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牍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默斋拾遗》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057
颗粒名称: 公牍编
分类号: I269.6
页数: 150
页码: 163-312
摘要: 公牍编是全书核心部分,由7目72篇文稿构成。卷上收录了俞德渊撰《致潘太守》《呈蒋励堂节相》《寄裕鲁珊同年》《致同年某公》《致王竹屿》《致前徐州守张丹村》《复陆心兰方伯》《呈贺耦耕师》《呈贺耦耕师(再呈贺耦耕师)》《复赵菊言方伯》《呈贺耦耕师》《详陶制军宫保》《呈护制军林少穆师》等13篇文稿;卷下收录了俞德渊撰《酌拟海运未竟事宜》《酌拟交兑新运事宜》《谕荆溪县绅耆》《谕江宁府诸生》《禁添设茶馆示》《禁赌博示》《禁行用私小钱文示》《禁机匠匪徒人等聚集滋事示》《谕淮商》《禁各役及杂色人等需索示》《札淮南盐掣厅》《酌改施药事宜示》《禁江船夹带示》《禁盐厮质押官件示》《禁捏控示》《札各属》《甄别孝廉示》《谕灶户》等18篇文稿。
关键词: 杂著 公牍编 宁夏

内容

默斋公牍序
  两淮盐运司同年陶泉俞君卒于官,灵举归道出青门③,君弟小泉④、长侄思益丐⑤余作传,余唯唯⑥。时江苏巡抚侯官林公已为君作墓志铭;贵州巡抚善化贺公谓犹未尽作言行补遗。余读之再四,凡余所欲言者,二公既言之矣,余复何言?欲别采轶事广二公所略!询之小泉则云:“吾助兄理家务,凡公事皆不与闻!”询之思益、令子葆素及侄思晋俱云:“吾兄弟随侍读书,足不出塾门,凡官僚议政及研鞫⑦庶狱⑧,均严禁不得窃听,虽在官廨⑨犹家居也。”又询君门下士⑩、曾襄事署中、今知府谷县沈霞轩⑪进士则云:“吾从吾师久,但司笔墨耳!不知其他。”又询司阍⑫刘某、马某,司签沈某,俱云:“吾侪⑬日侍门庭,但奉令而已,实不知其所以然。”于呼!君用心于内,宣力于外,虽家人不使闻知。一时,幕中宾友及给使⑭令之人皆端谨持重,无好事者。君又不自矜伐⑮,凡百设施过不留迹,非对大僚⑯、接群吏,辄缄口不谈政事。诸人虽朝夕相对,亦莫知君之所为,矧⑰余索居⑩已久,安能饰子虚之说为君作传哉?既而搜君遗书,得公牍稿数册。读未竟且欣且叹,曰:“君固自⑲作传矣!余奚⑳劳作传,传[zhuàn]传[chuán]也,以传[chuán]示后人也。传[chuán]其心者为上;传[chuán]事迹者次之。此数册者虽无多事迹,而君之心固,于是乎传[zhuàn]矣!”
  读致大吏及僚友书,知君先事筹画,动中机宜尽其所欲言,不言其所不知。婉而不媚,直而无忤,恳恳㉑乎其忠也。读致属吏及友人书,知君设身处地,知彼知此,不强以所难为,亦不徇其所欲得,恳恳㉒乎其周且至也。读劝谕士民及一切条教号令,知君周揽氓俗㉓,怵惕㉔于怀中,夜彷徨,每食忘味,将兴一利必并其弊而权之;将除一害必原其情而施之,使人怀德畏罪莫敢蘁㉕立。虽欲自外于君而不可也。
  君初宰荆溪,调首邑,擢首郡,时林公为廉访㉖,贺公为方伯㉗,陶公为巡抚,有疑事必咨于君。诸公议论未决者待君一言而定,或君不在坐,他人有所陈禀,则曰:“俟与俞君商之”!后官运司,陶公以制军兼盐政,每与君面议,语多龃龉㉘不合,陶公抗声争之。侍者变色,窗纸皆震,君从容辩说,卒如君言。君谳狱㉙发奸㉚,摘伏㉛虽极狡狯㉜者,不能与君辩示,禁谕一出,观者如堵,手录口诵,转相传播。及卒,陶公哭之失声曰:“丧余右臂矣!”士民闻之多悲伤、叹息!投牒㉝大府,请入祀名宦祠,江南数十郡县不相谋而合也。君何以得此于人哉?计君自束发㉞受书㉟至通籍㊱翰苑㊲,无一日不在贫窭㊳中磨炼志气,久而逾坚。其于物力之艰难,世情之暧昧,知之悉矣。及改外任,广求有用之书,政暇则读之,曰:“吾三日不展卷,此心便觉昏惰,真饫㊴个中人语其虑事也。师古而不流于迂准乎?今之时势而不杂以权谋术数,又能用之以冲虚,行之以仁恕。”一话一言犁然㊵,有当于人之心,此岂才智之士所能为哉?以君之学使得典封,圻㊶司启沃㊷,揆几度务㊸其于国计民生,当大有裨益。惜乎!设施未竟,治仅见于一隅也。方君病笃,时陶公入觐,每召对必称君贤,数称君贤曰:“俞某所至有声,倘俾尽其所长必能报效朝廷。若论盐务特余事耳!”上为之改容㊹。异日曰:“上谓陶公曰:‘运司好官,因其善理盐务,转羁留㊺之未可也。俟有可代者当更酌之!’”天意眷眷如此,旦晚⑩间当有不次㊼之擢,而君竟不及待矣,不亦悲哉!朱子谓韩退之㊽文虽高古,然作公家文字或施于君上,或布之吏民,不失庄近平易之体。但反复曲折说尽事理,是谓为真文章,使人自不可及。今观朱子集中亦载公移文字:王文成公《集列》,公移为别录;为续编国朝,于清端公㊾《政书》刊行已久,语尤详尽厥后;邓次庐㊿有《牧瓯纪略》;两江总督赵公51录其疏、檄、批示诸稿为《玉华堂集》,皆朱子所谓曲尽事理者。今以君之公牍质之数公,殆如栌、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者乎。是册成于钞胥52之手,颇多舛讹53,余逐加雠校54,择其有关政术者录为二卷。附录林贺二公作,以存君之梗概,俾有志匡济55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君虽未展所学,而其有物之言,有不可磨灭者矣,不犹愈于作传也哉!道光二十年秋九月。年愚弟盩厔56路德拜叙于宏道书院57之清谷草堂。
  默斋公牍·卷上
  致潘太守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月之二十二日接奉来函,并承示及龙山河②禀稿,及改挑瓦子口③银数,东西高下丈尺二折,图说一幅,均经收到。具征深思硕画,剖析精详,所谓事必求其一是。执已随人之见,两无所介于怀。捧读之余实深钦佩。此事渊本不知始末,前经方伯将尊处前后详禀,及两道宪禀稿发交查阅,因得窥及全卷。老前辈于此时深费苦心,几致咀于众议,犹幸卓见不挠。缕细④剖禀,节相已为心动,复得方伯极力主持,谓地方官任事之心不可灰,地方百姓同然之情不可拂,当蒙节相酌中加批,俟秋间另委大员覆勘,此即妙于转弯之法,前由方伯转行,想尊处早经奉到矣!惟闻安藩⑤来文,议填已改未成之河。此自是余波未平,未知何以应之。至今秋覆勘,方伯之意仍由原估处施工,沿顺堤河道入西流河,以遂就下之势,但未知宿民有无后言。倘至动工之时趋民上控,故作耸听之词,终烦宪虑。昨闻节相有临时奏办之言,果尔尤为至妥。但事介两省,人各一心,已经龃龉于前,当思和解于后,苟可于事有济,固不妨委曲求全。此中机宜难以悬度⑥,方伯尝曰:“凡做一件事,须受许多挫折而后成,此真甘苦”之言!老前辈尽心民瘼⑦,如有隔碍⑧之处,必思设法以通之。与其以我防人,不如使人为我。用转移之术尤不可不预为之图也。(俞行芳评语:为民、惠民,富有哲理——编著者注)迂谬⑨之言尚祈涵鉴。
  路德闰生评选:天下事非龌龊者所能任,其克自树立者恒。不免以意气偾事⑩,臧榖亡羊⑪,其失均也。君每与僚长议政图虑极精,而所言和平敬慎,不激不随,洵⑫可为任事者之法。尝于君书册中见手书一纸云:“一曰诚,一曰默,一曰柔;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诚以愚,用默以讷,用柔以拙。”凡三十三字,昔人之格言与抑。君自书所见为座右箴。与此可以知君学矣!闰生。
  呈蒋励堂①节相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卑府于新正朔日②接奉钧③札,承示漕务情形总当量出为入,以漕办漕,尽可呈账列数等因,仰见中堂体恤官民,酌中持平之至意,惟是三首邑漕务与外县不同。外县有白规④,有包户,三邑俱无此名目。惟折米价值长短不齐。长价至四两而止,皆系贫民小户;短价至二两以外,至三两上下不等,俱系富绅巨族。衿监捐职亦在其中。门户愈大完米愈多,而价益短。合通邑计之:吴县:绅户民户各居其半;长洲:绅户居十之七,民户余十之三;元和:绅户居十之八,民户仅余十之二。若持公允之论,须于民户议减,绅户议增。虽每石折收三两一二,县官亦乐为之。无如积习已久,揆[kuí]欲更之一旦,势有所难。于是,于贫户小民徒冒多取之名,而富绅巨族止听其家自为,价莫可如何,地方有司,所以内愧于贫户小民(路德闰生评语:“宪情毕揭”——编著者注)。而隐忍积撼于富绅大户者有由然矣!且绅户粮石岁有增减。问之,则系新置田亩,其实,皆寄庄⑤隐户⑥托名代完者。若再过数十年后,将现存二三分之民户,尽变而为绅户,办漕之员更无别法可以敷衍,必大有一番更张决裂(路德闰生评语:“势所必至”——编著者注),所谓穷极则变,其势然也。今富家大族,隐其在己之短价,而借口民户之长价,以为言意在长价得减,则短价因之递缩,非第持论不公,亦见存心不恕。试与之同贫户小民相提并论,未有不废然色阻者。弟事虽如此,而人言可畏,又重以各宪之谆切⑦谕饬⑧。该县等岂敢固执前说不思改图?业经早为商定,于将来折价时量为减让。非徒博巨族之欢心,实宽穷檐⑨之民力。然积少成多,即每石所减无几,合通邑计之,为数已巨,于办公不无竭蹶⑩。盖近年普律情形除上海、嘉定外,其余州县但得以漕办漕,便为完善。即稍有盈余仍贴补廉俸之不足,亦属以公济公。如欲利己营私,虽有其心实无其力。至于办漕账目,除津贴帮费外,款类尚多,皆属积久相沿,因仍成例,难尽形诸笔墨。欲使完粮之人家谕户晓,固有未能即止开呈绅户,亦于体制未协,窃以为官民相交。弟观⑪大局何如,长、元二县十数年来从无告漕之案、闹漕之人。去冬开仓以后争先输纳,十数万石漕粮甫终月而竣。事阖邑民情,大概可知其不尽悦服者独二三巨绅之口,未知果否,出自公论。伏稔⑫中堂烛照⑬无疑,必邀洞鉴⑭。卑府一偏之见,本不敢滥渍清厅。缘承来谕,知此事上廑⑮宪怀,故直抒所知以宽钧意,并希垂察⑩。
  路德闰生评选:天下事有不可持正论者,势有所难行也。漕务、鹾务今昔情形尤为不同,此书可谓洞见幽隐⑩。闰生。
  俞行芳读后感:揭示时弊,入木三分,体恤贫户,揭批绅户,揭露官吏腐败。
  寄裕鲁珊①同年②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再承另示胡公一事,节相言之最早,亦不解其何由得知。节相耳目甚宽,有常情所不能及者。渊辈虽日聆其言,而亦莫名其妙,想天分高人数倍,不仅好问周谘③已也。再闻楚北传言,称阁下有胆有识,风骨棱棱,此语节相早知之,极为称赏。渊再三诵说,钦佩实深,顾有一言窃思奉质。秉正嫉邪固吾人之本性,藏锋敛锷④亦处世之微权⑤。昔韩魏公⑥务容小人⑦善恶黑白不大分明,故忌之者少。范富欧尹⑧尝欲分君子小人,故忌怨⑨日至,朋党亦起。宦场本属险途,近世人情尤多叵测,我辈自守宜严,不妨如乔松孤立,待人则当居和,与介之间不易大著⑩迹象。窃愿阁下为韩公不欲其为范公也。渊憨直性成,有言必尽。前在长洲四年径情⑪直行,幸所遇皆君子,未至蹉跌⑫(路德闰生评语:“阔历有得粹然,儒者之言”——编著者注)。自道光五年首邑⑬卸事后,回思前事动触危机,因改号默斋以自儆。不意此番复出,又居首郡⑭,欲默不能(路德闰生评语:“用诚默者乃可以议天下事;摸棱着无得藉日”——编著者注)。去岁摘取吕子呻吟语⑮,刻图记二方,一曰:“浑涵⑯,不露圭角⑩最妙”(俞行芳读后感:我理解为“有博大之才,保持沉默,不露锋芒是最为美好的”——编著者注);一曰:“只气盛而色浮便浅”,盖对病之言也。然虽知自省,究亦不能自克,常隐痛于厥⑱心。(俞行芳读后感:这是对自我执政思想的深度剖析——编著者注)阁下英才卓越,固非龌龊辕下者可比。然渊以夙夜之针砭⑩,为良友之药石,殆不啻⑳以自爱者爱阁下耳。若论形迹之疏,本不当谬附知己,第叨㉑居谱末。又自揣气味略同,故不觉率臆陈之,以自托于古人神交之列。阁下闻之,应笑作吏㉒十年,尚未脱书生之气,则渊之为幸多矣!敢祈采择㉓,无尽驰思㉔。
  路德闰生评选:现身说法,使人之意也。消君所云:“用默以讷,用柔以拙。”观此益信,虽自谓“不能自克”,其所克故已多矣!闰生。
  致同年某公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前接来函,借稔起居纳祐②为慰,并承录示各件,知以祭产讼事致扰清神。嘱渊致书毗陵郡③守为之先容④。窃念同谱之谊,理宜如命作札。故踌躇再三未敢动笔,迟疑不决者数日。昨令甥来署催促复音,渊益有所畏,忌而不敢。盖渊平日自守硁硁⑤,最不乐请托之事。前在长洲任内,每值词讼有求大力致书者,从不敢轻易听从。且于临审时往往反其所托,以示无私。明知矫枉过正亦非持平,无如避嫌之念不能自克。遂不惜贻讥⑥大雅。今以己之所不乐者施之于人,问心已觉不恕,且人之避嫌谁不如我?若亦将反其所托以矫之,则于阁下之事非徒⑦无益,将若之何?且贵处士民眷眷于渊,情意深长,固⑧合县如一心也。渊之所以报之者,亦应均爱同敬而后可(路德闰生评语:“君子之言”——编著者注)。今若以同年之故暗中致书,为之关说⑨,父老闻之其谓我何?且与阁下对垒者非他人,乃同宗骨肉也。处人骨肉间而偏袒以求胜,此心何以自安(路德闰生评语:“仁人之言”——编著者注)?毋论其未必胜也,即幸而获胜,胜者喜,负者必怒。设异日天假之缘⑩重游阳羡⑪,阁下以同年之故喜而迎之,贵族以偏护同年之故随而詈⑫之,当何词以自解邪?或以事须秘密,外人何由知之?夫自宁至常,书函必用驿递,公文往来经历二郡,而欺人之不知抑亦难矣,且既已宣之于口,笔之于书,而复欲欺人之,不知是与自欺其心何异?设贵族闻之,竟执此以反诘,阁下何以自白?更何以为渊代白邪?况阁下来书有云:某与某有师生之谊夤缘⑬关说,安知彼不曰某与某有同年之谊,夤缘关说乎?尤而效之抑有甚焉?愿阁下反复思之,贵族控产一事孰是孰非,渊本不敢妄参一议。第思祖宗之制祭产所以收宗睦族也。因祭产之故而至于结讼不休,已失睦族之本意矣。吴门著姓似此者颇多,皆放(应为“仿”——编著者注)文正公⑩之遗法而失其意者也。均田⑮之说其名则美,其实只吃亏便宜之念,横于胸中负气而不能相下耳!赵公⑩之谳⑩意主调停,具见苦心,非尽强词夺理。而吾兄訾⑱之曰:枉谳翻谱,良由身在局中,以必胜为期而不得逞,其志则怒;怒,则不平之气横溢滂流,遂不加仔细着想耳(路德闰生评语:“洞彻表里”——编著者注)!吕新吾⑩先生尝云:“涵养功夫只在个定火。火定则百物兼照,万事得理。火动则躁扰狂越。惟君子善处火云云(路德闰生评语:‘忠告善道’——编著者注)!”素佩阁下德业纯粹,心气和平,与此等处正足验平生学力之所到,慎勿稍随俗流之见,是所切祷。语云:“旁观者明”。渊为他人谋,此中空洞无物。虽语近疏狂,当不至十分谬戾⑳。幸惟垂察!
  路德闰生评选:古之公也笃,今之公也薄。严拒私讬使其人无地自容。非笃也,此书为某公计,并为其族人计,且为昆陵郡守计,虑事何其周?用心何其厚?与若,但以能拒请讬自诩,公正如樊准㉑之不发私书,任棠㉒之投书水中好名者类能效之矣。
  俞行芳读后感:拒请托、控产“关说”之事。
  致王竹屿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三月二十六日接展惠函及留别大作正在捧诵间,二十七日又奉专差赐书,知吾兄于倭迟②周到之余犹殷殷垂念故人,关心鹾务前后数十纸,寻绎数过,无非忧时感事之思,此种古道热肠求之,交游中罕有其匹,惟来教中言赋性耿直,每易招尤,当更相勉而两相恕,此语以之处世则为药石良箴,若我辈交情似无庸鳃鳃过虑,畴昔之所以契合无间者,正为此直心快口,针芥默投,故能相视莫逆,今乃忽为此言似吾兄之知渊(路德闰生评语:“一往情深”——编著者注),犹未若渊之知兄也,岂阅世③太深,遂至用心太过,古所谓忘形之交④当不如此。自兹以往幸望⑤坦怀相示,道义之契能有几人。金石可渝⑥,此心不可易也。江华瑶人⑦日内大兵四合,谅就歼灭。乌合之众本无能,为惟值此度支告匮⑧之,时势难旷日持久,总期及早剪除,斯为幸耳!汉岸销数因菜市稍减,固亦有之。然大半受害于川私,厚山宫保⑨当军书旁午⑩之时,恐不暇议及于此,未知堵缉之,方如何筹计。此处因去(年)腊(月)今(年)正(月)扬河水浅,屯船不能前进,直至二月下旬始得赴仪⑩开捆,约南阳风信前可赶运二十余万引。节奉云汀宫保⑫严加督饬,谆谆以缺盐为虑,若似春季销数,则可以不患缺盐,倘交夏季仍复不能畅销,则大势不可为矣!奈何奈何?奏销限期前请展至八月,部议改至六月。转瞬限满,纲盐已不能完,食盐未运二十余万引半多疲乏,散商更属无所措手。若果以误运获谴正所甘心。第恐求去不能,留亦无策,长此日月将安所穷?犹忆十年⑬六月,曾与吾兄有不得其职则去之言,今身当其际,此语曷尝⑭遗忘?弟揣时度势,逆知宫保必不放手(路德闰生评语:“尽倾肺腑”——编著者注),是以隐而未发,每抚心自问,所以为吾兄谋者则明,所自为谋者则暗,旁观当局果殊途邪?亦甚有愧于中矣!岸费一事,前奉制军函催,饬令由司具详,专折奏请查办。渊因默园⑮四兄尚未见复,节次恳缓,并求札商厚山宫保会同具奏。盖深知此事关碍实多,是以迟迟未即具详,然屡奉严催,亦终不能置之不议。如吾兄所云空中一击⑯之法,亦不过虚张声势,恐于事未能有济,是否可行,闻宫保不日来扬当面陈之。总之,岸费之能省与否,其权在彼不在此,虽宫保亦难遥制也。盛暑将临,吾兄往来勘工必多劳顿,饥溺⑩之心固切,珍摄⑩之道亦不可轻,伏望随时自爱,保卫冲和⑲不胜祷切⑳。余情屡屡,不尽所言,统希明照㉑,无任驰思㉒。
  路德闰生评选:前论交情,后论时事,缠绵悱恻㉓)之情,令读者挹㉔之不尽。
  致前徐州守张丹村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暌违②愈久,音问③弥疏④。去腊⑤接奉手书,又以俗务⑥匆冗⑦无暇致复。且遥溯⑧山中起居,超然尘外时作天际真人⑨之想。每一执笔觉林泉猿鹤之思枨⑩触于怀。自问尘容⑪俗状,有不堪为世外人告者,遂至日月迁延,久稽⑫修候。大率由此想叨爱素深,久附神交之契,能自相谅于笔墨外也。承询鹾务⑬情形,此事头绪繁多,悉数之不能终其物。但所云小人伺隙⑭一层诚所不免,并蒙示以谨小慎微,思患预防之道,尤征关爱情殷。渊⑮承乏⑯于此忽忽⑩五年,于淮盐疲敝毫无补救,唯兢兢自守,约己不敢不严,待人不敢不恕。迩来⑱扬郡⑲,绅士商民幸得相安无事,惟此地现任候补各班共计百余员,向狃⑳于盐务积习,大率不拘绳检㉑。渊于莅任之初,未免稍加整顿,几有束湿㉒之虑。近亦咸就安贴㉓,耦俱无猜㉔。其中激励为善者颇亦不少,即最下者亦不至荡检逾闲㉕。然防微杜渐,未尝不以一身先之,仍不出来谕所云谨小慎微之意而已,至于不禁商私,不裁官费,不筹国用,此等浮议乃远方臆度㉖之词,本省尚无此言,盖亦实无此事。两淮商人身家保重,向之敢夹带私盐。惟商船夹带在所不免。船户获带私之利,商人受带私之名,此向来冤案,非身履此地未必知之。自宫保㉗兼管数年所孜孜讲求者,惟商船夹带为第一要义。近虽未必全清,然已十去七八,讵㉘意船户之夹带渐少,而商盐之耗折愈多。盖船户失带私之利,其沿途浪费尽取之商盐,盗卖偷爬无所不至,此则去一弊又生一弊,外人所不知者也(路德闰生评语:“此等弊窦非用心者安能知”——编著者注)。至于盐规一事,有在口岸之盐规,如湖广、江西、安徽、河南各省,上下衙门之岸费是也。有在扬地之盐规,如盐政运司各衙门之月费供应是也。今楚西各省岸费虽奉星使㉙裁减,究属阳奉阴违,依然如故,缘地隶隔省,不惟运司之权不能禁,即总督之威亦无所施。且商人行盐,岂能不仰借州县,若地方官毫无所得,则商人之鱼肉更多。此其所不能尽去者势使然耳。至于此地两衙门月费供应其银数十万两,向系商人支送,一概裁除净尽。月费是星使奏裁,其供应一项名目甚多,系渊到任后自为裁革,止留巡费一款,是向来缉私赏号之用。不惟盐政运司,即漕河二帅府县营弁㉚)皆有之,但数目微分多寡耳。此款由库提用,用印文具报。数年以来公私支用皆取诸此。此外与商人毫无交手,计渊每年所得之数,官吏商民无不周知。所以,能与此帮人士相安无事,共谅无他者,盖有由然非侥幸而致也。不然,众人之沾润尽去,一己之脂膏独存,纵使阳为矫饰,欲盖弥彰,能免于众喙㉛之交集乎?且非独渊一人已也。即此地首领、书差以今视昔均有沧桑之感。每谈及十年以前无疑天宝㉜盛时。其炎凉之态亦可想而知矣。天下谈经济者闭门造车,出门皆可合辙。盐务一事其中曲折非局外所易知。渊自亲身其事,觉从前见闻皆属隔膜。(俞行芳读后感:“可见,盐政水之深、弊之甚”——编著者注)固无怪言之者之纷纷也。去岁,当道有与盐务为难者密侦数月,而后以全力攻之。亦止言课引短绌,办无成效等事。究未切中窾要㉝。渊每抚膺㉞自思,处此繁衍丛集之地,公罪或不能免,惟矢此愚诚止期得免(路德闰生评语:“定见”;俞行芳读后感:“敬畏之心”——编著者注),私罪不至贻讥㉟吾党。即投之鼠之亦将欢喜承受,无纤毫芥蒂㊱于中。但未知前途茫茫,果能如愿否也?
  署中眷属共二十余口,一子一侄在署读书,一入学,一补廪㊲,皆已二十七岁。学则荒疏,然向皆淳朴,无衙门子弟习气。昨于正月望前回陕应试,秋闱绝无可望。因来岁学使按临敝郡岁科并考,故不能免此一行。知承关注,因附及之。
  路德闰生评选:淮盐之弊弊于极盛之时,若在十余年前极力挽之,犹可为也。至全局败坏不可收拾,虽智者不能为谋矣。偾事㊳者享其乐,救弊者任其患。天下事类如此矣!独盐务也哉?君尝语人云:“教子弟当教他老实忠厚,忍耐谦恭,切勿教他学乖巧。子弟一学乖巧,将来便难保守。”君家子侄余曾见其四,皆循循规矩中,不染宦门习气。前言信不虚也。
  俞行芳读后感:深感盐运水之深,营运之复杂,世间不和谐音符之多,盐运改革之难,操劳之累。“盐务一事其中曲折,非局外所易知”。“自思”对权力之敬畏。“其炎凉之态亦可想而知矣。天下谈经济者,闭门造车,出门皆可合辙。渊自亲身其事,觉从前见闻,皆属隔膜”。“密侦数月,而后以全力攻之。亦止言课引短绌……”足见其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承受。然而,德渊公并未被压垮,决然赴汤蹈火,迎难而上,鞠躬尽瘁,最终倒在自己的岗位上。
  复陆心兰①方伯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日前接奉复函备蒙垂察。只以事多棘手,心绪忙烦,裁复久稽②。窃深惭悚③。迩维禔④履凝禧⑤曷胜⑥抃颂⑦。渊抵扬以来已踰⑧匝月⑨。日行稿件纷至沓来,皆素所未经。每看一稿即调一卷,反复推详尚多茫然未解。且幕中均系生手,无一谙习之人。致公事益觉拮据。又衙门积弊,权在吏书,稍不经心,弊混⑩即由此起。若欲条分缕晰,又苦于索解无从。似此竭蹶⑧之形,如驱驽马上千里之坂,其颠踬困败可计日而待耳!至盐务大局有无转机,目下尚难预料。盖因商人无本转运,专望岸课回头。新纲接命之源全在于此。顷闻汉岸销价减跌,各商资本亏折已多。虽欲急公自效,其道无由。旧商如此,新商闻风生畏。谁肯冒险而来?此辛卯新纲所以难望其踊跃也。且己丑纳课之盐,尚有十余万未经到岸,亦不能不让令先销。传言汉岸将来有缺盐之患,恐未必然。且即使八、九月间新盐抵岸,若私盐未尽,则官引仍复滞销。十余年来盐务弊坏⑩之由总坐此病。若不用力于缉私,而别求利运之法,此事势之所必无。渊到此逐加讲求,知此实为第一义。溯查从前衰旺相循,其机括均不出此前,言缉私为塞流而以敌私。为正本清源者亦止得半之,论管子擅鱼盐⑬之利,此“擅”⑭字中即寓无穷杜私之意。若令今人为之,则利非国家之有矣。此不待辨而明者也。渊于此事知之而不能行之,盖一出于才之短,一由于权之轻。且事关各省,非通力合作迄难见功。为今之计,不过尽一分之心,冀收一分之效。倘至今冬明春仍无一毫起色。惟有据实自陈知难而退,以无贻旷职之羞足矣。素叨知遇,故敢絮陈。尚祈俯赐惠言,俾知遵守,尤深翘企⑮。省垣公事想都顺手。惟贡院工程所短经费尚多。上下江各属民捐官捐之项,本系分作两次行文,未便混成一事,其己未解缴,俱有底册可查。如札催不应或委员守提庶不至误。至官捐之项,或求咨商苏、安两处,于养廉中扣解以济要工亦无不可。从前府中上详时本有此议。五亩园书院府库存银二千八百余两,足敷工用。此中有王竹屿⑯措银一千八百两,将来未可泯没。王鸿轩先生未知曾否到署?闻书启⑰一席叠经更换,尚未得人。未知此时已定否?麦秋甚薄,下河一带低洼之处受伤尤重。闻各处有报灾者未悉如何办理?灶下煎丁困苦尤甚。折价盐课催纳不前。各场官俱罹革职处分。似不能不从权详办也。承委之事容当开送。然身已在局外,而轻为臧否⑩之论。于心终有未安耳!
  路德闰生评选:曩闻敌私之说意窃韪⑩之,今乃知其似而非也。事非深入局中,可否恶意臆断?
  呈贺耦耕师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前函尚未封发,顷复接奉赐书。伏承教诲,殷拳曷胜②铭感③。两淮盐务之难并无深文奧义,只私盐充斥,官引滞销,二语尽之。办盐务者止办得能销足矣。运司之权职不出于运。不销则何由运?闾阎④生齿日繁,无业穷民衣食于盐,睯⑤不畏法,如江船脚私、粮船夹带以及川、芦、闽、粵各私,其占碍官盐销路者岂止数倍?以致官引到岸累年不售,成本占搁,愈占搁则愈难流通。商本日蹙,转运愈艰,新商闻风益形裹足,此盐务之所以弊也。减价敌私之说,言之似觉可听,其实终归无济。盖官盐成本重于私盐者(路德闰生评语:“病根在此”——编著者注)不啻倍蓰⑥,其何能敌?如欲以官敌私,则必国家不征课而后可。即如今春散轮以后,楚岸盐价虽贱,而商人成本太亏。情形渐成尪羸⑦,毋论威不能震,即恩亦无可加。从前所闻均多隔膜。自到此三月细意讲求,知此事无本源之可言。昔管子⑧擅鱼盐之利,一“擅”字中原有利权独揽之意。今法令不行,民心积玩⑨,合数省之强悍桀骜⑩无业游民,起而争国家之利,官引安得不滞?商力安得不疲?为今之计宜以缉私为第一义,然非合数省大吏之权,大加震动,又合地方营县联成一家,不分畛域⑪,断不足以收缉私之效。若舍此而别求探本之论,虽殚精竭虑,实难期捷获之功也(路德闰生评语:“此事自有正本清源之法,但非运司所能为耳”——编著者注)。现奉宫保⑫奏委王竹屿⑬前赴楚岸查办一切,此行所关不小。盐务转机在此一举。然扬楚两地意见各殊,未知果能有济否?读来书云:不翻清查无以惩奸商,不复窝价无以招新商。此乃传闻之言,非真知此中关目⑭者。清查本无可翻,即从而翻之,亦与现办事体毫无裨益。至所谓奸商者此时俱不在场,且穷乏已甚,办与不办均与大局无关。至于裁减窝价正为招徕新商。新商之所以不来,在官盐无利。官盐无利,由私盐日多,全与窝价无干。窝价减则成本轻,于新商何不利焉?为此论者乃局外人耳。因承垂问,用敢缕陈,伏祈训示。
  路德闰生评选:论事如扁鹊诊脉,尽见五脏症结。闰生。
  复贺耦耕师书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承询江南有无奸商可以惩办,此事非悉数②所能终,谨略为言之。岸商代人卖盐,以他人之财供其挥霍,久为扬商之害,去之不足惜也。若扬商则挟本求利,其从前之作奸犯科者久皆歇业,衣食不能自给,虽置之重典③,于事亦复无济。现在稍可支撑者不过一二十家,多系借资行运。自数年以来风波屡作,亏折渐多,人人有保家远害④之思。前因星使⑤临江,谣言四起,草木皆兵,大势几于涣散。自渊上春到此,待之以至诚,示之以无畏,人心始稍稍安帖⑥。兹惊魂甫定,而遽⑦欲齐之以刑,不但将现在之商驱之使去,彼闻风者谁复敢挟巨资而蹈不测之险乎?且历来盐务之坏,盐政运司实难辞咎,今皆置之不问而惟商是求,是犹舍偾军⑧之帅而归过于士卒,非公论也。即今日之不能整顿,非尽商不用命,乃官不恤商所致耳(路德闰生评语:“片言居要”——编著者注)。各省岸费以数十万计,各衙门陋规大者数万,小者数千计。以至关隘之刁难,书役之需索,地匪之讹诈,无一不取诸商。而官视以为常,置之不问,商力几何?既输库藏六百余万之课,复供各省各岸数百万之费,安在其不日就凋敝也?而且以库款之挪垫为商罪,其罪实在运商,商不能主也;以江船之带私为商罪,其罪实在船户,商不能禁也;以盐价之昂贵,盐色之搀和为商罪,其罪实在水贩⑨铺户(路德闰生评语:“冤情尽雪”——编著者注),商不能与闻也。去岁为极敝⑩之时,犹收二百万之课,若以国初之盐课而计已属逾额。今因科则太重,仅足三分之一,然已倍于中省之赋矣。矧⑪此二百余万之课,即出自一二十家疲乏之商,若不培植之,而复芟夷⑫之,将并此而无之矣。即如裁费一事,扬州办贡、办公之费减存三十三万。汉岸公费减存三十八万。江西减存十七万。今计上年用项,扬州用二十四万有零,视原减之数又减矣。汉岸则用八十余万,较原减之数多至四十余万矣(路德闰生评语:“有极力撙节⑬者”——编著者注)。江西则用三十余万,较原减之数多至十余万矣(路德闰生评语:“有任意靡费者”——编著者注),商人获利几何?减盐价则身受其实,减浮费则徒存其名(路德闰生评语:“言之痛切”——编著者注),此中委曲情形,安能人人而告之?大抵天下有可行之权者,未必知之果真。而知之真者,又未必有可行之权。运司之权督催商运,谨守莞钥⑭是其职也。其他则呼之而不应。维扬⑮咫尺之地,权虽不能及,尚可以情理通之。若外府夕县则无可措手矣。制军之权善用之,第可及于本省,不善用之即本省亦阳奉而阴违,而况能及于外省乎?淮盐行销六省,上下各衙门不知凡几。凡与盐务有交涉者,无不于盐有沾染,安得合数省之官,常齐心协力而为之(路德闰生评语:“痛快”——编著者注)。今欲有利于商,必将不利于众。夺众人之所利而强其所难,此不可得之数也。然众之利不去,则商之利日微(路德闰生评语:“此病难医”——编著者注)。国家之课亦日绌,此亦相因之理也。在昔极盛之时未尝无弊,行之百余年踵⑩事递增,其弊日甚一日,沿至于今已成积重难返之势。于此而欲改弦更张,非大有权力者不能,渊何人斯?敢希冀⑩其万一乎?治盐务者不能为商保本祛弊,而徒咎夫商之无良,犹之治地方者不能与民兴利除害,而归咎于民之不善。试思国家设官之谓何?(路德闰生评语:“是为名言警句”——编著者注)而以牛羊之放轶⑱倒毙,谓牛羊实自为之,非求牧与刍者之罪,抑亦⑲巧于自诿矣。渊自知力薄任重,纵不自为之图,亦终必得罪而去(路德闰生评语:“可见压力之大,心中的许多话恳切向挚友倾诉”——编著者注)。不过姑存此说,以自抒所见已耳。然斯言也,闻者必谓袒护商人,为运司之通病,幸望吾师秘之勿宣。统俟吾师来年出山时,渊如尚留未去,当将一载以来所揣摩而知之者,为吾师倾囊倒箧⑳而陈之。即从此永入山林,于人世不相闻问,亦无所憾矣!
  俞德渊陶泉又稿㉑:奉委审据岸商供认,上年辛卯岸费浮用银四十余万两。查阅所呈岸账三本,就北盐道衙门一处季规重叠。另有按季铺垫、到任礼、填衙礼、寿礼、节礼、幕友节礼,甚至门签、管厨、跟班三小子,亦皆有季规、节规,统计已有十数万两。另有逐月月账内零星之款。在外再查赒恤桑梓一款,核定二万七千余两,今账开仍支用岸费六万六千余两。另有月账、节账零星花名及包月等款。在外又账开,汉阳府四季一万六千两。又开有,盐道每节送江南礼差丁㉒盘川㉓一百六十八两,三小子道差三十二两六钱。嗣北盐道禀辛卯年,岸帐内如,襄阳缉私京口长隄息银,育婴堂、救生船八九十年等款,虽非是年应支之项,实系该商应缴之银,不得谓之冒滥,其二月分载有裕道门丁,取银六十两,一条查职护道,其时在都,何以有取银之事。又如帐载,武昌衙门,公费每季三千两,此系虚数。六折扣算实,止每季一千八百两,上年减定,亦复如是。另补上年一千七百两,一条则并无其事。即辛卯夏季,在护道任内,公费并无额外,外支亦无。幕友节礼及门签、管厨、跟班三小子,得受季规之事。又如杂款内,载有多条,不知其是何用项。非另该商等一一指出,碍难悬拟。现在照新旧章程核计,实多用银六万八千余两,情愿按店拟赔,即于淮南应给辛工等项分年坐扣归还,应免置议……此后如有在官胥吏,以及乏商盐蠹敢于需索诈为,准该岸商随时指名控究。倘敢甘心隐忍或希图舞弊济私,以财营求,则是彼此俱罪之赃,别经发觉,即应照律治罪,不能以浮开滥应为词曲为宽贷。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运司俞德渊详呈。
  路德闰生评选:淮商奢靡成习,起居饮食之奉逾于王侯。言者每以为口实,不知此乃昔之淮商非今之淮商也。今之淮商特窭㉔人之有局面者耳。天下沃饶之区,善理之则为货源,不善理之则为弊薮㉕。“凡于盐务有交涉者,皆于盐有沾染”,君言犹含蓄未尽。当淮商凋敝后,闻者犹皆垂涎,非独司鹾政之官,鹾运所经之处,得而鱼肉之也。凡四方之张空拳者,皆思以两淮为外府牢盆㉖,岁入有数,使无数不识姓名之人,群起而铲其利,商岂有点金术哉?有日就困窘而已矣。自君力裁浮费,杜绝应酬,俭以饬躬,廉以率物,商力因之顿纾,非专为恤商也。必商力有余,然后盐课无绌。君行之数年,淮商渐有起色,惟是农田得雨不利行人,浮费既裁,向之衣食于盐者,至是率皆失业。且四方张罗之客,自是计无所出,遂各造作浮言,流播京师,言者或据以入奏,鹾政不无掣肘矣。虽使刘晏㉗复生,其奈之何?
