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渊与又新书院的缘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082
颗粒名称: 俞德渊与又新书院的缘分
分类号: K81
页数: 5
页码: 384-387
摘要: 本文主要包括了又新书院的建立、扩建、俞德渊考取举人以及记录重修文昌阁碑纪等几方面。
关键词: 俞德渊 传记 石嘴山市

内容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始于唐开元六年(718年),有私办和官办之分,其在我国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又新书院是宁夏平罗县历史上最早建立起来的一所官办高等小学府。清嘉庆年间,俞德渊在这里读完了初小和高小,先后考取了秀才和举人,并于9年后从甘肃兰山书院①回到这里,当过三年主讲教师,然后从这里离开,第二次去往京师考取了进士。因此,平罗又新书院才是俞德渊真正的母校,他曾经于道光初年捐赠300两银子修建过这所母校,在当地传为美谈。他在给母亲丁忧期间,经常往返于平罗又新书院,留下了著名的《俞德渊重修平罗文昌阁碑纪》。因此,我们说俞德渊与平罗又新书院共有四次不解的缘分。
  受王知县资助离开兴平书院参加陕西乡试考取举人
  又新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曾用名“平罗学馆”和“兴平书院②”。民国初年,国民党平罗县党部和旧政权将其更名为“平罗县高等小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罗县人民政府又将平罗县高等小学校改名为“平罗县城关第一小学。”嘉庆二年(1797年),俞德渊经童生考试后高小毕业,准予录取到平罗县学读书,以备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嘉庆五年(1800年),就读于平罗又新书院的俞德渊,经过生员考试,获得了优秀等次,俗称“秀才”,由公家发给膳食津贴。嘉庆九年(1804年),朝廷规定从乡小学举荐贤能升入国学。当时陕西和甘肃两省合并,后虽陕甘分省,但两省举行乡试历史上关于平罗“又新书院”的记载的科举试院和考场却没有分开,设在西安。从平罗到西安两千多里路全部都是山川陆地,没有舟船行走之便,家在甘肃的士子要前往西安参加考试实属不易,因此士子中有到老不踏科举考场的说法。俞德渊当时已经是平罗兴平书院入校在册的生员。
  嘉庆十年(1805年),苦读三年的俞德渊,因家里贫穷,再也没有前往西安参加考试的盘缠和费用了,没办法前往应试,不得不回到家乡头闸私塾当教书先生,以挣取肉干养活家人和自己。刚到任不久的平罗县知县王楚堂听说以后,看了俞德渊写的文章,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这个孩子是块好料,将来肯定很有培养前途,就决定日后帮助他继续参加考试。王楚堂劝俞德渊前去应试,他就答应了。随后王楚堂倾囊资助,俞德渊没有辜负期望,跋山涉水两千多里,前往西安参加考试。嘉庆十二年(1807年)秋天,适逢陕西丁卯科乡试,俞德渊顺利地进入考场参加了考试,一次就中式第60名举人。
  王楚堂从俞德渊身上得到了启示,看到了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嘉庆十四年(1809年),王楚堂决定重修兴平书院,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机会上学,并且能够上更好的学校。他无私地将自己攒了3年多的廉俸钱2200千文捐了出来,收学租③钱300千文,一并存入当铺生息,作为书院的补助经费,每年得利息钱300千文,并用这些钱为兴平书院增加了房产,添置了教学用具。兴平书院初具规模后,更名为“又新书院”,年年都培养出一批合格学生。为了记载这段历史,激励后人永远不忘教育为本,王楚堂还撰写了《又新书院碑》碑文④,立碑存世。书院改建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赋诗赞颂,清代平罗文人蒋延禄就曾在这里留下了《西园翰墨》⑤的著名诗篇。王楚堂捐资办学的义举,给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俞德渊等有识之士做出了榜样。
  从甘肃回籍受黄知县聘请主讲平罗又新书院
  嘉庆十三年(1808年),已经考取举人的俞德渊,赴京参加朝廷礼部举行的会试没有中榜。嘉庆十四年(1809年)八月,俞德渊参加己巳恩科会试又未中式。父亲让他留在京城,跟随绍兴籍翰林瞿子皋继续复习功课,准备参加复试。嘉庆十五年(1810年)十月三十日,俞德渊的父亲俞世隆在宁夏县镇河堡其长女家中不幸病故。嘉庆十六年(1811年)夏天,俞德渊在京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立刻从京城出发,日夜兼程于当年八月赶回家里,跑到父亲的坟前哭得死去活来。父亲去世后,俞德渊的家里越来越穷,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养家糊口的东西。在丁忧⑥期间,俞德渊于九月赴甘肃省城兰州,艰难地做着小本生意,并将挣来多余的钱拿回家中奉养母亲。直到后来见到甘肃狄道州(今临洮县)赵宜暄(字霁园)刺史⑦后,被聘请为霁园先生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最后才有机会住进了甘肃省城。他一边在兰山书院修习学业和复读功课,一边当教书先生养活自己。嘉庆十七年(1812年),俞德渊在塾中罹患重病,其弟俞德源前往服侍,帮他煎服参剂一个多月,才使他的疾病减轻并至痊愈。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一月,守丧期满脱去丧服不再守孝的俞德渊,深感当私塾先生不是长久之计。
