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塞北江南旧有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90
颗粒名称:
塞北江南旧有名
分类号:
K928.7
页数:
9
页码:
149-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名人关于石嘴山的著作与文章,不仅是了解昔日石嘴山的珍贵资料,而且给石嘴山地区增添了文化色彩,是市境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笔者致力于发掘当地人文资源,写了大量文章,这些文章散见于宁夏及石嘴山报刊,其中有57篇被《宁夏地方文献目录》收为著录。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塞北江南
内容
万里黄河从宁夏穿过,在宁夏境内流程三百九十余公里。黄河给宁夏创造了大片肥田沃壤,并以其乳汁哺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天下黄河富宁夏。”位于宁夏北部的石嘴山市境亦在受益范围。
黄河自南而北,从陶乐县明东长城附近流入市境,经陶乐、平罗、惠农三县,到石嘴山区出境,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在石嘴山市境内流程一百四十六公里。黄河在市境内,与流经宁夏全境一样,既非河源地区之涓涓细流,亦非中下游地区之混浊,易淤易决,而是水量充沛,流势平缓,泥沙适量,因而不但洪灾极少,而且具灌溉之利。
凭借黄河之利,石嘴山市境内的各族人民同宁夏各族人民一道,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塞北江南旧有名
——古老的引黄灌区的组成部分
早在两千多年前,宁夏平原就已得到开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取河套地,在此戍边。
汉武帝时期,中原数十万贫民、田卒迁戎宁夏平原,实行屯垦,“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内蒙古包头以西至甘肃兰州附近之间的黄河沿岸冲击平原),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把茫茫草原改造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大概区之一。宁夏平原汉伯、汉延等干渠,其原始渠道即开挖于此时。两汉盛世,这里已是“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牛羊衔尾,群羊塞道”,一片繁荣景象。
唐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除汉代已修渠道外,又开挖新渠。今之唐徕渠最初渠道即始建于此时。宁夏平原有“塞北江南”之称。有此称誉,是因为北周大成一年(公元579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今宁夏北部地区)。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显然其时的所谓“塞北江南”,仅指人口来源及风俗礼仪。随着唐代大规模的开发,灌区大面积扩大,稻麦面积增多,粮草充盈,士马强盛,民食完富,使宁夏平原水乡景色与塞上风光辉映。此时“塞北江南”之称,不仅只限于人文风俗,且兼具自然景观。唐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诚写实之笔,非夸张之辞。
西夏时期,党项族凭借灌溉之利得以富强。元昊在此开国称帝,其地虽小,其势却强,与宋、辽、金鼎足而立,相持达二百余年,创造了灿烂的西夏文化。
元代大力修复历经战乱荒废的旧渠。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水利,改建了唐徕、汉延、秦家等十二条干渠及六十八条支渠。郭守敬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筑堰以提高水位,挖深原有渠道,修建渠首进水闸,从而保证了渠道水量充足,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省的人工,完成了修复引黄灌区水利的庞大工程,使整个灌溉体系得以正常运行。这套闸堰直到明代中叶仍在发挥作用,工程效益长达三百余年,为宁夏水利史上光辉的一页。在大力修复水利设施的同时,元代还从各地调遣军队至宁夏,设立卫所,实行屯垦。
明代继续在宁夏屯垦。明嘉靖末年,宁夏灌区有地3600顷,比元代增加了两倍多,使宁夏以产粮、牧马为中心的边塞经济空前繁荣。
石嘴山市境作为宁夏平原的一部分,在历代的开发中,自然有不同程度的开发。
汉代在今陶乐县南的灵州设有河奇苑、号非苑,用以养马。此乃市境内最早出现的官设的养马场。其时还在今平罗暖泉一带设置了廉县。廉县之设当然与农牧业的开发不无关系。