  复赵菊言方伯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昨奉惠缄,以豫省南汝光②一带例食淮盐。淮商久不运盐到岸,以致私枭充斥,百弊丛生。去年杨海梁③中丞④移咨大府,议令改食芦盐。嗣后复查芦潞两商,因该处运盐成本过重,均不愿添设口岸。现据该处士民具呈,请改课归地丁听民自便。至安徽颍州一府亦应照办。是否可行?中丞特嘱阁下询明致复可否,并承示近芦食芦,近潞食潞。尊意亦复相同,具见荩怀⑤垂照,指示周详,殊深感佩。矧⑥弟身当斯局,敢不悉心体察据实缕陈⑦?以仰副海梁中丞暨阁下垂问谆谆之至意。查康熙四十二年,河南汝阳县曾有改食芦盐之议,钦奉谕旨永行禁止。雍正年间,上蔡、西平等县屡请改行芦引亦未准行。乾隆二年,豫抚⑧议将上蔡等十四州县改归长芦,当经两江总督会同盐政议奏,以去淮改芦,邻私更易侵越,南北两淮并受其患。复经户部议令仍照旧章办理。是汝光一带改食邻盐,前人业经筹及,彼时虽格于碍议,迄今又已百年。如果今昔情形不同,原不妨酌量变通以救时弊(路德闰生评语:“通达政体之言,若仅援前案驳之,不过刀笔吏伎俩耳”——编著者注)。惟该处民间所食全系芦私潞私。从前节次奏请改行长芦官盐,尚恐于防私有碍,此时如听民自便,在立法之初,固仅仅行于疲累口岸,而地势犬牙相错,邻近之区必将任意充斥(路德闰生评语:“想得到”——编著者注)。虽欲保守旺销处所,以全力专办亦恐势有不能。以淮北现在情形,课食全虚,本可置之度外。第汝光、颍、亳实为淮南门户。刻下鹾务虽当极弊之时,淮南去岁课银尚征收二百余万两。若一旦撤去藩篱,让出南汝光三属,并将颍郡之阜、太等县划出另办,则芦潞之盐从此层层侵入,不特淮北引地日蹙,即淮南亦保障益难。淮盐行销六省悉皆征课于商,若仅将此十数州县改入地丁,于全局既多格碍,必将全淮引地,概行改归丁纳,或可收旷然一变之效。第虑课额过重,统计两淮每年内外正杂课银,虽经裁减之后尚有五百六十余万两,均系经费攸关无从再减,势难摊入六省赋额之中。且天下皆食盐之人,天下不皆力田⑨之人,农民仅列四民⑩之一,未便责令独完盐课。而官吏、商贾、百艺人等,其力半皆十倍农民,乃咸食无课之盐,亦恐不免有偏重之患。惟汝光一带官盐久缺民食堪虞,既系力穷势竭,自应极加整顿(路德闰生评语:“言言透彻,都不是怒目张拳”——编著者注)。弟于接奉赐函⑩之后再四熟筹实无良策。因思淮北致病之由,总缘运道诸多不便。阅时既久,需费更繁,以致岸盐短绌⑫。刻下筹议行运票盐,所历程途听民贩各从其便,不致如前五骏十杠之繁。且无论何色人等,各随资力之大小皆可贩运行销,与从前专商认运已有区别。即汝光等处民人亦无难,稍觅资本来场贩运。前经邹公眉⑬观察⑭带同各委员前往海州逐场履勘⑩。据云:“给票抽税之法尚属可行”,业经议立章程与弟处会详请奏。宫保过扬时已将奏稿酌定,带至清江缮发。此时谅已具奏,一俟奉旨允行,即当遵照办理。现在淮北三场设立五局,佥⑯派官商既已粗立规模,势难中止。海梁中丞以南汝光改归地丁之议,移文咨商宫保,亦必不能以甫经奏定之案遽改前说,复议更张。以弟愚见,票盐之法甫经奏行,其果否行之有济原无把握(路德闰生评语:“不自是”——编著者注)。如果稍有转机,自应力图成效。倘半年之后仍属口岸无盐,则课食所关自难坐误。即请海梁中丞以前议发端入奏,俟交专管盐政衙门议复,彼时即可乘机转弯,另筹变通之法。鄙见如斯未知尊意以为何如?均希裁定。海梁中丞处并祈代为致复。是所至祷⑰。
  路德闰生评选:盐归地丁本非持平之论,况票盐之疏甫上安能遽作两歧语?此书于隔省情形朗如眉列⑩,知彼知此,而立论和平坦易⑩,无町⑳无崖,议事具此虚怀,何必苟同,何妨立异㉑?
  再呈贺耦耕师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再启者吾师出山之举踌躇不决,自因时势多艰,故不能不回虑却顾。以渊思之出处之机亦自有数焉!存于其间有非可以意为趋避者,要惟行其心之所安而已。犹忆吾师于道光四年初到吴门时,奉教伊始,窃闻吾师之言曰:“热肠”二字,即是“仁”字(路德闰生评语:“说‘仁’字不腐,然却是‘仁’字真解”——编著者注)。彼时深味师言,谓“仁”字道理际天极地②,“热肠”二字足以尽之,其语简切而包括无穷。及观吾师由苏至东至宁,凡所到处,孜孜以振起地方救援民生为急务。其恻怛③无已之心,奋发有为之志气,无非从一片热肠而出。盖“仁”之发于天性也。今值民生日蹙之时,忽萌端居不出之想,将使“热肠”变为冷念,以性所固有之“仁”强而制之,使不得遂其心,必有所愀然④难安者心所不安,即形神亦为之不畅(路德闰生评语:“款曲⑤”——编著者注)。来书所云体中时有不适者,未必不由乎此。若然⑥,则吾师虽欲优游田园自乐其志,恐抑郁无聊之情,转不若彷徨四境者之有所寄托也(路德闰生评语:“个中人语”——编著者注)。在昔陈图南⑦谓张忠定⑧公曰:“譬如失火家望君救火安可不赴?”此为热肠人言之也。使此心一冷则将谓人家失火,何与己事?(路德闰生评语:“此辈甚多”——编著者注)而仁道或几乎息矣。“仁”,生理也,断无可息之时,此古今世道之所以不敝也。方今生民凋瘵⑨,国计日窘,凡有封疆之责者,措施诚非易易⑩,犹幸有大君子数人,众力齐擎或可补救于万一。而凡现在场面稍有世道人心之虑者,亦赖有人焉,为之壮其胆而作其气。庶几有所恃而不恐(路德闰生评语:“古今治忽⑩之由,不出此数语”——编著者注)。若惟是独善其身而已,则洁身远遁,从古不乏高人,要皆天性孤冷无意于人世者之所为。与吾师所谓“热肠”为“仁”者,亦殆如水火之不相入,未可同年而语也。以渊思之,吾师亦行其心之所可安,而勿强其性之所弗欲,则出处之机,不蓍蔡⑫而自决。承问票盐何以无补大局,缘两淮每纲科,则应征正杂银六百万两。淮北票盐岁止征银二十余万两,不及通纲二十分之一,是以谓之无补大局。顾此二十余万两之课,从前商疲运绌已归乌有。今辛壬两纲实已全数入库,且带征残引课银十余万两。就淮北一隅而论,已属大有转机。外闲传言谬论纷纷不足为据。至有贩无盐,乃地之所产,止有此数非关办理不善之咎。而纲额已足,于国计民生有益无损。其造作浮语者皆因不能便其私图耳。大抵天下事有利不能无弊,苟利大而弊小,断不能惩弊而坐失其利(路德闰生评语:“名论!”俞行芳读后感:“名言警句!”——编著者注)。淮北票盐系千百年创始之举,甫⑬行一二载纵巧于立法者岂圣能尽善无遗?惟权其利害之轻重而已。且盐课与他政不同,非身入其中不能悉知窾要⑭。从前名人立论著书尚多影响。近时道路之言更何足道?即如淮南商人,能去仪征改捆,固于成本所省实多,然此事言之若易,行之实难。移步换形,与淮北局面大有区别。盖未易一二更仆数也。粮船带私固亦调剂旗丁⑮之一端,然于国家体政不可为训。且因恤丁而害课,必至盐法尽坏而后已。两年以来办理粗有眉目,人心幸得相安。今岁贵漕师独出心裁,几成决裂,非宫保师大力挽回,则所损者不独在淮纲矣。兹事体大,不及缕陈。附呈宫保奏稿三件亦可知其梗概。吴门之事大有可忧。少穆师⑩几于寝食俱废。兹有夹片稿录呈,足知其难。弟系密陈之件,且勿宣示为幸。现交腊月以后,仍复雨雪连旬。苏、松皆无交仓之米,转瞬立春,竟不知如何为计。自吴至浙省有盗贼满途、死尸遍地之谣。时势如此,吾师闻之,当亦代为蹙额⑩也(路德闰生评语:“不蹙额者,其人必非热肠”——编著者注)。
  路德闰生评选:对热肠人讲热肠话,故言之亲切而有味。然非自具热肠,亦安能如此云云也?士人⑱束发受书,无一日不见“仁”字。一入宦场便觉得此字迂腐,其无热肠也可知。
  详陶制军宫保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淮南积引过多,新旧不能并运,援例详请酌提纲引分年带运,以疏积引而纾商力,藉可挽正纲分复还原限,仰祈具奏事:窃照淮南每纲盐引额行一百三十九万余道,行销江西、湖广及安徽、江宁等省。每纲征收正杂课银及外支杂费五百余万两,必须口岸畅销源源转运,方得纲清课足。自嘉庆丙子以后至今二十年,通计江广等省引数,不过八折行销,从未能年清年额。自戊寅纲奏请分年带运,己卯庚寅始得照额行销。迨辛巳、壬午、癸未三纲皆系折半行盐。甲申、乙酉又得全纲奏报,丙戊、丁亥两纲止销半纲之引,余皆全铳。戊子又行一纲,己丑奏报七分。课清引积,尚系辛卯以后陆续带完。庚寅一纲复停未运。统计自戊至庚十三年中奏报五次全纲,其余或全行铳带,或折半行销,皆未能照额完足。迨至十一年起,欣逢宪台兼管盐政,更定新章,事事认真稽核。既严搜粮船夹带,复禁绝江船脚私。并裁省浮费,力杜奢华,积弊一清,商情鼓舞。爰自辛卯至今五年之中,辛、壬、癸、甲四纲全行报奏。比较十年以前固已大有进步。尚从此逐纲全清,永杜从前带征铳赔积习,则是数十年来弊坏难振之鹾务,一旦全复旧规,足以仰副圣主,整饬淮纲之至,意用慰宪台力图挽救之初心。即本司随同区画,私衷亦所甚愿。无如淮盐命脉所?,全视销数之畅滞。而行销口岸地属隔省。一切督销缉私等事不但本司呼应不灵,即宪台总理淮鹾亦有鞭长莫及之势。良由淮南引地以江广为最重。各该省地居腹里,与川、粤、闽、浙壤地相连,环绕充斥,其地甚近,其价自轻。淮盐远隔数千里,逆流而上,烦费百倍(路德闰生评语:“透彻”——编著者注),势难敌邻私之侵销。兼之辛卯以后接连三载,江、广水患频仍,居民流离失所,销路更为迟滞,致引盐日积日多。查辛卯至甲午四纲,其应销盐五百五十八万余引;加以辛、壬两纲,代销已庚残盐七十余万引;并有辛卯年接销已丑以前各纲,已请未运五十万余引;及辛卯开纲时,各口岸存积未销残盐约计七十余万引。曾蒙宪台于接受盐政印,信折内声明汉口积引不下数千万砠②,非两三月所能罄③尽。江西情形亦然,预行陈明有案。凡此旧存积引,均系辛卯以后始行销运,共计实应销盐七百六十余万引,方能新旧全清。乃统计湖广、江西及安(庆)、池(州)、太(平)等岸,并宁国、上江食盐各岸自十一年春季起,截至本年夏季止,实只销盐四百八十余万引。计存在岸、在途及在场未运之盐共有二百数十万引,内有已庚残盐七十余万引。业于辛、壬两纲随正报销于国课,固属有益无损,然实亦占搁正纲之数(路德闰生评语:“揭”——编著者注)。上年癸巳纲造报奏销,当因积引甚多。蒙宪台附片奏请将甲午纲引缓至本年正月开办。勒限各商于年内专力捆运。原冀口岸畅销扫清残积,以后设法催销亦易为力。无如自上年奏报,至今已及一载,各岸销数仍未畅旺。计本年春夏两季湖广销盐三十万余引。江西约销盐八万余引。安(庆)、池(州)、太(平)、宁及上江等岸约销盐八万余引。视前益加疲滞,兼值本省通、泰两属,因前半年天时亢旱,河道干涸不能通舟。其煎盐各场地亦因晴燥日久卤气不升难资摊晒,以致停煎停运三月有余。前奉宪台于筹款挑河折内奏明在案。是本年众商竭蹙情形甚于往昔。所有甲午纲奏销为期既促,而又值引积销滞河干停捆之时,成本均被占搁,本属万难副限。因叠年宪檄严催,饬令遵照钦奉谕旨:“不准展缓。”经本司查照上届投请引数,按名派纳立限比催。各商皆知限期紧迫不容迟误,相率勉力输将④,百计张罗赶副奏限。大约输库之银半系会票贷借,半将捆运资本及应行找纳前纲杂款,皆垫报本纲正项。商力至此实已疲惫难支。然使纳课之后即得将盐捆运,尚可望源源转输。无如壬、癸两纲积引尚有八十余万,加以甲午一纲,甫经纳课之盐一百三十余万,共计积存二百余万引,势难新旧并运。若再接开乙未新纲层层递压为数更巨,断不能于一年之中运销数纲之引,盖口岸只有如此。销数既已积滞于前,难望倍销于后。商人亦只此一副资本。前盐既未销退,后课势难转输。前蒙宪台洞察商艰,将乙未纲一时不能开办情形附片奏明,并一面饬司通盘筹划,从长计议,务俾课运两利,以免壅滞。本司切查课之来源出于引,引之去
  路在乎销。必须有年销年额之引,始得有年清年额之课。今课项虽连纲报销,而引盐实未能按纲销售。若不急筹疏通之法,从此年复一年愈积愈重,成本占搁,转运无资。已久经积疲之二十余商必致日就颠踬⑤,愈难挽正纲分于淮鹾,大局殊多可虑(路德闰生评语:“主意在此”——编著者注)。当即督饬通河各商从长计画,将如何设法疏通以免壅积之处。据实议禀以凭察办。兹据淮南商人黄正泰、王履泰、尉跻美、包振兴、许宏远、和福盛、汪福茂、庄玉兴、支允祥、包元泰暨通河众商等公同具禀:窃淮鹾自辛卯纲开办以来,因在前尚有各残纲,已请未运及已在途存岸之盐为数甚巨,且又夹带已庚残引,并值是年各省异常大水,自场灶以迄口岸无不被灾。产运两绌,销数更滞。辛卯即蒙奏准展限,壬、癸两年又
  复灾歉频仍,虽勉力赶课,按限造报,而盐引实系层递积压,故癸巳奏销时,声请缓至本年正月再开甲午纲。腾出数月地步赶办各纲残积。无如时迫数重,江、广各口岸销滞运艰。迨开甲午纲后尚冀新残并运,逐渐疏通。又值春夏间天时亢旱⑥,场河断流,停运三月有余。残引既莫能清厘,新引复倍多丛积。而六月既应奏销,以半年而办全纲引课为从来未有之迫限。奉催严切,只得多方质借。罄输所有于运库以副奏销造报实已筋疲力竭。统计壬辰纲食尚有未运十数万引,癸巳纲食六十数万引,甲午纲食未运一百三十数万引,尤有存岸、在途约计六十数万引。积压两纲之数前盐未运,则所纳钱粮及所定场盐之成本即行占搁。现又应行接办乙未钢引,若不亟筹疏通之法,通河既搁本于前盐,又赶课于库中。商力固有不继,而此二百余万引之残积终无去路(路德闰生评语:“透彻”——编著者注)。且二百余万引之呈加杂款亦恐宕悬。自须通盘筹计以济转输。俾冀前功不弃,后效渐臻。商等再四公同切计,溯查从前极盛之时,每遇积滞,历有提纲分带之案。皆奉旨准行是使国课有着,商力不亏最为疏通良法。今惟援案仰恳详请。奏乞天恩提出乙未一纲,自丙申起至乙巳止,分十年带课带运,即于道光十六年丙申六月开办丙申纲引,按年提前一月至二十
  年庚子二月奏销已亥全纲,照案复归原限。其分带乙未一分具随正纲奏销。如此商力既得稍舒,国课仍归有着,残积得以一清,不致于整顿之后又成套搭。从此年销年额,自可年运年清,以复全盛规模。而广招来后运等情前来,本司查核所禀商力竭蹙之状委系实情。其援例恳将乙未纲引分年带运,亦系从前历办成案。伏查雍正七年前盐宪葛因淮引积压,请将戊申一纲南北引盐一百六十余万引从己酉纲起分作十年带销,当奉户部复准在案。又于乾隆四年前盐宪三因纲引雍积,请自庚申纲起,将雍正十三年提出之乙卯纲盐分作十年带销。钦奉谕旨:“准行在案。”又于乾隆二十三年前盐宪高以引目⑦壅滞,请将戊寅纲盐课分作十年带征。钦奉上谕:“两淮纲食引盐现多壅积,而今年戊寅纲又须请领,引目按课输销。商本不能转运,情形未免拮据。是宜酌筹变通以疏壅滞。着加恩将戊寅一纲提出停其捆运,以便疏销积引所有应征额课分作十年带征。从此年清年额,纲引盐既无递压之虞,而各商转输亦得宽裕。倘将来积引疏销,或有不敷行运之处,该盐政酌量情形,照前请领余引以资接济,该部即遵谕行。钦。”又于乾隆五十三年,前盐宪全奏淮南积引过多,请将丁未纲未行纲引内提出六十万道,自戊申纲起分作五年带运,课项亦分作五年带征。经部复奏奉旨:“户部议驳两淮盐政全奏,请将丁未纲未行纲引提出六十万道,分年带运带征一折,固属照例办理,但念该处纲引积压过多,有占新纲运行地步。若照例征纳,商力不无拮据。着加恩照该盐政所奏,准将淮南丁未纲未行纲引内提出六十万道分作五年带运,所有正杂钱粮亦准其分作五年带征,以疏积压而纾商力。钦此。”又于嘉庆二十三年前督宪孙会同前盐宪阿奏,淮南纲食引盐壅积,请将戊寅纲盐引援例自己卯纲起分作十年带运,并恳将丁丑纲盐课钱粮分别展限奏销。钦奉上谕:“孙玉庭等奏,酌提纲引分年带运并展限奏销一折,两淮纲食盐引连年滞销,多有积压,一时不能倍运倍销。仰恳着照所请,将戊寅纲淮南纲食盐引提出一纲,自己卯纲起,分作十年带课带运,即随同各纲奏销。其丁丑纲湖广、江西钱粮展限于来年七月奏销,按年提上一月至癸未纲复还原限。安庆、池州、太平纲盐并各食盐钱粮展限于本年八月奏销,至己卯纲复还二月原限以疏积滞。该部知道。钦此。”是当年盐务极盛之时,历有提纲分带成案,亦无非随时变通,以济销路之穷,以纾商力之困。以今较昔情形正复相同。而现在积引比前尤重,合无仰乞宪恩,将淮引壅积情形据实具奏。吁恳天恩俯准援照历办成案,将本年乙未一纲淮南纲食引盐提出,自丙申纲起分作十年带运带课,并请自本年八月起至明年五月止,让出十个月地步,将壬、癸、甲三纲积引赶紧催商捆运,俾得积滞稍清。至来年六月再行开办丙申新纲,俟丁酉年五月奏报。以后递年提上一月,至庚子年奏销已亥纲盐,仍复二月原限。如此量加宽展,俾商力得以纾徐,岸引可免壅滞。且于丙申年份开办丙申纲引。倘得年岁丰稔⑧,销路疏通,从此可期按年行运,挽正纲份,不致陈陈积压,于叠奉年清年额之口口,亦足仰图报称于万一。本司为纲盐积压筹画疏通口口,相应据实具详。仰恳宪台盐核入奏为此备由具申。伏乞照详施行。
  路德闰生评选:难得如此晓畅。
  呈护制军林少穆师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窃昨迭肃寸禀②谅均③仰邀垂鉴④,贱恙日来如昨不见进退。每日仍薄粥两瓯⑤。医云:“综由思虑烦劳袭伤元气,必须安心静养。”无如⑥公牍⑦纷纭,此心终难漠视(路德闰生评语:“无病漠视者多矣”——编著者注)。日前宫保自众兴来谕,深以贱疾为念,谓“心不歇则气必耗,而血不能生。”昨奉钧翰⑧亦令以静摄⑨为主,置一切于度外,不使意中稍有烦苦。此真体恤至周,为养病者药石之言。渊虽自揣神明不衰,尚可力疾从事,然所以日久缠绵之故,未始不因用女不已之所致(路德闰生评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编著者注),前所以未敢请者,因适值宫保启行。吾师荣任之初,未便遽⑩以病状上陈致扰清听。今复迁延多时,而病体依然如故,若再因循坐困,设有贻误,转非所以仰副成全,兹谨另具禀牍陈请暂假。惟病延已久气体虚弱,恐一时难以复元,必须仰乞恩施准假两月,庶为日较长,俾⑪得安心调理,以冀早日向痊。倘奉给假一月则转瞬即满又须请展,中心惕惕反觉不安,惟求俯赐照禀准行,曷胜翘企⑩。至代理之人日前宫保过扬深以南掣姚丞为妥。盖姚丞才品既可信任,且盐务监掣同知代理运司历有成案,既于事体较顺。至署中住屋及办事幕友亦难轻易挪动,只可拼凑同居。姚丞为人谨重或不动,大有更张于渊,私计亦便用敢冒昧渎陈⑩,伏祈裁酌。惟童分司尚未接印,或令姚丞先行接护运司,随后再交监掣印务。如须暂行委人代理南掣一缺,查有长芦裁缺改发两淮之运判张汝猷现在仪征,帮同捆掣情形习熟。此人老成谨饬⑩,且曾任实缺分司,就近暂委代理,旬日之间童分司即可到任。如蒙俯允,务恳吾师即日分别下委,饬令姚丞迅速来扬接办。俾渊早歇手一日,则早得省心一日,从兹日就女全,此后再生之日皆出自复育之恩矣。再,姚丞例应引见,屡奉部催,明年正月即迟延一年以上,处分綦重。今委代理运司,并乞吾师于折内声明请展,一俟交卸司篆⑮即令请咨赴部,俾免将来部中挑剔。感沐仁施,更无既极俯祈钧鉴。
  路德闰生评选:昔人以盐官为乐,若君之作运司,非惟处膏不润⑩,直如重负在背,行泥淖之中,步步防其倾跌,遑⑰敢休息。自有运司以来,未有况瘁⑩如君者矣。欲不病也得乎?作此书时病势已笃,犹区画⑲周详,公私兼尽如此,盖用心熟者,虽极困顿危苦时,亦断断不能粗俗也。
  酌拟交兑新运事宜①
  清·俞德渊
  ——海运事属创行,来往交报应严驿递也(路德闰生评语:“第一要务,非办事熟者想不到此”——编著者注)。查委员陆路赴通、赴津一切交禀均由邮传,水陆路程地隔三千,省历山东、直隶、江南,随时文报均关紧要,向来驿递。凡遇漕务公文,各省驿站视非本省要件,往往稽压迟延,请移咨各省通行转饬陆路驿站,如遇海运公文,按限转递,时刻毋误,始于公务有益。更有请者委员于臬、宪署中请发排单百张,递发文件经由处所注明收送时刻尤为有益。
  ——白粮交兑米色之外仍有斛②秤之说,宜预为筹办也。查向来白粮运通,帮船停泊小河口崔家楼一带地方,各丁本船缝补一路鼠伤麻袋破处,每袋装盛一百六十余斤运上驳船。抵坝,候坐粮厅验秤收纳。如抽秤一袋,斤称不足,通船照此数赔补。请于兑交沙船时,每袋亦秤一百六十余斤,到津进口时,饬令沙船耆民③柁水④人等,预为缝补秤制,将来验秤收纳,庶免罚添升合而期迅速。
  ——漕粮洪斛量收,宜防刁难也。查通坝经纪收米,向有笆夫跌斛淋尖⑤挤碰(路德闰生评语:“此等弊端积久成例,漕务安得不坏?”——编著者注),每斛轻重手法高下约有五六升之弊,计米一百五十万石,约有十五万石之多,每石核银三两,共计银四十五万余两,似应防范。
  ——天津备公银两,宜暗中会往,以防通坝经纪闻风多方挑斥需索也(路德闰生评语:“此事岂可明言,办事者却不得不然”——编著者注)。查向年旗丁⑥交卸,经纪等每年设法加添有增无减。今岁⑦海运新漕一切弊窦⑧均经各宪奏明,伊⑨等自必畏法。如声言料理交卸,使费⑩恐不肖经纪,舍人⑪翻生利心,诸事难办。请饬委员先尽镇属沙船,到时如何验收相机再行安置。一日之收费米无多,似与宣言料理,交卸情形易办,而帑项不致虚縻;公务可免,掣肘奸人无从勾串⑫。
  ——验米大臣官员宜备船只以备迎船查验也。查天津东门外东浮桥起,至海口百余里,沙船排泊河之两近岸,每排分泊八只,计船一千只,停住三十余里。于沙船进口时专员按船排住,毋许拥挤。一经验明兑交驳船后,空船随潮退下,庶免风火而易受剥。
  ——受兑交卸处所,宜多备席片以防雨湿也。查上海水次兑交沙船,各县驳船到次验兑斛收日期难定。米在驳船,各县防护;已兑沙船耆民苫⑬盖,恐天时难料,阴晴无常,似宜多备席片,相机苫盖,米质可保干洁。至黄河口受剥处所,亦宜致信总局多备席片,庶不致被雨霉变。
  ——各帮交粮后向由坐粮厅衙门支放旗丁钱粮,宜查明抵款,以省帑项也。查向年旗丁有领羡余膳缆银两⑭。四府一州各帮计算银数不少,似可于粮道衙门查明抵款以省解费。
  ——沙船装载土宜二成,宜恺切⑮晓谕只准置办货物,不准私带米石也。查四府一州民田粮米,除输纳漕粮,余剩米石,百姓一年食用,尚多不敷,仍赖川湖⑩商米,今若听沙船私带米石,恐米价腾贵,百姓受累(路德闰生评语:“办漕时却虑及民食,君之用心可想”——编著者注)。
  ——备公银两,宜立出纳,经费银钱簿二本,以慎钱粮也。设有应用之项,令书吏开缮事由,胪⑰书委员官衔,书吏每日持册,于各官衔下书押,月终登总,以备差竣时呈各宪核销。
  路德闰生评选:苦心区画。
  谕荆溪县绅耆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本县起家寒素②,叨③得一官,常怀洁己之思,恐蹈殃民之咎。自莅任以来,夙夜洗心,奉公尽职,不敢一事贻累于民,亦不敢一毫妄取于民。区区之衷所当共谅。惟是钱粮处分功令綦④严。州县之考成,视乎催科之勤惰。荆邑本年下忙钱粮,及二十三四年带征缓征之项核查完数甚属寥寥。现奉各上宪差委催提急如星火,本县点金之术势不能以一身之禄代一县之粮(路德闰生评语:“老实得好”——编著者注)。将来之吏议参罚姑置勿论,而现在无米之炊眉燃莫解。窃念官与民一体,民有事而官不辞其劳,岂官有急而民可坐视乎?本县欲下乡亲催,恐一身不能遍历;欲摘提花户⑤,又恐吾民受累无穷。因思民之去官稍远,劝谕未必周知(路德闰生评语:“寓妙用于仁柔”——编著者注);民之与民甚亲,声气可以互应。其烦我绅士耆老人等,共存急公之义,勿惮口舌之劳。凡兹一图⑥中非尔宗族即系姻亲,务各周历村庄互相激劝。凡有未完各户,毋论新旧钱粮,均令赶紧设措,期于十日内一律输将以符例限。在尔民卖丝粜谷,虽云剜肉堪伤,而完一分即急一分之公,输一钱即免一钱之累。从此差胥⑦不扰,家室得安,何乐如之?倘有恃顽不遵,有心抗欠者许即指名揭禀⑧,以凭提案比追,际此劝戒两穷,惟以三尺⑨从事断不能始终姑息也。本县诚心爱人,谓民之与官如家人父子,无事不可告语,故不惮恺切⑩言之。尔绅士耆老及合图花户人等,其幸体此心,毋再观望,不胜延伫⑪之至。
  路德闰生评选:恳切动人。
  俞行芳读后感:劝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谕江宁府诸生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剀切②晓谕以端士习③事,照得④士为四民⑤之首。朝廷设庠序⑥以育其才。官长别⑦体统以优其礼,诚以士诵法⑧诗书秉守礼义,醇儒⑨出其中,名臣亦出其中。达则利济苍生,穷亦风励⑩乡党⑪。是以期待之甚,至而礼貌之优加。虽为士者,秉赋有厚薄,功力有浅深,成就有小大,差等不同。即专事揣摩,怡志吟咏,内心自敛,外事不干。虽未及于醇儒,亦不失为佳士(路德闰生评语:“持论不腐”——编著者注)。本府调任江宁,到任之初正值学宪⑫按临⑬岁试⑭,办理提调⑮事宜。闻与考生童点名时越次争先,喧哗拥挤,竟有不能点名之势。考试为抡才⑩大典,理宜静谧。如果所闻不爽,岂非士习未醇?本府未免耿耿于怀,旋经定立章程出示晓谕,迨至院试之日诸生童挨牌序进。不但外五县毫无拥挤,即上江两县⑩向称拥挤者亦颇循序可观。是前言乃告者过也,士习尚可观摩也。本府又窃为欣幸⑱焉。惟自到任以来每逢放告⑩之期,无不有文生匍匐投词⑳。而察其词叙情由,无非钱债田土等细故。日来检查旧案,历奉各大宪㉑访拿讼棍㉒多系文生。有拟罪㉓遣戍㉔者,有监毙㉕在狱者。夫士之所以异于齐民㉖,为官长所重,在斯文不在诪张㉗。若自以为秀才挺身健讼,则是以秀才为争名攘利之资。其不能见重于官长,殆㉘有甚于齐民者,今以无足重轻之事,不难处之以理,让之以情。乃竟不惜衣冠㉙公堂匍匐,甚至教唆词讼,甘受官刑,实为名教所不容。本府亦曾为秀才,又何遽㉚稍存轻薄?惟遇此等不知自爱之人,转生深恶痛绝之念(路德闰生评语:“剀切”——编著者注)。本府莅官苏省业有十年,苏属中岂无劣监刁生?而每逢告期若有文生跪堂则为罕觏㉛,本府固无歧视,诸生宜朂㉜初心。兹于旧案中各前府所访讼师既往不咎。即现在访有一二包词好讼之人,亦不直揭其名,予以自新之路(路德闰生评语:“可畏、可感”——编著者注)。特先剀切晓谕,为此示仰府属文生员知悉:自示之后,各顾名思义,恪守卧碑㉝,勿以细故微嫌,舞文弄智,跪立公堂。其教唆词讼尤为显干法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实于人心风教有嘉赖㉞焉。本府不惮烦言,谆谆告诫。倘仍怙过不悛④,一经访拿到案,身败名裂,断不稍存姑息。盖道德齐礼㊱之弗效,转而为道政齐刑。本府亦末如之何㊲也巳矣。
  路德闰生评选:勤勤恳恳如父兄之训子弟,语皆从至性㊳中出,使听者且感且愧自觉其非,此之谓宽而有制。
  俞行芳读后感:谆谆告诫士生,自尊、自爱、自重、知礼、遵德、守法。应“怡志吟咏,内心自敛”做佳士。“达则利济苍生,穷亦风励乡党”。
  禁添设茶馆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劝谕事,照得安居乐业,宜儆惰游②。交易营生亦须择术。本府昨至五亩园③地方,见该处开设茶馆甚多,吃茶闲谈者百十为群,且悬挂雀笼,卖奉水烟。当本府亲临之时,公然肆行无忌,似此颓俗允宜谕禁。在尔等开馆者不过将本求利,原非干犯科④条,但既有资本,凡百买卖,俱可谋生,何必设群众托足之场,为游民息肩之地,况水烟有干例禁⑤,雀笼显系嬉游,其为不安本分,不务正业可知。且地杂人多,尤易滋事,遇有逞凶之人斗殴起衅,馆主必致牵连,设逢不法之徒匿迹潜踪,拿获亦遭拖累,得少失多,利不偿害,尔等谋生不当操斯术也。至于游斯馆者,如系衣冠子弟,诗书人家,自当慎重威仪,爱惜体面,乃与无赖杂处,岂不有玷身名?抑或手艺营生,贩卖活口⑥。服勤食力,何暇舍业而嬉?本小利微,岂容不经之费?凡兹偶坐谈心之侣,定属好闲游手之人,甚或狎比⑦顽童,行成邪媟⑧,构词架讼⑨,聚资串谋,种种不法,势所必有。既于身家有累,尤于风俗有伤,除饬查四城内外茶馆数目另行晓谕外,先行示谕五亩园地方一切军民人等知悉,毋许卖奉水烟,悬挂雀笼。未开之馆不得复增(路德闰生评语:“办法”——编著者注),已开之馆渐次收闭,需以岁月徐俟改图。倘或抗违定行惩究,毋谓谕之不早也!
  路德闰生评选:水烟今已驰禁,至茶肆之游,雀笼之玩,尤不在例禁之列,君必谆谆劝诫者,惧民之习于惰游也,惰游众则本俗不敦矣!
  俞行芳读后感:当时茶馆为“斗殴起衅”“好闲游手之人”聚集的场所,造成种种不法,“风俗有伤”的不良恶果,说明“茶馆”已成为藏污纳垢之所,严重扰乱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非整治不可。
  禁赌博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访闻谕禁以正风俗事。照得赌博一项最为风俗人心之害。入其中者,废时失业,荡产倾家,甚至下愚不移之人,流为偷儿乞丐。并有大家子弟纨袴②无知,被匪人勾引入局,其始犹畏人知,迨日久习惯遂甘为浪子,终身不悔,辱身贱行,致为门户之羞。种种弊端不可胜数。本府访闻省城内东牌楼、钞库街、东水关、小西湖、铁作坊、钓鱼巷、牙巷、仓巷、油坊巷等处地方,有无赖匪徒惯行窝赌,并有名门旧族身列胶庠③,亦往往聚赌为生,掷骰④摇摊,甘作衣冠败类。以致市井少年,呼朋引类,沉湎其中,输则忿而不甘,赢则贪而忘返(路德闰生评语:“博者之情口此语口尽”——编著者注)。且匪徒群居,夜聚晓散。其中往来杂沓⑤,实为淫盗之媒,言之可羞,闻者生愧(路德闰生评语:“穷其弊”——编著者注)。而窝赌之人或青衿⑥自护,或密室深藏,方且自谓得计,罔恤人言⑦,遂致顾忌毫无,廉耻尽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受害者不知凡几,言之深堪痛恨。本府访闻既确,何难立饬⑧查拿?惟念一经到官,身败名裂,不忍不教而诛。且不欲遽⑨将名姓揭诸通衢⑩,以冀及早回头,翻然自省。合亟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府属生监、商贾、军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务宜痛改前非,祖父诫其子孙,兄叔勉其弟侄,邻里乡党不时提撕⑪,亲戚朋友互相劝谕。倘能及时猛省,仍不失为善良。如敢仍蹈前辙,以赌为生,其中或有赌博屡输无以取偿;或父兄不能劝导,许赴本府及有司衙门据实自首。除将窝赌者尽法惩治外,准将自首之人输钱免追,并宽其赌博之罪(路德闰生评语:“办法”——编著者注)。其邻佑保甲从前失察既往不咎。此后如能首告,定当从优奖励。倘有受贿徇情扶同⑫隐匿,一经访拿或被他人告发,定一并从严究办。亦不得因有此示诬告良民。借图扰害均干重咎。各宜凛遵。路德闰生评选:苏有巨猾⑬某充按察司役,每应役辄使人代之,某不自应,专诱人戏赌。其宅深而曲,重门复室,入者辄迷。时侯官林公⑭臬⑮苏,君宰长洲,既廉知其实,密白林公。公与君密定计,传言臬署有剧务,须某役自来面授机宜。某果自往,林公手一函付之曰:“亲持去见长洲俞使君,手授之,有复书,当即携归。”又遣一役与某偕至君所,君启视书曰:“此事须吾自办,汝二人且稍待。”乃留二人于便厅,使人潜守之。君出,点役百余人不言所往。至某家塞门而入,令分路搜捕,得倡优⑩及聚赌诸人归署。君自作书毕,升堂唤二役出。以书授一役使还报林公。留某讯之,某剖辨甚力,乃唤诸博徒至,互证之。某叩头伏罪。及守江宁时,有某豪家开博场曰:“大赌窑”。聚集者多高门鼎族,杂以歌伶⑰声伎⑩。门数重,每门有阍者⑲守之。整肃若官府,其厅事宏敞,常有数人列坐,衣冠甚伟。见者疑为贵官。仆从数十辈,更番侍墀⑳庑㉑闲,以备不虞。前守令屡欲治之,不果发。君侦知其详,闻府役傅槐在局中,先一夕令上元、江宁二令选干役八人,曰:“明日诣府听事。”又自选府役八人,密写朱签,列在局中者,姓名凡二十余人。是日,呼傅槐至,曰:“汝事勿瞒我,汝同党二十余人,吾尽知其名。今即使汝往捕,捕全贳㉒汝罪,脱一人当杖杀汝。”又呼十六役授以朱签,令按名捕获,并搜出违禁诸物。内职官十六人,皆愧悚㉓无地,匐匍谢罪,各薄惩而释之。此二事荆溪人尝为余言。今朋赌之风日炽,长吏非不深恶,卒慎重不敢轻发者惧胥吏之扰也。君访察既确,择其太甚者出其不意,指明捕之,或自往捕之。虽有奸胥猾吏,安所施其伎俩哉?且访闻后不即捕捉,先谕禁之。谕禁之不可,乃惩儆㉔之。有惩儆,则谕禁非恐吓矣;先谕禁,则惩儆非严苛矣。民非木石,安得不翻然愧悟邪?
