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渊的幼教及进士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079
颗粒名称: 俞德渊的幼教及进士之路
分类号: K81
页数: 7
页码: 377-3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俞德渊的自幼读书的地方、考进士的经过和家庭情况介绍。
关键词: 俞德渊 传记 石嘴山市

内容

俞德渊幼年教育及其早慧
  俞德渊自幼在头闸关帝庙和平罗又新书院读书,虽然家境贫寒,但没有影响他勤奋刻苦学习的信心。他资质超群,少年时代就能吟诗作画,平罗县至今还流传着他早慧的故事。
  俞德渊的爷爷百川公死得早,家里早就少了精神支撑和经济支柱,生活非常贫寒。他的父亲俞盛初虽然“读书聪颖”,但是上不起学 ,“隐于贾”。俞盛初十分孝敬、孝顺后母杜氏,每次从外面回来 ,都“携蔬酿博堂上欢”;后母杜氏去世后,又“朝夕依墓侧,寒暑靡辍”。俞德渊的父亲对几个儿子的教育都很讲究方法。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兄弟几个懂得宾主见面时的礼节。几个儿子在外就学于私塾时,父亲每天都考查他们是勤勉还是懈怠。每天吃饭前,父亲授意所有儿子都要朗读,如果做到了,才停止管束。盛初先生的几个儿子都是边读书边耕田,而俞德渊一心有志于读书。他在嘉庆丁卯年高中进士,过了十年凭借翰林的身份去江南做官。凡是他任官职的地方,皆声誉显赫。盛初先生为人心底宽厚,处事谨慎,虽然是一个做生意的人,但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儒生的风范,继承了祖先的好品德,又把祖先的好品德发扬光大。俞德渊说:“如果没有父亲的长期教育和培养以及母亲的教诲,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
  当初,盛初先生娶妻唐氏,唐氏早年去世。盛初先生又续娶赫氏为妻,德渊兄弟五人都是赫氏所生养。赫氏非常贤惠,嫁入俞家侍奉后姑,为盛初先生恪尽孝道,抚养盛初先生前妻的女儿,十分有恩情;但督教自己的几个儿子却从不姑息纵容。母亲赫氏做事有爱心 、有恒心,常在深夜时分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督促儿子们读书。遇上歉收年景,她带着儿子们吃豆叶做的饭,而把先成熟的麦子做熟了给干活的男人们吃。俞盛初夫妇为了供养儿子俞德渊读书,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终日操劳。他们还在头闸的“元庆”“元和”两家当铺里,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来支持俞德渊读书,将改变处境、光宗耀祖的无限希望,都寄托在俞德渊这个儿子的身上。在俞德渊刚刚懂事的时候,父母就在他的心中根植了“读书显扬”的传统思想。哥哥俞德涵比俞德渊年长5岁,早年懂事,耿直善良,因“家贫”而“废学”,为了“以养全家”“贸易西域,藉谋余利 ”,后来终于使家境有所改善。
  幼年时代的俞德渊,就是生长生活在这样一个收入低微、有时断炊挨饿的家庭之中,生活非常简单和俭朴,身上经常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贫寒的家庭生活和逆境遭遇,父亲的严正孝顺和母亲的勤朴大度以及哥哥的无私高尚,对俞德渊幼年的思想情操和品德修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俞德渊比一般的孩子早熟。俞德渊机敏聪慧,资质超群,少年时代就能诗会画。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他都孜孜不倦,专心读书。由于他自幼“乃一志向学”,不负母心,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刻苦攻读经史,成绩显著,学业早成,文章出众。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影响是促成俞德渊成就大业的基础。我们从张作楠撰《俞母赫太夫人七十寿序》一文中记载的情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切。俞德渊说:“我年少的时候,故去的父亲对我们功课考察得很严格,必然会要求我背诵所学的课程。母亲生怕我们兄弟几个不能把书读熟并背诵下来,将灯加满油以夜半作为勤奋读书的时限,所以到今天为止,仍然记忆在心里。”俞德渊的饭桌上两种以上的菜肴很少,不穿华贵的衣服,有的人质疑他过于俭朴。俞德渊说:“我年少的时候,故去的父亲偶然得病,家里贫穷,新麦子还没有割下来拉到场上,母亲把先成熟的大麦麦穗采摘下来蒸熟后,将麦粒儿揉下来作为饭食给父亲吃,而她自己却带领我们兄弟几个吃以豆叶为主的粗食,衣着俭朴,将头发结成锥形的髻(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不认识妇女用的化妆品和丝绸是什么东西。这是母亲的本性所在,直到今天为止还是(那个)自然而然的样子。我哪敢突然拥有用黄色的丝绸做成的被子,饱食像猪肉一样的好食品? ”
