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有关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103
颗粒名称: 其他有关史料
分类号: G256
页数: 101
页码: 499-599
摘要: 本文主要记述了各个历史资料的译文内容。包括《宁夏俞氏族谱序》、《俞母赫太夫人七十寿序》、《盛初公暨赫太宜人墓志铭》、《重修平罗文昌阁碑纪》等。
关键词: 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 史料

内容

高学耀撰《宁夏俞氏族谱序》译文
  赵和平译
  以前,古代尧、舜、禹等几个著名的帝王用《孝经》教育和感化天下的老百姓,开始让他们知道“受恩思报、不忘本源”的道理。礼作为一种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仪式,它不会忘记自己是与这种社会政治制度一起产生的。所以,当时的这种社会政治制度,其实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或嫡庶关系来组织管理并统治社会的法则。用这个办法来组织族人敬拜祖先,以上下尊卑和亲疏远近的排序,维护和团结家族中的所有成员。对上,管理好祖先的牌位,办理好父辈们所遗留下来的事情;对下,管理和处理好子孙后代的事情;左右,处理好与兄弟姊妹及亲朋好友的关系,使其前后相承,延续不断,让他们普遍都知道追根寻源的道理。以男性子孙排成的、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系统有了次序,礼仪和教化的制度也就更加明确了。纂修这样的族谱极其重要啊!
  如果所有相传的世代都不注重制定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宗谱、族谱、家谱、家传、家乘等家族资料逐渐丢失或湮灭,虽然有显贵的仕宦名家延续不断,喜庆之事接踵而来,家族在国内推崇为显著的名声和显赫的姓氏蓬勃兴起,而且代代都有出名的人,但由于常常变迁而不能保持稳定,那样就会逐渐地导致家族的起源和发展紊乱。即将准备依照祖宗留下来的成功做法上溯曾祖,按照上下、左右、长幼、亲疏等次序分辨和区别清楚宗族关系,崇尚古代的礼教以成为表率和典范。倘若本来不是仁爱而有节操、品行端正、有德行、孝顺长辈的人的恳切真挚内心,实在难于祈求到继承父辈们的志向,传述父辈的事迹,以至于能够按照先人的遗志而不更替废除。身为知府官的俞思益,体念已故的伯父俞德渊有生之年没有完成的志向,毅然决然地以遵循和继承父辈们的志向、传述父辈们的事迹为自己的责任,多年来以非常急切的心情,念念不忘纂修族谱这件事情。现在《宁夏俞氏族谱》纂成,回头看看这件事情,追忆和回想过去,俞家的世系流传久远而不被人轻视。
  追溯以往太古之时,如远古轩辕黄帝时的名医俞岐伯,他是以高明的医术而声名远播;后来宋朝的俞寿翁以守法循理的官吏而出名,获得了最好的官声;紧接着就是明代的开国功臣俞廷玉父子,他们是以忠诚勇敢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天下而有名声和地位。这里如果不是必须历举典故的人物和事件,或者可以忘记。诚心诚意地追念名人遥远的后裔,其传世悠久长远,他们的家族分支已经无法知道得那么详尽了。宁夏俞氏家族隶属甘肃省宁夏县。他们的祖先本来是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州的名门望族,明朝为了当官出游甘肃,于是把家安在了宁夏县,后来又迁居到平罗县一直到了现在。自从迁居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衰落或破败的样子。而遵循源流必然要追溯渊源,而且是追溯期限最近的家族渊源,现在要述说的那就是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州的这一个支系。
  当初,在清朝建立的时候,只是大概听说诸位祖先曾经对家人说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话,但(那些话)没有传承下来,早就已经湮没而不复存在了。也就是宁夏俞氏这一本支,祸害和灾难时时地交替出现。既然现在已经纂修了这个族谱,满腹慨叹的样子也就都消失了。而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树立起续修族谱的志向,将来又有谁能够坚持把这件事情再继续做了下去呢?我们的知府官俞思益产生了编纂《宁夏俞氏族谱》的设想,并且努力做了这件事情。这本来就是对先人们的一种仁爱孝顺的恳切思念或真挚惦念,而不敢淡然置之或不加理会,只是推迟了做这件事情的计划罢了。身为知府的俞思益,在繁忙从政的闲暇时间里,怀着继续记述家族中事情的恳切愿望,一年又一年地专程回到家乡收集资料,只是可惜同治初年家乡遭到了战乱,再难以找到祖先遗留下来的家族典籍,也无法证实家族宗室重要成员的身份状况和有关情况。前无继承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家训或家书,后正等待子孙们将来慢慢地去谋划这件事情。只争朝夕为后人留下祖先的业绩或名声,综合搜集撰写先祖铭文和家传的文字,这是俞思益恳切至诚、努力不倦地来继续记述家族中事情的一片苦心啊!
  在近来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些纂修族谱的人有意夸大事实,侈谈或罗列什么与轩辕黄帝有血缘关系,等等,故意将自己或家族成员任意地寄附于某贤明者的名下或支系里。我这个有学者身份的人,难道就不能够扭转和纠正这种不良风气吗?难道会与他们一概而论或者相提并论吗?况且我这个人(指导)徒弟和门生们纂修族谱、续写宋元明清等近代祖先的功业,显然是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加简单和更为容易地做好这件事情。俞氏家族中纂修的这个族谱,在今天来说是个首创,而且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不怕所遇到的困难。所以,至于此谱所记的内容,由现在向前追溯,按次序向前表明和叙述七代。七世以前已经死去、而且非常稀少无法追溯的事情谨慎言之,宁缺毋滥。我推测百年来不随意迁变移徙的诸多例子,都源于不宜再往前追溯!
  早在明朝的时候,只允许撰写反映五世以内的文字来祭祀祖先,这难道也妨碍崇祀和祭拜先祖吗?对于辈数相隔不近的祖先,虽然难免会留有遗憾,但作为读者来讲,应当特别原谅作者的一番苦心。况且这个谱系既然已经明确,宗族的一些规矩也逐渐形成文章,祠规逐渐创立而礼教也开始盛行;敬孝的感应逐渐产生而做人的德行也不断得到提升,努力从事他们自己的功课与事业。到那个时候一定会亲眼看到后继有人,事业兴旺发达。并且具有渊博知识和深厚功业的人,以及源流弥长、低调沉稳而内心收敛的人,来源于高尚的情操和远播四方的德行。有这样的人接续和继承前人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家业和事业一定会没有止境。族谱现在已经纂成,知府官俞思益情深谊厚地嘱托我给这个族谱写一篇序文,晚辈虽然学问和知识浅薄简陋,但终究不敢以没有文采等理由来推辞,于是特别写了这篇文章,记述这部家书形成的一些情况,用来慰藉永不竭尽的孝亲之思,用这样的方式来祝愿俞氏家族成员今后有无穷的幸福!
  知府官俞思益深深地愧疚没有写出祭祖的文章,而且当时已经关起门来在家守丧,埋头苦读和研讨有关丧祭的礼书,没有闲暇时间。不久,由于别的原因把这件事情放在了一边,在慈惠堂(推测为高学耀的书斋名称)束之高阁了起来。再加上粗糙简陋,怕人见笑。我感到非常地内疚、不安和抱歉,过年见面的时候作了修改,于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才完成了这个族谱。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十五日整理。治晚生广东番禺高学耀恭谨作序!
  俞氏宗谱
  张作楠撰《俞母赫太夫人七十寿序》译文
  赵和平译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我(指张作楠)和俞德渊(号陶泉)在南京结为朋友。那时,我在江苏常州府任阳湖县知县,俞德渊任荆溪县知县(这两个县均为常州府八县之一)。我俩相约迎养自己的父母。我的父亲来了不久,以自己不太适应城里的生活环境为由,就又回到老家去了。俞德渊的母亲赫太夫人也以路途遥远为由,而不愿意来到他的身边(接受迎养)。后来,我被调到太仓县,俞德渊被调到长洲县。我再次提出了迎养想法,没有得到父亲的允许。俞德渊以江南地势低洼潮湿,也不敢再强行迎养自己的母亲。(我们)只有告诫对方一定要做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吏并互相勉励,做到名副其实,消除父母期望(我们做清官)思虑。
  道光三年(1823年)冬天,我的母亲70周岁,俞德渊给她写了祝寿的文章。道光四年(1824年)十一月六日,高兴地迎来了赫太夫人70周岁的生日。我即使没有能到堂上为太夫人祝寿的机会,然而,太夫人之所以一心一意为一家福泽还在继续操劳,至今没有止境,那么可从陶泉的(言行)就能看到她这么做的原因了。
  俞德渊每次跟我谈论起来,引经据典,能详列其词。(我向他)请教,(他)就说:“我年少的时候,故去的父亲对我们功课考察得很严格,必然会要求我背诵所学的课程。母亲生怕我们兄弟几个不能把书读熟并背诵下来,将灯加满油以夜半作为勤奋读书的时限,所以到今天为止,仍然记忆在心里。”俞德渊的饭桌上两种以上的菜肴很少,不穿华贵的衣服,有的人质疑他过于俭朴。俞德渊说:“我年少的时候,故去的父亲偶然得病,家里贫穷,新麦子还没有割下来拉到场上,母亲把先成熟的大麦麦穗采摘下来蒸熟后,将麦粒儿揉下来作为饭食给父亲吃,而她自己却带领我们兄弟几个吃以豆叶为主的粗食,(她)衣着俭朴,将头发结成锥形的髻(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不认识妇女用的化妆品和丝绸是什么东西。这是母亲的本性所在,直到今天为止还是(那个)自然而然的样子。我哪敢突然拥有用黄色的丝绸做成的被子,饱食像猪肉一样的好食品?”我每次到俞德渊的官署或书斋拜见,大门以内听不到喧哗和嬉笑的声音,常常自愧不如他管理得那样好。俞德渊说:“这是母亲的家法。母亲治家严肃,有时,孙子们在外面玩耍传来的嬉笑声,总是被呵斥和禁止;亲戚们不是至亲不允许进入内室。况且官署属于清净和严肃之地,哪敢容忍奴仆等下人们喧哗和扰攘呢?”
  道光三年(1823年)苏州和松州两地发生大水,俞德渊向总督和巡抚大人报请按例给予赈济,(他)将府库里的钱借了出来买成粮食,用船运至灾区,紧接着(灾区的)粮价得以平抑,亏损了数万元之多。(俞德渊)曾经告诉我说:“过去在老家的宅邸里侍奉母亲,亲戚和族人们遇上危急之事或发生变故的时候,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接济和帮助。(母亲)告诉我说:‘我们家过去很贫穷,应当想到贫穷的人们的苦处。’现在(我)有了老百姓父母官的这个责任,尤其不敢不体谅母亲的一片苦心,而忘了老百姓的苦处啊!”俞德渊年少时受到了规矩与法度的训练,成年后又得到了赫太夫人的提醒和教导,成为了博学多思的人和(朝廷)派出的好官,所以,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而我独自叹息:赫太夫人自从嫁到俞家后遭遇苦难,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侍奉婆婆(指俞盛初后母杜太淑人)竭尽孝道,抚养俞德渊的父亲前妻所遗留的女儿,又竭尽其最大的慈爱,而完成俞德渊的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俭以养德,廉以养教。端正其本性务必像幼年学习的时候那样,而在贫穷和没有地位的日子里磨炼自己的品质。所见到的已经不是用“唐代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宋代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那样的方法所能够达到的了。现在子女孝顺,孙辈贤惠,显亲扬名,没有尽止。而太夫人最有出息的儿子,仍然还像从前一样。大概唯有太夫人把盛初公的心意作为自己的心意,所以盛初公的志向和愿望能够实现。也唯有他的几个儿子把太夫人的心意作为他们自己的心意,所以太夫人的心更加安慰。而俞德渊又更加推崇太夫人的良好教治,(把她作为)以造苍生的福祉;恩泽如风的扇子;培养和保持不慕荣利志向的方子;大众母亲的赞歌;或生命永恒不朽颂词。太夫人更加快乐,而且忘了自己也已经衰老了啊!
  以往,北宋书法家蔡襄在福州侍奉自己的母亲,一时传为佳话。然而,晋朝的陶侃,官至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军事。他刚开始任寻阳县吏时,利用管理渔业之便,捎回一些鲊给母亲。母亲却不领情,将鲊封好退回,还写信责备他说:“你当了小官,就把公家的东西拿来送给我,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我的忧虑。”由于母亲的严厉教育,陶侃一生不仅为官清廉,而且还十分节俭。他任荆州刺史时,连造船余下的锯末也要人收集起来,雪后天晴再撒到坡路上,便于人们行走。告老辞官时,他把所有的公物都一一交接清楚才离去。后人称赞陶侃清廉,更称赞陶母封鲊的美德。这种美德便是从不贪不恋开始。陶侃的母亲不接受儿子的侍奉,也不失为是一种慈爱,况且前面皇上称帝的时候广施恩泽,太夫人以及故去的俞氏祖先们都得到了深厚的恩惠和荣典,所以把分封和奖赏看作更大的荣耀,而勉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当个贤能的官吏。一年当中,还寄来了许多封告诫的书信。可以作传的又不仅仅是这样一两件事情啊!
  官员考核刚完,俞德渊因才能出众而被举荐,他打算在吏部的带领下朝觐皇上。授官以后请假回到老家举杯饮酒,吹奏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南陔》(六笙诗之一)笙歌,跳色彩绚丽而耀眼的舞蹈(让她老人家高兴),(那时候)太夫人必然会高兴而乐意接受。谨以李白诗句中寓意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的慈老竹杖,晶莹透明如冻冰的青田石,王母娘娘用三千年桃核做的杯子,明代著名竹刻家朱三松刻的竹艺作品,南天星座中最亮的那颗老寿星,上、中两元节呈献的莲花灯,竹艺大师陈根的作品,以及轻身不老,延年益寿的神仙草灵芝等稀世珍宝,作为在筵席上助兴、吃喝时所敬献的贵重礼品(来孝敬母亲)。
  明年二月是我父亲的80岁生日,如果可以借这次在外方便奔波的机会一并回故乡探望(的话),稍微表一表(自己的)寸草之心。俞德渊仍然高兴为我(的父亲)作序!
  董国华撰《盛初公暨赫太宜人墓志铭》译文
  李金珠译
  盛初先生逝世后经过了17年,他的二儿子俞德渊到苏州任职,因为生母亡故辞去官职,在回到故乡的日子里,整修父母的坟墓,并请求我给写一篇墓志铭文。当初盛初先生去世时,俞德渊正在礼部应试,滞留京城没时间回去奔丧。他们家办了一个多月的丧事,没有备办埋葬用的石碑。我和德渊曾同时参加乡试,又是同一年出生的人,我俩又先后中了进士,常一同进出词馆。俞德渊出任过我们家乡那个县的官员,长期以来获得了好的政绩。我们每次见面都要反反复复地谈及各自的志向和抱负,友情一向真诚深厚,所以这次请我写这篇墓志铭文,我万万不能推辞。
  俞家的先世原来居住在安徽省无为县,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明朝入陕西宁夏籍,历经数代传至盛初先生。先生祖父名天申,品性敦厚,乐善好施,做了不少积德的善事。俞天申生子俞灏,精通经学术算,恪守志向从不显现自己。被称为百川公的是俞盛初的生父。百川公生养了盛初先生,晚年家境十分贫穷,盛初先生虽然聪明有智慧,但年少时就放弃了读书,到平罗县去经商。平罗是归宁夏府管辖的县城,离府城有一百里,先生曾在此经商。后来因后母年龄大了,早晚无法向老人家请安,才移居到平罗县东乡(今头闸镇)居住,于是就在此入籍了。先生在经商时一向公平交易,从不欺骗顾
  董国华画像客,尤其能择友交往,极其看重许诺之事,无论是收取或给予,一点也不会忘记。盛初先生自己因为早年丧失父亲,所以十分孝顺后母,后母去世后,早晚都去其墓地探望,冬夏从未间断。盛初先生对自己几个儿子的教育讲究方法、掌握分寸,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习他们懂得宾主见面的礼节,几个儿子在外就学于私塾时,他每天都考查他们是勤勉还是懈怠,儿子们吃饭前,授意所有儿子都要朗读,如果做到了,才停止管束。盛初先生的几个儿子都是边读书边耕田,而俞德渊是一心有志于读书的,他在嘉庆丁卯年高中举人,过了10年凭借翰林的身份去了江南做官,凡是他任官职的地方,声誉显赫,可是盛初先生不能亲眼所见了。我听说盛初先生为人心地宽厚,处事谨慎,虽然是一个做生意的人,但一举一动表现出儒生的风范,他继承了祖先的好品德,又把祖先的好品德发扬光大。我还听俞德渊说:“没有父亲(盛初先生)的长期教育和培养以及母亲的教诲,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当初,盛初先生娶妻唐氏,早年就去世。又续娶赫氏为妻,德渊兄弟五人都是赫氏所生养。赫氏十分贤惠,嫁入俞家侍奉后姑,为盛初先生恪尽孝道,抚养盛初先生前妻的女儿,十分有恩情,但督教自己的几个儿子却从不姑息纵容。母亲赫氏做事有爱心、有恒心,常在深夜时分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督促儿子们读书。偶尔遇上歉收年景,她带着儿子们吃豆叶做的饭,而把先成熟的麦子做熟了给干活的男人们吃。
  俞德渊贵为官员后,母亲赫氏仍然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粗衣布衫,并且不让德渊接她出去享受儿子的供养,每年,她都派另外几个儿子去德渊做官的官府里了解他做官的情况。她曾说:“要爱老百姓,自己就要廉洁节俭,我不忍心看到你为了让父母过上好生活而受苦受累,如果你能够恪尽职守,做父母的虽然远离你,但也如同早晚和你相处在一起。”俞德渊多年来,孑然一身在外,做官清廉,工作勤勉,这完全得益于母亲告诫的这番话。
  当初,俞德渊因母长期有病,打算回乡探望。但他管辖的郡县,在癸未三年连降阴雨而闹了水灾,正在赈灾救济的紧要之时,又让他督促疏浚三江水利。这些事情刚刚办理完毕,又接到皇上的圣命,让他办理海运事项。圣命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没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回乡探母,以至于到了母亲弥留之际,没能亲自给母亲口中含玉,实在令人悲伤啊!
  俞德渊是一位聪明干练的人才,他鞠躬尽瘁,担负着当世的重任,星夜兼程奔回家乡,面对生母抱头痛哭,让他的名声在亲属中显扬,这也是最大的尽孝了。
  盛初先生名世隆,乾隆九年(1744年)正月初七生,嘉庆十五年(1810年)十月五日逝世,享年67岁,凭借儿子俞德渊的官职被封拜为儒林郎,又被晋封为奉政大夫。原配妻室唐氏被封拜为安人,又被晋封为宜人,因先生居住宁夏县时去世,所以葬于宁夏县镇河堡百川公墓地中。继配妻室赫氏,被封拜为太安人,又被晋封为太宜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一月初六生,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二十四日去世,享年71岁,生有5个儿子,长子德涵;次子德渊,在嘉庆丁丑年(1817年)考中进士,先任翰林院庶吉士,后任荆溪、长洲知县,苏州督粮同知;三子德源,四子德洵,都是宁夏县庠生;五子德清。有两个女儿,庄杰、张忞(音:敏)是她的两个女婿。还有7个孙子。赫氏墓地在平罗县东乡(今头闸镇)正闸堡昌润渠南面,这里还有杜太宜人的墓葬。
  盛初先生已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十二月某日葬于左面的位置,现在德渊诸兄弟又于道光六年(1826年)某月某日安放赫太宜人的棺椁在盛初先生棺椁的右边,与先生合葬。我写的这篇文章,大概情况如此。
  铭文如下:亲自修养儒家的德行,长期隐身在市民之中,把自己的美德潜藏。孝顺父母,疼爱子女,继承和发扬了祖先的善良与宽厚。你的夫人美名传诵,贤淑高贵又安于贫穷。再布施教化,刻石来称赞你们的美德,流传千古,而无欺诈。让先生和夫人在这最好的墓穴里安息吧!