  俞行芳读后感:赌博之害,从古至今显而易见,文中例举种种弊端警示世人,并对误入歧途者和无赖惯赌区别对待,教育惩治并举。对误入歧途者多方劝导,劝其自首,痛改前非,“免追输钱,并宽其赌博之罪”。对惯赌“从严究办”,对当今社会的治理,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很有借鉴意义。路德闰生评语的补充内容,展示出德渊公及林则徐在惩治赌博中的坚定决心和非凡智慧。
  禁行用私小钱文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剀切示禁行用私钱,以清钱法并除民累②事。照得私铸钱文例禁綦③严,历经各前府出示严禁在案,兹本府莅任以来访得城市交易搀使私钱,并以钱之大小定货价之低昂,甚有行钱④、中钱、市钱⑤等名目。殊不知私钱一行百物昂贵,奸商借以获利,小民因而受害。且江宁省城为各省水陆通衢,不特本地私铸难保必无。且必有奸民在外贩买载运来江,以致私钱流布用之不竭。但长此搀和行使,既于圜法⑥有害,且贫民苦累无穷,不能不急除其弊。其除弊之法本拟多派委员,在市廛⑦周历巡视,见有私钱不论多寡即行拿送究惩。第⑧恐办理不善反兹扰累。本府再三筹计,惟有仿照苏城上年办法,先令尔等各行铺户,各自议立规条,互相禁用,彼此稽察(路德闰生评语:“妙用”——编著者注)。如有规利⑨营私者,即照规查办,抑或送官究治。如此齐心合力,认真查办,则私钱不须官禁自然尽绝,且无人行使。凡私铸奸贩之徒,俱无可售之处,定各灰心,不敢复作此违禁之事。特亟剀切示谕,为此示仰合属军民行铺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凡各店铺户人等,务宜公议⑩规条,熟筹⑪禁绝私钱之法,庶、商、民均受其益。至行使小钱之弊,惟钱铺经纪尤甚,尔等须各自爱身家,遇有买卖交易务一律行用制钱⑫,不许搀搭私小。再有行钱、中钱、市钱等名目,如敢愍⑬不畏法,视本府诰诫⑭为具文⑩,仍蹈前辙公然行使,或被人告发,或由本府访闻定即查拿,照例究办,并将钱牙⑩人等从严治罪,断不姑宽⑩。勿谓言之不预也。
  路德闰生评选:使贾人⑱稽察贾人,立法最为不扰。一⑲假手吏胥则滋弊多矣。但贾人贪利忘害,其已收之私钱,岂肯弃置不用?重以牙侩⑳播弄,积弊仍难廓清⑧,度㉒君当日必另有稽察之法,非但委之贾人不复措意也。
  俞行芳读后感:打假缉私,整治货币市场和经济秩序,为民除害,言之凿凿,行之有道。
  禁机匠匪徒人等聚集滋事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严禁游手好闲恃众斗狠匪徒,以靖地方事。本府访闻省城内外有游手无赖之徒,呼朋引类,结党成群,往往于空旷之地:如东花园、城脚根门、东王府塘等处,及凡庙宇公所,每至下午之时,即有一班无知恶少,平空聚集,以斗力为能,手挽四五十斤石锁互掷互接,或以肩臂承受,並有使两人肩舁②竹扛,一人两手伏住耸身而起,盘旋于上下左右之间,名曰:“盘扛”,又号称为“草辣子”,日日演习,自夸勇力过人。上屋逾墙③,身轻便捷,薄鞋大辫,短服袒胸(路德闰生评语:“望表即里”——编著者注),练成一种棍徒恶习。设有睚眦④小岔,或遇良懦可欺,遂即平地生波,恃强诈扰。又有机匠一业,每坊辄有数十人,均系无籍之徒,乌合之众。虽系织机为生,而性情粗暴,好勇斗狠,动辄聚众凶殴。道光二年,有机匠张帼效等在新桥一带地方纠众凶斗,奉前督宪照凶恶棍徒例,问拟军徒,奏明办理。数年以来,不但不知敛迹,近更访闻各立会名,拜盟结党,私设公所,竟有数十起之多。新桥沙湾等处在在(处处)俱有,专以聚众逞凶为事,致使乡民侧目⑤,善士寒心。此等匪徒实属大千法纪查定例⑥:游手好闲不问本业之流,演弄拳棒轮叉舞棍者,杖一百,流三千里;随同学习者,杖一百,徒三年。又结会树党、鱼肉乡民、凌弱暴寡者,不论人数多寡,为首照凶恶棍徒例发遣,为从满徒⑦。律例何等森严,况乡城重地岂容不逞之徒肆行玩法,应即严拿照例究办。不忍不教而诛,除行上江二县⑧一体查禁外,合亟出示剀切严禁。为此示仰军民匠役⑨人等,及各铺地甲知悉,自示之后务须各勤正业,痛改前非。当知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况恃强凌弱律法难容。缧绁桁杨⑩追悔莫及。何苦因风吹火,使酒打降⑪,甘居地棍之名,不齿正人之口。该机匠人等本系手艺小民,宜知安分自守。倘再仍前玩法,有少年聚集抛锁盘扛,及恃强诈扰、结会凶欧等事,一经本府访知,或被旁人首告,定即查拿到案,照例严惩,必不稍存姑息,勿谓言之不预,执法太苛。该地甲等亦各认真严密查察传谕改悔。如有前项匪徒不遵告诫,立即禀请拿究。倘敢狥隐⑩,定与正犯一律治罪。均各凛遵,毋违特示!
  路德闰生评选:角力斗捷,树党成群,即不为寇贼奸宄⑬,闾井⑭已不胜其扰,况涓涓不塞将为江河乎。《水浒传》一书竟为暴乱者嗃矢⑮矣。此辈约信不渝,临难不悔,若用之于正,虽古之义烈士,奚以过之。惜乎,其终为凶人也,岂真戾气⑯独钟⑰哉?盖先人之言误之耳!
  俞行芳读后感:净化社会风气,治理社会顽疾,为民伸张正义,严惩“鱼肉乡民,凌弱暴寡者”。
  谕淮商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明白晓谕事,照得前因船户不得水脚②夹带私盐影射销售,当蒙钦差大臣会同督宪③奏明:“此后应将水脚例价照实核发。回空船只按照到日先后挨次编号,不准仍蹈买装旧习。”所以必须编号者,原以杜(绝)大船而装少引④,借以稽查引数起见,查原奏内并无轮号挨装之说。商人以成千累万资本捆盐上载行走江面,千有余里自应听其择选,船只之坚固,雇觅老成可信之船户,揽载而行以昭慎重。(路德闰生评语:“设身处地”——编著者注)况船之大小不同,引之多少迥异,若必照号挨装,既拂人情,更多滞碍。总之,专用埠头则买装之弊难除;添设帮首则把持之弊又生。督宪洞悉情形,深以挨装之事为不妥,是以檄饬另派公正办事商人二名,专司编号及督发水脚事宜,俾除积弊以示公允。兹本署司到任后检查卷案,不特该商人并未前往查办。而自上年七月间奉文编号起,迄今并未办定。转于埠头之外,另添帮首、董事,名目殊堪诧异。试思埠头之把持勒索弊已显然,方期力加整顿,何堪又添帮首、董事,反起把持压装之渐。多一事则多一事之周张,多一人即多一人之费用,更与奏定删减浮费、繁文之意迥不相符。且本署司访闻,添设帮首人等竟敢私出揭帖意图挟制,亟应严行禁革以儆刁顽。除详明督宪并札令监掣同知⑤暨仪征县⑥访拿,仍另行委员前往专司编号等事外,合行出示通行晓谕,为此示仰商人及埠头并各船户人等知悉,自示之后所有委员添派帮头、董事人等概行禁革。商人捆盐上载听其在于编定四百六十五只船内自行雇觅,报知监掣并委员人等配合引数上载,总须将船装满,不准留有空舱致多夹带。如所雇之船不在前编数内,即由委员接连已编之船挨次添入,仍将自一号起至几百几十号止、某号装引盐若干、注明船户姓名,先造总册二本申赍⑦,以凭另委大员抽查。挨装载后量明水迹,加烙火印开行。按五日造册,报明督宪暨本署司查考。至应发水脚即查照前委员禀定日额,眼同商人埠头原契给发。如有尅扣平色及埠头商伙商厮仍有需索情弊,许该船户赴辕喊禀定行从严究办。该帮头人等亦须各知自爱,遁迹藏踪⑧。倘敢仍前捏造谣言妄生事端,一经监掣、同知及仪征县拿解到案,本署司惟有执法从事。尔时噬脐无及⑨。宜各凛遵,毋违特示!
  路德闰生评选:淮商埠头帮首之设不过因事绪凌杂随时添置耳,不知办事人多则争利者众,弊穴愈难窒矣。昔人省事省官之说盖亦有见于此也,岂惟鹾务然哉!
  俞行芳读后感:整顿盐运秩序,除去盐运之弊。
  禁各役及杂色人等需索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照得本月初二日辛卯开纲②,各商等正宜争先完纳③,以抒急公④之忱。乃闻本衙门各役,及地方无赖之徒,以开纲第一日谓之“头桥⑤”。竟向纳课商厮需索使费⑥,名为“讨喜”,实则讹诈,致各商畏累不前,甘避“头桥”之名,不敢首先上纳。此种恶习亟应重惩。除饬委首领官严密访查,并派差头随时拿究外,合先出示严禁。谕到,毋论何色人等不许仍沿旧习。如有以讨喜为名需索商费者,该商厮即扭交差头,送至首领衙门枷号示众。如该商厮借名浮开,一经查出并于严惩(路德闰生评语:“用心周到”——编著者注)。本署司言出法随,各宜凛遵,毋得轻为尝试。
  路德闰生评选:简明。
  俞行芳读后感:对不听劝谕的“讨喜”讹诈者,定当严惩,“言出法随”。
  札淮南监掣厅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仪征之有书院,自乾隆三十二年②,该邑令③故韩城进士卫晞骏创始营建。督学新建曹文恪公取雅诗之义,榜曰:“乐仪④”。迄今六十余年。“乐仪书院”之名久与安定⑤、梅花⑥相埓⑦,而先今山长⑧又皆儒林文苑,宿德⑨名流,坐拥皋比⑩。宏敷⑪声教⑫,作养⑬人才之道,洵乎其无遗议⑭矣!惟查各处书院皆系每月官课⑮与师课⑯皆行。独乐仪于每科乡试后由司甄别一次,其每月两次考课向例皆由山长校定,官不过问。推原⑩其故,盖因仪邑距郡城稍远,是以历来盐政运司⑱势不能按期亲课,而监掣、批验等官又皆以榷盐⑲为事,遂无暇评量人才。本司莅任四载,于安、梅两书院每月课期必躬诣点名,出题讲解,课卷数百本亦皆逐加校阅,手定甲乙,惟乐仪远隔一隅,独无按月官课。揆诸⑳日省月试,无分畛域㉑之素怀㉒,终有未惬㉓。今该丞㉔以甲科㉕先达㉖,莅官㉗兹土自为士望㉘所归,其所以采风问俗嘉惠㉙艺林㉚者,与本司当有同志㉛。嗣后该书院每月两课,应改为官课一次,师课一次,自本年三月开课为始。该丞亲赴讲院点名出题收齐课卷,即由该衙门阅定等次按期榜示㉜。一切院中规条及诸生领题作文,如有冒名代倩㉝挟卷嬉游未能精勤向上之处,亦即由该丞随时酌加整顿,务期日异月新,以收观摩实效(路德闰生评语:“此丞谅亦解人”——编著者注)。札到,该丞即行遵照办理。本司念殷乐育㉞,法在变通,惟期长吏㉟之庭皆蔼然㊱。有诗书之泽,算缗㊲之暇,兼灼然㊳。有衡鉴㊴之公(路德闰生评语:“绝妙好辞”——编著者注),于以鼓舞群材,作兴文教以为风化㊵之本,于斯邑㊶实有厚望焉!
  路德闰生评选:榷盐之与校艺入此出彼二事难兼,此举可谓风流儒雅。
  俞行芳读后感:关心教育,整顿校风、学风,事必躬亲。
  酌改施药事宜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照得今夏大雨后,继以盛暑,湿热之气,易于致病。特蒙藩宪②捐银二百两,织造③、巡道④宪各捐银四十两,本府⑤筹提公费银一百两,制造六合定中丸⑥,于府前郡庙施送。统计捐银数目,合药⑦不过数料,成丸不过数万颗。此方本系寻常,所有市中药店无不制卖。特恐平民染病无力服药。各宪⑧捐廉制造,所以施病者,非施无病之人(路德闰生评语:“了了”——编著者注);所以施贫者,非施有力之人。乃自初一日施散以来,每日讨者,顷刻之间即有千余人,若终日施散,虽数万药丸,亦一日可尽。试思省城内外地广人稠,若不论有病无病人人与之,不但经费无多,抑且⑨制造不及。甚至昨初三日,内署将药丸甫⑩送到庙即一抢而尽。以致抛散于地被众足毁踏,此复成何事体?且察看来者,既非有病,更非贫民,此必系府署邻近之人随声附和,谓药可解暑讨而藏之,非真有病来求,其中保无有往,而复来至再至三者,亦属难以稽查(路德闰生评语:“事所恒有”——编著者注)。其住居稍远之贫病者,转不得沾其实惠,殊非各大宪施济本心(路德闰生评语:“用意在此”——编著者注)。且当此盛暑之时,人宜散不宜聚,若每日聚集千余人,热气熏蒸,欲疗病而适以致病,(路德闰生评语:“道理更足”——编著者注)亟宜及早变通,免致以善政而反为弊政。兹于初四日仍在郡庙施散千丸,自初五日以后本府分遣家丁,携带药丸于各坊铺及各城门内外,确访贫病之家酌量散给,以期病者得以均沾,贫者免致购买。所有郡庙即于是日停止散放,合行出示谕知。
  路德闰生评选:寻常琐屑事见解如此明澈,可见良吏用心无微不入!
  俞行芳读后感:救灾、制药、发药,“寻常琐碎事见解如此明澈,可见良吏用心无微不至。”
  禁江船夹带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照得②前因江船夹带脚私③,买砠④跑风⑤,其弊⑥不可枚举。仰⑦蒙钦差大臣,会同宫保督宪奏明:将回空船只查明编号,不准留有空船以为带私地步。经委员以船之新旧不一若概行编入,恐破损旧船无商雇觅⑧转致借口。议明由商人自行雇定船只挨次编入号内。至受载若干引⑨必须于雇定后即报知盐掣同知,会同委员亲往丈量船口。实能受载若干引数,然后捆盐上载,俟⑩装满舱口复加查验,于船旁印烙水志,给挂粉牌,催令开行,以杜弊混⑩。今本署司访闻商人雇定之船,并不随时禀报即行上载,并以上届装数为准,谓之顶单,或任听船户于船底预衬私盐。种种弊端殊⑩可痛恨。查历届开江盐船多系大船小载,官引之外夹带脚私,更有沿途跑风诸弊。兹⑬若仍以上届装载引数即为此次成规,是明知有弊姑事包容(路德闰生评语:“理明词达”——编著者注),殊非核实办公之道,况不先行量验。俟装满再行诣⑭查,则舱底之有无私盐无从得悉,即火烙印志亦难作准。似此串通作奸必应严加查究。除行南掣厅暨各委员并谕商一体查照外,合行出示严谕。为此示仰商伙商厮及埠头船户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凡有商人雇定船只,即由该商厮埠头呈报南掣厅会同委员,亲诣丈量各船口宽深丈尺,计受载若干引,先行登簿编号以凭稽查,仍俟照号装足报候该厅复验。于船之两旁前后针对加烙火印,并给挂粉牌,注明船户姓名、籍贯、装盐实数,请给桅水⑮订发引目⑩开行,务各遵照办理,不得稍有违玩⑰。倘该商厮及埠头仍不先行禀报遽⑱行上载,该厅查出即行严惩示儆⑩。所有随同查验人役亦不得稍有需索,致干拿究⑳,各宜凛遵㉑。
  路德闰生评选:每筹一事必表里洞澈㉒略无翳障㉓。此心何异水晶灯笼。
  俞行芳读后感:针对“江船夹带私脚,买砠跑风”之弊,明晰治弊之法,细致入微。除陈规,堵漏洞,阐方略,惩奸吏,环环相扣,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禁盐厮质押官件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照得商人请运引盐,向由本司衙门给发皮票②、桅封③水程④等票。皮票为赴场捆盐之据,桅水⑤为开江运岸之凭,皆属官件⑥,不容稍滋弊混⑦。今访得商厮中有代商经手纳课⑧领票之人,名为“走司”,往往将领出皮票、桅封等官件,在外质押银钱,借口尚未领到,致商人守候稽迟⑨,不能即时捆重开行。恶习相沿,殊堪⑩痛恨。查商人运盐销售,国课民食⑪攸关,一切请运开行,自应迅速为贵。商厮乃商人雇倩⑫奔走之人。凡代商请领之件,自当即时交商,俾得⑬速为转运,何得⑭私行质押?以致行运稽迟。而出银受押之人既有资本,何事不可营运?乃典质官物自罹⑮于法,亦属愚昧不堪。本司访察既周,除谕知商人留心查察外,合亟⑩出示严禁,为此示仰⑩商厮及受押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尔等各宜急公畏法痛改前非!倘敢玩违⑱,仍复私相质押,一经本商查明呈首,即另给皮票、桅水等件,俾速重运开行;一面严提出押商厮及受押人等从严讯究,追出原领,官件销毁,并将所押之银追出充公,仍各照例严惩以昭炯戒⑩。本司言出法随,各宜凛遵⑳,毋贻后悔。速速!
  路德闰生评选:商厮质押官物,此中必别有隐情,非官力所能穷诘㉑。商厮受役于商,安敢公然如此?且商人非聋非瞽㉒,何以甘受其累而无如何也?今为公事起见,不得更恤其他,另给皮票诸物,然后追出所质投之一炬,办法何等爽快!今长安驵侩㉓,挟此术㉔以渔利者不少矣,安得㉕如此惩治以快人心也!
  俞行芳读后感:“穷诘”各种阻碍盐务改革的“弊混”。
  禁捏控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恭录剀切示谕,以儆刁顽,以杜扰害事。照得本司接阅②邸抄③钦奉上谕:“刑部议奏御史宋邵谷④奏请《严定官民借端讹索》一折,嗣后官民人等告讦⑤之案,察其事不干⑥己,显系诈骗不遂,或因怀挟⑦私仇以图报复者,内外问刑,衙门不问虚实,立案不行⑧,及呈内胪列⑨多款,或涉讼后复告牵它事,但择其切己⑩者准为审理。其不系干己情由,亦俱立案不行,仍各将该原告照违制⑪律杖⑩一百,再加枷号⑩一个月。系官⑭革职。已革职者与民人⑮一例办理。如敢妄捏干己情事,耸准及至提集人证审办,仍系不干己事者,除诬告反坐罪重者仍从重定拟⑩外,其余无论所告虚实、诈赃多寡、已未入手俱不分首从,问拟⑩发近边充军。仍先在犯事地方枷号三个月,示众满日再行发配。系旗人⑱照例消除旗档一例,问发⑩该部即纂入例策永远遵行。余依议。钦此!”仰见我皇上严立科条⑳,从新惩创以期无讼之至意㉑。凡属官民自当安分守法,勉做善良,以为保身全家之计。且讼则终凶,古人垂诫㉒:“诬告反坐律有明条。”苟非情切剥肤,不得轻言赴愬㉓,何况事非干己,岂可妄肆诪、张㉔?迩来㉕健讼㉖之习各省皆然。本司久任江南,知此地民情尤善。架空弄巧,或倚恃㉗生监㉘假借公事出头,或借口钱漕动辄挟制㉙官府,并有不赴州县,具呈率行越诉㉚,不候本官审断旋即上陈,将无作有,以伪乱真,专意讦人阴私㉛,寻人款迹,牵多年之旧案,造无稽之谤言,迭起循生,凭空结撰㉜,告一人而被累多人,控一事而株连多事,种种捏砌,何可胜言!窥其意向,非意主诈财,即心存洩忿㉝,含沙射影,鬼蜮百般(路德闰生评语:“发其覆”——编著者注)。及至官为准理,则设计迁延㉞,规避㉟不到,致被告之人难堪、拖累,不得不出财求息,买静图安,而猾吏奸胥亦遂乘机骗诈,鱼肉善良,饱衙蠹㊱之贪囊㊲,遂刁徒㊳之诡计(路德闰生评语:“淋漓尽致”——编著者注)。言之实堪痛恨。即有时公庭对簿,审系原告虚诬,地方有司反以到案供明,不敢始终诬执等词,从宽完结。水懦民玩㊴,忌惮毫无,而讼师㊵奸民,挟其唆诱㊶之伎俩,搭棚陷害益复㊷,何所底止㊸(路德闰生评语:“此等习气尤宜禁革”——编著者注)?兹恭奉明立科条,如有事不干己㊹,怀仇报复,立案不行㊺,仍将原告满杖㊻枷号,是前此尚可一词图诈,今则告状不行,反先干杖枷之罪,即有妄捏干己情事,耸准提审,讯明后仍系事不干己,无论所告虚实,曾否得赃,不分首从概行拟军,更不能以到案供明从宽完结。害人适以害己,图财先自耗财。在逞刁健讼之徒,固属无可怜恤。而愚民罔知新例,诚恐误犯刑章。除严札各府州县实力查办外,合亟剀切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合属生监、军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务宜安分守法,涤虑㊼洗心,凡可以忍耐者须知无事为福(路德闰生评语:“至言”;俞行芳评语:“真知灼见之语”——编著者注)。微嫌细故,情恕理遣㊽,断勿弄智舞文,投词讦讼。至若事不干己,尤宜屏置㊾勿论。不得以平素私仇意存报复,倘复执迷不悟,妄捏图扰,即或侥幸脱批,一经审明之后,众供确凿,虚实立分,缧绁桁杨㊿,实由自取,言之可为寒心。此本司谆谆劝导,俾尔等畏法自全,慎勿视为告诫虚文,自贻51后悔也。
  路德闰生评选:婆心苦口!
  俞行芳读后感:告诫诬告者,“害人适以害己,图财先自耗财”。应“畏法自全”,“须知无事是福”的道理。
  札各属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恭录②谆饬③以除积蠹④事。照得本司接阅邸抄钦奉上谕:“御史王铸⑤奏请《严禁州县书差扰害》一折,国家设官在于安民,安民莫切于州县,州县中扰害百姓者莫甚于书差。书差之弊不除,州县虽洁以奉公,百姓终不免于扰害。”如该御史所奏:“州县书差奉票传人必向两造⑥需索差钱。差役需钱至百余千及数百千之多,书吏所需必加一倍。其欲不饱必多方勒索,遂其所欲而止;又于地方殷实之家搭台,扰害每每结连⑦,讼师土棍平空捏造事端,商令一人出控⑧,随令数人说和诈钱分用鱼肉乡愚。至州县办理命案,传讯邻佑⑨期得实情,书差辄⑩借查传邻佑之名,将同村居民挨门传唤,用言恐吓,并扰及数里之内,名曰:‘飞邻’,致无辜滥行拖累。至匪徒结伙营私,必不能瞒书差耳目。书差受其成规代为包庇,或潜通消息,是以州县缉捕虽勤,每不能即时弋获⑪。种种扰害情弊⑫,不可不严行查禁。”上谕:“著通谕各督抚严饬⑬州县于书差人等,务须严加约束,遇有前项情弊,立即澈底⑭根究,按律惩办,毋得稍事姑容,并令该管道、府不时留心查访以除积蠹。钦此。”查书差供役衙门,凭权借势扰害善良事所恒⑮有。诚如圣谕:“州县中扰害百姓者莫甚于书差。”是在本官驾驭得宜,稽查严密。如果公事勤明,随时查察,使之无隙可乘,无威可假,只代奔走役使之劳,自无作奸犯科之事。若平日漫不经心,更复假以威势,迨⑩至舞文犯法,即使毫无徇庇据实究办,百姓已身受其害矣。近来州县中因循成习,于应办之事未能实力认真,以致书差有所窥伺,一遇准理讼案先向两造需索,稍不遂欲,非任意延搁,即节外生枝,朦混⑰具禀。其中有讼棍刁唆,更复表里为奸如虎附翼,致使原被互控不休,益增讼费;甚至两造已齐,因使费未能讲定,捺不禀到;间有首控诈脏之事,经官提讯,则先多方恐吓,致受害之人虑其日后报复,亦即隐忍讲和。州县恐干碍⑱考成,亦弗深加根究,于是蠹役奸胥⑲,窥知本官心性,益肆横行,毫无忌惮,言之深堪痛恨(路德闰生评语:“胥吏稔恶不悛,有所恃而不恐也”——编著者注)!至州县办理命案,邻佑人等本属无干,即间因案多疑窦⑳,必须传问邻佑始得实情,亦止㉑切近数家,到堂一质,即当开释。乃该差役接票到手,即为索钱之符,不问其人是否紧邻,止择殷实之家,挨门传唤,吓㉒诈多端;而乡曲谨厚之人往往畏见官长,不得不出钱买免。一家遇事,被累者不下数十家,嫁祸贻㉓殃,莫此为甚。他如奸究之徒、窝匪聚赌等事,必先向书差讲定年规节费,代为包庇,把持一方。迨㉔至官为访闻,或经告发,则又得贿纵逃,甘受责比㉕,种种欺罔㉕不可胜言!夫㉗州县为亲民之官,合邑㉘民命所关,若不先除切近之弊,虽洁己奉公,究于地方何补?钦奉前因,合亟恭录札饬,札到该县即一律遵照。于本衙门书差,务须平日严加管束,所有应办事件,总须以速为妙。速则无讲诈之暇,再于当堂判断之时,出其不意,留心盘驳,则书差心惮㉙,本官严明,必不敢公然索诈,而讼棍教唆亦无可乘之隙,原被人等受惠不少。如有控告诈脏、私押等情,即须据实究办,执法严惩,切勿以书差为本署之人稍存回护㉚。盖书差诈脏经本官自行究出,例免失察之咎。若别经发觉,或因上控提省,不惟重干㉛吏议,抑㉜且关碍声名,即暂时保全,三年计典,往往被劾。是全在该牧令等激发天良,从新振作,既自居于不败,又造福于无穷,本司实有厚望焉!
  路德闰生评选:胥吏难于驭民。凡为好官者无不究心于此。不然则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
  俞行芳读后感:揭其官匪勾结,称霸一方,欺压百姓之黑幕,究其根源,自我约法三章,“平日严加管束书差”,激发官吏收敛之无良,“既自居无不败,又造福于无穷”。
  甄别孝廉示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示期录取真正孝廉②以雪浮言事。查扬州孝廉堂③之设,系在盐务丰美之时,当事诸公爱才心切雅意④栽培,聚各省之贤书⑤,为名流之胜会⑥,校艺⑦论文诚盛举也。无如⑧地广人众真赝⑨难分,每逢甄别之时,只凭一纸批文即准收考。其中顶冒代倩⑩、名是人非者,往往而有。遂致道路传闻,致与书楼、善堂、挂名、食俸者相提并论(路德闰生评语“婉蓄”——编著者注)。上冬⑪星使⑩来江乃有奏裁⑬之议,虽因物极则返,实属有激而成。推原其意,非有恶于孝廉也,盖恶夫非孝廉而假托孝廉者也!孝为百行之首,廉为六计⑭之宗。非有其实者,奚克⑮当此美号。国家崇重⑯乙科与甲科等,盖17谓今日之孝廉,即异日之儒林翰苑。文章经济胥⑩出于此,此可使不分泾渭者滥厕其间⑲乎!无滋⑳他族㉑实逼处此,在真为孝廉者,亦必不愿其以鱼目混珠矣。兹㉒因举人于选等具呈求复㉓,经前署司详请改入安、梅两院,正附㉔课各二十名,月给膏火㉕查照诸生之例,每年经费即于书楼存项提取给发。一转移间使校艺、论文之盛,举名虽去而实仍存,该孝廉等亦可以释然㉖无憾。现奉督宪批准允行,本署司定于三月口日在安定书院扄门㉗考试,就去年本在孝廉堂有名者重新㉘甄别,录取佳文八十卷,送入安、梅两书院肄业㉙。此时止㉚有膏火而无盘川㉛,随课㉜之名可以不立,惟念㉝从前既有代倩之弊致起浮言,此后不可再留顶冒之名复招物议。合先出示晓谕,为此示仰从前肄业举人等务须亲赴府学教授㉞,衙门开报籍贯科名,由该教官预先造册呈送,听候至期点名给卷。其孝廉堂原册无名者一概不准收录。查册开有名孝廉散居各省,惟籍隶附近州郡及向来假馆㉟在扬者,自应周知课期。若远在本土及客游他乡,断不能赶来应课㊱,本署司惟就现到人数精心择取。如不足额亦只悬缺㊲以待,俟㊳后有来者随时增补。倘有本署生监人等,以并不在扬之举人顶名代考领卷作文,一经查出或被旁人指诘㊴,定即从实根追并行文关查㊵本人,有无知情托代情弊㊶,总期积习一除,勿为真正孝廉之玷㊷。本署司服㊸官江省十有余年,处冠盖㊹络绎㊺之区,来往公车时相接见,今查册开姓名熟识者正复㊻不少,若有代倩之人无难当场识破,且值来年会试之期,今冬明春计偕㊼北上者经过此邦㊽必来晋谒㊾,亦可按册而稽50,倘或真假相逢,岂不贻人一笑(路德闰生评语:“有真趣”——编著者注)?本署司半生占毕51结习未忘,诚乐与诸文人讲求帖拓,借广见闻,然文艺以器识52为先,即此循名责实之思要,罔非53去伪存真之意。邗上54素多君子,知55必有以相谅也。
  路德闰生评选:书院膏火之设本以养士,而士习因之愈靡56,何也?利之所在,非独57商贩之属58;趋之若鹜,读书人不如此者,盖59亦鲜矣。余尝有裁膏火之议,或60诧其出言过激且难61之,曰:“裁膏火应课者必寥寥无几,子62将奈何?”应之曰:“贪者不来,来者不贪;不贪,然后可教63也。”
  俞行芳读后感:“孝为百行之首,廉为六计之宗”,除去积弊,去伪存真,此乃作者良苦用心之处。
  谕灶户①
  清·俞德渊
  俞德渊陶泉稿:为示谕梗顽灶户②及早回心首罪③完课④,以安灶业⑤免至同罹⑥重罪事。照得余西场⑦堤北淤荡,奉前盐宪委员勘丈,应升地亩⑧八百四十顷九十八亩有零,详奉奏准,每年应征新升课银一千二百四十七两二钱四分七厘,于道光七年启征。此乃报部正项钱粮定案已久,不容丝毫蒂欠⑨。(路德闰生评语:“揭破疑团”——编著者注)如场官催征不力,按照分数忝⑩处:欠至六分以上者即于革职。定例綦⑪严讵甫⑫经启征,旋于道光八年即有蔡行芳、李正方、曹舜斯等纠众抗粮打毁场书房屋,提省发审。经本司前在苏州府任内讯明详办,将蔡行芳、李正方均照凶恶棍徒问发极边⑬足四千里充军。其时负罪情状,尔等各灶自当共知共见,此后自应各怀戒心,凛然奉法按亩输将⑩。乃前辙已覆后车仍复效尤⑮,至道光十三年复有灶户曹永春、徐大绅、曹长林、李发祥、曹国华、曹扣松、曹裕喜、曹观保、张兆方、李彩如、曹广业、曹远清、曹云书等纠众抗纳,并持械至场书江琢成家打毁房屋抢取簿串⑩。此案尚未办结,现在又有曹文、曹国昌、曹顺林、曹明亮等抗欠多季,经该场大使督役亲催,胆敢纠众拒捕,致伤场役多人;更有曹来保挟书役催粮之隙,率众打毁(房屋)并抢取衣物及在官流水印簿⑰,并将在押之盐犯曹群髻子⑱抢去。不数年间抗粮滋事之案层见叠出⑲。其凶、顽、刁、悍直同化外⑳之民,断非中土㉑所宜有(路德闰生评语:“凛然”——编著者注),试思荡地㉒钱粮攸关正供㉓,国家设立场员㉔,专司督监催课,今尔等敢于抗拒,非但藐视官长,直是显抗㉕王章㉖,其情与背叛何异?前任场员王大使㉗居官忠厚,既被尔等拖累数载告病而去;今施大使甫经㉘到任,催科㉙是其专责,敢不竭力督征?乃尔等怙恶不悛㉚,复以抗欠为得计㉛,抑㉜思普天率土㉝皆法令所必加,天下岂有不纳粮、不当差、恃众㉞结党、与官府相抗衡而可以长久无事者乎?(路德闰生评语:“唤醒”——编著者注)从前浙省湖州府之监生陆鸣扬,本省常州府之生员庄午可结党抗官数年不获㉟,毕竟终归,诛戮㊱波及多人,何曾幸逃法网?尔等虽僻居海滨,谅亦共闻前事,试自揣㊲作恶,本领比陆、庄等强狠㊳何如?遂敢负隅㊴自雄㊵,不惧身家破灭呼?(路德闰生评语:“霹雳一声”——编著者注)现在盐政改归督宪兼管,统握兵权恭行王命⑩,凡在大江南北之各府州县,孰敢不急公奉法?何有场灶一隅之地乃欲自外㊷生成?即盐务通泰海二十三场,亦孰敢不照例纳粮?何有余西数十刁民竟思以身试法,本司屡拟㊸详请督盐宪选派大员,调集营兵赴灶擒拿尽法严办,唯念滨海愚氓㊹多系无知之辈,况其中岂无良善?一经官兵围搜恐致玉石无辨,且本司访闻该灶,有谓此项钱粮为场员私征入己者,此必奸徒造言惑众愚人,被其簧鼓㊺误加听信随同抗拒。(路德闰生评语:“灶户敢于抗官者以此”——编著者注)本司若不明白晓谕,遽⑩行调兵擒捕,则是不教而杀,诚㊼恐尔等未知本司之心,虽有悔过自新之意,无由上达,揆㊽之官民一体之情,本司终有所不忍(路德闰生评语:“仁人之言”——编著者注)。为此特用剀切㊾示谕,俾㊿尔合51灶人等父兄子弟稍知事体者互相劝戒,共思粮不可抗,法不可逃;各求生全之路,勿执迷罔52之心。其已经滋事有案者,或本人速行投首53,或父兄缉获送官,本司尚可开尔一线生路。饬知54承审官员,分别首从55权其轻重,稍从末灭以施法外之仁;其未经随同滋事者皆系守分良民,务将本户钱粮依期完纳,各安生理56,免至因人延累,枉罹无妄之灾。夫官之于民犹父母之于子,贤且孝者则爱之;愚不率57者则憎之,岂有必欲剪除之心?惟其悖逆不驯58,不得已而欲置之法;苟有改化59之机,哀鸣60认罪,则父母之心又未尝不欲生全之也?本司言出由衷,尔等试早自猛省,勿为人言所惑,一经回头即有生路;倘天夺其魄怙恶自甘,事到噬脐61悔将何及?况查余西场原额,新升荡地共二十四万四千余亩,每年止完课银三千八百余两,又灶丁、烟户共四万八千七百余口,每年止62产盐五千四百余引,尔等食毛践土63,安庐舍64而长子孙坐享太平。衣食之业所输纳65于朝廷者,止此些须盐课,较之地方钱漕66不及十分之一,而复甘心抗欠,不思仰报国家养育之恩(路德闰生评语:“以情理动之”——编著者注)。如此枭獍67心肠,岂惟国法不宥68抑69,且天理难容,尔等试清夜70自思,平日所存何心?所做何事?犯上作乱以恶为能,纵一时幸逃显戮71,将日久必干冥诛72。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奉大宪赫然震怒调兵搜捕,其时非逃窜四方苟延残,即当束手就缚明正典刑73。尔等平日倚恃74州差庇纵75狼狈为奸;一旦官兵驻灶严拿,谁复敢纠众抗拒,为盛世叛逆76之顽民乎?本司更访闻现在抗粮各户并非无业穷灶,多系家道殷实之人。尔等既衣食无亏,是天之待尔甚厚,尤宜兢兢自守77畏法怀刑78,岂可恃强陷险79,甘为破家灭族之计?即如连年滋事,案内曹姓十居其九自系族大丁多,非比零星小户,其中岂无明理安分之人?亦当共思祖宗余荫,交相儆戒80,为保全身家之计;若任同族无赖之徒藐法抗官,虽有老成自爱者,亦旁观坐视默然不理,将来罪恶贯盈酿成巨案,必遭一番奇祸。彼时,曹姓之人良莠不分同罹宪典81,岂不重为门户之羞82?今本司既明示以挽回之机,该曹姓宗族人等如有深识远虑者,务当仰体83本司化导84,苦心转相戒饬85,抗粮者如期完课,负罪者及早伏辜86,有如子弟兆衅87,父兄代为负荆88。本司亦必量加宽典89,以留尔等迁善改过之路;倘经此番示谕之后,仍复执迷如故稔恶不悛90,则是尔等冥顽不灵91,本司亦难始终姑息,惟有详请督盐宪委员带兵按名搜捕,如仍窜匿92不出,定先将家属人等拿禁押交,此乃尔等自贻伊戚93,非本司不早为告诫之故也。本司言尽于此,尔等其各熟思母94贻后悔。
  路德闰生评选:义正词严从至诚恻怛95中流出,听者安得不动;除暴安良兵刑并用,刑不得加,惟有剪除之一法。至于激而生变,则办理不善者为之也!倘因噎废食必养痈以遗患矣!
