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人民爱戴的清官陶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083
颗粒名称: 倍受人民爱戴的清官陶泉
分类号: K81
页数: 7
页码: 399-4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俞德渊勤学苦学声名远播,被家乡人民传颂的故事。
关键词: 俞德渊 传记 石嘴山市

内容

崇尚文化之风让一个地方灵秀了许多。如果某个地方出了好官清官,那里的风水都是好的,民间称之为紫气东来;但如果出了恶人和坏蛋,那么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都会觉得脸上无光。历史的年轮向后推转了130年,俞德渊完好的遗体也惊人般地在地下静静躺了130年。随着棺毁尸焚,一石激起千层浪,民间传说的这位俞翰林浮出水面!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自幼家境贫寒,求学路程十分艰辛。据平罗当地人传说,当年俞德渊求学时吃糠咽菜,一双布鞋踏遍乡里,勤学苦学声名远播,成了当地人教育后代成长进步的典范。一位西北穷乡僻壤的书生能走向京城,让这个西北穷乡实在是荣耀万千。
  家乡人民传颂的一代翰林
  话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年底,俞德渊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入词馆研习清书。由于俞德渊能力过人,很有名气,相传在京师翰林院学习期间给皇太子旻宁①讲过课,是道光皇帝曾经最为尊敬和喜欢的老师②之一。他们相处很好,感情很深。家乡人民传颂的京官翰林俞德渊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他在京师翰林院学习期间,也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一提起他人们总是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关于他的故事流传很多,最为典型的是流传在平罗县头闸、渠口、五香、六中一带的《周龙京城告御状巧遇俞翰林》的故事:早在嘉庆末年,由于黄河灌溉支流的滂渠淤积,水量太小,全部被上游所利用,平罗县头闸、五香、六中一带地高渠低,庄稼浇不上水,连年无收,人畜死亡严重,老百姓背井离乡。嘉庆二十年(1815年),沈上清(安徽广德县人)就任平罗知县后,贪赃枉法,不但不减徭役,反而加重赋税,就连当地拥有几百亩田产的富户人家周龙绅士也叫苦连天。一日,周龙听说家乡有人在朝廷做官,十分高兴,暗下决心赴京告状。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一个秋天,周龙备足盘缠,带足干粮,从五香乡分水闸村起程,踏上了告状的路程。周龙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忍饥受冻,艰难跋涉,盘缠和干粮用尽后,以乞讨为生,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京城,寻机告状。一日,风和日丽,皇上外出郊游,翰林院庶吉士俞德渊陪做学问,正好一同出游,忽听有人半路拦轿喊冤,拦轿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听口音俞德渊方知拦轿者为家乡来人,遂禀告,皇帝下令落轿。皇帝听完周龙的诉状后说:“周龙,尔禀之事朕已知道,所禀之事涉及百姓安危,它日朕差人前去了断就是了,你先回去吧!”周龙是冒死赴京告御状的。因为他知道,半路拦皇轿是要犯杀头之罪的。皇帝一行走后,周龙摸摸脑袋,还仍然长在自己的脖子上,他暗自庆幸而相信,原来皇帝也是爱民如子。次日,周龙高高兴兴地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程。