  嘉庆十九年(1814年)暑期,原本计划上京参加甲戌科会试的俞德渊,因旅费和盘缠没有筹措齐备而放弃了这次考试的机会,从兰山书院和赵宜暄塾中结束修业和授徒,与同行者一起回到家乡,接受新任平罗知县黄廷绂⑧的聘请,担任了平罗又新书院主讲教师。在又新书院任教的将近3年时间里,俞德渊努力传播文化,不但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前来求知的学生,而且还积极鼓励他的弟弟俞德洵,在今属平罗县渠口乡的交济堡开设义塾,教授徒弟。直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九月,俞德渊才带着备好的盘缠和参加考试所需要的费用,离开平罗又新书院,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师参加会试的征程。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时年40岁的俞德渊,以俞登渊之名参加了丁丑科会试考试,一举中式第210名进士,获朝考二甲第58名的好成绩,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受俞德渊的影响,他的弟弟俞德源深感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于第二年夏天在家乡老院前专门建造书房,设立私塾,把平罗县廪生⑨田树本(字砚农)邀请到家中担任教书先生,让集生(思益)、东生、梅生、晓帆等子侄辈们跟随老师习字,继续接受培养教育。
  响应徐知县号召捐资改扩建平罗又新书院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俞德渊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⑩改选安徽建平县知县,奉旨调补江苏荆溪、长洲县知县。后来被提拔为常州、苏州督粮同知,苏州、江宁府知府。那个时候俞德渊已经是四品地方长官了,按当时的薪金制,每年的薪俸银约为130两银子(清代库平一两为现银37克——编著者注),但俞德渊为官清廉,薪俸收入从来不私下里积攒起来去搞赚钱的营生,身边从来没有小妾和婢女侍奉,家中的陈设从不奢侈豪华。他虽在江南为官,但力崇节俭,然而家乡有困难的时候,无不给予帮助,尤其是十分关心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道光五年(1825年),平罗知县徐保字向甘肃省府递交了将大公馆改建为书院的公文,决定改扩建又新书院。当时,远在江南做官的俞德渊效仿当年王楚堂的做法,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300两银子,从江苏寄给自己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母校,资助改扩建书院。银子寄到后立即召集工匠动工,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书院很快就落成了,仍然定名为“又新”。教室和书房全部配齐,面貌焕然一新。俞德渊在来信中还书示生童⑪:“立志大、植品正、察理明。”书院根据这一要求,为童生制定了“立志大、植品正、察理明、定见确、防己严、程功密、取法高、着力进”八条守则,勉励童生努力学习,以求上进。宁夏分巡道台瑞庆专门为书院书写了“藻鉴堂”匾额,挂在书院中央。后人对俞德渊助建又新书院的这一义举大加赞赏。
  应李知县邀请在又新书院写成重修文昌阁碑纪
  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二十四日,俞德渊的母亲不幸逝世。俞德渊除去官服回籍守孝。俞德渊好聚书,临行前载书以归。贺长龄赠联曰:“悲泪五千余里,路归装三十四箱书,盖纪实也,自再出山又积书数千卷;恒谓一生心血,所在要当加意收藏,勿致轻有损失(注:此联内容不完整)。”在丁忧期间,俞德渊与徐保字、李于沆两任平罗知县频繁接触,经常出入母校又新书院,积极倡导文化昌盛。道光六年(1826年),县城东南隅文昌阁重修落成时,新任知县李于沆邀请俞德渊在平罗又新书院撰写了《俞德渊重修平罗文昌阁碑纪》。这是迄今发现的俞德渊为平罗文化留存下来的唯一一篇遗作,其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高扬文化、昌盛教育、顺应当时各界名流。文昌阁经过修葺,焕然一新,成为平罗古八景⑫中第一特色景观,各界人士奔走相告,竞相挥翰赋诗褒扬。俞德渊后来被朝廷重用为两淮盐运使,逝世后诰授为“中议大夫”,官至从三品,整个家族中先后有72人获得官阶品位,仅知府实衔就有3人。
  从以上记载中得知:俞德渊曾在家乡头闸私塾当过教书先生。贺长龄撰文说他曾“主讲甘肃兰山书院”,相当于担任过现今兰州大学教授,再加上他又有后来主讲平罗又新书院的经历,我们说他是石嘴山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教师一点也不为过。俞德渊是我市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他的品格和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传扬!

