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石嘴山日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14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13
页码:
1-13
摘要:
本书系统全面地记载了1949年九月下旬石嘴山解放至2008年4月30日石嘴山市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关键词:
石嘴山市
概述
内容
纵观地质发育历史,在距今24.5亿年~17亿年的早元古代时期,今石嘴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石嘴山几经海陆交替的动荡变化,到了距今3.0亿年~2.8亿年的古生代晚石炭纪至早二叠纪时期,才基本上结束了漫长的海洋环境。当时气候温润潮湿,植被繁茂,贺兰山一带的森林更为茂密;这在岁月漫长的地质演变中,为石嘴山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时期三次煤炭的形成,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来源,最终孕育了今日石嘴山这片煤炭资源丰厚的热土,养育了五湖四海的石嘴山各族儿女。古老而又漫长的地质演化进程,造就了石嘴山雄浑壮丽的山河大地:贺兰山屏障西境,黄河水浩荡南北,草原接壤内蒙,平原相贯银川……
一
石嘴山市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直辖市,位于自治区最北端,背山(贺兰山)面河(黄河),地跨东经105°58′~106°59′与北纬38°22′~39°23′之间,是连接我国西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之一。市境东越黄河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相连,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相依,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接壤,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相邻。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大武口区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81公里,距首都北京1282公里,距甘肃省兰州市52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450公里,距我国运煤出海口码头秦皇岛1639公里,距国家北部国境线(中蒙边界)200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占宁夏国土总面积的8%。1960年1月7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批准建市。历史上曾辖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3个城市区和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3县。2002年以来,经过几次行政区划调整,至2008年3月底,市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2区1县,总人口74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12%强。
石嘴山地势由南向北递降,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中间洼。海拔最高点位于贺兰山(海拔3475.9米),最低点位于惠农区黄河大桥处(海拔1090米)。最大相对高差2389.5米,坡度为1/3950,地形较为平坦,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贺兰山是宁夏与内蒙古的界山,呈南北走向,绵亘200余公里。石嘴山境内的贺兰山段属贺兰山北端及中段东坡,长100多公里,雄踞市境西界,面积1347平方公里。石嘴山具有工业价值的矿藏,大都是贺兰山在地质运动中沉积成矿的结果。黄河为石嘴山最大的过境河流,自南向北纵贯市境,流经石嘴山市全长98.6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1亿立方米,洪峰期均值流量为3440立方米/秒,枯水期均值流量为491立方米/秒。市境已发现植物种类665种,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0目214种。探明煤炭储量24.67亿吨,其中被誉为“煤中之王”的优质无烟煤——“太西煤”(因石嘴山煤田位于中国“煤都”太原西部而得名)驰名中外,发热量近8000千大卡/千克,素以“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回收率、高化学活性)而著称,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方面的高炉喷吹、合成氨、活性炭、载体化学炭,代替石油焦制作石墨制品、碳化硅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石嘴山建市以来,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兴建了一大批煤炭开采、加工和以煤为主的电力、钢铁、铁合金、碳素等高耗能企业,曾一度引领宁夏工业发展方向,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市其他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厚,金属矿产资源有铁、铜、铝、金、钛、钴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硅石、黏土、云母、白云石、石灰石、辉绿岩等,其中硅石资源储量达42.8亿吨。
石嘴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边缘,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而多风,秋凉早而晴爽;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降雨少且集中于夏季,空气干燥,温差较大。全市年平均气温在5.8℃~9.4℃之间,极端最高温39.1℃,极端最低温-30.3℃,其中大武口地区年平均气温居宁夏全区高温之冠;市境气温日变化较其他地区剧烈,气温日差在宁夏为最大。绝对无霜期125~165天,年平均降水量170~447.9毫米。年日照总时数3060~3217.4小时,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仅次于青藏高原,为宁夏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太阳总辐射值6027~6203兆焦耳/平方米,为宁夏太阳总辐射值最高的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39%~56%,年降水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年平均蒸发量为1799~2500毫米,为年降水量的6~10倍,亦为宁夏之冠。全年多偏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2.0~3.0米/秒。
二
“石嘴山”因“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秦始皇统一中原前,市境尚未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分全国为36郡,市境属北地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收河南地”(今黄河河套西北部,包括市境),在修筑长城时,于现平罗县陶乐镇南部设立军事城障“浑怀障”。这是已知宁夏最早的驻军,也是石嘴山最早的军事建置。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前后,中原大乱,市境复为匈奴所控。西汉,市境属北地郡,河东部分为富平县所辖,仍设浑怀障;河西部分设廉县,为市境最早行政建置。东汉时期市境隶属未变。汉中平元年(184年),市境为鲜卑部落所踞。三国、西晋时期,市境先后为匈奴、羌、鲜卑等少数民族所踞,复为游牧之地。东晋、十六国时,市境先后为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夏(匈奴)等各族政权所控,建置无考。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于故汉浑怀障地设“历城”,属薄骨律镇辖。西魏市境属灵州普乐郡。北周时仍属灵州,河西部分为怀远郡怀远县地;于河东部分置历城郡建安县。