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湖农场不简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50
颗粒名称: 潮湖农场不简单
分类号: K928.6
页数: 4
页码: 8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潮湖农场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石嘴山市 潮湖农场

内容

潮湖农场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公安部规划,由西北公安部队组建的劳改农场。建国初期,为了巩固新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战争中的反动战犯、反革命和地主、富农分子等罪犯实行“劳动改造、使之自食其力、重新做人”的方针,决定由公安系统筹建一批劳改农场。选址大都远离沿海边防,位于内陆,又有大量荒地可开的地方。宁夏地广人稀,拥有引黄灌溉之利,便成了创建劳改农场的重要地区之一。记得当时潮湖农场的人员主要是从陕西省和湖南省劳改系统成建制地调过来的。
  1953年春,以甘肃省劳改支队为基础,从陕西省调入犯人一个大队,其后由湖南省调入犯人七个大队,前往宁夏组建劳改农场(大约80名管教干部和1000犯人统称为一个大队)。我们陕西的劳改大队从延安乘大卡车来,路过固原,当地政府非常热情,招待管教干部和部队吃了丰盛的晚餐,也是我第一次品尝到美味的宁夏羊肉。从湖南来的乘火车到咸阳,然后改乘汽车过来。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没有成立,隶属甘肃省管辖。1953年8月15日,正式成立农场,命名为甘肃省公安厅潮湖农场(地名取自当地平罗崇岗附近一个叫潮湖的小村庄)。潮湖农场原是平罗县境内地域广阔的一片荒滩,因位于县城西面,故亦称西大滩。约有5万亩沙包地(土地上有很多沙包,乍一看,很像南方小山丘上的坟包)。坐落在银北贺兰山东麓,南接国营前进农场,东至原平罗火车站,北与国营简泉农场相邻。
  根据国务院公安部的指示,劳改农场贯彻“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开发荒地,发展生产,为国家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要探索建立机械化农场的路子。建厂初期有各级管教干部与工人(主要是勤杂与拖拉机手等)1000余人,犯人15000余人。以公安十三团为看押警戒部队,大量犯人用大卡车运来,当时干部、工人、部队以及犯人,都暂住绿色帐蓬。当年10月初,才陆续住进用土坯盖的窑洞。
  农场初期主要领导成员:厂长冯祖述,政委白伟章,由西北公安部指派。当时的组织机构是总场-分场-作业站,我刚来时在一分场秘书科,由于机构庞大,1955年后撤销分场,精简机构,农场直接领导八个作业站,一个工程大队。我就调到农场政治处,1958年,由甘肃省公安厅任命为潮湖农场机务科副科长,1959年担任农场加工厂负责人,直到1964年离开。
  因为农场的犯人要从事体力劳动,而且是野外工作,为防止意外事件,转来的犯人量刑比较轻,一般不超过10年,有些日伪军、警、宪、特和反动党团骨干,国民党军队人员最多官至县团级,而且身体状况较好。由于农场由公安部监管,主要劳动力是犯人,所以潮湖农场是劳改农场,也叫改造犯人的特殊农业企业。当时的政策:对犯人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改生产与改恶从善相结合。改造解放战争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大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与社会上的坏分子,统称为“四类分子”。通过学习教育,劳动改造,使他们脱胎换骨,获得新生,重新做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人。所以有些劳改单位都以“新生”冠名,比如新生机械厂等。
  当时农场主要领导是地市级待遇,所以机构比较大。有政治处(设组织科、宣教科、保卫科等)、办公室、管教科、生产科、财务科、基建科,场部还有医务室、加工厂。下面设三个分场,八个作业站。最初的固定资产有越野小吉普车1辆,大汽车数辆,还有胶轱辘大车队等。
  劳改农场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业必须有水。所以,1953年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挖水渠和排水沟,由管教干部带领数以千计的犯人在西大滩广大荒原上,挥动锹镐,修渠挖沟,平整田地,向大自然开战,西大滩一时间热火朝天。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劳动,这里斗渠、排水沟纵横交错,千里荒原变成了大片良田。
  建场初期,主要是人力、畜力开荒,由国家粮库供应黄米、小米,和少量大米白面。当时生活非常艰苦,吃的饭大多是稀饭和稀面条,最好的叫做“三米饭”,即由上述三种米掺起来煮的饭,基本没有副食和蔬菜,就一点儿辣椒咸盐,记得过年时改善伙食,吃到了猪肉粉条,简直稀罕极了。1954年投入生产,当年种植春小麦、水稻20000余亩,蔬菜、水果无数,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以后粮食蔬菜部分自给,逐步达到有余。
  初期农业生产除耕地、部分播种使用机械外,其余均靠人力、畜力耕作。生产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开始组建拖拉机队,1956年各分场都有了自己的拖拉机队,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还自办了加工厂、机修厂,加工粮油、副食,小型农业机械设备等。建场以后,陆续从上海、西安、兰州等地分配来了一些学农业、畜牧业和机械制造的大中专学生,他们很快成长为农业技术人员,在科技种田、养殖和农业机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没过几年,潮湖农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条田建设速度快,农忙时节拖拉机轰鸣,一派勃勃生机。
  对犯人的改造,抓得很紧。平时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让他们看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大和蓬勃发展的形势,自觉接受劳动改造。每年年终,召开犯人奖惩大会,思想改造和生产劳动表现突出的,通过法院当场批准,予以减刑;思想顽固,继续犯罪的,予以加刑。那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到处讲阶级斗争,犯人情绪不稳定,不安心接受改造,阶级敌人反动思想顽固,也有猖狂分子,制造过一些动乱事件。1960年有一次规模较大的几十个人集体逃跑事件,领头儿的跑到贺兰山里去了。面对严峻的形势,农场领导沉着应对,管教干部和部队密切配合,全场进入紧急状态,派出精兵强将,很快将首犯抓获严惩,平熄了事件,对接受改造的犯人起到了很好的惩戒作用。
  潮湖农场发展起来以后,成为西北比较大的劳改农场,在犯人改造、农业生产、机械加工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好的方法,培养了大批管教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在上世纪60年代,支援建立了惠农农场、平罗火车站新生机械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建国初期判处有期徒刑的犯人,陆续刑满释放,多数在农场就业,转为农场职工,于是在潮湖农场境内又开辟出一个简泉农场,专门安排这些人。到了60年代末,犯人陆续释放,新进罪犯大量减少。国家要求劳改农场逐步转型,有的撤销,有的改为国营农场。管教干部分批分期调往自治区干部培训学校学习,重新分配工作。1968年,除潮湖农场七站改为明水湖农场外,一至六站,移交平罗县,历时20多年的潮湖农场就不复存在了。文革时,曾经变成国务院“五七”干校,这里后来又有平罗县农场、石炭井矿务局及下属单位农场、区建二公司农场等单位。1983年后,自治区决定将此处划拨隆德县做为吊庄,移民开发,即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