  话说皇上结束郊游回到宫中,立即派朝廷命官,日夜兼程,赶往宁夏平罗周龙的家乡,经过实地踏勘和了解,组织动用了大量民工,于第二年春灌之前,实现了滂渠的彻底清淤,在渠畔的“大垛落”处建了引水大闸,从此,这里便成了润泽万民的“分水宝地”。为了纪念嘉庆皇帝的泽民之功,永远留住皇家的“分水”,人们把这座大闸叫做“分水闸”,这里的村庄叫“分水闸堡”,现在叫“分水闸村”。朝廷命官返回京城,向皇帝禀报了平罗县令的种种劣迹,皇帝将知县张培革职查办。同年又将不称职知县南丰县人周庆云革除,任命祥县人刘诗钟为平罗知县,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第二年夏天,周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地老百姓听说周龙活着回来,十里八村奔走相告,前来看望。周龙向老百姓夸赞着在京城巧遇俞德渊并如何帮助他告御状的一些细节,人们竖起大拇指,相互传颂着俞德渊的功劳,对周龙表示敬佩。周龙望着到处都长得绿油油的庄稼,领着老百姓面向京城磕了三个响头。第二年,周龙终因积劳成疾,体力不支离开了人间。周龙虽然死了,但这则故事却流传至今。
  俞德渊为官近20年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病逝后老百姓痛哭流涕、建祠祭祀。他在一生中完成了理想,实现了价值,照亮了后来者的心灵,皇帝也觉得可惜,诰授为“中议大夫”。灵柩运回平罗家乡,安葬于头闸正闸堡俞家庄昌润渠南畔。为了表示对俞德渊的敬仰和怀念,在其灵柩运回家乡时,皇帝降旨沿途各州城,灵柩出入城门一律从天桥通过并行祭祀礼节,民间传说沿途99城198桥,桥桥如此。就这样,用了三年③时间,才将俞德渊的灵柩运回家乡。为了纪念这位清官,家乡平罗县人民“皆流涕请祀各属名宦祠”。
  多少人走在人生的途中迷失了方向。俞德渊从出门到“归家”把握着人生的坐标和航向,处处为民,把绵绵不绝的人文气息传递给了家乡的后人。他在宦海中历尽沧桑,尽睹官场利弊,始终表现出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敬仰和怀念!曾任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春光曾作《石嘴山赋》以“清官翰林”颂之;石嘴山市政协副主席杨占龙作《平罗赋》以“德渊翰林,居官清廉”相和合;至今,家乡26名当代诗人还赋诗40余首对他进行褒扬。头闸镇热心人士关尚清④撰写《俞翰林简况》刊登在《平罗文史资料》。市政协委员莫良华⑤、许长礼⑥、史明学⑦、杨惠娟⑧曾在2003年2月25日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修复头闸俞德渊墓的提案》,呼吁有志之士修复俞德渊祠墓。2012年秋,哈学忠率先斥资对翰林墓进行修葺和保护。
  江南人民爱戴的清官陶泉
  古有“五百里以内不做官,三百里以内不为吏”之说,其实这是清代官制的定制。俞德渊在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翰林院深造学习三年后,恰逢翰林院学士大会考,他参加这次考试后成绩优异,得到了特别升擢,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散馆改任安徽建平县知县,尚未到任奉旨调补江苏荆溪知县。从此他走出了平静的翰林院到地方奉差。这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封建地方官吏的领导层。
  俞德渊就任江苏荆溪知县后,“始至,遮诉者百十辈,逾年,前诉者又易名来控,一见即识之,群惊为神”,这是《清史稿》中所作的真实记载。道光二年(1822年),俞德渊又被调任江苏长洲县知县,当时长洲县人口接近29万人⑨。俞德渊到任后“严正廉洁,甚得民心”。他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不顾汗流浃背,正襟端坐在堂上审理案子。疟疾忽然发作,即使是向上拖着震颤的身体,他也没有将审案停了下来。案件还没有审理完毕,身体的颤抖却怎么也停不下来。过了案件审理的当天,他还要再做一些复审。他在《致潘太守》一文中言:“与其以我防人,不如使人为我。”意思是不能跟老百姓处于敌对的状态,要跟百姓和谐相处,为我所用。
  俞德渊的母亲在儿子做官期间,不仅“仍蔬布,且不就养”,而且还派遣俞德渊的兄弟“至治所察吏状”,并经常教导儿子要“爱民”“廉俭”,所以“德渊孓身在官,清而勤秉慈诫”,在任期间均能勤政廉洁、秉公办事、明断公案,毫不留情地打击地方恶势力和刁顽流氓,因此,他所任官吏之处“甚得民心”。
  据《道光平罗纪略》载:“俞德渊,始任京城翰林,后外放江南荆溪、长洲等县为官,凭借着一颗真心,用教育感化的方法,完全改变了当地的人心风俗。当时江淮一带连绵不断地下雨,闹起了大水灾,他筹集款项赈灾救济,救活了不少老百姓。后来又整治疏通了三江水利,并总管办理海运事项,卓有成效,政绩显著。”