隋时,市境属灵武郡,河西部分为怀远县地,于河东部分仍设建安(后又改称广闰、灵武)县。唐代,市境前期属灵州都督府灵州辖;“安史之乱”前后为朔方道节度使辖区。唐先天二年(713年)于市境河西置定远军,后改为县;景福二年(893年)改为警州。五代时期,市境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控,为灵武节度使(亦称朔方节度使、灵盐节度使)辖区。后梁、后唐仍设警州;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将警州改为威肃军。后汉、后周建置无考。北宋时期,市境属陕西路灵州辖,置定远镇。宋至道年间(995年~997年)改设威远军。西夏时期,宋咸平四年(1001年),定远镇为党项羌族攻占。西夏景宗大庆元年(1036年),定远镇被改为定州,并设定远县。宋天圣二年(1024年)于州境内筑省嵬城。到了元代,市境属甘肃行中书省宁夏府路,仍置定州。明代,市境属陕西都指挥使司宁夏卫。明永乐初年(1405年前后)筑平虏城(今平罗县城关镇),后改平虏守御千户所。弘治年间(1500年前后)市境河东部分为蒙古部落所控;嘉靖二十年(1541年)筑北长城后,河西北长城以北地区亦为蒙古部落所踞。清代,市境属甘肃省宁夏府,将“平虏”改称“平罗”。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蒙古鄂尔多斯部自河西移驻河东;雍正二年(1724年),升平罗所为县;不久,先后沿黄河滩地设置新渠县(今平罗县姚伏镇附近)、宝丰县(今平罗县宝丰镇),乾隆三年(1739年)地震毁城,二县复并于平罗县。
民国初期,市境属甘肃省宁夏道(后改为朔方道、宁夏道、宁夏行政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宁夏建省,平罗县为市境唯一的县级建置。民国三十年(1941年)于市境河西部置惠农县;在河东增设陶乐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于惠农县黄渠桥设“宁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平罗、惠农、陶乐、磴口4县。
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进驻石嘴山,至28日,石嘴山全境解放。解放初市境属宁夏省,1954年宁夏撤省与甘肃省合并,市境平罗、惠农、陶乐3县为甘肃省银川专署辖。1959年4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关于撤销惠农县,成立石嘴山市的请示报告》。1960年1月7日,国务院第93次全体会议决定“设立石嘴山市,撤销惠农县,将原惠农县的石嘴山等10个乡(镇)为石嘴山市的行政区域,其余地区划归平罗县”(国务院1960年议字10号)。同年3月27日至29日,石嘴山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正式宣告石嘴山市成立。1972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银北地区,石嘴山市由自治区直辖改为地区辖,与平罗、贺兰、陶乐3县同归银北地区统辖。1975年11月2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银北地区,石嘴山市恢复由自治区直辖,平罗、陶乐2县改由市辖,贺兰县划归银川市辖。1987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原石嘴山市郊区的大部分地区被划出,市辖3区3县。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将原石炭井区的行政区域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将平罗县的隆湖吊庄及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3个村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市辖2区3县。2004年1月30日,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04]7号《关于撤销石嘴山市石嘴山区和惠农县设立石嘴山市惠农区的通知》,撤销了石嘴山区和惠农县,成立了惠农区,以原惠农县和原石嘴山区的行政区划为新成立的惠农区的行政区划;同日,根据宁政发[2004]8号《关于撤销石嘴山市陶乐县的通知》,撤销陶乐县,将原陶乐县南部的月牙湖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将原陶乐县北部的红崖子乡、高仁乡、马太沟镇划归平罗县管辖。至此,石嘴山市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2区1县。
三
石嘴山地处西北与华北的结合部,位于华北进入西北地区的战略通道上,贺兰山贯通境外的天然沟谷通道众多,黄河纵贯市境,全程可以通航,区位突出,地形险要,是历代王朝的北部边境设防要塞,素有宁夏北部“咽喉”之称。明王朝因石嘴山“三面受敌”,先后在此修筑“西长城”、“旧北长城”、“北长城”、“沿河长堤”等数道长城边墙。明嘉靖《宁夏新志》指出:“苟失平虏(今平罗县,当时地域范围相当于今市境),则无宁夏(今银川市),无宁夏则无平(平凉)、固(固原),无平、固则关中骚动,渐及于内地,患不可量矣。”反映了市境战略地位之重要。直至现代,“欲固宁夏,必守石嘴子,乃为军事的定论”(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均派遣得力干部在此建立地下组织和秘密国际交通线,不少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市境回国参加革命工作。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石嘴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点,呈现出牧业、农业和农牧业同时并存的格局,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流通渠道。各民族人员往来、产品交流在此绵延不绝,长盛不衰。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王朝在平虏城(今平罗城)附近设立了蒙汉互市的“夷场”(商品交易场所);清初又将其移至石嘴子(今惠农区),成为当时整个河套地区民族贸易的重要“市口”。直到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前,石嘴山仍以“水旱码头”而著称,长期为黄河上游民船航行的起点和货物集散地。“举凡宁夏,甘肃西部,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鄂尔多斯的皮毛、药材、水烟等多集中于此,市境的煤炭、陶瓷等产品也经水路北上南下”,“装载货物之舟停泊者动逾数百”。清末民初,帝国主义势力侵入西北,石嘴山一度成为西北地区城市外贸的市场,盘踞在天津的英、德等外国洋行在此设有10家分行,史称“十大洋行”。甘、宁、青三省所产皮毛多集中于此,经加工后装船外运,年约运出羊皮百万张、毛3000万斤,呈现出“各洋商均集于此,货财山积”(民国《朔方道志》)的“繁荣景象”。居民稀少的石嘴山,“因商而兴”、“因路而兴”、“因煤而兴”,在起步之初,就摆脱了自然经济的束缚,成长为当时小有名气的内陆商业口岸,成长为与当时西北地区大多数传统政治军事性城镇截然不同的经济性的工商城镇。可以说,早期石嘴山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与“交换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近现代交通设施和信息传输系统在石嘴山的设置,也明显早于周边地区。1918年~1919年,黄河上游最早的汽船开始在石嘴山—兰州、石嘴山—包头之间试航;1922年,宁夏境内最早的现代公路宁(夏)包(头)公路通过石嘴山,径穿市境;1929年在石嘴山设立了有线电报局;1933年宁夏省在石嘴山、平罗城、黄渠桥设立电话局。在此前后,宁夏首批现代科学测报机构也在此应运而生,如1934年在石嘴山设气象站、在平罗设水标站,1942年在石嘴山设黄河水文站等。
由于煤炭、陶瓷等产业的先期开发,在石嘴山产生并集中了宁夏近代首批工业无产者;随着大量商品的进出,石嘴山成为外来人员和新思潮进入宁夏的主要通道;通过外出求学或经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得风气之先,较早地接触了外界的新理论新思想;天主教会于1879年在此建立了宁夏地区最早的传教点。频繁的经济交往和人员流动,不同文化、思潮的交织和碰撞,形成了石嘴山与其他地区极为不同的历史人文现象。清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一度以石嘴山为支撑点,沟通内蒙古、陕北一带;1901年,在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的低潮中,石嘴山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下营子教案;1911年11月1日,平罗民军响应武昌起义揭竿而起,建立了在西北也属首批的“顺南”政权;“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石嘴山都是宁夏最早接受革命影响的地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地下支部在此建立,当地优秀青年成为宁夏首批的共产党员,党组织虽多次遭反动当局的镇压破坏,但党的影响却深入民心。