  林则徐撰《中议大夫两淮盐运使平罗俞公墓志铭》译文
  李金珠译
  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二十日,两淮盐运使平罗人俞公德渊因病去世。在他逝世前一个月,俞公用正式文书陈述了病情,办理了请假手续,此时,我遵奉天子圣命担任了两江总督兼管盐政事务,现把了解的有关俞公的情况呈于当朝。早年我在江苏任按察使,俞公在长洲县任知县,历时三年的赈灾,他竭尽全力,尽心尽职,是州官中最出色的。等到我担任江苏的巡抚后,俞公被举荐担任现今盐运使官职。到任后,他大力整顿盐务,使不景气的盐务渐渐兴旺起来。正当天子要给他委以重任之时,他竟然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此时,两江总督安化人陶公进京面见皇上,要告假回乡修筑祖坟,走在途中停留时,听到俞公去世的消息,用快递的奏章派人马上进京禀告皇上,自己也随即返回江南。多年来,两淮地区的盐纲及赋税诸多事宜都要依靠俞公完成,可现在他亡故了,我们怎么能不万分痛惜俞公离开人世啊?!现将了解的情况陈述如下:
  公姓俞,名德渊,字源培,号陶泉。俞公先祖由安徽无为县举家迁至甘肃宁夏,又迁至平罗县,现在是平罗县人。曾祖父俞天申,祖父俞灏,父亲俞世隆,前母唐氏,生母赫氏。自曾祖父以下的家人都凭借俞公在朝为官,封了官职,俞公去世的先母和生母也都封为淑人。俞公连着几代人都是又读书又耕田,恪守好的品德,从不显露自己。父亲俞世隆生有5个儿子,俞公排行第二,20岁(作者注:指虚岁)进入县学,嘉庆丁卯年(1807年)中举人,丁丑年(1817年)又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一职外放为知县,历任江苏荆溪、长洲二县县令,苏州督粮同知,苏州、常州、江宁府知府、代理江南盐巡道,任命为两淮盐运使官职。
  俞公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寒,曾拆掉房屋的木料卖钱作为考试的费用。考中秀才后,参加省试没有中榜,当今侍郎钱塘王公时任平罗县令,看中了俞公的文章,帮助他进了考场,一次考试就高中举人。过了十年又考中进士。俞公一开始做官,就凭借自己的清白,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凡是任过职的地方,都因为他清廉能干而受到称赞。尤其显著的是荆溪三官堂的和尚被杀一案。起初,差役诬告和尚是被一个屠户杀害的,并拿出血衣作为证据。俞公对此案很怀疑,把案犯屠户领到密室,审讯之后得到实情,证实不是屠户杀了和尚,于是释放了屠户,最终抓捕到了真正的凶手。俞公在长洲任县令时,海门人王有素因打架杀了人,判了死罪抵命,已经审判定罪。到了省城后,王有素大呼冤枉。俞公请求复查此案,检查死尸没有伤痕,最后此案得以平反。
  癸未年(1823年)夏天,长江中下游一带下雨不止,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俞公说:“备荒先要储存粮食,吴地一带的百姓一向很少储藏粮食,江西、湖广地区的早稻六月就已经成熟了,此时正当粮价便宜之时,不如就近从邻近的几个省份买进粮食。”于是,赶忙请求州府贷了十几万两银子,买进楚地的大米。买回后,又按平价卖给百姓。他又顾虑勘察荒地中审查户口最困难,事先他就借着办其他事情亲自到各乡,向保甲长宣布命令,并列出简明的条令,召集老实本分又愿意参加户口审查工作的保甲长,给他们笔和纸,让他们登记他们所在乡的户口以及所操的营生。吴地百姓不熟悉垦荒的事务,认为只是考核保甲长罢了。俞公他们在户口审查完后,先收藏起来,等到商议赈灾之事时,才拿出来向大家公布。他效仿宋朝江东提点史弥巩“厘户五等”的方法,劝说每户想办法自己救济自己和邻里。官员给他们核算盈余和亏损,有多余就注明结余,有亏损就注明补不足,官员一分一毫也不能欺瞒。俞公又打开谷仓,开设粥厂救济灾民,他明令禁止商贩囤积粮食。他又安抚逃荒的灾民,灾民死了,他命令下人用棺木收殓埋葬。他还收养了不少被丢弃的孩子,同时还拿出自己的钱,把麦子研碎做成大饼,在路上发放,赈济灾民。当时,其他县邑社会骚乱,可俞公所管辖的地方社会治安稳定,如同原来的一样。这就使百姓对俞公有一种生死相依、骨肉亲密的感情,百姓们互相都画了俞公的肖像而敬拜。这年冬天河水陡落,趁着枯水季节,俞公组织人力,修整了护田的围堤和小型拦河坝,养畜好耕牛。第二年瘟疫发生,他又设立了医疗机构,发放药物,这些都是俞公致力所做的事情啊!这些事情完成之后,他的声名在当朝出了名,他也接到圣旨,被提升到知州的官衔。
  甲申年(1824年)冬天,高堰决口,阻隔粮船不能通行。陶公当时任巡抚,奏请粮船走海上运输。俞公提出了30条建议,陶公采用了俞公的办法进行试行,在限定的日期内就办完了事情。俞公在任苏州太守的几个月里,请求清理积压案件80余起。南京秦淮河道淤塞,有围堤的田地得不到河水的灌溉;考试的贡院因年久失修,天一下雨里面的泥水就没过了大腿,俞公召集工人进行了疏通治理。众多百姓感到十分便利。
  俞公任盐运使官职之时,正是盐务败坏之际,国币亏空短缺数千万两。在此前,朝廷内有的臣子提出盐务改归场官和灶丁管理的说法。皇上命令尚书蒲城王公(指王鼎)、侍郎满洲宝公(指宝兴)赴扬州和我(林则徐指自己)合计此事,征召俞公也参与议事,俞公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利和害两方面相互依存,谈利的道理一定要兼而考虑害的一面,现在议论改进盐务的说法有三种:一是归为灶丁管理,按烧盐用的敞口锅数量收税;二是归场官管理,按供给的凭证收税;三是归旧有的场商按辨明的烧盐用的敞口锅数量收税。然而这些做法都有其弊病,简要地说有以下几种:如果归灶丁管理,就会发生人工逃走而短缺劳动力的现象;允许私人用锅煮盐,就会出现灾祸,使盐业经营停滞,因此,不能依靠灶丁管理啊!归场官管理,收缴的款项就会短缺,如果考核检查疏漏失缺,官吏和差役就会趁机中饱私囊,因此,也不能依靠场官来管理;如果归原有的场商管理,就会使处在经营困境中的盐商趁机大捞一把,富足的场商就会设法避开,正常的盐务交易就会变成私下的,偷税漏税的现象就会发生,因此说,原有的场商也不能依靠他们管理。凡事在开始谋划时是最难的。与场商签约和清查灶丁,没有一二年时间不能完成。这一二年中规定的盐的销售能停止吗?正常的赋税可以不收吗?岸上的食盐可以长久堆积不动吗?要用什么方法既把这些事情干好又无弊端,就必须要审查好才能动手去做啊!销售食盐是不分地界的,一般来讲,老百姓害怕走远路。如果楚地的食盐短缺,就会依靠川粤地区私盐来供给,这样川粤地区的盐业就要发生危机。苏州、松江、嘉兴、湖州近在咫尺,越过江南地区大量食用这里不属于盐引的盐,那么浙江的盐业就要发生危机。淮北毗连山东省,这里的百姓熟悉背盐贩盐,兖州、沂州这些州府又方便买卖,根据这种情况,这个地方的人们将都食用淮北的盐,这样河北长芦的盐业将要发生危机。到淮南淮北的几万名捆盐的工人,一旦丢了工作,贫穷困苦的生活就会让他们滋扰生事,我担心沿海一带就会发生格杀争斗,刑事案件就会十分繁多,这又是我们应当深思熟虑的问题啊!”在场的诸位官员认为俞公的一番话十分正确。当时正要奏请裁定盐政归督臣我兼管,陶公即刻举荐俞公任运司一职。俞公一再推辞不答应,但最后还是被推当,而且还为盐政做了不少工作,如削减赋税的一些条款,平抑盐引的价格,禁绝盐自变量漏报,同时还疏通了盐场内的河道,杜绝船只内夹带其他货物,惩治了罪大恶极抢劫的土匪、陈规陋习和一些空虚不实的消耗全部被铲除和削减。俞公还能根据不同时间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工作任劳任怨。
  扬州数次闹水灾,俞公前后带头捐出万元巨款,他挑着粥担在街市上给饥饿的灾民吃。他那爱民的执政方法和他当县令时没有一点差别。当时盐务处于重重困境,商业疲软管理滞后,库银储备只有5万两,俞公担任盐运使后,统一管理,正常运作,连接四方盐纲的销路,增加了200多万盐引,划拨押运正杂银成百成千上万两,存有库银350余万两。皇上知道俞公能谨慎小心地安排开支和节俭,杜绝浪费,希望两淮盐务大有起色,正当皇上有意任用俞公时,俞公已经积劳成疾了。
  伤悲啊!俞公性格纯朴,为人正直,能当面直言别人的过错,处理事情坚决果断,即使遇到艰难的事,也能宽松自如地处理。在生母赫淑人亡故时,俞公自己在外为官,认为生母的祭事已在家乡办完,就早晚请安来祭奠生母,坐草席、枕土块,整整过了100天。等回到家乡后,写了祭文自己责备自己,告慰了生母的灵柩,之后又在生母墓旁搭屋居住,守护坟墓3年。
  在家庭开支上,俞公一向与兄弟们均摊,他写了家言教训自己的儿子及侄辈们,为人要厚道本分,讲求实际。他还奖励出身贫穷又勤奋好学的读书人,有些孜孜不倦求学,但又未功成名就的人,经过他的资助,也都获取了功名。俞公为官二十年,身旁从没有妾婢侍奉,家中从不用彩带丝织品作装饰。他的薪俸收入,从不私下里积攒起来去搞赚钱的营生。可是,当他的家乡有了困难时,他无不给予帮助,对同事和朋友的急难之事,他也无不前去支援。俞公才思敏捷,学识精通,治理政务,通达干练。前任节相济宁孙公(指孙玉庭)、襄平蒋公(指蒋攸铦),现任中丞善化贺公(指贺长龄),都一向依靠他,十分器重他。俞公任运司五年,正赶上形势十分混乱错综复杂之时,他用尽气力,费尽心思,要为国家发挥皇上倚重之臣的作用,不辞辛劳,不怕困苦,以此奉献自己的一生。可现在,俞公再也不能完全展现他平生的宏大抱负,使他在当时能有更大的成就了,这太令人伤感了。
  俞公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一月初九日,卒年58岁。原配妻室安氏,有子思震,早年去世,又子葆素,平罗县儒生,又子仲诚,夭折。有一个女儿,嫁给同县的金汝砺。俞公有3个孙子:光昱、光晫、光旭。俞公逝世第二年,他的遗孤护送他的灵柩回乡,安葬在平罗县东乡(今头闸镇)正闸堡昌润渠南畔。并请我为俞公写墓志铭文。因我对俞公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无法推辞。
  铭文如下:像高山一样巍峨,像祥云一样笼罩天空。渠水和雨露滋润着土地,转瞬间刮起了大风。清廉公正耿直的高洁品格,治理县政第一的出色才能。不顾年老双亲和幼子的生活,安居家乡简陋的屋所。孑然一身赴任两淮,振兴盐务在危难时刻。黑色的蛀虫侵蚀国家,有羽毛的斑鸠进行欺骗带来灾害。人们称赞你的勤劳能干,谁又知道你的优秀品德。你依法赶走了小人,你为民铲除了害群之马。你清廉为官不贪图名声,你头脑聪明却不玩弄权术。你知道圣明天子重用自己,竭尽心力做好自己的职务。每年俸禄区区几何,身体越瘦,精神也差。我写下这篇墓志铭文,是把俞公奉为世人的楷模。我完全是内心真实的表白,字里行间没有一点玷辱。高大雄伟的贺兰山,你要好好庇护俞公的坟墓!
  贺长龄撰《两淮都转平罗俞君言行补遗》译文
  赵和平译
  担任两淮都转盐运使的平罗人俞德渊不幸逝世了!现在,两湖(湖南、湖北)总督林则徐既然都已经为他撰写了进入阴间的铭文,我再能说些什么呢?考虑到我同俞德渊交往的时间最长、情谊最深、最了解他,叹惜他还没有来得及干完自己的事业就一病不起,就是他的志向和操行也应该让大家完全知道,假如最终被淹没,无人知晓,那我们将来死了以后,哪里还能够逃避掉应该承担的责任呢?于是,就(我)所知道的和看见的他的有关情况阐述和记录如下,作为对墓志铭里所没有记载下来的内容的一些补充。
  俞德渊把荣誉和利益看得很淡,能够一心一意地忠实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包括佣人),尽量让他人了解自己;从根本上着手处理事务,教化本源,并且谦虚而乐观地向众人表达想做一番事业的想法。情况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结局都有一定的道理,人虽然已经去世了,其做人的思想和方法经常能够想见到。回忆我自己一开始在苏州担任江苏按察使的时候,俞德渊为长洲县令,不久他被提拔为苏州督粮同知,接手主持操办漕粮海运。没有过多长时间,由于他的母亲去世的原因,回原籍老家丁忧,办理母亲的丧事。不久,我到江宁(今南京)担任布政使,他因办理海运事业有功而被提升为常州府知府,但他还未来得及上任就被调任江宁府知府。实际上把他拉到我的身边当了我的助手。我们先后一起共事好多年,凡是任用人才、使用人员或掌管国家事务的事情,必须事先征询和听取他的意见,最后我才决定怎么办。我比较糊涂,比不上他考虑周全。用人必当其才(欧阳修名句“用人之术,当尽其材”),才能赢得人才的心,所以事情都办得很成功,现在回头看来,这都是受益于他的好处。由于我身体和精神的原因,隔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是想念他。虽然想念,但是不可能再见到他,这种心情别人是不会知道和理解的。他做官以来,谨慎地接近官府中的大官小吏。遇有丧事,不按丧葬的礼制穿戴衣帽,他不会去见祭祀的人们。夏天最热的时候审理案子,他不顾汗流浃背,正襟端坐在堂上。过了审理案子的当天,他又再作一些复审,疟疾忽然发作,他拖着震颤的身体(继续工作)。感到事情还没有办理完毕,不能由于身体的原因而停止了下来。
  荆溪籍翰林院庶吉士任泰曾告诉我说:俞德渊一开始来到荆溪县上任,半路上就遇到了拦轿告状的百十余人。过了几年以后,那些拦轿告状的人冒用他人名字又来告状,俞德渊一见面就认出了他们,那些人很吃惊,认为俞德渊是神仙。在这个位置上,俞德渊始终坚持不懈地做着许多事情,而他的清正廉明难道不正是在于其能够以身作则吗?俞德渊在担任长洲县令的那段日子里,元和籍太史石韫玉将“实政在民”四个字制作成匾额,与各方绅士和全体老百姓一起,将其悬挂在俞德渊办公的厅堂里。俞德渊的母亲不幸去世,他要回原籍丁忧,当时的遵义太守平樾峰翰林刚刚同他一起办理完漕粮海运的事情,为他书赠了“至性至情,得天者厚;实心实政,感人也深”的楹联帖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再没有这样的溢美之词了。
  那么,俞德渊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得到了同僚、战友、各方绅士以及全体老百姓的赞扬呢?俞德渊从朝廷中所获得的款项虽然很少,但是必然会特别地保管起来。他说:“朝廷拨来的这些银子是官府的钱,我不敢私自借给我的亲朋好友。”朋友遇有紧急的难事,则倾囊相助而且数量不少。苏州有位大官被罢免解甲归田,离开前不肯偿还在官款项,想让俞德渊帮其还账。我曾经对俞德渊说:“这个人的家里并不贫穷,不需要你这样帮他!”俞德渊不仅很快地帮他还完了欠款,而且还说:“既然已经答应帮助人家,能不偿还吗?”在一个官署里一起供职的某位同僚,即将到省城拜见(某位长官)向上攀附。俞德渊偶然间与我聊起过这件事情,过了几天以后他就感到非常后悔。他说:“哪管他是来还是走呢?我愧对这位朋友了!即便是以这件事情想念他,哪里能够用几句微词来辱没他的志向呢?”
  俞德渊在兰山书院(今兰州大学)当老师,教学生挣钱养活自己,曾经患严重的疾病,躺在馆舍中不能起卧,他的弟弟俞德源前去操心他的起居饮食和疾病治疗,一个多月时间不知疲倦。后来他当了江宁府知府,他的弟弟俞德源当时也已经有40多岁了,却仍然像过去那样在身边伺候着他。
  当时俞德渊住在家乡丁忧,他的随从们都不愿意归属别人使用,必须等他守丧期满除服归来,要不是他德高望重能这样吗?俞德渊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坦荡,华夏族之外的其他各族人等非常难以窥测到他的心际,即便是在高雅的宴会上相互认识的人,也说的仅仅都是政务方面的事情,而且没有任何的恶意。像这样知道俞德渊内心世界的人(就是我啦)!
  已经过世的儒家学者们说过:进入圣道之门谈论学问,必然会寻求许多事情;讨论政治必然要从大家的实际愿望出发。现在看来,俞德渊大有裨益、诚实可靠而且很有实用价值的学问没有得到施展,自己也不可能再做这方面的事情了。当时非常出类拔萃,假如稍作表达或阐发,从他的身上获利和受益的人,不但可以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还能够增加得更多呢!
  俞德渊逝世前的几个月,我到福建担任布政使,在江宁(南京)不期而遇,他呼吸急促地哭着对我说,(自己)心力衰竭了!占卜做官的命运,20多年来始终没有得到(我的)一点报答,恐怕一旦溘然长逝,在先帝面前露出终结,没有什么能够报效国家的,死了以后会感到非常遗憾!俞德渊有经世致用的雄才大略,我曾经对已故的蒋励堂节相和现在的两江总督陶澍说过:苏州衰败和困苦到极点了,非得俞德渊安抚和安定不可。现在刚刚得到皇帝应陶澍之请,将他安排在更加重要的岗位上,而他却已经等不及了。
  当初在我应朝廷的征召还没有出发的时候,俞德渊就寄来书信催促我尽快出发,并且列举了我从前所说的“陈文恭谦而失礼,乐于助人之心性”的例子。即便是用仁爱之语相互追问谴责,什么时候才能够安定闲适呢?竟至我也出发了,而他也逝世了!我这个读旧书的陈腐之人真是悲痛啊!感恩并思念过去经历的那些日子,追思俞德渊生前说过的话和他所做过的没有记载下来的事情,表明他的微细事情和他的衰微之学,还能兼顾他的志传。我做官以来,最得力的地方从现在开始已经没有了!环顾周围一片茫然,久远的岁月将非常孤独,写这篇文章寄托哀思。林则徐大人对他其实也有无穷的悲念呀!道光十七年(1837年)春三月,湖南长沙善化人贺长龄撰文;秋九月广东省南海县人罗文俊书写碑志。
  孝廉之家
  俞德渊撰《重修平罗文昌阁碑纪》译文
  李金珠译
  我们县城外东南角,原有文昌阁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庠武生龚弼发起许多人修建的,历时数年才完成。每年春季二月和秋季八月,县里的士绅们和学以居位的士大夫在外出做官之前,将在士筮日这一天,在文昌阁内虔诚地祷告,相互交流,拜祭完又在一起喝酒,吃祭祀后的食物。这些做法隐喻着使风俗淳厚、勉励学校办得最好的用意啊!当今皇上即位六年以来大赦天下,令各州县专门祭祀文昌帝君,于是全县文武官员抬着猪牛羊等祭品到文昌阁致礼祭祀。从这时开始,在这座文昌阁里也拟订了典章、礼仪等有关事项。观看原有的建筑格局,文昌阁左右,钟楼和鼓楼各一座,阁后是寝殿,前面是两排厢房,再前边有三行过厅。观看的人都说,虽然初具规模,但应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前提下再增加一些建筑。过了嘉庆七年(1802年),由张德绪、龚毓秀、王士彦、吴起凤等读书人运作谋划,筹集了经费,在文昌阁前拓宽了数丈土地、增筑了台基,又用砖石垒了井壁。他们原来商议是要立山门、修回廊,使显现在外的景观更加壮观,但因经费不足,为此而中止了这些工程。嘉庆十九(1814年)年春天,刘俊、张毓秀、吴起鹏等人考虑到文昌阁以前应完成的工程没有完成,约在一起共同商议筹划,表示愿意重修文昌阁,于是,召集工匠,备齐材料,限期动工。这次重修,在文昌阁前面立了山门,山门之内用树木做屏障,又在南面和北面修建了三排带有栏杆的走廊,走廊上的雕花格子窗户全都向外开,以便于人们近观和远眺。在过厅的旁边,全是转道游廊,也各自有窗户,视野十分开阔深远。至于其他,该补的建筑就补上,坍塌的加以整修,油漆剥落的进行彩绘或用黑土和白土粉刷,一边整修一边使之完备,干活十分小心,要求又特别严格。除此以外,又在大门前竖立了两根高三丈多的旗杆,从文昌阁楼到大门,各处都挂了匾额、楹联,金碧辉煌,耀人眼目。。登上文昌阁楼放眼望去,焕然一新,景象大为改观。这次重修工程从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月动工,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竣工。监督这项工程的人有赵登泮、孔可进、吴云封。负责升到高处和向下挖掘工程的是吴云票、阎大业、阎登甲、王兰、刘立和、阎鸿业。此项工程耗费的银子共有400多两,都是居住在一起的人士多方筹划,通过募捐活动拜访诸多施主而得到。所以,应该将各个施主的姓名及所捐款额另做匾额刻在上面,以表示没有埋没人们行善的心意。这些重修文昌阁的人士还建议,因阁楼前有一道流水,应当砌一水池,做成环桥的形状,在上面再建立碑房,才可以完全把文昌阁的胜景收纳进去,从而更加美观。这些人虽然有志于此,但却未能动工兴建,暂且等着以后乐于做善事的人士去完成吧!
  《平罗吴氏兰谱》(诗赋钞)
  赵和平勘校
  编著者附记:《平罗吴氏兰谱》(诗赋钞)主要形成于晚清和民国年间,从谱所记述事情来看,稍晚于《宁夏俞氏族谱》。虽为两姓家书,但它们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产生的文艺作品亦打上了共性的历史印记。俞德渊的弟弟俞德洵曾在吴氏故乡交济堡设馆授业,这便是其产生共鸣的契合之处。因此,将这部分内容勘校整理后缀合此处很有必要,其目的和意义有两个:一是想借此机会使幸存的平罗吴氏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二是借《平罗吴氏兰谱》(诗赋钞)使俞德渊撰《芸馆诗赋钞》(已散失)得窥一斑。在勘校整理中,为了能够更加完整地保留原始史料,编著中尽量保持了《平罗吴氏兰谱》的原貌。由于受封建社会思想认识的局限,原文中个别地方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敬请读者正确分析,批判对待。有关吴氏家族主要成员与俞德洵之间的其他情况请参阅本书《俞德洵传》一文。
  平罗吴氏家族脉络①
  提起平罗县交济堡“吴举人”,当地人皆引以为自豪。在晚清至民国年间,吴氏家族以吴兴棠、吴昌瓴、吴炳南祖孙三代“一门两举人、孙辈有军功”光耀门庭,盛极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本篇文稿以平罗吴氏家族光绪戊子(1888年)恩科举人吴昌瓴为人物线索,对吴氏家族脉络及吴氏文化作一赘述。
  吴昌瓴的始祖原为安徽宣城宣湖堡籍。先祖吴某著籍甘肃中宁恩和乡吴家沙滩,经年繁衍,族人已有四五百口之众。高祖②时改籍中卫县鸣沙镇③吴家桥村④。曾祖⑤吴湘和吴铎读书耕田、栽种枸杞、发展枣园,因生产过度,发展不济,导致生活困窘。
  清嘉庆道光年间,祖父吴仲元⑥由中宁县鸣沙州吴家桥,携家眷迁居平罗县交济堡北甲村,著籍为平罗人,重新起家立业,时有宗亲兄弟仲伦、仲会、仲谋⑦诸门,后因族大支繁、兴衰不一而另立门户。祖父、父辈时恰受教于俞德渊之弟俞德洵⑧门下。
  吴昌瓴之父吴兴棠(1825-?):清代甘肃平罗交济堡⑨人。光绪元年(1875年)参加陕甘乙亥恩科乡试,中式第24名举人,吏部拣选⑩县知事,敕授文林郎。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未中,返回故乡继续读书。时受平罗县知县任懋修⑪委任,承办沿河“永隆闸⑫”委管事务。吴兴棠兄弟5人,复棠、穆棠均乏嗣;化棠著籍西永固;爱棠为前清岁贡;兴业著籍西永固,晚清平罗县二班总,居城依赖衙门薄俸度日,故后由吴钟瓴送回西永固祖茔安厝⑬。弟弟吴爱棠,读至廪生,获准从县学选岁贡送国子监读书,后设私塾教书,所惜在同治初年战乱中全家21人服毒身亡。吴兴棠支持俞德洵设馆授教,当地余、简、李、田、赵诸姓族人受益良多,人才辈出,如头闸西永惠堡人田树本⑭;惠北堡著名人士赵璧⑩等。而累世庇荫成就大业者,当推余姓后裔余今晓⑩、简姓后裔简学礼⑩、李姓后裔李宏福⑩等。
  吴昌瓴:号西侯。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腊月十一日;卒于民国12年(1923年)四月初三日。光绪八年(1882年)率建文昌宫⑩。光绪十四年(1888年)参加陕甘乡试,中式戊子恩科第40名举人,成为平罗吴氏家族第二名举人,吏部拣选县知事,敕授文林郎。时受平罗知县陈季芳⑳聘请,主讲又新书院,担任阅课山长。民国元年(1912年)被推为平罗文庙(孔庙)奉祀官,负责在文庙建修西庑、承修新桥。时与周应沣㉑、安维竣㉒等名士结为乡试同年好友,人生中多有诗赋唱和相赠的交往,在《平罗吴氏兰谱》遗存西侯诗赋钞若干篇。有《遗训存稿》存世。宗亲成员主要有:吴吉瓴、吴兆瓴、吴美瓴、吴祥瓴;吴建林、吴玉林、吴希林、吴钟瓴、吴梦林、吴作林等。
  吴昌瓴之子吴炳南(1878-?):毕业于宣统自治讲习所,曾为城防捐监保荐获“六品军功”。奉委事文庙奉祀份生,责任管理惠农渠并充当首事。受父亲吴昌瓴委令,与当地人士简兴安㉓一起修建文庙西庑和新桥。光绪年间开始置办家田,耕种庄稼;1923年开设粉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社。宗亲成员主要有吴炳麟、吴炳华、吴炳文、吴炳玉、吴炳焕、吴炳泰、吴炳成、吴炳贵等。解放初期负责组织撰著了《平罗吴氏兰谱》。
  吴昌瓴之孙吴德植(1909-1975年),字培庭,吴炳南之子。1927年任宁夏大南门卡长,后管盐务,曾任交济堡乡长。因官声好人称“吴青天”,晚期为平罗县军粮局负责人,时居平罗县城钟鼓楼附近南牌楼坊吴家巷,说明当时吴家居平罗县城族人甚众,为平罗县城望族之一。宗亲成员主要有吴德馨、吴德明、吴德渊、吴德馥、吴德胜、吴德泽、吴德义、吴德川、吴德海、吴德隆、吴德裕、吴德茂、吴德琴等。按辈序八世为“克”字辈。
  题平罗县大堂①楹联
  (一)
  捧檄莅边城,虽关心教化,仍然满目疮疾,望治孔殷②,自愧安能③怀无善;
  遗黎经浩劫,想惠逮芸生,恰又期逢瓜代④,推思未遍,那堪⑤士庶颂循良?
  (二)
  六四堡⑥啼饥号寒寐梦无闻,试问何人非吾与;
  卅余载读书稽古天良不昧,敢将忘念⑦负初心?
