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石嘴山日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135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内容

《当代石嘴山日史》问世之际,市领导嘱我作序,非常高兴。这是因为,我曾在石嘴山工作、生活过多年,对石嘴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在此,我向为编纂这部160万字的大型史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希望石嘴山市今后编写出版更好、更多的反映石嘴山历史与现实的佳史良志。
  石嘴山位于宁夏北部,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背山面河,实乃人杰地灵之地。因其地处我国西北与华北两大区的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流通要道,也是中原王朝的北部设防之要塞,素有宁夏“锁匙”“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石嘴山设置军事城障“浑怀障”,此后,历代王朝移民屯兵,设州置县,以固边防。史籍记载:“苟失平虏,则无宁夏,无宁夏则无平、固,无平、固则关中骚动,渐极于内地,患不可量矣”,“欲固宁夏,必守石嘴子,乃为军事定论”。
  石嘴山古老的历史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古老的文化。这里山河殊异,文化璀燦。贺兰山险峻、雄浑、仁厚,英姿勃发,阻挡着西伯利亚的高天寒流和蒙古高原的沙漠风暴;黄河水舒展、平缓、勤奋,聪灵通慧,昼夜不息地浇灌着万顷良田;贺兰山岩画神形兼备,气象万千,被誉为古代先民的“百科全书”……这里的长城、烽燧、古堡、关隘……每一处古迹,毎一件文物,都镌刻着饱经沧桑的历史故事,见证着今日石嘴山的建设成就。不仅如此,石嘴山还蕴藏着丰厚的煤炭资源,遂使石嘴山1960年“因煤设市”,成为了宁夏工业的先驱和摇篮,成为了一座迅速崛起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成为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
  翻阅《当代石嘴山日史》这部厚重的书稿,我们欣喜地看到,1949年9月石嘴山解放以来,特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石嘴山历届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族儿女奋力拼搏,在贺兰山这片洪积扇上垦荒凿石,辛勤耕耘,使这片亘古戈壁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就以石嘴山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大武口来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非常荒凉;而今,广场绿地、高楼大厦、道路街巷、田园农舍、绿树繁花、湖光山色,一派祥和繁荣景象。石嘴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令人振奋。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十分重大。1985年我担任石嘴山市市长时,就启动了《石嘴山市志》编撰工作。在全市首次市志编纂工作大会上,我和市委书记李俊杰同志都强调了修志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我知道编史修志工作的艰辛。《当代石嘴山日史》内容时间跨度长达60年,编写这样一部大型日史,无疑是一项工作浩繁、倍熬心血的繁重劳动。令人赞叹的是,中共石嘴山市委、政府志存高远,秉承我国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在相继编写出版了《石嘴山市志》《古今石嘴山》《当代石嘴山简史》《新世纪石嘴山》等多部史志地情书外,又推出了这部以时为经、以事为纬,运.用新概念、新体例、新体系、新方法编纂而成的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载石嘴山近60年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大型史书。统揽书稿,内容丰富翔实,选材详略得当,编写体例完备,历史脉络清晰,语言繁简相宜。举凡石嘴山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乃至天文、地理等大事、要事、特事……均有着墨。不仅记述了石嘴山各项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发展前进中的一些不足与失误,充分体现了编史修志“存史,资治、教化”的宗旨。
  《当代石嘴山日史》的出版发行,无疑为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石嘴山人进一步深入了解、认识、研究石嘴山,提供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史料平台,这在全市上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目标迈进的战略进程中,必将成为一部开卷有益的珍贵大型资料工具书,必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知我石嘴山、爱我石嘴山、建我石嘴山”的热情,必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知识出处

当代石嘴山日史

《当代石嘴山日史》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全面地记载了1949年九月下旬石嘴山解放至2008年4月30日石嘴山市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