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煤窑开满石喇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事说石嘴山》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0037
颗粒名称:
煤窑开满石喇叭
分类号:
K928.6
页数:
4
页码:
47-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煤窑开满石喇叭的情况。
关键词:
石嘴山市
煤窑
石喇叭
内容
石嘴山盛产煤炭。据说,石嘴山的石喇叭一带,早在明代末年就已有小煤窑。据《清史稿》记载:清朝统治者为防止汉人聚众闹事,曾下令禁止开矿,直到咸丰末年,才解除禁令。因此,石嘴山的小煤窑时盛时衰,几经起落,咸丰末年才又兴起。到了光绪年间则兴盛一时。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外国传教士和资本家相继进入宁夏。因为石嘴山是水路交道要道,为西北皮毛外运集散之地,所以他们在这里办教堂,开洋行,进行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这些资本家和传教士,除经营皮毛外,有的也开煤窑,雇工采煤。
当时,在石嘴山的老君庙、河拐子、石喇叭、王泉沟、火坑眼、下稍子、岳王庙、山水沟等处,先后开有三十多个小煤窑,有平峒斜井和立井(辘轳提升)两种,挖煤工人大多是用欺骗手段从河北、山西、陕西招来的贫苦农民。这些窑工劳动繁重,生活极苦,形同囚犯。例如,窑主胡拐子带领二十多个打手,把二百八十多名从外地骗来的贫苦农民,集中在一个大堡子里。堡子设有帐房、警卫室、牢房、妓女院、日用杂货店和赌博场。每二十个人住在一间工房里,“窑规”规定:在堡子里穿鞋,罚吃莱调合饭一个月。在房子里谈家乡亲朋事,在牢房关押一个月。不服管顶碰主人者,扣罚一个月工钱,窑工逃跑抓回,要带铐下井劳动。窑工分成黑白两班。下井的窑工每人发一个糠馍馍,上窑后只吃调合饭。窑工住处阴暗潮湿,夏天被蚊子咬得满身都是红疙瘩。窑工冒着生命危险挖煤、背煤。被胡拐子封为“四大天王”、“五大罗汉”的打手们,看见谁稍慢一点,扬起皮鞭就打。窑工患病根本不给治疗,甚至没等咽气,就叫狗腿子丢在荒滩或扔到黄河里。
一九一七年春末的一天,窑下发生了事故,毫无人性的窑主,下令砍断了井绳,不让在井下干活的窑工上井。原惠农县杨家庄子的杨作霖在石喇叭也开过小煤窑。八九十个工人,每天分两班出煤,每班有三十五人左右在井下干活。六个人在地面推辘轳提煤。日产煤八九吨。杨作霖还在当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炭场,经营煤炭。当时,石嘴山砖瓦窑、陶瓷厂,外国人的蒸气机都需要用煤,所以生意兴隆。
俄国学者俄布洛切夫和中国学者黄邵显、翁文灏、边兆祥、任绩、张文卖、李星学、霍世城、李士林等先后对石嘴山进行过考察,并有论文叙述,当时认定石嘴山煤田的煤贮量约为三百一十八万吨。但是都怕黄河水渗入煤层,开采时透水。反动统治者也不可能投资建矿。因此,旧社会石嘴山开小煤窑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当地贫民。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挖浅部煤,卖煤为生;一种是资本家。他们办煤窑,雇工开采,谋取利润。另外,下营子教堂的比利时神甫看到有利可图,也于民国二年到民国三十八年开始建小煤窑。贫民为生活所迫,挖煤换粮度日,当然无力进行煤窑基本建设。资本家唯利是图,自然更不肯大量投资,因此,这些煤窑十分简陋,都是沿煤层露头开一个独斜井或直井,手工挖掘。当挖进十多公尺时,向巷侧以四十五度扩大巷道,此即为采煤工作面。挖到四至五丈深后,在煤的两侧掏糟。当采完一段煤层后,再向前掘进,掘进最深处不超过一百七十公尺,很多小窑掘至效十公尺至一百公尺时,常因积水而报废。当然更谈不上合理回采,煤炭回采率极低,有的还达不到30%,严重浪费和破坏了国家的煤炭资源。井下全系自然通风,采用明火油灯照明,井下无支柱,窑工人身安全毫无保障。为了安全,窑工在矿区的老君庙烧香许愿,祷告神灵,这自然无济于事,人身事故时常发生。为了榨取窑工更多的利润,有的小窑主连简单的生产工具,铁锹、刨镐、钻子、钎子、大锤、橛子等都让窑工自己准备。有的窑主,发一些简单的工具,但又从工资里扣钱。各小煤窑都是手工开采,人力背煤。有个别立井采用辘轳提升和用马、骡、骆驼等畜力驮运。贫民挖出的有限的煤炭出售于平罗、黄渠桥、黄渠拐子、上下营子等地供取暖民用,收入微薄。资本家开办的小煤窑所挖出的煤多半装船运销五原、临河一带销售。
从一九一三年至解放前夕,石嘴山地区连石炭井沟,开建和停产的小煤窑先后有近百个。但煤炭产量并不多。据《西北之地文与人文》一书记载,一九三一年宁夏全部产煤也不过五千吨。小煤窑因土法开采,事故百出,加之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而被迫停产者居多。这些小窑的开采和停办的情况大略如下:
一九一三年,石嘴山镇老窑工高洪太带着九名窑工在火坑眼先后自建小窑四座。到一九一八年均陆续停止了开采。
石喇叭一带有十八座小煤窑,因煤质不好,从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三年间,也停止了采煤。
下稍子地区有八座小煤窑,产烟煤。从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七年,因井下透水和发生冒顶事故而停止开采。
山水沟小煤窑,井深二丈多。白国带领六个人在小窑上干活,日产千斤余。一九二〇年开办,一九二一年因煤质差而停产。
李茂源、王国林、高进才等人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五二年在老君庙先后开小煤窑十五座。
解放后,小煤窑大多是驻军开采。大致情况是:
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四师五八一团三营机枪连为解决取暖用煤,曾于一九五〇年在火坑眼北头开了小煤窑。当时技术指导是石嘴山镇高进才同志。一九五二年初,部队赴朝,停止开采。
金堂庙小煤窑是一九五二年春天由人民解放军一九四师五八一团三营七连开办的,技术指导是石嘴山镇老窑工左新三同志。后因部队赴朝也停止了开采。
在老君庙后,为自用保存下来的一座旧小岳,由当地驻军一九四师五八一团三营九连一个排开采。技术指导是高洪太。从一九五一年春天开采,到当年冬季部队赴朝后停止。
石嘴山区陶瓷厂在火眼坑的小煤窑,从一九五〇年开始,兴建瓷一号、瓷二号、瓷三号井,在高洪太、左新三等人指导下开采。一九五八年三月份,由原西安煤管局石嘴山煤炭局,根据上级指示接管。同年三月对三号小窑进行扩建和改造。年产量从五万吨左右,提高到十五万吨。从此,小煤窑的开采史基本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国营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和机械化的开采。
知识出处
《事说石嘴山》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从地名由来、名胜古迹、人物传记等方面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重大战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