  平罗县头闸中学院内曾建有关帝庙,当年知县王世治支持在庙内开设私塾。俞德渊从8岁开始,进入头闸关帝庙私塾读书。他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相传他在私塾读书时,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读书,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俞德渊的家距离头闸私塾学堂有好几里路远,据传说每天中午放学吃完饭后,他总是第一个到学堂,利用午休的时间写作文、练书法。时间长了,私塾先生也感到纳闷。有一天中午放学后,私塾先生悄悄地跟在他后面 ,想看个究竟,结果发现了秘密:原来,他中午放学后,根本就没有回家,而是悄悄地躲藏在学堂附近的渠沟里,喝着渠水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黑馍馍,吃完后又很快悄悄地回到学堂里读书去了。私塾先生看到此情此景,泪水不禁潸然而下,心里难过了好几天。先生从乡邻四舍老百姓那里一打听,才知道俞德渊的家里果然非常贫寒 。后来私塾先生与师娘商量,决定让俞德渊住在自己家里,供养俞德渊上学读书。
  在私塾先生的教诲下,俞德渊更加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读完了“四书”“五经”等书目,进步很快,学习成绩超众,挥笔能文 ,出口成章,同时又写得一手好字,乡邻四舍的老百姓都夸他是个好孩子。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俞德渊更加勤奋地努力学习,19岁时考入县城平罗学馆。
  俞德渊的聪慧还表现在勇敢反唇相讥上。听说俞德渊非常聪慧,有位先生不相信,便想试探一下究竟如何。那位先生给俞德渊出了一道题来难为他:“天上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早知雪要变成雨,何不当初就下雨。”那位先生说完后,让俞德渊同样对四句 。俞德渊想了想,也对了四句:“先生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早知饭要变成屎,何不当初就吃屎。”那位先生自知讨了个没趣儿,便悄悄地溜走了!后来,俞德渊考上了秀才,在甘肃狄道州赵宜暄门下设私塾教书。那年甘肃地方上有个杨进士,儿子也考中了进士,因此专横跋扈、不可一世,人们都很讨厌。杨进士为了炫耀自己,过年在大门外贴了这样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俞德渊路过杨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了鄙视的神态,紧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了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闹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被改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俞德渊科举进士的艰辛路
  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比较繁琐复杂,分为院试①(含县试、府试)、乡试②、会试③、殿试④四级科考,每三年进行一次。殿试之后等待参加朝考⑤。晚清知识分子,特别是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必然要走上这条传统的考试道路。如果在24岁之前能够成为生员,一般可望到31岁时在乡试中考取举人,大约在35岁上下通过会试成为进士。尽管如此,为了考取进士,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们不得不数年在科考场上进行激烈的角逐。正因为这样,在清代的进士中才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著名人物,如状元实业家张謇、探花政治家张之洞、探花文史家商衍鎏、会元军事家谭延闿、进士国际名人蔡元培等等。
  俞德渊就是这些有作为进士中的一位,他考上进士的年龄是38岁。当时全国的举人共有1.8万名左右,进士共有2500名左右,翰林约有650名。按官制,全国的职位大约有2万名文官和7000名武官。其中包括2000名左右的基层行政官员的职位,以及1500名左右的教职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朝廷先后举行过112科会试,历科会试按名额录取的人数也不一样,共选取了26391名进士,他们是中国清代的人才精英。由此可见,能够获得进士称号是何等的艰难?何止是“十年寒窗苦”?千百万童生要想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体制中谋得一官半职,要想一级一级爬到正七品知县、从四品知府、正四品道员以上,谈何容易?他们辗转于各个考场,每三年一届,一届一个台阶,甚至数届一个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爬。不少人中途被淘汰,许多人还为此耗费了大半生时光,有的甚至到了八九十岁才方得进士功名。屡试不中者不乏其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不可能通过四级考试。龚自珍辞官返乡,途中有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那么,俞德渊中进士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因素是什么呢?据《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载:雍正四至六年,川陕总督岳钟琪督理察汗拖户工程,侍郎通智、单畴书等奏请皇上,在原新渠县遗址增设宝丰县时提出:“招徕人民虽有四千余户,读书士子尚属有限,建议停设学校教官。”雍正皇帝考虑到这里也有许多读书之人,如果必须等到人们读书蔚然成风之时,再开始实行考取制度,恐怕将会阻断远方的士子读书上进的阶梯。因此,皇帝颁布御旨:“将两县中现在读书愿就考试者,许其附入临近州县内考试,酌量加额收录入学。等待两县人文渐盛,建学设官之日,仍行拨入本学,庶为妥协。” 因此,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在俞德渊的家乡平罗县,就已经建立了鼓励参加科举考试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俞德渊实现了科举考试的愿望。