  俞德渊很受陶澍和林则徐的器重,很快就被提升为长洲知州和苏州府督粮同知,放心大胆地让其掌管财粮大权。道光六年(1826年)初,朝廷决定试办海运,这在当时是一块肥缺,众官钻营找门径,争夺激烈,但朝廷还是让这位不谋私利的廉吏“董其役”。俞德渊上任后,因事属初创,无所依从,他尽心尽力,夜以继日地筹办诸事,“实心实政”,“章程皆出手定”,“务使诸务有章可循”,清代梁章钜等名人“皆目击心仪也”。就在他紧张创办海运之时,母亲赫氏病故,遂按制辞官返回宁夏平罗家乡守制丁忧。
  俞德渊在江苏做官时,因数年见不到慈母,日夜思念,曾几次想归省,但又恰逢江苏水灾,他只得以赈灾治水为重,将家庭私事置诸身后,直至慈母仙逝,“虽星奔抱痛”,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使他内心痛苦万分,始终以“未亲含玉为可悲也”!当然,朝廷也给了这位公而忘私的清廉官吏精神上的安慰:特追赠他的父亲俞世隆为儒林郎、晋赠奉政大夫,追赠其母唐氏为安人、晋赠宜人,封他的生母赫氏为太安人、晋封太宜人。
  道光八年(1828年)俞德渊为母亲守制期满服阕。为追记俞德渊以前治理三江水利和创办海运的功绩,经江苏巡抚陶澍举荐,他于十一月代理苏州府知府,清厘积滞80余案。十二月提拔为常州府知府,未任,调知江宁府。江宁府为清代八总督之一。俞德渊任江宁知府时,江宁府也是两江总督的督府驻地,又适逢两江总督陶澍在任,陶澍总理苏、皖、赣三省公务。俞德渊担任知县时“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之教”。他担任知府时,主要是“总领属县,宣布修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他还帮助陶澍掌“厘治军民,综治文武,察举官吏,修师封疆”,深受陶澍器重,继迁升江南盐巡道,“所至均有政声”。在两江总督陶澍、尚书王鼎、侍郎宝兴的共同举荐下,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月,俞德渊奉旨署两淮盐运使司;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兼护盐政印月余;道光十三年(1833年)二月奉旨实授两淮盐运使司。盐项和漕粮是解决朝廷和官府开支问题的重要渠道。江淮地区是为朝廷提供饷银的重要来源。两淮盐运使在官民人等眼中是一棵“摇钱树”,是“拥东南财赋之雄,冠盖往来”的肥缺,说得具体一点,那是个“捧钱罐子”的差使。当上了盐运使,就好比捧上了朝廷的钱罐子。在历任的“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中,“每多觖望,谤议丛兴”,令朝廷失望。相传在乾隆年间,内阁大学士纪晓岚的亲家庐庆曾也曾出任过两淮盐运使,但因贪心太足,导致江南盐茶亏空,被朝廷发现,纪晓岚通风报信,悄悄地寄去了咸盐和茶叶,寓意朝廷将要“严查”,让和珅抓住了把柄。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俞德渊身居朝廷要职,为官十五载,却“处脂膏而不自润”。按当时的职级待遇,他的年俸银仅为130两,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应付各方面的事情,开销很大,很不容易。他“在任五年,力崇节俭,妻子常衣布素,扬州华侈之俗为之一变”,虽在南方为官,但仍节衣缩食,两袖清风,家无余财,逝世后埋葬得也非常简单。
  俞德渊做官不畏权贵,秉公办事,一贯刚正不阿,不徇私情。“两淮本脂膏地”,前任各官往往凭借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余赡给寒畯取声誉,皆出商资”。但是“德渊谨守管钥,失望者众,言者时相攻讦”,他“不顾也”。当时,朝廷新任户部尚书黄钺的儿子黄中民已经是两淮盐场大使,但是还想调换个油水更大的“美职”,而黄尚书又亲自出面向两江总督陶澍说情,陶澍碍于老尚书的情面,也就向俞德渊关照了此事,但是俞德渊不仅没有给一手栽培自己的恩师和顶头上司这个面子,反而对陶澍说:“美职以待有功,中民无功不可得!”陶澍曰:“吾已许之矣!”俞德渊“坚不与”,并回答说:“以德渊辞可也!”他宁愿自己丢官,也不徇私情。从此陶澍对俞德渊“益贤之”。同时,俞德渊对自己和家里的人要求更为严格。他主管盐政,“千里行盐,稽核价用,琐屑悉当。每远,恒有余利,尽以充库,无私取”。同为盐运使,俞德渊的所作所为与庐庆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实在令人敬佩不已。俞德渊对一些作威作福、不公不清、横索属员的地方官深恶痛绝,严厉查处。俞德渊对自己要求甚严,一日三省吾身。在他的影响下,其亲友们均能廉洁自守。这与俞德渊平素严于自律、廉洁奉公、崇尚简仆、反对奢华是分不开的。妻子与俞德渊朝夕相处,相濡以沫,天长日久,便“夫唱夫随、一脉相承”了。诚然,这也说明了他的妻子也是一个深明大义、贤惠通达的女性。