古老的历史和特殊的区位,造就了石嘴山“移民城市”的特点。伴随着秦始皇“北击匈奴”,石嘴山地区出现了首批来自中原的移民和驻军。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在平定“三齐”后,“徙历下(今山东济南)民”于浑怀障故址,设置“历城”,这是大规模中原移民进入市境的最早记载。北周曾两次向今宁夏北部移民。唐初,在宁夏北部陆续安置了大批内附的突厥、吐谷浑等民族,“安史之乱”前后吐蕃、回纥等民族也陆续进入。五代时期(907年~960年)党项、羌开始进入市境。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新渠、宝丰二县,“招徕民人已有四千余户”。光绪十八年(1892年),内蒙古后套地区大旱,“套民逃宁夏就食者极众”,流落平罗地区者最多,由此市境内人口激增。乾隆初,平罗县人口为156360人,道光初增至169056人,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人口的最高峰。同时善于经商的回族也较早地进入了石嘴山。据20世纪40年代编写的《宁夏纪要》载,石嘴子(今惠农区)人口中“回民占三分之二”。1943年11月,有200~300户灾民被当局从西安移至冲岗堡、常石墩、潮湖堡(今平罗县崇岗乡一带),部分灾民后定居于打硙口堡(今大武口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石嘴山人口构成的重要特点更显现了移民比例高的特点。1951年至1999年的49年间,市境人口迁移增长212236人,占纯增人口的38.58%,年均迁移增长4331人,年迁移增长人口超过万人的年份有1953年、1959年、1960年、1966年、1967年、1994年,其中1959年迁移人口增长43199人,为历史最高值。据调查资料显示,银川市、石嘴山市“城镇人口中,60%~80%的人原籍是区外或是区外人的后裔”(常乃光主编《中国人口·宁夏分册》)。
石嘴山古今移民的历史,渐进形成了石嘴山古今移民文化的鲜明特色:秦、汉至清初有中原移民带来的汉文化、屯垦文化、农耕文化及匈奴、鲜卑、党项、羌、蒙古、满、回等民族文化。回族作为石嘴山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长期和睦生活,在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相互交融、渗透,在市境内人民的衣着、饮食、婚嫁、语言和民族音乐歌舞以及建筑特色中融入了回族文化、伊斯兰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石嘴山煤炭资源的开发,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建设者,在带来新的产业、新的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文明,不断丰富和构筑着新的“移民文化”。正是因为早期移民的开发和后期移民的到来,得益于黄河水,得益于贺兰山,石嘴山人民才创造了早期的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城市——石嘴山。“五湖四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开创新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扬文化、激流勇进”的“石嘴山精神”,正是对石嘴山移民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
四
1949年9月25日至28日,市境各县先后解放,石嘴山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同年10月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新生的石嘴山在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配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武装剿匪斗争,开展了救灾济贫、互助合作、生产建设和整修水利等工作,统一了财政收支和货币管理,调整了工商业,控制了市场和物价,使石嘴山的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50年下半年至1952年8月,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整党整风运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了宣传贯彻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扫盲教育工作。至此,石嘴山各项社会改革运动基本完成,为党领导人民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进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1952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中央和宁夏省委的要求,到1956年春,石嘴山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原定在三个五年计划内完成由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转变,但石嘴山仅用了一个冬春的时间就宣告完成。因此,这项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过急、过粗和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石嘴山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是成功的。1953年至1956年底,石嘴山地区基本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个体手工业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普遍提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了收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过急、过粗的问题。与此同时,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本着“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1955年秋季之前,主要是通过对加工订货、统购定销、经销代销等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进行改造;1955年秋至1956年上半年,主要是通过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进行改造。
石嘴山地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是成功的,它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私人企业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因政策性的错误,这期间曾不适当地把一大批小商小贩也带入公私合营。总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分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为石嘴山地区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后来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石嘴山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这一时期由于“大跃进”遗留的问题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加之“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政治运动接踵而来,都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行。这一时期,石嘴山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国家对石嘴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石嘴山市的成立。
