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散尽边墙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39
颗粒名称: 烽烟散尽边墙在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5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境内的北长城上有烽火台三座,其中包含旧北长城、西长城、北长城。
关键词: 石嘴山市 烽火台

内容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一项极其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象征。长城,气势磅礴,规模雄伟,在我国北部的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在深谷高峡处蜿蜒起伏。万里长城的建筑工程在世界工程史上,以其工程量的巨大,历史的悠久,耗费人力、财力的难以数计,都是首屈一指的。
  据文献记载,我国修筑长城,从东周王朝的战国时期开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前后经过二十多个封建王朝和诸侯国家,大约两千多年,直到明王朝末期才最后完成。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史记·蒙恬列传》)这是秦统一六国后,主要在连接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西起甘肃临洮,沿黄河过阴山,至辽东筑起了长达万里的长城。按照《史记·正义》所说:“河南地”谓灵胜等州,这就包括了宁夏黄河以东广大地区。但是,在黄河以东,除在盐池张家场发现一处较大的汉代城址外,再未发现沿黄河的障塞或长城遗址。许多学者据有关资料推断,宁夏境内的秦长城,是沿黄河、顺贺兰山北上,与内蒙古的狼山西端衔接,而经过乌兰布和沙漠地段的“秦长城当已陷入流沙之中”了①。这段“顺贺兰山北上,与内蒙古狼山西端衔接”的长城,正好在石嘴山市境内。我们在贺兰山区调查中,虽未发现有大段的秦汉长城遗址,但在一些重要的山沟口处,却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烽火台遗址。一种是黄土夯筑,或土石混合夯筑,台墩底基呈正方形,边长十至十四米,高十米以上(如大武口前山顶北长城1号、2号烽火台,韭菜沟1号、2号烽火台,二毛乌苏和沿河墩)。另一种类型的台墩,全部用石块垒砌,台基方形,边长十八米左右,残高十多米,台阶从一侧起,盘旋而上,台墩中间夹有木质架。台墩外有石垒围墙垣,台墩居中稍偏西。台墩修筑在沟口险要高处(如大武口沟口西白疙瘩山1号烽火台,正义关沟口烽火台,韭菜沟3号烽火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台墩,有的相距仅五十米左右(如韭菜沟2号与3号烽火台,西白疙瘩山1号与2号烽火台),这至少可以说明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遗存。查证历史资料,也只有秦和明王朝在石嘴山地区修筑过长城。秦修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要”。贺兰山在宁夏西部,崇山峻岭,形势险峻,是一道天然屏障,因此,只需要在险要处修筑台墩或关墙即可。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台墩中,其中一种应是秦时所筑。根据明代修筑长城,台墩多系“黄土夯筑,或土石混合夯筑”的特点,那么,石砌的台墩即为秦边塞遗址或烽火台。
  现存石嘴山地区的古长城遗址,除以上所述的石砌台墩外,均为明代所筑。明王朝在开国的第一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委派得力大将徐达,带领人马,修筑居庸关等处的长城、关隘。经过一百多年,几代人的努力,直到公元一五0四年前后,才算完成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的巨大长城工程。
  石嘴山地区现有三道明长城遗址,我们逐道进行了勘踏和考证。
  旧北长城
  这道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西起贺兰山扁沟,越包兰铁路、石大公路,经石嘴山市第四中学、石嘴山市郊区下营子乡宝马村,至尾闸乡下庄子村,抵黄河西岸。
  在《九边考》中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边墙一道。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于内复筑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田地荒芜。”这里所说的“外有旧边墙一道”,就是指的旧北长城。据考证,这道长城修筑于明朝洪武至弘治(公元1368年——1500年)年间。
