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烽燧遍地古边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89
颗粒名称:
烽燧遍地古边塞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
页码:
142-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烽燧遍地古边塞其中包含浑怀障、老关疙瘩、廉县城、崇岗镇、定远城、省嵬城等。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古边塞
内容
今石嘴山市境位于宁夏北端。尤其是石嘴山区负山面水,处于山水之交,为战略要地。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多在市境内设亭障,筑关隘,建城池,驻军卒。明代更是大役兵丁民夫,修筑长城。历代所建城障大都已不复存在,但明代长城遗迹犹存,有些段落尚较为完好。成为市境的一大景观。
山川设险何年废
市境内大都长城皆系明代所建。明以前的历代王朝虽未在此修筑长城,但先后建过一些关隘城障。这些关隘、城障的设置与废弃,大抵因军事需要而定。经过历史风云,岁月沧桑之后,当年的雄关铁塞大多已荡然无存。其中较著名者有:
浑怀障
浑怀障是石嘴山市境内最早的城障建筑,也是中原王朝在市境内设立的第一个军事要塞。其故址在今陶乐县西南的浑怀东岸。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将蒙恬北逐匈奴,收河南地(今浑怀河套西北部地区),设44县,筑长城及亭障以域匈奴。浑怀障即其时所设亭障之一。
浑怀障是“城河上为塞”建筑的军事据点,其具体形制未详。清代吕调阳的《汉书地理志祥释四卷》称:“浑怀障在河东长城外,库尔格河流潴为科尔格大湖,又南入边,仍屈而北出注河,象怀物园露也”。显然这一军事据点因建在河流之状“象怀物园露”处,故名“浑怀”。
史书称浑怀障为蒙恬所筑,意为其是蒙恬主持修筑的“城河上为塞”的军事据点之一,蒙恬其人则未必亲临其地,亲躬其事。
浑怀障在汉代为浑怀都尉治所。北周、隋、唐又先后为郡县所治。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因郡县迁治而废弃,曾存在八百余年。
老关疙瘩
所谓疙瘩是高大的土石堆。老关疙瘩位于石嘴山北正义关口外,在封扼沟口处,有南北对峙的人工堆砌的巨大的土石堆两座。北面的一座高约三米,周长九十米;南面的一座高约二米,周长五十米。周围散落着有大量汉代瓦片、陶片,显系汉代建筑遗址。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当是因军事防御需要而建的军事设施。
该建筑遗址既称老关疙瘩,足可以说明此处曾设关隘。同时相对于老关而言,应另有新关。此处关隘系新关设立后废弃的旧关。这一点对于研究明代镇远关的位置很有参考价值。
廉县城
廉县是石嘴山市境最早出现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汉代设置。因地处河西,王莽时称西河亭,其故址在今平罗暖泉附近。
关于廉县,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他是天雨肉。汉桓帝建和三年(公元149年)“七月庚申,廉县空中降肉如雨,肉似羊肋,大者如手,以为奇异”。二是廉人射杀鲜卑王。东汉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78年至188年)统治漠北的鲜卑王和连率部南下,入侵廉县,烧杀劫掠,被廉人用弓箭射死。前者可谓奇闻,后者则留下了廉人善射的美谈。
崇岗镇
崇岗镇是唐代设立的军事据点。故址在今平罗崇岗一带。该镇见诸史籍是因为唐军曾在此大胜突厥。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洪都大总管宇文歆在这里阻击突厥军队,杀敌千余人,大获全胜。此次大捷不但见于《资治通鉴》,而且载入了今人编写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有关该镇的其它记述再未见诸史籍)。
