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口多关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71
颗粒名称: 贺兰山口多关隘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119-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沟谷中的历史遗存、重要文物、自然风光,却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它的矿产资源更是需要保护与合理开发的。
关键词: 石嘴山 贺兰 山口

内容

贺兰山耸立于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南北绵延二百余公里,东西最短处十余公里,最长处五十公里。在古代,它是我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贺兰山有许多沟谷,这些沟谷是东西之间的通道。沟谷的进出口,称为沟口,战时为关隘,平时则为交通要道。
  清人储大文在《贺兰山口记》中称:“贺兰山,宁夏西屏,袤五百里,山口约四十。”同时,该文还引《秦边记》之语说:“《秦边记》亦曰,口巨者三十有七,小者复一十有奇”I可见贺兰山东西之间分布的大大小小的沟谷山口之多。
  在今石嘴山市境内的贺兰山山口自北向南,较大的有正谊关口、红果子沟口、大武口、韭菜口、归德口、大风口、汝箕口、大水口等等。这其中的正谊关口、大武口、汝箕口、大水口等较为有名,通过这些山口可到达贺兰山以西,历来是贺兰山东西的重要通道。
  正谊关口:据说是明代镇远关的所在地,正谊关即由镇远关音转而来。“山水相交,最为要地”,历来为兵家所重。大武口,古称打硙口,亦称大登沟口,是银北最大的山口。《嘉靖宁夏新志》称:“贺兰山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则唯打硙,南则唯赤木,旷衍无碍。”明代曾在这里筑墙设关防守。汝箕沟沟口也是可通山后的大山口,是一处重要的关隘。唐初,唐军大败突厥兵的崇岗镇即在该口附近,沟内则是著名的太西煤产地。大水口则是西夏离宫所在地。沟内流水量较大,可供大量人畜饮用。据说可能是西夏右厢朝顺军司克夷门的所在,曾大量驻军。
  贺兰山山口历代称谓多有不同,古今名称不一。史书上的不少山口名称与今之山口名称难以对应。据有关专家考证,明代的所谓“柳门”即今之柳条沟口,这是宁夏境内,也是石嘴山市境内最北的一条大沟。正谊关口、红果子沟口,古称分别为黄草坡口、野马川口。韭菜口古称则是刺滩口,亦称挑柴口。归德口又称龟头口。
  贺兰山在市境内的山口还有不少,只是较之上述山口小些而已。例如,王全口、大枣沟、小枣沟、涝埧沟、小风沟、小水沟等等。
  “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如今巍巍贺兰山早已不是华夷之界。其沟谷山口亦已失去关隘作用,但沟谷中的历史遗存、重要文物、自然风光,却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它的矿产资源更是需要保护与合理开发的。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