  俞行芳读后感:暴力抗法古来有之,对此顽症,据实据理,据仁据法,娓娓而谈,既严厉告诫抗粮违法者,“粮不可抗,法不可逃”,又为悔过自新者网开一线生路,宽、厉、猛相济,震慑了前者,教育了后者。
  新编默斋存稿
  张太君孺人墓志铭①
  清·俞登渊(书丹)
  丁丑②之秋八月既望③,余友文圃公以丁卯解元④出补教谕,时欲述祖母张孺人淑德而勒诸墓石。念余与文圃同师张子君赐,君赐生平以孝行重于乡。孺人君赐姊也,赋性温惠夙娴内则,年十七于归显清太公。阃范昭昭,善事舅姑。姑,继母也,孺人承欢无间,备尽妇道。凡生养死葬,相夫子以成孝行者乡里称之,与君赐先生并著美焉。若其勤俭持家、和于亲族,犹人所可能不足为孺人重也。于哉孝德所感,诸福咸臻。生丈夫子⑤三。孟君三福,字天赐;仲君三锡,字晋堂;季君三益,字友堂。女二。一适曾,早逝;一适魏。孙九人。长曰:绵芳;次曰:莲芳;三曰:兰芳;四曰:锦芳⑥,即文圃也;五曰:芝芳;六曰:绣芳;七曰:信芳;八曰:荣芳;九曰:春芳。荣芳补弟子员,余皆耕读服贾,门祚日盛。曾孙十有九。玄孙六。私瓞绵绵,尔昌尔炽。孺人于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十八日午时卒。距生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十一日申时,享年七十有八。与太公偕老考终命焉,洪范五福萃于身矣!谓非淑德之所致欤!余乐为之铭。铭曰:麋谷之沟,蓬瀛之岛。天佑善人,永锡难老。从以孙子,载锡之光。铭兹德善,百世其昌。兰州府皋兰县儒学生员、眷晚生李欣荣顿首⑦拜撰文;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年再侄⑧俞登渊⑨顿首拜书丹;嘉庆岁衽强圉⑩赤奋若⑪壮月中浣⑫之吉立。
  胡廷光著《伤科汇纂》序①
  清·俞德渊
  凡物以适用为贵,苟无所用,虽珠玉绮罗②,曾不如米谷之疗饥、裘褐③之御寒也。窃惟著书之道亦然,从古圣贤经世立教,所言皆性命之精,民彝④日用之常,故其书与天地并垂不朽。其次则先儒格言,讲学明道,使人心知所趋向,抑亦为圣贤之功臣。若夫诸子之支离曼衍⑤,词人之月露风云⑥,虽极浩繁,无关实用,其与珠玉绮罗徒供耳目之玩者相去几何。而近世文人染翰操觚⑦,摭拾缀辑⑧,思欲自成一家,言以表见于天下后世。卒之作焉而不传,传焉而不久,灾梨祸枣⑨,于世奚⑩裨?夫大道虽云不器,而一艺必有可观。与其殚思竭虑,费笔墨于虚浮无用之辞,孰若方技⑪者流,专精深造,勒为一编,犹易传而可久耶!顾星命⑫堪舆⑬,其理幽渺⑭而难测。其说恍惚而无凭。惟医家一种,方药⑮乍投,成亏立见,所谓判得失于毫厘,转存亡于呼吸者,于是乎在。故医道之流传,其术为近仁,而其用为至切。余尝见世之业医者,其于辨药性、审脉候、分经脉、治荣卫之法言之凿凿,所在俱有通人。至于跌扑损折、虫兽啮伤⑯等症,变生俄顷⑩,危在旦夕,往往束手而不能救,甚至通都大邑,求一接骨上髎⑧死回生之人不可得。毋乃内治之,易于藏拙⑩,而外伤难于奏功乎?抑内治诸书,古人著作已富,而外伤各条纪载未备,是以师传绝少乎。余于轩岐之术⑳素未究心,然性好检阅《本草纲目》等书,又爱手录经验奇方,以为行李仓皇应变拯危之计。今夏侨寓都门㉑,山阴㉒陈子予平,携萧山㉓晴川胡氏所辑《伤科汇纂》一书。余搜览数过,虽未能剖析精微,然观其图像之详,门类之全,方法之备,缕析㉔条分,了如指掌。使业医者读之,无难为专门名家,即素不善医者,箧藏㉕一帙,亦可救猝然之急。则是书之为用,真无异米谷之可以疗饥,裘褐之可以御寒也。余卜其必传,且传之必无不久,以视世之摭拾浮词㉖,缀辑韵语,而迄无成功者,其得失何如哉。晴川自序有云:“校订七载,稿经三易,良非虚语。余表其用意之勤,而有合于古仁人君子博爱之心也。”于是乎书。时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岁次丁丑九月望后三日㉗。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西夏俞登渊陶泉氏,书于京寓之藤月山房㉘。
  谢元淮著《养默山房诗稿》序①
  清·俞德渊
  己卯仲冬②,余莅任临津③,舟甫缆④即接默卿少府⑤。其人谦恪⑥而温文,听其言醰醰⑦有味,时固⑧己心倾之,然初不意⑨其能诗也。既默卿出所作见示,因并索观其全集,则体裁繁富,众妙⑩毕臻⑩,如游琳宫⑫而观海,藏璀璨离奇,目不给赏⑩,而灵思浚发⑩,皆能自出机杼⑮,成一家言。卓乎⑩入古作者之室,然后知默卿固深于诗者。余于是益⑰喜交默卿,且恨得默卿晚。默卿生长荆南⑩,甫弱冠即北走燕赵⑩间,落拓⑳不得志,以一官需次㉑来苏,得遍览吴中之胜,已而转饷㉒黔中,往返万余里峻岭深溪,穷人迹之所罕到。今观所编次㉓,自壬戌㉔迄庚辰㉕,盖十九年于兹矣。方其游览所经,凡山川之名胜,林泉之幽奥㉖,风土人物之变迁,意有所触,动辄为诗,与夫萍踪㉗雪爪㉘,赠客怀人㉙,楚水吴山㉚,思亲感旧,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盖皆所以道达㉛其胸臆㉜,而发抒㉝其性灵㉞。故其所为诗,忽奇忽正,或泣或歌,变态万端,不规规㉟一格,而其奇杰豪放之气,幽微㊱激越㊲之思,时复郁勃㊳腾踔㊴而不能自己。然则读默卿之诗,默卿之才、之遇,胥⑩于是乎,见岂徒㊶捏花吟草,作为韵语而已哉。临津,古阳羡地,固多佳山水,默卿自去秋来尉兹土,益得恣㊷其游遨㊸。凡离墨善权㊹、玉女㊺铜官㊻诸胜,糜不浏览吟赏。虽冷署㊼萧然㊽,无异僧舍,默卿处之晏如㊾也。今夏受代㊿归吴门,以次得补官51下邳⑩,书来,将以十月之任邳,居大河北萧沛、丰砀之间,多古贤豪53遗踪。吾知默卿此行过吕梁、眺泰岱54,必将摅55怀旧之蓄念56,发思古之幽情57,他日所为诗当更有进于是矣。未知默卿能缄示数章以慰相思否?余将盥手58而俟59之。嘉庆庚辰季秋下浣60陶泉俞德渊题于荆溪官署。
  宜荆两邑在城义仓碑纪①
  清·俞德渊
  义仓者,本古常平社仓之意而变通之者也。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钦奉恩旨俞道臣②盛惇大③奏,饬令直省州县各设义仓节使,承宣行县。宜荆向无义仓,(嘉庆)十九年(1814年)办赈后,二三好义民人创捐积谷,为未雨绸缪计,议定条规,呈县立案,名为“义社”(俞行芳评语:“还像是现在的粮食银行”——编著者注),其谷借储邑庙,别无仓屋。接奉宪饬,在城绅士遵旨设立义仓,即将义仓内田八十余亩、钱五百千文归并为一。予时承乏④荆溪,捐奉为倡,绅富踊跃应命,或纳谷,或入田,或输钱,积有成数,购茶局巷汤姓住屋改为仓厫⑤。道光三年(1823年),涝灾耗其十之九,绅士又将各善信、乐输、平粜、存余并入义仓,铢积寸累,日益丰盈,增置仓后徐姓房屋二十余间,而规制大备。今年合邑绅士将勒石以垂永久,而以予之经始其事也,邮书来苏⑥,嘱予记之,而附规条于后。予循览规约,而叹是举有数善焉:一则存谷不存钱,以钱多难为收贮,易启侵挪,且歉岁谷价高昂,有钱亦至阙籴也;一则谷有入无出,不得为推陈易新之计,致临时掣肘也;一则非遇凶荒奏请帑赈之年不得擅发,以小祲⑦移动则成灾,反形支绌也;一则在城首倡而诸乡殷富踵相效法也。夫阳羡人士敦本好义,风俗最称醇古,今此举筹画精详,尽善尽美。从此丰年屡告则可大可,久猝遇偏灾则有备无患,于是民无捐瘠⑧,家用平康⑨,上和亲康乐之书,以仰答圣天子轸念⑩。元元⑪至意,所谓有实心乃由实惠也。予爨日⑫备员守土,与诸君子相知,有素而嘉诸君子之矢公矢慎⑬乐善不倦也。故不辞而为之记。
  王忠烈公祠碑纪①
  清·俞德渊
  荆溪王忠烈公②祠者,以祀邑人明重庆知府忠烈王公也。公讳行俭,崇祯中进士,以部曹③出守重庆。流贼张献忠犯重庆,公与四川巡抚陈士奇、巴县知县王锡据守死焉,蜀人所称巴东三忠者也。
  国朝乾隆间赐谥忠烈并予编祭④。先是,公祭在邑无专祀,邑人寓祀公于蜀山书院,门庭隘庳⑤,禋享⑥弗称。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年),余受事荆溪,以南门外旧白粮坊颓废弗治,谋诸士大夫捐奉修建,创为公祠。议甫就而余调任长洲,属(同“嘱”)其役于邑绅士,任观察烜、储孝廉正、潘茂才人麟、路茂才应华等,同城宜兴令石君文采亦捐奉以助。岁道光甲申⑦,观察等以书抵余告竣事,且请文其丽牲⑧之石。余惟修举⑨废坠⑩,肃恭神人,令长责也。观察等殚力趋事⑪,克观厥成⑫,是宜下丹加额,上以答国家褒忠之典,下以励后来顽石之形,程劳⑬最积匪。
  余敢爰书其颠末⑭而系之以诗。诗曰:明祚欲季,献闯两猘⑮。交讧以毙,巴东锁钥。瞰江架阁⑯,锦城是郭。烈烈⑰王公,婴城⑱誓叶。与吉与凶,亦有巡远⑲。刀折马踠⑳,同殉蹇蹇㉑。圣朝劝忠,赐谥象功。俎豆㉒聿崇,新宫持持㉓。于彼溪湄,南山之陲。运翰重墙,门塾㉔寝堂㉕。耽耽㉖皇皇㉗,神其来思。徒御㉘尊匜㉙,以享以依。宠命是式㉚,子来是力。庙以翼翼㉛,士夫正谊㉜。役人慕义㉝,厥功以易。余局官守,张目缩手。观成则久,断兹贞珉㉞。以念邑人,唯公是循。
  为嘱灭暗毁环求勒石永禁事
  府宪批示碑纪①
  清·俞德渊
  特调江苏苏州府长洲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俞:为嘱灭暗毁环求勒石②永禁事:
  蒙府宪批,据曹二观、黄显章、王关林、张凤观、毛仕芳、陈汉如等,词称身等长境黄埭③、望亭④等处俱织席生理⑤,□□□□□□成到镇上牙行⑥销售,觅利糊□。缘有奸牙吴正聚、李道成、李南山、程大通、韩洪源、董汉策、李福山等,凡遇□□□□□□扣九工串,如若成千必将洋价高抬,朋比⑦把持。是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环求藩宪,荷蒙饬县示禁在案,不意久远,已废章程,牙等故智复萌,较前尤甚。钱串每以九十作百,银洋扣串之□□□□□习成风,机户⑧烦言,聚行勒扣,情迫复又禀县。虽蒙出示晓谕,制钱十足,银洋不得高抬,无如牙户通同射利⑨,□□□□□并不裱糊。具文贴在镇上墙垣,风吹雨打,朽烂净尽奚堪。机户等将货赴牙销售,牙等非但钱串扣勒,竟□□□□□□沙壳,硬欲收席,向理则概回不收,似此奸牙结党勒剥,直使业儒⑩谋糊绝命,不求恩赐,给示勒石永禁。徒辜□□藩宪饬县示禁之深仁,为迫抄示,环求电赐恩准,给示刊石⑪永禁,以儆勒剥殃民等情词。
  奉批:牙行短扣,□□藩宪批县究明饬禁有案,仰长洲县即查照详案给示勒石谕禁,以垂永久等因到县。查此案前据杨宝□、□□□□□,八月赴藩宪衙门具控,业经前县训断详定,嗣后席店买卖出入钱文概用足串,不得再有九二、九四□□□□□□价,毋许克扣短少,取具各席行切结示禁在卷。嗣于本年七月复据曹二观等,以席行吴正聚等故智复萌,钱串每以九十为一百,理说据辱等情具呈。又经示禁在案,兹奉府宪批词,合行给示勒石永禁。为此示仰阖邑席□□□□□后,机户织席赴行投卖,该行代客收席,出入钱文,均遵定例,概用足串制
  道光四年怡和银锭钱,不得掺和沙壳禁钱,如用银洋,□□□□□如再克扣串头,希图渔利,许该机户指明禀县,以凭严究。机户人等亦不得借端滋扰,各宜凛遵毋违。
  特示遵。
  机户:沈长观、曹大明、孙喜观、孙天敬、杨五□、王玉□道光四年(1824年)十月□日示。
  重修平罗文昌阁碑纪①
  清·俞德渊
  吾邑城外东南隅,旧有文昌阁②,系乾隆二十四年③庠武生④龚弼倡⑤众建修,历数岁始成。每春秋二仲⑥之月,邑绅、士筮⑦日告虔,相与饮馂⑧于其中。盖隐寓厚风俗、励⑨学校之至意焉。自今皇上御极⑩之六年,赦天下,州、县专祀文昌帝君。由是,阖邑文武官僚省牲致祭皆于是乎,在斯阁也,拟亦典礼之攸关云。顾旧制⑧,阁左右钟鼓楼各一,后为寝殿,前为两庑⑫,再前有过庭三楹。观者谓规模虽具,尚宜为踵⑬事之增。越嘉庆七年⑭,有士人张德绪、龚毓秀、王士彦、吴起凤等,营运筹措,于阁前拓地数丈,增筑台基,甃⑮以砖石。议立山门、迴廊以壮观瞻⑩,缘经费不充,为之中止。甲戌⑰春,有刘俊、张毓秀、吴起鹏等,念前功之未竟,相与计画,发愿重修。于是鸠工庀材⑩,刻⑩期兴工。前立山门,门之内树以屏,建南北轩各三楹,窗棂皆外向,以便观眺。其过庭之旁,悉为转道游廊,亦各有牖⑳,旷如而奥如㉑也。其余缺者补之,圮㉒者修之,丹漆剥落者,彩绘而黝垩㉓之。既饬既备,严严翼翼㉔。又于门前竖旗二杆,高可三丈余。自阁至门,各处悬以匾联,金碧晃耀。登斯阁者,焕然为之改观矣。是役㉕也,经始于甲戌四月,至乙亥㉖五月告成。董其事者,赵登泮、孔可进、吴云封。襄㉗厥㉘成者吴云票、阎大业、阎登甲、王兰、刘立和、阎鸿业。计费四百余金,皆出诸君併㉙力区处,多方募化所得。应将各施主姓氏及所捐数目另为匾额书之,以示不没㉚人善之意。顾议者谓阁前有流水一道,宜砌池为环桥状,于上建立碑坊,方足以收胜概而成美观。斯则有志未建,姑俟㉛诸后之乐善者云!
  道光丙戌海运纪①(节选)
  清·俞德渊
  道光五年(1825年)海运之役行之仓猝之余,试之百六十余万之粟,倏抵太仓而民不知役,国不知费。初,四年冬高堰决、运道梗,中外争言济漕之策,或主借黄,或主盘坝,发言盈廷,罔所适从。天牖帝心,有开必先,则有首咨海运之诏,群疑朋兴,葸沓苟安,匪曰风飓,则曰盗贼;匪曰霉湿,则曰侵耗;造募则曰劳费,招雇则曰价巨,以暨屯军之闲散,通仓之勒索,争先为难,百议一喙,坐失事机,自春徂夏。既而借黄盘坝皆病,天子喟然念东南民力之不支,是用畴咨于左右辅弼之臣。于是协办大学士臣英和奏言:“治道久则穷,穷必变,小变之小益,大变之大益,未有数百年不敝且变者。国家承平日久,海不扬波,航东吴至辽海者,昼夜往返如内地。今以商运决海运,则风飓不足疑,盗贼不足虞,霉湿侵耗不足患也;以商运代官运,则舟不待造,丁不待募,价不更筹也。至于屯军之安置存乎人,仓胥之稽查存乎人,河务之张驰存乎人。矧借黄既病,盘坝又病,不变通将何策之出,臣以为无如海运便。”诏仍下有漕各省大吏议。于是臣琦善自山东移督两江,臣陶澍自安徽移抚江苏,咸奏请以苏、松、常、镇、太仓四府、一州之粟全由海运,诏曰:“可!”是秋,臣陶澍暨江苏布政使臣贺长龄先后至上海招集商艘,宣上德意,许免税,许优价,许奖励,海商翕然,子来恐后。爰②设海运总局于上海,以川沙厅同知臣李景峄③、苏州府督粮同知臣俞德渊董④之,与道府各臣共襄其事。又遣道、府、丞、倅先赍案册及经费十余万,由陆赴北,与直隶执事官各设局天津,而钦差理藩院尚书臣穆彰阿为验米大臣,会同仓场侍郎驻天津,与直隶督臣共筹收兑事宜。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筹议设卡防私章程①
  清·俞德渊
  ——民贩买盐出场后,必须由卡经过,候卡员查验,有无中途添买夹带,然后分赴指销口岸。其卡隘设在近场百里内外水路必经之处。查海州、房山系陆路要隘,大伊山、吴家集均水路交通要隘,拟设三卡。均由运司委员督查,各带书吏一名、头役一名、散役八名,一年期满,另委接办。凡遇民贩到卡,验票、抽秤,果系包数、斤数相符,即于票内钤盖“某卡委员验讫”戳记放行,不得稽留需索。仍将验过照票之号及引盐数目,登记簿册,按旬申报运司查对。其卡员戳记,应由运司颁发。倘查有夹带,即移交地方官根究,一面禀请运司查办。仍将卡员记功汇奖。并令海分司稽查卡员,倘有不能胜任者,即据实禀请撤换。其盐包应以净盐一百斤为一包,每引四包,三场一律照办。民贩既经卡验,经过各关,只须验票放行,毋庸再视检查。至经过州县,多有盐捕衙门,亦无庸查验,以免扰累稽延。运到认销口岸,赴当地衙门缴票。票内如无卡员戳记,即系越漏,应照偷越关津例惩治。
  ——各场走私隘口,向设巡缉弁兵,皆属有名无实。现在改票收税,先须认真缉私,使池盐颗粒不透,方能尽归票税。是票税之衰旺,全视缉私之宽严。今将勘明三场周围扼要,添派稽查。拟于海州营所属之苘庄湖②设把总一员,兵三十名;欢墩埠外委一员,兵二十名;蔷薇河外委一员,兵二十名;房山千总一员,兵三十名;龙沟千总一员,兵三十名;龙苴把总一员,兵三十名;白塔埠外委一员,兵二十名;东海营所属之黑鱼荡把总一员,兵二十名;五道沟外委一员,兵二十名;钱家集营所属之严家集千总一员,兵三十名;三尖把总一员,兵二十名。共计十一隘,分派千总三员、把总四员、外委四员、兵二百七十名。再海州选派每局头役一名,散役九名,共五十名。责成海州营参将、东海营都司、钱家集都司、海州知州,随时稽查勤惰。似此星罗棋布,声势联络,如果实力巡防,枭贩自必闻风敛迹。其缉私薪水,千总每日八钱,把总六钱,外委四钱,兵丁巡役八分,每月计需银九百六十两,照市平按月支付。三月之后,如票盐溢销,则按引酌赏。倘票滞缺销,是巡缉未能得力,即照现销引数摊扣,不许笼统全支。若半年之后玩泄如前,官则详情记过停升,兵丁停给,巡役撤换。倘别处查获私盐,究出从何隘口透漏,即将疏纵之弁兵分别参革治罪。有能拿获私盐者,仍照向例,变价充赏。至海州、东海、钱家集三营,及海州海分司,旧设巡缉弁兵,概行裁撤,以免重复。
  ——运道必须肃清,方可招徕。查向来水陆私路,如安东、清河、山阳、盱眙、泗州、怀远、沐阳、桃源、宿迁、睢宁、邳州等处地界,均有地棍、土豪,私立盐关,索费包送。今改行票盐,化枭为良,民贩一经纳税,即系官盐,诚恐各处恶棍习为故常,复向讹索,倘不遂意,难保无抢盐扰害。应请出示晓谕,并严饬各地方文武员弁,一体缉拿,务使道路肃清,匪徒敛迹。倘有强抢官盐之事,即将该匪棍从重惩办,地方官照例开参。
  ——缉私以防河为扼要,各场私枭透往皖豫各引地,总须渡过黄河,渡口向有定所,河厅所辖多者五六处,少者两三处。其渡黄船只,多系河员专管,只将黄河两岸各渡口认真稽查,不许渡船载私,则枭徒何能飞越?查厅营及文武汛官,各有修防重任,原难责以缉私,然渡口大半在有工处所,而渡船又归管辖,但令稽查渡船,不准渡私,则私盐不缉自清。应请札饬黄河北岸邳北、宿北、桃北、外北、山安、海安六厅营,南岸睢南、宿南、桃南、外南、海防、海阜六厅营,督饬稽查渡口,无论官设私设渡船,皆归文武汛官专管,倘渡船偷渡私盐,即将渡船水手拿交地方官,无论人盐曾否并获,但经审有证据者,即将渡船水手加重照窝顿私盐例治罪,官船令募,私船变价充赏。
  ——天长一岸,系由山阳、宝应入高邮湖运往,若概行票盐,恐致侵入淮南,曼无稽考,应改归江运架盐,听运商认行额引,或官督商运,以清界限。仍于山、宝交界之黄浦设卡堵缉,遴委都守一员,带兵三十员、巡船两只,保固藩篱。其卡巡经费,请在淮南缉私经费内支销。
  清史稿盐法志(节选)
  清·俞德渊
  课归场灶有三难。一由灶丁起课。淮南煎盐以鐅,淮北晒盐以池,约征银百余两。灶皆贫民,若先课后盐,则力未逮;先盐后课,设遇产歉,必课宕丁逃。此灶丁起课之难行也。一由垣商纳课。寓散于整,较为扼要。惟灶以己业而听命商人,情必不原。况商惟利是视,秤收则勒以重斤,借贷则要以重息。灶不乐以盐归垣,商亦必无资完课。此垣商纳课之亦难行也。一由场官收买。就各场产盐引额摊定课额照纳,似亦核实。无如淮课为数甚巨,岂微员所能任?若听其尽收尽解,难保不匿报侵欺。此场官收税之亦难行也。盐在场灶,每斤仅值钱一二文,若就而收税,则价随课长,争其利者必多。海滨民灶杂处,扫煎至易,将比户皆私,课且更绌。至设场抽税,或可试行一隅。若各省岂皆有隘可守?漏私必比场灶为甚。总之无官无私,必须无课无税。业经有课有税,即属有官有私。如谓归场灶或设盐厂,即可化枭为良,恐未能也。
  致张介侯①大人信札
  清·俞德渊
  敬启者前奉惠书,知上冬一信,并姜白岩②《诗序广义》均达,荃垂只缘历碌从公,未即勒函,修候溯洄③之念与日俱深,辰维④介侯⑤老前辈大人餐卫⑥咸宜,起居多豫。含冲和于寸抱,宏著作于千秋。翘趾清辉⑦,曷胜⑧欣颂⑨!
  前闻台从有蜀中之行,未知果否?得遂膏秣⑩。窃念服除⑪已久,自应早定出山之计。虽时事日非,仕宦之多艰,固不如林泉之可乐。第家居非易,岁月方长,出处之机似尚宜通盘筹划,未可以四壁图书遂可作云烟供养也。
  所辑《诸葛忠武侯文集》⑫,前经芥航河帅⑬交存敝署,本拟代为开雕,因底稿中字体多与俗殊,是否悉照原本缮写,一时未敢定见。当蒙河帅⑭以幕中有人校勘仍复取回,即在清江付梓。谕俟刊竣,再行分赐数部,至今未经奉到,未识刻本如何?现闻此板留存河库道署,将来当就近乞取,庶得卒读⑮为快耳!河帅于九秋旋里,闻寓居西安,想老前辈暨玉溪三兄⑯现值旧游,重集握手论心,自另有一番梓乡⑰真乐,惜渊远居天末⑱,不克⑲躬逢其盛⑳,临风延傃,徒切神驰㉑。
  渊供职淮鹾于今三载,计征收课银较之庚寅㉒以前稍有起色,惟今夏以来,楚西两岸覆被水灾,销数仍形迟滞,以致癸巳㉓新引直至十月初间始行开纲,而壬辰㉔积盐尚多未运,兼以今冬积阴少晴,各场不能摊晒,盐价昂贵,商本日增,支绌情形不堪缕述。今岁江淮一带,始则秋间被水,圩田大半坍损,继则因交冬以后,雨雪频仍,二麦未能播种,现在粮价增昂,穷民乏食,道殣相望㉕,可虑实多。苏松㉖各属亦因秋冬淫雨㉗,晚稻收成大为减色,现须补办缓征,今冬漕务更难措手。
  去秋,四舍弟㉘及儿侄辈在陕,荷蒙关垂㉙,逾格㉚盛设宠招,铭佩㉛之私,至今莫释㉜。所有《开元占经㉝》年来遍为访求,无从购取,前经借得抄本,倩人㉞照录一部,兹垂三舍弟回甘之便带至青门㉟,讬交玉溪同年,转致伏乞查收。惟其中讹字甚多,倘得另觅善本逐加改正方为完善耳!端泐㊱奉布,顺请台安,诸惟亮察不既。
  馆侍生㊲俞德渊顿首!四舍弟嘱笔请安!
  警言家训
  清·俞德渊
  楹联
  华国有文章,传家惟孝友。
  勤为摇钱树,勉是聚宝盆。
  立志大植,品正察理。
  少科派,勤听断①。
  文章喜得江山助,轩冕难忘湖海情②。
  勤补拙,俭养廉,更无暇馈问送迎,来往宾朋须谅我;
  让化争,诚去伪,敬以告父兄耆老,教诲子弟各成人③。
  家言
  原文:
  (陶泉公)当为县时,曾大母赫太淑人不乐从任,故眷口皆留平罗。府君岁寄奉入佐甘旨,与兄弟书以睦族敦本为要,每云“从前所虑者冻馁,此后冻馁可无虑,所虑人多事杂,子弟怕读书耳!”
  译文:
  陶泉公当知县后,母亲赫太淑人不愿意随他到任所居住。所以,母亲及家人都依然留在平罗。陶泉公每年都寄薪水回来赡养母亲,帮助家里。并写信给兄弟们说:家族中亲厚和睦,诚恳本分是最重要的。(他)常说:“从前我所担忧的是(家里穷)受冻挨饿,以后,我不担忧受冻挨饿的事,而担忧的是(家里)人口越来越多了,事情也越杂了,子弟们害怕读书啊!”
  
  原文:
  府君著《留馀堂家言》记之,其序略曰:“余家素无恒产,今岁需视前较甚。语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后踵事而增,何所底止其故,总有人口众则心力难齐,柴米油盐视为公中物,不甚爱惜,无益之费日增月盛,若不及早撙节,恐子侄辈习常见惯,不知来路之难,但图目前之快,其势不至一败涂地不止。今余兄弟五人同心商酌,将所存田产均股分派,各自经管,异日禄入稍丰,仍当按股均贴。倘果男修其职,女任其劳,耕者务耕,读者勤读,去浮费而免惰游,先人清白之风庶几无坠也。”
  译文:
  (陶泉公)所写的《留馀堂家言》记载,书的序言大概说:“我们家族一向没有地产、房产等固定财产,如今和过去相比增加了一些,论语说:‘(生活)由俭朴到奢华容易,而由奢华再回到俭朴就难了’,以后各种事情会不断多起来,这种状况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总有人口多而想法和能力难以统一的时候,大家都会把柴米油盐看成是公家的东西,不特别爱惜,浪费的现象日增月盛,如果不及早节省,恐怕子侄辈们习以为常,不知道这些财物来路的艰难,只贪图眼前的快活,这种势头如果得不到遏止,(家族)一败涂地的境况也就不会得到遏止。现在我们兄弟五人商量斟酌同意,将现存的田产按五人均股分摊,各自经营管理,我今后收入稍微丰厚时,仍然按当时的股份平均贴补家用。假如(家族中)男的能够读书成材,女的能够任劳任怨,种地的能把地种好,读书的能刻苦读书,去除不必要的生活开支和浪费,改掉游手好闲的生活习性,先人的清白风尚才能传承下去。”
  原文:
  (陶泉公)服阕携家入官,视犹子如子,咸挈以往,延名师训之,迎次祖姑任所,而族戚以时寄助。府君恒曰:“往返则多舟车费,且本业荒矣!何如少得钱,以佽其所业之,为愈吾一家饱暖,断不忍亲旧中艰窘耳!”扬州俗奢,而署中皆服布素,傔从化之,无素缟之饰,尝训不孝等曰:“官不可恃也,当思无官时,汝曹母废耕读。”又曰:“汝曹宜禀,朴实忠厚,不可自命乖巧。一乖巧,他日便难立脚矣!”
  译文:
  陶泉公丁忧赴任后,携家眷入住官府,对待侄儿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把他们都带到任所,聘请最好的老师为他们上课。为迎二姑庄氏到陶泉公任所,家族中的亲戚们借侍奉祖二姑,倚仗她的帮助(来任所)。陶泉公常说:“来回的路上坐车坐船要花费很多的钱,况且也荒废了自己的根本事情--学业啊!怎么能够少花钱,来帮助那些创业的人,绝对不能因为我们一家的日子越发好过了,就忍心看着亲戚、老朋友中有日子过得艰难窘迫的啊!”扬州世俗奢靡,可是署中家人都穿朴素的麻布衣服,侍从也被从化了,也不穿华丽的服饰。陶泉公曾经训导我们不孝等辈说:“不能依靠当官啊,当你想到不当官的时候,你们不能荒废种地和读书。”又说:“你们应当秉承朴实忠厚的品行,不要自认为聪明伶俐,一耍小聪明,以后(在社会上)就难立脚了!”
  原文:
  府君好聚书,前奔丧归,载书以行,善化贺公赠联句曰:“悲泪五千余里,路归装三十四箱书,盖纪实也,自再出山又积书数千卷;恒谓一生心血,所在要当加意收藏,勿致轻有损失。”不孝等谨志之,不敢忘府君所著刊行者《默斋文稿》、《馆课存稿》、馀著《诗古文家言公牍》、文字凡若干卷藏于家。
  译文:
  陶泉公喜欢藏书,生前回家奔丧都是拉着书出行,善化人贺公(贺长龄)曾赠楹联:“悲泪五千余里,路归装三十四箱书,盖纪实也,自再出山又积书数千卷;恒谓一生心血,所在要当加意收藏,勿致轻有损失。”不孝等辈郑重记住先辈的教诲,不敢忘记陶泉公所著并刊行的《默斋文稿》、《馆课存稿》,(当年)在留馀堂所著的《诗古文家言公牍》以及珍藏在家中的文稿书法等若干卷作品。
  官方评价
  居官以植品为先,行政惟爱民是务。
  历任繁区,平反有神明之颂;荐升首郡,公廉留治绩之良;忧田畴则分疏水利,念灾眚则广设义仓;振兴学校,鼓舞一郡之儒风;崇祀贤良,章明千秋之令典。经史罗胸,圭璋①粹品律己,则四知三畏,清俭可风。居官则铁面冰心,刚方共仰;出自翰苑,膺②民社而秩晋黄堂③。擢④总鹾⑤纲裕国课而功垂青史。
  审理词讼,惟公惟久。案无留滞,民无羁縻。
  性情真挚,笃于孝友。生长寒微,勤于耕读。
  尤异者六年煮海国有盈余;难忘者两袖清风家无私积。
  持躬正直,著绩循良,有守有为,克勤克俭。
  民心悦服。颜其堂曰:“此之谓‘民之父母’”。
  编著者附记:《宁夏俞氏族谱》“行述”提到陶泉公所著《留馀堂家言》《诗古文家言公牍》。这可能为陶泉公所拟“家训”。思益公在《宁夏俞氏族谱》“自序”中描述“族中某祖妣”“具以告其侄生员公某,凡有嘉言善行事迹可为子孙法者,亦皆约略笔而存之”“同治元年,宁郡兵燹猖乱,乡园蹂躏,庐墓皆墟,遂并某祖妣生前口述纪录之卷帙亦已荡然无存矣!”“祠规”又说“……两傍各一间,收藏书籍、字画、楹联”“……兵燹之变窗格门扇俱被损失”。由此说明,陶泉公所立“家训”在战乱中已被焚毁。思益公所著《宁夏俞氏族谱》缺“家训”内容。今为填补此缺憾,行芳将“行述”中陶泉公的相关语段以及陶泉公的部分诗句、楹联和《陶泉公入名宦祠详文并事实册》中官方对陶泉公的评价部分语段录入其中,权当“家训”,作为对俞氏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作为个人修身、齐家的行为准则而共勉。
  新编芸馆诗赋钞
  新编芸馆诗赋钞(一)
  清·俞德渊
  次韵①《陶云汀②登东海云台山③》
  (一)
  终古④郁州⑤青不断,苍茫云气⑥结层台⑦。
  千重金碧排空现,十队旌旗阅武来。
  胜事⑧后先符甲子⑨,威名熠爚⑩走风雷。
  军声动地潮声应,如此登临亦壮哉。
  (二)
  篆壁⑪藤萝⑫次第⑬扪⑭,筼筜⑮绕径长龙孙。
  长天碧海鲸波⑯静,落日红涛蜃气⑰昏。
  百级仙梯⑱齐泰岳⑩,一痕⑳秋练⑧指吴门㉒。
  沙堤㉓接引成嘉兆,旦晚㉔重瞻使相尊。
  (三)
  荒陬㉕重辟几经㉖年,风景于今喜晏然㉗。
  万灶午晴融雪海㉘,一犁春雨劚㉙山田。
  水村㉚篱落㉛悬鱼网,烟岛㉜帆樯㉝聚客船。
  况是哀鸿㉞安集㉟后,恩纶㊱频代九重宣。
  (四)
  金阙㊲琼楼无上镜,松风竹雨步虚声㊳。
  文章喜得江山助,轩冕㊴难忘湖海情㊵。
  露浥㊶三清餐玉瀣㊷,月明半岭种芝英㊸。
  蓬莱㊹咫尺何时到?梦轱㊺空随旅雁㊻征。
  新编芸馆诗赋钞(二)
  清·俞德渊
  七绝·无题①
  露筋祠②畔惯停舟,欲眺湖山③愿未酬;
  今日登临开倦眼④,新成三十六湖楼⑤。
  落款:道光甲午⑥五月初十日,榕园仁弟⑦大人招陪,云汀宫保⑧师同登;三十六胡楼落成,口占⑨绝句即以就正⑩。陶泉俞德渊初稿。钤盖:俞德渊印(白文)、陶泉(朱文)、江山同游自开楼(朱文)。
  新编芸馆诗赋钞(三)
  清·俞德渊
  (一)菩萨蛮·听秋声馆①
  琐窗残线黏红唾。香巢双燕窥人坐。风景尚如前。春归又一年。
  杨花吹似雪。故故②穿帘入。倚遍碧阑干③。谁怜翠袖④单。
  (二)父忠子孝联⑤
  惟⑥全受斯克全归⑦,餐刃饴甘⑧,慷慨杀身成志士;
  非此父不生此子,抱衣⑨血染,艰难营葬⑩恸⑪孤儿!
  (三)听事联⑫
  勤补拙,俭养廉,更无暇馈问⑬送迎,来往宾朋须谅我;
  让化争,诚去伪,敬以告父兄耆老⑭,教诲子弟各成人。
  (四)家训楹联三则
  华国有文章;传家惟孝友。
  勤为摇钱树;勉是聚宝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五)交友联⑮
  志笃胶庠⑯襄礼乐;功存桑梓⑰著文章。
  (六)俞陶泉《沈谷十六开仿古山水册页》跋语⑱
  跋语:道光甲申⑲九月既望⑳题于茂苑舍㉑,平罗俞德渊。
  (七)吴门表隐赋①
  石鼓桥钟迹已无,彦先②心血尽枌榆③。
  卅年表隐④书初就,乙斝⑤丁觚⑥铭细摹。
  (八)伊川礼乐有宗风①
  机丝②镫③影夜窗红,朗朗书声出此中;
  不数云签④三万笈⑤,伊川礼乐⑥有宗风⑦。
  清代会试朱卷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俞寿祺会试朱卷①
  清·俞思谦
  一、履历
  俞寿祺:派名思谦,字季眉,号考叔,行二,通行六。道光丙戌年②十一月初三日吉时生,甘肃宁夏府平罗县廪贡生③,民籍④,内阁候补中书⑤。
  二、始祖以下尊属及兄弟叔侄、妻室子女
  曾祖灏:字百川,敕①赠②儒林郎,诰③赠中议大夫。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前翰林院庶吉士。曾祖妣氏任敕赠太安人;曾祖妣氏怡诰赠太淑人;曾祖妣氏杜敕赠太安人;曾祖妣氏达诰赠太淑人。
  祖世隆:字盛初,敕赠儒林郎,诰赠中议大夫。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前翰林院庶吉士。祖妣氏唐敕赠太安人、诰赠太淑人;祖妣氏赫敕封④太安人、诰赠太淑人。
  父德源:字子静,号鉴塘,候选从九品,敕赠文林郎,累赠⑤朝议大夫。钦加知府衔,广东补用军民府。前妣氏杜敕赠太孺人、诰赠太恭人;生妣氏朱敕封太孺人、诰封太恭人。
  胞伯德涵:字静庵,貤封⑥中议大夫。德渊:字原培,号陶泉,又号默斋。嘉庆丁卯科举人,丁丑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历任江苏荆溪、长洲县知县,水利同知,苏州、常州、江宁府知府,江南盐巡道,钦命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兼护两淮盐漕察院,诰授⑦中议大夫,崇祀江南名宦祠,著有《默斋公牍》、《默斋存稿》、《芸馆诗赋钞》行世。
  胞叔德洵:字少泉,廪贡生,候选教谕,例授修职郎,貤赠奉政大夫。德清:字少隐,太学生,貤封奉政大夫。
  堂兄弟葆素:原名思履,字梅生,廪贡生,工部虞衡⑧司额外主事,敕授承德郎。思晋:字康侯,恩贡生,候选教谕,例授修职郎,在籍殉难,蒙恩议给云骑尉⑨世职。思丰:字书田,邑庠生,在籍殉难,蒙恩议给云骑尉世职。思节:字如筠,从九品。思泰:字阶平,邑廪生。思恒:字子久,邑庠生,军功保举五品衔,分发试用知县,并赏戴花翎。思升:字揖三,府庠生,在籍殉难,蒙恩议给云骑尉世职。思复;思巽。
  胞兄思益:字集生,廪贡生。钦加知府衔,广东补用军民府,前任陵水县知县,历署从化、乳源县事,督办潮州新关税务,诰授朝议大夫。思震:字东生,例赠⑩登仕郎,出嗣胞伯陶泉公,绩学⑪,早逝。
  堂侄光昱:廪膳生,捐输议叙未入流⑫。光晫:邑增生。光昀:太学生。光显:辛酉拔贡,本科同榜举人。光暽:殉难,恩准入祀忠义祠⑩。光晸:更名叔良(以俞叔良名),太学生,报捐同知,捐发陕西试用。(据《陕西潼关县历史人物》载:俞叔良,甘肃籍人,监生,光绪三年任厅抚民同知。时大饥,民相食,日夜奔波,办理赈务——编著者注)。光昭:承袭云骑尉世职。(光昭疑问较大,不好断定,有待继续考证——编著者注)光普:业儒⑭。光昕:邑庠生。光曦:承袭云骑尉世职。
  胞侄光暐:附贡生,前选平凉府学复设训导,敕授修职佐郎。光昺:附贡生,前广东尽先即补同知,钦加知府衔,诰授朝议大夫。光曜:太学生,候选藩经历,在籍殉难,蒙恩议给云骑尉世职,袭次完时给予恩骑尉⑮,世袭罔替⑩。
  堂侄孙绍曾、福生。胞侄孙粤生、楚生俱业儒。禺生:幼。
  胞姑二:一适本邑庄公讳杰;一适本邑岁贡生试用训导,历署山丹、成县、隆德、清水县儒学,例授修职郎,例赠文林郎,张毅斋公讳忞。
  胞妹二:长适邑庠生申君名瑜;次适本邑戊午科举人、壬戌科进士、前任四川江油县知县,调补华阳县知县,现署梁山县事,补用直隶州知州张芸渠,名尔遴(派名张鸿翼——编著者注)。
  元配龚氏:廪贡生、候选训导讳若兰公之亲侄女,太学生讳若桂公之女,邑庠生讳以明之胞妹,府庠生讳化美,邑庠生讳化成之胞姑。继娶张氏:太学生讳琳公之女,庠生讳敬修公之胞侄女,庠生讳肯堂公之胞妹,增生讳佩,庠生讳俨之胞姑,庠生讳登科之胞祖姑。
  子光煦:业儒,娶平罗营右峭⑩把总张公讳志瀛之女。孙燕生:幼。
  族繁不及备载,世居宁夏县镇河堡、迁居平邑东乡正闸堡。
  三、业师、课师、受知师
  (一)业师:献卿郑老夫子,讳万策,夏邑廪生。平如樊老夫子,讳玉衡,本邑岁贡生。异凡赵老夫子,讳邦杰,夏邑廪生。仰山①张老夫子,讳景潞,武威人,庚午举人。云裳黄老夫子,讳元吉,本邑人,乙未举人。毅斋张老夫子,讳忞,岁贡生,试用训导,历署山丹、成县、隆德、清水县儒学。雪堂②赵老夫子,讳芝,城固庠生。
  (二)课师:春森岳老夫子,讳镇东,武威人,庚子举人,前任固原州学正。春鳞胡老夫子,名铭,武威人,丙午举人,壬戌大挑二等,即铨教谕。寅侯马老夫子,讳宾阳,乙酉拔贡,候铨复设教谕。晓园③王老夫子,讳以晋,咸宁人,丙子优贡,戊寅举人,前任本邑儒学训导。颐园张老夫子,讳梯,鹿邑人,道光辛巳举人,前任本邑知县,县试取列第二。
  (三)受知师:鳞老夫子,讳春,前任宁夏府知府,府试取列第一。可亭④金老夫子,讳国均,戊戌榜眼,前任陕甘学政,岁试取入县学第一名。啸舲⑤王老夫子,讳祖培,庚子翰林,原任内阁学士,前任陕甘学政,岁科考取一等,补廪。竹言⑥吴老夫子,讳福年,乙巳探花,前任陕甘学政,岁取一等第二,科取一等第一。经笙⑦沈老夫子,印桂芬,丁未翰林,现任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前陕甘学政,岁取一等第一,科取一等第二。育泉⑧林老夫子,印发深,癸丑进士,甘肃候补道,己未乡试荐卷房师。松岩⑨贾老夫子,印元涛,庚申进士,现任甘肃文县知县,辛酉乡试荐卷房师。根实⑩唐老夫子,印壬森,丁未翰林,现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辛酉乡试坐师。棣珊⑪何老夫子,印廷谦,乙巳翰林,现任工部左侍郎。辛酉乡试坐师。心仪⑫曹老夫子,讳贻诚,癸丑翰林,前任礼部郎中,癸亥会试荐卷房师。实甫⑬朱老夫子,印学笃,己未传胪,前甘肃宁夏府知府,乙丑会试荐卷房师。泽臣⑭黄老夫子,印毓恩,乙丑翰林,现任翰林院侍讲,辛未会试荐卷房师。
  辛酉乡试中式第六十二名,会试中式第八十一名,复试三等第三十七名,殿试第二甲第九十七名,朝考第二等第八十六名,钦点主事签分户部。
  四、同考试官及大总裁批阅意见
  会试朱卷同治甲戌科中式第八十一名俞寿祺,甘肃宁夏府平罗县廪贡生,民籍,内阁候补中书。同考试官:户科掌印给事中、京察记名道府、截取繁缺①迁署稽查临运会事务加三级夏荐阅。
  大总裁:头品顶戴、吏部左侍郎、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加三级魁取批、又批:“笔情恬雅!”