  遴选劝谕励志联
  (一)
  富贵如浮云,至今日事变风移,万事只可将就过去;
  文章开实学,想当年韩潮苏海①,一生都茫体念②得来。
  (二)
  耕读起门楣③,慨想乐善好施,理宜筹添海屋④图绘香山⑤耻德并称仁者寿;
  箕裘⑥绵世泽,值此国恩家庆,胡乃瑞膺⑦满堂声闻鹤唳⑧言行振慕古人风。
  (三)
  世事如棋赢一着输一盘,权借琴书消岁月;
  浮生若梦名未成利未就,好将耕读课儿孙。
  (四)
  岁月无了期,想当年卯同长塾同游,慨白发之苍茫不堪回首;
  艰辛屡困我,至今日名未成利未就,观青年之磊落辄用警心。
  (五)
  祝岁无他期,家国军民共享太平景象;
  迎春有厚望,云龙凤虎同歌喜气明良。
  (六)
  洪范⑨锡⑩九畴⑪道一风同⑫,万国倾心归教化;
  宪章垂百代改弦易辄,寰海⑬拭目庆明良⑭。
  (七)
  淡泊本家传,煮字飧书⑮不愧先人清白;
  悕⑩求非意愿,听天由命岂贪当世荣华。
  (八)
  岁月无了期腊去春归,万物动更新气象;
  光阴敢虚掷安贫守拙,半生乃是旧家风。
  (九)
  忙来岁月催人,对黄卷青灯⑰须习寸阴尺璧⑱;
  莫谓文无得力,到龙楼凤阁⑩方知一字千斤。
  捐监联
  银钱会说话,何必十年寒窗九载熬油,瞧今日体体面面荣光耀祖;
  哥嫂能代劳,免得一身出汗三载怀抱,看将来喜喜欢欢呼爹唤娘。
  继嗣联
  抚孤数十载,喜今日凤管鸾笙①共成好合;
  开筵三五桌,望他年妇随夫唱克慰叶榆②。
  迎婚联
  薄酌喜迎宾,愧无华筵留举觯③;
  完婚求淑女,幸有寒舍慰结缡④。
  奉政联
  宣教化以奉天,海澨山陬⑤赓明长⑥今歌明圣⑦;
  统元会⑧而立极⑨,彤庭⑩丹陛⑪丕⑫新政复换新猷⑬。
  迎春联
  户纳艳阳春,此日风光犹是昔;
  门迎珠履客⑩,当年制度已全非。
  科场联
  潦倒一终身,想当年屡战名场,时也命也,三千里路独往独来,直教裘敝囊空,奄奄斜阳归倦鸟;
  愁思真满腹,至今日遍沉苦海,悲哉伤哉,数十口家一饘一粥,累得墨干笔秃,丝丝弱息断春蚕。
  治国家言
  忙时闲做闲时忙做;生处渐熟熟处渐生。
  (乾隆甲子年状元景文炤谨题)
  祭祖联
  (一)
  经史作良田,墨浪笔花皆祖德;
  启笥⑮燕贻谋⑩,棠棣⑰芝兰⑩后人心。
  (二)
  孝友⑲振家声,念祖宗备尝辛苦;
  箕裘绵世泽,愿子孙勿犯奢华。
  吴昌瓴挽联(A组)
  (一)我杀人朝廷杀我谁曰不宜,最堪怜寿母①九旬弱息②七龄老幼难全,未免致伤慈孝③治;改洋装④社稷倾危夫复何恨,所自愧奉君卅年历官三省涓埃⑤无补,空嗟犹负圣明⑥心。
  (二)
  臣罪当诛,臣志无他,念小子⑦生死光明不似忠臣三字狱⑧,多生恤理⑨多生症;
  君恩我负,君忧谁解,劝诸公转旋⑩补救切须早慰两宫⑪心,半积阴功半养身⑫。
  (三)
  驾鹤仙归竹径⑬不堪风月⑭冷;
  燕贻⑮泽远⑯肯堂犹羡子孙贤。
  (四)
  想当年泣对牛衣⑰恐亏晚节一阵乳香知母⑱到;
  至今日鬣封马猎⑩可谓完人半窗故纸⑳御防风。
  附记毓贤㉑类似自挽联两则
  (一)
  臣死国妻妾死臣夫复奚疑,最难老母九旬稚女十龄,未免凋伤慈孝治;
  我杀人夷狄杀我亦有何憾,所愧奉君廿载历官三省,空嗟辜负圣明恩。
  (二)
  臣罪当诛,臣志无他,念小子生死光明不似冤沉三字狱;
  君恩我负,君忧谁解,愿诸公老成谋国切须早慰两宫心。
  吴昌瓴挽联(B组)
  (一)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细辛君子能远志;
  红娘子坐车前发戴金银花,孩儿知母有乳香。
  (二)
  车前子驾牵牛勤耕熟地,春芙蓉夏枯草秋菊冬花;
  大将军擒草蔻绕过常山,东山楂西枸杞南星北党①。
  (三)
  浮生②四十载,夙寐夜兴③,方期抚循④子媳,五夜⑤风清⑥,满室凄凉思幻象⑦;
  染病三六日,魂归魄散,只可思慕⑧杯盘,三更明月,阖家儿女哭归魂⑨。
  吴昌瓴挽联(C组)
  (一)
  征途九十九里,路未遑①日未多,一旦归家音寂寞,驾鹤仙归,竹径不堪风月冷;
  浮生三十三岁,昏未定晨未省②,九泉抱恨愿未终,燕贻泽远,肯堂犹羡子孙贤。
  (二)
  撒手弃红尘,不顾娇儿去竟去;腾身归碧落③,英容想见难上难。
  (三)
  有子万事足,但得余闲寻乐地,慨白发之渐添,至今仍为故我;
  无债一身轻,聊将诗酒度年华,叹红尘之虚度,何时不愧完人。
  (四)
  得闲是福,半世不嫌居室陋,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
  聊且自命,平生只为检书忙,心存裕后,莫若勤俭持家。
  (五)
  卜宅得天时,但得椿萱④并茂,数亩薄田,一度春风一度雨;
  迁居占地利,欣看兰桂⑤敷荣⑥,几间茅屋,半藏农器半藏书。
  (六)
  一梦去尘寰,谁为儿童谋职业,自恨当年,悔把家业遗后嗣;
  三生归石畔,难与女子命夫家,谁知今日,缺少儿女哭归魂。
  (七)
  乐天年顺天命,教子孙且耕且读,南柯梦醒,茫此三生成永诀;
  守我拙安我贫,遵祖宗克勤克俭,月明缑岭⑦,只好五夜再相逢。
  (八)
  一束梦前,秋水伊人⑧驹在谷,游南朝八百四十寺⑨;
  三生石畔,春风大雅鹤凌霄,乐东方三万六千春。
  (秦川安维竣⑩复赠)
  深思报孝联
  父母活佛是二宗,不孝父母孝何人;孝顺生的孝顺子,忤逆①生的忤逆虫。
  夫唱妇随联
  夫妻原是前世因,今世匹配结婚姻;一年四季勤家计,生下儿女扎下根。
  兄弟敦睦联
  同气连枝②各自荣,些小言语莫伤情;一日相见一日老,能有几日为兄弟。
  朋戚益友联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朋友无有③无朋友,亲戚不戚④不亲戚。
  行善积功联
  万事之中人最灵,妻财子禄不由人;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余人鞠①书赠吴昌瓴唐诗四首
  (一)
  旧治②重游似去年,渠流且喜又新穿;愧无善政留遗爱,愿与诸生希古贤③。
  (二)
  士诵诗书兼执礼,能须孝弟④力于田;此行何日重相会,再话平生未了缘。
  (三)
  人生步步复年年,每以因循悮夙缘⑤;莫把功名当学问,岂知富贵似云烟。
  (四)
  事能有济⑥穷犹达,人到无求俗亦仙;愧无恩遍普泽载,怕声再到颂声传。
  慰问孔子明砚弟晨昏⑦安否⑧哂正⑨
  (一)
  莫因连日病缠身,枉费猜疑损性真;
  保养天和增计算,教儿成立在他时。
  (二)
  形单影只最可思,男婚女配未有期;
  吉人天相终必应,灾星退促定回春。
  (三)
  苔岑⑩接洽最相投,把背⑪吟诗数十秋;
  受得清闲真是福,虚名虚利付东流。
  息讼歌
  世人有事莫相争,人也安生己也安生;不打官司不告状,患由何起祸由何生;
  韩信⑫受人胯下辱,始为卑鄙终为雄英;娄师德⑬唾面自干⑭,量大有福德大有容;
  传家万事皆宜忍,家亦和乐国也太平;搬请讼师写呈子⑮,你说我瞎我说你聋;
  两造⑯虚词到法庭,不定谁输不定谁赢;耽误职业废光阴,地不能种田不能耕;
  将来结果受穷贫,身无衣穿腹无粮充;到那时候才觉悟,悔也是空愧也是空;
  不如早醒早回头,小事能忍私怨莫争;爱人不亲反其仁,气也不生心也和平;
  没有父仇夺妻恨,何必告状何必写呈;居家第一戒争讼,富也快乐贫也高兴;
  果能此道去交人,州里可行蛮貊⑩可行;虽是几句平常话,合乎天理合乎人情。
  四足歌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雕刻的有坏期/栋梁的不久居/再休想高楼大厦/只求它避风避雨随时过/但得个不漏足矣//虫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糯米的被人欺/香甜的不常吃/再休想衣食华丽/只求他勤俭治家随时过/但得个孝顺足矣//丑陋是吾妻/休想美貌的/俊俏的惹是非/妖魔的把命催/再休想花容月色/只求她温良恭俭尽姑彰/但得个贤惠足矣//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有定期/珍馐的不以吃/再休想美味香甜/只求它粗衣淡饭随时过/但得个不饥足矣
  清明扫墓祭天赋
  风震漫沙荡,青麦波扬,钦哀①含泣进林觞②,郎卧黄泉不我语,谁听愁肠;
  仰面纸灰扬,青蝶③飞翔,不似雪泪④湿罗裳,君卧黄泉不我语,妾更何望!
  吴昌瓴赋送平罗县教谕⑤左元善长卿⑥翁先生归田⑦七律二首
  (一)
  阅尽繁华数十秋,在官日日望归休。揣摩世道多疑忌,暗练人情懒应酬。
  有酒有诗真有趣,无荣无辱亦无忧。清闲受得清闲福,愧杀鸡鸣狗盗俦⑧。
  (二)
  饮酒谈心已数年,惊闻解绶⑨赋归田。君当季世⑩心偏傲,士到穷途志愈坚。
  结契⑪一堂联妙句,分襟⑫两地赠诗篇。此行何日重相会,但愿临风⑬寄寸笺⑭。
  四时读书乐
  (一)
  山光照栏水绕廊,无雩⑮归吟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二)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木除。昨夜庭前叶有声,豆荚花开蟋蟀鸣。
  (三)
  读书之乐乐滔滔,起论明月霜天高。舒畅吟罢蝉鸣树,夜深尽落萤入帏帏⑩。
  (四)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⑩一曲来薰风。窗前月落梅无影,三径风来竹有声。
  崔邺撰《火烧赋①》
  吴德植②语:余乡贤崔公(讳)邺③为前清进士,博学多才。曾记公有《火烧赋》一篇,单列“樊家野场惨案”事,谓:“有翁欲奸媳,媳至死不屈。翁怒,以刀杀媳,又欲泯其迹,火烧妇尸。”后经官庭定谳④,公遂作赋,以公胸怀五千卷之奇才,写至死不屈之节妇,可谓美之美矣!
  闲读墙茨⑤之什⑥;聊诵新台⑦之章。以为前人之失德;岂作后人之周行⑧。不意有千载异事;竟出自樊家野村⑨。可惜贞节女未嫁礼义乡,窃闻嫂叔不通问⑩,诸母不漱裳⑩。既已名定翁媳;缘何欲效鸳鸯?乃此也甘于漱裳,欲效林之平王;而彼也耻于狐媚⑩,不屑魏之宣帝⑬。积恨成仇忍语钢刀之刺;有迹欲泯加以烈火之伤。奸计屡出,贡金⑭焚炼而弥光⑮;志若冰清,割舍断头而不畏;心如玉洁,焚身碎骨而何妨?魄降黄泉红颜含血泪;魂归碧落娥眉⑩代秋霜⑩。伏尸之一人,痛于八十万之兵败赤壁⑩;血流仅五步,惨于三百里之土焦阿房⑩。孙武⑳有火攻之书,未必有此痛毒;田单㉑用火牛之阵,未必如此凄怆㉒。班超㉓功成西域;孔明㉔名扬博望㉕。昔云旷野势炽㉖;今见家庭焰彰㉗。悲夫无辜之罪,秃笔尖而写之难,尽莫掩之丑,清海河而洗之终葬,但见祸生一室,名传四方;即与伊无恶无怨;亦未免话短话长。只因人好善有同性,恶恶㉘本天良。北去者回首不堪南望;西来者举目泪涕东洋。嗟哉!生者纵不死败常乱俗,经万年而遗臭;死者纵不生正气惟惟㉙,历千载而流芳。鹑奔奔,鹊疆疆㉚,禽有别,人无良;非匹偶,欲同妆,藐九法,败五常。纵而能翻云覆雨;终难逃天罗地网。余也遵先圣之明训㉛;本宜应恶而扬善。因众恶之交集;令痛心而断肠。愧无一朝之权,听讼折狱㉜;聊以笔力之诛,立纪扶纲。酒是杜康㉝造传流;能和万事解千愁。成败破坏皆因酒,洞宾㉞醉倒岳阳楼㉟。色是妇人外艳妆;贪恋娇娥㊱不久长。纣王好色江山失;周伐秦楚动刀枪。财是世人养命根;白银买动黑人心。霸王不听范增㊲语;石崇㊳富贵范丹㊴贫。气是心头火一盆;偶来闲气便向争。立逼八王㊵乌江丧;韩信死在未央宫㊶。
  编著者附记:《火烧赋》一文在《石嘴山延安精神》杂志上首发时,王志厚先生满怀激情地撰写了《一篇声讨“败常乱俗”的檄文》一文同时刊登。兹于是书收录《平罗吴氏兰谱》之际一并收入。文曰:谁也未曾想到崔邺这篇民国年间发端于北平而残留于宁夏的《火烧赋》,会成为平罗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曾蜷缩在黄卷斑驳、险遭灭失的《平罗吴氏兰谱》的一角,多少年来没有人发现它存在的价值。慕鸽先生有幸一阅,弹掉了满面尘埃,把它呈现在热心的读者面前。吟诵这篇被抢救出来的文赋感慨颇多:这是一篇惩恶扬善,褒奖贞女烈妇、鞭挞淫魔恶棍,保护家庭伦常、维护社会稳定的奇文。本赋满腔热忱地讴歌了宁可断头碎骨、魂归黄泉,也要保持红颜峨眉的高风亮节,虽死犹荣,“纵不生正气惟惟,历千载而流芳”;无比愤怒地痛斥了畜生般的翁公,虽生犹死,“纵不死败常乱俗,经万年而遗臭”。作者列举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孙武、田单、班超、孔明等的英雄事迹作类比,衬托这位贞洁美女“志若冰清”和“心如玉洁”的高贵品质;也列举出历史上丑恶之徒卫宣公、魏宣帝的故事做类比,衬托翁公的丑恶嘴脸,真是“秃笔尖而难写尽莫掩之丑”。但这些丑类“纵而能翻云覆雨,终难逃天罗地网”。作者试图探讨造成家庭暴力与社会丑恶现象的缘由是“酒、色、财、气”四大害。作者口诛笔伐“藐九法、败五常”的社会丑恶现象,这些丑恶现象令天怒而人怨“北去者回首不堪南望;西来者举目泪涕东洋”。喟叹自己“愧无一朝之权,听讼折狱”,否则将会像包拯一样地“立纪扶纲”。这位人间的贤达希望唤醒“好善有同性,恶恶本天良”的人们的良知,扫清阴霾,还社会以清风,这位社会的脊梁强烈呼吁社会特别是当权者要运用公权力,抑恶扬善,给人间以正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家庭和睦,社会就和谐。家庭和睦的保证是伦理关系的正常运转的保证。“五常”的伦理关系是被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反复验证了的真理,这一真理一旦稍受伤害,就会引起家庭的不安和社会的震荡。近百年来,跟着洋枪洋炮的弥漫硝烟,洋人用西方文化攻占了中华文化的无数高地;我们自己用“文化大革命”把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扫荡殆尽,传统伦理道德被当做封建糟粕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被淡出,所谓的“自由、平等”被祭为佳臬,于是西方的生活方式污染着人们的灵魂,绝对自由主义泛滥、绝对平等观念蔓延,家庭、社会发生了混乱,出现了不少令人触目惊心的丑恶现象:杀父弑母者有之,夫妻反目成仇者有之,父子互殴仇杀者有之,父女狗苟蝇营者有之。丑恶之事,屡有所闻。家庭基石遭到损害,社会大厦蒙受腐蚀。因此一定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弃浊扬清,造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强大舆论,形成围剿邪恶势力的正能量;一定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依法打击家庭暴力的制造者,保护弱势群体,维护正义,让家庭和社会在和睦和谐的大道上平稳而顺利地前进。
  吴昌瓴书赠周应沣①七律二首
  当时蕊榜②通姓名,契阔③欣然觌面④逢。茂叔⑤不同新学业,法溪⑥本是旧家风。
  芳徽⑦月下摹犹肖,佳作灯前读未终。专夕谈心情脉脉,明朝马首又将东。
  周应沣复赠吴昌瓴七律二首
  政繁赋重出多门,富宝诛求⑧百不存。怕听哀鸿⑨嗷四野,愁看瘘犬⑩卧孤村。
  谁是来华有清命,何处去招中国魂。幸福同胞才享受,沉冤莫叫九天阍⑪。
  原谱附记:西侯同年⑫仁兄大人赠诗二章,箴砭⑬痛切,敬咏不敏,故亦沉痛二律复赠。渭源县⑭周应沣作
  吴昌瓴悼念孝廉方正张绳祖
  (一)
  可恨苍天太不情,偏将计算促余生;独立孤身最可悲,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
  音容隔断千秋路,惟有梁间落月明;女配男婚未有期,口口口口口口口。
  (三)
  抛却妻儿成永诀,空教血泪湿麻衣①;保养天和增计算,灾星退促定回春。
  原谱附记:前清保荐孝廉方正②张绳祖③念④之吊⑤,婿俚言⑥二绝句。西侯⑦赠。
  醒世引言歌
  天地氤氲气,庆咸恒春会。金玉盈满堂,常命即富贵。
  五福临门寿,妻财子禄命。生老病死苦,兴盛衰败运。
  家庭忍耐和气致祥篇
  (一)
  吾劝世人莫狂贪,凡事公平只靠天。为人要不行公道,天理昭彰有循环。
  (二)
  苍天不负痴呆子,任你伶俐天不偏。古有张公能忍耐,恶事不做心自安。
  (三)
  有有无无且忍耐,劳劳碌碌几时间。人心曲曲弯如水,世事层层叠如山。
  (四)
  自古至今多变化,贫富贵贱有运迁。将将就就随时过,勤勤苦苦得一般。
  (五)
  常言三思皆有益,无忧只在忍字间。劝君时时存此念,欢欢乐乐得安然。
  酒色财气劝归歌
  酒是杜康造传流,能和万事解千愁。成败破坏皆因酒,洞宾醉倒鸳鸯楼。
  李白贪酒将心丧,刘伶大醉卧荒丘。盘古至今留于世,酒迷真性不回头。
  财是世上养命根,白银买动黑人心。朋友为财怨愁结,父子兄弟无情分。
  邓通贪财饿殍死,石崇豪富无后根。财大产大祸也大,不如诗书教子孙。
  色是妇女八宝桩,贪恋娇娥不久长。董卓好色长安死,吕布贪婵刀下亡。
  纣王贪色江山失,周伐秦楚动刀枪。无名之色切莫爱,袖里藏刀暗损伤。
  气是心中一把火,打架斗殴坏名落。当法汉朝张公艺,百忍堂中有太和。
  楚国霸王乌江刎,盖世英雄一旦抛。不信三国书上看,三气周瑜染黄泉。
  散存诗
  仁言利薄听者少,国法森严犯者多。不受摧残除毒卉,安居胜唱太平歌。
  刘元善书赠《朱柏庐治家格言》①
  黎明即起,洒扫庭②除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④。宜未雨而绸缪⑤,毋临渴而掘井。自奉⑥必须俭约⑦;宴客切勿留连⑧。器具质⑨而洁,瓦缶⑩胜金玉;饮食约⑪而精,园蔬胜珍馐⑩。勿营华屋⑬;勿谋良田。三姑六婆⑭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⑮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⑩。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⑰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⑱。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⑲乖舛⑳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㉑;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㉒毋计厚奁㉓。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㉔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㉕自是悔误必多;颓惰㉖自甘㉗家道难成。狎昵㉘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㉙老成㉚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㉛,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㉜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㉝亦有余欢;国课㉞早完即囊橐㉟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㊱近焉!
  道光十二年(1832年)岁次壬辰刘元善书于青黎阁。
  吴昌瓴自叙《和家论》
  呜呼!国运之盛衰在于政治之得人,不得其人犹为初学制锦,难免治系而棼①,所以海内若前清二百余年专制主权。一旦南中倡义于前,北方响应于后,不数月而将专制于天下,变而为共和国。相与联络一气,共享升平非和,曷克臻此②五口?于是知人之治家也亦然。夫国家以四海为一家,曷若③家庭内之自为一家乎!尝见一家之中艾不争讼④此有之;兄弟操戈此有之;自高曾夫妇反目者又有之。自高曾祖以及元曾孙合九族而统一之,使之同甘苦、同患难、同休戚在人解不谓难也,而吾则曰:“不难”有二字可以决之矣!二字为何?“忍”与“和”而已矣!独是高堂父母原系恩主,不能与伯叔兄弟、诸姑姊妹相提并论。每见虑短而情长,为子孙计长久,为子孙谋幸福,自孩提以至成人共罔极⑤之恩。真有杀身难报者,吾尝诵蓼⑥义之诗至此一节,何尝不三复流涕而不忍率读也。其他伯叔兄弟之间则有异焉!倘有议我之是非者吾听之;谈我之过失者吾听之。吾惟存一不自私、二不自利,喻之以大公理而立己矣;当幡然醒思憬然⑦悟矣;吾知兄之待弟能忍,弟亦唯兄是尊矣;夫之待妇能忍,妇亦惟夫是赖矣。推而至于一家能忍,而一家之人莫不以家主惟重矣!和气致祥有不期然而然,此吾观古之九世同居五世同堂,若非存此能忍之一心而欲合一家,而共享安乐也难矣!处宗族再和乡党⑧皆化争端,而惟礼让岂不懿⑨欤?且谚语云:“好是他人,歹是家人!”尤愿有是家此当于斯言三致意焉!
  吴炳南书录先父吴昌瓴遗训存稿
  诸男聆悉:吾家自先祖以来,世代书香,家本寒素,幼年遭家不造①,双亲见背②。先兄幼殇,二弟少亡(说明吴西侯在兄弟四人中行二—编著者注),乱离③之际,零丁孤苦④,孓然一身。迨至中年,幸蒙苍天庇佑,戊子⑤之秋,乡荐得膺蕊榜⑥。四室(王善政之女——编著者注)生儿,兄弟五人,娶妻生子。余舌耕⑦半世,岁得微资,仿诸子荆⑧之居室,可谓少有。家资稍积,为儿娶媳,为女择婚,子孙繁衍。一门之庆,不可不谓际遇⑨之隆,为平邑所仅有者也。如儿等协力同心,共襄家计,何乐知之。无奈贤愚不一,强弱难齐,每听妻妾之言,致伤手足之爱,分居析葬不可终日。回忆当年创业之难,见此日分离之象,不觉泪之涔涔下也。儿等如能体念亲心,破除意见,不听妻言,忙新整顿,各司其事,侯余身后再作办理。若系胶漆铁石之心不能相投,惟有将有田产牧畜,按照五股均分,不偏不倚,由儿等自行酌量可也。提笔含泪不尽所言。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十八日西侯自记。
  田盛雨《宁夏平罗田氏族谱》勘校稿
  赵和平 勘校
  编著者附记:《宁夏平罗田氏族谱》旧有目录为:“谱序、凡例、庭规、世谱、世系、家传、行述、墓志”。其中“谱序”由《杨森序言》和《田盛雨自序》构成;“凡例”中包含了“庭规”(或称“祠规”)的内容;“世谱”和“世系”各成一文,内容相对独立;“家传”和“行述”仅有目录,没有实际内容;“墓志”仅仅抄写和记载了始祖古墓葬的简单文字和简要情况,内容非常有限。特此说明,文中有个别污蔑、诋毁同治初年西北回民起义的用词不合时宜,如“回乱”“回匪”等等,为了保持原谱的真实性,勘校中未作任何变动,请读者予以甄别。是谱由田会蓝六世孙田盛雨承修,记载的最晚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谱成,历经百余年后幸存旧谱48页。现循旧序勘校整理如下:
  宁夏平罗县西永惠堡田氏族谱序(清·杨森撰)
  尝闻《礼记》有云:“宗族之义,所有定人伦、别上下,昭垂于宇宙大矣哉!”恭颂田翁大人,世系中卫宁阳四百户籍,蠡斯①庆愆②,麟趾③兴歌,孑④逢玉大人职列镇殿⑤,誉压乡邦,待族有道,教子义方。值此际治家治国,无怠无荒,噫嘻休哉!何其盛欤?迨嗣雍正四年(1726年),兵部侍郎通翁讳智、宁夏道单讳畴书、大将军岳钟琪,奉旨在查汉托护地方开辟惠农、昌润二渠,志大人心施颜隐,会同力作。恤体民艰,经营不惮烦劳,披星戴月,修增未辞辛苦,栉雨沐风,聿观厥成⑥,告始工竣,合斯民之纯,莫不被慈而嗟仁也。泊⑦通翁⑧大人精识地理,博察风术,逸游平罗东乡西永惠。遥瞻⑨黄流兰峰⑩,踩取吉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则合宅旌倪,遂家于此矣!自此始创基业,顿造堂构⑩,幸蒙深谋燕翼⑫,运转鸿钧⑩,家道日新,丕显克振哉!历世诗书,世胃阀阅⑩,名家人文蔚起⑩,甲第宏开文武之选,升科连级,济济多士,俨然共沐,陶甄⑯尚得。曰:“名门巨族也!”迨同治癸亥⑩被颜民而遭劫散。族人于四方悽怆惊惶,大乖刚常⑩,父不得展其慈,子不得尽其孝,而寂寞寥落,岂不令人泪沾巾矣!而平治⑩之届孑遗⑳。
  清翁号海峰先生旋返原籍重修家乘,初理经纶,叨蒙福庇,顿发支源,肇启伦叙,理宜追培先泽原因,敬造家乘,使族之伦不失上下,惊(应为“敬”——编著者注)宗序而别尊卑,学九世孝和同居㉑,使百代敦睦㉒流芳,宗族称孝,乡党称弟,追一脉不致乖戾㉓,绍后裔渐登条常,休渊源于百世,陈殂豆㉔于馨香,千古垂永,世代昌祥,祖武克绳㉕,瓜瓞㉖绵长,谨此为序,卑炽尔昌㉗,佑其后人,长发其祥!