附注

注释:①兰山书院:兰州大学的前身。②兴平书院:平罗原本没有书院,有钱人家孩子要到孔庙求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汉军开明人士宋维孜任平罗知县时,发现该地方文化教育非常落后,除私塾外无一所公办学馆,长此下去于国于民都极为不利。为此,他下定决心,要在平罗县城创办一所公办学馆,以培养当地人才。于是,经过6年时间的努力,游说四方,募捐资金,得到地方人士的支持和赞助,终于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县城西南角建讲堂一座,房舍若干间,并延师招生开学。同时将孔庙等房产收入及灵沙等堡学田租粮,作为办学经费。这便是又新书院最早的雏形。学馆开办后,由于各种原因,几经兴废,改建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平罗知县李鸣熏在县城西大街西端找了一间房子作为书院,名为平罗学馆,招收学生讲课,从而结束了孔庙教习学生的历史。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平罗知县王世治捐钱重修平罗学馆,将其定名为“兴平书院”。③学租:学田所收的地租,旧时将办学用公田(即学田)的收益作为学校基金。④《又新书院碑》碑文:“窃以平邑设立又新书院历有年所,因经费不充,以致旋兴旋废。余于丙寅七月莅任兹土,有志重修,亦缘膏火等项一时无款可筹。迨十三年秋间,始于书院添建房屋,置备器具,粗立章程,本年延师开讲。甫经一载,兹余奉檄量移。念书院并无恒产出息,每年可为师生修缮膏火之需,诚恐事难经久,余节三年之廉俸,得钱二千二百串文,全数捐入书院,又有学租余钱三百串文,一并交合县当商生息,每年得息钱三百串文,以为书院经费。当商领据一纸,移交后任收存。至于如何酌议俾书院得垂久远,并筹款扩充经费诸事,切有望于后之君子。是为记。”⑤《西园翰墨》诗曰:“高人吟啸在山樊,隐约书楼见古原。好趁一渠春水暖,鸟啼花落过西园。”曾被列为“平罗八景”之一。⑥丁忧: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⑦刺史:知州的别称。⑧黄廷绂:黄邑侯,嘉庆十四年(1809年)任甘肃敦煌县知县,嘉庆十九年(1814年)改任平罗县令,道光元年(1821年)升补甘肃泾州直隶州知州。⑨廪生:明清时由公家发给膳食的生员,也称廪膳生。⑩庶吉士:官名,亦称庶常,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一般为期三年,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或派到各地方任官。⑪书示生童:《道光平罗纪略》载:“道光五年(1825年),余(徐保字)详请大公馆改设书院,时县绅俞君德渊官江南,书来,以三百金助,遂鸠工,不日落成,仍曰又新,书示生童‘立志大、植品正、察理明、定见确、防己严、程功密、取法高、着力进’八则,中堂三楹。”“品正察理”源于清官俞德渊“立志大植,品正察理”书信内容的文化典故和历史渊源,此乃勉励家乡后生努力上进之言。后人还将其拓展为“律清格高、品正察理”。“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辩则律清”,“格高而律清”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胜境。为此,赋予它新的内涵:“精通律法,格调高雅,品行端正,洞察事理”,从而点明了精神体系的内核。“律清格高、品正察理”提炼了高品精神,即“身体健康,业务健康,生活健康。”⑩平罗古八景:即西园翰墨、北寺清泉、杰阁层荫、边墙晚照、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贺兰古雪(《平罗吴氏兰谱诗赋钞》载“平罗古代十二景”)。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和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