唐代设在今平罗姚伏附近的定远城已有大量屯田。开元年间,定州屯田达40屯,军屯每屯为50顷,40屯计2000顷。该地因流水浇田,故有田州俗称。明人胡琏《过田州城》诗云:“流水长年起稻稉”,即是写流水浇田之利。
西夏时期,李元昊开挖的昊王渠在今平罗、惠农、大武口均有遗迹。显然,当年这一水利工程已延伸到市境。李元昊之父李德明为控制在定州一带驻牧的党项部落,在今惠农庙台乡建省嵬城,亦可说明当时这一带畜牧业之盛。
然而,石嘴山市境位于宁夏北端,处于引黄灌区末梢。其地理位置决定其为战略要地,且时常成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因而,农业的开发滞后于宁夏引黄灌区中心地带,间有屯田垦荒,其规模也不大,仍以畜牧为主。一直到明永乐初年(公元1405年)筑平虏(今平罗)城后,始有较稳定的农业开发。明《万历朔方新志》载:“国初……平虏所额田五百八十三顷零二十六分二厘”,合58326.22亩。其时,耕地仅限于唐徕灌区和贺兰山东麓局部地段。今惠农、平罗、陶乐东部沿河一带仍是一片旷野。明朝后期,因为社会动荡,军屯经济遭到破坏,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平虏所现田四万零九顷七十五亩三分八厘”,合40975.38亩,较明初减少了近2万亩。
市境内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及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是在清代。市境真正被列入宁夏引黄灌区是在惠农渠、昌润渠建成之后。
川辉原润千村聚
——清代市境内的大规模水利建设
今惠农、平罗沿黄河一带,清代称为查汉托护地方。该地因汉、唐二渠灌溉不及,旷为牧野。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之舅父隆科多来贺兰山下考察。他发现查汉托护地方“宽阔一百里,旷野而平,其土肥沃,种籽俱皆发生,其地高暖,易于行水”,“若修河造渠坝及放水闸,两岸可耕种万顷地亩。”隆科多将考察所得,写成奏折,绘制地图,上奏朝廷,建议修渠造闸,招民垦荒,经营查汉托护地方。隆科多的奏折经议政王大臣议复,交付大理寺卿通智,由通智来宁“照图验看,核议具奏”。通智来宁后实地踏勘,认为查汉托护地方确可经营。隆科多之考察乃至通智的踏勘,实为修建昌润渠、惠农渠之发端,亦为市境内大规模农业开发之前奏。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廷委派通智主持惠农渠、昌润渠工程。通智督率民工开渠,历经艰辛,经过三年,于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建成了两渠。据清道光年间成书的《平罗纪略·水利》载:“平罗县属惠农渠交界自同义桥起,至尾闸堡归入黄河止,长一百四十五里,浇灌新户四千二百顷”,昌润渠“自口至稍永屏堡归入黄河,长一百八十里”。两渠的建成为招民垦荒,变牧野为农田,提供了条件,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惠农渠、昌润渠的修建,也加速了石嘴山一带城镇的形成。在开挖两渠的工程中,需要石料、煤炭、铁等,通智皆在石嘴山就地取材。通智撰写的《石嘴山土神祠记》称:“方大功未举,计用石铁、煤炭为数甚多,远用恒艰,爱于石嘴相度采取。托皇上天福,山川献瑞,应手而得。取石十万余丈,铁五十余万斤,煤炭不下十万车,闸座、城堡,不劳而成。且向之荒滩,今成沃野,耕凿遍野。铁石、煤炭取之不尽”。记中还说石嘴山“更出干泥,烧造瓷器,以资民用”。显然,这次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还带动了石嘴山采石、采煤、冶铁、烧瓷等业。采矿业、冶铁业、制瓷业的出现,使能工巧匠云集,并使部分农民脱离农业,从而出现城镇人口。
惠农渠、昌润渠建成后,通智奏请清廷批准,在今平罗姚伏附近设置新渠县,在今平罗宝丰设置宝丰县,并将康熙三十六年开始设在平罗柔远的蒙汉贸易市口“移于石嘴子”。新渠、宝丰二县设置不久,县城即在乾隆三年大地震中震毁,县治裁汰,两县之地复并入平罗。但石嘴山市口的蒙汉贸易,自雍正七年始,一直延续,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交易。市口之设使石嘴山成为蒙汉贸易之中心,也为该地日后成为水旱码头准备了条件。
惠农渠、昌润渠建成后,使唐徕渠以东及北部大片荒地得以开发。清道光年间,平罗耕地面积“该实征地十千六百二十五顷零五十三亩二分”,合762553.2亩,比明万历年间增加17.61倍,乾隆年间,平罗人口由明朝的2000余户增至15.8万人,成为“宁夏巨县”。于今,在平罗农村地名中仍有“老户”、“新户”之类,所谓“老户”是原唐徕渠灌区的农户,亦即惠农渠、昌润渠建成前已有农户,“新户”则是两渠建成后招来的农户。大量的招民垦荒,使先前“旷为牧野”之地,呈现“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缘禾青一望同”的繁荣景象,今平罗、惠农的许多乡镇村落即出现于此时。清代道光年间任平罗县知事的徐保字的《通润桥散布》一诗,生动地描写了今黄渠桥一带的自然风光,可视为当时村镇之写照。其诗云:“公暇揽幽胜,渠水跨土梁。水田飞白鸟,野庙矗青杨。小市人声散,空街夜色凉。萧然尘外意,一曲在沧浪”。