定远城
定远城建于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故址在今平罗姚伏附近。
《元和郡县志》载:郭元振“以西城远阔,丰安势孤,中间千里无城,烽堠杳渺,故置此城,募有健兵五千五百人以镇之。其后信安王玮更筑羊马城,幅员十四里”。显然筑城目的是为了加强西受降城与丰安城之间的战略关系。
定远城既为军事需要而设,其地当然必有军事行动。史载最大的一次战事是,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十月,灵武节度使杜叔良在此大战吐蕃,打败吐蕃两万之众,杀死两千人,俘获吐蕃节度副使一名、判官长行三十九名,还有大批羊、马。
定远城在唐代为朔方六城之一,后曾升为州、县,历唐、宋、西夏、元,至明初废弃。明人胡琏《过田州城》诗,有句云:“夜深磷火照荒营”,可见该城明时仍存,不过废弃闲置耳。
省嵬城
省嵬城故址在今惠农县庙台乡省嵬村。是元昊之父李德明在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所建。为市境内惟一的西夏建国前所建古城。
李德明建城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当时游牧于定州附近的党项部落。该城遗址为正方形,边长600米,设东、南两处城门,墙体为黄土夯筑,现存残墙最高处1.5米。
据方志载省嵬城原在河东,因黄河改道现遗址已在河西。该城废弃后,毁于地震,故民间有“摇倒省嵬城,打起宝丰城”之说。
平虏城
平虏城即今平罗县城,其范围大体即今平罗城关镇。《弘治宁夏新志》载:“明朝永乐(公元1403年至1424年)初建,止有军马哨备。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奏拔前卫后千户所十百户军余居之。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因居人繁庶展筑新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总制、右都御史杨一清奏设守备,镇城迤北地方领之”。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置平虏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称平虏所,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为县。
平罗县为市境内现存建制县中历史最长的县。平罗县城亦为市境内最大的县城。在城市建设中,原有城墙城楼皆已拆除。
明代平虏城为北部重镇。平罗参将萧如薰、孙应举等均在此立战功,受褒奖,留下了一些故事。
明代以前,市境内的城障关隘当然不只上述这些。例如,有专家推测西夏克夷门故址即在今平罗贺兰山大水沟,有文章称西夏摊粮城在今平罗县西北等等。这里仅就较重要且足可认定者简述之。
烽烟散尽边墙在
市境内的长城皆系明长城,亦称“边墙”,是明王朝为防御蒙古部落侵扰而建的,为著名的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主要有:
旧北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明洪武至弘治年间(公元1368年至1500年)修筑。这条长城西起贺兰山扁沟,东抵黄河西岸,全长十五公里。
《据九边考》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边墙一道。经济十年,总制王琼于内复筑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田地荒芜。”可见这道长城经济十年已经弃守。