  时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孟春月望日㉘巴城㉙晚生汉章杨森谨序!
  宁夏府平罗县西永惠田氏族谱自序(清·田盛雨撰)
  昔先王①以孝教天下而报本追远②,礼不忘其所自生,故其时制③为宗法④,以敬宗收族⑤!斯上治祖祢⑥,下治子孙,旁治昆弟⑦,俾继继绳绳⑧,咸识厥本原⑨,齿分昭穆⑩,辨亲疏以殊长幼,而世系⑪于以序,即礼教⑫于以明。谱之设盖綦重⑩也。予田氏古来旧籍自遭回厄⑭谱帙⑮已失,无从可考。现就世居中卫宁阳四百户籍撮叙一二。国初⑩时,兵部侍郎通翁智奉旨在查汉托护地方开辟惠农、昌润二渠,即古绿阳河耶!我始祖逢玉翁偕同力作,遂家于此焉!历世⑰诗书,世胄⑱簪绂⑩名家,子孙济济,庭阁巍巍。至同治癸亥⑳回匪猖乱,乡园蹂躏,庐墓㉑皆墟,虽遭残毁之余恨无可及,待俟我考海峰翁避难归业,已见家户萧条,心焉忧之。于是重整祖业,复兴田园,周原膴膴㉒,数年前之苞杞㉓丛榛也,室家溱溱㉔;数年前之败垣颓壁也,赖我考之鼎力焕然维新。恒怀修谱之念欲绍先绪,嗟乎!谱帙荡然,概无可考,是以生平未逮而毅然已口述之语次,因将居恒所知之名派亲支,凡有嘉言善行事迹善述善继。可为子孙法者,盛生也。若不继我父海峰翁之志而修复之,其何以承先而启后乎?顾念自高曾以前年湮代远,古籍、爵秩、家传、志铭其详莫闻,吾不敢以不知者诬先人,故爰上自始祖逢玉翁至盛为六世,下逮子若孙辈综为八世而备序之。几有生殁之年日,瘗葬㉕之坟墓,传志之纪述,以及家庭之条规而备载之,其丞尝之田土,讲学之义塾预备录之,以俟家道昌隆再行筹设,此仁人孝子之肫衷,修齐之基础也。谨将所列条目共缮若干卷作为谱底,分给各房子孙每藏一本,于斯谱帙立而礼义行,礼义行而家道兴,家道兴则绵延积庆㉖矣!庶几㉗省谱寻源,犹得已见闻所逮随时修载,俾木本水源之谊,永垂不朽云尔!
  宁夏平罗田氏族谱凡例(清·田盛雨撰)
  ——礼崇报本,端期追远。我田氏旧有族谱流传已久,自遭回厄失其源流,古来祖籍渺冥①莫知。现就中卫宁阳四百户籍,于国初宦游②平邑遂家焉!所有三代字号、生殁年月日时、以及高曾神主俱遭回燹③,概无可考,为后世子孙遗憾!
  ——中卫县四百户有旧宅亦名“田家营”,现有存者乃望族焉!先世坟墓均在于此,承平年④我祖世代每年清明节前前往祭扫,将祖遗分家田若干亩批族人耕种,作为祭扫之资。其自我祖以下道路迢遥⑤,其事渐疏,凡先茔体魄皆当一一谨志,以昭世守。
  ——宗祠,丞尝以时祭也。至高曾生讳之日皆当洁蠲⑥以致孝享⑦,故生终备书。兹我高曾祖考(妣)神主俱失于回逆之变,遂致年月日时无存可考,谨将确有可拟能记忆者次第载之。
  ——谱所以表世系、序昭穆⑧而征实录也。前于国初时由中卫分支平邑,始祖逢玉翁至盛为六世综为一谱,自逢玉翁以次推递,其下派分各房,乃各分为一谱,其间不嫌复举者,所以志瓜瓞绵延⑨之庆,故与远世著谱系者,其例略异。
  ——叙世系必先正名。古人名以命德,字以敬名。族中名派,攸分所以,遵祖训而别嫌征也,故于谱唯书其原名,以存房派于世系,且并书其官名以著官籍⑩。虽详互见,例得相因而显矣!
  ——礼避名讳意主尊亲也。然自来为谱系者,皆直书其宗祖之名,以显示来许。此后,各房子孙凡书名必先正名,拟定一样派分,以免有犯宗讳,则此叙因之亦临文不讳之一例也。
  ——名分正而后礼义立。自古匹配之际,嫡庶⑪之分礼不容紊,故于前室⑫书配,续娶书继,侧室⑬书妾。庶其所生子女亦各循嫡庶所出,分别列之。
  ——本房无子,其以别房之子继嗣者,皆于图系下明注其由某房出嗣,所以笃宗支而示不忘本生也。至于异姓为嗣,例不准入宗祠。
  ——各房子孙有择业不端、自处下流,如为仆役⑭、皂隶⑮、优伶⑩及与此等结亲者,不准入祠。
  ——各房子孙有犯奸、邪盗、乱伦、败常、忤逆不孝者,送官治罪,痛改前非。如怙恶不悛⑩者,不准入祠。
  ——各房子孙中应以辈尊年高有德者为家长,凡有争端大小事务,告知家长秉公处断。如偏执己见、任性妄为不遵教者,当众责以家法俾知改悔。
  ——殇子必录以广爱也。成人无后及长殇、中殇、下殇止具名而已。其殁后有嗣者入茔;若无嗣,虽年长另有殇冢,不准佩葬,至关嗣续之重者乃备书。
  ——记云:“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有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凡配,书某处某姓女;凡女,书适某处某姓。其有官爵者,则并书其官爵,所以联异姓而昭敦睦也。
  ——礼称君子营宫室⑩,必先宗庙飨祀⑩之。所固以永孝,思而萃同气也。丞尝以供庙食,有家之大事,故设祠规、置祭田、兴义塾,庶几彬彬乎,咸知尊亲而劝学矣!
  ——家传志铭以纪先人言行功德,兹皆敬谨编载于谱系之后。其殁后或有未传事迹鲜存者,亦谨就海峰翁平生见闻所及口传其一二,盛一一撮叙⑳,俾后人有所观感云!
  宁夏平罗田氏族谱世谱(清·田盛雨撰)
  一世
  【始祖考会蓝】号逢玉,义行耆德①。雍正四年(1726年)偕通侍郎开辟惠农、昌润二渠,督筑昌润渠迎水坝、退水闸,开垦滩田,决堤灌水,民各有秋,至今民颂其德勿衰,行述详见平邑记略。通侍郎赠额曰:“任重闾师”,诰授“武德将军、吏部候铨参将。”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二十三日子时生;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初三日午时卒。葬平邑东乡西永惠壬山丙向三分。〖妣氏〗诰封淑人。合葬逢玉公冢。子三:登年、登籍、登科。
  二世(逢玉公长子)
  【高祖考登年公】号口口。仗义疏财。乾隆丁卯科②举人。乾隆三年(1738年)因昌润渠经地震废弛,其渠平坦,无口可开,无项可动,归入惠农渠之仁义、交济等渠浇灌。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惠农渠一口三稍水不敷灌,世祖详请宁夏道知府张为旃[zhān],愿自备夫料,以溜山子开口至永屏归入黄河,长一百三十六里,遵照旧制名曰:“复兴昌润渠。”至今民感其德。行述详见记略③。例授“武林郎、吏部候铨千总”。葬逢玉公左侧第一冢。〖妣氏〗例赠宜人。合葬登年公。子三:琮、琛、玟。女一:适本堡文举人吕云庆,官碾伯县④训导。
  三世长房(登年公长子)
  【曾祖考琮】号口口。平邑廪贡生。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筑新庄墙坛垣,治家有条。太宜人故,两江总督牛鉴⑤大人备礼来吊,赠联云:“一福二寿三康宁;夫举子贡孙秀士。”平邑知县与之联宗赠匾曰“仁为家传。”士大夫咸称之“果有道之君子,非虚誉也”!例赠“修职郎、吏部候铨训导”。葬逢玉公右侧第三冢。〖妣氏宋〗例赠孺人,内西河堡举人宋作哲⑥姑祖母。葬琮公冢。〖妣氏王〗例赠孺人。本堡王公女。葬二渠西壬山丙向第一冢。引琮公、宋孺人合葬。子四:树楠、树本、树森、树稷。〖妣氏万〗例赠孺人。女三:长适打磑口⑦贡生杨公;次适六杨堡⑧余公;三适本城署平罗营参将贺官之子六品衔贺世文。合葬琮公第一冢。
  三世二房(登年公次子)
  【琛公】号崑献,太学生。秉性忠厚,治家耐劳。开设烧房,以资余利。例赠迪功郎⑨,葬新园子西北乾山巽向。〖妣氏江〗例赠孺人。本城江公之女。合葬崑献公冢。子一:树颖。
  三世三房(登年公三子)
  【玟公】号口口。平邑武生。性刚直,勇力过人。七旬后常与武士较射,以硬弓箭无虚,里人称之“神箭先生”。例赠登仕郎。葬逢玉公右侧第四冢。〖妣氏董〗例赠孺人。西永固董公之女。合葬玟公。子二:树棠、树棣;女一:适黄渠桥廪生宋公即增生作君之母。〖继妣氏〗合葬玟公。子三:四亥、五谷、六云(世系表作“六荣”)。女一:适东永固王公。
  四世长房(琮公长子)
  【树楠公】号口口。平邑廪生。为人耿介,治家无私,昆弟无闲言,乡谥“忠厚”。例赠修职佐郎。合琮公左侧第一冢。〖配氏雍〗例赠孺人。本堡雍公之女。性娴熟克劳。合葬树楠公。子三:洵、沃、溶。
  四世二房(琮公次子)
  【树本公】字砚农(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号芝畻⑩,平邑廪贡生。道光乙酉科⑪拔贡生。六年⑫朝考一等,入陕甘乡试荐卷,场毕间游街衢,适本省匪徒外号大豹子等聚党百余人,诱静处陡然群起。砚农公支身护持,拳伤数十人。适海查官巡捕拿获,悉行斩除首级。沿徒⑬隘号令军民感德,刁风遂绝。三元⑭知县张馈额曰“选拔英奇”悬于厅堂。可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併删《平罗纪略》。例授“文林郎、吏部候铨州判”。葬琮公右侧第一冢。〖元配宋氏〗例赠孺人。内西河堡贡生宋公之女。特授河南浚县知县丙辰科举人大挑一等宋作哲之姑母;拔贡生保举孝廉宋鸿瓴之姑祖母。秉性端庄,持身俭洁。抚子守节三十余年,寡言耐劳,乡称“皓首元贞冰霜之性”。同治初年回贼入院,目见长子三人被杀;次子、四子少殇;五子(田)清奉命逃难,母子殉节,一门双贞,节孝可风,享年七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二十二日酉时生;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六日亥时卒。合葬砚农公。子五:治、淉、注、濩、清。
  四世三房(琮公三子)
  【树森公】号松峰。太学生,屡科不第。峏⑩心向学。操稼穑⑩之业,躬儒者之范。例赠迪功郎。葬琮公左侧第二冢。〖配董氏〗例赠孺人。西永固董公之女。赋性端庄。合葬松峰公。子二:汲、潞。女二:长适内西河宋世明之子;次适贡生徐公特授训导。
  四世四房(琮公四子)
  【树稷公】秉性忠厚,弃学种田。待赠迪功郎。葬琮公右侧第二冢。〖配氏姚〗待赠孺人。本城南乡贡生姚公妹。温柔和平,亲和妯娌。合葬树稷公。子一:泌。
  四世二房长子(琛公长子)
  【树颖公】号口口,太学生。德行忠信。道光间渠被河冲,颖公出财修葺,不惜己财,民赖其德。开设烧房,薄利疏财,怜穷济危。年六十无子,娶二妾连生双子。厚德均入庠,厚德之征也。例赠迪功郎。葬琛公左侧第一冢。〖配氏王〗例赠孺人。东永惠王公秀之女。性贤熟,待人宽厚。合葬树颖公。子一:浩,入庠少殇。女二:长适东永润文生董公玉彩;次适上省嵬⑩从九品衔刘公思均。〖继配李氏〗子一:温。〖继配王氏〗合葬树颖公。子一:〓。文生少殇殉节。
  四世(玟公长子)
  【树棠公】号口口,读书未第,隐于贾。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六日吉时卒,葬新园子门乾山巽向。〖配氏〗合葬树棠公。子二:泆、淑。文生殉节。
  四世(玟公次子)
  【树棣公】太学生。学纯青囊⑩,大有名誉。回匪乱,殉节。例赠迪功郎。葬烧房东甲山庚向。〖配氏董〗例赠孺人。西永固董公之女。合葬树棣公。子二:太、宽。文生殉节。
  五世(树楠公长子)
  【洵公】平邑廪生。回匪乱,办练乡团,不畏其死,大有奇志。殉难。例赠修职佐郎。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六日卯时卒。〖配氏〗例赠孺人。同治二年(1863年)某月某日某时瘟节卒。子二:早存、三存。少殇,父子殉难。
  五世(树楠公次子)
  【沃公】父早逝,隐于贾。回乱,见难不避,兄弟殉节。〖配氏朱〗通润堡朱连城之妹。性温和。子二:霑雨、孝哇。随母逃,未之,终。
  五世(树本公长子)
  【治公】父早逝,素学务农。逆回乱,母令逃,泣而言曰:“死生天数,有母在堂,守节三十余年,岂能贪生?愿以死殉母!”回贼入院,引颈受戮,毫无畏怯。可谓:“有节母,必有孝子也!”嘉庆十四年(1809年)某月某日某时生;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六日辰时卒。引魂葬新园子茔左侧第四冢。〖配氏徐〗通惠堡徐公之女。性贤。奉姑至顺。合葬治公。子一:蒙雨,殉节。女二:长适宝马屯⑲雍立爱之子鸣燕;次殉节。
  五世(树本公次子)
  【注公】少殇。
  五世(树本公三子)
  【濩公】业农。秉性忠厚。同兄治公奉侍宋孺人。虽在危乱之际,不靡定省⑳,贴身左右,兄弟俱被贼杀。一堂节气,千古高风。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初六日辰时卒,引魂葬琮公左侧第五冢。
  五世(树本公五子)
  【清公】号海峰。笃行好善。虽负失怙③,宋孺人抚养成人。少时多力,辄与武士较,因患失血症。至同治初回匪乱,母令逃!公曰:“死生有命,吾不忍弃母远遁!”母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尽职者治也!濩也!但株守无益!”遂逃往北地,俟太平归里,重整祖业。常以训人“忠厚传家”,效张公遗风。兄弟十一人均失传,公年四十三而获子后成均。享年七旬有三,诸孙满堂,厚德之征也!敕赠修职郎。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月初二日申时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二十七日卯时卒。〖配氏张〗敕赠孺人。本城张公炳之妹。性贤淑,温和待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二十三日寅时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二十七日戌时卒。子一:盛雨。葬琮公左侧第六冢,引魂二渠东,合葬海峰公。
  五世(树森公长子)
  【汲公】号子江,平邑庠生。操理渠工,不惮烦劳,民赖其德。例赠修职佐郎。光绪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葬琮公左侧第四冢。〖配氏吴〗例赠孺人。光绪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合葬子江公。女一:适山西刘思忠㉒。
  五世(树森公次子)
  【潞公】业农。葬琮公右侧第五冢。〖配氏徐〗殉节。女一:适打磑口文生杨福秀之子作连。
  五世(树稷公子)
  【泌公】业农。葬琮公茔前四角。
  五世(树颖公长子)
  【浩公】平邑庠生。天资聪颖。例赠修职佐郎。葬琛公右侧第一冢。〖配氏张〗例赠孺人。平罗营把总张致瀛之姐。性幽贤贞静。年十九夫亡,田令改,樵女㉓泣曰:“公姑㉔在堂,年老子殇,媳即子也!况女子守一而终,妇道也!”誓志守节,奉公姑至孝,操理家事始终如一,乡邻莫不称贤者。树颖公年六十,身体?铄,常劝公续弦。公曰:“年已六十花甲,岂望生子?”劝回到元晋又生贵子,年已七十。长沙太守八十生男,惟公阴德所感,遂娶李、王二氏,果各生一男,长温、次〓,均入庠。公享年七旬而终,厚德之征也。温生子〓雨,出嗣浩公,请奏旌表。同治初回匪乱,阖家逃走,惟妣氏甘愿殉节,享年五旬。
  宁夏平罗田氏族谱墓志(清·田盛雨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立诰授武德将军逢玉翁石碑一座。
  ——碑傍石对一副。联云:“飞云自在水藏宝;化露方寒风动珠!”
  ——碑傍石旗①杆一对,外雕人物、花草等类,以壮观瞻。
  ——前设石供桌②,摆列石香炉、供器,傍列石猪、石羊等类。
  ——明堂③前拜台、兜金等类。
  ——筑围墙十余丈,外植榆、柳等树,繁华丛森,藏风聚气。
  ——起脊茔门三间、格子四扇,脊兽俱全。
  ——四角石柱四根。
  ——门外旗④杆一对。
  ——门外亭子三间,以备春秋,祭所令人看守,以垂永远!
  田家营子文昌阁暨田会蓝家族轶事①
  赵和平 田金铭 田生秀
  田家营子文昌阁,位于平罗县头闸镇西永惠村平头路北侧300米处。据道光年徐保字所著《平罗纪略》记载,该文昌阁始建于乾隆末年(现存为1990年翻建)。建筑风格为六角塔式翘檐绘壁古建筑。殿前左右两排为厢房,四周有砖砌围墙,塔基高2米,塔高12米,分上下两殿。上殿供奉着魁星②,下殿供奉文昌星③即文昌帝君。田家营子文昌阁承载着清代武德将军、吏部候铨参将田会蓝率众修缮昌润渠的事迹。文昌阁周围的老百姓历经250多年的风风雨雨,维系了文昌文化传承中的一段非凡的传奇故事。
  田会蓝及其家族轶事
  田会蓝(1695-1769年),字逢玉,宁夏中卫县宁阳四百户(今属中卫县恩和乡)田家营子人。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年),宁夏道员奉旨在“查汉托护”开辟惠农、昌润二渠,中卫县宁阳人田会蓝尊单畴书、岳钟琪、通智令,从宁阳四百户赶往平罗县修渠工地,“会同力作,恤体民艰经营;不惮烦劳,披星戴月修增;未辞辛苦,栉雨沐风……督筑昌润渠迎水坝、退水闸,开垦滩田,决堤灌水,民各有秋。”雍正八年(1730年),惠农、昌润二渠竣工,修建历时四年,清廷又从各处移民到“查汉托护”落户,会同当地民众在两岸开垦水浇良田4073顷。由于田会蓝率民成功开挖了惠农、昌润二渠,周边民众的农田能够得到充足浇灌,旱涝保收,“查汉托护”一片五谷丰登景象,社会和谐致福,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祥和富庶,民众爱戴田会蓝,“赞其义举,颂其德勿衰”。田会蓝还赢得了地方官吏们的赞誉,通智曾赠“任重闾师”匾额。功成名就的田会蓝遂率家人和部属定居平罗县头闸(史称“东乡”)西永惠堡,开创家业,繁衍子嗣,并仿照宁阳四百户家乡祖制,在西永惠堡创建了田家营子庄园。受田会蓝致仕的影响,乾隆二年(1747年)长子田登年考中丁卯科举人;次子田登籍虽为业农,但开设烧坊,广聚财富,光阴富足,善济贫困乡民,在当地老百姓中享有盛誉;三子田登科考中乾隆二年(1747年)丁卯科武举人。田会蓝的子嗣先后考取了5名举人、8名贡生和2名庠生,功成名就,依托田家营子庄园走向社会。田会蓝认为这是得到了文昌帝君的恩赐。为感念西永惠堡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感恩子孙后代读书能获取功名利禄,同时为崇尚和光大一方地域文化,田会蓝率领田氏家族集资,在西永惠堡修建了“田家营子文昌阁”。据说始建的文昌阁,台、阁各高3米,台基为六角形灰砖包砌,底大上小,呈斜坡状;杰阁大门向北敞开,周围有1.5米高的土坯砌筑围墙,砖砌前大门也向北敞开,顺石砌台阶登高,向上攀爬十多个台阶才能进入阁内。院内左右各有3间厢房。
  田会蓝父子对重修昌润渠做过重要贡献。据道光《平罗纪略》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宁夏宝丰发生强烈大地震,平罗震度较为强烈,致使大片房屋等建筑物坍塌,“地多拆裂,黑水涌溢”,加上黄河水上岸淹没,水深达7-8尺,大片地段竟成一片冰海,伤亡十分惨重。昌润渠有些地段由于渠底高于渠坝而废弛。惠农渠也坍塌多处,经过全力抢修基本回复了灌溉功能,而昌润渠却已无力修复,原昌润渠所灌田亩归惠农渠仁义、交济、六墩几处勉强浇灌。灌溉非常困难,许多良田因缺水而干旱无收,连年闹饥荒,人们缺吃少穿,无法生存。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后,平罗县城黄河以西“查汉托护”土地,虽然平坦肥沃,也有自流灌溉之便利,并且拓徕垦户,开垦了大量荒地,但昌润渠被毁坏后连年干旱,仅靠引惠农渠水根本不能满足当地民田灌溉之需,新老农户广种薄收,步履维艰。宁夏府意欲改变当时的缺水状况,但由于府衙缺少银两,无能为力。田会蓝也已至风烛残年,此情此景他们父子心知肚明,遂产生了一个宏伟的设想:即要想增加引水量,满足昌润渠稍民户田地灌溉的需要,就必须要改变惠农渠和昌润渠两渠一水引灌的状况。田氏父子经过实地踏勘,认为只有从宁夏县黄河(元末明初称“洪河”)西岸的通吉堡溜山子开口,引黄河水直入昌润渠,才能彻底改变昌润渠系灌溉缺水状况。年事已高不宜再承担改造任务的田会蓝,与三个儿子商量决定,由其三子田登科负责向宁夏府张为旃[zhān]请愿:由田氏家族“自备人夫”,修复已废28年之久的昌润渠,完成引水工程任务。田登科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科武举人,在平罗当地有较高威望,宁夏府知府张为旃[zhān]认为田登科有能力担此大任,因此批准了田登科开新口引黄河水入昌润渠的计划。
  田会蓝父子在宁夏府、县两级知官的支持下,立即启动了兴工准备工作。田会蓝招聘有修渠经验的能工巧匠,对总体工程进行精心设计,指定三子田登科为兴工总理;长子田登年(乾隆丁卯科举人)、次子田登籍负责招工和备料,共襄其役。登年和登科兄弟二人仗义疏财,万事齐备,立即兴工。他们在溜山子开口,借助六羊河古道顺势利导,修建昌润新渠全长90公里,直到惠农县境内的永屏堡归入黄河,共建桥闸14座、大小斗渠113道,于翌年竣事。昌润渠修成后,按旧制名曰“复兴昌润渠”(原载《平罗纪略》),输水量大增,满足了新老农户浇灌农田的需要,渠系浇灌面积由原来的4073顷迅速扩展到7787顷,平罗县域也由原来的一个军事边防要塞,发展成为“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鱼米之乡,渠系受益民众无不欢欣鼓舞,视田会蓝及其子为救星,对以田会蓝父子为代表的桑梓父老感恩戴德。朝廷敕授田登年和田登科均为“武林郎、吏部候铨千总”。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初三日午时,田会蓝寿终正寝,享年74岁,安葬于平罗县头闸西永惠堡,墓向壬山丙向三分。为褒扬田会蓝修渠惠民的伟大功德,宁夏知府报请朝廷为田会蓝请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诰授田会蓝为“武德将军、吏部候铨参将”(正五品),并按规定等级拨发帑银对“将军墓”进行了修葺(见原谱《墓志》),以壮观瞻。修葺后的墓葬置逢玉翁石碑一座;碑傍竖石旗杆一对,外雕人物、花草等;前设石供桌,摆列石香炉、供器,傍列石猪、石羊等;明堂前有拜台、兜金等;筑墓葬围墙十余丈,外植榆、柳等树,繁华丛森,藏风聚气;有起脊茔门三间、格子四扇,脊兽俱全;四角有石柱四根;门外旗杆一对、亭子三间,以备春秋祭所令人看守,以垂永远;碑傍赠镌石对联一副。联云:“飞云自在水藏宝;化露方寒风动珠!”