1960年3月石嘴山市成立之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当时片面强调“为建市献礼”,全市在各条战线开展了持续性的“大跃进”运动。市上在组织人民群众大炼钢铁的同时,贯彻落实中共八届七中全会、郑州会议精神,大办人民公社,安置浙江支宁知识青年,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大鸣大放活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以政治运动来推动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由于当时组织群众进山大炼钢铁,一度放松了农业生产,加之以石嘴山为中心的贺兰山煤炭资源开发后,吸引了大量的外地移民,遂使石嘴山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因此,到1961年年初,因“左”的错误和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生活困难,严峻地摆在了全市人民面前。为了度过三年暂时困难时期,中共石嘴山工委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精简机关工作人员,迁赶、下放盲目流入石嘴山地区的外地人员和城镇闲散人员。同时组织广大社员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停办了一些盲目上马的无原材料的小企业……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石嘴山市人民终于战胜了饥荒,度过了忍饥挨饿的“低标准、瓜菜代”三年困难时期。在此期间,根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全市还相继开展了新的“三反”、“五反”运动和“双反”运动,以及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城市反“五风”运动等。“双反”和“四清”运动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具体表现,它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挫伤了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给石嘴山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后来市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对错误处理的人员进行了甄别、改正。1964年5月以后,在国家“加快大三线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一批批沿海和内地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迁入石嘴山;同时,煤炭部还将石炭井、汝箕沟、呼鲁斯太矿区列为“三五”、“四五”时期西北大三线建设的重点矿区进行建设,极大地增强了石嘴山市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面对新的建设任务,石嘴山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团结奋斗,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努力发展大好形势,全市上下到处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1966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宁夏在踏踏实实前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高潮中看如何冷热结合》的通讯,并配发了题为《求实》的社论,对宁夏发展经济的经验予以报道。因此,在当时宁夏全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石嘴山市的工业大发展局面正蓄势待发,即将掀起高潮。然而这一切,很快就被当年爆发的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所延误。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点燃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导火索。1966年4月16日起,《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对《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错误批判,煽起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烈火。同年5月底,陈伯达率领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夺权后,于6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鼓动破“四旧”立“四新”的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2日又发表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7人于5月25日在北大贴出的《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以及《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的评论员文章。此后又继续发表了《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做资产阶级保皇派?》等煽动性社论,把《五·一六通知》(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于16日通过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的内容捅向全国,以此为标志真正把“文化大革命”发动了起来。“文化大革命”初期,石嘴山人民和各项事业深受其害,大大小小的批判会、辩论会,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红海洋”,名称各异的“造反”组织等骤然间在城市涌现。频繁的各种政治运动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脱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经济工作步入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入1970年后,石嘴山市在继续贯彻“九大”精神,进行“斗、批、改”,把战备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的同时,根据3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精神,市委成立清查“五·一六”领导小组,开展清查工作。在当时“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把“攻击文化大革命”、“攻击林彪”以及“为刘少奇翻案”等,视为“现行反革命”加以惩处,清查运动扩大化。这期间,中共中央先后下达了《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和《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简称“一打三反”)。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石嘴山市开展了“一打三反”运动,至1973年6月基本结束。1971年4月3日至13日,召开了中共石嘴山市第二次代表大会。石嘴山市党的核心小组组长董滋全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胜利》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深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教育的决定》。10月11日至14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粉碎林彪集团反革命政变阴谋的文件精神。从这年12月起,党中央批发的三批材料陆续在全市逐级传达,全市上下揭发批判林彪集团的罪行,并开展了清查与林彪集团阴谋活动有关的人和事的工作。同时开展“批修整风”和“批林整风”,批判林彪反革命政变纲领《571工程纪要》。