据《经济宁夏新志》卷首图中所标位置,旧北长城正好是镇远关的关墙。镇远关,修筑于明代早期,地处贺兰山尽头,与黄河相接,“山水相交,最为要地”,是宁夏镇北部的险关要隘。关于镇远关的位置,现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正谊关沟口,一说在旧北长城小墩弯的长城上。因史志称“关南五里有黑山营”,故黑山营故址亦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正谊关沟口南的麦如井,一说在今惠农下营子乡,即清代哨马营故址。持后者说,依据是关应设在长城上,今正谊关沟口并无长城,关隘不可能孤悬于长城之外。实际上两说皆不无其理,证之以正谊关沟口老关疙瘩之名,可以说镇远关先设于正谊关沟口,北长城建成后又于长城之上另设新关。镇远关在弘治以前,“因极边地方,供饷不便,军多逃散,兵力寡弱,遂行废弃”关南五里之黑山营也化作空营。
旧北长城自扁沟至小墩弯遣迹尚存,有的地段保存尚好。笔者有《过旧北长城》一诗,诗云:“依山傍水旧边塞,铁马金戈古战场。至今故垒残垣上,犹有野花带血开”。扁沟门向下约1500米处,由于地震造成墙体上下错位1.5米,水平错位1.45米,成为一处珍贵遗迹,为中外地质、地震学界关注。
北长城
北长城又称边防北门关墙,俗称大武口长城。这段长城建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系兵郡尚书王琼勘察后奏请朝廷批准,由佥事齐之鸾督建的。
北长城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东到黄河岸,长约五十里,“皆内筑墙,高厚各二丈;外浚堑,深广各一丈五尺有奇”。城墙上筑有两道关门,东关门名平虏,中关门名镇北,关门上“皆为堂若干楹,其下各增城三面,为二堡,周遭里百二十余步”。这两道关门称北门关。
北长城在今大武口村附近,明水湖农场东至铁路一带尚有遗迹。其它处则已变为农田、道路,不复存在。
长堤
长堤从旧北长城的终点越黄河,自内蒙古巴音陶亥始,南行过都兔思河,进陶乐县境,沿黄河东岸南下,到横城大边(即东长城)。因其修筑简单,是一道非正式的长城故称长堤。
长堤工程简易,且建在黄河边,为河水泛损,所留遗迹甚少。
西长城
西长城自甘肃靖远芦沟界进入宁夏中卫县,逾河东,北上贺兰山,长约四至五百里。这道长城建于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以前,古称边防西关门墙。
西长城沿贺兰山东麓北上,至扁沟与旧北长城相接。因贺兰山北端山势险峻,可以利用,所以这道长城许多段是利用山势并不筑墙,仅在山东麓的各个山口和人马可逾之处修筑短墙。一般而言,各口之内修筑墙堑一至四道,且就地取材,多为土筑,个别墙段亦用石砌。
西长城在市境内最重要的关隘是打硙口(今大武口)。打硙是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的交通要道,在明代北部边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嘉靖宁夏新志》载:贺兰山“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打硙,南则赤木,旷衍无碍,旧有三关自正德五年以来,渐至颓圮。套虏由东而西,则取捷经于此口以出,由西而东,则取捷经于此口以入……”。可见明正德以前在打硙口沿沟谷通道筑有三道关,嘉靖年间已颓废。嘉靖十年又曾修过一道新墙,以御北来之敌,但仍无济于事。嘉靖十九年,都御史杨守礼等人曾亲临打硙口,勘察沿山边备,并修复关墙。打硙口三关之头道关在今平汝铁路一号桥处,二道关在二号桥处,三道关在清水沟与大武口沟交汇处紧靠田刺窝窝片头的山根。前两道关墙今已不存,唯三道关墙遗址尚存。
西长城遗迹除市境沿山诸口外,在市境内现存六段。韭菜沟段145米,郑关沟红石梁段30米,红石梁下段105米,郑关沟段15米,北岔沟段100米,石大公路108道班至贺兰山红石顶段1公里。
西长城沿线的一些山口内,留存着一些石刻题记。其中大水口三方、汝箕口五方、干沟一方。这些题记多为巡将士及修建或守卫长城的下级军官、士卒所为,有的已漫漶不清。
长城的组成部分还有城池与烽火台。在长城沿线内侧,每隔一定距离修筑城池一座,较大者称堡或营,较小者称障,皆是供守卫长城的军队驻扎或储备军需的兵营,并管理一段长城的若干墩台,执行防守任务。例如,石城子、黑山营、哨马营、临山堡等。临山堡已因大武口电厂用地拆除,哨马营、石城子遗迹至今犹存,前者在惠农下营子乡,后者在大武口沟口北侧。