  这道长城始于贺兰山东麓的扁沟门子北侧,沿着山坡,顺着山势,抵黄河,全长三十余里。在扁沟门子北侧有烽火台一座。烽火台的西南侧,与台相衔有长城一段,长约千米,正障的内外与扁沟的沟谷相通,蜿蜒入山。此长城高四点一米,底基宽二点六米,顶宽一点六米,系石基,黄土夯筑而成。烽火台向东方向,有一里许长城为石砌地段。两边砌以石,中间填沙土、碎石。这段长城现多遗留底基宽四米,顶宽二点二米,高二点七至四米不等。在这段长城上,由于地震,造成上下错位一点零五米,水平错位一点二五米。这个长城错位,吸引了中外地质专家前来考察。以上两段长城,保存基本完好。沿石砌长城向东,直到石嘴山四中的石大公路处的长城,为黄土夯筑,除中间流水沟冲断外(长约百米左右),其余部分,虽然塌圮,但形迹尚存,有的地方,保存尚好。现存基宽三点四米,高三点五米,夯层明显,层距十五至二十五厘米不等,从墙身断开的纵断面可以看出,长城是分段夯筑的,每段长五点六米。自石嘴山四中以东,长城进入平原,为村庄、耕地、渠道,长城遗迹不复存在,原址也无所考了。在扁沟口烽火台附近的长城外侧十余米处,有一道隆起的土梁,与长城平行,长约一里,这当亦为长城痕迹。可能这道长城筑于先,后废弃,又在其南十余米处修筑了遗留至今的长城。在石嘴山市第四中学东紧靠长城有镇远关故址。
  西长城
  这道长城,古称边防西关门边墙,从今甘肃靖远界芦沟,进入宁夏的中卫县,逾河东北上贺兰山。在贺兰山韭菜沟进入石嘴山地区后,沿贺兰山东麓逶迤北上,越郑官沟,大武口沟,直到贺兰山扁沟与旧北长城相接。这道长城修筑于明弘治(公元1488年)以前,但到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已“圯坏不堪”了。经过实地勘踏,现查得西长城遗址在石嘴山地区有六段。
  (一)韭菜沟段:在韭菜沟北侧3号烽火台所在山头与红石梁山之间的谷部,距韭菜沟口二里多。长城残长共一百四十五米,依着山势,曲折修筑。根据曲折,可分为五小段,第一小段长二十五米,第二小段长三十五米,第三小段长二十五米,第四小段长四十米,第五小段长二十米。长城底基为石砌,宽约三米,残高二至五米不等,顶宽一米,有女墙痕迹。在第三小段与第四小段之间,有台墩一座。
  (二)郑官沟红石梁下段:在距郑官沟口七里左右的南侧山坡上,残缺严重,长约三十米,由东向西盘山而上,城墙由沙土碎石夯筑。最高处五六米,顶宽由于雨水冲刷难以得出准数,底基宽三四米。在长城中间部位,有烽火台一座。
  (三)红石梁下段:在石嘴山市革命公墓西北的山头与红石梁相接的谷部,共长一百零五米,依山势曲折可分为三小段。第一小段长三十米,第二小段长三十米,第三小段长四十五米,系沙土碎石夯筑,顶最宽处三点五米,最窄处二点一米,底基宽六米多。城上有女墙。女墙高一点一米,宽零点六米。在第一小段与第二小段和第二小段与第三小段之间,各有台墩一座。
  (四)郑官沟段:此段距郑官沟口三里,长约十五米,多被山洪冲坏,仅可辨形迹。
  (五)北岔沟段:此段在贺兰山东白疙瘩与黄疙瘩之间的北岔沟,离大武口沟口二里上下,长近百米,仅在烽火台处及其以西有十五米左右。形迹明显,残高约一米五,余则为土岭,可辨形迹。系黄土夯筑。
  (六)石大公路一〇八道班至贺兰山红石顶段:长十多公里,原为石砌墙的两面,中间填以土石,现严重颓圯,仅可看到一条高低不平的土岭,基宽五米,高一米七。在这段长城上有烽火台四座。在王泉沟口,有敌台四座。敌台系黄土夯筑,第一座在长城线上,离西长城4号烽火台五百米,残高二点七米;第二座在长城线西侧,距第一座三百米,残高三米;第三座在第二座南五十米,东距长城线二百米,残高三米;第四座在第三座南一百米,距西长城线一百米,残高一点七米。
  北长城
  这道北长城俗称大武口长城,是明朝时候的“边防北关门”墙,修建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是由齐之鸾建议当时宁夏镇的军务总制、尚书王琼奏筑的。这道长城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十二月开始筹备,嘉靖十年三月动工,至秋七月,工告成。
  “由沙湖西至贺兰山之枣儿沟,凡三十五里。皆内筑墙,高厚各二丈;外浚堑,深广各一丈五尺有余。墙有堞可蔽,有空可下视以击射。”并在这道长城上建筑了二门,“东曰‘平虏’,中曰‘镇北’”,在贺兰山根建筑了临山堡。“沙湖东至黄河凡五里,水涨则泽,竭则壖,虏可窃出皆为墙,高厚一丈五尺,深广一丈。于是,宁夏河山如故,而扼塞之险一新矣。”(见齐之鸾《朔方天堑北关门记》)。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这段长城保留至今,始于大武口西二里许的贺兰山前山顶半腰处,东行经明水湖农场,过包兰铁路,到达简泉农场机砖厂;然后东经平罗县二闸乡的威镇,折而向东北进入高庄乡的幸福;越过包兰公路后,当经惠北、头闸境而达黄河西岸。这道“边防北关门”墙,“镇北”门及临山堡尚在。经考察,从前山顶至明水湖农场西排水沟一段在石嘴山境内。这段长城从山根直到大武口村东,被农民取土殆尽,形不复存。从大武口村东至明水湖农场排水沟,约六里。靠明水湖的二里夷成平地,变成了道路,可通行汽车、拖拉机。其余四里,时断时续,尚可分辨。特别是距大武口村九百三十多米向东的一段(长一百零四点五米),保存较为完好,墙高约十米,底基宽十二米,顶宽三点五米,有女墙和堞口,女墙高一点五米,底宽零点五米,顶宽零点三五米。但也多处被取土,应加保护。这段长城的南北均为大武口的农田。在石嘴山境内的北长城上有烽火台三座。

附注

注释 ①史念海著《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长城遗迹的探索》一文;朱洁《古塞春秋——谈谈宁夏境内的长城》(载《宁夏日报》一九六三年二月五日);钟侃著《宁夏文物述略》。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烽火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