此后,石嘴山同全国一样,继续批判林彪反党集团,批修整风,批判资产阶级法权,评论《水浒》,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这些运动一直持续到粉碎“四人帮”(即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先后在石嘴山地区兴建了一批国营大中型企业,投产了一些矿井;“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十分高涨。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的工农业生产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因此,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内乱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石嘴山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绩。到1976年底,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达3.75亿元,比1966年1.29亿元增加1.9倍。当然,这一切正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这“绝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得大的多的成就。”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党集团,“文化大革命”至此结束。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在大武口广场举行了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大会。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全市开始进行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清理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治理整顿,进行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石嘴山进入了全面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全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1979年2月12日至15日,继“文化大革命”中的1971年4月中共石嘴山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召开了中共石嘴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王瑞刚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工作报告。大会总结了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来各方面工作情况,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及应采取的措施。大会确定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搞好工作重点的转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紧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加速石嘴山市经济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大会提出“坚决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标志着全市各级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基本上摆脱了数十年以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工作的观念和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开始把精力用在经济建设上。继市第三次党代会后,全市工、青、妇群众团体以及各行各业连续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号召各族各界人民群众振奋精神,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石嘴山市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全市的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从1980年开始,部分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4年,全市农户普遍实行了这种责任制。根据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1984年6月,全市农村普遍建立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不复存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规定,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大批乡镇企业也在石嘴山地区崛起,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而且提供了财政收入,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983年9月,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企业全面整顿工作的决定》;1984年5月又印发了《市属企业扩大自主权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批转了《关于党政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意见》。此后,又陆续发出了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当前城市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一些优惠政策;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1985年8月,中共石嘴山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加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的任务。1987年党的十三大后,石嘴山市委带领石嘴山市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加速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本着“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原则,始终把简政放权、搞活企业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石嘴山市城市集体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党政机关干部要廉洁的暂行规定》。在中共石嘴山市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上,还制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工业、农业,促进合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基本完成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任务,促进了经济工作的全面、稳定的发展。