  清代名人梁章钜在他晚年编著的《楹联丛话》一书中,专门为俞德渊撰写了《俞都转挽联》一文,对俞德渊作了高度的评价。他在回忆文章中说陶澍当年“整理淮鹾之始”,“陶泉方守金陵”,盐运使的职务“屡不得其人”。除俞德渊以外,苦于再没有合适的人选。陶澍让梁章钜推荐人选,梁章钜就“以陶泉应”。谁知俞德渊“闻信力辞”,陶澍拿着梁章钜的推荐信给俞德渊看后,俞德渊才没有什么说的了,只好答应陶澍出任此职。可见俞德渊的人品和官品真是非同一般。俞德渊到任后“改弦更张,洗手奉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被江南老百姓广泛公认为清官。当时梁章钜“闲与两淮鹾商谈”,听到的评价是:“历任都转之贤,以李秬轩为第一”,但他听到了邹公眉观察⑩的评价后,对俞德渊更为敬佩。邹公眉曰:“柜轩之清标亮节,诚不可阶。然有守而兼有为者,终推平罗俞陶泉德渊一人而已。”两江总督陶澍发现俞德渊“位不称才,年不副德”,非常钦佩他的才干,曾多次向道光皇帝推荐:“其才可大用,以循良久在盐官。”道光皇帝听了十分高兴,对这样勤政为民的好清官也很赞许,准备加以重用。
  梁章钜历任荆州知府、署江苏布政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先后五任江苏巡抚,非常熟悉和了解江苏的地方利弊,善于用人理财,作为老朋友,他非常了解俞德渊。梁章钜平时还听贺耦庚督部讲:“陶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谓边陲乃有此人物。又若陶泉,若长管淮鹾,可称得人。惜地方上少一好手耳!”梁章钜当年在扬州,还曾经看到过邹公眉观察赞扬俞德渊的一副对联:“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梁章钜还说:这副对联“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则真足以传陶泉矣!”此联正隐括其意。民族英雄林则徐是为官遗德不遗财的典范。梁章钜所记载的邹公眉的这副对联,与林则徐在临终时留给自己子女的遗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林则徐的遗联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遇而多财,益增其过。”受一代名臣林则徐的推重,俞德渊当时颇有官声。我们可以用林则徐的这副对联,对俞德渊的人物品质作进一步概括。
  俞德渊在江南为官十五载,鞠躬尽瘁,克勤克俭,与江南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真可谓是封建时代德才兼备、深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被江南人民公认为一代廉吏和七任清官,受到江淮地区人民的无限敬仰和真心爱戴。俞德渊病逝后,在他任职过的江南各府、州、县和家乡平罗县的人民听到噩耗,无不痛哭流涕。为了纪念这位清官,“皆流涕请祀各属名宦祠”。平罗县还将他并入县乡贤祠,时节享祀。俞德渊勤俭为民的一生,应了江苏省臬署俞曲园的两副劝廉楹联。这两副楹联的内容是:“读律即读书,愿凡事从天理讲求,勿以聪明矜独见;在官如在客,念平生所私心向往,肯将温饱负初衷。”“听讼吾犹人,纵到此平反,已苦下情迟上达;举头天不远,愿大家猛省,莫将私意入公门。”俞德渊生前勤于政事,善于理财,通于经史,精于写作。据记载:“陶泉初到扬时,运库并无余积,次年遂有三百万之储。”这段记载一方面反映了封建官场的腐败,另一方面说明了俞德渊的经济才能。他的书札稿本及平时答酬应对的诗文手迹,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人们追寻的墨宝。他在公务中形成的案牍、奏稿、文书等政事性论著,被好友路德纂成《默斋公牍》和《默斋存稿》刊行于世,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默斋公牍》还被《甘宁青史略》编者慕寿祺称为“经济文章,兼而有之”的好作品。这两本书的原版曾收藏在“关中书院”,可惜《默斋存稿》直到现在尚未找到,另有一些他生前形成的信札手迹,偶尔会出现在北京、杭州等地方的拍卖会拍场上。