  大总裁: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弘德殿行走、武英殿总裁、工部尚书、教习庶吉士、军机大臣加三级李取批、又批:“理法清真!”
  大总裁:经筵讲官、刑部尚书、镶白旗蒙古都统稽察、坛庙大臣加三级崇取批、又批:“渊懿醇茂!”
  大总裁:经筵讲官、礼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加三级万中批、又批:“浑朴苍坚!”
  本房原荐批:“首场:格正理明,意精词卓,次有警切语三笔,亦条达②,诗妥叶③;二场:易妥惬④,书诗雅练,余皆气充词沛;三场:五策均妥顺无疵。”
  聚奎堂⑤原批:“文气疏达,次三一律!”
  五、会试朱卷诗文稿
  (一)子曰:君子坦荡荡
  心无所累,君子之识力胜①也。夫君子之心无在非坦,即无在非荡荡也。其识力为何如乎?皆夫子示人以宅心之要曰:“身世间必有可自处者,斯不薄其性之,所受不动于气之,所矜其品超,故能高其见于万物之上;其学粹,故能贞其守于万变之中。”特未至于乐天履道之,候不能几此也。若是者惟君子。夫君子有即境之趣,无出位②之思,而识力裕者也,清明自具生。初而意诚必由格致③是非可否?悉据斯理以为权衡,盖真识不淆焉!任人世之可惊、可喜。迭出其端,以相试而无我者情益公刚。大足配道义而志定无懈,操持位育中和④,皆本斯理以为推暨,盖真力直致焉。听气数之或盈或虚,递衍⑤其机,以相乘有容者德乃大。然则君子之心,惟坦而已矣。当其境之未遇也,为忧违之,君子只坦荡,而行分位之,素私欲不惑,孰扰神明贞固⑥不摇,岂存侥幸?故居易俟命,身以内恒多暇豫,身以外绝少经营,而俯仰居恒方寸,独开宽闲之宇,及其境之既值也,为乐行之。君子第坦然而尽日用之,常在公委蛇⑦知明处,当立朝共济,遗大投艰⑧,故利用安身临事⑨,不涉于张皇⑩巳事⑪,不生其系恋⑫,而优游泮奂⑬,衷怀何有?跼蹐⑭之虞如是,而有不荡荡者乎?于是知君子之识胜矣。夫人非有确实之见,其析理必不真。理不真则心不洽,君子能以灼见伸其识,而养为之原,盖泽以诗书觉浮,情为之一敛亦明乎。进退俾逸志⑮得以胥融,即有时夕惕朝乾⑯,君子励心之境,正君子惬心之境也。世途不乏险巇⑰。夫岂能入磊落之胸襟,而碍其素养哉?且知君子之力胜矣,夫人非有定静之修,其守理⑩必不化,理不化则心犹拘。君子早于纯修,见其力而量为之扩,盖天地合德⑩,本笃实而发为辉光,即上下同流,广包含而协乎?顺应,纵有时群疑众谤。君子困心⑳之境,皆君子平心之境也。人事难免偏陂㉑,又安能玷光明之本体,而诬其全量哉?此君子循理之功也,若小人则异是。
  (二)自诚明谓之性①
  揭诚明之,谓性之之圣也,盖溯②明于诚。惟诚故明,即所性而有之天道③也。不谓之性可乎?子思特揭其所自曰:“人受天之理以生,理征诸实,亦察于著,宜乎?赋畀④惟均⑤矣。顾赋于人者备于圣,圣人合天者也,即全天者也。则即人以验天,而知克完,所受属⑥天事之甚,优推原所由,非人功之可代。”益恍然于夫子天道之说焉。诚者天道,非所性而有之,天道乎?非诚者之明乎?夫天道显于诚。春之言蠢也;夏之言假也;秋之言揪也;冬之言藏也。四时行,百物生,自然之诚亦自然之明也。然而,天不必以诚名,不必以明名也,圣人不止于诚。恻隐者仁也;强毅者义也;中正者礼也;辨析者知也。一而神,两而化,何在非诚?亦何在非明也?然而圣人无待于诚,而诚见无待于明而明见也,自其诚而溯之,明固由诚而出,自诚之本于天者,观之诚即性而存,则直谓之性而已,天之所以予人者厚矣哉!貌言视听之,则无一事不备于躬,第人同此性,非若圣人之纯乎天耳,惟诚者无私,无私则万类不能;蒙其识诚者无欲,无欲则凡,物不能淆。其真作肃、作乂⑦、作哲、作谋诚之,积明之至也。而诚明皆合天焉,已人⑧之所以承天者大矣哉!子、臣、弟、友之经,亦尽人所当,共践第人禀此性,非若圣人之远乎天耳?惟诚者无欺,无欺则天下之欺不得;售诚者无伪,无伪则天下之伪不能。尝止仁、止敬、止慈、止孝,诚所流明。所著也,而诚明为全天焉,已然则性之之圣。诚明不分两事也。诚无不实,真意自见其中,孚明无不宣,神悟独形其昭旷⑨,聪明天亶⑩自有,以烛物而靡遗⑪,性中之明,即性中之诚,如谓诚为一事,明又为一事,岂所论生安之绝诣⑫欤?且性之之圣,诚明统该众理也。圣无不诚,利贞⑬为复,而元亨⑭为通,圣无不明,于穆⑮为体,而错综为用。神明天授可知,非后起所得,与诚外无明,亦诚外无性。使谓诚者,理本内涵明者,理由外铄⑯岂能测时中之盛德⑰欤?夫钦明⑱何以颂允恭⑩?文明何以称允塞⑳?非即诚者之明乎?非所性而有之天道乎?
  本房加批:“剥肤存液,理实气空。”
  (三)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大贤①,以仁义望时,君重主治之责也。夫仁义者,人所自有之心也。君倡之,则莫不仁义矣,其效有如此者,且王者懋②黄,流于玉瓒③,规皇度④以柔嘉⑤,匪惟⑥是登徽而骏业⑦也。惟子攸好夙夜,罔或不修,惟民何知?群黎⑧遍为尔德,盖议道⑨9自已⑩而成,化于人惠,绥之意覃⑪,敷正大之情易见,爰瞻有众古,处为娱会,归之极。以君隆试于仁义,举其略:昔者,孟子游齐梁间,与诸侯王称仁道义,亦谓仁义。行则邪说息,邪说息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庶民兴。人主欲,百度允,厘承休⑫,绍嘏⑬莫大乎?率天下而胥归于仁义。乃复伸其说曰:“居今日而言治,惟以仁义而已矣。”顾或者谓战争之风起,人习于强力矣。纵横之道行,人趋于游说矣;阡陌之术开,人竞于攘夺⑭矣!泯泯棼棼⑩,我虞尔诈。所谓旷安宅而不居也;所谓舍正路而不由也。不居不由,毋乃不仁不义实甚。虽然此未可徒责之民也,上之人计功谋利,已渐渍其心思;斯下之人目染耳濡,遂各成其风气,于此,而欲不仁不义之人,悉转而为渐仁摩义⑩之人。总之,不离乎君仁君义。近是,君以一心综道德之原,拜玉迎书,不敢自宽其道,履则咸之感,而推诚井之辨,而制事⑰早以裕清明,强固之体而皇建维中,君以一身标臣民之准,陈畴⑱发宪⑩不容稍驰。夫忧勤则立法也,维期忠厚惇信⑳也,亦化偏陂,有以发恻隐羞恶之良,而邦斯表正,然则性情之应,虽验之民,而转移之机,实操于君,君果清心寡欲行仁义乎?君果爱亲敬长尽仁义乎?君果法尧舜、慕汤武㉑、绍仁义之统乎?君果制井田、兴学校、修仁义之政乎?洵若是也,贤者在位,能者效职,而仁义达乎朝廷矣!入以事父兄,出以事长上,而仁义达乎州党矣!商贾欲藏于市,行旅欲出于途,而仁义达乎天下矣!吾得一言以决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盖感应之机,捷如影响秉彝㉒之德,尽人所同夐㉓哉,仁义之为治术尚也。
  本房加批:“洋洋洒洒,畅所欲言,想见烛烬三条,得意疾书之乐。”
  (四)赋得《无逸①图》》—得“勤”字五言八韵②:
  唐相③陈图日,周书④释旧闻。有邦无教逸,作所敢忘勤?大业艰难定,微忧献纳⑤殷⑥。香余同谏草⑦,帙古共编芸。
  治已臻三五,阴犹惜寸分。薪传观骏烈⑧,藻绘⑨萃鸿文⑩。
  典重千秋鉴,平章一代勋。民依关本计,黼座⑪惕宵昕⑫。本房加批:“戛玉⑬铿金⑭和声鸣盛⑩。”
  为省会要缺知县需员恭折
  清·孙玉庭魏元煜
  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臣孙玉庭①、江苏巡抚臣魏元煜②跪奏:《为省会要缺知县需员恭折》③。奏恳圣恩俯准调补以裨地方事:窃照长洲县知县李景峄经臣等会折,奏请升补苏州府太湖同知,钦奉谕旨允准在案,所遗长洲县知县员缺,系“冲繁疲难”④四项相兼最要之缺,例应在外拣选调补。该县地当省会,政务殷繁且时有发审案件,必得精明强干之员方足以资治理。臣等与藩臬各司于通省知县内逐加遴选,非现居要缺即人地未宜,实无合例堪调之员。惟查有荆溪县知县俞德渊,现年四十五岁,系甘肃平罗县人,由丁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选授安徽建平县知县,嘉庆二十四年九月引见,奉旨调补江苏荆溪县知县,是年十一月间到任。查该员守洁才优,精明朴实,自到任以来留心捕务,缉匪安良,于一切词讼案件听断详明,民情极为爱戴。任内亦无违碍处分,以之调补长洲县知县实堪胜任,惟历俸未满⑤三年,与例稍有未符,但人地实在相需,且系臣等于举劾案内奏奉谕旨,准其留于江苏升调之员,相应循例专折奏请,仰恳皇上天恩,俯准以俞德渊调补长洲县知县,于省会要缺有裨。臣等亦得收指臂之助,如蒙俞允⑥,该员系现任知县,请调知县衔缺相当,毋庸送部引见,至所遗荆溪县知县系“疲难”中缺,应归部选,江苏现有应补人员,容另遴员请补。臣等因省会要缺需员,往返札商意见相同,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十六日。
  皇上朱批:“另有旨!”
  奏疏请升要缺同知折①
  清·陶澍
  奏为要缺同知需员恭恳圣恩,俯准升补以裨地方事。窃照苏州府督粮同知福隆阿患病回旗,业经前抚臣张师诚②恭疏具题开缺在案,所遗苏州府督粮同知员缺系冲、繁、难兼三要缺,例应在外拣选调补。臣等查该同知驻扎苏州城外枫桥地方,有准理商贾控诉事件并弹压染坊踹匠之责,最为繁剧,非精明干练之员不足以资治理。据苏州藩司贺长龄会同署江苏臬司梁章钜详称,于通省同知内逐加遴选,非现居要缺,即人地未宜,实无堪调之员。
  惟查有长洲县知县俞德渊,现年四十八岁,甘肃平罗县人,由嘉庆丁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散馆,以知县用,选授安徽建平县,引见奉旨调补江苏荆溪县知县。奏调长洲县知县,道光二年(1822年)六月初一日到任。三年大计卓异③,接准部覆行令送部引见,缘兴办三江水利,勘估工程,咨部展限,又因查办赈务出力,奏奉上谕,著赏加知州衔。
  该员通达治体,器识远大,以之请补苏州府督粮同知识堪胜任。该员历俸已满三年,任内参罚,除饬完缴俸银咨部销案及已参未议之案不计外。惟尚有接征道光二年(1822年)漕项未完一分以上,降职一级戴罪征收;又前在荆溪县任内经征道光元年(1821年)漕项未完二分以上,降职二级戴罪征收。两案与升补之例稍有未符,但员缺紧要,人地实在相需,会详请奏前来,臣等往返札商意见相同,理合循例专折具奏。仰肯圣恩俯准,将现任长洲县知县俞德渊升补苏州府督粮同知,于省会要缺洵有裨益,如蒙俞允,该员于大计卓异案内,应行赴部引见,仍俟部覆至日,并案给咨送部引见恭候钦定。其所遗长洲县知县系冲、繁、疲、难四项相兼最要之缺,容另遴员请调,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遵行。再,臣等到任未及三月例不出考合,并呈明谨奏。
  道光五年(1825年)七月二十日具奏,八月二十九日奉到。
  朱批:另有旨,钦此。同日奉到。
  复勘水利工程查验如实
  并将办工各员复核定议折①
  清·琦善②
  兹据该督等查验各工并无偷减虚糜情弊。访查承办各员尚属认真,惟所办工程较原估只四分之一,工段无多。所有苏州府知府额腾伊、前任松江府知府杨树基、前署青浦县李宗颖、前署华亭县王青莲及随同办工之嘉定县县丞姚大成均著毋庸议叙。至总催工程之苏州府总捕同知范博文、专司总局之知州衔长洲县知县现任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经理均属得宜,俱著交部从优议叙。其咨补靖江县巡检周恭寿、青浦县巡检方景雯、候补主簿陈德培随同估浚,始终竭力。周恭寿、方景雯俱著尽先升用;陈德培著无论繁简遇缺即补。降调道员沈惇彝估催工段尚为出力,亦著交部议叙,毋庸留工差委,即饬令该员赴部候选。娄县知县徐梦熊承办工段尚无贻误,惟办理稽延,著交部察议。
  道光五年(1825年)八月初一日。
  为委署道府印务恭折
  清·蒋攸铦陶澍
  大学士两江总督臣蒋攸铦①、江苏巡抚臣陶澍②跪奏:为委署道府印务恭折③具奏仰祈圣鉴事:窃臣等接准吏部咨,道光八年(1828年)九月二十九日钦奉上谕:姚祖同著来京以三、四品京堂补用;广东按察使员缺著乌尔恭额调补,所遗山西按察使员缺著额腾伊补授。钦此。查苏松督粮道额腾伊督押帮船回苏,应行交卸起程。所有苏松督粮道现届料理,新漕之际最关紧要,应即委员接署。查有加道衔苏州府知府陈銮④才品兼优,勤明干练,历经委护道篆,办理裕如,堪以护理粮道。所遗苏州府印务查有知府衔、前任苏州府督粮同知俞德渊,服满赴部引见,奉旨发往原省以应升之缺升用,现已到省。该员有守有为,官声素著,堪以署理,除分饬遵照外,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八年(1828年)十月二十八日。
  皇上朱批:“另有旨!”
  为省会首府要缺遴员调补折①
  清·蒋攸铦陶澍
  大学士两江总督臣蒋攸铦②、江苏巡抚臣陶澍③跪奏:为省会首府要缺遴员调补以资治理仰祈圣鉴事:窃照江宁府知府余霈元,前经奏准升署徐州道,钦奉上谕:江宁府知府员缺紧要,著该督等于通省知府内拣员调补。所遗员缺著陈肇补授。钦此。除转行钦遵外,查江宁府知府系省会首郡要缺,管辖七县政务,殷繁时有三省发审案件,非勤明练达之员,不足以资治理。臣等督同藩臬各司于通省知府内逐加遴选,查有常州府知府俞德渊,年五十二岁,甘肃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散官以知县用,选补江苏荆溪县知县,调补长洲县知县。道光三年(1823年)大计卓异,并于查办灾赈案内,奉旨赏加知州衔,嗣经臣陶澍会同前督臣奏陛苏州府督粮同知,委办海运事竣,复蒙赏加知府衔,因丁忧回籍服满赴部引见,奉旨准其于知县任内卓异加一级升补同知,发往原省以应升之缺升用。钦此。该员到省后,委署苏州府知府篆务,旋奉上谕:常州府知府员缺,著俞德渊补授。钦此。该员老成明练,为守兼优,以之调补江宁府知府,实堪胜任,惟该员因署篆苏州府,尚未到常州府,本任第首郡要缺需员,且系奉旨拣调例得专折奏请,据藩臬各司会详前来,臣等往返札商意见相同合无。仰恳圣恩俯准,以俞德渊调补江宁府知府,俾委审要案得人,藉资治理。如蒙俞允,该员系现任知府,调补知府衔缺相当,毋庸送部引见,除饬将参罚④银两遵照新例依限完缴详咨外,所遗常州府知府员缺,遵旨即以陈肇补授,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九年(1829年)四月十六日。
  皇上朱批:“另有旨!”
  酌保堪胜运使缘由谨附片①
  清·陶澍
  再,臣接奉谕旨:“以新任运使杨振麟是否妥协胜任,敕令臣详加察看,如该员未能办理裕如,著将平素深知者酌保一员奏请等因。钦此。”查杨振麟由广东道员升调两淮,上年十月内经臣与前盐臣奏催赴任,至今尚未来江,无从查看。此时盐务章程甫立,一切未遑②,刻须筹办新纲,而商疲力乏,凋敝万分,整理维艰,旁观望而却步,非得真实任事,不畏难、不避怨者,弗克当斯剧任。臣再四思维,实难其选,惟查有现任江宁府知府俞德渊清淳练达,猷守兼优。臣所深知虽于盐务向非熟习,观其平日办事有体有用,条理分明,堪胜两淮之任。惟查运使一缺,例由俸深道府升补,该员俞德渊在知府任内例俸③未满三年,可否升补抑或暂行升署之处伏候圣裁。又前署运使降调道员王凤生④,昨经会议奏留委办场灶事宜,该员勤明笃实,素著清声,亦堪重任。惟系甫经降调之员,应俟场灶一切事宜办竣再行奏明,量请恩施所有,臣遵旨酌保堪胜运使缘由谨附片,具奏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皇上朱批:“另有旨!”
  另旨:道光十一年(1831年)正月二十七日内阁事:“上谕:两淮盐运使员缺等俞德渊升署。杨振麟等来京交吏部带领引见。钦此。”
  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
  清·陶澍
  两江总督管理盐务臣陶澍跪奏:为据情代奏恭谢天恩事,窃据新任升署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禀称:“窃德渊甘省下士仰沐国恩,由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选授安徽建平县知县,奉旨调补江苏荆溪县知县,荐升江宁府知府。本年(1831年)二月接奉檄行。二月初十日奉上谕:‘两淮盐运使员缺著俞德渊升署。钦此。’奉饬即赴新任等因,德渊遵于二月十三日交卸江宁府事,十六日行抵扬州,接受运司篆务。伏查近年以来,两淮鹾务盐引滞销,致亏国课,前奉会同钦差大臣议奏:‘删浮费以轻成本,减盐价以冀畅销。’现当立法之初,在在①均须厘定,德渊自顾庸愚,深以不克胜任为惧,惟有竭尽愚忱,事事力加整顿,随时随事禀商奏办,以仰报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感激下忱伏乞,据情转奏”等情前来。臣谨循例恭折代奏,叩谢天恩,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初八日。
  皇上朱批:“知道了!”
  谕内阁陶澍奏
  降调道员委令会办淮鹾①
  清·陶澍
  壬申②。谕内阁陶澍奏降调道员委令会办淮鹾等语。淮北盐引滞销各岸,前据该督奏准于海州所属之中正、板浦、临兴、三场要隘设局抽税及贩运价值给票事宜,必需熟悉鹾务之员责成经理,以期行之有济。江苏降调淮扬道邹锡淳著准其前往淮北,督同监掣分司各员察勘情形,会同地方官确细筹办,其一切给票抽税章程仍与该署运司俞德渊会议妥办。
  为升署运使两年任满恳恩俯准实授折
  清·陶澍
  两江总督管理盐务臣陶澍跪奏:为升署两淮盐运使两年任满称职,循例恭恳恩施俯准实授,以专责成而重鹾务仰祈圣鉴事:窃照两淮盐务事体繁重,运使一缺尤难得人。前因查办盐务钦奉谕旨令臣酌保一员,当经臣查有江宁府知府俞德渊堪以胜任,惟历俸未满年限,或补①或署②恭候圣裁。道光十一年(1831年)正月二十七日奉旨:“两淮盐运使著俞德渊升署,钦此!”③该署司即于是年二月十六日到任,扣至本年二月内两年期满,查该署司品著端方,心存诚正,自抵任莅事④,正值盐务疲敝已极,与无可措施之中设法招徕,竭力筹运,两载以来,纲食盐引运销渐畅,前因淮北商运不前,另筹详请试行票盐,数月之内已运过二十万三千一百余引,于年额应销之数全完,加带之数亦竣,且于年纲加带之外,尚有溢运之盐数万引,是(年)淮北鹾务业已著有成效,淮南亦颇行起色,督理得宜,实属称职之员。伏查:“例载在外命往试用道府以下各官,衔大缺小衔缺相当者试用一年;衔小缺大者试用二年果能称职,该督抚将政绩叙入本内保题实授”等语,兹署运使俞德渊由知府升任,系属衔小缺大,其署事实授与道员试用无异,自应以两年为限,惟应否具题例内并无明文,谨援例专折具奏合无仰恳圣慈,将升署两淮盐运使俞德渊加恩俯准实授,以专责成。如蒙俞允在该员感激鸿施,固应倍加捐糜⑤,而臣亦藉收指臂之助,于鹾务实有裨益。为此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三年(1833年)二月十二日。
  皇上朱批:“另有旨⑥!”
  密陈所属司道府考语折①
  清·林则徐
  江苏巡抚臣林则徐跪奏为密陈司道府考语仰祈圣鉴事:窃照藩司臬道府居官贤否,例应于年终出具切实考语,密奏一次。……余皆就臣愚昧所及,出具切实考语,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初七日(1836年1月24日)
  江苏省司道府考语清单:谨将江苏省所属司道府各员居官考语开缮清单,恭呈御览。计开:
  一、江宁布政使杨簧,福建进士,年六十岁。公正端方,朴直老练,颇能以静制动,以简驭繁。
  二、署江苏布政使、江苏按察使裕谦,镶黄旗,进士,年四十三岁。才识明爽,奋发有为,地方事件常能留心察访。
  三、署江苏按察使、江宁盐巡道积拉明阿,正白旗,满洲笔帖式,年四十六岁。小心谨饬,遇事皆能勤慎奉行。
  四、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甘肃进士,年五十八岁。心正品端,识周虑密,勤劳刻苦,一力筹公,实为不可多得之员。现在患病请假,已委员暂行代理。
  五、江安督粮道唐鉴,山东进士,原籍湖南,年五十五岁。持躬醇谨,操守清廉,办理漕务,亦见精细。
  六、苏松督粮道刘万程,广东进士,年四十六岁。守正不阿,能实心又能虚心,办事认真可靠。
  七、苏松太道阳金城,广西进士,年四十八岁。人极本色,公事加意讲求。现在捐办海塘,颇能认真倡率。
  八、常镇道李彦章,福建进士,年四十岁。精明干练,巨细兼周,几所经管之关榷、河防,无不洞察弊源,力除务尽,而施行皆见成效,员弁胥役,咸心惮之。
  九、河库道李湘茝,山东拔贡,年六十岁。明白朴诚,办事细致。
  十、淮扬道李国瑞,河南举人,年五十四岁。举止大方,言论奕直,河务地方,皆能晓畅。(第十一至二十名略)
  查明江苏各官署俱无买食鸦片烟折①
  清·林则徐
  署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臣林则徐跪奏,为查明臣署及关务、盐务并武职各衙门,俱无买食鸦片烟情事,循例②恭折具奏,仰祈③圣鉴④事:案准⑤部咨⑥:“钦奉谕旨,令各该督抚及地方等官出具署内并无买食鸦片烟甘结⑦,于年终汇奏一次”等因,钦遵办理在案。查上届地方文职,由臣巡抚任内汇奏,其关务⑧、盐务及所属武职,均由督臣取结⑨办理。兹届道光十五年(1835年)年终奏报之期,据署江苏按察使积拉明阿、两淮盐运使俞德渊先后详报,文武各署查明并无买食鸦片烟情事,呈请具奏前来。臣复查无异。所有臣署内亲属、幕友以及长随、书役(吏)人等均无前项情弊。即各关监督并兼管之盐务,专辖之营员各衙署,亦无阳奉阴违之事。
  伏乞圣鉴。谨奏。
  十二月初七日。
  盐运使俞德渊病假委姚莹代理片①
  清·林则徐
  再,臣于十一月二十八日接据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禀称:该司“于十月内偶患外感发为寒热,尚能照常办公,今一月有余寒热虽止,而精神渐觉委顿②,恐致因病误公,禀请给假两月遴员③代理,俾得加意调治”。等情。臣查俞德渊平日办事,无论巨细,悉出亲裁。道光三、四年间,臣任江苏藩臬④,俞德渊为长洲首县,办理灾赈,竭尽心力,民情十分爱戴,至今州县无出其右。洊升运司以来,值鹾务极难之际,该司刻苦勤劳,未尝一日稍懈,实为不可多得之员。此次力疾⑤办公,经督臣陶澍进京过扬目睹情形,与臣札商⑥委员代理俾资静养。兹据禀寒热虽愈,而精神渐觉委顿,显因用心太过之故,自应仰恳圣恩俯准给假两月,俾该司安心静摄,以期迅速就痊。其运司篆务,查有升署淮南监掣同知姚莹⑦于请升及保举案内应并案赴部引见,现已交卸监掣之任,尚未起程。该员才守兼优,盐务熟悉,堪以暂委代理。除檄饬⑧遵照外,所有运司患病请假委员暂行代理缘由谨会同护理江苏巡抚臣陈銮⑨,合词⑩附片具奏,伏乞圣鉴⑪。谨奏。十二月初七日。
  十二月二十日奉朱批:“依议!钦此。”
  盐运使俞德渊出缺请旨简放折①
  清·林则徐
  署两江总督管理盐务江苏巡抚臣林则徐跪奏,为两淮盐运使出缺请旨简放恭折奏祈②圣鉴事:窃臣前因运司俞德渊患病,奏恳圣恩给假两月调治,其运司篆务③暂委升署淮南盐掣④同知姚莹代理在案。兹据姚莹禀称“俞德渊于十二月初四日交卸后,服药调理,稍觉轻减。迨⑤至望间⑥,忽患泄泻,医治无效,于二十日酉刻出缺⑦”等情,臣查该司俞德渊在任五载,于盐务一切事宜刻苦勤劳,未尝稍懈,前因患病恳请给假,原期安心调摄,迅速就痊;讵意⑧心气大亏,调治未能见效,遽⑨尔出缺。当此整饬鹾务之际,所遗两淮运司员缺,钩稽⑩课饷⑩,综核⑫转运事宜尤关紧要,相应请旨迅赐简员补放以专责成。其新任运司未到以前,即以代理之姚莹护理不致贻误。除檄饬遵照外,理合会同护理江苏巡抚臣陈銮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十二月二十六日。
  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初十日奉朱批:“钦此。”
  为途次闻运司出缺折回江省请旨简放折
  清·陶澍
  两江总督臣陶澍跪奏,为途次闻运司出缺,折回江省并请旨简放①,以重公务事:窃臣由两江述职入觐,陈下情乞假回籍修墓并顺道阅兵,仰蒙圣恩允准。臣一路南行,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初八日旅次郑州,适护理两淮盐运司、(淮)南监掣同知姚莹专差送到急禀。臣接阅之下惊悉:“盐运使俞德渊因患病暂假调养,仍念念在公,口讲指画,日夜不息,至十二月二十日痰壅气喘出缺。”伏查:俞德渊由庶吉士散馆改知县,蒙恩荐擢今职,循良笃实,官声最优,在两淮五年适当疲弊之后殚精竭力,刻苦支持,以致积劳成疾,竟至一病不起。该员有亲子已回甘肃应试,仅有幼孙在署,身后萧然,姚莹现为照料。惟是两江盐务经该员一手料理,甫经得有头绪,正拟疏新导滞,愈期起色。臣于淮鹾因阻隔长江,且所管较繁,仅总大纲未及,细为经理。兹该员既逝,主持乏人,实恐甫经扶起之局又有顿蹶②。悼惜之余转增焦灼。因思告假修墓,臣子之私情在圣主体恤下情无微不至,得荷恩施格外,而公务紧要,情形朝夕不同,在臣职又当权量缓急先公而后私计。臣顺道回籍阅兵,两省周历须至半年之久。臣于陛辞之际仰蒙垂厪③谆谆。计算路程谕以为时较久,两江各务能否放心?臣敬聆之下钦钦在抱④,旋于直隶境内接奉廷寄⑤,始知汉岸⑥缺盐之语,兼闻冬令久晴,徒阳⑦乏水,漕兑紧迫,海塘方修,诸务纷乘,署、都、护、抚诸臣日不暇给,忽又运司出缺,鹾务綦难⑧。臣再四思维,此时公务为重,应即由汴梁⑨改道归德⑩至临淮⑩,抵江宁省城不过十余日即到,赶回本任筹商料理一切,所有江西及安徽南路奉命阅兵,臣应俟盐务得人料理粗遂,并催送全漕渡黄后,臣即赶趁秋凉前往校阅,届期仍恳乞天恩,准臣于江西事竣送印,交江苏巡抚暂行兼署。臣即顺路回家省墓,由水路回江月余可到,不致稍有耽延,合并陈明所有。臣现在途次,折回缘由并两淮盐运使缺关系紧要,谨缮折具奏请旨简放以重职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初九日。
  皇上朱批:“另有旨片留览。”
  编著者附记:另据《清实录道光朝实录》127载:“谕军机大臣等本日⑫据陶澍奏途次闻运司出缺折回江省一折。上年陶澍来京陛见,奏恳赏假回籍修墓。当经加恩允准,兹行抵河南郑州知盐运使俞德渊因病出缺。两淮鹾务疏新导滞现当吃紧之时主持乏人,关系紧要。陶澍接奉此旨,著即折回江宁府城,督同新任运司刘万程筹商料理,务期鹾政日有起色。统俟盐务得人,并催送全漕渡黄后,再赴江西及安徽南路阅兵。将来江西事竣,即将两江总督印务交林则徐暂行兼署。该督即顺道回籍省墓,再由水路旋抵本任。将此谕令知之。”
  题为遵察前任两淮运使
  俞德渊任内收支盐课钱粮事
  清·潘世恩
  ……①新管银壹千柒拾贰万贰千捌百柒拾贰两贰钱贰分,旧管银壹百伍拾贰万陆千陆百拾捌两陆钱伍分叁厘,新旧共银壹千贰百贰拾肆万玖千肆百玖拾两捌钱柒分叁厘。内于道光拾拾、壹拾、贰拾、叁拾、肆拾伍等年,差官莫燫等解江南河工银叁百叁拾贰万陆千两,又解陕甘总督衙门银贰百贰拾陆万伍千叁百捌拾贰两捌钱叁分玖厘,又解两江总督衙门银壹百拾万两,又解江宁布政司衙门银捌万伍千肆百伍拾两,又解部银壹百伍拾玖万叁千柒百肆拾陆两叁钱陆分壹厘,又解内务府银叁拾壹万柒千贰百肆拾贰两捌钱肆分伍厘,又支给泰州所属丁溪等场被灾赈济口粮折色银陆万玖千玖百捌两玖钱伍分贰厘,又支给通州、泰州、海州所属各场被水展赈②口粮折色银伍万叁千贰百拾陆两肆钱,又支给海州所属板浦等场被水展赈口粮折色银贰万陆百陆拾壹两三钱,又借给运济③银贰拾万两,又借给收买余盐银拾万两,又清查垫占案内奏明暂缓摊带银壹百贰拾贰万壹千陆百伍拾陆两玖钱捌分捌厘,存库银壹百捌拾玖万陆千贰百贰拾伍两壹钱捌分捌厘,内除解过丙申年(1836年)江南河饷银拾万两,又扣留应解内务府铜斤引费银玖万伍千柒拾伍两贰钱壹分,扣留应解户部织造④银贰拾叁万贰百叁拾捌两捌钱捌分叁厘,实存库银壹百肆拾柒万玖百拾壹两玖分伍厘等语。
  查前任两淮运使俞德渊,自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月十六日到任起,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初四日因病告假卸事前一日止,任内新收正杂盐课等银壹千柒拾贰万贰千捌百柒拾贰两贰钱贰分,旧管银壹百伍拾贰万陆千陆百拾捌两陆钱伍分叁厘,新旧共银壹千贰百贰拾肆万玖千肆百玖拾两捌钱柒分叁厘,内于道光拾拾、壹拾、贰拾、叁拾、肆拾伍等年,差官莫燫等解江南河工银叁百叁拾贰万陆千两,又解陕甘总督衙门银贰百贰拾陆万伍千叁百捌拾贰两捌钱叁分玖厘,又解两江总督衙门银壹百拾万两。臣部核与该督题报起解银款相符,又解部银壹百伍拾玖万叁千柒百肆拾陆两叁钱陆分壹厘,业经臣部照数查收在案,又借给运济银贰拾万两,又借给收买余盐银拾万两,又清查垫占案内奏明暂缓摊带银壹百贰拾贰万壹千陆百伍拾陆两玖钱捌分捌厘,查与奏准各原案亦属符合均毋庸议,又支给通州、泰州、海州所属被水赈济口粮折色银拾肆万叁千柒百捌拾陆两陆钱伍分贰厘,内除泰州所属丁溪等六场被水首、二、三赈口粮折色银壹万玖千玖百捌两玖钱伍分贰厘,已据该督题销⑤外,其余通州、泰州、海州所属各场被水首、二赈并展赈折色银柒万叁千捌百柒拾柒两柒钱未据题报,应令该督速即分案造册题销,又解内务府银叁拾壹万柒千贰百肆拾贰两捌钱肆分伍厘,又解江宁司库银捌万伍千肆百伍拾两,相应行文内务府,两江总督各将前项解交银两曾否照数查收之处查明报部,查核库存银壹百捌拾玖万陆千贰百贰拾伍两壹钱捌分捌厘,内除解过丙申年(1836年)江南河饷银拾万两,应令该督俟⑥解交全数,开具款册报部开除,又扣留应解户部织造银贰拾叁万贰百叁拾捌两捌钱捌分叁厘,扣留应解内务府铜斤引费银玖万伍千柒拾伍两贰钱壹分,并令即行委员起解毋任迟延。以上开除并扣留应解共银壹千柒拾柒万捌千伍百柒拾玖两柒钱柒分捌厘,实存库银壹百肆拾柒万玖百拾壹两玖分伍厘,仍令该督造入下届交代册内报部查核。
  此案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六月十一日科抄到部。兹于十一月初二日办理,具题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潘世恩⑦。
  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初三日。
  题为粤盈库大使俞思益请奖事①
  清·叶名琛
  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广东地方兼管军务、兼理口口、世袭五等男爵臣叶名琛题写拿获邻境盗犯之巡检照例题请鼓励事。
  该臣看得增城县②盗犯刘闰溃等,叠次强劫③事主冯亚桦等家银物拒捕杀人一案,先经该县营兵役随同粤盈库大使俞思益、南雄州平田司巡检④倪福宽家丁先后缉获盗犯萧有余等到案。讯据萧有余供认:起意强劫事主李民兴家银物,拒伤事主、邻人一次,又听从强劫三次,听从行窃不知拒捕情事一次,刘闰溃、何沅海各听从强劫六次,又听从图劫未成一次;刘昆耀听从强劫三次;周亚好起意行劫事主陈亚斗货船、银物,拒伤水手一次,又起意强劫事主杨进萌家银物,拒伤事主、邻人单登六身死一次,均罪应斩枭;毛亚茂起意强劫事主冯亚桦蔗寮⑤牛物,拒伤事主、工伴一次,又起意行窃事主邱李养耕寮⑥牛物,及伤事主一次;刘亚孔、刘土砚、袁亚力、姚蒂萌、朱亚斯各听从强劫二次,均罪应斩决;何亚丑、何榕允、谢幅胜各听从强劫、接贼一次,均罪应发遣,当将各犯汇案审拟具奏并声明获犯职名,饬行查明分别照例办理在案。兹据广东按察使崔侗会同布政使柏贵具详禀,增城县知县吕口福查阅获犯职名由府复核详可,所有首先拿获邻境罪应斩枭伙盗刘闰溃、刘昆耀二名,斩决伙盗刘亚孔、刘土砚二名,发遣伙盗何亚丑一名,系粤盈库大使俞思益首先拿获邻境罪应斩枭叠劫盗首周亚好一名,斩枭伙盗谢幅胜二名,系广东南雄州平田司巡检回避、对调广西南宁府宣化县八尺寨巡检倪福宽所获各犯均非该员等管辖,亦无承缉逃盗未获之案,实属拿获邻境盗犯。查该员俞思益前有首先拿获邻境盗犯谢柏求等,已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给咨该员赴部引见,奉旨以应升之缺升用在案,今又首先拿获邻境斩枭、斩决、叠劫首、伙盗犯五名,发遣伙盗一名,亦核与引见之例相符,惟该员前次获盗之案业经邀恩以应升之缺升用,今此次续获盗犯萧有余等六名,应请照例给予级记。该员倪福宽首先拿获邻境斩枭、斩决、叠劫首、伙盗犯六名,发遣伙盗二名,例准调取应请以应升之缺升用,详候核题等情前来。臣复查广东南雄州平田司巡检回避、对调广西南宁府宣化县八尺寨巡检倪福宽年力正富,捕务克勤,首先拿获邻境斩枭、斩决、叠劫首、伙盗犯六名,发遣伙盗二名,例准调取应请以应升之缺升用。至粤盈库大使俞思益前有首先拿获邻境盗犯谢柏求等引见奉旨“以应升之缺升用”在案,今又首先拿获邻境盗犯萧有余等六名,应请照例给予级记⑦,谨会同两广总督臣徐光缙⑧恭疏具题,伏乞皇上圣鉴敕部议复施行,臣谨会题请旨。
  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兼理广东地方军务、五等世袭男爵臣叶名琛⑨。咸丰元年(185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编著者附记:叶名琛《题请升补陵水县难简缺知县片》曰“俞思益,甘肃廪贡生,由广东候补布库大使因获盗补缺后以应升之缺升用。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月题补粤盈库大使。今大学士、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叶名琛题请升补陵水县难简缺知县。(咸丰)七年(1857年)七月初口日题。朱批‘依议!’(玺印)”。
  题为核议广东粤盈库大使俞思益调补广西宣化县升补事①
  清·花沙纳等
  吏部尚书臣花沙纳②等谨题为复议具题事。
  该臣等议得先经吏科抄出协办大学士、前任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叶名琛③疏称:增城县盗犯刘闰溃等,叠次强劫事主冯亚桦家银物拒捕杀人一案,先经该县营兵役随同粤盈库大使俞思益、南雄州平田司巡检倪福宽家丁,先后缉获盗犯萧有余、刘闰溃、何沅海、刘昆耀、周亚好、毛亚茂、刘亚孔、刘土砚、袁亚力、姚蒂萌、朱亚斯、何亚丑、何榕允、谢幅胜十四名到案,讯据萧有余供认:起意强劫事主李民兴家银物,拒伤事主、邻人一次,又听从强劫三次,听从行窃不知拒捕情事一次,刘闰溃、何沅海各听从强劫六次,又听从图劫未成一次;刘昆耀听从强劫三次;周亚好起意行劫事主陈亚斗货船、银物,拒伤水手一次,又起意强劫事主杨进萌家银物,拒伤事主、邻人单登六身死一次,均罪应斩枭;毛亚茂起意强劫事主冯亚桦蔗寮牛物,拒伤事主、工伴一次,又起意行窃事主邱李养耕寮牛物,及伤事主一次;刘亚孔、刘土砚、袁亚力、姚蒂萌、朱亚斯各听从强劫二次,均罪应斩决;何亚丑、何榕允、谢幅胜各听从强劫、接贼一次,均罪应发遣,当将各犯汇案审拟具奏并声明获犯职名,饬行查明分别照例办理在案。兹据查开获犯职名,所有首先拿获邻境罪应斩决伙盗袁亚力、姚蒂萌、朱亚斯三名,发遣伙盗何榕允、谢幅胜二名,系广东南雄州平田司巡检回避、对调,广西南宁府宣化县八尺寨巡检倪福宽所获各犯均非该员等管辖,亦无承缉逃盗未获之案,实属拿获邻境盗犯。查该员俞思益前有首先拿获邻境盗犯谢柏求等,已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给咨该员赴部引见,奉旨以应升之缺升用在案,今又首先拿获邻境斩枭、斩决、叠劫首、伙盗犯五名,发遣伙盗一名,亦核与引见之例相符,惟该员前次获盗之案业经邀恩以应升之缺升用,今此次续获盗犯萧有余等六名,应请照例给予级记该员。倪福宽首先拿获邻境斩枭、斩决、叠劫首、伙盗犯六名,发遣伙盗二名,例准调取应请以应升之缺升用,谨会同两广总督臣徐光缙恭疏具题。咸丰元年(185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题,二年四月初六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当经片取审拟去后,兹据刑部于咸丰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片复前来查定例,官员拿获邻境盗犯纠伙抢窃临时行强一案内,罪应斩决首、伙盗犯三名,系叠次起意为首行劫罪应斩枭、斩决者俱准送部引见;又定例官员拿获盗犯如前案业经邀恩尚未升补,再有续获多案止题,请给予级记毋庸调取;又定例官员首先拿获邻境首盗者准其加一级,伙盗者每名准其记录一次;又奏定章程内开文职获盗例准调取人员,州县以下由该督抚专案具题分别试用,实缺或遇缺尽先补用或以应升之缺升用,请旨交部复议题复,如奉旨允准即毋庸送部引见等语,此案广东粤盈库大使俞思益首先拿获邻境斩枭盗首萧有余一名,斩枭伙盗刘闰溃、刘昆耀二名,斩决伙盗刘亚孔等二名,发遣伙盗刘亚丑一名,核与一案内斩决首、伙盗犯三名调取之例相符,惟该员前次获盗业经邀恩以应升之缺升用尚未升补,今续获盗犯止准照例给予级记,应将首先拿获邻境斩枭盗首萧有余一名、斩枭伙盗刘闰溃等二名、斩决伙盗刘亚孔等二名、发遣伙盗刘亚丑一名之粤盈库大使俞思益,照例准其加一级记录五次。至(于)广东南雄州巡检因回避调补广西宣化县巡检倪福宽,首先拿获邻境叠劫斩枭盗首周亚好一名、斩枭伙盗何沅海一名、斩决盗首毛亚茂一名、斩决伙盗袁亚力等三名、发遣伙盗何榕允等二名,据该抚声明所获各犯均非该员管辖任内,亦无承缉逃盗未获之案,系属拿获邻境盗犯,题请以应升之缺升用。臣等查该员倪福宽所获盗犯内有周亚好一名,系叠次起意为首行劫,罪应斩枭,核与调取之例相符,系州县以下实缺人员,应照奏定章程准其以应升之缺升用,毋庸送部引见,恭候命下,臣部遵奉施行。
  再,此本咨文于九月二十二日到部,臣部于十二月十五日办理具题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咸丰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五日吏部尚书臣花沙纳、尚书臣翁心存④。
  题为详请升补烟瘴要缺县令事
  清·花沙纳等
  吏部尚书臣花沙纳等谨题为详请升补烟瘴要缺①县令事。
  吏科抄出大学士、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叶名琛题前事内开:据广东布政使江国霖②会同兼署广东按察使王增谦③详称:陵水县知县王沣因案革职开缺,应另拣员调补。兹于通省知县内逐加遴选,非现居要缺即人地未宜④,实无合例堪调之员,惟查有粤海关粤盈库大使俞思益,年五十一岁,甘肃廪贡生,由广东候补布库大使因获盗补缺后,以应升之缺升用,题补粤盈库大使。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二十九日到任。该员心地朴诚,办事精细,以之升补陵水县知县洵堪胜任等情前来。臣查俞思益年健才裕,稳练勤明,堪以升补陵水县知县。如蒙俞允,该员系候升人员请升知县,俟部复到日给咨送部引见,所遗粤海关粤盈库大使缺,粤省现有应补人员应请扣留,俟部复到日另行拣员请补。臣谨恭疏具题,伏乞皇上圣鉴,勅部议复施行,谨题请旨。
  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十八日题,七年(1857)五月初二日奉旨该部议奏。
  这本内及贴黄⑤官衔漏写“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不合著饬行。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该臣等议得大学士、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叶名琛疏称:陵水县知县王沣因案革职开缺,应另拣员调补。兹于通省知县内逐加遴选,非现居要缺即人地未宜,实无合例堪调之员,惟查有粤海关粤盈库大使俞思益年健才裕,稳练勤明,堪以升补陵水县知县。如蒙俞允,该员系候升人员请升知县,俟部复到日给咨送部引见,所遗粤海关粤盈库大使缺,粤省现有应补人员应请扣留,俟部复到日另行拣员请补等因前来,除这本内及贴黄官衔漏写“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不合遵旨饬行外,查定例“广东陵水县知县令该督抚于内地属员拣选熟悉风土廉能之员调补,又烟瘴地方俱准升调兼行,听该督抚酌量具题,又题升知县以上官员俱令送部引见”各等语,今陵水县知县王沣革职遗缺,于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二十日接到部文归,十一月三十日截缺,系烟瘴难简缺,例应在外拣选调补。兹据该署抚疏内声称“于通省知县内逐加遴选,非现居要缺及人地未宜,实无合例堪调之员,请以粤盈库大使俞思益升补。”查俞思益,甘肃廪贡生,由广东候补布库大使因获盗补缺后以应升之缺升用,题补粤盈库大使。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二十九日到任,业经销去试俸⑥在案,与升补之例相符,该署抚既称“该员年健才裕、稳练勤明,堪以升补陵水县知县”等语,应令该署抚给咨该员赴部,臣部带领引见,可否准其升补之处恭候钦定,所遗粤海关粤盈库大使员缺,准其留于该省另行请补恭候命下。臣部遵奉施行。再此,本科于五月初二日抄出到部,六月二十九日办理具题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咸丰七年(1857年)六月二十九日。吏部尚书臣花沙纳,尚书臣周祖培⑦,左侍郎臣瑞常⑧。
  题为遵议内阁中书
  俞寿祺承写票签错误照例罚俸事①
  清·文祥
  吏部尚书臣文祥②等谨题为议处具题事。