  嘉庆元年(1796年),田登科奉旨参加镇压川楚陕“白莲教”,历时八年有余,嘉庆九年(1804年)不幸在军中病故。受田会蓝的影响,田氏后人团结乡里,勤奋好学,为仁厚德,多有考取功名利禄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田登科三子田珍考取戊申科武举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田登籍次子田玥(官名甲乙)考取己酉科武举人;田登年长子田琮不但考取平罗县廪贡生,而且治家有条有理。太宜人故,牛鉴(曾任两江总督)大人备礼来吊,赠联云:“一福二寿三康宁;夫举子贡孙秀士。”平罗县知县与之联宗赠匾曰“仁为家传”,朝廷例赠田琮为“修职郎、吏部候铨训导”。
  道光年间,昌润渠又被黄河冲垮,田会蓝的曾孙田树颖(太学生)“德行忠信,出财修葺,不惜己财,民赖其德;开设烧房,薄利疏财,怜穷济危”,朝廷例赠“迪功郎”。田登年的次孙田树本(字砚农)为廪贡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江南名宦俞德渊的弟弟俞德源在头闸俞家庄“留馀堂”老院前造书室,聘请砚农先生为家庭塾师。道光五年(1825年)砚农先生被选为拔贡生,在陕甘荐卷乡试交卷后逛街时,遇匪首“大豹子”率百余名匪众当街抢劫,砚农先生行侠仗义,孤胆一人赤手空拳击伤匪徒数十人,为海查官巡捕剿匪赢得了时机,匪徒们即被悉数捉拿归案,其义举“令军民感德,刁风遂绝。”
  平罗县头闸镇西永惠堡田氏先祖田会蓝作古距今虽有245年,但因其家族先贤修水泽民、仗义疏财,功德卓著,其主墓葬及后世分支坟茔均受到悉心保护,至今尚存。2013年10月13日恰逢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平罗县人民政府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罗玉皇阁院内,为在平罗县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几十位历史文化名人树碑立传,田会蓝碑亦在其中。碑文曰:“大地震后昌润渠毁,灌区干旱无收,连年饥馑,会蓝体恤万民疾苦,倾献几世积蓄之资,携登年、登籍、登科三子及桑梓父老重修该渠。”当代诗人任登全有感赋《田会蓝》一诗曰:“协助开渠立大功,拓边垦种抗灾情;家资人力都奉献,感恩百姓颂恩人。”
  文昌阁的重建及其保护利用
  田会蓝的壮举对田氏后裔产生了积极深远的教育和影响。如今,原建的文昌阁因年久失修和历史毁损等原因,又经三次翻建。在历史上修缮和保护文昌阁的善行,却不断地记录在青灯黄卷和一代代故去的先贤们的足迹当中。正是这处很不起眼的文昌阁,经历245年风风雨雨,数遭毁坏,但都能够得到及时修缮。据传说,清代翰林俞德渊曾出资修缮过田家营子文昌阁。晚清和民国年间,社会虽多有动荡,但也不乏有识之士相继倾其囊善修杰阁,并将厢房辟为书院或改为学堂,为周围堡寨的孩子们教习文化。
  解放初期,文昌阁一直由当地鳏夫陈宽驻守。田会蓝后裔田熙成(曾任文昌阁会长)利用文昌阁厢房做教室,聘请刘元柄等先生教书,开办文昌阁小学,为周边东通平、永惠、头闸等村堡的孩子们读书上学提供方便。文昌阁办学一直延续到1956年,据当时在阁中上过学的人士回忆,进入文昌阁院门向前走,上五六个台阶便是上殿,上殿呈六角形,每个角都有一根柱子,并有屋檐,殿内供奉着文昌帝君画像,殿外周围种满了枸杞树。整个院落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大门外还有篮球场,学生们在这里进行体育活动。文昌阁周边有深1米、宽20-30米的湖泊,湖水常年不见干涸,冬可滑冰,夏可游泳。1957年西永惠小学建成后,学校和读书的孩子们从文昌阁迁出,闲置的文昌阁被农业高级社辟为办公场所。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农业高级社改为生产大队。在多次的政治运动中,田家营子文昌阁遭到毁坏,留下一片废墟。“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反修防修”的需要,人们把废墟下面挖空,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防空洞”。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1年以后,田家营子及其周围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当地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越来越多。为了纪念久违的家乡文化,田家营子村民们踊跃筹措资金重建文昌阁。在后来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们发动村民填平了防空洞,逐步在原址上用土坯盖起了简易的土木结构六角塔式石灰粉壁阁楼。
  如今的文昌阁为第三次修建。1990年,田会蓝后裔田生林出资数万元,在村民的积极支持下进行了重建。重建的文昌阁,仿照原建原型,重现六角翘檐砖木结构,仍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文昌帝君安座,上层是魁星安座。外围有6个立柱,阁门和院门仍然向北敞开。阁门外有左右两排厢房,周围为砖砌围墙。文昌阁竣工后,又于1991年底邀请民间艺人泥塑了文昌帝君和魁星像,以及文昌帝君的随侍“天聋、地哑”④两位神童。1992年农历二月初三日,适逢文昌帝君诞生日,乡民们为文昌帝君和魁星塑像落成举行了开光仪式,方圆百里的事业和学业有成者前往拜谒。2010年高考前夕,笃信佛学教义和喜做善事的平罗陈桥建筑公司总经理陈义⑤,携子来阁拜谒文昌帝君。当陈义看到文昌阁规模较小且已陈旧日的状况时,便产生了弘扬家乡文化、保护文物古迹的念头,决定重建西永惠文昌杰阁,经商议,地基长75米、宽50米、高2米的土方由村民自己垫方压实;修葺工程的全部善款和施工任务由他来承担完成。2012年头闸镇负责人得知消息后,指导该村成立了管委会,当年7、8月份镇政府就向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报批了《关于头闸镇西永惠文昌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项目建议书》,8月10日获准实施。
  据目前史料证实:田氏家族文化肇起的时间,比当地俞氏望族还要早57年。在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查汉托护”土地上,文昌文化孕育了方圆百里的书香气息,引领人们崇尚读书和尊师重教,影响后代植品守操。历史上自从有田家营子文昌阁以来,方圆百里先后出现过俞德渊、田登科、田珍、田玥、田琮、田树本、俞思益、俞寿祺、张鸿翼等多位秀才、举人、进士乃至翰林等先哲。近年来在文昌文化的影响下,多有莘莘学子学有所成,业有所为,如何学清、张明、田生才、田生明、田光让、刘占学、靳忠华、刘兴奎、张国兴、王远等西永惠文昌阁周围的学子们,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已经做过或正在做着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受文昌文化的影响,近年来每逢高考前后,各地考生由家长陪同前来拜谒文昌帝君,为魁星进香祈祷,祈求魁星金笔点榜,感恩金榜题名。在民间,每年清明时节和农历七月十五两次庙会,善男信女云集杰阁,热心人士奔走相告,讲述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农民种地不但免缴皇粮,而且还享受补贴的优惠政策,还能听到政府投资挖沟排水、修桥铺路、砌护渠道、学生上学免学杂费、补助早餐、校车接送、有病住院报销医疗费、享受老有所依的养老保险等利好消息。每逢文昌阁庙会,田会蓝后裔田光星还要给人们说上一段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的变化、农民生活改善和党的富民政策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人士,尤其是文化界人士游览祈福的一个好地方。
  头闸翰林古镇文史资料钩沉
  赵和平
  平罗县头闸翰林古镇是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的故乡。这个世受黄河(元末明初称“洪河”)水润泽的昌润之地,早已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一岁一枯荣”的古牧场,变成了阡陌纵横、绿树成荫的鱼米之乡。这里历史悠久,民安物阜,为九省通衢之地,地位十分重要,既有广袤的产粮区,也有与岁月日益争辉的生态林,古镇催人奋进,人建古镇更靓,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面貌日新月异。这里隐藏着许多你所不知而令人神往的斑斓故事,让我们随着这篇拙作一同来领略一下吧!
  建制沿革和辖域概貌
  这是一座古老的县辖镇,明末清初为查汉托护地域。“头闸”之名古已有之,“正闸”之称更早。现有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就有“正闸堡”之称。“头闸堡”名称出现在《宁夏俞氏族谱·集生年谱》嘉庆八年(1803年)条目;道光八年(1828年)徐保字纂成的《平罗纪略》里有“邑东乡”之称。因此,我们说它是“古镇”名副其实。地域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头闸街距县政府驻地城关镇13公里。沿黄公路、平头公路纵横交错,新旧昌润渠、第五排水沟等干渠、干沟由南向北越境而过。1941年4月县设8个区,头闸的正闸堡和相邻的东永惠堡均属第三区,1949年10月1日建国时仍为第三区;解放初期改称“平罗县一区新户乡”;1950年5月改为平罗县第二区(头闸为二区驻地),辖东永惠、外红岗、西永惠、东通平、六羊、渠口、正闸等7个村;1955年10月撤区并乡置头闸乡;1956年7月外红岗乡并入;1958年9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成立黄河公社等4个人民公社,头闸乡并入黄河人民公社,辖域由合作社改称大队,共辖7个生产大队(全县共35个生产大队),10月设临时党委,翌年4月设立党委,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1961年5月调整社队时撤销黄河公社,缩小建制,析设头闸公社和渠口公社,翰林故乡所在的正闸大队划归渠口公社管辖;“文化大革命”中公社机构曾缀称“革委会”“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改称“主任”;1984年5月头闸公社改为头闸乡,结束党的一元化领导,实行党政分设;1985年3月25日上级下文撤乡设镇,1987年正式建镇,仍然党政分设。在辖区历次变化中,所辖东通平、永惠、西永惠、头闸、东永惠、裕民、外红岗(析出立新)、红岗(析出红星)、邵家桥,这些村名和地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2006年平罗县行政区划调整中,将渠口乡正闸村和原惠北乡(区划调整中乡建制撤销)双渠村划归头闸镇。现辖头闸村、东通平村、永惠村、西永惠村、东永惠村、裕民村、外红岗村、红岗村、红星村、邵家桥村、立新村、双渠村、正闸村13个村委会和头闸居委会。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余人。2006年3月22日,石嘴山市人民政府下发了《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命名决定》,头闸镇正闸村榜上有名。
  查汉托护的来历
  “查汉托护①”因蒙古遗军察罕将军游牧至此,护地牧居而得名。明末清初,宁夏黄河平原由于是沙质土壤,河床不稳定,经常东西移动,两岸不断塌方,黄河西岸移近平罗县城。东岸地带沙泥淤积,地现土丘,地以土堆数量命名,故有“三堆子、四堆子、五堆子、六堆子”之称。后来,黄河又向东移了三十里,三、四、六堆子相继塌入黄河,五堆子被隔到黄河东岸。于是,这里就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东移后,河西形成一片河滩地,俗称河床沉沙平原,一直无人居住。顺治入关至康熙末年,黄河东岸的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开始在这里游牧并逐渐长期居住;宁夏南部黄灌区的一些少地农民也陆续迁来开荒种地。黄河两岸宁蒙地方的衙门机构,对这些行为默许或支持,并逐渐延伸为属地管辖。
  话说“查汉托护”还有一则饶有兴趣的故事:据《古西行记》载:传说西夏献宗李德旺乾定四年(1226年)二月,蒙古雄主成吉思汗讨伐西夏时,由于西夏迟迟不纳人质,遂领兵10万余人,从石嘴子和陶呼噜滩②越过黄河,经平虏城由北路攻入西夏城。此时,蒙古大将忽都铁木儿受沙州③诈降之苦后,成吉思汗大怒,增兵急攻,攻破西夏,乘胜攻克肃州,围住甘州④。当时,西夏甘州守臣曲也怯律正是蒙古大将军察罕的父亲,察罕从军中遣使向父亲劝降,曲也怯律找到副将阿绰,摆上酒宴商议投降之事,阿绰假惺惺地同意投降,回府后却与自己的心腹将领36人商议,大骂曲也怯律为叛臣,并发誓说:“我们世受国恩,如今正是报国之时,誓与城池共存亡。”于是,阿绰等人分头行动,杀死了曲也怯律和蒙古军使者。察罕一气之下,带兵攻入甘州城内,杀灭驻守城里的西夏将士,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带领兵马离开了成吉思汗的部队,一路顺黄河漂流而下,来到了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陶呼噜滩,越过黄河,在平罗古城以东这片荒原上,按照蒙古人特有的葬俗,掩埋了父亲的尸骨,用马蹄踏平了坟头,搭起了帐篷,在上面宰杀了骆驼,进行了祭祀,用大量的人马保护起来,到第二年春天青草长出后拆帐离去。后来鲜有人知晓此事。从这以后,察罕的人马在这里过起了游牧生活,他们的后代也躬耕于此。自从察罕大将军定居以后,这里便长期被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人用来放牧。“察罕”的地名也先后演变为“插汉”和“查汉”。
  起初,黄河西岸多以回族人定居为主。后因回蒙两族利益冲突,康熙降旨以察罕世袭的蒙古游牧部族迁徙黄河以东,在鄂尔多斯台地之上游牧和居住,回族人口分散迁离此地,从此“河西地荒”。至今,在陶呼噜滩边缘的陶乐地界上,还保留有“查汉埂”⑤的地名。为招徕民户、垦荒种田,雍正皇帝即位不久,便委派公舅舅隆科多⑥验看了查汉托护之地。隆科多向皇上奏称:“宁夏贺兰山前查汉托护至石嘴子等处,宽阔一百里,旷野而平,其土肥润,籽种俱皆发生,其地尚暖,易于引水,如西河⑦、六羊河⑧皆系古旧渠”。并说:“鄂尔多斯移归套内以河为界,查汉托护之地久属版图”,建议修闸引水,屯垦移民。据《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宁夏、平罗两县黄河沿岸一带有宁夏满兵牧场,满兵每名拴马二匹。将军傅良⑨奏准,每兵实拴马一匹。此项场地多有闲旷,应将平罗场地仍留牧马,其宁夏场地丈勘定界,听民认垦。”这段文字说明,这里当时确实无人耕种,是一片广袤的草场,只要有老百姓开垦,满族兵营牧场可以随时让地于民。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居,在河西查汉托护人口密集的正闸设堡,归东永惠堡管辖。《北武当庙寿佛寺》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平罗县东永惠乡民将一组供奉有‘武神⑩’二字的石质香炉捐给寿佛寺。从那时起,在寿佛寺里同时供奉了一尊鞑靼女神⑪像,每年都有蒙古族善男信女前来进香祭祀。”至道光年间,这里既有了“武神”,也有了“文神⑫”,只可惜察罕的父亲曲也怯律及察罕大将军故后,究竟葬在哪个位置?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康熙借篼子的传说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新疆噶尔丹⑬叛乱,康熙皇帝于这年二月初六日御驾离京,亲率清军坐镇宁夏平息叛乱,期间巡历黄河西岸宁夏平原河套地区。据《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闰三月乙未(5月5日),皇帝离开宁夏城去往白塔⑭,然后乘船顺黄河北行,随行船只101艘,当晚驻跸尧甫堡⑩;丙申(5月6日)驻跸流穆河⑯西岸;丁酉(5月7日)驻跸哨马营⑰西南隅之峡河西岸;戊戌(5月8日)驻跸哨马营;己亥(5月9日)驻跸石嘴子⑱西南隅黄河西岸。穷途末路的噶尔丹于闰三月十三日在阿察穆塔台仰药自尽,正在巡历的康熙皇帝接到奏报后,下令班师回京。从上述时间来看,康熙皇帝的船队5月6日经过查汉托护滩地黄河段。尽管康熙皇帝有庞大的随行船队,但在查汉托护这块地盘上,还是留下了“康熙饮马湖”和“康熙借篼子”的民间传说。关于“康熙饮马湖”的故事老百姓有口皆碑,恕不赘述。还是说一说“康熙借篼子”的事情吧!查汉托护自康熙年后始有回族人定居。传说康熙亲征噶尔丹路过查汉托护第八站时,因饮水欲向回族农家借篼子打水,由于当时不知道这里回族人的习俗,故借篼子未成,留下一首打油诗曰:“孤家远征噶尔丹,途经查汉托护湾;回人家里借篼子,方知人间穷八站⑩”。现在看来,这真的仅仅是个传说而已,实际当中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拥有101艘航船的朝廷船队,难道还用得着康熙皇帝下船找水?况且,按照年代推算,即使有个“灵沙”存在,其地当时也应该在黄河东岸或者在河床中央,何来村庄、水井以及所住人口?其实,这只不过是后来老百姓借帝托孤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昌润渠及有关地名的出现
  昌润渠,惠农渠最大支干渠之一,在平罗县城以东。清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雍正皇帝准奏差兵部侍郎大理寺卿通智⑳、户部侍郎单畴书㉑、川陕总督岳钟琪㉒,带上隆科多和石文焯㉓的奏折,以及他们所绘制的地图,来到了宁夏北部的查汉托护,开挖惠农渠,将黄河西岸支流六羊河疏凿复浚后,改称“昌润渠”,从宁夏、宁朔、中卫、灵州、固原等地招民到平罗垦荒,这里才逐渐有大量人口迁居,把惠农渠系称“老户”㉔,设老户堡管辖;昌润渠系称“新户”㉕,设东永惠堡管辖。在昌润渠口建石闸,名曰“昌润闸”。雍正七年(1729年)闰七月,通智疏报:“宁夏等属修浚之大渠并六羊改渠,一切工程告竣,所有新渠、宝丰、宁夏、平罗四县田亩均沾灌溉,请定两渠嘉名以垂永久。”钦赐大渠名为惠农渠。据《平罗纪略》载:“昌润渠者古绿杨河也,逼近黄河,筑有长堤以捍水患”“西永惠堡人田会蓝随通智侍郎开垦滩田,决堤灌水,民各有秋,并筑昌润渠迎水坝退水闸”。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在昌润渠竣工时,通智还留下了《重修昌润渠碑纪》㉖。他感慨吟诗《昌润渠工竣恭纪(七律)》曰:“黄河别派六羊通,石闸巍然跨彩虹;激起众流增浪力,引开曲水灌田功。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从此遐荒欢鼓腹,群歌大有慰宸衷。”单畴书也以同样的题目抒发了自己的感想:“辟土逶迤三百里,建闸开渠跨诸美;告成先竣六羊工,导流吸引黄河水。黄河之水远且长,溉田灌亩法为良;奔流直下疾如驶,蟠龙一束十尺昂。画夜波涛声浩浩,势激闸门溅飞瀑;旁通知派悉分流,膏腴万顷彻西效。绣墓如云稼更多,万家沾足泽滂沱;即今荒服易康衢,圣治应比唐虞过。”清雍正年诗人张资在《昌润渠工竣》一诗中亦曰:“建闸通渠一水盈,云根蹴起浪花生。泽流原野无边润,势挟风雷不断声。南亩农人兼暑作,丰年禾稼报秋成。共知乐土恩波阔,击壤欢呼咏太平。”《宁夏府志》载:“时黄河内平罗治有查汉托护滩地,鄂尔多斯籍牧马绝居,人樵采脆幕㉗渐移腹里”,这正是当时昌润渠的真实写照。名人志士法海㉘、程光辅㉙等也都争先恐后赋诗致贺。诗人们对昌润渠修通后,即将在这里受到润泽的祖祖辈辈的广大老百姓进行了抒怀,这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平罗县城以东大片肥沃的良田和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富庶人民。话说乾隆三年(1738年)因地震渠毁,原守灌耕地改由惠农渠的六墩、交济、仁义三大支渠灌溉。后因行水困难,先后于通伏堡、通义堡由黄河西岸开口引水。乾隆三十年(1765年)宁夏知府张为旃移口于宁夏县通吉堡(今贺兰县通吉村)东南至溜山子黄河岸引水,渠长68公里,有支斗渠113道条,灌溉平罗县埂外地6万余亩,至原惠农县礼和乡永屏村入黄河。清末和民国时期,渠口多次向上移位。自黄河分出后,向东北流经仍入黄河,筑有进水、退水、分水等闸,通过两旁分支渠灌溉农田。1956年与滂渠合并,移口于惠农渠阮桥以上建闸引水,取名为“昌滂渠”。并在正东方向7公里处建分水闸,东为滂渠,西为昌润渠。1967年将分水闸至蔡家桥(惠农渠第六管理所驻地)段1 1.7公里昌润渠废弃。蔡家桥新建一座分水闸,桥上路面行车走人,桥下建并行两座分水节制闸,东侧闸门节制滂渠流量,西侧闸门节制昌润渠流量。自此,旧昌润渠上段废弃,新昌润渠从蔡家桥大闸分水,流经头闸街粮站南拐弯处,与原旧昌润渠衔接,向北流经惠北、灵沙、宝丰后入黄河。昌润渠自流灌溉六中、渠口、头闸、惠北、灵沙、宝丰6个乡镇35个村的8万多亩农田。
  说起这里的地名也很有意思。受惠农渠和昌润渠润泽,出现了一些很有寓意的地名。平头路惠农渠大桥还称“通平桥”,桥东地称“东通平”,民以赵姓居多;昌润新旧两渠入流之地称“双渠”,民以邵姓居多;昌润渠穿流之东西两地永得实惠,地有“永惠”“西永惠”“东永惠”之称。永惠民以王姓、雍姓居多;西永惠民以田姓居多,地名在昌润渠初修之时就有;东永惠民以包姓、王姓居多;得实惠而民享裕如,地有“裕民”之称,民以安姓居多;靠近河边曾有大片红柳丛生,故有红柳岗之称,回族人口聚居地称“红岗”,当然也就有了“外红岗”之称,民以何姓、张姓、马姓居多;唯“邵家桥”是个特例,据说当年邵左、邵中、邵右三兄弟自山西大槐树迁居宁夏后,以邵中落户修桥而得其名,民以邵姓居多。至于“立新”,那是上世纪“四清运动”中从外红岗村划分出来的一个村子。
  道光十六年(1836年)九月,俞德渊的灵柩安葬于昌润渠南畔。1967年,昌润渠从蔡家桥闸分水后,翰林墓所在的昌润渠中段废弃不用,当地老百姓就在废渠上取土。据传说挖出了一支一缸粗的芦草根,人称“龙根”。芦草根被砍断后,流出来的是鲜红的“血”,人们便说这是真龙天子的一根支脉,直通翰林墓。在这根“龙脉”上还有一座芦苇茂密的“龙坑”,湖水清澈见底,蛙鸣蝉吟,鱼翔浅底,民间有《龙坑沿和金马驹的传说》(来丰宗文稿)。自从龙根被砍断后,湖里常年干枯,各种小动物都不见了。
  头闸街上的寺庙和学校
  古老的“查汉托护”中心地带分布着十多座古寺庙,供奉着各路神仙。其中,头闸街最为集中。曾在头闸生活了40多年的石嘴山市政协原副主席黄占福回忆说:历史上头闸镇,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头闸街”,矗立着4座古庙。按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讲,东面的庙叫“太上老君庙”,平时乡邻们称“老君庙”,位于东永惠村二队路口中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南面的庙叫“龙王庙”,位置在昌润渠改道前的西坝一侧,地界属头闸一队范围,距离俞翰林墓二三百米,因取土造地,遗迹现已不存,遗址上曾建生猪收购站,名曰“猪场”;西面的庙叫“娘娘庙”,原址在头闸镇政府楼向西100多米处的路中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1980年当地群众在现址发愿重修,竣工后改称“观音寺”;北面的庙叫“关帝庙”,位置大致在现头闸中学操场北侧,原学校平房会议室处。这4座庙我小时候都去过,“老君庙”过去就在我们生产队(指东永惠二队)的路口,我们还经常到庙里捉麻雀,“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上世纪80年代群众自发新建,近年来又重新翻建,在距头闸街口约300米的头灵路(头闸至灵沙)西北侧,新建的“老君庙”更名为“东太寺”;“娘娘庙”香火最旺,“文化大革命”前周和尚(法名“释界玉”)是庙里的住持,每年都要举行庙会,届时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前来敬香拜佛,求子求孙,祀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王庙”和“关帝庙”拆毁后再未重建。传说4座古庙的中轴线中点是等距离,这也可以说,四座庙为乾隆年同时期建造,俞德渊在关帝庙读完了私塾。《宁夏俞氏族谱》载:“府君九岁入塾,嗜读甚勤”,所入之塾当为“关帝庙”私塾,俞德渊九岁时已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也就是说:俞德渊九岁时就已经有“关帝庙”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其他几座寺庙也应该存在。“娘娘庙”里还曾藏有落款为“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五日”的铁磬一件(见彩图)。其他庙宇如头灵路北侧的“姬积庙”(据传以姬姓人士积德建庙而命名)、田家营子(在西永惠村)东南的“文昌阁”(后又建修)等,在“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毁坏,唯有镇南十余里沿黄公路西侧的胡家庙(今分水闸村雷祖庙)是这里唯一幸存的清代古建筑。
