山期间,吃住均在叶松龄家,翌年叶松龄为马永坤准备了路费、干粮,买好了船票,亲自送马永坤上了船,使马安全返回北京。
  1937年初,刘堂琛与宁夏实验小学校长高尚信,为共产党员贺闻韶资助了路费,准备了行装,送贺到延安抗日大学学习。1938年冬贺闻韶从抗大学习毕业回到宁夏,刘堂琛又资助路费,通过同学撖维藩的关系,把贺安置在傅作义的部队里。1941年又通过同学刘廷栋把贺安置在平罗城关完小任教。不久贺身份暴露,刘廷栋急告贺越城而走,躲开敌人的追捕。1942年贺闻韶又多次到平罗、惠农一带活动,引起军警注意。刘堂琛从惠农县警察局长郑希明、国民兵团长张文斋处得到逮捕贺的消息,立即骑马到下营子傅作义三十五军修械所给贺闻韶送信,使惠农县警察局捕贺又一次落空。
  1937年秋刘堂琛任平罗县宝丰完小校长时,受李冲和的重托,安置共产党员李平山为宝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员,在李平山安全受到威胁时,又为李准备路费,送李离开宁夏,返回陕北。
  1949年——1962年,刘堂琛在惠农中学任职时,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翻阅教师的教案,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同教师一起研究教材,讨论教学方法,热忱地帮助青年教师备课、上课。除因公外出和参加必要的会议外,他坚持天天进课堂,至少听一节课。坚持听课作笔记,课后再同授课教师一起座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惠农中学各科教师,尽管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关系十分融洽,而且教学研究的风气一直很浓。他喜欢藏书,往往不惜重金,托人从外地购买书籍,但是为了扩建惠农中学图书馆,在1961年断然把自已三千六百册书捐献给惠农中学,其中《史记》《三国志》《吕氏春秋》等古典名著系本人珍藏了一二十年的线装版本。
  1978年——1982年,刘堂琛在石嘴山市第一中学任校长、顾问时,已经年逾古稀,仍然拄着拐杖,提着课凳,深入课堂听课,抽阅学生作业,他说:“数学质量的高低是鉴别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课堂教学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学校各科教师的教学情况,他了如指掌,曾多次使来访者深为赞叹。凡是和他共过事的同志,无不为他这种对工作负责精神所深深感动。
  刘堂琛为人正直,洁身自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自己的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听到教师和学生有困难,便热忱相助,乐于周济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在惠农中学上学的学生中,如丁翠兰等因家庭生活困难,几乎中途失学,校长刘堂琛曾予接济,支持他们完成学业。他还多次将自己的衣物送给外地支宁教师防寒取暖。每逢寒冬季节,气温骤然下降时,刘堂琛一次次挨家逐户检查取暖设备,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怀师生的生活。当年在惠农中学同刘堂琛一起工作的同志,一提起老校长刘堂琛,总会充满深情地说“老校长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啊!”他一生克己奉公,只知道兢兢业业的工作,无暇照顾家庭。他老伴和儿子(独子)一直在家务农。在六七十年代,不少人为了关照他的生活曾多次劝说,要他同有关部门联系,为儿子(初中毕业)安置工作,把老伴的户口转入城镇。他却坦然地说“我家世代务农,农业是根本啊!”
  刘堂琛积劳成疾,于1984年卧床不起,在弥留之际,还一再向探望他的石嘴山一中的同志询问学校工作。1985年春因病久治无效,与世长辞。中共石嘴山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人民政府为表彰这位一生献身教育的老同志,在市委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刘堂琛四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勤奋工作了一辈子,而今这块园地正桃李芬芳。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堂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