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1984年12月至1987年1月,全市各级党组织全面开展了整党工作。经过整党,党在思想、作风、组织、纪律方面有了加强,党内在思想、作风、组织上的严重不纯状况有所改变。整党之后,市委制定了《市委工作规则》《关于企业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学校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对不合格党员教育处理意见》,召开了全市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及表彰大会,加强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1990年8月,召开了中共石嘴山市第五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石嘴山市建设成为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坚持稳定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的城市;为把党组织建设成理论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坚强,内部更加团结,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紧密,能够领导全市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而奋斗。全市先后抽调机关干部分批下乡、下厂,帮助乡村、厂矿企业开展扶贫帮困和帮助企业开展工作;先后在全市上下开展了“重振石嘴山”“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等活动;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等。1999年3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于1998年11月21日所作的《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市委遵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于1999年至2000年,在全市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三讲”教育。全市“三讲”教育工作无论是在总体方案的制定,还是具体步骤的实施,都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进行,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严格工作标准,准确掌握政策,确保了“三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收到了实效。但也有个别单位、个别人在“三讲”教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讲“虚”不讲“实”,讲“小”不讲“大”,避重就轻的现象。
2001年9月,召开了中共石嘴山市第七次代表大会,郑小明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题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现代化石嘴山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在此基础上,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完成工业化。为此,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抓住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推进工业化这个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从整体上搞活搞好全市工业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实力,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4月24日至7月底,全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学、查、改”活动,通过”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三个阶段,使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在全市形成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推动石嘴山在西部大开发中再上新台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年12月30日,市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一化促三化”的工作战略,以加快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谋求石嘴山市经济社会超常规、快速度、高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全市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科、教、文、卫、体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深入,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社会风气不断净化,“学、查、改”教育深入人心。全社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外贸经济活跃。农业生产成绩喜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星海湖湿地综合整治工程中,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石嘴山速度”。同年市委七届五次全委会提出了“五湖四海、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开创新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扬文化、激流勇进”32字的石嘴山精神,对于激励和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石嘴山具有重大意义。
在石嘴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作为一个“因煤设市”“依煤而兴”的典型的资源性工业城市,随着市境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全市经济结构矛盾也开始凸现,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工业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批企业改制或破产,大量职工下岗,环境严重恶化,城市基础建设落后,农民增收步伐减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给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历史的欠账、改革的冲击、发展的压力和人民的期盼,2003年市委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建市4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科学分析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于4月25日的市委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石嘴山经济社会可持续、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即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翻番”,突出“三个重点”,加快“四个进程”。在同年12月29日的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又提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全面加快石嘴山现代化进程”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大工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产业对接,借船出海,借水行舟,广借外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提高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按照“产业对接”工程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全市上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机遇,深度挖掘内部活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寻求对外交流与合作,千方百计引项目、引资金、引智力、引人才,借助外力谋求发展,使内力和外力有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升。