  尤其值得一书的是,俞德渊就读的设在“关帝庙”里的私塾。民国初年改建为“头闸小学堂”;解放初期改称头闸完小后,将其大殿的前殿改成教室,校长和老师加起来共有3人,学生10余人;1、6年级合班,2、5年级合班,3、4年级合班,每班有学生4、5名,实行夏耕冬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黄自良、秦世堂、阎尚全、马寿骥、陈安邦、佘思明先后担任校长,解放初期从这里毕业的小学生有:张明、陆魁、靳福成、王玖功、王忠、赵恒川、邵银花(女)、陆兰芳(女)、张兰英(女)、栗国槟、徐光金、李正明、李生枝、杨风刚、郭珍、王化清、陈光清、杨万华、王永珍、施金玉等人。“关帝庙”大殿前左右相距40米之间的两棵几十米高的白杨树,人称“翰林树”。西面这棵树由于折腰发杈分为两株,经僧人多年修剪长成了钻天材,人称“双株共竞”;东面那棵树单株入云头,树围有七八人合抱之粗,树洞里可以出入小孩玩“藏猫猫”游戏。树上挂有一口古钟,由僧人司敲,私塾里靠它掌握作息时间。相传当年俞德渊的母亲去世后,他解职丁忧,从江南捎回两棵树苗栽种门前,一直由僧人呵护。这两棵大树远在县城都能看到,因此,招得成百上千只鸦鹊整天鸣叫,好不壮观。这两棵苍老的白杨树,积淀了古老的翰渊文化,把小小的古镇与金碧辉煌的帝宫和青山绿水的南国天府联系在一起,从而有了神话般的传说。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文明伴着愚昧和粗野。上世纪70年代初,这里被扩建为中学,学生数量大为膨胀。为了解决学校桌凳缺少问题,忍痛将这些标志着“成材了”的“翰林树”伐为木材。从此,那两棵象征查汉托护骄傲的标志树,永远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
  时间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受翰渊文化的滋养,头闸翰林古镇大兴教育,人才辈出。1964年兴办头闸农业中学,后与黄河农业中学合并成立了头闸中学。1972年3月升为全日制中学,近在咫尺的公社文化馆累计藏书近万册,这在当时十分混乱的“文化大革命”中,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这期间,正处在国家人才高地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以冯全仁校长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如张海滨、李大民、丁祥孝、聂美玉(女)、陈泰斗、方成业、俞安民、李元功、冯月霞(女)、梁铭、孙凤英、刘万元、赵宝秀等等,以头闸中学为基地,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制度恢复的头几年,就出榜考生百余人,其中80%%以上都被输送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升学率和就业率高达90%以上,双率冠盖县首。我和俞行芳在翰林古镇共度十年寒窗至1975年夏天高中毕业,同班时有同学53人(以姓名笔画为序):马燕(女、回)、马学华(回)、王俊、王玉虎、王兰香(女)、王宗堂、王学清、王尚智(病故)、王淑珍(女)、王德业、刘占川、刘学义、刘国礼(交通事故去世)、田生清、田金铭、叶生儒、关梅芳(女)、孙建敏(回)、孙淑芳(女)、朱月龙、陈学华、陈金录、李风荣、李兴国、李兴录、吴汉金、吴克惠、吴英水、吴学贵、吴慧萍(女)、余炳河、张生云、张进仁、金玉忠(回)、杨正功(回)、杨术斌(回)、柏永华、赵义、赵生林(交通事故去世)、赵和平、赵淑华(女)、赵淑珍(女)、赵银山、党伏银(触电去世)、高树仁(病故)、徐风英(女)、徐邦祥、黄月英(女)、黄风玲(女)、梁巧英(女)、阎文、靳月英(女)、裴占仁。时任校长冯全仁;班主任老师张海滨(语文);任课老师主要有丁祥孝(数学)、梁铭(数学)、李大民(物理)、聂美玉(女、化学)、方成业(俄语)、冯月霞(女、政治)、张九儒(地理)、刘万源(音乐)、赵宝秀(体育);十年寒窗所经历的班主任老师共有杨秀英(女、小学)、马旗鸿(女、小学)、李元功(初中和高中阶段)、张海滨(高中阶段)4人。头闸中学鼎盛时期有在校师生近千人,曾以当地教育中心冠盖一县,这是我们人生中感到最为高兴和荣耀的一个阶段。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何学清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俞安民先生曾在《忆头闸教学三年》一诗中写道:“为师从教越三冬,粉笔耕田任北风。忧乐常存天下事,甘苦自随意态平。人生栈道累多少,涉足江河水浅深。忽见当年落脚处,桥头看水见鱼踪。”(原载俞安民著《风丽如歌》)
  我从头闸中学毕业一年后进入了公社业余文艺宣传队,到1977年7月宣传队共有孙德升、吴汉金、黄学贤、张生云、徐光英、赵和平、田光兴、刘占川、俞进、王治国、孙建敏、马淑萍、孙学霞、张英、赵萍、王淑珍、阎萍、段永花、王秀珍、包随文等20名队员,其中有50%为头闸中学毕业的学生。公社派驻的带队干部为马维汉和陈自勇。
  翰林古镇逸闻轶事
  纵观发生在这里的逸闻轶事,尤其是人物活动情况,因年湮代远,几近湮灭。拙文仅就所知罗列如下。
  马跃川㉚:第一位参加平罗辛亥革命的头闸人。外红岗村人士。会武术,体大魁梧,机警重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与龙占海杀洋人一案。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平罗传言“不怕南来一只虎,只怕北来一只鸡”,纷纷传说孙中山在南方闹革命。9月初陕西张凤翙起义;9月28日宁夏刘华堂响应起义;9月29日,他和董茂奎㉛高举义旗,率众起事,平罗辛亥革命以哥老会身份首先在头闸起义。10月1日,县城高举义旗,打开监狱释放囚犯。犯人们冲出监狱,手持镣铐列队游行,高呼:“成功了!成功了!杀呀!杀呀!”义军打开粮仓赈济贫民,打开武器库武装民军。10月2日,在县城关帝庙成立了民军指挥部,民军首领蒲春山数月前始来平罗负责起义的组织工作。县长王之滨是民军负责人之一。马跃川当时担任民军参将,文案夫子㉜是孙柏岩,另外还有吴大炳、安大爷、蒋大爷等。10月3日,蒲春山在南教场主持民军祭旗仪式,民军皆持临时装备的武器,平罗人周绍武宣读牒文,将趁火打劫的首犯,正法于坛下以彰法纪,宣布家家户户门前插白色方布“顺南旗”。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成功,陕西西安光复会革命军政府以鸡毛传贴方式,通知宁夏呼应反清。21日宁夏革命军政府成立,并于28日将通敌分子逮捕正法。12月初,甘肃清军命马麟率部赴宁清剿。清军到来之前民军内部意见分歧,军心涣散北退。23日,清军马全良部北抵平罗,在县城烧杀抢掠三日后,继续北追民军至黄渠桥、石嘴山一带。至此,宁夏暨平罗民军起义宣告失败。马跃川下落不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诞生。
  黄自良㉝(1911-1960年):山东沂水县人。大约在1930年前后,宁夏马鸿逵在山东征兵,他和一批老乡、同学随军来宁,在新兵训练团受训后被派往平罗县工作,曾任头闸完小校长和平罗县一区㉞区长,与头闸东永惠村俞生莲结为伉俪,著籍为头闸人。当地老年人常说“黄区”,经常在夜里带人骑马抓土匪,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当地群众有口皆碑。后因对辖区内个别富豪欺压百姓的恶劣行径不满,采取过激手段打击,被诬陷撤职。1936年启任豫旺县㉟下马关区区长,期间释放区政府关押人员及政治犯㊱;因不满蒋马在宁夏的黑暗统治,收缴国民党散兵游勇枪支弹药,秘密接触地下共产党员,组织10多人欲携带武器投奔陕北红军,因处理家事延误时间,被人告密,遭到马鸿逵部队营长康殿元逮捕,押送银川后被判死刑,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刑场上经近百名山东老乡、同学(多为军官)跪求和托人请马鸿逵母亲出面说情,再加上马鸿逵看这场面,怕因此引起兵变等原因放弃行刑,关入大牢。妻女数赴银川设法营救,托人求助马鸿逵四姨太刘慕侠周旋,在被关押两年多以后,被驱逐出宁夏另谋生路。离开宁夏后,又在绥远傅作义部队当兵。1948年11月,傅部军长董其武在平津战役的紧要关头通电起义,此时任该部暂四军暂十师三团十二连(炮兵连)少校连长,在张家口随部队投诚起义,解放军发给《军官证》《起义证》《通行证》。不久,到陕坝(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高勒)招待所参加学习,结业时发给《学习证》和旧日币13万元作生活费,暂在解放军部队看管武器。此时得悉妻子有病,回家探望后再未归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帽子满天飞、棍子遍地打”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批斗、遭拘留,屡受磨难。后来甚至被不明不白地“喊”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1959年冬在西干渠工地上遭人诬陷,受批斗致重病缠身,在饥寒交迫和贫病交加中被送回家,时值低标准,生活十分困难,也无钱医治,1960年春英年早逝。在1980年落实政策中经组织审查,定为冤假错案,平罗县公安局先后印发《复查处理决定》和《平反决定》,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对遗属予以生活补助。一生富有正义感,支持共产党的事业,做过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期弃暗投明,是一位饱经风霜、对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民主爱国人士。
  包生福㊲:宁夏绥西抗日老战士中最后一位辞世的头闸人。东永惠村人士。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八十一军军长马鸿宾手下服役,参加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不浪口和新民堡两个对日作战战役。1940年2月1日,3万余名日寇,1500多辆汽车、装甲车和坦克,数架飞机向乌布浪口、四义堂、乌拉敖包、乌镇一带八十一军阵地扑来。3架敌机在天空盘旋侦察并投掷炸弹,对驻地进行轮番轰炸,同时又以密集火力轰击,坦克和装甲车开道,步兵尾随其后猛烈冲锋。战斗打响后,部队连同后勤人员5000多人全都参了战。深夜,30余名战士不幸阵亡。2月2日上午战斗再次打响。他奉命往战场上送饭,上去
  绥西抗日老战士包生福像就下不来了,躲进了防空洞。敌人用机枪疯狂扫射,部队伤亡惨重,八十一军三十五师牺牲千余人,丢失了不少武器和弹药。1940年参加了新民堡保卫战。腊月的一天战斗打响了。后来,部队被打散了,他找到部队坚持战斗,直打到河开季节,所在部队与傅作义一零一师援战部队一起将敌人赶到了黄河以西包头地界。后来部队奉命撤离,他因胳膊和大腿在战场上留下的烧伤发作,无法跟随部队撤离,被安排在内蒙古临河县旦旦木头乡樊国忠家养病,宁夏平罗县解放后回到家乡。
  雍民飞㊳:第一位深入贺兰山(古名“不周山”)劝降郭栓子的头闸人。祖籍永惠村。原名雍生善,抗战期间平罗黄二完小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著名民主进步人士,宁夏区党校原副校长、离休老干部。1950年3月5日,贺兰警备队司令郭栓子以生产为名,将45名亲信拉上贺兰山,组成“贺兰剿共总部”,盘踞贺兰山为非作歹,与人民为敌,公然悍然挑衅人民解放军部队,致使下庙、崇岗、大武口一带治安形势恶化。他受宁夏省委和李冲和的嘱托,前往和平解决郭栓子事件。他通过线索知道郭栓子在武当庙山头上,与张锡武到潮湖、简泉找解放军吴团长交换意见,到武当庙通过管庙田的和尚与郭栓子取得了联系,郭栓子答应要在武当庙山头上见面,但不知何故郭栓子反悔,让人传信给他说:“你们脑子里的‘红水’多,我不行!”意思是不能接受劝告。后来,郭栓子匪部被解放军部队进山剿灭。
  桂永升㊴:第一位受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接见的头闸人。祖籍浙江绍兴,嘉庆十七年(1812年),祖先桂文斗(时居陶乐五堆子)与俞德渊的哥哥俞德涵在头闸西街开设“双和文店”(《集生年谱》)著籍为头闸人。光绪年间桂氏家族在头闸镇邵家桥村开荒种地。民国年间桂永升继承家业,迁居陶乐五堆子放牧,到解放初期发展到羊8200只、牛800头、马400匹、骆驼400余峰规模,成为当时宁夏北部最大的畜牧养殖户。1951年为帮助军烈属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主动捐羊200只、牛15头、骆驼5峰、马1匹,当时价值40万元人民币;在当年抗美援朝捐献运动中,愿捐购买一架飞机的资金,以捐牛马48头匹、骆驼7峰、羊249只、煤炭1万斤,当时价值人民币60万元,以及大量金银财宝,足够购买1架战斗机的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共捐4万元人民币用于校舍建设。1951年获省级畜牧劳动模范;1952年获西北地区畜牧劳动模范,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6年加入原陶乐县公私合营牧场,担任牧场场长和技术员,后在运动中受迫害被撤销职务、没收家产。1970年含冤辞世。1980年落实政策平反昭雪。
  王忠(1935-2012年):第一位参加新中国海军海防建设的头闸人。永惠村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得读高小。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在华山剿匪战役中勇猛作战,1950年被选拔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军,所属中国人民解放军1286部队海军航空第二师高炮连,在大连集训后,参加了舟山群岛战役。在部队期间担任班长,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三等功各2次。1953年6月部队文化学习修业期满;1957年3月从部队复员,回籍后恰逢国家三线建设项目落户宁夏,参加了大炼钢铁建设工作,在石炭井铁厂担任车间主任和生产副厂长。1960年在“反坏人坏事”政治陷害案中受到迫害,蒙冤入狱两年,1962年5月29日无罪释放。1978年7月平反昭雪恢复干部职务,谢绝担任领导职务,先后在石炭井区政府办和区工商局供职至1998年退休。2012年7月1日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辞世。妻贺月花,平罗县二闸乡威镇村人。
  赵恒川(1936-2014年):祖籍四川乐山,早年著籍宁夏惠农县惠北乡惠北村赵家庄。先祖赵璧在平罗交济堡胡家庙学馆俞德洵门下求学。1937年10月马鸿逵抓兵,父亲赵清携家四处逃难,迁居平罗县五香乡分水闸堡。1940年辗转于头闸堡,定居头闸街昌润渠桥东隅街面老铺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读头闸高小。1951年响应抗美援朝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预备役部队。1953年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834部队第二师,奉命驻扎湖南省湘潭县,建设沪昆铁路湘黔段,铁路施工现场距毛泽东故居韶山冲仅有90公里,时为兵工厂车床班班长。1954年1月沪昆铁路通车后驻守铁路。1955年参加韶山冲毛泽东故居植树造林,在故居左侧小河岸边两天植树百余株,成为头闸镇第一位在毛泽东故居韶山冲种树的人。1956年因公负伤,从部队回原籍调治,康复返回部队。1959年7月,部队安排复原战士到毛泽东故居参观留念,留下了珍贵照片。1959年秋,所在部队集体转业至湖南省衡阳机械厂参加祖国建设,因不适应南方生活,获准回原籍国营平罗农具厂工作,1962年4月因支援农业回乡劳动,旋受聘回厂。1982年,因家乡创办乡镇企业被镇召回,长期担任乡镇企业负责人至年迈。2009年5月移居平罗县城。2010年3月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政策办理了退休手续。2013年10月移居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绿城雅居。
  1959年7月赵恒川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留影
  我的家族同俞氏望族的关连
  第一,关于我的家世。据族下健在生玉公称:先辈祖籍四川乐山,明朝初年宦游来宁,清乾隆年前鲜不可追。至嘉道年间,高祖璧翁(奉为一世)之某祖携家逃难,著籍为甘肃平罗惠北堡人。高祖璧翁生四子。长子廷钜生仁、义、礼、智、信五子,女不详。次子廷铉(家世素业儒,累世耕读)为吾之曾祖父,生汉公(1891-1976年)清末秀才,法师,法名圆瑛。妻室何明耀,子恒山、恒如,女恒花、恒秀)、清公(字建新,子嗣另详)、惠公(妻室陈明光,子恒银,女风花、风英、风琴)三子;女二:长适平罗县交济堡沿河村余公,其孙余今晓官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次适平罗县高庄乡远景村崔公。三子廷志,幼年病殇无家室。四子廷杰,子圆、相。我的祖父赵清(1890-1974年),字建新,祖母王玉珍,长子恒福公(1922-1988年),曾躲马鸿逵抓兵藏匿于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为蒙古人放牧,妻刘·那松庆木格(蒙古族),乏嗣,恒寿公长子兴国入嗣(妻杨鲜娥,子刚,女瑛);次子恒寿公(1924-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给其舅父王九畴(父王凤翔)门下“顶兵”迫入马鸿逵部队,后在国民党将军傅作义部队参加投诚起义,淮海战役结束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复员回乡,妻王秀兰(平罗县渠口乡红旗村人),次子国云(妻侯晓云,子宁)、三子国庆(妻关翠芳,女佳琪)、四子国林(妻龚学玲),长女惠琴(夫黄占民)、次女惠芳(病故,夫桂学明)、三女惠娟(夫李建云)。我的祖父母生女三,长金花,适平罗县供销社栗国栋(山西籍移民著籍头闸人),子建军,女建芳、建春、建锋、建萍、建枝;次恒珍,适平罗县国税局干部王自兴(惠农县李岗村人),子学理,女学兰、学芳、学梅、学琴;三幼殇,名遗。我的先父恒川公(前文已另载),祖父建新公三子,先母邵银花(1940-1993年),头闸镇双渠村人,平罗县黄河农业中学毕业,1964年在“四清”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在石炭井大磴沟铁厂参加“大炼钢铁”运动,1961年转入国营平罗农具厂工作,1962年以支援农业回籍务农,1993年3月1日病逝。我的妻子俞凤莲为内蒙古磴口县俞清福次女,女靖(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适福建省三明市谢崇明、冯佩芳之子谢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子牧壹);胞妹永萍(适平罗头闸人靳丰华,长女靳佳、次女靳丽);胞弟东平(妻余冬香,平罗县渠口乡新桥村人,子二,长凯(妻肖瑶)、次鹏(妻高瑞,子元辰);胞妹爱萍(子盛朝阳,复员军人);胞弟忠平,石嘴山市移动通信公司副经理,妻张惠枝,子焯);胞弟兴平,妻刘劲媛(头闸镇头闸村人,女儿姝妍)。我的嫡堂伯父恒山公(1930-),离休干部,1948年2月入伍当兵。1950年入朝参战,1954年8月转业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供销社专区办事处工作,子亚琪,女亚曼、亚琴,均在石家庄供职。嫡堂伯父恒如公(1935-)解放初期毕业于宁夏民族公学,曾任惠农县乡镇党委书记、农牧场场长等职务,子红兵、赵龙,女红英。嫡堂叔父恒银公,子军,女艳梅、艳霞、艳红。我的祖父母以下先辈除姑母恒珍、姑父王自兴健在外,其他均已作古。祖父母和父辈8口家墓从头闸镇迁葬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二号公墓铁西区第1 1排。我的家世《慕鸽家书》另有详载。
  第二,我的家族同俞氏望族的关连。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俞德渊的弟弟俞德洵(1787-1843年)在头闸堡设私塾教书;嘉庆二十年(1815年),俞德洵在平罗县交济堡胡家庙设馆教书。我的先祖赵璧先后两次前往受教,后来成为清代平罗县惠北堡的著名人士,曾担任内蒙古鄂尔多斯地界土地管理长官。在时光流逝了百余年后的1938年,为躲避国民党马鸿逵部队抓兵,我的祖父赵清举家迁居平罗县五香乡分水闸村,靠给人扛长工维持家人生活。1940年祖父更名为赵建新再次逃难流落头闸东永惠堡,祖父受其岳父王公资助,在头闸街昌润渠桥头东北隅渠边,认购了俞氏家族街面古屋两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得以定居,始得著籍为头闸人,并有幸与俞氏家族成员成为耕地相邻的种田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曾亲眼目睹了俞德渊古墓被破坏的全部过程。更为巧合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到的责任地,其中有一畦竟然在离俞德渊墓不远的俞氏家族杜太淑人墓葬群旁边,那块地我们家耕种了好多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与俞德渊的七世嫡孙俞行学先生多有交往,期间得读幸存的《宁夏俞氏族谱》(宁夏本)后,得知陶澍和林则徐等清代社会名流为俞德渊逝世捐助奠金和出资建立祠堂,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后来我与老同学、俞盛初的八世孙俞行芳先生相约挖掘整理俞德渊史料,更有幸得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幸存的《宁夏俞氏族谱》(广州本)和俞德渊著作《默斋公牍》。当我得知俞德渊与陶澍、林则徐、梁章钜、贺长龄、魏源、包世臣等一大批清代历史文化名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后,尤其是见到散落在俞家庄的那些饱含众多历史文化名臣殷殷真情的破砖烂瓦时,仿佛是一个个被后人无情抛弃而闪闪发光的金疙瘩,感到特别惋惜和羞愧。后来平罗金顺集团公司舍资修葺翰林墓和俞家祠堂古井,我以石嘴山市文联副主席的身份,应邀参加了开工竣工仪式。在2014年这个重要的年份里,我也终于完成了《俞德渊史籍》书稿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
  翰渊文化的发端与传承
  翰渊文化发端于俞氏家族,传承于平罗县头闸中学。当年知县王世治支持在头闸关帝庙内开设私塾,俞德渊得以有幸入塾读书。后来关帝庙私塾历经变迁也被改建为头闸的中心学府。关帝庙门前的那两棵“翰林树”虽然消失了,但也正是那些应急的木材,从课桌凳的保障上成就了一项人才大业,催生了新一代翰渊文化的承传。头闸翰林古镇人才济济,不胜枚举!