  该臣等议得,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初三日准内阁移称:内阁具奏,七月二十八日准军机处片称,军机大臣面奉谕旨,“本日内阁呈进张之万③题销河工用过银两一本票签内‘该部’误作‘核部’,着该衙门即行更正。钦此!”臣等查缮写通本签支系臣衙门夜班中书专责,乃承写之俞寿祺漫不经心,复看之中书胡我坚未经看出,亦属疏忽。相应请旨将该中书等一并交部议处等因谨奏,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初三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吏部,查找办理等因前来查定例“内阁票签错误,票拟之中书罚俸两个月”等语,此案内阁中书俞寿祺等,于张之万题销河工用过银两一本票签内‘该部’误作‘核部’,经该衙门奏请,一并交部议处。奉旨:“依议。钦此!”应请将承写之内阁中书俞寿祺、复看之内阁中书胡我坚,均照“票签错误罚俸两个月,例议以罚俸两个月,系属公罪例准抵销”,应各罚俸两个月,恭候命下,臣部遵奉施行。
  再,此本咨文于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初三日到部。臣部于六年(1867年)十二月初七日办理,具题合并声明。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同治六年(1867年)十二月初七日吏部尚书臣文祥。
  清代重要信札
  在京觐见皇上期间给俞德渊的两封信①
  清·陶澍
  (一)
  浦上临行,曾接手书,已复。昨到京,又得来书,知尊体日愈,仍以石甫②暂行代理一、二月,自更调养速痊也。仆③廿九日入见,蒙恩奖励有加,至再至三。并以郑子产④见比,圣明烛照,洞见无遗。连日垂询一切,谆谆如家人父子。因即跪请假一月修墓,并由江西、安徽阅兵而返,先不接印,专办巡阅之事,已蒙恩准。今日复蒙御书“印心石屋”四字匾额,命军机传旨交赏。臣澍跪领之下,仰睹前有“可师可法壁中书”七字,后款有“虚心实行”四字印章。伏查御笔为臣子亲书匾额、斋名,康熙中有之。自乾隆中刘石庵⑤相国得有“亲爱堂”、“天香深处”两楄⑥以后,数十年来未有,至是始得。仰蒙宸翰⑦非常之典,受领增惶,拟于明晨具折谢恩也。连日所询,多非江南之事,而盐、河、漕三件,均未细论。大约尚须数日方能跪安⑧耳。
  鹾事之难,各大位⑨皆知之,而圣心则深以为好也。分纲之议,当有可允,容再缕报。手此先请日祺⑩,诸惟蔼照⑪。不宣⑫。
  名心⑬叩。初四日巳刻⑭。
  (二)
  昨接中丞⑮来信,知陶泉老友暂请调养两月,此实不得不然,并非偷闲可比。
  仆前已将尊恙陈及,仰蒙圣明垂念,屡谕:“俞某做官甚好,朕所素知。盐务也办得甚好。”对:“俞某系地方好官,若论盐务,却是掯⑩了他的。”天颜微笑,曰:“这也没法,不得已掯住他的。”十六日跪安,又蒙谕及:“俞某做官甚好,若因他盐务办得好,就把他掯住了不能升动,也不是道理。但实在无可换之人,没奈何。你说他现在患病,必须调养速愈才好也。”圣意肫肫⑩如此,足征天鉴之昭明,迥出千古圣神之上,令人感激无地也。分年带运一节,屡经户部为难之至,并且纷纷追索前欠并诸无本之息,百端扰挠。仆口讲指画,不啻⑱舌敝唇焦,而听着蒙蒙,无可如何。不得已具折将历年比较作一清单,见者皆已了然⑩,而户部作难如故。
  仆前日面奏,言从前积欠数千万,不闻奏催。臣连年正课全完,而无本之息奏催不已,臣实不解其何故,圣人亦为首颔⑳。大约此局亦必议准,但又添一番加紧之语耳。然圣明已有洞鉴矣。
  盐政辞之不得,无可如何。仆十六日跪辞㉑,廿二日出京,大约正月底、二月初可以抵家修墓,一月即由原籍赴江西、安徽阅兵。顺流至江宁,当在端午前后也。
  姚石甫明练之才,圣人亦屡询及,此时阁下专心调养,计正月即可全愈,接由印篆。至于部催各款,仆已于十六日复奏折内声明,如须顶复,亦不妨侃侃陈之,想少穆㉒先生必有酬酌也。阮书办(另携清书一人)相随数千里,幸其携有底册,故屡次折子,不至茫然无措。希于办公款内提银二百两赏之。余容续布。草草,即候近祺。不一。澍顿首。嘉年小除夕,长新店㉓书。
  赴京觐见皇上返途中给姚莹的四封信①
  清·陶澍
  (一)
  昨接中丞来翰②,知陶泉请假调摄,石甫贤友已接印视事,甚慰所望。
  鹾事一切,具蒙圣鉴,盐政辞之未荷俞允。至于分纲常运一节,部议虽有参差,想因国用不敷,故杂课亦急,非有别意。大约日内即可议准,但须加紧数语,无可如何。此次所议皆出圣上之意,不由房吏也。
  仆于十六日跪辞,廿二日出城回籍修墓。明年由江西、安徽而返江宁,计当在端节前后也。盐务各稿,已借顺天府印转行,当可入览。陶泉信內亦另抄一份,可同阅也。陈芝楣③一函,烦即日加封发去为荷。匆匆,不尽欲云。即贺岁禧。不一④。
  友人陶澍顿首。廿四日,涿州⑤书。
  (二)
  献岁⑥,伏惟石甫贤友,泰履增禧为颂。
  仆告假归里,于除夕在柏乡⑦接到廷寄,始知汉岸缺盐,仅剩一万八千引,为之骇然⑧。该省既先未催盐,而忽以缺盐入奏,令人莫测。如果属实,必须飞速赶往以应急需,且不可缓也。
  仆复奏之折,于初二日在顺德府⑨拜发,兹特补行咨发。如有应复之处,即可查照具详也。余详前次戈什哈⑩带回信内。不赘。此贺岁祺,诸惟朗照。不一。
  友人陶澍顿首。初八日,郑州旅次。
  正发函间,忽脚子到,递到来函,惊悉陶泉做古,不胜骇痛⑪之至,真梦想所不到也。
  公事侧目⑩者多,大费筹商。仆竟折回,由汴梁、宿州、凤阳而南,俟将来阅伍江西,再请回籍也。此间约计十四天可到(正月底可到)江宁。如有文书,可由仪征、滁州递来也。又启。
  再者,意庭之说,似可不必,正恐侧目者因以为鹄耳。统容面罄。又及。
  (三)日前在郑州接到石甫贤友专足⑬来禀,即经饬复。次日,在汴梁拜折,折回东路,由归德现抵宿州。约计本月廿二日渡江入城。所有一切,前书已缕。昨于宿州之西接有廷寄,即系初二日在顺德府途次复奏汉口催盐之件也。此事据湖广制军折称,截至上年十一月二十日,汉口仅剩盐一万八千余引,如果属实,不足供该岸数日之需,眉急无如此者。何以仆未启程时,未接该省一字之咨催,兹讷制军不向两淮催,而具折向京师催盐,其理尤不可解。此件现奉廷寄,仍须再行复奏一次,于接印折内同去,切不可迟望。
  贤友于日内即速查明各纲运赴楚岸之引共已若干,本年赴楚之引若干,已到岸若干,在途若干,现在仪征已捆将开之船盐若干。其汉口今年所售系何纲之盐,实在存岸尚有若干。先尽文书可据者查明开具清单,再向商人确细询明汉口销盐、存盐情形,赶于廿二、三到省,以便晤商一切也。
  途中草草,即候日祺,统希朗照。不一。友人澍顿首。十五日晡⑭,宿州书。
  (四)
  昨日行抵郑州,忽接陶泉做古之信,不胜骇痛。仆多年不归,幸得请假南旋,闻此恶耗⑮,兼值旁观侧目之秋,诚恐鹾事稍有跌驳,不得不赶回商酌,妥切办理。即日改道而东,由汴梁、归德赴南宿州回江宁。约计正月廿二日可到也。兹将折稿寄阅,足知梗概。至昨日由马递⑩发去之文书与信,想必先到,此时所悬念者,汉岸缺盐,望贤者严速催往接济,以免口实。余容面罄。即候近祺。诸惟两照,不宣。
  友人澍顿首。初九日巳刻中牟县⑩发。

附注

注释: ①本文根据道光二十年(1840年)《默斋公牍》平罗留馀堂藏版校勘,参阅路德撰《柽华馆文集》保存的《俞陶泉公牍序》校订。标题为编著者所加。②路德: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③青门:古长安城东南门,因其色青故称之。道光十六年(1836年)三月,俞德渊的灵柩自扬州起程归葬故里,四五月间途经长安路过此门。④小泉:应为少泉,俞德渊的弟弟俞德洵,字少泉,此处可理解为对少泉的爱称。⑤丐:乞求。⑥唯唯:指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高的人的应答,恭顺听从的样子。⑦研鞫[jú]:研究讯问。⑧庶狱:诸凡刑狱诉讼之事。⑨官廨[xiè]:衙门官吏办公房舍。⑩下士:古代官名最低级别称号。⑪沈霞轩:名云骧,字霞轩,道光十七年至二十年(1837—1840年)由进士任陕西府谷县知县(《府谷县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任韩城知县(《韩城县志》)。履任九月,移疾归。家居以著述自娱,有《构贻堂诗》《秦归草文集》。(《光宣宜荆续志》第241页卷八·人物·治绩)⑩司阍[hūn]:看门的人。⑬吾侪[chái]:我辈。⑩给使:供人役使。⑮矜伐:恃才夸功。⑩大僚:大官。⑰矧[shěn]:况且。⑱索居:孤独地散处一方。⑲固自:仍然。⑳奚:古代被役使的人。㉑恳恳:诚挚殷切的样子。㉒恳恳:诚挚殷切的样子。㉓氓俗:民俗。㉔怵惕[chùtì]:惊惧。㉕蘁[wù]:违逆。㉖廉访:按察使的通称。㉗方伯:清代地方长官,多指布政使。㉘龃龉[jǔyǔ]:原指上下齿不对应。比喻不协调。㉙谳狱[yànyù]:审理案件。⑩发奸:揭发坏人坏事。㉛摘伏:折服。㉜狡狯[.jiǎokuài]:诡诈狡猾。㉝投牒:呈递诉状或文书。㉞束发:青少年。㉟受书:接受文化教育。㊱通籍:出仕做官。㊲翰苑:翰林院别称。㊳贫窭[jù]:贫穷。㊴饫[yù]:饱食。㊵犁然:释然自得的样子。㊶圻[qí]:方千里之地。㊷启沃:竭诚开导辅佐君王。㊸揆度[kuíduó]:揣度估量。㊹改容:改变仪容。㊺羁留:在外地停留。㊻旦晚:早晚。比喻短时间内。㊼不次:不按平常次序(破格提拔)。㊽韩退之(768—824年):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㊾于清端:于成龙,字北溟,谥号清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㊿邓次庐:名其文,号次庐,江西崇仁县四都人(明清地方实行都里制,四都又称为嘉会都。《康熙瓯宁县志》中有知县事宝水邓其文,崇仁县有宝塘河,古称河为水,故其自称宝水人),监生。幼落魄,以艺自营,然立志不羁,酷耽书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建宁府志》卷十八第243页职官作康熙二十五年)例授福建省瓯宁知县,瓯瘠甚,自海氛蹂躏,继以藩逆倡乱,田尽荒芜,豪强兼并。蠹书诡洒,里长勒甲,种种弊生。次庐循行乡里,厘剔一清,又移学宫,建书院,置学田,葺城垣,广仓储,成桥梁,设义垄,创志乘。著有《牧瓯纪略》十二卷。考满,擢主事,民立去思碑。旋以浙江嘉兴知府致仕归。今子孙不详,迁寓。(《崇仁县志》卷八·宦业)。51两江总督赵公:赵弘恩(?—1758年),历仕康雍乾三朝,官至工部尚书、左都御史,堪称一时名宦。52钞胥:专事誊写的胥吏或书手。53舛讹[chuǎné]:错乱或错误。54雠校[chóujiào]:校勘。55匡济:挽救艰难时势,救助当今人世。56盩厔[zhōuzhi]:指陕西周至县。58宏道书院:明清陕西四大书院之一。 注释: ①原文为俞德渊撰《呈蒋励堂节相论苏郡三邑漕务书》。蒋励堂即蒋攸铦,道光七至十年(1827—1830年)在任两江总督,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文中有苏州府三县漕务之论,故断定本文为作者结束丁忧署理苏州知府任内所作。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年十三日,朝廷向蒋攸铦发出上谕,经苏州、松江知府知晓。俞德渊秘密查访,《呈蒋励堂节相》文中有“新正朔日”句,因此当在道光九年初。俞德渊查访完毕,将苏州府漕务的细节上报两江总督。呈蒋励堂节相的时间为道光九年(1829年)初,俞德渊在任苏州知府。②新正朔日:即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日。③钧[jūn]:对尊长或上级的敬辞,如钧安、钧鉴、钧座等。④白规:旧时劣绅在完漕时向地方政府索取的类似回扣的陋规。⑤寄庄: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⑥隐户:逃出本籍不服徭役的农户。⑦谆切:真诚恳切。⑧谕饬:饬,通“敕”。官府行文告诫。⑨穷檐:指茅舍破屋。⑩竭蹶[jué]:指竭尽全力。⑩第观:小处见大。⑫稔[rěn]:熟悉、习知。⑬烛照:烛光照射。⑭洞鉴:透彻了解。⑮廑:古通“勤”。⑯垂察:俯察,赐予审察。⑰幽隐:指隐蔽之处。 注释: ①裕鲁珊:即裕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同年:指同科乡试或会试考中的举人或进士。③周谘:即周咨,指多方征求意见。④锷[è]:刀剑的刃。⑤微权:权谋,机变。⑥韩魏公:指韩琦,封魏国公。⑦务容小人:韩琦大度容人的典故。韩琦在任北都的行政长官时,他的一个表兄弟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破损的坟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找不到一点瑕疵,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韩琦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把玉盏放在上面准备用它来饮酒,并向在座宾客劝酒。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吏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小吏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神色平静,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小吏说:“你又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韩琦的度量就是这样宽大。⑧范富欧尹:范指范仲淹,富指富弼,欧指欧阳修,尹指尹洙。⑨忌怨:妒忌怨恨。⑩大著:声名较大的官。⑪径情:任性;任意。⑫蹉跌:失足跌倒。⑩首邑:地位比较重要的县的县令。⑩首郡:地位比较重要的府的知府。⑮吕子呻吟语:指明代吕坤撰《吕子遗书去伪斋集十卷呻吟语》。⑯浑涵:博大深沉。⑰圭角:锋芒。⑱厥Dué]:气闭。⑲针砭[biān]:指出错误缺点。⑳啻[chì]:但、仅、止。㉑叨[dāo]:话多。㉒作吏:担任官职。㉓采择:选用。㉔驰思:驰念、遐想。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江宁府任内,应名曰:《致同年路应廷公》。回复毗陵郡(常州)同年某公私托一事。所谓“同年某公”并非不知其名,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作者有意隐去。根据文中内容,某公既为同年,又是阳羡人,即荆溪人。查阅嘉庆二十二年(1816年)丁丑科进士名录,具备这一条件的仅有1人,即荆溪人路应廷。据《光绪宜荆续志》卷八儒林录第243—244页载:“路应廷,字质轩。少失恃,奉严训,谨与吴辰邻居,昕夕切剧。遂于性理诸书尤精。举业,嘉庆丁卯举于乡,十年(即指十年后的丁丑年)成进士,以知县改铨镇江府教授。士子钦慕,从学者满横舍,署中多莳嘉卉,日手一编,登其堂,花香书韵,憺如也。在任二十余年,循资升翰林院典簿,遂告归。应廷攻古文,见称于吴德旋,年五十始学诗,德旋比之高,常侍其诗,与古文杂著,藏于家。生平束身矩矱,行谊粹然。其诲人也,不拘一格。镇江严太史保庸、李殿撰承霖、同里任太史泰、徐郡丞廷抡、程大令嘉燕,凡为才士为经师为循吏者,皆及门亲绪论焉。卒年七十七。”另据《谢元淮年表》载证: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一月,俞德渊到任荆溪县知县后,即与路应廷一起共事。②纳祐[yòu]:“祐”古通“佑”。纳佑即纳福。③毗陵郡:古地名,地在今江苏省常州市。④先容:事先为人介绍、推荐或关说。⑤硁硁[kēngkēng]: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⑥贻[yí]讥:招致讥责。⑦非徒:不但,不仅。⑧固:必然,一定。⑨关说[shuì]: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⑩天假之缘:指难得的好机会。⑪阳羡[xiàn]:清代荆溪县,今江苏宜兴市。⑫詈[lì]:骂,责骂。⑬夤[yin]缘:攀附权贵,拉拢关系,向上巴结。⑩正公:古代官名,指三上公。⑮均田: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⑯赵公:指赵公元帅,民间传说中的财神赵公旺。⑰谳[yàn]:审判定罪。⑱訾[zī]:古同“咨”。⑲吕新吾:即吕坤(1536—1618年),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官山西巡抚。⑳谬戾[miùlì]:亦作“谬盭”。悖谬乖戾。㉑樊准:字幼陵,少励志行,修儒术,永元十五年(103年)补尚书郎。㉒任棠:即任棠水。清正廉明,为民做主。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两淮盐运使任内。王竹屿:即王凤生,字竹屿,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倭迟:纡回历远的样子。③阅世:经历时世。④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形迹的朋友。⑤幸望:带祈求语气或表示客气的希望语。⑥渝[yú]:多指感情或态度改变或违背。⑦江华猺人:指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⑧度支告匮:诉说规划开支用度缺乏。⑨厚山宫保:即卢坤(1772—1835年),字静之,号厚山,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兵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广东惠潮嘉道、山东兖沂曹济道、湖北按察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陕西巡抚、山东巡抚、山西巡抚、广东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并以任陕西巡抚期间在平定回疆叛乱时转运粮饷有功加太子少保。卒后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谥敏肃。⑩军书旁午:军书,军队中来往的公文;旁午,交错纷繁的意思,形容军事繁忙。⑪仪:指仪征县。⑫云汀宫保:指陶澍。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⑩指道光十年(1830年)。⑭曷[hé]尝:何尝。⑮默园:刘肇绅,字子约,号默园。大懿仲子。由监生援例授两浙钱清场大使,嘉庆十七年(1812年)任浙江诸暨县知县(《诸暨县志》第十六篇);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任浙江平湖县知县(《光绪平湖县志》)。历迁湖北盐法道,署按察使。著有《默园集诗》,失于武昌兵燹(民国版《洪洞县志》卷十二·文苑)。⑯空中一击:指空中力量不堪一击。⑰饥溺:比喻生活痛苦。⑱珍摄:保重。⑲冲和:淡泊平和。⑳祷切: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急切。㉑统希明照:希望明鉴所述之诚挚。㉒无任驰思:不能胜任,驰思遐想。㉓悱恻[fěicè]:忧思抑郁。㉔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比喻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八月间。张丹村: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暌[kuí]:分离,不在一起。③音问:音讯,书信。④弥[mí]疏:遍布,分散。⑤腊:腊月。⑥俗务:世俗间的各种事务。⑦匆冗:急促繁忙,行色匆匆。⑧遥溯:追本溯源。⑨天际真人:天上仙人。⑩枨[chéng]:用东西触动。⑪尘容:尘俗的容态。⑫稽:停留。⑬鹾务:盐务。⑭伺:观察;钻空子。⑮渊:自称。⑯承乏:任官的谦词。⑰忽忽:快速。⑱迩[ěr]:近。⑲扬郡:扬州城。⑳狃[niǔ]:因袭,拘泥。㉑绳检:约束,限制。㉒束湿: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㉓安贴:平复。㉔耦俱无猜:双方都不猜忌。㉕荡检逾闲:形容行为放荡,不守礼法。㉖臆度:凭主观猜测。㉗宫保:指陶澍。㉘讵[jù]:岂。㉙星使:古时候帝王的使者。此处特指皇帝派到江苏的侍郎宝兴和大臣王鼎。㉚营弁:办事人员。㉛喙[huì]:鸟兽的嘴。㉜天宝:唐朝年号。㉝窾[kuǎn]要:空处,要害。㉞抚膺[ying]: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㉟贻讥:招致讥责。㊱芥蒂:心里的嫌隙或不快。㊲补廪[lǐn]:科举制度增生升为廪生。㊳偾[fèn]事:把事情搞坏。 注释: ①本文应撰著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农历三四月间。陆心兰(?—1832年):名言,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五品顶戴。清代政治人物。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道光十年(1830年)官江宁藩司。官至河南布政使,著有《政学录》。《中国名人志》有载。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载:“陆心兰方伯,浙江仁和人,庚寅官江宁藩司。尝仿《宋名臣言行录》,纂辑《国朝名臣名儒嘉言懿行》,汇为一册,悉取予家津逮楼藏籍,以资搜讨。”林则徐挽联曰:“台馆式前型,溯中外回翔,直节清严犹在望;藩屏联宦辙,怅老成徂谢,名贤言行未终篇。”②久稽:长期拖延。③惭悚:羞惭惶恐。④禔[zhǐ]:古通“祗”,恰好。⑤凝[níng]禧:江苏无锡古寺名。⑥曷胜[heshèng]:即何胜。用反问语气表示不胜。⑦抃[biàn]:拍手,鼓掌。⑧踰yú]:即“逾”。⑨匝月[zāyuè]:满月。⑩弊混[bìhùn]:作弊蒙混。⑪竭蹶[jiéjué]:经济困难。⑫弊坏[bìhuài]:破败。⑬鱼盐:鱼和盐,借指经营鱼盐的商人。⑭擅:越权自作主张。⑮翘企:盼望殷切。⑯王竹屿: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⑩书启[shūqǐ:旧时官署里专管起草书信等事的人。⑱臧否[zāngpǐ]:褒贬评论。⑲韪[wěi]:是,对。 注释: ①本文应撰著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间,曾以《上贺耦耕制府书》被收录于葛士浚辑《皇朝经世文续编》。贺耦耕即贺长龄,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曷[hé]胜:即何胜,用反问语气表示不胜。③铭感:铭刻在心,感念不忘。④闾阎:里巷。⑤睯[mǐn]:强横。⑥不啻[chì]倍蓰[xǐ]:不啻:不止。蓰:五倍。不止数倍。⑦尪[wāng]羸[lèi]:病弱,瘦弱。⑧管子:管仲,战国时,齐桓公相,主张通货积财,富国强兵。⑨积玩:积久玩忽。⑩桀Dié]:凶暴。⑪畛[zhěn]域:界限。⑫宫保:指陶澍。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⑬王竹屿:即王凤生。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⑩关目:秘密的事情。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原名《复贺耦耕师书》,原载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五十一·户政二十三·盐课二。路德闰生收录于《默斋公牍》卷上时名《呈贺耦耕师》。②悉数:全数。③重典:重要的典籍。④远害:避免和远离祸害。⑤星使:皇帝的使者。指侍郎宝兴和钦差大臣王鼎。⑥安贴:安定塌实。⑦遽[jù]:急猝。⑧偾[fèn]军:败军。⑨水贩:水上商贩。⑩极敝:极其破敝。⑪矧[shěn]:另外,况且,何况。⑫芟[shān]夷:除去。⑬撙[zǔn]节:节省。⑭筦[guǎn]钥[yùe]:锁钥。⑮维扬:扬州的别称。⑯踵:追随,继续。⑰希冀:希望得到。⑩放轶:缺失。⑲抑亦:也许、或许。⑳倒箧[qiè]:倾其所有。㉑摘自王定安撰《两淮盐法志》卷102。原载《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㉒差丁:古代指被指使办差的劳动者。㉓盘川:指差旅费。㉔窭[jù]:贫而简陋。㉕弊薮[sǒu]:弊病集中的地方。㉖外府牢盆:京都以外州郡官署管理的煮盐器。㉗刘晏:唐朝大臣,曾整理盐法,为改善唐朝经济状况做出了贡献。 注释: ①本文应撰著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以后,原名《复赵菊言方伯论南汝光票盐书》,原载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五十一·户政二十三·盐课二。赵菊言:即赵盛奎,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路德闰生收录于《默斋公牍》卷上。②南汝光:指河南省南汝光道。③杨海梁(1782—1849年):名国桢,字海梁,四川成都府崇庆州(今崇庆县)人。以举人入资为户部郎中,出任颍州知府,累擢河南布政使。宣宗推恩就擢巡抚,与赵良栋、岳钟琪两家比盛。杨遇春殁袭侯爵服阕,授山西巡抚,历官皆有声。道光七至十四年(1827—1834年)任河南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擢闽浙总督。寻以腿疾乞归,在籍食俸,数年卒。④中丞:明清巡抚的别称。⑤荩[jìn]怀:忠诚的心。⑥矧[shěn]:况且。⑦缕陈:详细陈述。⑧豫抚:河南巡抚。⑨力田:勤于农事。⑩四民:旧时士、农、工、商合称。⑪赐函:旧时书信套语。⑫短绌:短缺。⑬邹公眉:邹锡淳。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⑩观察:明清时道员的尊称。⑮履勘:实地勘测。⑯佥[qiān]:签。⑰祷[dǎo]:盼望。⑱朗如眉列:非常明白。⑲坦易:坦率平易。⑳町[tīng]:田界。㉑立异: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 注释: ①本文应撰著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九月以前。原名《再呈贺耦耕师》,原载葛士浚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四十二·户政十九·盐课一;路德闰生收录于《默斋公牍》卷上时题为《呈贺耦耕师》。②极地:极圈以内的区域。③恻怛[dá]:忧伤。④愀[qiǎo]然:不愉快。⑤款曲:殷勤的心意。⑥若然:如果这样。⑦陈图南:宋陈抟,字图南,隐居于武当山、华山。中国太极文化创始人。⑧张忠定:张咏,自号乖崖,山东鄄城人,北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三十三剑客图之一。⑨凋瘵[zhài]:凋敝,疾苦。⑩易易:简易,容易。⑩治忽:治理与忽怠。⑫蓍[shī]蔡:占卜。⑬甫:刚才。⑭窽要:关键,要害。⑮旗丁:漕运的兵丁。⑩少穆师:指林则徐。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⑰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⑱士人:古时读书人。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两江总督陶澍假归修墓刚刚启程和林则徐接署两江总督之际,具文时间应当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这是俞德渊病重向林则徐告假的书面文稿。林则徐据此会同护理江苏巡抚臣陈銮合词附《盐运使俞德渊病假委姚莹代理片》具奏,请准休假。②迭肃寸禀:迭肃,恭敬地一遍又一遍地。寸禀,谦辞,意谓对上级的小小报告。③均:通钧,下级对上级所用的敬辞。④垂鉴:向下照耀。⑤瓯:小盆。⑥无如:无奈,无可奈何。⑦公牍:古代文书。⑧翰:文辞、书信。⑨摄:保养。⑩遽:急速、匆忙。⑪俾:使。⑫翘企:抬起头、踮起脚盼望。⑬渎陈:轻慢地陈述。⑭饬:谨慎。⑩司篆:主管官员。⑩处膏不润:处在肥沃之地而不被润泽,意为清廉自律、不贪不腐。⑰遑:闲暇、空闲。⑱况瘁:境况劳苦困病。⑲区画:小小的谋划。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六年(1826年)创行海运之初、解职丁忧之前。②沙船:一种遇沙不易搁浅的浅水船。③耆[qí]柁[tuó]:耆,六十岁以上的人;柁,房架前后两个柱之间的大横梁。④仓廒[áo]:围起的园仓。⑤宪台:明清时布政使别称。⑥藩宪:明清时布政使别称。⑦道宪:道,明清时介于省和府之间的一级官员;宪,属吏对上司的称呼。⑧斛[hú]:古代常用容量单位。⑨枵[xiāo]:空虚。⑩倅[cùi]:副职。⑪赍[zī]:送给盗贼粮食。⑫陈磻石:唐懿宗咸通四年属臣,曾上书朝廷请造能载千斛大船从福建运米渡海到广州。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五年(1825年)奉委试办海运之初。②斛[hú]:中国旧量器名。③耆[qí]民:六十岁以上年高有德之民。④柁[duò]水:舵手。⑤跌斛淋尖:同踢斛淋尖。旧时盘剥百姓、多收赋粮的一种手段。⑥旗丁:漕运兵丁。⑦今岁:指道光五年(1825年)。⑧弊窦[dòu]:产生弊害的漏洞。⑨伊[yī]:彼。⑩使费:用于打点或贿赂的费用。⑪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⑫勾串:勾结串通。⑬苫[shān]:草帘子。⑭羡余膳缆银两:即膳羡银。清代漕运科目中膳夫银和羡余银的合称。⑮恺切:恳切。⑯川湖:指四川和湖南。⑰胪[lú]:陈列,陈述。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荆溪县知县(1819—1822年)任内。②寒素:家世贫寒之人。③叨:谦词,承受。④綦:极。⑤花户:旧时的户口花名册。⑥图:旧时区划地方的单位名称。⑦差胥:旧时官府中供派遣使用的衙役小吏。⑧揭禀:揭发报告。⑨三尺:指法律。⑩恺切:切中事理。⑪延伫[zhù]:久立,引颈而望。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九年(1829年)在江宁知府任内。②剀[kǎi]切:切实。③士习:士大夫的风气。④照得:查察而得。⑤四民:古时士、农、工、商的合称。⑥庠[xiáng]序:古代地方设立的学校。后泛指学校。⑦长别:永别。⑧诵法:称颂并效法。⑨醇儒:学识精醇的儒者。⑩风励:用委婉的言辞鼓励和劝勉。⑪乡党:家乡、同乡、乡亲。⑩学宪:即学政,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⑬按临:巡视。⑭岁试:明清时生员三年一次的考试。⑩提调:指挥调度。⑯抡才:选拔人才。⑰上江两县:上元、江宁两县。⑱欣幸:欣喜而庆幸。⑩放告:旧时州县官府衙门每月定期开衙受理诉讼的做法。⑳投词㉚详叙诉讼事由的状子。㉑大宪:旧时府吏对上司的称呼。㉒讼棍:挑唆人兴讼从中谋利的人。㉓拟罪:定罪。㉔遣戍:流放边地、军台戍守。㉕监毙:古代指囚犯因受刑、冻饿、生病而死在监狱里。㉖齐民:平民。㉗诪[zhōu]张:虚诳放肆。㉘殆:大概。㉙衣冠:指古代士以上戴冠,亦指士以上的服装。㉚遽:遂。㉛罕觏[gòu]:难得遇见。㉜勗[xù]:勉励。㉝卧碑:明朝禁止生员干涉词讼,刻石置于学宫之侧。㉞嘉赖:嘉许和倚赖。㉟怙[hù]过不悛[quān]:坚持过错,不肯改悔。㊱道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㊲末如之何:无法对付,莫可奈何。㊳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品性。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苏州府任内。②惰游:游手好闲。③五亩园:在苏州古城西北隅桃花坞西大营门。④犯科:犯法。⑤例禁:条例中明令禁止者。⑥活口:原指命案发生时在场而没有被杀死,可以提供线索或情况的人。此处似有贩卖人口之意。⑦狎[xiá]比:亲近,亲昵。⑧媟[xiè]:轻慢,污秽。⑨构词架讼:挑唆他人诉讼。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江宁知府任内。②纨绔[wánkù]:华丽衣着或浮华富贵人家子弟。③胶庠[xiáng]:周代大学和小学,后通称学校。④骰[tóu]:骨制的赌具,俗称色[shǎi]子。⑤杂沓:杂乱。⑥青衿[jin]: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借指读书人。⑦罔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⑧立饬:[chì]:上级命令下级。⑨遽[jù]:急。⑩通衢[qú]:大道。⑪提撕:拉扯;提携。⑫扶同:伙同。⑬巨猾:非常狡猾。⑭侯官林公:林则徐。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⑮臬[niè]:明清时提刑按察使的别称。⑯倡优:古代音乐歌舞杂技艺人。⑰歌伶:歌唱艺人。⑱声伎:同“声妓”。旧时宫廷及贵族家中的歌姬舞女。⑲阍[hūn]者:看门的人。⑳墀[chí]:台阶或台阶前的空地。㉑庑[wǔ[: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㉒贳[shì]:宽纵,赦免。㉓愧悚:惭愧惶恐。㉔惩儆:让人自己觉悟而不犯过错。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江宁知府任内。②民累:民众的劳苦。③綦[qí]:很,极。④行钱:旧时高利贷的一种。⑤市钱:市制重量单位,一市钱等于一市斤的百分之一。⑥圜[huán]法:流通财币的办法。⑦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地方。⑧第:但。⑨规利:谋求利益。⑩公议: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评议国家的事情。⑪熟筹:仔细筹划。⑩制钱:明清官局按形式、分量、成色监制铸造的铜钱。⑬愍[mǐn]:祸乱。形容强盗恶霸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⑭诰[gào]诫:借皇上的命令告诫。⑩具文:空文。⑯钱牙:旧时经纪人。⑰姑宽:姑息宽恕。⑱贾人:商人。⑩一:一旦。⑳牙侩[kuài]:牙人、市侩、商人。㉑廓清:肃清。比喻彻底破除、肃清积弊或陈言。㉒度[du6]:推测,估计。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江宁知府任内。机匠是指旧时从事丝、棉织业的工匠,俗称机器工人。②肩舁[yú]:通“肩舆”,代步工具,由人共同抬着东西走。③踰[yú]+墙:跳越墙垣。④睚眦[yázì]:指瞋目怒视,瞪眼看人。借指微小怨恨。⑤侧目:眼睛不正视对方,形容敬畏。⑥定例:常规,惯例。这里是指查定的案例。⑦满徒:全都法办而判徒刑。⑧上江二县:指江苏上元、江宁两县。⑨匠役:旧指给官府或官宦人家服役的工匠。⑩缧绁[léixiè]桁[háng]杨: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囚禁;桁杨,加在脚上或颈上的刑具,泛指刑具。⑩使酒打降[jiàng]:使酒,因酒使性;打降,以武力降服对方。⑫狗[xùn]隐:狥蔽,曲意掩饰。⑬奸宄[guǐ]:由内而起叫奸,由外而起叫宄。借指违法作乱的事情。⑭闾[lǘ]井:指房屋、水井等建筑物。⑮嗃[hè]矢:严酷的样子;矢:带响声的箭。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⑯戾[lì]气:邪恶之气。⑰独钟:特别集中,单独汇聚。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两淮盐运使都转任内。②水脚:水路运费。③督宪:清代总督的称呼。④引: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这里指重量或载量。⑤监掣同知:州一级负责监督管理的部门官员。⑥仪征县:在江苏南京一带,现已改为仪征市。此处特指仪征县令。⑦赍[jī]:帮助敌人做坏事。⑧遁迹藏踪:收敛行踪,实指不要作违规犯禁之事。⑨噬脐无及:咬自己的肚脐是够不着的。比喻后悔莫及。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初二日之后。此时距俞德渊上任两淮盐运使不足两月,应当视为他为整饬盐纲而发出的第一道谕令。②辛卯开纲:指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初二日开办的辛卯纲盐之法。运销纲盐的商人称“纲商”,每年法定各商贩上缴工商管理税的日子称为“开纲”,此处指当年各商贩上税的日子。③完纳:上缴税费。④急公:热心公益。⑤头桥:开利市的好日子。⑥使费:指用钱财打点、贿赂。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年初。②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③邑令:县令。④乐仪:有音乐配合的礼仪。⑤安定:指扬州安定书院。⑥梅花:指扬州梅花书院。⑦埒[liè]:涯际、界限。⑧山长:书院负责人。⑨宿德:年老有德。⑩皋比[gāopi]:讲席。⑪宏敷:广布。⑫声教:声威教化。⑩作养:培养,培育。⑭遗议:遭致异议和非议。⑮官课:指书院三个月考试。⑯师课:书院每月考试。⑩推原:分析、追究事情的根源。⑱盐政运司:盐运使。⑲榷盐:盐税并入盐价征收的措施。⑳揆[kuí]诸:审查度量思考。㉑畛[zhěn]域:两物之间的界限。㉒素怀:平素的希望。㉓未惬[qiè[:不满意。㉔该丞:俞德渊自称。㉕甲科:明清进士通称。此处指俞德渊登甲科。㉖先达:自谦语。意为我只不过比你们痴长了几岁,在前头考了进士。㉗莅官:到任。㉘士望:众望。㉙嘉惠:施予恩惠。㉚艺林:旧时文艺界或收藏汇集典籍图书的地方。⑨同志:此处指共同的志趣。㉜榜示:张榜公布。㉝代倩:冒名替考者。㉞乐育:喜欢培育人材。㉟长吏:地位较高的官员。㊱蔼然:温和善良的样子。㊲算缗[mín]:古时的一种税收。㊳灼然:明显的样子。㊴衡:公正公平的衡量与评价。⑩风化:教化。⑩斯邑:自己管辖的地区。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年(1830年)农历六月初四日,作者时在江宁知府任内。②藩宪:布政使、按察使的尊称。③织造:清代朝廷在江南设立的管理织造的衙门,当指江宁织造府。④巡道:明清时按察副使、佥事。⑤本府:当指知府,即俞德渊本人。⑥六合定中丸:清热解毒中成药。⑦合药:调配药物。⑧宪:古代省级地方政府各衙门的略称。⑨抑且:况且,而且。⑩甫:刚才。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两淮盐运使都转任内。②照得:查察而得。旧时下行公文和布告中常用。③脚私:私下搬运秘密不合法的货物。④买砠[jū]:疏通阻碍。⑤跑风:打探消息。⑥弊:弊端。⑦仰:旧时公文表示恭敬的句首语。⑧雇觅:花钱寻找。⑨引:运销盐卤的专用计量单位。⑩俟:等待,等到。⑪弊混:欺诈蒙混、图占便宜。⑫殊:特别。⑬兹:现在。⑭诣[yì]:旧时特指前往尊长那里。⑮桅水:旧时衙门盐司发给盐商用于盐船通行的票证。⑯引目:盐引票据的数目、排号、顺序等。⑰违玩:违背渎玩。⑱遽[jù]:就、遂。⑲儆:警告、告诫。⑳致干拿究:施加责任强力追查。㉑凛[lǐn]遵:严肃照办。㉒洞澈:透彻地了解。㉓翳障[yìzhàng]:遮蔽,阻挡。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两淮盐运使都转任内。“盐厮”指倒卖售盐票据的贩子。②皮票:旧时衙门行用的一种运盐票据。③桅封:在运盐船只桅杆上所做的标记。④水程:水路。⑤桅水:桅封和水程的合称。⑥官件:指旧时衙门颁发的证件。⑦弊混:欺诈蒙混。⑧纳课:交纳捐税。⑨稽迟:拖延停留。⑩殊堪:特别,足以。⑪国课民食:国家赋税和人民生活所需。⑫雇倩[gùqiàn]:出钱雇请。⑬俾得:使得。⑭何得:怎么能?⑮罹:遭受灾难或不幸。⑩合亟[héqì]:共同,屡次。⑰示仰:命令。⑱玩违:轻视违背。⑩以昭炯戒:以显示光明的警戒和庄严的威力。⑳凛遵:严肃照办。㉑穷诘[jié]:彻底查处。㉒瞽[gǔ]:瞎眼。㉓驵侩[zǎngkuài]:卖马的中间人,泛指经济人。㉔挟此术:依仗这样的伎俩。㉕安得:如何能,怎么能。 