在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中,切实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紧密结合起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全市上下植树造林,改山治水,奋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使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在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切实从石嘴山实际出发,把“从根本上改变石嘴山的面貌,从根本上提升石嘴山的形象,从根本上提高石嘴山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石嘴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纾解民困,以实际行动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形成凝聚力的浓厚氛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从实际出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决贯彻国家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安定有序,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12月,召开了中共石嘴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走科学发展之路,谋小康建设新篇,为构建和谐石嘴山而努力奋斗。市委书记杨春光向大会作了题为《走科学发展之路,谋小康建设新篇,为构建和谐石嘴山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2007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向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迈进。全年以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生态建设大会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大战役”为总抓手,不断加快推进“五大战略”,努力构筑“八大体系”,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年产3万吨L-乳酸、4500吨多晶硅、10000吨海绵钛、50000吨活性炭、2000辆汽车装配等一批引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西部聚氯乙烯公司20万吨PVC及17万吨烧碱、年产3万吨干法氟化铝、国电石嘴山第一发电公司2×33万千瓦发电机组技改等34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每年可新增工业增加值20亿元;2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17.5%,拉动经济增长9.8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利税增长43%,其中利润增长近1倍。重点实施了沙湖纸业、大荣公司、大地冶金等26家企业38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英力特化工电石炉烟气回收、嘉特炭黑公司尾气发电、宝马化工炉气发电、国能新型建材公司煤矸石制砖等5个项目已列入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国债备选项目,共争取到国债资金2180万元。拆除了平罗恒达水泥厂、国电石嘴山第一发电公司4台小火电机组等一批能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企业。牛羊、蔬菜、枸杞、水产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总量分别增长了2.3%、7.1%、19.4%和22%。全市支持农业的补贴(含转移支付)共435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62万亩。粮食总产达35.3万吨,稳中有增。惠农区成为全自治区第一个全面实现农村安全饮水的县区。初步形成了平罗县的牛羊、地膜马铃薯、制种,惠农区的脱水菜、枸杞、奶牛和大武口区的设施农业、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村企合作、特色种养殖园区建设、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逐步完善。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了平罗县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全市羊牛、蔬菜、枸杞、水产、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土地流转、村企合作等农村经济发展新机制逐步完善,以盐碱荒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808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9亿元。大武口新区、惠农新区、平罗新区初具规模,两区一县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59%。60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快速推进,大武口新区人民公园建成开园,世纪大道延伸段、星光大道、西环路等工程全面完工。建成了平罗黄河大桥、天然气输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55个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十七大生态园”全面规划建设,中华奇石山、绿宝石、石嘴子等12个生态园初具规模。重点建设了星海湖、山水大道景观、大汝路景观、中华奇石山、平原水库、火炬广场、人民公园、新月海生态公园、石嘴子公园、森林公园续建、110国道崇岗段整治等生态工程。全年造林绿化11.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五项活动深入开展,星海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市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累计开发商品房178万平方米。惠农采煤沉陷区内1300多户居民全部搬迁安置,彻底解决了51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了“塞上农民新居”、农村居民点、乡村道路、林带、城乡接合部、公共场所和农贸市场整治;完成了高速公路及主干道路两侧村庄改造、新建任务;“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0个,涉及住户860户,建设走在了自治区前列。整治村庄示范点55个,改造农民住房5124户,完成了60%以上的村庄规划任务。为5.15万农民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造乡村道路503.7公里,新建改造庄点171个,惠及5万余农民群众。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继续实施“南下、东进、西出、北联”的招商策略,先后参加了西洽会、渝洽会、津洽会以及宁夏(上海)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促成了大连锦华公司星海湖综合开发、常州轨道车辆研究中心30万千瓦风力发电、永威炭业公司与美国马克国标公司4万吨炭电极等29个签约项目。全年引进各类招商项目380个,实际到位资金73.63亿元,增长24.8%。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16.3%。其中,工业项目115个,农业项目15个,商贸旅游项目4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9个,1000至5000万元的项目60个。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65亿美元,增长14.7%。承办了21世纪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全国性会议。