  现有史料记载:嘉、道、咸、同四朝,仅俞氏家族中就考取了4名举人和3名进士;出现了1名三品道员和3名知府,其中俞思益因军功钦加知府衔,诰授朝议大夫。家族中受皇室或朝廷封封的品官共有70人之多。“一门仨进士四知府四举人九贡生”神话一样的故事,在头闸这块宝地上变成了现实。以何学清㊵、郭宗华㊶、高淑兰㊷、田玉和㊸、王立军㊹、何学珍㊺、刘国荣㊻等为代表的首届高中毕业生成为学生队伍中的佼佼者。出现了许多虽在外工作,但时刻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据不完全统计,头闸籍和曾在头闸镇工作过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就有105名(见本文附表);有1 50多名乡科级干部分布在市县区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岗位上。何学清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徐力群、黄占华、阎云、阎华、张光成、马登川、黄占福、李秀林、徐德、曹德、黄思明等14人成长为地厅级领导干部;以田生才、赵生福、刘占学、李清等为代表的近百人成长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少人都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学术带头人。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永祯、王兆岐、成洪续、崔学忠、李智、李生良、阎玉谦、吴周柱、马永华、梁希珍、武思谋、刘文兴、李寿义、贺兴国、黄占福、方占麟、吴学文、王兴华、何子江、杜兴会、邢海清、徐广学、刘虎、莫良华、陈炜力、师建成、茹福华、王树军、张银军、王新民、陆波、王华、李志高、卢军国、李刚等先后担任头闸公社(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其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武思谋、黄占福还被提拔为地厅级领导干部。头闸古镇被认为是个“出官出人才的地方”。为了表达对俞德渊的敬仰和对这块风水宝地的青睐,社会上还有一些街道、企业、社区、景点等,以“翰林、翰渊、瀚泉”等名称竞相命名,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色彩更加绚丽!正如俞安民老师《车行头闸路上》所赋:“车出平罗看农村,道外新桃三二红。碧野春畴增翠绿,旷遥高木正荫浓。农居坐落新村道,故地花闻鸟雀声。间瞬车停桥水镇,新奇桩桩到边城。”(原载俞安民著《风丽如歌》)
  2016年4月5日,俞德渊幼年读书的母校平罗县头闸九年制学校全体师生集体前往俞德渊故居,开展“传诵国学经典,弘扬国学文化”清明祭祀拜谒活动,纪念俞德渊诞辰238周年,向俞德渊墓葬敬献花篮,介绍俞德渊生平事迹,在俞氏祠堂门前表演焚香敬茶古代礼仪和《礼仪之邦》舞曲,集体朗诵《弟子规》,用此种方式追思古代先贤,弘扬俞德渊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优越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不仅如此,他们还坚持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举行一次相类似的缅怀纪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俞德渊这位历史人物还频频出现在全国高考语文复习教材上,占据了一定的社会历史地位。
  潮湖陶渊明后裔文史资料钩沉
  赵和平
  潮湖陶渊明后裔文昌阁遗址游记
  潮湖陶氏文昌阁遗址坐落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村东部一座古代夯筑高台上,原有碑亭,亭座尚存,碑亭样貌似可想象。漫步亭台之上,忽然想起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所作的《时运》一首:“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一座“陶然亭”仿佛重现在眼前。一部《金陵陶氏家谱》①,翻开半卷潮湖陶渊明后裔文化史。展卷陶氏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陶瑞珍家的方几之上,压根也没想到它竟然与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扯上了纤丝一缕。寻觅陶氏家族陈年椟牒,掸去封尘已久的叠叠弥灰,显露了一丝丝“潮湖陶氏渊明后裔”的厚重文脉,揭开了潮湖陶氏人家瓜瓞绵延的家族史和文化史。游思良久,咀嚼数日,决意落于方絮,意邀同好共赏。
  (一)潮湖陶氏文化的历史渊源
  早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农历二月谷旦日,在兰州府儒学就学的潮湖堡廪膳生员陶书泽(字润之),主持为潮湖堡陶氏先祖陶贵儒(字文香)暨李孺人树碑立传,在陶贵儒外孙张西铭②撰写的墓志铭文中就有明确记载:“贵儒太公……始祖系江西南康府都昌县古栗里五柳巷籍。前明时随事肃王居兰省东门,复迁条城……迁居蒋湾……垦田于宁夏……太公殁年之冬将灵自潮湖迁蒋湾”。道光十八年(1838年),陶氏十一世孙陶得元撰《陶氏世世派分序》存世。陶得元序中曰:“有迁于宁夏平罗县潮湖里者……而亲疏之分,尊卑之序,尚堪考究……”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青城书院早期创办人李凯德③在花园里④倡建条城六德书院⑤,陶书泽为李凯德撰写了《泽南先生创建六德书院德行碑》⑥。迨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又有陶氏十五世孙陶其成撰《陶氏重修家谱序》存世。陶其成序中曰:“若我陶姓者,原籍金陵九江府德化县五柳巷人,实系渊明后裔也,自先朝明初迁于兰,住东门历数世焉!”陶氏后裔常清、常民、常太三兄弟曾前往甘肃五柳村陶氏宗祠一探究竟。在陶常民撰《白银之行——百年后的接续》一文中提到:据载300年前先祖居住蒋湾⑦,该湾五柳村⑧是陶氏后裔聚居地,紧靠黄河北岸。清嘉庆二十一年(1 806年)在黄河对岸铁帽子山下建有“陶氏家祠”,祠堂雕梁画栋。还有“潮湖一支清末举人陶宗清”“二百年前先人用两头牲畜、一只木箧不远千里将祖宗遗骨从潮湖运到蒋湾”等语。陶常民、陶瑞珍合撰《陶渊明后裔所建潮湖文昌阁的建筑美学价值》一文称:“潮湖村清代有文举人陶殿试、武举人陶宗清”“家族筹集善款修建文昌阁,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陶氏家谱记载:南京五柳苑‘古栗里籍’‘渊明后裔’;祖上口传‘我们是陶渊明后代,是南京人,是江苏人’。”清嘉庆年间在甘肃五柳村修建祠堂,祠堂楹联曰:“谱溯金陵栗里柴桑五柳巷;派延陇右兰州潮湖一条城。”这副楹联有着十分重要的佐证价值。从这些支离破碎的语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陶渊明若隐若现的影子,道出了潮湖陶氏与陶渊明真正的历史渊源。楹联中所说的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栗里在江西九江市庐山温泉北面,是陶渊明的故乡,坐落于山南虎爪崖下,是一个山环水绕、景色秀丽的山村。村前小溪蜿蜒,西侧有一座石桥,这便是陶渊明归田后荷锄来往经过的清风桥,又名“柴桑桥”。过清风桥可见绿柳拂溪、小桥流水,令人如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诗境。文中更载:“祖上明初随事肃庄王⑨到甘肃”之后,在兰州东门定居建宅院。”凡此种种,都是与陶氏家族有重要关联的结点或事件。这些虽宛若鸡肠粗细不一,但如出一辙一气贯通,共同指向了一个历史原点,那就是——潮湖陶氏渊明后裔!
  (二)潮湖陶氏与清代名宦陶澍同根共源
  在中国历史上,陶澍是陶氏大家庭中官阶品位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清代朝廷宰相级人物之一,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两江总督。有专家撰文溯源认为:陶澍(1778-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一都小淹人(《安化县志·陶澍传》)。陶澍虽出生于湖南安化小淹,但这并非陶家世居之地。陶澍祖籍江西。陶氏祖宗为尧。尧帝初封于陶⑩,后徙封于唐⑩,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称为陶唐氏(《辞源》)。陶姓最初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历史上首位载入史册的陶姓人物为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两汉时期陶姓人又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也开始南迁江浙,陶澍远祖陶侃(259-334年)就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左宗棠在湖南醴陵书院教书时,曾为陶澍写有一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东归。”下联即写陶澍先祖——陶侃都督八州的典故。陶侃是陶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为江西九江人,官至荆、江二州刺史,后封国长沙,追赠大司马。陶侃曾孙陶渊明(365-427年),曾任彭泽⑫县令,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田园诗人。后唐时期(923年)由于战乱,陶侃后裔陶升,从江西吉州迁来安化小淹谋生,至元末兵乱仅剩陶舜卿一支,陶舜卿即资江陶氏第一世。后来陶澍高祖、陶氏第十二世陶志凤迁到石螃溪⑬,从此定居,繁衍子孙,到陶澍已是第十六世。江西九江陶氏历迁甘肃兰州、白银,累迁宁夏平罗潮湖堡。据此,潮湖陶氏与名宦陶澍同根共源。清道光年间陶澍在江南任两江总督,期间与甘肃平罗头闸人俞德渊有很好的幕友关系。他曾在道光皇帝面前举荐俞德渊说“其才可大用”。在陶澍和林则徐的不断提携下,俞德渊一步步成长为江宁(今南京)知府,又擢升为给朝廷“捧钱罐子”的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生前为朝廷殚精竭虑,为老百姓鞠躬尽瘁,卒之时“库无亏空,囊无余蓄”,堪称廉洁楷模。故后皇清诰授“中议大夫”(从三品)。陶澍撰《皇清诰授中议大夫两淮盐运使显祖考陶泉府君行述》;林则徐⑭撰《中议大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平罗俞公墓志铭》、贺长龄⑮撰《中议大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平罗俞君言行补遗》。如今,俞德渊的事迹在石嘴山传为美谈,陶澍功不可没!
  (三)极其相似的潮湖陶氏渊明文脉
  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365-427年)的著名文章《桃花源记》众所周知,历代追随者不断追寻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然而,近有寒江游翁逗留“潮湖人家”小院,闻着花香在网上逗文一篇,自称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满嘴文气,信笔拟题《潮湖深处有人家⑯》,拈文一通,实在耐人寻味。文曰:
  “清明初过,石人以驾车为乐。缘山行,无在乎路之远近。忽逢桃杏林,依路数百步,中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花缤纷,石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自路边,便得一门,门有题书,仿佛潮湖人家。便舍驾,从门入。初极阔,可并行。复行数十步,道略狭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梅杏之属。阡陌交通,鸡鸭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石人,乃大喜,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弃政退隐时,率妻子邑人来此佳境,甚少出焉,偶与外人间隔。问今世人情,乃不知远近,无论世故。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石人因事未进酒食,停数时,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驾,便依向路,无意志之。及市内,诣众亲,说如此。众亲心随向其往,寻向所忆,遂知,得其路。旧友刘大夫,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始入,欣喜若狂,后无数向往者。”
  乃翁虽满纸“之乎者也”,但也确实耐人玩味,硬是把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潮湖小村落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扯上关系。是翁还嫌不够尽兴,展拓杜牧诗意仿赋《春约》一首曰:
  信车由盘贺兰下,村郭浩渺夕阳斜;参差茅檐留不住,清浅山泉落桃花。
  古树逢春吐新芽,疏篱弄影催枝发;闲时共友何处去,潮湖深处有人家!
  乃翁以此来推情助意,硬是把自己的文精留在了这处恬静而幽雅的“潮湖人家”桃源之内。无独有偶,笔者也早有拙文,名曰《贺兰山归德沟游记》,文中有鸡肋戏稿“沙窑田菜园风景区”一段,文滋贺兰山中一户陶氏牧羊人家,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在15年后的今天,这段戏作也与陶氏文化勾肩搭背,早结良缘,贴在了“潮湖陶氏渊明后裔”的脊梁之上。现贴此处也来凑个热闹:
  “沙窑田菜园在贺兰山归德沟内,面积不大,占地仅有三四十亩,布局紧凑。这里非常幽静、惬意、安宁,令人心旷神怡。空气像过滤了一样的清醇,环境没有嘈杂和喧嚣,不受干扰;远处,重峦叠嶂,气色苍茫;近处,一条小溪从园中穿过,潺潺流水中飘落着马兰花瓣,羊场、溪水、田园、树林,相互映衬,土气氤氲;一座农舍坐落在田园尽头,小院里活跃着两只牧羊犬,满地的鸽子正在高兴地觅食;一片小树林紧靠农舍,果满枝头,菜园喷香,鸟儿在欢快地歌唱;鲜枣、雪梨、苹果、葡萄,上帝的这些赐果,此时竟是那样的令人馋涎欲滴……来到这里,我想起了晋代词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处与世隔绝、不遭战祸的幻景——世外桃源,这里真可谓不是桃花源,胜似桃花源,《桃花源记》为陶潜所作,沙窑田为陶姓人家所耕;陶潜描写的世外桃源无法找到,陶姓人家耕种的世间桃源就在眼前;无巧不成书,这家人竟与桃花源里的主人公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桃花源的主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沙窑田的主人自述:‘祖先为避兵荒马乱,移居这里,女主人十七岁嫁入此境,一待就是大半辈子,很少出过山沟,基本与山外隔绝。’他们见山外来人,拿出美酒,宰倒鲜羊,在旷野里,用三块石头支起铁锅,点燃干柴,炖好鲜香肥嫩的手抓羊肉,在菜园的树林里殷勤地犒赏了我们,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四)潮湖陶氏文化的现实拓展
  潮湖陶氏文化从文昌阁的建筑艺术方面考察,能够想象到它所蕴含的艺术范畴,包括建筑设计艺术、佛教人物塑像艺术、砖雕艺术、木刻艺术、绘画艺术、装饰艺术以及土、木、砖、石相互结构的种种艺术,等等,这些都已随文昌阁的毁坻付之东流。然而,出现在潮湖陶氏家族中的葫芦雕刻和剪纸作品成为了陶氏文化的现实拓展。陶瑞珍这位潮湖陶氏文化非遗传承人扮演了这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陶瑞珍(1962-),典型的乡村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宁夏道德模范。她居祖屋传承祖业,习文种地,性情爽朗,对潮湖陶氏文化有着非凡的贡献。走进陶瑞珍三排祖屋改制的文化工作室,有琳琅满目的剪纸艺术作品和葫芦雕刻艺术作品,间有书法艺术作品展现。从这里就能够感受到潮湖陶氏文化的底蕴和陶瑞珍那修身养性、无比静雅的兴致。在这里还可以谈古论今、听歌饮茶;沐浴阳光、侍弄庄稼。在这里可以回想文昌阁存续期间人们见面时互敬揖让之礼的和谐场景;回听当年读书学子在文昌阁里摇头晃脑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的清脆声音;回看文昌阁的上下宅院、左右厢房、飞檐翘角、镂空砖雕以及彩绘构建等等。这真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舒心的历史回味画卷啊!如今陶瑞珍葫芦满屋、剪纸满墙、殊荣满柜、游客满门,好一位潮湖陶氏文化继承者和非遗传承人,怎不叫人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在这里,小葫芦登上大舞台,小地方挖掘大文化,早已不是天方夜谭了!
  愿潮湖陶氏文化走出宁夏,走遍天下!
  愿潮湖陶氏文昌阁遗址与历史永存!
  丁酉年暮春中浣慕鸽和平谨记。
  陶老太公讳文香字贵儒暨太母孺人①李君墓志铭(慕鸽校勘)
  陶老太公讳文香字贵儒暨太母孺人李君之墓志:贵儒太公者,先三杰公之仲子,余外祖父也。始祖系江西南康府都昌县古栗里五柳巷籍,前明时随事肃王②,居兰省东门,复迁条城,至公时迁居蒋湾者历二世焉。公幼失怙恃③,家寒,为人牧。既长,配东滩处士李公讳缵秀之女秉洲,资克尽内职,因助公文香兼牧事,公豁达天授,未读书而睦姻,孝友大端,诸力行之,适与八古合卺④。而家稍余,遂置产于蒋湾,且垦田于宁夏,志未竟,早逝,享寿仅五十有一,艰难苦殆备尝焉。当时太母痛欲捐生,但以仲子讳永汉公、季子讳永清公尚幼,因励志孤帏⑤,偕长子讳永唐公持家扶幼,幸长公精明,善口非,惟先业克守,而田畴较前更扩,于太公殁年之冬将灵自潮湖迁蒋湾,卜书于此。且太母好善济贫,戚族婚墓力为周恤,遇戚族有遗孤乏养者,善抚之。男至成立,女及笄⑥妆奁⑦择嫁用。寿高八十有六,壶箍懿行⑧,至今与太公令德⑨里族,并称“道佛不衰”,且兄嗣藩衍⑩,衣食利赖长孙讳安祚。曾孙名玉玺俱弱冠⑪游庠⑫者固亲见之,复之服。古逝口宫者又绳绳⑬奕奕⑭,谓非德潭绵延垂裕后昆⑮也哉!余表兄弟及侄孙等嘱余为文,因将余所习闻而亲见者略述之,以昭示来,兹于不边心云!凉州府镇番县儒学督谕加三级记录三次,戊午科⑯举人,外孙张西铭顿首撰。兰州府皋兰县儒学生员眷晚生⑰李长新沐手拜书。
  附:皇清待赠⑱显祖考陶太公显祖妣李太君之碑志
  廪生元孙陶书泽道光十二年二月谷旦⑩立。孙:陶庆祚、陶忠祚、陶大相;曾孙:陶玉珍、陶玉魁、陶玉洛、陶积涌;元孙:陶邦隆、陶邦治、陶邦仁、陶邦存、陶邦武;来孙:陶泰和、陶忠和。合勤⑳。
  蒋湾陶氏祠堂楹联集锦(陶泰德①辑)
  滚滚水源滋桂子;深深木本阴兰孙。//栗里高风绵世泽;葛天品望振家声。//俨若思孝孙有庆;祭如在明德惟馨。//五柳绽黄金三阳开泰;双柏生碧叶万象更新。//祖德裕庥祥簪缨继世;孙谋延职业耕读传家。//源远流长派延渊明世泽;根深叶茂枝分忠武馀芳。∥春祀秋尝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一家世代源流。//谱溯金陵栗里柴桑五柳巷;派延陇右兰州潮湖一条城。//怀情履洁彭泽一归超秦汉;举贤荐能徐州三让继唐虞。//悫②著爱存百世尝忆宗祖德;春享秋祀千年犹留俎豆馨。//栗里立基自古前人俱高尚;蒋湾作庙迄今后代更克昌。//怀情履洁彭泽一归超秦越;举善荐贤徐州三让继唐虞。//五柳传家声靖节高风垂两晋;九江追族谱华阳名相著六朝。//富贵如浮华彭泽一归超秦越;云天侔高谊徐州三让继唐虞。//时暖益丸丸院内双柏生碧叶;春来真袅袅门前五柳绽黄金。//春色满门前绽金新柳远有五;清阴敷院内参天翠柏自成双。//居蒋湾以立基克勤一心功裕后;往潮湖而创业不远千里德光前。//溯先人德化开基根深叶茂宗派延绵九江府;洎③后辈本支继世源远流长昭穆似续一条城。
  陶氏世世①派分序校勘稿(慕鸽校勘)
  我族世代以来,原无谱系,十一世孙得元见人丁日繁,居处渐阔,恐尊卑失序,亲疏莫分,特有大不安于心者,聊即所知,并与族众长者考质详核,会集所通而追续之。其中多有疏虑,望其谅我心焉,甚勿为咎,盖闻谱也者,所以定亲疏、明尊卑,伸报本之义也,忆我也。始祖世世遗言:南京五柳巷人氏,今考之实系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五柳巷人也,古谓柴桑是其地也。自明初迁徙于兰,住东门十数余世,迄今兰之东门犹有宅舍遗迹,萧家坪有坟墓焉;至明末忽遭患难,始祖兄弟五,大始祖、三始祖、四始祖于兰周旋,全身获存宗祀,其子孙至今居兰守祀;五始祖少亡。此时,先祖遗泽②并历代木主③,俱失所传,良可慨也。惟我始祖行二兰负神祖、抱佛像迁徙于条城堡直街子居焉。维时复振家风,更推令绪④创基立业,修德行仁兢兢乎,致使其裘赖以不坠。其所以佑其我后者,不知几历艰难,而我后始得有今日也,兹考其墓,红岘沟坟湾子立祖者是也。二始祖行一讳伍亮,克缵厥绪⑤,善成其德,营宫室⑥、训耕读,家道于此日新焉,忆其墓与始祖墓上下相连合一。二始祖兄弟亦五,即木、火、土、金、水,俱附葬于始祖墓下,至今坟墓昭然,行列足征,支派之分由此始焉,迨其后长房、二房之子孙俱迁于凉州尧墩居住,人丁亦盛。乾隆年有其子孙名完阳者,系我等之族。曾祖自凉来条,应差稽此,而凉与条之尊卑上下亦可考证,而明其居条者,惟三、四、五房而已。有九世孙永业、十世孙隆祚等居其一房,今已无人所存者,臭井子、温家坟儿居住者或居其一房;条城、蒋湾居住者居其一房。四始祖兄弟二,映辅、映弼有顺珠、利珠等居其一房,我等居其一房;五始祖兄弟三:伯讳国正、我等居其一房;仲讳国定有永实、永庆等居其一房;季讳国宁有德珠、通珠等居其一房。厥后有迁于靖远者,有迁于脑泉⑦者,有迁于西宁甘家河者,有迁于宁夏平罗县潮湖里者,有迁于口外红庙子迪化⑧昌吉县者,虽纷纷杂处难详其地,而亲疏之分、尊卑之序尚堪考究。得元绘世代图,以便观览,其上以兰为始祖者以上未考稽明也。一人之知识有限,庶有望于知者以补序之。谨序!时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正月初二日。十一世孙庠生陶得元序。
  陶氏重修家谱序校勘稿①(慕鸽校勘)
  尝读《圣谕广训②》曰:“修族谱以联疏远,则家谱之修诚要矣,夫家之有谱,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然源远者其派必大,本深者其枝必繁,使不为溯本追源,虽支繁派远亦何知哉”。若我陶姓者,原籍金陵九江府德化县五柳巷人,实系渊明后裔也,自先朝明初迁移于兰,住东门历数世焉,其在以上者亦无可考稽,爰是③第④就其可考者为始祖讳宗功,景泰、成化年生五子,即芝、兰、芳、英、茂,大、三、四祖居兰守祀,五祖少亡。惟我二世祖行二讳兰,至弘治年间迁于条城堡居焉,而兰祖又生伍亮,伍亮嘉靖年又生木、火、土、金、水五子,其长、二房迁于凉州,四、五房迁于臭井子,温家坟儿,居条者三房而已;而我土祖⑤万历年又生映辅,映辅天启年又生国正等,国正时至清朝焉。上溯本源,下及支派历历而可考,若不落于纸,使之家喻户晓,则世远年湮必致祖宗之讳号泯没于前,子孙之名字附同于后,尊卑倒置,亲疏错乱,且至语言不同声,春秋⑥不同祭,而忘其本者势必然矣,不重可慨乎孙是以上尊。
  《圣谕广训》下,奉祖辈之创修,依族伯之查补,而一一叙录之。居条、守湾者,书其讳而注其谱,东迁西移者,指其名而详其地,上追十世祖之派,下继十五世之枝,尊卑亲疏或迁或守,遐迩者无不同归于一谱,后之人率由旧章添修不已,百世之下观览者,虽户成万亿丁上,京兆⑦皆知系。宗功一人之苗裔也,正是一本散为万疏,而万疏总归于一本,一源流为万派,而万派统汇于一源。书曰⑧:“以亲九族。”诗曰⑨:“本支百世。”正谓此也。盖闻水源木本上下有同情,右穆左昭亲疏无异,致故王者亲,亲则尊祖,尊祖则敬宗,敬宗则收族,收族则考其本支,查其苗裔,叙其世系,书其名讳聊之以图谱,载之以家乘,卜世卜年有典有则,俾后之人溯本源、序昭穆、顺少长、辨亲疏,虽百世而可知由来矣。我陶氏陇右⑩名门,金陵望族,孝友继世,耕读传家,其始祖之出处暨某世祖之履历,并迁于何时葬于何地,前已载明家乘矣,兹不复赘,谨考我祖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传影图⑩,在蒋湾创建祠堂,因见族丁蕃育⑫,恐乱世派,复修图谱,自始祖以至高曾祖父子。知孙生为曾,曾生为玄,玄生为来,来生为第,第生为礽,礽生为云,云生为耳,且更知其某为某祖,某为某孙,世世相延,有条不紊。又尝论子弟成人与否,非教不可,应选族中公正者为族长,子弟中有不轨者,恒纠之务期成人,子弟辈愿业儒⑩者,延请名师训诲,虽无显奕以光廊庙,其入贡⑭监食饩⑩采芹⑩者代不乏人。由是族中无诟谇⑩之犯,里下有礼让之风,数十年来彬彬乎,大雅之区矣。不意,同治三年(1864年),回匪作乱,忽遭兵变,所过地方可怜尽成焦土,我湾家庙庐舍焚毁大半。当是时,烽烟遍地,尘土蔽天,新桂⑱米珠⑲易子而食,祈骸以窜,继之以瘟灾流行,所以条靖⑳地方十庄九空,而我族尚有男丁数百,何莫非先祖之神灵默为呵护者也。嗣后左文襄公㉑扫清关内,族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家祠落成,而族谱尚未纂修,孙奉前人重修家谱,是以不揣谫陋㉒勉强而为之,记俾后人率由旧章㉓,绳其祖武,而实由前人昭兹令德㉔贻厥㉕孙谋也,行见丁男蔚起,歌麟趾㉖而赋螽斯㉗,甲第㉘云连济凤毛而占虎,榜谨志之。民国元年(1912年)正月初四日十五世孙其成序。
  致俞德渊的两封信
  清·程恩泽①
  谢俞陶泉太守饷车螯②启③
  江干④螊蚏⑤堪供中,御⑥之拘酒畔,蛤蜊⑦屡折元长之对,乃苍水元夸之忽至,引白中脆尹,以偕来自解瞀眢⑧,欣看礧砢可⑨素肤胜雪,比移角而能端紫壳,胜花较姑劳而益厚,酝酿寒潮之味,谽谺⑩新火之光,当齿即消,点汤欲化何如?北海醇浓含不两之浆,借甚维扬甘、脆、淡二分之月,岂意破十城之蜃?界致千里之鲑珍,情深安邑之猪肝,贵压属州之蚌酱,仆心惭刘湛,议徇钟岏⑪北山之阴,士方肌东海之波,臣难托珠宫⑩新沐⑩,载餍⑭杨万里⑩之诗,翠釜初烹,敢拜王泰州之惠,每当充腹,辄切铭肌。
  谢俞陶泉太守饷蚶启①
  暖据灶觚②方欲刲羊之祭③,宠颁魁陆④几疑,开骇鹿⑤之山,列瓦缝⑥以参差,叠钱文而匼匝⑦,珍同天物,甘号蜜丁⑧。一箸⑨探红汤沸春风之芼⑩,双房酿紫酒淹明月之光。当海天欲雪之时,正沙艇烹鲜之日,然必浙江东去,始蓄寒苗岭峤南,驰方登谏草若教,寄远定致役邮,何期淡然?子专车而来,一似左元放⑪钓雕之术,对兹璀璨,弥切伙颐,外形未折夫眉,渠内味何虞其䣸䤔,更自哂者,物非混沌,人实饕餮芳鲜,岂白蝠之遗,呀口类青郎之嚼,比马甲与章举君,尤嗜南食之奇,持羊酪喻莼羹,我亦守北人之学。昔也珍贻,若士曾一,修化雀之笺。今兹送自右军,并得实口蚶之帖,血营受益,心版坚镌,是所谓一味之甘,必剖而分之,百朋之锡,方斯蔑如也。
  学术界老师贺稿
  俞安民老师贺稿
  赵和平先生积30多年的经历和心血,收集、研究并结集成《默斋拾遗·俞德渊史籍及研究》这本书,着实不容易,令人赞赏。俞德渊是历史留给宁夏人民的一位仰视若山的人物,是一位近在身边、亲如先辈、可歌可泣的清代廉吏。过去苦于史料的散失,又遭到多年来人为的破坏和摧残,直到不久前,俞德渊的史迹乃至于形象面貌几近湮灭,成了一个空有虚名的历史人物。难能可贵的是赵和平先生这本书的问世,找回了历史的真实,重现了比较原始的历史面貌,使学术界比较全面完整地看到了这位清代官吏的形象,探知了其精神内涵,也使广大读者触摸到了这位家乡名吏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在人们翻阅和学习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想到这本书的作者赵和平先生,他尽其大量篇幅和空间,容纳了俞德渊目前所能够收集到的最多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凝结了作者的全部心血。我们无疑地说,赵和平先生是目前俞德渊文化研究的卓越工作者,是可敬佩的学术人才,他的劳动过程和工作成绩必将得到广大读者和学科界应有的重视和高度评价。这本书能使我们对俞德渊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走上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我们为这本书的出版叫好。为了表示对赵和平先生的热忱祝贺,特作跋语诗稿赞之。(一)《有感于<默斋拾遗>成书》(上、中、下各一阕):“难能可贵意丹诚,山高不畏力攀登。奏出仙乐铮铮律,成就荣光代代功。遥望平川知马力,纵观学海扬帆行。孜孜不倦终有获,人在山头唱大风。”“阅读此书情动衷,百年演义父老心。风云变幻家邦虑,血肉亲缘民族情。动魄文苑千般秀,诚播厚爱万世春。春秋有志怀大义,水秀山青砺后昆。”“水落千川一山遥,江河九曲动风骚。恢宏大义尘未染,功德贞操品位高。天道无障遮慧眼,春秋有律涨诗潮。萧萧大地存正气,伟哉德渊伯英豪。”(二)《翰渊文化万世情》:“翰渊文化民族心,热血纯真铸丹城。厚爱人生亲兄弟,门庭肃穆仁孝风。利兴思危除病弊,倡学豪资启后人。义正无私官场计,民瘼心系思虑深。荣华富贵谦恭让,拒贿辞腐洁无尘。民族大义中华爱,中华情愫民族心。松山翠柏春秋月,黄水奔流稻粱丰。功名业绩成史册,翰渊文化万古情。”
  王志厚老师贺稿
  《贺<默斋拾遗>杀青付梓诗赠慕鸽先生》:“炎夏酷暑/临窗默读《默斋拾遗》震撼心灵/似乎遥见苍茫大地/有人扛旗奋然前行/要把这翰渊文化的大旗插上峰顶/字字句句凝结起攀登的阶梯/章章篇篇浇铸成山巅的美景/汗水洗去历史的尘封/搜求旧迹探寻遗存/汇入中华文化大河永远奔腾/心血粘接翰渊文化的碎片/东海西陲北国南村/聚集起热心人共造翰渊文化的青春/这些有心的精英/正在建造宁夏地方文化的丰碑/这些热心的斗士/正在为捍卫传统文化建立卓著功勋/我们将会看到《默斋拾遗》出版发行/贺兰山下将会飘起一面翰渊文化的大旗/黄河岸边又会竖起一座传统文化的高峰!”