注释: ①根据《道光朝上谕档·道光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和三月四日两次出现“严定官民借端讹索”推断,本文撰著于道光十年(1830年)三月四日之后。俞德渊时在江宁知府任内。②接阅:接收、阅文。③邸抄:专指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抄件。④宋邵谷:贵州安顺人。字鲁诒、式甫,号芸皋。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⑤讦[jié]:揭发或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短处。⑥干[gàn]:关连,涉及。⑦怀挟:携带,包藏。⑧行:从事某种活动。此处指侦查或惩处。⑨胪[lú]列:罗列,列举。⑩切己:确实(伤害到)本人权益。⑪违制:违反制度。⑫律杖:按律杖刑。⑬枷号:戴枷示众。⑩系官:有爵位的在职官吏。⑮民人:即“民”,百姓也。⑩定拟:定案拟罪,作出判决。⑰问拟:审问罪犯,拟定罪刑。⑱旗人:清代编入旗籍的满族人。19问发:判决发配。⑳科条:法令条文。㉑至意:极深远的用意。㉒垂诫:垂示警戒。㉓愬[shuò]:古同“诉”。诉说,倾诉。恐惧的样子。㉔诪张:欺诳。欺骗迷惑他人。㉕迩[ěr]来:从某时以来;从那以来。㉖健讼:好打官司。㉗倚恃:依靠仗恃。㉘生监:生员与监生。㉙挟制:倚仗权势或抓住别人弱点强使服从。㉚越诉:越级上诉。㉛阴私:隐秘不可告人之事。㉜结撰:结构撰述。㉝洩忿[xièfèn]:即泄忿,发泄内心的愤恨。㉞迁延:拖延。故意耽误时间。㉟规避:设法躲避。㊱衙蠹[dù]: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㊲贪囊[náng]:储存贪污所得的私囊。㊳刁徒:刁恶之徒。㊴水懦民玩:懦:怯懦,软弱;玩:轻视。比喻法令、政策过宽,百姓就会轻视,不遵守,以至犯罪。㊵讼师: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㊶唆诱:教唆诱导。㊷益复:更加;越发。㊸底止:终止。44干己:关己。㊺不行:不办理。㊻满杖:一百杖刑。㊼涤虑: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46理遣:从事理上得到宽解。49屏置:舍弃。㊿缧[léi]绁[xiè]桁[héng]杨:牢狱刑具。借指犯法入狱。51贻:遗留。 注释: ①根据《道光朝上谕档·道光十年》三月七日出现“严禁州县书差扰害”推断,本文撰著时间为道光十年(1830年)三月七日之后,作者时在江宁知府任内。②恭录:恭敬地记载。③谆饬:上级教诲。④积蠹:多年的蛀蚀。⑤王铸:字铜士,号陵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二甲第88名进士,与俞德渊同科,翰林院庶吉士,改散馆授刑部主事。以宿学耆儒,晚年登第。留心部务,勤慎练习。力升郎中,京畿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擢广东雷琼道。调长芦盐运使,未抵任,改授湖南盐法长宝道。调浙江盐运使。署浙江按察使。所至有声,七十引疾归,优游林下十余载卒(《全椒县志·卷十》)。⑥两造:双方当事人。⑦结连:纠结在一块。⑧出控:起诉。⑨邻佑:帮助左邻右舍。⑩辄:就。⑪弋[yì]获:用带有绳子的箭捕获。⑫情弊:弊害情况。⑬饬:命令。⑭澈底:彻底。⑮恒:持久。⑯迨:等到,达到。⑰朦混:蒙混。⑩干碍:妨碍,关涉。⑲蠹役奸胥:犹如蛀食衣物书籍的蠹虫。⑳疑窦:可疑的地方。㉑止:只。㉒吓:恐吓。㉓贻:遗留。这里指“送”。㉔迨:等到。㉕责比:带为受责,带过。比:为,替。㉖欺罔:欺骗蒙蔽。㉗夫:句首文言发语词。㉘合邑:全县。㉙惮:怕,畏惧。30回护:庇护,袒护。31重干:严重牵涉。㉜抑:而且。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月两淮盐运使司任内。②孝廉:孝顺父母,办事廉正。③扬州孝廉堂:嘉庆年间盐政阿克当阿创建,附于梅花书院。举人们在此学习,每年有10次官课。④雅意:旧时敬辞,用于对方的情意。⑤贤书:考试中式的名榜。⑥胜会:即盛会。⑦校艺:考证、讨论艺术。⑧无如:怎奈、无奈。⑨赝:假。⑩代倩[qiàn]:请人代替自己做。⑩上冬:指道光十年(1830年)冬天。⑫星使:皇帝钦差大臣。⑬奏裁:奏请裁决。⑭六计:指在中国古代周代考察官吏的六项标准。《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办。”(《中国历代官称辞典》)。⑮奚克:怎么能。⑯崇重:推崇重视。⑰盖: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⑱胥:全、都、皆。⑲滥厕其间:滥竽充数。⑳滋:增添。㉑族:指有共同特点的某类人。㉒兹:现在。㉓复:答复。㉔附:附带。㉕膏火:求学费用。㉖释然:消除疑虑。㉗扄[jiōng]门:古代从外面关门的门闩、门钩等。㉘从新:重新。㉙肄业:学习。㉚止:只。㉛盘川:路费。㉜随课:入学。㉝惟念:只是考虑到。⑩教授:教学授课。㉟假馆:客居旅馆。㊱应课:参加考试。㊲悬缺:挂缺。㊳俟[sì]:等待。⑩指诘:指责,追问。⑩关查:拘禁审查。⑩情弊:作弊的情况。㊷玷:暇癖,污点。⑩服:担任,承当。㊹冠盖:此处指重要的府城。㊺络绎:指繁华、客流多、交通发达。⑩正复:重复,不止一个。㊼偕:一同。㊽邦:地区,地盘,领土。㊾晋谒:前来拜见。㊿稽:考核。51占毕:诵读,吟诵。52器识:才能见识。53罔非:无非。54邗上:指江苏扬州邗江。55知:智慧,聪明。56靡:顺风倒下,颓废。57独:仅有。58属:类。59盖:句首发语词。60或:有人。61难:指责,诘难、发难。62子:您。63教:教导,栽培。 注释: ①本文撰著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两淮盐运使任内。②梗顽灶户:煎盐场地的顽固拥有者。③首罪:罪行最重者。④完课:上交赋税。⑤灶业:盐业。⑥罹:遭受。⑦余西场:地名,在江苏南通余西古镇。⑧应升地亩:符合规定的土地面积。⑨蒂欠:延滞拖欠。⑩忝[tiǎn]:辱,有愧于。⑪綦[qí]:极,很。⑫讵甫:岂料刚刚。⑩极边:非常遥远的边境。⑭输将:指缴纳赋税。⑩效尤:明知错误而照样去做。⑯簿串:记账的簿册。⑩流水印簿:指记载官员名号、职位及其政事的花名册。⑱髻jì]子: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⑲层见叠出:反复出现。⑳化外: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不受外界影响,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㉑中土:中原地区古称。㉒荡地:积水长草的洼地。㉓正供:国家供给。㉔场员:旧时基层管理者。㉕显抗:明着对抗。㉖王章:天子的法律。㉗王大使:指王凤生,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㉘甫经:刚刚经过。㉙催科:催收租税。㉚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㉛得计:契合心意。㉜抑:然而,只是。㉝率土:境域之内。㉞恃众:依仗人多势众。㉟不获:没被逮住。㊱诛戮:诛杀,杀害。㊲揣:琢磨。㊳强狠:强很。㊴负隅:依靠险要有利地势。⑩自雄:自以为了不起。㊶王命:皇上的命令。㊷自外:自认为处在某个范围之外。㊸屡拟:多次起草。㊹愚氓:愚昧之人。㊺簧鼓: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㊻遽:就。㊼诚:实在。㊽揆:推测揣度。㊾剀切:切实。㊿俾:使。51合:与、和。52迷罔:迷惘,迷惑。53投首:投案自首。54饬知:通告诫知道。⑩首从:首犯和从犯。⑩生理:指做买卖。57率:坦率,率直。58悖逆不驯:犯上作乱不顺从。⑩改化:改变转化。60哀鸣:悲哀凄厉的鸣叫。61噬脐:噬,咬。后悔莫及。62止:只。63食毛践土:旧时常用作感戴君恩之辞。64庐舍:房屋,住宅。65输纳:缴纳。66钱漕:官府从水道运输征集来的钱粮。这里形容之多。67枭獍:枭:吃母的恶鸟;獍:吃母的恶兽。比喻不孝或忘恩负义。68宥[yòu]:容纳。69抑:而且。70清夜:清静的夜晚。71显戮:明杀。72冥诛:暗杀。73明正典刑:依照法律,处以极刑。74倚恃:依靠仗恃。75庇纵:庇护,纵容。76畔逆:叛逆。77兢兢自守:小心谨慎,遵纪守法。78畏法怀刑:敬畏法律,牢记刑罚。79恃强陷险:倚仗强势,铤而走险。80儆戒:使人警醒,不犯过错。81同罹宪典:一起受到法律制裁。82羞:耻辱。83仰体:体察上情。84化导:教化开导。85戒饬:劝诫,以(我 的)警告为戒律。86伏辜:伏罪。87兆衅:应为挑衅。88负荆:认错。89宽典:宽大的法令。90稔恶不悛:一贯作恶,不予悔改。91冥顽不灵:顽固不化。92窜匿:窜逃藏匿。93自贻伊戚:自留悲哀。94母:毋。95恻怛:悲痛忧伤。 注释: ①原载《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第204页《兰州古今碑刻·张太君孺人墓志铭》(李欣荣撰文):碑文楷书,共11行,满行40字。碑宽0.76米,高2.26米,厚12厘米。碑上端中心有“谟承燕翼”四个隶书字,旁边阴刻二龙戏珠图案。该碑原在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麋鹿沟吴家湾张家坟院,1987年移运乡文化站。俞德渊原名俞登渊。另:宁夏石大公路旁有张太君郭母墓,位于108道班北侧1公里左右处,东距石大公路10米,西距西长城50米。碑文为:“乾隆二十四年岁次己丑花下浣建,皇清待赠迪功郎郭公(讳)麦黄孺人张太君郭母之神道碑,孝男郭元媳唐氏率孙廷儒、廷弼、廷佑奉花。”姑且暂系此处,留作研究资料。②丁丑:指嘉庆二十二年。③八月既望:指农历八月十六日。④解元:乡试第一名考生。⑤丈夫子:儿子。⑥张锦芳:字文圃,清甘肃皋兰县(现属榆中县)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陕甘乡试解元。历任清水县训导、华州学正、平凉县教谕,后升任凉州府教授。学规严肃,一丝不苟,凡诸生行为失检者,批评教训,从不宽免,但从未以喜怒摒弃一个学子,故所到之处,皆受尊敬爱戴。回归故里后,倡修青城书院,并为之主讲,培养成就不少人才。其子良弼,增生,能弹琴,工吟咏,著有《竹石山房诗抄》(《皋兰人物传略》第33页)。⑦顿首:叩头的书面语。⑧年再侄:古代晚辈自称。俞德渊和张锦芳是嘉庆十二年丁卯乡试同年。⑨俞登渊:后更名俞德渊。⑩强圉:有权势的人。⑪赤奋若:古代星岁纪年法所用名称。此处指嘉庆二十二年。⑫壮月中浣之吉:农历八月中旬吉利的日子。 注释: ①本文为博施堂辑,原文标题为《伤科汇纂》(俞序),原载《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卷第101—103页,摘自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伤科汇纂》序,标题为编著者所加。《伤科汇纂》:古代伤科医学名著,编著者胡廷光(字晴川),见本书“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珠玉绮罗:泛指珠宝和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③裘褐[qiuhe]:粗陋衣服。④民彝: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⑤曼衍:散漫流衍或延伸变化。⑥月露风云:比喻无用、华而不实的文字。⑦染翰操觚:指提笔作文。⑧摭拾缀辑:指袭用现成的事例或词句编辑。⑨灾梨祸枣: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⑩奚:何。⑪方技:泛指有关医药的技术和知识。⑫星命:依靠星象学来论命理的方法。⑬堪舆:风水。⑭幽渺:精深微妙。⑩方药:即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此处指用药方所取之药。⑯啮[niè]伤:咬伤。⑰俄顷:片刻,一会儿。⑩上髎[liáo]: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⑲藏拙:故意不露锋芒,使外表看起来笨拙愚鲁,用于形容人谦逊、有意不冒尖。⑳轩岐之术:指医术。轩岐,轩辕和岐伯的并称。他们被视作中国医药的始祖。轩辕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岐伯是传说中的古代医家,《内经》托名他与黄帝讨论医学,以问答形式写成。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或轩歧之术。㉑都门:京都城门,借指京都。㉒山阴:指山西省山阴县,今朔州市。㉓萧山:古称余暨、永兴,属绍兴府,今浙江萧山市。㉔缕析:详细分析。㉕箧[qiè]藏:用箱子保藏。㉖浮词:不切实际的言词或没有根据的话。㉗望后三日:望,指望日,即每月十五日。此处指十八日。㉘藤月山房:俞德渊在京城的寓所名称。 注释: ①原载《养默山房诗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511册第604页,谢元淮著。谢元淮(1792—1874年):字默卿、钧绪,见本书“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己卯仲冬: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农历十一月。③临津:古称阳羡,清代荆溪县别称,今江苏宜兴市。④舟甫缆:刚刚用绳索把船拴住。⑤少府:官名,县尉的别称。⑥谦恪[kè]:谦虚而恭敬。⑦醰醰[tántán]:醇浓,醇厚。⑧固:本,原来。⑨不意:不料,意想不到。⑩众妙: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⑪毕臻[zhēn]:毕竟达到完善的程度。⑫琳宫: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⑩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⑭浚[jùn]发:很快显现出来。⑩机杼:比喻诗文创作中的新巧构思和布局。⑯卓乎:成语卓乎不群,指超出常人。⑰益:更加。⑱荆南:又称南平、北楚,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⑲燕赵:古代包括冀、京、津以及晋、豫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⑳落拓:放浪。㉑需次:旧时指官吏授职后按照资历依次补缺。㉒转饷:运送军粮。㉓编次:按一定的次序编排。㉔壬戌:嘉庆七年(1802年)。㉕庚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㉖幽奥:深远,深奥。㉗萍踪:形容行踪不定。㉘雪爪:即雪泥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㉙怀人:思念远行的人。㉚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⑨道达:说明,表达。㉜胸臆:内心深处的想法。㉝发抒:表达,表现。㉞性灵:人的精神、性情、情感。㉟规规:浅陋拘泥原貌。㊱幽微:细微、隐微、轻微、精微。㊲激越:激昂、激动。㊳郁勃:郁结壅塞。㊴腾踔:跳起,凌空。㊵胥:古代的小官。㊶岂徒:难道只是,何止。㊷恣:放纵,无拘束。㊸游遨:嬉游,游逛。㊹善权:佛教用语,是说多方巧言导人觉悟。㊺玉女:指侍奉仙人的女童。㊻铜官:古代官名,掌开采铜矿。历代均有类似设置。㊼冷署:冷落清闲的官署。㊽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㊾处之晏如:即处之晏然或泰然处之。⑩受代:受学,从师学习。51补官:补授官职。52下邳:古代邳国、邳州。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53贤豪:贤明豪迈。54泰岱:泰山,又名岱宗,故称。55摅:发表或表示出来。56蓄念:心中久有的念头。57幽情:深远或高雅的情思。58盥[guàn]手:洗手。古人常以手洁表示敬重。59俟[sì]:等待。60嘉庆庚辰季秋下浣: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农历九月下旬。 注释: ①作者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九月接替闻时霈担任江苏荆溪县知县,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调任长洲县知县,荆溪县知县由周遐福接替。本文当在作者长洲县知县或苏州府督粮同知任内所作。原载《荆溪县志·卷九·艺文志》第780~783页。②道臣:使臣。③盛惇大(1754—1825年):字仲甫,号南墅,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惇崇弟,嘉庆二年(1797年)中进士,官甘肃庆阳知府。④承乏:古代暂任某官职时的谦称,谓职位一时无适当人选暂由己充数。⑤厫[áo]:同“廒”,围起的园仓。⑥邮书来苏:苏当指苏州。⑦祲[jìn]:不祥之气。⑧捐瘠[juānjí]:饥饿而死。⑨平康:平安。⑩轸[zhěn]念:悲痛地思念。⑪元元:指平民。⑫爨[cuàn]:烧火做饭。⑬矢公矢慎:发誓为公与慎重办事。 注释: ①本文作于道光四年(1824年)长洲知县任内,原载《荆溪县志》卷九·艺文志第788—791页。②王忠烈公:王行俭(?—1645年),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明崇祯十年(1637年)登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后升至郎中。之后改荆州府知府、重庆府知府。张献忠攻破重庆被处死。③部曹:明清时京师各部司官之称。④编祭:安排祭祀。⑤隘庳[àibì]:狭小低矮。⑥禋享[yīnxiǎng]:升烟供物祭天。⑦道光甲申:即道光四年(1824年)。⑧丽牲: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⑨修举:兴复,恢复。⑩废坠:亦作“废队”,衰亡,灭绝之意。⑪趋事:办事,立业。⑫厥成:他的功德、功劳。⑩程劳:功劳。⑭颠末:事情自始至终的过程。⑮猘[zhì]:狂犬,疯狗。⑯架阁:指架阁库。⑰烈烈:猛火燃烧的样子。⑱婴城:环城而守。⑲巡远:唐代名臣张巡、许远的并称。安史之乱中,二人协力死守睢阳而垂名后世。⑳踠[wan]:骡马等脚与蹄相连接的弯曲处。㉑蹇蹇[jiǎnjiǎn]:忠直的样子。㉒俎豆[zǔdòu]:祭祀,宴客用的器具。㉓持持:庄重的样子。⑩门塾:闾门两侧之堂,为乡里教化之所。㉕寝堂:帝王陵墓的正殿。㉖耽耽:威严地注视,亦形容贪婪地注视。㉗皇皇:也作惶惶。惊惶不安的样子。㉘徒御:挽车御马的人。㉙尊匜[yí]:都是古代盛水洗手的用具或盛酒的器具。㉚式: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㉛翼翼:谨慎、严肃、小心。㉜正谊:本来的意义,正确的意义。㉝慕义:倾慕仁义。㉞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 注释: ①本文原文为《长洲县规定机户织席赴行投卖该行代客收席出入钱文概用足串制钱不得掺和沙壳禁钱碑》碑文(原碑在苏州浒墅关,碑高90厘米,宽50厘米),原载《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辑》第237页。标题为编著者所加。②勒石: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③黄埭[dài]:江苏镇名。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④望亭:江苏镇名。位于苏州市相城区。⑤生理:此处指做买卖。⑥牙行:古代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和价格的居间行商。⑦朋比:依附,互相勾结。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⑧机户:古代专门从事纺织业的人户或作坊。⑨射利:谋取财利。⑩业儒:以儒学为业。⑪刊石:刻石。光绪十七年苏州元和县勒石碑 注释: ①道光六年(1826年)俞德渊因母亲逝世,从苏州回到平罗家乡丁忧。是年皇上大赦天下,恰逢平罗县专祀文昌帝君,他应新任平罗知县李于沆之邀撰写纪念文章。原载《平罗纪略》,编著者重校。丁忧三年期间,俞德渊倡导文化昌盛,与平罗知县徐保字、知县李于沆、县丞胡士模、训导周系芬、典史王仲潮多有接触,在道光六年(1826年)坐落在县城东南隅的文昌阁重修落成时,新任知县李于沆邀请俞德渊撰写了《重修文昌阁碑纪》。这篇碑文被原任知县徐保字收录在《道光平罗纪略》一书中。这是迄今发现俞德渊在平罗留下来的唯一一篇遗作。俞德渊撰写《重修平罗文昌阁碑文》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高扬文化,昌盛教育,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文昌阁经过修葺,焕然一新,成为古“平罗八景”(即西园翰墨、北寺清泉、杰阁层荫、边墙晚照、马营远树、虎洞归云、磴口春帆、贺兰古雪)中的又一特色景观,各界人士奔走相告,竞相挥翰赋诗褒扬。清代大将军岳仲仙的《登文昌阁》赞扬道:“边城画阁最称雄,渠向西流客向东。乍扫松花开酒瓮,还翻麦浪索诗筒。檐鸦鸟度双声曲,殿角铃敲四面风。乘兴归来情不尽,一鞍斜趁夕阳红。”蒋延禄、王以晋、张梯都把“文昌阁”誉为“杰阁”,以《杰阁层阴》为题对文昌阁大加赞赏,蒋延禄的诗篇赞道:“和烟和雨柳阴间,高阁凌霄任往还。向晚开轩恁一眺,苍茫粉本落西山。”训导王以晋《良宵挥翰颂杰阁》:“丹梯上到最高层,帝座当头问欲应。趁尔诸生腰脚健,青云有路早宜登。”知县张梯饱蘸浓墨书开怀:“天府文光百丈开,陪风特起最高台。春秋灌献人无数,不是书生不上来。紫阁雕梁耸几层,窗开四面晓霞蒸。上头原近青云路,愿与诸生努力登。”即使是早已不复存在的文昌阁,仍旧引得当今文人墨客以其意而咏之。②文昌:即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仙,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③乾隆二十四年:即1759年。④庠武生:即庠生。科举时代府、州、县学生员。⑤倡:倡导,发起。⑥春秋二仲之月:指“仲春”和“仲秋”;即春秋两季的第二个月。⑦士筮[shì]日:古人即将外出做官占卜问吉凶的日子。⑧馂:通“飧”,吃剩的熟食。⑨励:图强、勉励。⑩御极:皇帝登基。⑪旧制:旧的格局、体制。⑫庑[wǔ]:高堂下周围的廊房和厢房。⑬踵事:继承前人之事。⑭嘉庆七年:即1802年。⑮甃[zhòu]:垒砖。⑩观瞻[guā3nzhān]: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⑰甲戌:指嘉庆十九年(1814年)。⑱鸠[jiū]工庀[pǐ]材:召集工匠,备齐材料。⑩刻:限定。⑳牖[yǒu]:窗户。㉑奥如:幽深。㉒圮[pǐ]:毁绝、坍塌。㉓黝垩[yǒ3uè]:涂以黑色和白色。㉔严严翼翼[yányányìyì]:形容庄重整齐。㉕役:工程。㉖乙亥:嘉庆二十年(1815年)。㉗襄:升到高处。㉘厥:向下挖掘。㉙併[bìng]:合并。㉚没:埋没。㉛俟[sì]:等待。 注释: ①本文原载《魏源全集》第十二册392—393页,是魏源代俞德渊撰著的一篇文章(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魏源”),原文署名为魏源。②爰[yuán]:于是。③李景峄(1771—1828年):山东省邹平县人,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④董:监督管理。 注释: ①这是俞德渊向陶澍和朝廷提出的第一道查禁走私奏折,被收编在童濂编纂的《(增订)淮北票盐志略》卷五《设卡》。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二十四日上谕:“陶澍奏与邹锡淳确细筹办一切给票抽税章程,与盐运使俞德渊会议妥办。”②苘[qǐng]庄湖:地在今江苏省赣榆县境内大沙河以南。 注释: ①本文节选自赵尔巽撰《清史稿·食货志·盐法》(简称《盐法》)卷一百二十三。原为俞德渊所作。标题为编著者所加。 注释: ①本文(旁注“俞德渊,平罗人,字陶泉,嘉庆进士,官运使。典6364”)为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月俞德渊写给三弟俞德源转交西安张澍的信,文章标题为编著者所加。2015年平罗留馀堂俞行芳主修《重修宁夏俞氏族谱》第352—353页所载《致张介侯大人》(信札)一文,因开印前原始资料有限,故校勘内容多有错漏,读者在对照阅读时以本文所载内容为准。张澍(1776—1847年),清代西北史地学者。字百瀹(伯瀹)、寿谷、时霖等,号介侯、鸠民、介白,清代著名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甘肃凉州府武威县(今武威市)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乡榜,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未几引疾归。后起任贵州省玉屏县知县、代理遵义县知县,代理广顺州(今贵州长顺县)知州,四川省屏山县知县,代理兴文、大足、铜梁、南溪知县。丁父忧,再起为江西永新县知县,署临江府(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通判,改江西沪溪县(今资溪县)县令。以缓漕免职。道光十年(1830年)引疾辞官。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南昌迁居西安,客居城内和乐巷专心治学,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后患眼疾失明,《清史稿》有传。所学长于考证舆地,以及姓氏谱牒。著述有七八十种,涉及经学、史学(地方史志学、姓氏学)、金石学、文学等,其《五凉旧闻》专记乡邦故实。补辑《汉皇德传》《魏周生烈子》以下关陇著述10余种。藏书处“二酉堂”所集地方文献为多。道光元年(1821年)刊刻《二酉堂丛书》(27卷),收书36种,其中21种集录唐代以前凉州地区(今甘肃、宁夏等地)文人著作,其中《三辅决录》《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故事》《凉州记》《西河旧事》《沙州记》《张太常集》《李尚书诗集》等是研究关陇和河西走廊的珍贵史料。著述宏富,著有《西夏姓氏录》(1卷)、《姓氏寻源》(45卷)、《姓氏辨误》(30卷)、《凉州府志备考》(40卷)、《续敦煌实录》(5卷)等。其中《凉州府志备考》中附《西夏纪年》《续黔书》《蜀典》《诗小序翼》《三古人苑》《三辅故事》《五凉旧闻》《黔中纪闻》《十三州志》《秦音》《养素堂文集》(35卷)、《养素堂诗集》(26卷)等数十种,未刊者多。②姜白岩:即姜炳璋(1707—1813年),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丹城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曾任四川石泉县知县。未几,改任江油县知县。继任江浦知县,率民筑堰辟田数千亩,民称“姜公堰”。60岁后归里讲学金华、鄞县。精于经学,兼长义理考据。纂有乾隆《象山县志》。著有《诗序广义》《读左补义》《周易通旨》《周礼提纲》《石泉县志》《尊乡集》《历朝纪元考》《白岩山人诗文集》等24种185卷行世,其中《诗序广义》《读左补义》被收入《四库全书》。③溯洄:追溯,追回。④辰维:对亲长使用的恭维语。⑤介侯:指张澍,字百瀹,号介侯。⑥餐卫:谓饮食调养。⑦清辉:清光。多指日月光辉,或指皎洁的月光,很明亮,照得大地一片清明,照在人身上心灵似乎也被洗涤过了。⑧曷胜:何胜。用反问语气表示不胜。⑨欣颂:欢欣赞颂。⑩膏秣[mò]:膏车秣马。常泛指车旅津贴。⑪服除:即除服。除去丧礼之服。⑫《诸葛忠武侯文集》:此书由清代张澍整理。1960年段熙仲、闻旭初根据张澍整理的《诸葛忠武侯文集》,用新式标点编排,并加注释,名为《诸葛亮集》,由中华书局出版。⑬芥航河帅:指张井,字芥航,肤施(今延安)人。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科进士,官至河东河道总督。道光年间曾在江南治理河务,有“河帅”之称,后因无功被清廷革职查办。有《二竹斋诗集》。⑭河帅:清代河道总督的别称。⑮卒读:读完。⑯玉溪三兄:指张美如(?—1834年)。字尊五,号玉溪,甘肃武威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陕甘丁卯举人,俞德渊的丁卯举人同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户部主事、户部员外郎。一生做官时间短,但在教育事业上却成绩卓然。足迹遍及武威、兰州、西安等地著名书院,培育英才遍布天下。诗作语言朴素,情景交融,后人辑录其诗为书《张玉溪先生诗稿》。清代享誉陇原的诗书画三绝名家,工山水,澹远似倪瓒,苍厚似黄公望。书画以山水景物为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流畅秀丽,在当时名望极高。清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评价其书画:“工山水,淡远似云林,苍厚似大痴。兴之所至,挥翰伸纸,顷刻立就。然不肯多作,故流传绝少。”现武威文庙保存有他的一些珍贵书画作品。⑰梓乡:即乡梓,比喻故乡、家乡、同乡。⑩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⑩不克:不能做到。⑳躬逢其盛:躬,亲自。亲身经历那种盛况。㉑神驰:心神向往。谓思念殷切。㉒庚寅:道光十年,时在1830年。㉓癸巳:道光十三年,时在1833年。㉔壬辰:道光十二年,时在1832年。㉕道殣相望:殣,饿死。成语。意为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㉖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㉗淫雨:久雨。㉘舍弟:谦辞,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此处特指俞德渊的弟弟俞德洵。㉙关垂:关怀垂爱。㉚逾格:破格。㉛铭佩:感念钦佩,铭记不忘。㉜莫释:没有解开。㉝开元占经:唐代一部比较重要的文献,对以农业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作了总结。㉞倩[qiàn]人:谓请托别人。㉟青门:在西安市区。㊱端泐:书信用语。谓专为某事而写信。㊲侍生:清代翰林后一科入馆者的自称。 注释: ①此为陶泉公从政六字至理名言。其中“科派”是摊派力役、税赋或索取钱财;“听断”指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②此联由陈文述转赠陶泉公,后作为陶泉公两淮都转署听事联和座右铭。③此为两淮都转署听事联。 注释: 原载陶澍撰《皇清诰授中议大夫两淮盐运使显祖考陶泉府君行述》。 注释: 原载《陶泉公入名宦祠详文并事实册》。植品:树立人品,培植好的品行。 注释: ①圭璋[guīzhāng]: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仪式时手持的两种玉质礼器,引申为指人品高尚,有圭璋之质。②膺:担当,接受重任。③黄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美称,如称县令为“七品黄堂”。④擢[zhuo]:选拔、提拔。⑤总鹾[cuo]:鹾,盐;总鹾这里指总理一方盐务的官。 注释: ①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二十六日,陶澍以宫保尚书、两江总督阅兵察吏,巡历盐池至海州。偕林则徐、俞德渊、邹锡淳(字公眉)、谢元淮(字墨卿)及陈文述、王梦龄、许乔林等诸同事,首次登览云台山,升香三元宫,山僧乞书,赋七律诗四首相送。陶澍《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原韵第一首:“振衣直蹑苍梧上,万里瀛云郁此台。眼底地形山岛在,域中山势两条来。黄流一气包淮海,青顶双峰夹雨雷。传与鸒鸠应一笑,十洲风景信悠哉。”第二首:“石级层硪手历扪,刚如灵岳访天孙。山空一任云今古,潮远能回日晓昏。每怪齐人夸北海,浪传秦帝表东门。江河路莫朝宗永,可是鳌维此柱尊。”第三首:“曾闻舶禁限当年,画地抛荒事偶然。都郁久知洲即岛,桑麻今变卤为田。却缘王海疎禺䇲,欲引神仙渡悬船。泽雁归来雊雉满,早麰香送午风宣。”最后一首为:“半生自慨牛马走,长啸忽闻鸾凤声。海阔天空有斯境,水流花开无世情。迳思结伴拾瑶草,可许上仙贻玉英。夕济郁洲倘能赋,述初何日遂鸿征。”陶澍吟罢,林则徐作《次韵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唱酬四首(次韵诗略)。林则徐吟罢,俞德渊紧跟其后以《次韵〈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步陶澍诗原韵次韵唱酬了这四首七律。其一首联描述郁州山古今青翠、云气苍茫的景象;其一颔联赞颂陶澍在云台山寺庙映照下阅兵海上的盛事,“千重金碧”形容云台山三元宫建筑群金碧辉煌、光彩照人的景观;其一颈联慨叹如此声威远播之胜事,竟有一个甲子先后两次的巧遇,俞德渊自注曰:“乾隆壬辰(1772年)公同乡崔吉升(即崔应阶)宫保阅兵海上曾至此山,因重辑《云台山志》,迄今已周甲(即六十年)矣!”其一尾联以誉美陶澍在阅兵海上之际登临云台,堪称壮观作结。其二首联俞德渊自注曰:“山多唐宋人石刻。”其二颈联俞德渊自注曰:“公诗注云:‘阶级比岱顶之天门尤峻。’”其二尾联俞德渊自注曰:“沙堤接引:为云台山二十四景之一。”其四首联俞德渊自注曰:“山极高处为青峰顶,建三元宫。”其四颔联既有对山水的挚爱,又有对生活的涵泳至察。尾联以誉美陶澍在阅兵海上之际登临云台,堪称壮观作结。山水之于文人,已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山高路远,无论物质和精神的包袱多重,只要信念的红绸猎猎招展,一切便会化险为夷。一身轻松踏冰雪去凭栏远眺,去扪摸星辰变幻的潮汐,去谛听仙槎泛海的喧声,去寻觅新城涌潮的蜃气。俞德渊以两淮盐运使陪登,并步陶澍诗原韵和唱四首,后人刻于云台山得存,原载《云台新志》卷四(诗题《次韵〈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为编著者所加)。次韵:旧时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的一种古体诗写作方式。②陶云汀:陶澍。详见本书“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③云台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④终古:久远。⑤郁州:唐代称海州,今天连云港市。⑥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⑦层台:重台,高台。⑧胜事: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⑨甲子: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⑩熠爚[yìyuè]:光辉闪耀,光彩明亮。⑪篆壁:古为官印代称。此处是对别人名字的敬称。⑫藤萝: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爱以其为题材咏诗作画。⑩次第:依次。⑭扪:按,摸,扪心自问。⑮筼筜[yúndāng]:竹名。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⑯鲸波:惊涛骇浪。⑰蜃气:亦作“蜄气”。一种大气光学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⑱仙梯:登上仙界的阶梯。⑲泰岳:五岳之首泰山。⑳一痕:一线痕迹。常形容缺月,等于说一弯。㉑秋练:洁白的丝绢。㉒吴门:历史上作为苏州的别称。㉓沙堤: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㉔旦晚:早晚。比喻短时间内。㉕陬[zōu]:角落。引申为山脚、土山。㉖几经:经过许多次。㉗晏然:晴朗。寓意安宁安定。㉘雪海:景色。白色海涛。㉙劚[zhú]:锄。㉚水村:水边的村落。㉛篱落:栅栏。 ㉜烟岛:烟波中的岛屿。㉝帆樯: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㉞哀鸿:悲鸣的鸿雁。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㉟安集:安定辑睦。㊱恩纶:恩诏。帝王降恩的诏书。㊲金阙[jinquè]: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㊳虚声:虚名、虚誉。㊴轩冕[xuānmiǎn]: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此处借指为官。㊵湖海情:从各地来这里(做官)的友情。㊶浥:湿润,沾湿。㊷瀣[xiè]:常与“沆”连用,即“沆瀣”。意为夜间的水气。㊸芝英:传说中的瑞草。㊹蓬莱:山东蓬莱阁自古就被誉为“人间仙境”。㊺轱:车辕前端下垂的木棍,停车时靠它拄地以保持车厢平衡。㊻旅雁: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注释: ①道光十四年(1834年),江苏按察使李彦章在高邮露筋祠左侧建三十六湖楼题名并纂《露筋祠志》。三十六湖楼落成后,时任两江总督陶澍为该楼书写了匾额,江南河道总督麟庆、两淮盐运使俞德渊以及李赓襄、阮元、齐彦槐、陈用光、陈文述、朱为弼、清恒、陈銮、李景襄等当朝状元、进士和名人贤士,应李彦章邀请参加了落成宴会。李彦章命定生女士许淑慧作手卷《三十六湖楼图》一幅(见卷首彩页),手卷写成后,即请上述12位名人“海正”,并分别题了跋。图二为许定生女士手卷,道光十四年(1834年)五月初十日,俞德渊为该手卷题诗作跋。关于三十六湖楼四周的风景盛况,麟庆作了精彩的描述:登楼“俯视东北,绿阴亏蔽,河水靓深,篠岸柳岸,远近映带。南侧饰垩涂丹,缀以绮树。西侧柳摇荷茁,翠色上浮。凭栏四造,只见水光映天,涵青蓄黛,帆影出没,若有若无”。如今露筋祠和三十六湖楼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许淑慧这幅绢本设色的《三十六湖楼图》手卷了。俞德渊的题跋也作为他生前留下的珍贵手迹有幸得以保存。标题为编著者所加。作者为《许淑慧三十六湖楼图》题跋。②露筋祠:在江苏高邮露筋镇,俗称娘娘庙。人们为了纪念和颂扬露筋女的贞节而建。历代文人雅士每到高邮,总要前去凭吊一番留下诗文墨迹。③湖山: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④倦眼:倦于阅视的或疲倦的眼睛。⑤三十六湖楼:在露筋词左,今已不存。⑥道光甲午:指道光十四年(1834年)。⑦榕园仁弟:即李彦章,见本书“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⑧云汀宫保:指陶澍,见本书“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⑨口占:指即兴作诗,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⑩就正:向人求教,以匡正学识文章的讹误。常用作谦辞。 注释: ①原载清丁绍仪撰《古人佳作》/《听秋声馆词话》(卷二)。注文为:“唐宋歌曲,每以边地为名,如甘州、伊州、凉州,皆隶今之甘肃,其人宣善歌,顾无闻焉。”曰:“余辑国朝词综补缺,甘肃、广西二省无可采访。向见春闺倦绣图一轴,上题菩萨蛮云:(内容如上—编著者注)。词甚佳而无款识,辨其章为‘陶泉’二字。忆道光中俞都转德渊,字陶泉,甘肃平罗人,由江宁知府荐擢两淮运使。词未必都转作,姑系之都转名下,以补陇西之缺。同治八年(1869年)己巳秋九月,丁绍仪识于福州寓庐。”