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几经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53
颗粒名称: 石嘴山几经变迁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91-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几经变迁发展到今天的惠农区,在变迁中不断发展。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变迁 发展

内容

“石嘴山”最早见诸于1461年成书的《大明一统志》,为山名:在“卫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据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考察,在石嘴山(今惠农区)黄河大桥以北几公里处,黄河西岸的贺兰山余脉在河水长期冲刷下,形成山石重叠、犬牙交错的河岸高地,“突出如嘴”悬于河边,是为“石嘴山”。史籍中多称谓“石嘴子”、“石嘴山”、“石嘴子山”等。需要说明的是,1959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而给国务院的报告中,由于使用了“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故1960年被国务院的设市决定沿用“石咀山”为市名。所以过去曾一度在报刊、文件等中有“石咀山”、“石嘴山”并用现象。本文所说的“石嘴山”,并非指今天石嘴山市全境,而是历史上曾隶属平罗县、惠农县的“石嘴山镇”,也即后来的“石嘴山区”。
  石嘴山位于市境东北角、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北端,居黄河西岸,地处宁蒙交界处,东临黄河,隔河与内蒙古相望,西依贺兰山,南接宁夏平原,北与内蒙古乌海市毗邻,2000年区域面积3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72平方公里。
  明初,石嘴山区境内筑“镇远关”、“黑山营”等军事设施,成为宁夏的北部门户。嘉靖十年(1531年),明王朝弃镇远关退守北长城一线,区境成为蒙古部落的牧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黄河西岸驻牧的蒙古部落渡河东迁。雍正四年(1726年)清王朝派通智等来宁夏主办水利事务,石嘴子位于惠农渠入黄河处,开始垦荒移民,属平罗县辖。雍正十二年(1734年),官府将蒙汉贸易“市口”从柔远堡(今平罗县)移至石嘴山。乾隆初,石嘴山成为清代河套地区蒙汉贸易的重要市场。据通智《石嘴山土神祠记》载,石嘴子一带的石料、煤炭、铁、陶土资源,在修筑水利工程和新渠、宝丰二城的工程中,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平罗纪略》·卷八)。雍正七年(1729年),石嘴山改由新设的宝丰县辖。乾隆三年(1739年)大地震后,石嘴山仍划归平罗县。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廷决定在石嘴山设主簿,管理蒙汉事务(《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据道光九年(1829)刊刻的《平罗纪略》载,当时的石嘴山除“主簿署”外,还设有把总署、监夷厅、税厅、东夷厅、西夷厅等管理机构。
  光绪六年(1880年)后,驻天津的英、德洋行陆续在石嘴子设置了10家分行。将在甘、宁、青收购来的皮、毛在此集中打包,经黄河水运至包头转陆路运抵天津出口,石嘴山成为外国洋行在西北经营皮毛买卖的主要据点。清末民初的石嘴山,号称“水路冲衢”,“各洋商均集于此,货财山集”(《朔方道志》·卷二十六),经历了一段商贸“繁荣”时期。
  1949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进驻石嘴山地区,石嘴山宣告解放。解放初,石嘴山为惠农县第八区的一个乡。1950年,随着惠农县行政区划的调整,石嘴山改为惠农县第一区的4乡之一。1951年,石嘴山被划为惠农县的三个城市地区之一。1956年1月,石嘴山煤矿筹建处在石嘴山成立,开始了大规模的煤炭资源开发。同年8月19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石嘴山乡改为乡级镇。1957年1月3日,石嘴山改为区级镇。1958年8月,中共石嘴山工作委员会在石嘴山镇成立。1959年1月25日,惠农县由黄渠桥移至石嘴山镇。
  1960年3月石嘴山市建市时,石嘴山镇成为市党政机关驻地。为加强城市管理,建市初曾在区境内设“第一区”和“第二区”。1962年5月,两区合并成立“城区”。1973年7月,银北地区成立时,市级机关仍驻石嘴山。同年8月,城区撤销。1975年11月银北地区撤销后,市级机关迁往大武口,同时设置三个城市区,石嘴山为二区(1981年4月改为石嘴山区),并将园艺公社划归二区领导。
  1987年1月23日,惠农县恢复建制,将原属郊区的园艺乡一、二、三队划归石嘴山区领导,1988年合并为“沿环村”。
  2001年,石嘴山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2.6万人。2004年初,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按照小县并大县、撤乡并镇,压缩编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思路,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惠农县和石嘴山区,合并两县区,成立惠农区。至此,石嘴山由解放初期的石嘴山镇、后来的石嘴山市二区、石嘴山区,发展到今天的惠农区,在变迁中不断发展。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