  林则徐先后在江宁布政使⑪、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的岗位上任职六年零两个月。期间先后分别驻苏州府和江宁府。俞德渊正好也先后与他同居一城、同朝为官、同台施政,共谋江南大业。因此,俞德渊也是林则徐的政治幕僚,他们还是生活中的好友。俞德渊逝世后,盐运使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道光皇帝派林则徐接任了陶澍的两江总督职务,并兼理俞德渊生前管理的两淮盐政。据《林则徐大事年表》记载:“道光十六年(1836年)一月,林则徐抵江宁接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二三月间继续在淮北推行票盐法。两淮盐运使俞德渊卒,为其手撰墓志铭。六月回任江苏巡抚;八月陶澍赴安徽、江西阅兵,林则徐第二次抵江宁接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这年春天,林则徐亲自为俞德渊撰写了《中议大夫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平罗俞公墓志铭》。
  回顾俞德渊的一生,他实现了从庶民到官宦的跨越,病逝后皇帝还诰授他为“中议大夫”⑫。俞德渊在宦海中历尽沧桑,尽睹官场阴暗。在官职升迁中,他始终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航向,并以敏锐的目光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变化。这得益于当年他在京师庶常馆学习期间,就开始苦苦探索着济世为民的办法和道路。在他后来为官时,始终表现出对基层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因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敬仰和怀念!

附注

注释:①旻宁:爱新觉罗氏,道光元年(1821年)即位后改为旻宁。②经考证,给皇太子当过老师的人,若皇太子被废,称“太子少保”;若皇太子继位称帝,则“称太子太保”。俞德渊并未得到这两个头衔,据此判断应当没有给皇太子当过老师。③实际为三个月。④关尚清:时任平罗县前进乡党委副书记。⑤莫良华:市政协委员,时任头闸镇党委书记、镇长。⑥许长礼:市政协委员(文化界),时任陶乐县委常委。⑦史明学:市政协委员(农业界),时任平罗县畜牧事业发展局局长,高级畜牧师。⑧杨惠娟:市政协委员(文教卫生和民主党派系统)。⑨据道光十年(1830年)记载的史料为:苏州府领9县1厅有3412694丁口,其中长洲县296384丁口。⑩清代对道员的尊称。⑪布政使:官名,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明代始置。清制,布政使位于督、抚之下,专管一省的财赋、地方官考绩等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布政使每省一人,唯江苏设二人,分驻江宁(今南京)、苏州。⑩中议大夫:清代的文官官阶从正一品“光禄大夫”开始,到从九品“登仕佐郎”为止,共有九品十八阶,从正一品到从五品这十个官阶,依次为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中议大夫、中宪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奉直大夫,均为皇帝“诰授”。从正六品到从九品依次为: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征仕郎、修职郎、修职佐郎、登仕郎、登仕佐郎,均为朝廷“敕授”;由此看出,俞德渊的“中议大夫”为“从三品”官阶。一至九品的顶戴依次为: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阴文镂花金、阳文镂花金;文官的补服徽识依次为:鹤、锦鸡、孔雀、大雁、白鹇、鹭鸶、鸂鶒、鹌鹑、练雀。皇帝诰封俞德渊的“中议大夫”,其官阶品位是从三品。俞德渊先后共担任过四个品级八个职位的官衔,属于他的品级顶戴分别有素金顶、砗磲顶、水晶顶、青金石顶和蓝宝石顶五枚顶戴。补服微识应该分别有、鹭鸶、白鹇、大雁和孔雀。自明代以来,每位官员都可依品秩高低,配给勤务员、伙夫、马夫、门卫、抄写员等皂役,如果不要这些人员,可以折算成工食银归己所有。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和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