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新渠宝丰两县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74
颗粒名称:
新渠宝丰两县考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122-1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新渠宝丰两县考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石嘴山
新渠
宝丰
内容
新渠、宝丰两县之设,缘于惠农渠、昌润渠建成,农业开发之需。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七月,通智奉旨自河西塞至石嘴子筑堤200余里,开渠一道,建拦水闸8座。招民开垦,每户可授田百亩。这道渠后来定名为惠农渠。同时,增设一县,名为新渠县。在今平罗姚伏建新渠县县城一座。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十一月,通智又以查汉托户地方辽阔,开垦地可得两万余顷,只设新渠一县,“鞭长莫及”为由,奏请朝廷在省嵬营附近增设一县,招来民户4000余户,名为宝丰县。当年十二月,招百姓到新渠、宝丰县境垦耕,给以农具籽种银两,所垦土地,给为世业,三年后始征地赋。
新渠、宝丰两县之撤,是因为地震灾害。这场地震高达8级,称乾隆三年大地震,也称银川、平罗大地震。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戌时,突然地震。“宝丰、新渠并所属各营堡……裂开大窟,旋涌出大水,并河水泛滥进城,一片汪洋。”“县治沉没”。新渠县城建有两个城门,南门名“锡福”,北门名“纳秀”。地震中,南门陷下数尺,北门洞陷如月牙。县属商贾民房及仓库俱陷地中,粮食亦俱没于冰沙中,令人刨食,米粮热如汤泡,味若酸酒,不堪食用。四面各堡尽成土堆。宝丰县城也建有两个城门,南门为“广福”,北门为“贡宝”。地震后,城垣建筑倒塌,县城仓库米入地中。于是,钦差侍郎班第以新渠、宝丰皆成冰海,在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三月,请准裁汰新渠、宝丰二县,以二县地并入平罗。
新渠、宝丰裁汰后,又于两废县地设二堡。地震发生9年后的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十二月,新渠、宝丰二废县,又陆续得以复垦,有居民两千余户,人万余口。于是,甘肃巡抚黄廷桂奏请朝廷批准在原县治设立新渠、宝丰二堡,各以坍废之鼓楼为界,楼南令回民居住,楼北令汉民居住。
两县因农业开发而建,因地震灾害而废。建县筑成也快,城毁废县也速,历时仅10年而已。此后所设二堡,宝丰犹存,为今之平罗宝丰镇,新渠则只知其故址在今平罗姚伏镇。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