②故故:屡屡;常常。③倚遍阑干:深闺女子百事俱厌的忧烦苦恼。④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⑤父忠子孝联:道光九年(1829年),俞德渊以苏州府知府任,写给顾充永及其子顾凤山的父忠子孝匾,此联为匾额配联。后以匾联配悬于苏州楼门。顾充永,字长发,六安州庠生,移居娄门。乙酉被执不屈,受刃死。子凤山,字鸣岐,冒锋镝寻父尸,得血衣,葬三乡庙侧,终身庐墓,哀感行人。又给联云:惟全受斯克全归,餐刃饴甘,慷慨杀身成志士;非此父不生此子,抱衣血染,艰难营葬恸孤儿。(郡绅石韫玉、何桂馨撰传,祔祀复旧祠)⑥惟:能够。⑦全受全归:成语。封建礼教认为人体来自父母,当以完体还之于父母。⑧饴甘:即甘饴,以苦为甜。⑨抱衣:英雄衣。指侠客、义士、绿林英雄这类人物穿的衣服。⑩营葬:办丧事。⑪恸:极其悲痛。⑫听事联:两淮都转署,此联由陈文述转赠俞德渊,后作为俞德渊两淮都转署听事联和座右铭。此外,清代佚名者撰写的两淮都转署戏台联“新声谱出扬州慢;明月听来水调歌”姑且暂系此处。⑬馈问:馈赠慰问。⑭耆[qí]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泛指老年人。⑮俞德渊在任知府期间,赞扬清代苏州学者顾震涛(1790—1840年)立言立志。这是当时所作的赠联。⑯胶庠[jiāoxiáng]:周代学校名。周代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为学校通称。⑰桑梓:指家乡、故乡。古代人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其代称家乡。⑩本跋语是俞德渊为沈谷《仿古山水册》所题第21款之跋。沈谷为侯官(今福州)曾颐吉妻。此册为苏州名人或苏州状元、官宦仕大夫为纪念沈谷所作的诗文、跋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⑲甲申:指道光四年(1824年)。⑳既望:农历十六日。㉑茂苑舍:俞德渊寓所(或书斋)名。俞陶泉名言:“少科派、勤听断”暂寄于此。这是俞德渊的六字至理名言。清三代(道光、咸丰、同治)帝师祁寯藻与四川候选知县牛树梅郊游时,祁寯藻将这一名言书赠之。牛树梅还将其作为自己的从政格言。其中:“科派”是摊派力役、税赋或索取(钱财);“听断”是指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 注释: ①这首诗是俞德渊为顾震涛撰《吴门表隐》书成而作,标题为编著者所加。顾震涛(1790—?):苏州顾氏家族成员之一,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事迹无考。在历史上虽是一个无功名的下层士人,但其撰著的《吴门表隐》共有602人题诗作序,本篇诗作就是其中的一首。该书二十卷,有附集。自云:“是书止载三邑境内,只录志所未及。间有虽载志中未能明晰者,重言申明,故名《吴门表隐》。”是说这部书是苏州方志的补充。该书在方志学中有一定影响,是研究苏州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②彦先:顾荣,字彦先,吴国人。③枌榆[fényú]:汉高祖即位后于秦故骊邑移置的新丰县枌榆社。④表隐:俞德渊指顾震涛撰著的《吴门表隐》。⑤斝[jiǎ]:古代青铜酒器,圆口,三足。⑥觚[gū]:古代青铜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注释: ①原载清汪嫈[yīng]撰《雅安书屋诗文集》二卷/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汪嫈,字雅安,清末歙县才女。嫁同县程鼎调为继室,好读书,工诗文,通儒家言,诗文皆雅正。诗风冲和淡雅,尤擅古风。病将卒,为诗曰:“秋风一叶落,余亦归荒墟。”遗书戒其子葆,言家事至详。著有《雅安书屋诗集》存世,全卷小楷,结体疏朗,工稳含蓄。《清史稿卷五百八·列传二百九十五·列女》有传。俞德渊诗作标题为编著者所加。②机丝:织机上的丝。源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七》“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之句。③镫:挂在鞍子两旁供脚登的东西,多用铜铁制成。④云签:道家的典籍。⑤笈:书箱,负笈游学。⑥伊川礼乐:指程伊川见僧人行堂曾发过“三代礼乐,盖在是乎”的感慨。⑦宗风: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 注释: ①本文原载《清代朱卷集成》第36册第285页。同治甲戌科:指同治十三年(1874年)恩科会试。朱卷:科举试卷的称谓。明清两代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在乡试和会试场内,应试人员的原卷(即墨卷)须弥封糊名,由誊录人用朱笔誊写一遍,送交考官批阅,因此称为朱卷。应试人员考中后,将本人在考场中所作之文刊印赠送友人,也叫朱卷。这种朱卷先载姓名履历;继载始祖以下尊属及兄弟叔侄,妻室子女;附载受业、受知老师;最后选登自己的文章或诗词数篇。这次的考试题目有三道,分别为《子曰:君子坦荡荡》《自诚明谓之性》《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②道光丙戌年:即道光六年(1826年)。此处记载为“官年”,即在清代有关的本人自订年谱所记生年与会试朱卷履历中所记生年对比,所填履历生年(官年)都比年谱所记生年要小,有的相差3至6年。《宁夏俞氏族谱》中记载的实年为癸未年,即道光三年(1823年)。③廪贡生: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廪生,明清两代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为岁贡。贡生,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④民籍:清代民之著籍有,民籍、军籍(亦称卫籍)、商籍、灶籍四别。将不属于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等编入民籍。⑤内阁中书:清代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的官名。俞寿祺在任内阁中书时的经历:据“台湾中央历史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汉票签登录号164968—001)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六日移付典籍厅本处候补中书俞寿祺,于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初九日到阁行走,七年(1868年)五月二十二日丁忧,九年(1870年)闰十月二十八日服阙到阁,今因资斧不给,不克进署当差,呈请给假出京就近措办”。 注释: ①敕:古代帝王的诏书、命令。②赠:对相当级别官员已去世父母或祖父母的虚衔封号。③诰: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④封:对在世官员称“封”。⑤累赠:多次受封,官阶一次比一次高。⑥貤封:官员以自己所得封诰,请求改授远祖、伯封或外祖父母等。妇女称貤赠。⑦授:对其本人称“授”。⑧虞衡: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⑨云骑尉:正五品武散官名。⑩例赠: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已去世的父祖辈。⑪绩学:指学问渊博的人。⑫未入流:明清官阶不到从九品的职官。⑬忠义祠:即忠义祠坊。在江苏常州,建于明正德年间,专祀文天祥。⑩业儒:以儒学为业之人。⑮恩骑尉:正七品武散官名。⑩世袭罔替:爵位承袭种类之一,所得爵位由朝廷授予诰命,世代承袭不降爵。即父辈是亲王,子辈还是亲王,世世代代都是亲王,除非获罪削爵了。⑰峭:峭[qiào]:山尖。 注释: ①张仰山(?81894年):名景潞,号仰山,《甘肃新通志》作张景鲁。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赵雪堂:名芝,字雪堂,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人。清代画家,擅长人物、山水。③王晓园:名晓园,字以晋,陕西咸宁(今长安县)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任宁夏平罗训导(正八品)。清代诗人。曾作《贺兰夏雪》:“白帝威生万壑间,炎天不改暮冬颜。翻疑五月江城笛,吹散梅花落满山。”又作《北寺清泉》:“近山便有白云迎,入寺凝神听磬声。妙有甘泉供客饮,尘心涤尽道心清。”再作《磴口春帆》:“曾闻青冢在津头,过客扬帆触旧愁。魂逐桃花三月浪,朝东犹望汉宫流。”均为平罗古八景组诗之一。④金可亭(1814—?),名国均,字阶平,号秉之,又号可亭,湖北黄陂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戊戌科进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殿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出任会试同考官、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任陕甘学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出任江南乡试副考官;咸丰二年(1852年)升为侍读学士,再次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在上书房行走,六月授口郡王读。余事不详。⑤王啸舲(?—1870),名祖培,字啸舲,顺天宝坻(今天津宝坻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进士,翰林院编修。历任陕甘学政、贵州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广东主考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同治九年典试广东,病故于江西途次。⑥吴竹言,名福年,原名梦龙,字竹岩、竹言,号简岩,浙江钱塘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科殿试恩科传胪大典,赐探花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任贵州乡试副考官。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出任陕甘学政。咸丰三年(1853年)出任会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咸丰六年(1856年)任翰林院侍读,署日讲起居注官。咸丰七年(1857年)入值南书房行走、侍讲学士,照料恭亲王奕轻读书。⑦沈经笙(1818—1880年):名桂芬,字经笙,四川潼川府乐至县人。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⑧林育泉:名发深。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三甲第101名进士。⑨贾松岩,名元涛,字少瞻,号松臣、松岩、松埏,山东历城人。咸丰十年(1860年)中二甲第37名进士,历任秦州府、巩昌府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陕甘回民起义,奏请朝廷办团练以镇压。⑩唐根石(1805—1891年),名壬森,字学庭、叔未,号根石。浙江兰溪城南桃花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值太平军兴,屡上疏献策。太平军攻占苏、常,严劾两江总督何桂清。旋授太常寺少卿,转大理寺少卿,升太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绪三年(1877年)辞官回籍,留心乡邦文献,总纂《兰溪县志》8卷;著《弗学斋诗文集》散佚。⑪何棣珊,名廷谦,字棣珊,安徽定远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乙巳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多省学政和主考官。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著有《退思堂诗文集》《云路指南》等。知名书法家,有多幅书法作品传世。⑫曹心仪,名贻诚,字心仪,湖北武昌府江夏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殿试二甲第78名进士。⑬朱实甫(1826—1892年),名学笃,字祜堂,号实甫。山东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咸丰九年(1859年)中二甲第1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同治元年(1862年)充国史馆协修、纂修,实录馆协修、纂修。同治三年(1864年)补湖广道监察御史。同治四年(1865年)充任会试同考官。同治五年(1866年)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同治六年(1867年)任甘肃宁夏府知府。同治八年(1869年)以道员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命督修黄河工程并加盐运使衔。后归里课教多年。⑭黄泽臣(1832—1897年),名毓恩,字泽臣,湖北钟祥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殿试二甲第12名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福建布政使。 注释: ①繁缺:指政务繁忙的官职。②条达:条理通达。③叶[xié]:通“谐”,和谐、和洽、合。这里是还没有处理好的意思,即尚未合韵。④妥惬:稳妥惬意。⑤聚奎堂:北京贡院十八房之一。 注释: ①力胜:奋力战胜。②出位:指超出自己的职位言事。③格致: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④位育中和:即中和位育。不偏不倚,谐调适度;各守其分,适应处境。⑤递衍:依次衍生,逐步演变。⑥贞固:守持正道,坚定不移。⑦委蛇[wēiyí]:见逶迤。形容随顺。⑧遗大投艰:成语。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⑨临事:遇事或处事。⑩张皇:惊慌失措或炫耀、轻狂。⑪巳事:即祀事。⑫系恋:牵挂依恋。⑬泮奂[pànhuàn]:闲适自在。⑭跼蹐[jújí]:局促不安。⑮逸志:超逸脱俗之志。⑯夕惕朝乾:指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⑰险巇[xianxi]:形容山路危险,泛指道路艰难。⑱守理:遵守事理。⑩合德:同德。⑳困心:心意困苦,表示费尽心力。㉑陂[bēi]:山坡;斜坡。 注释: ①自诚明谓之性: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②溯:追本溯源。③天道:即万物的规则和道理。④赋畀[fùbì]:天赋的权利。⑤惟均:只有全部。⑥天事:上天对人事的反映。⑦乂[yì]:有才德的人。⑧已人:指已经过世的人。⑨昭旷:开朗豁达。⑩天亶[dan]:帝王的天性。⑪靡遗:没有遗漏,毫不遗漏。⑫绝诣:指极高的造诣。⑩利贞:和谐贞正。⑩元亨:大通大吉。⑩于穆:对美好的赞叹。⑩外铄:外因。⑰盛德:有高尚品德的人。⑱钦明:对君主的颂词。⑲允恭:信实而恭勤。⑳允塞:满足。 注释: ①大贤: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②懋[mào]:使人努力上进。③玉瓒[zàn]:古代礼器。④皇度:皇帝的品德和器量。⑤柔嘉:柔和美善。⑥匪惟:非但,不只。⑦骏业:宏伟的事业。⑧群黎:万民,百姓。⑨议道:探讨治国之道。⑩自已[ziyǐ]: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多用于否定式)。⑩意覃[tán]:精意覃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⑫承休:承受美善。⑬绍嘏[gǔ]:指三国人物里的袁绍和傅嘏。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傅嘏(209—255年):字兰石,北地郡泥阳县人,三国时曹魏官员,曾辅助司马师及司马昭兄弟。⑭攘[rǎng]夺:掠夺。⑮泯泯棼棼[mǐnmǐnfénfen]:纷乱的样子,比喻社会秩序混乱。⑯渐仁摩义[jiānrénmóyì]: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⑩制事: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⑱陈畴:字廷琚,一字寿田,古县人,省居。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初令楚中,借补桂阳州州同。州多积案,详为清理,深得民心。调宁乡,贤声日起。⑩发宪:发号施令。⑳惇dun信:重视信实。㉑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㉒秉彝[bǐngyí]:持执常道。㉓夐[xiòng]:远。 注释: ①无逸:不要贪图安逸。②五言八韵: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诗体,也叫“赋得体”,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多用于歌颂皇帝功德之语。③唐相:指唐代名相房杜、姚宋娶太宗二女,历大唐六帝,绝无仅有。④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令狐德棻主编,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⑤献纳:委婉地提出意见以供接受采纳。⑥殷:充裕。⑦谏草:谏书的草稿。⑧骏烈:盛业。⑨藻绘:文辞、文采。⑩鸿文:巨著、大作。⑪黼[fǔ]座:古代帝王的宝座。⑫宵昕[xiāoxīn]:夜里和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⑬戛玉[jiáyù]: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⑭铿金[kēngjin]:来自成语“铿金霏玉”,形容文词音节铿锵,不同凡响。⑮鸣盛:歌颂盛世。 注释: ①孙玉庭: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魏元煜: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③据军机大臣处上谕档记载:本折上奏前,于“道光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孙玉庭等奏,会同保举俞德渊等六员,准于江苏本省遇有府缺调补”。“道光二年正月三十日,上谕:孙玉庭等奏调补省会要缺知县一折,著照所请,江苏长洲县知县,准以俞德渊调补该部。知道!钦此。”④冲繁疲难:清雍正年间,由广西布政使奏准,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以便选用官吏。按照雍正皇帝当时的解释是: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县的等第高,字数就多,反之,字数就少。冲繁疲难四字俱全的县称为“最要”或“要”缺,一字或无字的县称为“简”缺,三字(有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三种)为“要”缺,二字(有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六种)为“要”缺或“中”缺。⑤俸满: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清会典·吏部七·文选清吏司四》:“京官以历俸二年为俸满,外官以历俸三年为俸满,未俸满者不入俸深班推升。”⑥俞允:应诺之词。后即称允诺为“俞允”。多用于君主。 注释: ①原文为《陶云汀先生奏疏·请升要缺同知折(总督会稿)》。原载《续修四库全书》第498册《陶云汀先生奏疏》(卷十一)756—757页。道光五年(1825年)八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琦善等奏拣员升补要缺同知一折,着照所请,江苏苏州府督粮同知准其以俞德渊升补,并案送部引见。该部知道,钦此。②张师诚(1762—1830年):字心友,号兰渚,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元年(1796年)任山西蒲州知府,历雁平道,河南和江苏按察使,迁山西布政使。嘉庆十一年(1805年)擢江西巡抚,次年调福建巡抚,发现、提拔林则徐。嘉庆十九年(1814年)调江苏巡抚。后被褫职。道光元年(1821年)任广东巡抚,调江苏巡抚。道光五年(1825年)与陶澍对调,任安徽巡抚,后以病辞归。③卓异: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之。 注释: ①本折原载《清实录道光朝实录》38卷。上谕内阁:江苏兴办太湖水利,前据魏元煜等奏验收黄浦一路挑工完竣,请将办工各员分别留工议处议叙,降旨交琦善等复核具奏。回复:“该部知道。”②琦善(1790—1854年):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出生于一个世袭一等侯爵的贵族家庭。在鸦片战争前是弛禁派的主要代表。他反对黄爵滋重治吸食者的主张,攻击黄的主张“大谬不然”,说什么鸦片吸食“今则数十年之久,十八省之大,岂能令出惟行乎?”认为鸦片不但禁止不了,而且严禁不得,代表了满洲权贵、大地主大官僚的既得利益。 注释: ①蒋攸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陶澍: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③本折摘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上谕档《宫中朱批奏折》。本折上奏前,据从《宫中朱批奏折摘抄》得知:先于道光四年(1824年)十一月初三日,长洲县知县俞德渊著赏加知州衔。道光五年(1825年)八月十三日,奏奉上谕:“俞德渊升苏州督粮同知。”十月二十九日上谕:“俞德渊由长洲知县升为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十七日,赏加俞德渊知府衔,遇缺升用,俟服阙引见后,遇缺升用上海县知县。本折之后于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十五日,蒋攸铦奏准补授俞德渊为常州府知府。④陈銮: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 注释: ①蒋攸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②陶澍: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③本折摘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朱批奏折》。本折之后于道光九年(1829年)四月二十八日上谕:蒋攸铦奏准俞德渊调补江宁府知府。④参罚:弹劾处罚。 注释: ①本文原文抄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宫廷朱批奏折》。《续修四库全书》第499册362页有内容相同之文字,以《保荐堪胜运司之员请暂行升署折子》为题目入编。②遑:闲暇。③例俸:按规定发放的俸禄。④王凤生: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 注释: ①在在:处处;到处。 注释: ①本文摘自《清实录道光朝实录》93,标题为编著者所加。②壬申:此处指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壬申日(即阳历2月25日)。 注释: ①补:即补授。补任官职。②署:即署理。凡官员出缺或离任,由其他官员暂时代理职务。③见《俞德渊升署两淮盐运使内阁移会引见折》。④莅事:视事,处理公务。⑤捐糜:不怕牺牲生命。⑥道光十三年(1833年)二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陶澍奏为升署运使两年任满恳恩俯准实授一折,升署两淮盐运使俞德渊,自任事以来设法招徕,竭力筹运,办理尚属认真,著加恩准其实授。钦此。” 注释: ①本文为林则徐第三次向皇上奏报的司、道、府考语。摘自《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第7—9页。好好察吏安民是道光皇帝交给林则徐的一项特殊任务。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上通过考察甄别人才,凡气势远大,才德兼备者则向朝廷推荐重用之;如若贪污舞弊,碌碌无为贻误公务者,则严厉参劾并惩处之。据《林则徐全集·奏稿》载: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曾两度遇到朝廷考绩外官的“大计”,他都认真拟定,亲自出具考语,对各司、道、府属僚的立心、行事、人品、官声进行严格考评,拟定考语,奏报朝廷,以备朝廷择优升迁。从考语内容可见林则徐对下属官员都有比较具体切实的了解。道光十二年十二月(1833年1月),林则徐以《密陈司道府考语疏》首次向皇帝奏报司道府考语称:“臣仰蒙畀任封圻,察吏是其专责,如有庸劣不职之员,即应随时参劾,原不必俟及年终,若同在循职之中,而才具互有短长,器识各有深浅,非时刻留心察看,未易周知。查上司所以考察属员者,非于公牍中观其事理,即于接见时询以语言,然各属禀谒之时,谁不能摭拾地方一、二情形,以备应对,即公牍事件,有实在自费心力者,有专任幕友吏胥者,但就皮面观之,鲜不被其掩饰。臣窃谓察吏莫先于自察。必将各属大小政务逐一求尽于心。然后能举以验属员之尽心与否。盖徇人者浮。任已者实。凡事之未经悉心筹画者。纵能言其梗概。而以就中曲折。反复推究。即粉饰之技立穷。若上司之心先未贯彻于此事之始终。又何从察其情伪。则表率甚不易言也。臣闇昧无能,惟恃此不敢不尽之心。事事与属员求其实际。半载以来随时考察,虽不敢谓灼见无遗,而司道府之立心行事,人品官声尚可陈其梗概。”道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1835年1月18日),林则徐以《密陈司道府考语折》第二次向皇帝奏报司道府考语称:“臣莅任江苏,已逾二载,每届年底,遵具考语,恭缮清单,两经奏蒙圣鉴在案。兹复届年终密考之期。查所属各属新旧不一,其在任未久为臣初次考核者,固当备加体察,一秉虚公;即其在任有年经臣屡次考核者,亦须倍致精详,不存成见。窃念察吏为安民之本,而率属以正已为先。臣于大小各员,首以廉隅相励,随时课其政绩,量其才能,求实济而并黜虚声,晕公事而务祛私意。凡两年来之所举劾,幸蒙圣明训示,俾得恪有遵循。现在各属官员,尚皆勤慎供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正月初七日奉朱批:“单留览!钦此。” 注释: ①本文录自军机处录副,原载《林则徐全集》奏折卷第357折。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一月十一日,两江总督陶澍进京入觐(在京承蒙皇上五次召见),林则徐署两江总督。即日起林则徐第一次署理两江总督,至道光十六年二月回任巡抚任内(道光十六年七月再署两江总督),在任三个月共上奏折十一篇,其中涉及俞德渊的就有三篇。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初七日(1836年1月24日),林则徐奉旨出具此所属无买食鸦片甘结。这是林则徐在两江总督任内关于俞德渊禁烟问题的唯一一件奏折。②循例:遵循原有的惯例。③祈:恳求。⑤鉴:审察。⑤案:考察。⑥咨:商议,咨询。⑦甘结:结案文书。⑧关务:相关事务。⑨取结:找出问题所在。 注释: ①本文录自军机处录副,原载《林则徐全集》奏折卷第356折。林则徐根据俞德渊《呈护制军林少穆师》一文,会同护理江苏巡抚臣陈銮合词附片具奏。②委顿:委通“萎”,困顿;极度疲困的样子。③遴员:审慎地选择吏员。④藩臬:布政使和按察使并称。⑤力疾:竭力支撑着病体。⑥札商:书信商议。⑦姚莹: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⑧檄饬:文书命令。⑨陈銮: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⑩合词:联名上书。⑪鉴:审察。 注释: ①本文录自军机处录副,原载《林则徐全集》奏折卷第360折。②祈:恳求。③篆务:官职事务。④掣:别人做事情时从旁牵制。⑤迨:等到。⑥望间:十五日左右。⑦酉刻出缺:酉刻,当晚17时左右;出缺:旧称原任人员因故去职遗缺待补。此为俞德渊逝世时刻。⑧讵[jù]意:哪里想到?⑨遽[jù]:竟然,急速。⑩钩稽:考察,核算。⑪课饷,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税赋,发给薪俸和给养。⑫综核:考核事情的情况,以观其是否相符。 注释: ①简放:选择放出。②顿蹶:顿时衰败。③廑[jǐn]:蒙受;接受。④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⑤廷寄:军机处密寄。⑥汉岸:指湖北省武汉市汉岸区。⑦徒阳:丹徒、丹阳合称。⑧綦[qí]:极,很。⑨汴梁:元明时期河南开封的称呼。⑩归德:在河南省商丘市境内。⑪临淮:江苏泗洪临淮镇。⑩本日:指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辛丑日(阳历3月4日)。 注释: ①本文原文缺首页,是俞德渊在任两淮盐运使期间的收支盐课钱粮报告,相当于现在的干部离任审计报告。该文在校勘中未完全按照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方案的要求进行规范整理,尤其是在大写数字的使用上,如“千”“百”等,与当代的规范字“仟”和“佰”有明显的差异,其目的是尽量保留清代官衙数字使用情况的文字原貌。②展赈:指延长赈济的期限。③运济:运气不好。④织造:官名。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⑤题销:指上奏经皇帝批准报销。⑥俟:等待。⑦潘世恩(1769—1854年):清朝名臣。嘉庆间历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子太傅。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著有《恩补斋集》。 注释: ①本奏折标题为编著者所加,原题为《题为增城县盗犯刘闰溃抢劫案并获犯粤盈库大使俞思益等请奖事》。②增城县:今增城市,位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东北部。③强劫:以强力夺取。④巡检: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归县令管辖,一般秩正九品,有的地方还有文武巡检之分,有县派出机构之职能,亦有副巡检(从九品)之说。⑤蔗寮:寮,指当地临时搭盖的小棚屋。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榨蔗熬糖而临时搭盖的小屋,又称榨寮。⑥耕寮:这里指放农具的小屋。引申为牛只、小艇、鸡鸭等杂物。⑦级记:记功。⑧徐光缙:河南鹿邑县人。字仲升,号靖侯。嘉庆末年进士。道光末官至两广总督,曾坚拒英商人入广州城。⑨叶名琛: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 注释: ①本奏折标题为编著者所加,原题为《题为核议广东粤盈库大使俞思益调补广西宣化县、巡检倪福宽各拿获邻境盗犯数名分别升补事》。②花沙纳(1806—1859年):清朝大臣。清蒙古正黄旗人。乌米氏,字毓仲,号松岑。道光间进士,历官至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后改隶于正黄旗。③叶名琛:详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④翁心存(1791—1862年):晚清大臣,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督广东学政。咸丰元年擢工部尚书。四年,起授吏部侍郎,调户部,擢兵部尚书,迁协办大学士。八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因病乞休,复起,以大学士衔管工部。赠太子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著作有《知止斋诗集》。 注释: ①烟瘴要缺:官制名。即边远烟瘴地区之官缺。清制,广东崖州、感恩、昌化、陵水等县,广西百色、太平、宁明、明江、镇安、泗城、凌云、西隆、西林等府、厅、州、县及忠州、河池等数十杂职官缺为烟瘴缺。凡补烟瘴缺之职官,三年俸满有政绩而无差错者例即升用;有些边疆员缺因其地环境恶劣,甚至不需三年俸满即可升迁。②江国霖(1811—1859年):字雨农,号晓帆,四川省大竹县大竹童乡人。为官清廉,关心民疾,严惩贪官污吏。后被佞臣陷害,罢官归里,忧郁而终。③王增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历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和宁夏、两广盐运使、广东粮储道道员。后升两淮盐运使,加按察使衔。④未宜:不合适。⑤贴黄:明清时摘取奏疏中要点,黏附在奏疏后面的做法。⑥试俸:清朝吏部铨选制度,乃官吏升转资格之一。道府以下佐杂以上之职均需试俸二至五年方能升转。⑦周祖培(1793—1867年):字淑滋,号芝台,河南商城牛食畈(今属安徽金寨)人。官至正一品。⑧瑞常(?—1872年):字芝生,号西樵,蒙古镶红旗人,晚清大臣。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兼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文渊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 注释: ①本奏折标题为编著者所加,原题为《题为遵议内阁中书俞寿祺胡我坚承写票签错误照例分别罚俸事》。②文祥(1818—1876年):瓜尔佳氏,字博川,号文山,满洲正红旗人。倡导洋务“新政”,清朝中央政府中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工部员外郎、太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署刑部侍郎。“辛酉政变”后受重用,担任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并曾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大学士等职位。③张之万(1811—1897年):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人,张之洞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八年为兵部尚书,后调刑部。光绪十年入值军机处,兼署吏部尚书。后为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有《张文达公遗集》存世。 注释: ①原载《陶澍全集·文集补遗二》第527—529页。信札原件现藏上海图书馆。原文标题为《上海图书馆藏信件》,本篇文稿标题为编著者所加。②石甫:姚莹,字石甫。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③仆:古时男子谦称自己。④郑子产(?—前522年):即姬侨,字子产,又字子美,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春秋后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公元前554年郑简公杀子孔后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⑤石庵:刘墉,字石庵。⑥楄[piān]:匾额。⑦宸翰:帝王的墨迹。皇帝亲笔手诏、御札之类。乾隆皇帝有“乾隆宸翰”玺印一枚。⑧跪安:皇室礼节,磕头请安。此处为皇帝叫人退下的一种婉转说法。⑨大位:帝位。此处指显贵的官位。⑩祺:吉祥,安祥。⑪蔼:古同“霭”,云气。照,明察、明鉴。⑩不宣:不显扬,不公开说出。⑩名心:求功名之心。⑭巳刻:指上午九点到十一点。⑩中丞:明清巡抚之称。此处代指江苏巡抚林则徐。⑯掯[kèn]:方言,卡住。⑰肫肫[zhūnzhūn]:诚恳。⑱啻[chì]:但。⑩了然:清楚、明白。⑩首颔[hàn]:下巴。㉑跪辞:跪着辞谢。㉒少穆:林则徐,字少穆。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㉓长新店:应为“长辛店”。古镇,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街。在北京市卢沟桥畔,距天安门19公里,是西南距京城最近的乡镇,也是西南进京的必经要道。 注释: ①原载《陶澍全集·文集补遗二》第529—531页。信札原件现藏上海图书馆。原文标题为《上海图书馆藏信件》,本篇文稿标题为编著者所加。②翰:书信。③陈芝楣:即陈銮,字芝楣,见“古今人物姓名索引”。④不一:不详细说。旧时书信结尾常用语。⑤涿州: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隶属于保定市。⑥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⑦柏乡:指柏乡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隶属于邢台市。⑧骇然:惊讶的样子。⑨顺德府:邢台市古称。⑩戈什哈:满语,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武弁),简称“戈什”,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官属下均设有此职。⑪骇痛:惊骇痛切。⑫侧目:邪目而视。⑩专足:专门派去投送紧要文书或物件的人。⑭晡[bū]: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⑮恶耗:今作“噩耗”。⑯马递: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⑰中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省会郑州市。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默斋拾遗》

出版者: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乾隆九年有明确记载开始,上溯至事件肇发年代,下限至213年12月31日对俞德渊研究的史料和所撰稿件,书中对文言文进行了标点、断句、分段,全部采用简化字,并对原稿跌生僻字、古地名以及有重要影响历史人物等作了注释。

阅读