烽火台,亦称墩台、烟台、烽台、烽燧、烽堠、狼烟台。明代在筑长城时,沿长城内外,城堡之间,修筑了大量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据《万历宁夏新志》载:与今市境相关的烽火台有:平虏所属84座,洪广营所属79座。这些烽火台或用黄土夯筑,或用石块砌成,大多建于“高山四望险绝处”,也有建于交通要道之侧或长城城墙之上的。石嘴山落石滩的一百余米高阜上,有四壁砌石,中间砂石夯筑的烽火台一座。该处已在长城二十五里以外,当是长城前线的信号站,主要用于报警。当年从镇远关至大硙口,沿山“设墩台防哨,东西联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于今在市境内仍存有大量烽火台,高大而残缺,引人遥想当年烽燧遍地古边塞之旧景。
只对斜阳作景看
市境在古代虽为边塞之地,往来多荷戈之士,少有文人墨客涉足,但亦不乏与之相关的诗作。唐代大诗人王维《老将行》诗中“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卢汝弼《边庭冬怨》诗中“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等关于贺兰山下战争场面的描绘,自可视为当时市境内战争之写照。著名边塞诗人李益有《五城道中》一诗,唐代设在今平罗姚伏的定远城即五城之一,此诗足可说明李益曾涉足市境并有歌吟。
明清两代直接描写市境内古城障、长城及有关战事的诗篇则更是不少。镇守宁夏的文武官员不乏诗才,所过之处多有题咏,杨守礼的《入打硙口》、《入平虏城》分别描写了大武口与平罗城当年景象。其《入打硙口》诗云:“打硙口塞黄尘合,匹马登临亦壮哉。云逗旌旗春草谈,风清鼓吹野烟开。山川设险何年废?文武提兵今日来。收拾边疆归一统,惭无韩范济时才。”其《入平虏城》诗云:“黄风吹远塞,暝色下荒城。门掩钟初度,人喧鸡乱鸣。胡笳如在耳,军饷倍关情。惆怅浑无寐,隔簾山月明。”唐龙的《打硙口之捷》一诗,抒写了明军在打硙口打败入侵蒙古部落大获全胜的情景:月明胡骑遁沙场,诸路交驰羽檄忙。共有肤功腾幕府,喜将三捷献明光。帐前鹤唳榆荫碧,构上鹰飞草色黄。闻道虏中饥食马,人人惊叹汉兵强。在哱拜兵变中,坚守平虏城的萧如薰则写下了《秋征》《登南门楼》等诗。其《秋征》云:“新秋呈霁色,塞草正丰萁。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出郊分虎旅,乘障息狼烽。坐乏纾筹策,天威下九重。”诗中对贺兰山下秋色有生动描绘。《登南门楼》一诗则是他立功升迁离开平罗二十年后重游故地的抒怀之作,其诗云:“再过危难地,风尘二十年。闾阎曾不改,斥堠至今传。对雪岚光近,瞻云树影连。主恩何以报,登眺意茫然。”
清代,“不见烽烟起贺兰”,长城已成为一道风景。道光年间,被列入平罗八景之一,名为《边墙晚照》,多有题咏。蒋延禄诗云:“一带颓垣柳陌河,长城饮马此中过。挥鞭小驻斜阳里,贪看边山红叶多。”郭鸿熙诗云:“锋镝销熔战垒空,断砖零。落野花红。村人倦倚苔垣坐,闲话桑麻夕照中。”王以晋诗云:“秦劳民力竭民财,万里空余赤土堆。一带斜阳回照处,翻疑紫气自西来。”张梯诗云:“焚书到处有坑灰,秦灭宜招楚火灾。万里已非嬴氏土,犹疑烽焰自天来。竭尽民膏万里蟠,塞垣一带障楼兰。而今西夏无边患,只对斜阳作景看。”
文人们不但借长城写景抒怀,就连旧北长城附近的废弃的兵营哨马营也成了吟咏之景。此时哨马营也是“平罗八景”之一,名为“马营远树”。以上四人对此景亦有吟咏。蒋延禄诗云:“深林掩映北山崖,一面河水一面沙。绝好荆关图卷在,绿云天外白云家。”写得最好的一首,当属王以晋诗:“难辨唐家与宋家,旧时壁垒委黄沙。不知多少英雄泪,散向长林化晚霞。”这些诗作作为市境内古代文化遗产,不但为市境内明长城增添了文化色彩,也是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极具利用价值。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