通智其人对于石嘴山市境的水利建设,农业开发功不可没。在文化方面也不无贡献。他撰写的《惠农渠碑记》、《昌润渠碑记》、《石嘴山土神祠记》,皆有存史、资治、教化作用,为研究石嘴山地区历史的翔实史料。惠农渠、昌润渠竣工后,通智写了《昌润渠工竣恭纪七律》一诗:“黄河别派六羊通,石闸巍然跨彩虹。激起众流增浪力,引开曲水灌田功。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缘禾青一望同。从此遐荒欢鼓腹,群歌大有慰宸衷”。此诗实乃昌润渠工程及工程效益的写实之作。参与工程的其他官员及宁夏地方官员纷纷唱和,其中除歌颂皇恩之陈辞外,亦不乏写景状物之清辞丽句。法海的七绝即其中之一。其诗云:“长堤一带柳毵毵,通字题桥闸有三。见说田园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有关水利工程的唱和,无异于一次诗会,所创作的诗歌数量甚多,不但是石嘴山地区最早的文学作品,而且对此后的文学创作不无影响。
至于市境内陶乐县的垦荒耕种,亦与黄河相关。清乾隆五十年,黄河改道。河西之地变为河东,两岸为地界争执,清政府在河东设蒙汉界碑,即五碑子,亦称五堆子。界内属平罗县,河西农民陆续至河东垦荒,河东垦植区渐成。
叶叶风帆塞上行
——历史悠久的黄河水运河段
黄河之利,还表现在水运。宁夏黄河水运历史悠久。市境内的黄河是宁夏乃至黄河上游水运的河段之一,同样历史悠久。
据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禹贡》载:当时黄河水运已“浮于积石,止于龙门西河”。可见早在二三千年以前,黄河上游自青海积石山以下就已通航。
黄河大规模水运始于北魏。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书,命令薄骨律镇(今吴忠市西南)镇将刁雍,将河西(今宁夏黄河以西地区)屯谷五十万石运往沃野(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以备军需。并且指定由统万(今陕西靖边附近)、安定(今甘肃镇原西南)、高平(今固原)及薄骨律镇调牛车五千辆为运输工具。然而,刁雍经过计算认为如此运粮耗时费力不如水运。这个账是这样算的:从河西的进青铜峡、永宁一带,到沃野,计程八百里,牛车每辆一年可运两趟,每年每车载粮二十石,五千辆牛车一年运二十万石,五十万石粮需三年才能运完。三年内上万劳力上万头牛调去运粮,必“大废生民耕垦之业”。因此刁雍上表恳求将陆运改为水运。魏太武帝诏准。当年冬,刁雍指挥工匠赶造木船二百艘,每艘可载粮一千石(合26吨多)。次年三月至九月,即将五十万石粮全部运完。三年之事,两季而成。魏太武帝不但大加表扬,而且令刁雍将水运之法“永以为式”。
自北魏开创黄河大规模水运以来,历代兴盛不衰。
唐代的朔方军镇设在灵州,其所需军粮多由北都(今太原)购买,然后溯河而上,以船运送。唐高宗李渊为防御突厥,曾下令在灵州置舟师(即水军),派大将于筠召江南船工来此,“大发卒治战舰”。唐代的朔方军还设有六城水运使,专门管理宁夏、内蒙古的水运。设在今平罗姚伏的定远城即为六城之一。
元代的大水利家郭守敬在修复水利的同时,建议宁夏黄河通漕运。元世祖忽必烈采纳其建议,下令建立了由应理州(今中卫)到内蒙古托克托的水驿,沿途设驿站十个,驿船六十八艘。
清代,黄河水运也很发达。1688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龙在宁夏调运军粮,并征集船只一百零三艘。康熙及其随从由陆路来宁,返程时走水路,其船队船只达百余艘,其中还有“楼船”。康熙此行由横城上船,顺河而下,途径市境的姚伏、流穆河、哨马营、石嘴子,均曾停船过夜。
清代,宁夏至包头段的河道上,不但有木帆船千余只,而且有大量皮筏。甘肃、青海、陕北、阿拉善的皮毛及土特产多经宁夏水运输出,返航时则载回各种日用手工艺品。道光年间,“磴口春帆”成了“平罗八景”之一。其时磴口属平罗县辖地,石嘴山(现惠农区)至磴口的河道,在春日开河之后,千帆竞发,蔚为壮观。
近代,石嘴山渐成黄河岸边的水旱码头。1880年前后,英、德商人陆续在石嘴山设洋行,号称“八大洋行”,最盛时有十家之多,亦称“十大洋行”。这些洋行在甘、宁、青均设有分行,专门收购皮毛,以木船皮筏运至石嘴山。在石嘴山梳理打包后再装船运往包头转口。民国初年,石嘴山仅输出羊毛一项即年达3000万斤,外商在此雇用的运皮毛木船即达千余只。其水运之盛,可想而知。
石嘴山段的黄河河道上,还曾试航过机动船。清光绪年间,比利时人罗比尔吉拟成立轮船公司,开辟南门托克托河口镇至兰州航线。他打造了钢制小型轮船“巨龙号”,在宣统三年秋从托克托河口镇逆水而上,经宁夏抵达甘肃靖远。此为黄河河道行驶轮船之始。1918年,甘肃商人陈润生、蔡质夫成立甘绥轮船公司,购买“巨龙号”营运,自托克托河口镇至横城行驶两次,终因该船客位少,入不敷出,被迫停办。甘肃省长张广建与宁夏护军使马福祥也曾合伙创办轮船公司。他们请上海技术人员制造长15米、宽3米、吃水0.7米的轮船,名为“探源号”,于1919年夏,从包头南海子逆水而上试航。历时五天半抵达石嘴山,又顺水而下,历时两天半抵包头。上水时速10公里,下水时速达25公里。后因战乱,有关计划废弃。合伙上的几次机动船航运皆有始无终,草草收场。通行于河上的还有木船、皮筏皮筏有牛皮筏、羊皮筏,制作简易,成本甚低,使用方便,实为西北人民的一大创造。明诗云:“不用轻舟与短棹,混脱飞渡只须臾”。混脱即皮筏,可见皮筏之轻便快捷。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水运亦曾兴盛一时。包兰铁路通车前,石嘴山煤矿建设所需设备,因汽车无法装载,本船吨位太小,亦曾用皮筏运送。古老的皮筏为石嘴山的现代化建设是立过功的。