  俞德渊同清代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在科举道路上艰难地攀爬。按照当年文童考试之例规定:当时平罗县考试最多允许录取生员16名。俞德渊名列全县第一,考取了生员,入平罗县兴平书院读书。兴平书院亦称“平罗书院”或“又新书院”,原址在今平罗县城关镇第一小学。当时俞德渊是书院中年龄最小的秀才。在兴平书院读书期间,俞德渊能够熟练地阅读八股文章,熟读诸子百家和程朱理学⑥。俞德渊在兴平书院里苦读,完成了他的求学生涯。学习期间他从书本中得知,清代平罗县第一个荣登进士榜的人是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赴京师参加会试的丁丑科举人杨魁甲,及第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来被任命为山西省吉州知州。从此,俞德渊对杨魁甲敬慕不已,更加用功学习,下决心要金榜题名。
  童生考试录取后,准予俞德渊进入平罗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考试。嘉庆五年(1800年),俞德渊经过考试获得优秀等次,由公家发给膳食津贴。嘉庆九年(1804年),朝廷规定从乡小学举荐贤能升入国学。当时陕西和甘肃两省合省,乡试考场设在西安。从平罗到西安两千多里,全部都是陆地,没有舟船行走之便,士子中有到老不踏科举考场的,俞德渊是当时已经注册入学的生员。嘉庆十年(1805年),俞德渊因家里贫穷,正在家乡头闸私塾当教书先生 ,以挣取肉干养活家人和自己,没办法前去应试。时任平罗县知县王楚堂看好他的文章,劝他前去应试,他就答应了。随后他在王知县的帮助下,跋山涉水两千多里前往西安参加陕甘秋闱。
  嘉庆十二年(1807年)逢丁卯年乡试,29岁的俞德渊在这年八月初九日至十五日顺利参加了陕甘丁卯科乡试,中式第60名举人,与陕西周至县人路德、宁夏中卫县人马腾霄约为同年。程国仁(字济棠 )和卓秉恬(字海帆)两人担任俞德渊的主考官。“乙榜⑦”贴出后俞德渊榜上有名。按照乾隆三十八年定制:“甘肃宁夏府乡试,向编丁字号,每科额中二名。”在陕甘乡试中,宁夏府属照例另编字号,应取中二名。因知照内帘咨文,将“二”字误写为“一”字 ,以致少中一名。因此,在这次考试中,俞德渊是宁夏府参加陕甘乡试的生员中,唯一一名考取举人的秀才。据王楚堂《云翁自订年谱》载:“丁卯月课,有马生光祖、俞生登渊为能文士。七月举宾兴礼,赴乡闱者十八人。是年应科举者较盛,榜发,俞生登渊(更名德渊)得中,后成丁丑进士,由庶常出宰吴中,有政声,荐升至两淮运使,实为一县人文之冠。”⑧
  俞德渊中举后,即成为国家纳编的官员,开始享受着国家的俸禄,他的父母亲自然分外高兴。同时他也取得了去京师参加会试的资格 。大约也就是这个时候,父母亲兴高采烈地给他张罗了婚事。俞德渊的妻子安氏娶进门后善理家务、孝敬公婆,对俞德渊体贴入微,特别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为他分忧解难。他们伉俪情深,终生不渝。中举之后,他更潜心备至,临窗苦读。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为座右铭,高悬书室,以望皇科开考之日一展宏图。这时的德渊已是满腹经纶,虽不能说出口成章,却也能烂熟于心。把当时诸家典籍、四书五经融会贯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会玩弄,可谓饱学渊博之士。
  嘉庆十二年(1807年)年底,俞德渊在父母和家乡父老前辈的鼓励下,告别家乡前往京城参加次年二月的京师会试。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远涉京城求取功名,心中自然充满了激情和幻想。一路上他越过咆哮的黄河,翻过险峻的高山,祖国的锦绣河山尽收眼底,各地的风俗民情一览无余。俞德渊心潮澎湃,壮志在胸,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同时,这次远行使他对积贫积弱的国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民间土地荒芜、灾祸横溢、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情状,令他睹之心郁,他更加渴望能一举成功,以便为国为民效力。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月朝廷举行礼部会试,俞德渊赴京赶考,与这次中式的姚莹、林培厚等人一起参加了考试,未中式。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落榜并不可怕,他按照父亲的意愿滞留京师,跟随绍兴籍翰林瞿昂(字子皋)继续深造。