  任登全老师贺稿
  (一)任登全《题<默斋拾遗>书赠慕鸽》
  故乡名宦没尘封,伏案挥毫疾似风。收集遗存沧海粟,整合文稿绣花针。
  咬文缜密缫丝细,嚼字精雕琢玉工。告慰先贤垂史册,鸿篇问世有寸功。
  (二)慕鸽和《任登全题赠诗兼答诸友人》
  名宦桑梓盖世功,时逢乱世罹难茔。呕心集辑垂青史,沥血百篇著述成。
  文耀千秋遗后辈,书镶万古荐前人。章章浸透忠臣泪,页页频书颂俞公。
  编著者附记:俞安民(1937-):宁夏平罗县人。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平罗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宁夏诗词学会理事。平罗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宁夏大学首届“桃李奖”获得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何学清等一批家乡士子曾师从门下。2014年3月受何学清委托审稿、作跋、赋诗,欣喜之际挥翰书赠“德渊文化民族情,热血春秋铸丹诚;道义双肩为社稷,丹心一片历风云”贺之。诗人韩林森赋《赠俞安民老师》曰:“夕阳璀璨染江彤,秋菊芬芳伴月朦。风雨杏坛播义理,春秋大爱润桃红。纤毫素笺思颜柳,橼笔工诗慕唐风。弟子九州成大业,苍天不负育花人。”安民先生是书稿撰著者百不一遇的尊师之一,林森先生诗句所言恰如师在堂前。安民先生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收录于《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等10多部文集,他还著有《岁月有痕》《风丽如歌》等散文集存世。王志厚(1943-):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宁夏石嘴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宁夏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挥闲笔记》《屈吴耕耘》《高山景行》等散文集行世。2013年受邀参加《默斋拾遗·俞德渊史籍及研究》书稿审校工作,初秋日有感而赋之。任登全(1936-):详见第350页。
  重修宁夏俞氏族谱序
  赵和平
  宁夏俞氏望族重修族谱纂成,乃俞氏天申公九世孙行芳先生之耕耘也。余品之如食饕餮珍馐,心欣甚焉!予与先生年少同窗,弱冠各求所学,而立时兴趋壹志,向志追寻陶泉公遗迹,探求中渐知其家世梗概!此前掌故残缺,文献寂寥,不可商考。吾与先生寻史觅迹数载,访贤拜士多年,将其见闻笔录于方絮,休致之年著成《默斋拾遗·俞德渊史籍及研究》书稿。回首往昔,颇多感慨!余今虽小受米禄,但终觉不足挂齿。谱成,行芳先生嘱余为序,吾以为赘无用之言置于卷首欠妥,然先生恳请不辍,盛情之下唯有从命。叹曰:“近花甲之年再尽涓埃之力实欣慰矣!”
  天下族谱在吾泱泱大国源远流长,是为家族兴盛繁衍集而成之,皆有流动档案之属性,时人亦论“乱世藏黄金,盛世修族谱”,其利可见一斑。纂修族谱者,其利有三:首利恪守孝道,继承先志,知家世之变故;再利团结友爱,促进和谐,知信任之力量;三利亲昆睦族,相帮互助,知凝聚之要害也。凡此种种,皆有裨益于国、家之事。谱牒文化历史久远,内涵独特,浸润民族情愫,其潜移默化之影响深远而不可小觑。九州族谱兼具保存世系活动之功用,无论社会史、移民史,还是人口史、地方史,皆倚其重。著名史学泰斗顾颉刚谓之曰:“蕴藏无尽之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知之事。”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他认为:子孝乃天经地义,宜身体力行。湖北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几千年,玉皇大帝派仙女下凡,织锦缎三百匹帮其抵债赎身,槐荫之域因此成就名扬四海之孝感之乡。乌鸦知反哺,羊羔懂跪乳,人岂不孝乎?《孝经》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倘若不爱父母之人,岂爱他人?岂爱家族?岂爱国家?故曰:“百善孝为先。”有孝才有德,有德方能善,尽善才得美也,皆源于孝矣。古往今来,察举孝廉方正,倡行孝道为先,居官定要廉洁。为政不廉,何来孝道?做人尽孝品德为先,方为人间行孝做人之正道也。
  国人笃行百善皆以大孝为先,望族寻根问祖首选修谱留本,此乃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纵观宁夏俞氏望族先贤史,无不以“孝”为先、以“德”为美、以“善”为举,是为世代传承之本也。盛初公弃学经商,奉养后母,育子各成长才。陶泉公中举后贩冰鱼奉养母亲;迨至翰林出仕,欲迎养母亲而未得许,遂与好友张作楠相约做个“清白吏”;秉承母训,亲民爱民;孑身在外,勤廉为官;养廉俸禄,均分昆弟;乡党有难,慷慨解囊。仰伯公集生思益夫妇赡养遗孤,继承先志,光耀门楣,纂修族谱,皆为俞氏后裔行孝、树德、积善之楷模。宁夏俞氏先世之孝行、善举、美德真是不胜枚举……
  俞氏家族声名远播,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先贤所遗精神财富丰厚,值得大书特书。盛初公既是平罗俞氏家族承上启下之共同祖先,更是翰渊文化奠基之人。盛初公传承天申公和百川公家族亲缘血脉,倾其毕生辛劳,成就陶泉公、仰伯公等后世子孙之恩荣大业。盛初公等先人因陶泉公贵而贵,陶泉公、仰伯公又将俞氏家族推至当世之巅峰,带动整个家族之兴盛。
  先生幼时即神往于家世,至年长时探究之愿与日俱增,其壹志笃行,痴心纂修族谱,旨在抢救文化、集成家学、弘扬遗风、教育后昆,传承美德,可谓孝行之举功德无量欤!先生于其行学家兄处偶览《宁夏俞氏族谱(宁夏本)》如获至宝,唯憾缺张损页过甚,全貌难睹。壬午年余拟拙稿《翰林俞德渊》刊之,先生阅后神情振奋,遂潜心修谱,于网络间偶览徐庄撰文《明清时期宁夏版本经眼录》,始知《宁夏俞氏族谱》《默斋公牍》珍藏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遂携妻飞抵花城摄回。吾虽非俞氏别侄宗亲,但于治学问史间研撰书稿,亦曾赴北京故宫档案馆觅得数件珍稀皇折,恰逢两籍归来,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重修宁夏俞氏族谱》面世,此为利国亦利民、利家更利人之大事。先生曾对我说:“我生在老家,喝着家乡古井里的水长大,与族人们朝夕相处多年,彼此相互了解与信任,对俞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不做这件事情,等若干年后,家族文化可能就被湮灭!”然盛名之下虽有百员之众,但亦有家族村落迁散、认识参差不一、认同感各有差异等困惑。今随《重修宁夏俞氏族谱》问世,这些都将在声名远播之高大先贤面前烟消云散。
  今观《重修宁夏俞氏族谱》,广集家史于一册,弘扬美德于一域。愿宁夏俞氏后裔将这部历史厚重、门庭光耀之庭芝玉牒有序承传,世代能详!
  甲午年阳春三月既望日慕鸽和平谨序。
  重修宁夏俞氏族谱自序
  俞行芳
  《宁夏俞氏族谱》者,五世祖思益公纂讫行世也,迄于今(2015年)一百四十七载矣,历沧桑幸而存之。古言:“雨润祖居地,雪染宣墨情。”予懵懂之时,尝闻长者曰“翰林公贵、祠堂庭芝玉立”云云。启蒙之年,祠堂久已不存,“祠堂庭芝玉立”唯梦之景矣!迨至“文化大革命”初,堂前石狮横遭狂人亵渎,陶泉先茔惨被愚人劫掠,体魄、棺椁付之一炬,此乃吾族之蒙羞大辱也!弱冠之岁思绪沵迤,方知先祖陶泉公、思益公宦游苏、粤,疑后人家书遗于穗城。
  而立之期,余阅历渐长,览籍略增,寻谱求源之念与日俱增,续谱传承之欲年复日烈。遂借家兄行学所藏《宁夏俞氏族谱》残稿览阅,初睹之惊喜不已,如获至宝,遂勘而校之,然代远年湮,谱之残破漫漶不全,难睹家世之全貌也,故续修之事暂止矣。同窗友和平闻之,自石市驱车百里至峡口欣然拜读,吾汝相约壹志,遂结伴致力于族谱及《俞德渊史籍》史料搜寻,研读、勘校、编纂于今日。
  农历癸未末,余于不惑之年,偶见网络刊载徐庄撰文《明清时期宁夏版本经眼录》,方知《宁夏俞氏族谱》《默斋公牍》珍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欣悦不眠,几经寻访,拜谒徐庄老师于寓所,先生无私赠吾复印藏稿,令余感激至今。农历己丑年春三月,余携妻飞抵花城,辗转南粤闹市,历经无数艰辛,得益于好人相助,摄全两籍珍本,钩沉百年家世之全貌,时已欣喜不止,溢于言表欤!
  寻觅先祖之宦迹,拜读先贤之美文,追思先人之伟绩,无不令晚生震憾。遥想当年村兴家旺,目瞩今日族衰户散,舍室不存,人迹鲜至。正可谓:“俞家祠堂不依旧,老庙遗址衰草多,断碣残碑今犹在,不见僧尼念弥陀。”当此情景,怎不令人凄楚心酸!先辈们发奋读书之励志精神、卓越清廉之为官政绩、亲民爱民之公仆美誉、孝老博爱之宽阔情怀、勤俭持家之道德风范,岂不令今世不肖嗣孙仰慕而汗颜欤?
  吾族虽为明清世代书香门第,然陶泉、思益等先祖遗风家言传承不畅,故里百年文化眼见断档,先祖之鸿德渐被遗忘,晚生心焦如焚,夙夜慨叹!捧读先贤遗著,深虑今生未尽其责,岂敢苟且偷生也?晚虽不肖,若不继五世祖思益公之志“而补辑之,死何以对先人,生何以对后起”?故循思益先贤之愿“庶几省谱寻源,尤得以见闻所逮随时修载,俾木本水源之谊”。
  研读先祖家书之际,自谓庭训至为重要。愚以为能持俭恒勤者,当为望族之要,大户人家有言先曰:“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非丈夫不能有此度量。禄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非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蕴山含辉,非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丈夫不能有此襟怀。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坚定其性,端方其行;不慕权贵,不轻寒贫;惜时攻读,业精于勤;择木为房,伟在石君;刻文永志,是为家训;子子孙孙,誓守勿沦。以贤德传家乃我世代根本之大计也。”
  修谱之愿,诸先辈极力赞许;修谱之事,众族人鼎力相助。余虽不才,此乃族中大事,定为鞠躬尽瘁,勤作不怠也。自“绍”至“良”辈,序世次,辨昭穆,联亲疏,别尊卑,与族人详为采辑。由古峡飞广州、赴银川、走平罗、回头闸,行千里路,访无数人,读百卷书,耗万元资,无不穷其源而溯其本。历经数载几易其稿,终成是册。族中现“昭穆序、世系别、伦理正”,长者嗣孙阅之一目了然,人皆乐而赞之。纂余示曰:“以俟后人续之,绳绳以继,世代相传,扬先祖之美名,望后世之家兴焉!”
  曲折的寻谱之路
  俞行芳
  历史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不断冲刷着我们的记忆。然而,在历史长河中那些闪烁过浪花的人和事,却时时能激起人们的记忆……先祖陶泉公(人称“俞翰林”)的逸闻轶事就是这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在当地民间经久传颂,颇具神秘色彩。儿时,常闻长者谈论“俞翰林”“家谱”“祠堂”“广东俞氏后人”等逸闻趣事,无不令人心驰神往。经年,这些人和事愈加刺激着我的神经,触动着我的心灵……探究“俞翰林”及俞氏宗族历史的愿望与日俱增。20世纪80年代,回老家偶然向尊长绍智公表露修谱之念,他当即赞许,只惜条件不备,迟迟未动。后来,从行学兄处复印《宁夏俞氏族谱》(宁夏本)拜读,因残损严重,不能观其全貌而束之高阁。
  现存《宁夏俞氏族谱(宁夏本)》一度失传。据敦良公回忆:“民国年间,家父绍江公用一石粮食从一乞讨者手中赎回,先由绍江公保管,后辗转由行学兄保存至今。”思益公撰《宁夏俞氏族谱·自序》亦云:“共善书若干卷作为谱底,分给五房子孙各藏一本……”由此所见,当时谱底不止一本,为何失传、流落他乡,不得而知?据说,当年堡寨藏书颇多,常有人通过亲戚关系来捡拾,家谱是否被一并拿走?其他古书是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焚毁,无人说清……
  2002年,在我惆怅之际,同窗好友和平先生撰文《翰林俞德渊》在《决策与创新》杂志连载,拜读后再受启发。2004年,网上意外发现徐庄老师撰文《明清时期宁夏版本经眼录》,让我倍感惊喜。文章中写道:“《默斋公牍》,清俞德渊著,平罗‘留馀堂’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刊印,现藏广州中山图书馆……《默斋公牍》扉页上有‘道光庚子冬镌’‘平罗留馀堂藏板’字样。据俞德渊之侄俞思益(字集生)编的《宁夏俞氏族谱》记载:‘……先母杜太恭人生益于平罗县头闸留馀堂……’可见留馀堂为平罗俞氏家族堂名。此书正文前有路德(字闰生)所作序一篇,落款为:‘道光二十年秋九月年愚弟盩厔路德拜叙于宏道书院之清谷草堂’……从序中可以看出,此书是俞德渊去世五年后,友人路德闰生将其遗稿编集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卷,收集了俞德渊撰写的给上司的呈文、给同僚或友人的信函以及布告、条文、号令等,共三十一篇,约四万字。每篇后有路德闰生的评语。正文后还附有当时的江苏巡抚林则徐撰写的《中议大夫两淮都转运使司盐运使平罗俞公墓志铭》以及贺长龄所作《两淮都转平罗俞君言行补遗》。从中可看出俞德渊对海运、盐务等政事的主张,也可以看出他对上司能直言,并以诚待人的处世态度。在中山图书馆还藏有俞思益所修之《宁夏俞氏族谱》手抄本……书及家谱为何留存于广东,可能是因俞思益后来在广东为官,举家南迁,而将此书带至广东,并于广东修了族谱……俞德渊的《默斋公牍》及这本族谱,对研究平罗俞氏家族、俞德渊的生平以及清代海运、盐政等均有参考价值……”有了《宁夏俞氏族谱》的线索,在网上又搜索到了陶泉公的许多有关资料。
  2006年5月,托挚友张永才老师帮忙,在宁夏大学图书馆查到了一些零星的史料后,又一路寻访到宁夏人民出版社徐庄老师家中,徐老师将自己从广州中山图书馆复印的《宁夏俞氏族谱》和《默斋公牍》(图书馆只允许复印全书的三分之一)全部史料借给我与和平先生共同研究。然而,史料依然有限,无法完成俞氏族谱及陶泉公课题的研究。在责任意识的感召下,在和平先生和我的家人的鼓励支持下,向青铜峡市委组织部请假,怀揣和平先生从石嘴山市文联寄来的函件,于2009年3月9日携妻朱淑琴飞往广州,踏上寻谱之路。
  3月10日清晨,我们沿着思益公当年走过的路—珠江北岸的长堤大马路,乘1路公交车,直奔文德路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因旧馆重建,部分图书转到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带着遗憾,我们再往华师大查找。临走时,管理员何老师热情地给我们抄录华师大图书馆电话,并指引乘车路线。只可惜我们对广州太陌生了,等找到华师大北校区图书馆时,已是将近中午下班时间……
  就在我们向保安打问中山图书馆特藏部时,三位图书管理员主动跟我们搭讪,说这是北校区,特藏部在南校区,对我们走错路的遭遇很是同情,又告诉我们到南校区的车次路线,并将我们要找的书电话告知在二楼古籍室的董运来老师,让他帮忙查找,碰碰运气,最终未果。中午,董老师留我们两个陌生人吃了午饭……指点我们上了去南校区的车。经过长时间的颠簸,一路打问才终于找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南校区一楼特藏部。在特藏部郭祥文老师的帮助下,沉睡多年的《宁夏俞氏族谱》和《默斋公牍》两本书一下子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无比激动,像得到无价之宝似的,欣赏着、品味着……急切地翻看着、查找着……当看到《默斋公牍》这本书被水浸泡后霉变,许多地方被虫蛀时心疼极了,与徐庄老师十多年前复印的那一部分相比,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此时,心情极为复杂,想以书找人,寻根探祖,或许另有收获,于是问郭老师:“谁把家书交到图书馆的?”他说:“不知道!”这令我很是失望……原想将这两本书全部翻拍下来,和郭老师商量得知,他只有三分之一权限,翻拍全书要向主管副馆长请示。我只好试着先拍了几张,没想到相机像素太低,印出来后根本看不清楚,很懊恼,当天的事情在喜忧参半中结束了。如此大的事情,我却没有把它办好,只好在自责中另想别的办法(万一馆长不同意全书翻拍,我们计划天天到图书馆抄录)。
  夜深了,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那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一时难以入眠,或许广州的那些好心人已经进入了梦乡,但我在这里还是感谢他们的热情帮助!翌日,一路寻来,找到了苏宁商厦,营业员极为热心,反复为我们试镜,确认拍摄质量后,在她的热心指引下,我们带上这款“三星”牌相机,乘坐35路公交车转乘地铁,再次前往华师大南校区。当我们从地铁站徒步走到特藏部时,已经是大汗淋漓。先试拍了43张,打印后感到效果不错。傍晚时分,我们乘地铁匆匆赶回了住所。
  看着盼望已久的家书,我们却无法全部取回,真是心急如焚。第二天清晨,为了省钱,本想顺路先找便宜的宾馆,再到图书馆找馆长,结果耽误了时间,最后费了很大力气,才在文明路总馆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倪俊明副馆长。当我们向他诉说了找回家书的急切心情和几天来辛苦奔波的惨状后,他很同情我们,立刻给郭祥文老师打电话,同意让我们拍下全部资料,当时我们甭提有多高兴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立即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附近乘地铁,第三次前往华南师范大学南校区,想早早把这件事情办完。
  列车在飞驰,我们的心也早已飞向了目的地,盼望着尽快完成使命。可每到一站,总感觉跟前几次的车站不一样,我疑惑地跟妻子说:“今天坐的车好像跟前几次不一样?怎么一会儿在地下?一会儿又到地上面了?”妻子说:“前几次都是晚上,今天是白天,自然能看到火车在地面上!”火车到达终点站,我们彻底傻了眼,才知道坐错了车,可为时已晚,询问保安和售票员才知道,在转乘站没有换车,结果到了方向相反的西朗站。热心的售票员为我们找来地图,标出换乘站和下车站。我们又坐上返程列车,这次生怕再坐错车,拿着地图一站一站地数,在下班之前,才赶到华师大特藏部,急忙拿出相机,安心地拍完了所需要的全部书稿,急忙赶到大学城打印了一份底本,小心翼翼地放在旅行箱的底层,这才真正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当我们赶乘地铁匆匆回到住地时,又是晚上七点多钟了……
  这次广州之行能为族人做一点事情倍感欣慰,能寻访祖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倍感荣幸。寻谱之路虽然辛苦并出现了一些插曲,但在南粤许多的好心人帮助下得以实现,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在此,借《默斋拾遗·俞德渊史籍及研究》书稿一角,特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但愿我所搜集到的史料,能为研究陶泉公及俞氏家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提供更多的帮助!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