六十年代后,合伙上游青铜峡等处筑坝,包兰铁路也已通车,合伙水运停运,合伙行船成为历史。但在各处渡口,仍有船只摆渡。渡口的木船,也渐次变为渡轮。而随着合伙大桥的建成,古老的石嘴山渡口也已另迁新址。
黄河的灌溉之利,水运之功,促进了市境经济发展。大规模招民垦荒,水旱码头的形成使各地移民迁居于此。于是在这里农业文化、游牧文化、中原文化、边塞文化,各个民族的文化、各个地域的文化,汇聚碰撞交融,从而使市境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古老而深远的黄河文化,特色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独一无二的西夏文化,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沉郁粗犷的边塞文化,共聚于这片土地,成为丰富的人文资源。
凌云健笔有遗篇
——名人著作中的石嘴山
石嘴山位于交通要冲,成为水旱码头后,更是宁夏至包头必经之要道。民国以来,大批革命志士、军政要员、社会闻人、文人学者往来途径于此,涉足市境。有的还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市境的山河风貌、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有过翔实的记述,生动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有宣侠父的《西北远征记》、冯玉祥的《我的生活》、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
《西北远征记》是革命烈士宣侠父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宣侠父在1925年至1929年间曾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从事政治工作。1925年他随西北军刘郁芬部,从张家口长途行军至兰州。《西北远征记》记述的是此次行军的经历。书中有他途径石嘴山、惠农、平罗的见闻。他在石嘴山看到的市场上“只有哈德门香烟是比较近代的商品”;他在惠农下营子耳闻了乡民“只知有前朝武举人周绅士,而不知有官府”的奇闻;他在平罗县城目睹了“县太爷的前朝威仪”。其时,经过辛亥革命清朝皇帝早已垮台十多年,而平罗县官员仍使用前清仪仗;“忽然一辆精美的骡车驰过,前呼后拥着十多个壮勇。这些壮勇,一色都是清朝打扮,他们穿着大袖的黑色短卦,短卦的前后,缀着红布剪成的‘亲兵’二字”。作者文笔伟神,为我们留下了当年的生动剪影。
《我的生活》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自传。冯玉祥1926年“五原誓师”后,率部入甘援陕时,曾途经石嘴山地区。他在《我的生活》一书中记述了途经石嘴山时的有关情况,描述了在石嘴山富商郑海峰家受到热情招待,以及郑氏经营致富的情况,并对郑氏经营煤矿、盐池、碱湖等开发地资源之举多有褒扬。书中还记述了他途经平罗时,发现县衙内有年轻女眷,询问得知乃是县长新纳之妾。因此生疑,查出该县长确有劣迹,将其撤职之事。
《中国的西北角》是著名记者范长江的通讯集。1935年7月,时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从四川成都出发,开始他著名的西北旅行。他此行撰写的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此后结集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书中第五篇是“贺兰山的西边”,皆是关于宁夏的通讯。该篇中的“平罗南北”、“石嘴山外”则是写平罗、石嘴山的篇章。他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感详加记述,多有生动的描写、精辟的议论、科学的分析、真挚的抒情,堪称通讯之佳作,并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名人关于石嘴山的著作与文章,不仅是了解昔日石嘴山的珍贵资料,而且给石嘴山地区增添了文化色彩,是市境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笔者致力于发掘当地人文资源,写了大量文章。这些文章散见于宁夏及石嘴山报刊,其中有57篇被《宁夏地方文献目录》收为著录。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