  嘉庆十四年(1809年),妻子为他生下爱子葆素。嘉庆十五年 (1810年)十月三十日,父亲病故于宁夏县张镇堡俞德渊的姐姐家 ,父亲的去世他全然不知。嘉庆十六年(1811年)夏天,父亲去世的噩耗传到京城,俞德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心情万分悲痛,日夜兼程赶回家里,跑到父亲的坟前哭得死去活来。父亲去世后家里越来越穷,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养家糊口的东西。他不得不到省城兰州艰难地做着小本生意,将挣来多余的钱拿回家中奉养母亲。九月,俞德渊赴甘肃省“兰山书院”,被狄道州赵刺史⑨聘请为私塾里的教书先生,一边在“兰山书院”进修学习,一边当教书先生养活自己。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一所省立书院。尽管如此,俞德渊仍然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
  嘉庆十八年(1813年)冬,俞德渊与同行者一起从甘肃省城兰州回到家乡,时已服阕,本拟上京参加会试,但因“川资无措未果行” 。嘉庆十九年(1814年)暑期,应平罗县黄廷绂知县的邀请,担任了平罗又新书院的主讲老师。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九月,俞德渊从家启程,再赴礼闱参加次年二月京师会试。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逢丁丑科,京师会试在贡院如期举行,由礼部尚书姚文田⑩主持。在这次会试中俞德渊中榜。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开考,俞德渊沉着应考,表现得十分出色。他回答了嘉庆皇帝提出的经义、时务等问题,思维敏捷,才华横溢 ,引经据典,出语不凡,很受皇帝赏识。“甲榜(两榜)”贴出,全国共考取第一甲进士3名;第二甲进士100名,第三甲进士152名 。状元吴其浚,榜眼凌泰封,探花吴清鹏,传胪孙如金。俞德渊(原名俞登渊)考中第二甲第58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入词馆研习清书,继续深造。
  京师殿试发榜后,俞德渊回顾远行京师考取功名的酸甜苦辣,感到非常欣慰,期间他接触了许多社会实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求取了功名,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到翰林院庶常馆供职,安心研读清书,以望有更大的抱负。在京城学习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利用位于京城东郊民巷翰林院储藏的大量书籍,不断丰富自己,不但了解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要政及其沿革,而且还往返于文源、文汇、文宗、文澜、文津等七阁书屋,饱读《四库全书》。悉心钻研行政、军政、刑政、盐政、漕务、河工、水利等方面的实际学问,还深入研究了经学、天文、历算、地理、音韵 、训诂等知识,汲取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所读之书主要有《御制日讲四书》《御纂周易折中》《圣谕广训》《御纂朱子全书》《御批通鉴纲目》《御制诗初集》《御制诗二集》《御制文初集》《御纂春秋直解》《御纂周易述义》《御纂诗义折中》《二十一史》《十三经》《科场条约》《学政全书》《乐章》等。编著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的资料显示:“嘉庆二十四年(1818年)闰四月初八日,俞德渊获得保和殿朝考二等第三名,著以知县即用。”不久,俞德渊就被选授为安徽建平县知县。

附注

注释: ①院试: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②乡试: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考取举人就变为纳编的官员,享受国家的俸禄,取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清代陕甘两省实行合闱,每逢应试,士子远道赴陕,困难重重。③会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乡试后第二年各地举人汇集京师应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举人取得“贡士”资格后,方可参加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被视为“抡才大典”。④殿试: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⑤朝考:清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⑥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湖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⑦乙榜: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⑧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31册第589页。⑨赵刺史:赵宜暄,字霁园,江西南昌人。⑩姚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人。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和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