与泰国大成府,美国奥兰多,河北唐山、湖南株洲、广西钦州、山东淄博等缔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提高了石嘴山市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18.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4.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60元,比上年增长14.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66元,位居自治区第一,比上年增长8%,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比上年增长9.5%;万元GDP综合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12.7%和2.42%;全年造林绿化11.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8%,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进入2008年,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清醒地认识到:石嘴山市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周边地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和严峻挑战,如果不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发展思路上超越自我,在发展速度上再快一些,发展质量上再好一些,推进发展的措施再硬一些,那么石嘴山跨越式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就会被周边地市甩在后面,因此,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石嘴山的中心任务,核心是转变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方式,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谋求新的振兴之路。2月13至15日,全市举办了主题为“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大讨论,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市委书记李文章《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真抓实干中加快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全市上下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在创新进取中破解难题,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上来,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石嘴山经济大发展。要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即要破除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要破除依赖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增长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要破除“官本位”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要破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争先进的意识;要破除“只当和尚不撞钟、只占位子不干事”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时代责任意识。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五个破除、五个树立”的要求,拿出老一辈石嘴山人在荒漠戈壁上战天斗地的创业精神和勇于在困境中冲出一条新路的献身精神,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思维惰性,不断激发与时俱进、开创新业的精神,把石嘴山的改革发展大业不断推向前进。用新视野、新理念、新措施打开新局面,创造新成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石嘴山的思想大解放走在全区前列。同年2月26日,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暨经济转型动员大会,全面分析了工业和经济转型形势,对今后全市工业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经济转型,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确定了石嘴山市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山水园林特色新型工业城市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做强“三大产业”,建设“三大基地”,推进“四个转变”,狠抓项目建设、狠抓优势产业、狠抓工业园区、狠抓技术创新、狠抓招商引资、狠抓节能减排,做好“大、强、专、高、招、舍”6篇文章,加快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具有石嘴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三大目标”:到2012年,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提高,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比2007年翻一番;工业对财政增收贡献率明显提高,达到80%以上;节能减排综合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6%,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2%,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做大“三大产业”:做大做强以火电、风电、太阳能、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以钽铌铍稀有金属、镁及镁合金、多晶硅、碳基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钢铁、煤机制造、汽车装配等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到2012年,“三大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建设“三大基地”:努力把石嘴山市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西北重要的先进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真正实现在全国有亮点、西部有位置、宁夏敢争先。推进“四个转变”:由资源导向型向技术进步型和人力资源型转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由企业自我封闭、自我发展向横向联合发展转变,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走出一条和谐发展之路;由主要发展传统产业向积极发展新兴接续产业转变,走出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确定。今日石嘴山,一个“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大讨论热潮正在全市上下蓬勃兴起。在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开创新业,奋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的目标迈进!
这就是石嘴山的历史。
这就是石嘴山的现实。
知识出处
《当代石嘴山日史》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全面地记载了1949年九月下旬石嘴山解放至2008年4月30日石嘴山市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